浅议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时间:2019-05-13 13:1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第一篇:浅议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浅议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教授《外国文学》已有三年,有感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空白,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对外国文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一门文学课,教师的课堂讲解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但本人认为,在教师主讲的基础上,穿插其他教学方式(例如课堂讨论辩论、课本剧表演、外国名著影视欣赏、课程论文写作与指导等),可以使外国文学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创造性,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外国文学一般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从而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名著,培养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思考的习惯。同时,还培养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独立思考、评价分析、口头表达、文字处理、协调合作等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大凡文学课的课堂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文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拼命记笔记。这种状态感觉就是为了某一个目标——考试。这种状况急需改变。高分的学生也许一个学期下来连一部外国文学作品都没有阅读过,甚至连古希腊的三大悲剧诗人都讲不清,能说他学到知识了了吗?只能说他背了一些文学史知识而已。学生到底有没有学到知识,在期末成绩上无法见分晓。当然面对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也只能是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外国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外国文学作品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外国文学课乏味、无用。

经笔者调查发现,在校中文系大专生完整阅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平均不到两部,可以推断出有很多学生甚至一部外国文学作品都没有阅读过。短期内要学生阅读大量的外国文学确实有点不可行,因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要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较好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有声有色,绘声绘影,视、听、读、写、辩、演融为一体的视觉外国文学教学,提高师生的互动性,从而在填补学生在外国文学知识的空白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视:观看电影改编作品,外国文学视觉化。充分利用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电影改编的视觉资源,将传统文字外国文学教学变为视觉外国文学。面对浩瀚的外国文学作品,短短的在校三年要学生了解到最多的作品,这就要借助于经作品改编过的电影。观看由优秀的外国名著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并让学生讨论原著与改编后的差异。因电影、电视更具体、更形象,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也会促使学生去看原作,进行比较,从而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家作品。看托尔斯泰的长篇大作《战争与和平》可能要好几个星期读完,但改编成电影却只要三四个小时。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对照比较,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鉴赏力。

听:欣赏有声音作品,充分利用视听资源,改变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有声外国文学的氛围。学生可以在声音作品中感悟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如《羊脂球》,文本无声的哭泣,在声音作品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寂静中的哀泣。再如《哈姆莱特》的经典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一段,通过听名家的配音,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人物的内心挣扎。

读:阅读经典名著,把握外国文学精髓。让学生系统阅读外国文学的经典名著,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文学课的课本与教师的讲解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它只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至于实际的东西,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接触,才能获得,只有亲身阅读过了作品,才能确切地感觉到、了解到,甚至把握住一个作家、一个流派最本质的东西,1

才会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一旦离开了作品的阅读,外国文学的学习则成了无源之头,无本之木了。没有文本的支撑,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只停留在简单的故事情节间,对于某些细节,某些精彩的片段,根本无法交流。因而,在教授外国文学之始,可先提供些书目,在教授的过程中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课堂前十分钟让学生谈谈他最近读过的作品,谈谈他的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辩: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在课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写”做准备。“辩”可以是辩论赛的形式,或者只是发表各自看法。由教师指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题,提前一周将研讨题目及相关材料交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讨论。学生以组为单位,每组推选一名主发言人,两名补充发言人,发言时间为十分钟以内。随后自由发言时间为20分钟,或随机辩论。辩论后要求每人收集2篇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每人撰写1篇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要求写中文摘要、关键词,用中文撰写发言提纲。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活动,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使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外国文学名著知识,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懂得了知识的应用,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外语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写: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撰写外国文学方面的论文,提高研究水平,为写作毕业论文做准备。通过电影与文本的欣赏,比较它们间的异同。如电影《呼啸山庄》与小说《呼啸山庄》。每阅读一部文学作品,都可以写心得。在开展记课外阅读笔记的基础上,对一些名家、名作及一引起有争议的文学现象,还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写一些课程论文。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认真的批改、讲评,指出其优劣之处。写课程论文,一方面是让学生对作家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了解资料、扩大阅读面,学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学会综合运用学过的各门功课的知识,如文艺学、美学、中外文学史等,从而学会做学问,为以后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演:从从视、听、读中进行再创作,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演绎。比如话剧或者比较复杂的戏剧表演。提前将表演内容及相关材料交给学生,准备时间为一个月,表演时间为三个小时。学生以组为单位,每组推选几名有表演兴趣及表演才能的同学,定下人员,并寻找自己熟悉的剧本和角色,可以对原剧稍做改动,以便易与学生的表演,并开始背台词。演出剧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教师在教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让学生在学中提高自己对外国文学的兴趣以及对作品的鉴赏力。

第二篇:“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年7月10-1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联合主办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聂珍钊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首先致辞,他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与近年来的改革举措,并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他指出,教材对一门课程乃至一个专业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专业是大学成熟的标志,课程是专业成熟的标志,教材是课程成熟的标志;好的教材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及新的意义。他强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编写教材要突出立体化、网络化的特点。华中师大出版社社长范军教授和文学院党委书记谭根稳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范社长指出,华中师大出版社自1985年建社以来,坚持“举师范旗帜,铸教育品牌”的办社理念,所出版的学术精品、教材、教辅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出版社主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出版聂珍钊教授主编的多卷本、立体化的外国文学史教材做筹备工作。范社长表示,出版社有信心打造一套外国文学史精品教材,为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创造一个优秀的平台。谭根稳书记介绍了文学院尤其是外国文学专业以及《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的发展历程。他说,《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在王忠祥、聂珍钊等两代主编的带领下,创刊30年来质量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开拓了外国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11日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由南京师范大学汪介之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邹建军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忠祥教授首先发言,题目是“外国文学教材建设的回顾和前瞻――建构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的新范式”。他首先回顾了中国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历程,认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外国文学史研究和编写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众多外国文学史教材有同水平的重复;二是联系中国文学不够,无法做到中西贯通;三是偏重西方文学忽视东方文学现象严重;四是外国文学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外国文学教研人才流失严重。王老师还就如何建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新范式以及外国文学史编写原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汪介之教授作了题为“国内外文学史教材编撰中的若干问题”的发言,重点对朱维之教授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和郑克鲁教授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这两部教材存在四大问题:第一,史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对艺术形式及其演变的描述;第二,宏大叙事倾向,把文学史写成“主义”更替史;第三,庸俗社会学的倾向尚未完全清除;第四,个别细节问题,如对古罗马神话的忽略等。汪教授进而阐述自己关于文学史编写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的世界文学史写作与世界文学观”。他认为中国学者从1927年撰述世界文学通史类著作至今,在以下四个方面积累了经验:

一、在世界文学史著述中,本国文学应该缺席还是包含其中?如果包含其中,如何给予它适当的地位?中国学者对这一困扰学界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答案。

二、中国学者强调东西方文学的二元对立,以及东方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三、在世界文学史动力理论的探讨上,中国学者提供了阶级论、人性论、世界主义三种有价值的模式。

四、中国学者撰述的世界文学史,其构成因素基本上只取那些在国别文学中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而国际间对此却有更丰富、深入的探索。

11日下午与会代表分三组进行了讨论。第一组由黄冈师范学院胡书义教授和四川外语学院杨晓莲教授主持,第二组由湛江师范学院王钦峰教授和中山大学文学院夏茵英副教授主持,第三组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刘晓文教授和天津师大郝岚教授主持,分别就外国文学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展开了充分讨论。与会代表结合自己的教改实践,指出了目前外国文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世纪外国文学教材编写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大家发言热烈,讨论深入,纷纷对一系列重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如何凸显作品与各个时期文化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的现代价值的发现,如何加强文本细读及经典阐释,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和研究型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如何处理东西方文学关系,如何体现文学的文化载体功能,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如何加强外国文学解读中缺少的批判意识等。

12日上午的大会发言由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主持。聂珍钊教授作了以“外国文学课程与《外国文学史》教材建设的思考”为题的重点发言。他首先对“课程”和“教材”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教材与课程、教材与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继而针对外国文学教材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新编《外国文学史》的方案。他指出,外国文学教材的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供外国文学课程的丰富信息,帮助学习者建立系统完整的外国文学知识结构,从宏观上了解整体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整体外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从微观上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然而,我国大多数外国文学史编成了教师授课用的讲义,形成了“三突出”模式:概述+作家+代表作品,其结果是将复杂的文学现象简单化,将多样性文学单一化。我国外国文学史编写中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完整、东西方文学相互割裂、文史不分、忽视资源建设四大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介绍了新编《外国文学史》的结构体系:

1、大容量一体化的《外国文学史》,共分四册,东西方文学合为一体,按历史线索叙述文学史,全面介绍作家作品。

2、大容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计划编选与外国文学教材配套的“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其主要特点是容量大、选文全、选文完整。

3、建设外国文学课程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在外国文学史基础上制作160个课时的PPT课件供教师授课选用,文学作品的音频与视频资料下载,实现中英文数据库对接等。华中师大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曾巍作了“关于策划出版外国文学史教材的构想”的发言,认为新的教材构想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经验,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进一步就外国文学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两天的会议中,代表们认真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外国文学学科建设所积累的经验,并对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吸收与借鉴国外相关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我国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构建外国文学教材新范式提出了诸多良好的建议和方案。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利于促进我国外国文学界教师和学者的沟通与交流,必将对促进我国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向纵深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篇: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古希腊神话

是原始氏族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内容上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应,是氏族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英雄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2、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是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代表作: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大移民时代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代表诗人:萨福(柏拉图称其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独唱体)、阿那克里翁(独唱体)、品达(合唱体)寓言代表作:《伊索寓言》

古典时期

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戏剧成就最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鸟》)文艺理论家 :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 《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散文是一些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 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哲学家和演说家苏格拉底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是“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和田园诗。新喜剧的代表作家: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田园诗代表作家:忒奥克里托斯

3、《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4、古希腊抒情诗

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它源于民歌,分为箫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几种,分别以排箫或竖琴伴唱。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最著名的是女诗人萨福,她的诗篇大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其他著名诗人还有阿那克瑞翁和品达罗斯。前者所写诗篇大多赞美自然风光和真挚爱情,诗体清新、优美;后者多讴歌神和英雄,诗风庄重崇高。

5、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希腊民间口头流传的动物寓言故事,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被释放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现存的多由后人编撰写定,总数在400则左右。这些寓言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一个简短的动物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些道理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谴责专制暴虐、残酷压迫,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教训。《狼和小羊》、《农夫与蛇》、《说大话的人》和《龟兔赛跑》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名篇。《伊索寓言》富含哲理,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开欧洲寓言的先河。

6、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7、三联剧

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妆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8、古希腊喜剧

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秋天谢神的狂欢歌舞,人们载歌载舞感谢酒神狄俄尼索斯带来的丰收。希腊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喜剧,大多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反映重大社会问题,讽刺抨击违背民意的当权人物和各种丑恶现象,以浓厚的现实性、强烈的政治性著称。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被称为“喜剧之父”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他的代表作是《阿卡奈人》。

9、新喜剧

希腊化时期出现的古希腊戏剧体裁。由于马其顿的入侵和统治,希腊本土文学趋于衰落。剧场已不再是群众性的政治文化中心,而是上层社会富人的娱乐场所。新喜剧迎合这一需要而出现在雅典文坛。新喜剧回避政治和重大社会问题,往往通过男女爱情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习俗,表现贵族青年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艺术上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注重性格描写和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生活气息浓郁,再加上取消了歌队,更接近于近代戏剧,成为罗马和欧洲世态喜剧的先导。代表作家是米南德。他流传下来的唯一完整的喜剧是《恨世者》。

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文学是在继承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沟通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在欧洲文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共和时期(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

这是罗马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早期罗马文学深受古希腊文学的影响。喜剧创作成就较高。普劳图斯(约前254—前184)和泰伦斯(约前190—前159)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

普劳图斯的喜剧都是依据古希腊新喜剧改编而成,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具有独创性。他的重要作品有《一坛黄金》、《孪生兄弟》等。

泰伦斯的喜剧也是依据希腊喜剧改编的。代表作有《婆母》、《两兄弟》等。

(二)黄金时期(公元前1世纪—1世纪)

这是古罗马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和诗歌方面。西塞罗被誉为“欧洲散文之父”,他的演说词和书信被认为是古代散文的典范。诗歌方面,有哲理诗人卢克莱修和抒情诗人卡图鲁斯。不过最能体现“黄金时代”特点的作家是“奥古斯都”时期的三位著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维吉尔(前70—前19)是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主要成就是三部诗歌作品:《牧歌》、《农事诗》和《伊尼德》(一译《埃涅阿斯纪》)。史诗《伊尼德》是维吉尔的代表作,它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对近代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贺拉斯(前65—前8)是古罗马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主要诗作有《讽刺诗集》、《长短句集》和《歌集》等。《诗艺》是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论著。

奥维德(前43—18)是“奥古斯都”时期最后一位大诗人。《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12卷,由250个神话故事组成,是一部希腊、罗马神话的总集,为后世许多作家、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

(三)白银时期(公元1世纪—2世纪)

这一时期,罗马文学日趋衰落。比较有成就的是悲剧、讽刺诗、传记文学和散文体小说。塞内加(前4—65)的悲剧《特洛亚妇女》,马提阿利(公元40—104)、尤维纳利斯(公元60—140)的讽刺诗,普鲁塔克(46?—120?)的著名传记《希腊罗马名人传》,阿普列尤斯(124?—175?)的散文体小说《金驴记》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成就。

10、古罗马三大诗人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具有独立民族风格的罗马文学正式形成,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的成就的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三大诗人。维吉尔的代表作是史诗《埃涅阿斯纪》,这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贺拉斯的代表作是诗集《歌集》和文艺理论著作《诗艺》,他的“寓教于乐”等主张对后代欧洲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奥维德的代表作是诗体故事集《变形记》,这是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汇编。

11、教会文学 欧洲中世纪为封建教会服务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题材大多来自《圣经》,主要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奇迹剧等。一般采用梦幻的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手法,因而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12、中世纪英雄史诗

中世纪英雄史诗原先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由教会神职人员用文字写定。早期英雄史诗大多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事迹,如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贝奥武甫》和芬兰的《卡列瓦拉》(又译《英雄国》)。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形成时期的产物。史诗的主人公都是体现忠君、爱国、护教思想的英雄形象,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13、谣曲

“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来的,15世纪在英国出现了民谣繁荣时期,曾有一千多首被记录下来。“谣曲”的题材比较宽泛,有的咏唱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有的传唱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大多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谣曲——“罗宾汉谣曲”。作品塑造了不满封建主压迫,聚众起义,成为绿林好汉的英雄罗宾汉和他的伙伴们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的侠义行为,赞美了他们的反抗斗争。这组谣曲曾在民间广为流传,罗宾汉的名字在英国家喻户晓。

14、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盛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领主,它们替大封建主打仗,获得了土地和其他报酬,成为小封建主。因此,他们在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级制的。骑士逐渐形成一个阶级。在接触了东方生活和文化之后,骑士精神逐渐形成。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宗教信仰去冒险。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要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东方文明带回到当时仍处在相对落后状态的西欧各国。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15、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出现于10—11世纪的欧洲。它与教会文学不同,在内容上现实性极强,在风格上也生动活泼,主要使用讽刺手法。城市文学的出现,对于中世纪文化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新的创造,产生了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等新型体裁。作者主要是城市里的街头说唱者。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讽刺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代表作品有《列那狐传奇》等。

16、“温柔的新体”诗派

它抒发对崇高的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人的热烈赞美,但不以封建主和骑士的道德观念、趣味为基础,也不以歌颂对贵妇人的忠诚、献身精神为主体,而是从站在市民阶级营垒里的诗人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予以细致、真切地描写。温柔的新体诗派以佛罗伦萨为活动中心,以圭多.圭尼采利和圭多.卡瓦康蒂为代表。青年时期的但丁也属于该诗派。

17、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初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资产阶级从被排斥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发掘积极因素: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抨击教会的唯心主义经院哲学;以现实主义精神强烈、生活气息浓郁的古代文学反对神秘的、奇迹色彩浓厚的封建文学;用古代形象生动、体态优美的雕刻、绘画否定形象呆板、缺乏生气的宗教艺术;用维护私有财产的罗马法来论证积累财富的合理性。其目的在于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思想、新文化。十四行诗──本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18、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而人文主义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对抗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性;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第四,用户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19、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流,它集中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具有鲜明的特征:

1、在思想倾向上,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否定禁欲主义,赞美现世生活;批判蒙昧主义,颂扬文化知识;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建立中央王权的统一国家。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世界,作品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注意从矛盾冲突和发展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打破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代之以活生生的语言。

3、在文学体裁方面,以歌颂真挚爱情的抒情诗取代讴歌精神恋爱的宗教赞美诗;以适合反映人间生活的小说排斥宣扬天国幸福的圣徒传和梦幻故事;以表现各国社会矛盾的民族戏剧冲击神秘剧和宗教剧。20、意大利文学 ①佛罗伦萨 “三杰”

②《十日谈》

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 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

21、法国文学

①七星社 “贵族派”

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的诗歌流派。由7个人文主义者组成,代表人物龙沙。具有贵族倾向。他们的诗歌肯定现实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七星诗社的主要贡献是诗歌语言改革和诗歌理论的进步主张。1549年杜贝莱执笔《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它是七星诗社宣言书,法国文学史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在语言方面提出要统一民族语言,保卫民族语言,用法语写作。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创作大型史诗 ②拉伯雷

“平民派”

③散文:蒙田,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随笔集》。④《巨人传》

22、西班牙文学

①流浪汉小说 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

②戏剧:维加

“西班牙戏剧之父” ③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23、英国文学

①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英国诗歌之父”

②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utopia ③斯宾塞:《仙后》 ④戏剧:“大学才子派”

24、抒情浪漫性(莎士比亚)

25、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26、启蒙文学

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它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反映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思想感情;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也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启蒙文学的缺点是: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

29、三一律

“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0、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发生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因青年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其杰出代表为青年歌德和席勒。这一运动在政治上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在文学上崇尚感情,反对古典主义,歌颂自然。“狂飙突进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叛激情,但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局限,到80年代中便衰落了。

第四篇:外国文学常识

常识:外国文学常识

一.文艺复兴文学

1.莎士比亚,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顶峰,莎士比亚 是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莎士比亚的作品情节生动丰富、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语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2.拉伯雷,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巨人传》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杰作,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描绘了人文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3.塞万提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著名代表作《堂吉诃德》。小说把堂吉诃德荒诞离奇的游侠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现实结合了起来。

二.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

1.歌德(1749~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青年时期的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对当时德国的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向封建的德国社会进行了公开挑战。

《浮士德》是歌德以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杰作,它与《荷马史诗》、《神曲》等齐名,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史诗性的巨著。

2.席勒(1759~1805),18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其代表作《阴谋与爱情》、《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尔》等。

三.近代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在西方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1.拜伦(1788~1824),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代表作为诗体小说《唐璜》是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2.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了《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雀》《西风颂》等,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广为流传。

3.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主将和领袖,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树起了浪漫主义的旗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4.大仲马(1802~1870),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自学成才,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通俗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构思了大量曲折离奇,传奇色彩浓厚的故事。《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的代表作品。

5.小仲马(1824~1895),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儿子。其主要作品有《私生子》、《金钱问题》、《放荡的父亲》等。小仲马大都以妇女、婚姻、家庭为题材,其代表作《茶花女》通过妓女玛格丽特同阿尔芒斯的爱情悲剧,揭露了虚伪的社会道德和门第观念。

6.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农民题材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作。7.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浪漫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叙事诗《使徒》、《自由与爱情》。《自由与爱情》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四.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中后期,首先在法、英两国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其影响迅速波及整个欧美文学界,成为西方近代的高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性特点,所以被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1.司汤达(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自称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创作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2.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描写了维多利维时代的精神。重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荒凉山庄》等。

4.果戈里(1809—185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里还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创作的讽刺喜剧《钦差大人》揭露了贵族官僚阶级的冷酷,对“小人物”的遭遇表示了同情。1842年发表的《死魂灵》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通过封建贵族农奴主形象的描写揭示了专制农奴不可避免地崩溃的趋势。

5.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评价为“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以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6.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揭穿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的虚伪面目,暴露了美国社会拜金主义、种族歧视和侵略扩张的实质。马克·吐温在文学史上以一个幽默讽刺作家而闻名。其主要作品《竞选州长》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

7.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法国文坛。之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师居斯塔夫·福楼拜。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五.无产阶级文学 世纪后半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出现,高尔基(1868~1936)是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

1913 年,高尔基接受列宁的建议,回到了俄国,先后出版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根据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真实描写了19 世纪70 年代至90年代俄国社会的面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5-甘肃-单选】下列属于高尔基作品的是()A.《童年》

六.现实主义文学 世纪发生了两次大战,表达强烈的反战情绪是20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并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反映了青年的痛苦、迷茫、觉醒与抗争。

海明威(1899~1961),现代美国著名作家,作品反映了强烈的反战倾向和对未来的迷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

《老人与海》描写了一个老渔夫桑地亚哥孤单一人出海远航捕鱼的故事。《老人与海》使海明威在1952 年获普利策奖,两年后获诺贝尔奖。

七.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一个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1927~2014)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百年孤独》是展现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代表之作,它独特的艺术成就使马尔克斯走向1982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2015-单选】《李尔王》、《浮士德》、《双城记》、《羊脂球》的作者依次是()A.莎士比亚 雨果 狄更斯 莫泊桑 B.莎士比亚 歌德 莫里哀 莫泊桑 C.莎士比亚 歌德 狄更斯 塞万提斯 D.莎士比亚 歌德 狄更斯 莫泊桑

西安朱老师整理 仅供群内学习交流 2016/2/14 B.《麦琪的礼物》

C.《变色龙》 D.《战争与和平》

第五篇:外国文学名词解释(推荐)

耶拿派──德国早斯浪漫派的别称。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流派1898年,•施莱格尔兄弟创办浪漫派杂志《雅典那谟》,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一个史称耶拿派的文学派别。他们与魏玛古典主义相对立,提倡创作自由,强调文艺的主观性,重视民间文学传统,其创作带朋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重要作品有诺瓦利斯的诗歌《夜颂》、蒂克的《民间童话集》等。

海德堡浪漫派: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文学团体。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等人在海德堡出版《隐士报》,他们重视发觉德国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歌,给当时的德国诗歌注入了新鲜血液。如。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由此形成了海德堡派。格林兄弟是当时涌现出的童话作家,他们整理出版的《格林童话》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品。这些童话具有奇异的幻想情节,表现人们的智慧和正义。

美丑对照原则──雨果所倡导的美学观点和创作主张。•雨果认为,古典主义只写崇高文雅的一面,而忽略了“丑怪粗野”的一面,这是违反自然法则的,艺术家有写丑的权利,因而力主通过美丑对照去表现艺术的真实。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小说创作的总称,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它计划写143部,完成91部,巴尔扎克用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把作品组合成有机的整体。全作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被恩格斯誉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包法利主义:儒勒。德。戈吉耶发明了“包法利主义”这个名词,把它定义为‘人所具有的把自己设想成另一个样子的能力”.他指的是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爱玛的性格特点,即爱玛所具有的崇尚金钱,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性。“包法利主义”是平庸卑污的现实和渴望理想爱情。超越实际可能的幻想相冲突的产物,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时期享乐主义生活盛行的恶浊风气孕育而成的。

所谓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独特的艺术手法之一。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比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只是写野心家的雏形,在《纽沁根银行》中,发展为野心家的典型,在《贝姨》与《阿尔西的议员》中,是个挤进贵族行列的豺狼般的金融寡头了。

“自然派”──

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俄罗斯现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它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于自然(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专制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在文学题材、语言和技巧方面都有所创新。在题材上多以小官员、职员、农奴等小人物为主人公。体裁以小说为主。•“自然派”本是俄国反动文人对该派的贬称,别林斯基则通过理论上的阐述,•赋予其新的含义。

52、“西欧派”──19世纪40至50•年代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思想派别,中有屠格涅夫。其成员多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具有自由主义倾向。•他们抨击俄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废除农奴制,但又反对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俄国的社会问题,主张俄国走西欧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行英、法式君主立宪或议会制。此派成分较杂,在农奴改革后瓦解。

36、世纪病──亦称时代病。出现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19世纪初期,欧洲有不少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既厌倦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习俗和冷酷的资本主义文明,又脱离人民,看不清前途,于是陷入忧郁、孤独和悲观失望之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流行的一种典型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态。他们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有名的有版复多布里昂笔下的勒内,缪塞笔下的阿克达夫等。

拜伦式的英雄 :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愤忧郁,注定悲剧的结局。他们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社会的牺牲者。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诗人自身的苦闷失望情绪和渴求斗争的意愿,表达了广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感情,又巨大的进步意义。,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20.“湖畔派”是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有共同的政治态度和文学主张,都曾居住在英国西北部昆布兰湖区,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诗人。他们反对文学的社会作用,逃避现实斗争,憎恶资本主义城市文明,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的诗作思想内容消极保守,充满神秘色彩,但语言优美,考究韵律,艺术成就较高。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21.多余人、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含泪的笑”──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正是这种 “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58、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提出的一种反动的、•空想的政治和道德主张,指作家经常鼓吹的禁欲主义、悲观主义、•僧侣主义和不抵抗主义,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基督教人道主义,•本质和核心为不用暴力抵抗邪恶。

59、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分析特点的理论概括。托尔斯泰的创作一向以精湛的心理分析著称于世,•他根据心理描写的动态表现原则,•特别擅长细腻地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30、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欧洲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文学上,浪漫主义逐渐衰退,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细节真实性,塑造典型性格,逐渐成为作家们的主要倾向。20年代,斯丹达尔率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后经巴尔扎克、俄国的别林斯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理论支柱。创作上各国出现一系列大作家,大作品,在19世纪成为主要的文**流。

31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忤悔贵族: 是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中。一般是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有才学、有理想,正直善良,又受上流社会的腐蚀而堕落,有意无意地就会做下一恶事,伤害了别人但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沙俄专制制度的不合理,即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变化,开始忏悔、赎罪,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批判本阶级的罪恶本质。《复活》中的聂赫朵留夫就是典型代表。

下载浅议外国文学教学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外国文学教学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国文学笔记整理

    1 1.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

    外国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韩柳欧曾王+三苏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 ?老残游记?、?孽花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初唐四杰和其代表作?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王勃......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概念解释: 古希腊抒情诗: 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它源于民歌,分为箫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几种,分别以排箫或竖......

    外国文学选择题

    1. 《神曲》的主要内容取材于( )。 A. 历史 B. 神话传说 C. 圣经故事 D. 意大利现实生活 2. 但丁创作《神曲》的目的是( )。 A.表现宗教思想 B.歌颂人类美好的感情 C.为人类指出......

    外国文学复习

    古代文学 1古希腊神话内容: 神的故事:主要内容有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活动及其日常生活。 英雄传说:是对于远古的历史,社会生活和人与神、人......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填空 1、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1).古希腊文学。主要成就:神话、荷马史诗。《伊索寓言》为著名寓言故事。希腊“古典时......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教会文学 又称为僧侣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主要指的是当时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最早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定义的是:高尔基。 2.左拉的《萌芽》是在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反映工人阶级罢工斗争的作品。 3.斯丹达尔的文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