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总结听说读写
工作心得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我给自己定的“新人”期过去了,三个月里我有收获,至少自己在教学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感。每次备课都按公开课的标准去做准备,自己做了老师才渐渐了解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以下都是自己在实践中的教学收获。
一.学生新概念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1,听:英文授课(除语法部分)
听音频、分划意群
2,说:课程前的课题讨论
课文大声朗读2遍(放音频前)
复述课文(现在学生更多用中文复述,接下来的目标是培养英文复述能力)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跟音频训练(模仿发音、语流语调)
跟老师复述课文(英文,建立在理解文章后)
3,读:阅读文章,课后习题理解训练
4,写:根据每节重点语法和句型做课后练习及练习册上的习题,note 训练 目标:随堂记忆,技巧记忆(切记文章死记硬背)
所学知识当堂应用,熟练掌握学习方法
注:身教大于言传。教师备课充足准备,文章一定要背下来。授课条理清晰。每节课有扩展知识。
二.调研:考虑到新概念、剑桥课程如何做到与学校课程接轨,同时在发挥新概念、剑桥教学特色提前扩充知识量应对中、高考的问题。应对策略:借来学校课本仔细研读书上重点知识,向学生借来期中考试卷,调研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为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设置“星级表”,表扬先进,鼓励后进,带动中间人。三:考核方法有所更新
协助考核
文章diction 考核
两两考核
目标:提高考核效率,建立学生背下课文后的成就感。
四.出题定期检测----针对语法
针对近期所学时态语态出考卷15道题。
以上内容都是近期亲身实践总结,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2011-11-15
第二篇:教学反思听说读写
期中教学反思
英语组
郭莉婷
很多同学都很迷惑做了很多题可是英语不见长进怎么办?那我想问问他是如何学习英语的?英语的四个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你掌握了多少?又是花了多少的时间在这四个方面的呢?我们知道英语的四个基本技能,可是又有多少人在这方面培养下功夫呢?我们很多同学误以为只学语法都做题就够了,可是却忽略的语言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都没有,何谈语法呢? 但是如何针对这四个方面做出努力呢,下面我就逐个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听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听不懂别人说话怎么回应呢?再我看来听比说更为重要。可是我们考试不考听力,有很多同学便认为听力没有用不需要去听。但考试不考听力不等于听力对英语考试就没有用。听力的过程是重复巩固的过程。如果我们是特意针对考试,那我们不需要太复杂的听力(当然了这样针对考试学语言很悲哀)。同学们可以听单词,课文的听力,反复的听直到都听懂为止。这个过程可以复习单词,短语,语句和课文,同时又会增强语感和听力,一举多得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听力的时间有很多,去教室的路上,去餐厅的路上,早读,睡前,都是听力的好机会。毕竟听的都是课文的内容,给大家带来的困难和负担也就小了很多。有用又方便,为什么不听呢? 说
我想就我们的同学来说,如果在说和听之间选择,估计很多同学都会默默的选择听。说对我们很多同学来说太陌生,太害怕。害怕犯错,害怕被笑话,无从说起,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同学存在太多的问题了。我们可以早读的时候反复大声的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直到滚瓜烂熟自己可以脱口而出为止。
也可以熟读练习册上自己做过的选择题,这些选择题会涵盖学过的重点单词的用法,短语的辨析,以及语法。
尽量抓住上课发言的机会。这个机会可以锻炼大家组织英语语言的能力,提高对英语单词,短语,句型使用的灵活。如果可以常常使用新学的单词,那将是很棒的事情!当然了,还可以锻炼大家在公众面前讲话的能力,也是个好事情!
课后,也要尽可能的将上课学的单词,短语,句型运用起来。要常常思考看哪些在生活中可以用。这样说的同时巩固了自己所学的新知识,就是又一次的记忆加强,我们便很容易记下了单词,短语和句型!
读
读可能是我们同学做的最多的一个了。但是如果真想要提高英语的话,我们的读实在太少太少了。有的同学连课文也仅仅只是通读一遍。我们翻开考卷,读占了多大的比例!课本和练习册的阅读文章,一个都不能放掉。但除过课本及练习册之外,我们需要很多阅读材料。同学们很多都订了报纸,报纸就是阅读最好的途径。我还是建议大家将报纸上的文章都看完。可能有同学就要大叫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完全有可能。考试一篇阅读理解大家最多需要10分钟。报纸上的文章有长有短,短的也就1分钟就完看了,长的也不过15分钟。建议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想转换脑子的时候,睡前的时候都可以选择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既提高英语又增长见识。当然了,大家要注意文章的难度不易过难或者过简单,这些文章很难对大家有帮助。
写
很多同学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写的很少,有的同学仅仅是在考试的时候才会写。这样写作能好吗?所以大家需要从高一就开始练习写。可是写什么呢?有 不是写作文才叫写。我们还可以写句子。学习了新的单词,短语,或者句型结构,那课后不妨写几个句子练一连做个巩固,时间也不会占用很多,毕竟一节课不会有太多的重点。要注意写好了句子但是没有把握的时候需要请老师帮你检查哟。建议使用零碎时间写句子。其次我们可以写短文。可以写学过课文的summary,可以记录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可以评论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可长可短,都是可以提高大家写作能力的。在写的过程中,运用新单词巩固所学新知识,使用旧句型复习之前所学,还可以提高组织结构的能力。建议大家一周一篇短文。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议。大家需要听,说,读,写面面俱到,通过每个过程来加深记忆以致灵活的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这样提高英语也就很容易了。再请大家爱牢记: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
第三篇:听说读写的训练总结
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总结
一个生命从呱呱落地到呀呀学语以及入学前的这一时期,大都接受着自然而人文的习惯养成,入学后,则加强了规范性,甚至带有一定的强制培养。这应该是孩子入学后习惯形成的第一个阶段,那么第二个重要阶段便入学之后。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任教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以来对孩子习惯培养的一点认识。当然,习惯是多方面的,在此单指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想习惯的训练。
一、听,要有目的、有礼有节
听的习惯最难培养。小学三年级孩子大都处在八、九岁这个年龄段,感兴趣的便听听,不感兴趣的,则充耳不闻,自行其事。即使迫于教师的威慑,也是“心在曹营身在汉”。当你想验证听的效果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几个在“洗耳恭听”。
我们该如何训练孩子的听话习惯呢?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有目的的倾听,才能接收到所听内容中的信息。因此,首先应该给孩子提出听的要求,但必须注意的是,所提要求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如:你听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孩子由此可以自主的、轻松的进行听话。或许他会知道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或许能听到一个用得好的词语,或许能提到一句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假如我们拔高要求,提出这样的听话要求: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体会到什么情感?……那么,孩子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产生紧张心理,使他们无法轻松自如的进行听话,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其次,还要培养孩子有礼有节的倾听习惯。告诉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只有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才能听明白别人说什么,才能学到知识。并告诉孩子,只有认真听别人说话,别人才会认真听你说话。最后在听话过程中,要大肆表彰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哪怕他只记住了一个词,只要得到老师的肯定,下次,他一定会记住更多的东西。
会听才会想,只有学会倾听,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孩子有效倾听的能力。
二、说,要规范、有话可说、口齿清楚
说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不仅是小学阶段的难题,也是语文学习各个阶段的训练重点。语文教师当然喜欢能说会道的孩子,但到底如何训练他们能说会道,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正处在由说几句话向说一段话或几段话过度的阶段,说话训练就显得更困难。
训练时,我们应该从说的规范性入手。有个词叫“打胡乱说”,“打胡乱说”有可能是说的内容不符合事实,有可能是说话方式不符合条理,也有可能表达意思时前言不搭后语。这就需要对说话方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在回答老师所提问题时,应教会孩子说完整,而不是只表述答案。如这样一个问题:父亲有没有想过不把汽车还给库伯先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五册《小摄影师》)有的孩子直接回答:想过,……乍一看,似乎并没有错,但不利于孩子养成说话有头有尾、根据要求答题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教孩子回答:父亲的确想过不把汽车还给库伯先生,从……可以看出来。有的教师会认为,这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训练,如果这样,每个孩子就会同出一辙。但不要忘记,他们仅仅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自由发挥的能力不足,必须在教师的诱引下形成规范的说话模式,暂不可放手让其随意表达,否则,他们会把握不住说话的方向。有可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人摸不清头脑。
还有个词是“畅所欲言”,这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有话可说和说的主动性。即使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欲望,都想表现自己,可找不到可说的内容,该怎么办呢?要做到有话,就要依赖教师的引导,随时随地从生活、从周围环境中去发现、去理解,积累丰富的语言。上课时,要适机的把孩子认识到的知识融入课堂让孩子表达。并要拓展课堂知识,让他们知道得更多更广,为说话做准备。但要注意,所训练说的内容必须和孩子生活学习密切联系。因为农村孩子信息来源窄,这对他们认识世界造成了局限。因此,在这个转型阶段,除了教师的有意培养外,更应让他们养成读书看报看有益电视的好习惯,并懂得边读边看,还要会想,甚至把那些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记下来。这样一来,孩子有话可说,自然就不惧怕了。即使有的同学胆小,在教师的鼓舞下,他自然也会开心地表达,并能尝到勇敢的滋味。有话可说与说的主动性两方面,我个人认为前者更重要,后者是靠前者支撑的。
说的训练还应注重孩子的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的孩子所说内容的确非常精彩,可是吐字不清楚,声音小,让你听了,费了半天劲,也还是一头雾水。这就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轻松自如。假如某个孩子表现不佳,你得做个耐心、温柔的教练:孩子,没关系,再大声一点会更好,你能做到吗?这次比前次有进步多了,真不错!一个一个字说清楚,让我们都听清楚好吗?……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失去耐性暴吼:怎么搞的,声音大一点,就听不进去吗?此时,你不仅失去了教师的风度,更让孩子恐惧,恐惧会造成心理紧张、意识模糊,什么都被你吓走了,声音再大有什么用?在此刻,正面表扬比负面批评更有效。我想,这方面训练,只能用爱去感染,而不是恐吓。
三、读,要通、顺、熟、流利、有感情,要激趣
读,也属于重量级训练。新课标指出,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有的教师一拿到一篇课文,就对孩子讲:大家读一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边读边想……对于小学三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前两年起始阶段教师忽视训练,那么三年级训练难度就更大,要完成老师提出的这样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必须降低读的要求,第一步,仍只要求孩子把文章读通读顺,必须逐字逐句认读,不提任何过高要求,如读第一次就对孩子强调边读边想。所谓认识,不是大致认识,应该是读准字音,如字的平翘舌、前后鼻韵等等,一定要培养孩子读准字音的习惯,否则,孩子读出来的内容将是“白”的,就像一张白纸、一杯白开水,听后让人感到淡而无味,这就是课标中读正确的训练。认准每个字字音的基础上,在读通、读顺以后,才能要求孩子读熟,在这一过程中,就是对读的流利的体现。孩子最难掌握的应该是第三步,读得有感情。有的教师一入课,就要求孩子读出文章的情感,此时?孩子连课文内容都不能理觢,如何把握情感呢?在自学阶段,孩子可以利用自己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来赋予文章自己理解的感情色彩。这些八九岁的小孩子,他们接触的视野窄,对很多东西并不能靠自身力量去解决。这就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去诱引,教会孩子怎样去体会情感,甚至要一遍遍地范读,这样训练多了,孩子自然能试着用学到的方法去理解其它内容。有人说:“语文教师是多情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情四溢,感染孩子。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标准的普通话和具有一定朗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躬行才能吸引孩子,提高他们的兴趣。假如孩子没有读的习惯,这就要依赖长期训练去获取。上课时,给大家足够读的时间,读的表现机会,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特别要关注班上那些不爱读的孩子。一定要采取强制训练,因为三年级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兴趣爱好也在最基本的形成阶段。在强制的基础上,教师以身示范,让孩子去感受读的乐趣。心理学上有“随意后注意”一说,即使开始不情愿做这件事情,但做过之后使他感兴趣,就会让他自然产生继续做这件事的愿望。所以强制只是最初的一种手段,强制后的兴趣形成才是目的。
读也应是贯穿一个人所有学习阶段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但是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是孩子兴趣形成的起始阶段,一定要重视。
四、写,要正确、规范、一目了然
关于写的训练很多,如:会写字,上课会做笔记,会简单习作等等,这里要谈的主要是关于写字方面。汉字是世界上所有文字最复杂的字体,古人曾为汉字创造了很多形体,使汉字更是楚楚动人,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笔值得骄傲的财富。作为中国人,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也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中国有句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写汉字也一样,想拥有一手漂亮的字,也要从小处做起。小学三年级正是从用铅笔向用钢笔过渡的时期,刚使用钢笔,如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首先仍要从孩子坐姿、握笔姿势教起,不要认为一二年级已经教过,就置之不理,你可以发现,很多孩子的坐姿东倒西歪、握笔不正确,就得从头强调,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在学新的知识,这样,在他的思想上会多一些警惕。
然后再教会孩子观察字形,哪横长,哪横短,撇是如何安排的,点又是如何写的,字的每部分是如何建构的,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动笔写。并强调一笔一画交待清楚,不可“拖泥带水”,横就是横,竖就是竖,不要让人看不明白。在开始训练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范写,孩子仿写,到一定阶段才能放手让孩子自主完成。试着引导孩子去感悟汉字的形体美:长短参差、疏密匀称、左右避让。
这一过程在训练中一定要强调规范,我们并非阻碍孩子个性发展,但更要注意,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三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培养阶段,不能说,我们的强制性或预制板式的训练违背课改精神。“没有规矩,怎成方圆。”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习惯都未曾有,又如何谈自主发展、自由发挥。孩子在下一学习阶段是否能展露头角,此阶段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2014年9月25日
第四篇:听说读写论文
听说读写:语文课堂教学永恒的四部曲
陇西县渭州九年制学校 贾俊仁 邮编:748100 电话:*** 摘要:素质教育下如何使听说读写有效结合,实现幸福高效语文课堂。关键词:语文教学 听说读写
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颇为古老的话题。“满堂灌”“填鸭式”的语文教学课堂是“冷场”的课堂,只见老师“滔滔不绝”,底下全是过客和看客。这样的课堂缺少了人情味,也缺失了课堂本来应有的灵性。近年来,关于语文课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语文教学改革全面深化,全社会都在强化教学效率的形势下,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语文的本位,应重新思考“听说读写”的内涵,下面我就如何使听说读写有效结合,实现幸福高效的语文课堂,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为了能更透彻的理解听说读写的关系,笔者不妨将他略作调整为读听说写来叙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前提。要重视读文本,因为我们的文本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本,这是首要的事情。“读”是前提,课堂上可以通过试读、范读、初读、细读、议读、分组读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不但重视课内阅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坚持看报纸,看优秀作文,看经典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提高。不但读文本,还要读“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社会就是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读来传授知识,学生通过读来获得知识,接受思想教育和感情熏陶。如果一堂语文课没有一点读声,教者对教材又不熟悉,那他很难完成这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作者写一篇文章,他都有一定的思路,读者只要顺着这条“路”,就能读懂文章的内容,明白文章的要旨。细心聆听,察纳雅言,听是基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要严格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这是立足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而考虑的,听老师讲课、听别人发言、听集体讨论。聆听是一种尊重,是一种耐心,是一种毅力,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文化。要引导学生注重有效的聆听,能听的清、听的全、听的明,在听后自己有思考、有见解、有收益、能分享。如果能够养成细心聆听的习惯,就能够广泛吸取各方面的知识,我们通常说的认真听讲就是这个道理。
举一反三,能言善辩,说是提升。“以情为线”,这是我的课堂基调。文学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和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努力寻找课堂的每一个动情点,让孩子们思维情感的火花尽情用语言绽放出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要让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陈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实启迪人。说是口头形式;说是有声的写。“说”要进行严格的训练,从一句话训练起,从一段话训练起,从一篇短文训练起。课堂中,我们教师要创设和谐情景,让学生敢说;要丰富交际材料,让学生想说;要注重方法引导,让学生会说。我在教学中有意给学生搭建说的平台,如小组合作中的讨论、“我也当一回主持人”、班级读书演讲的开场白、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等、课前3分钟演讲、班级中开展每日新闻活动。“我是播音员”等。
手脑并用,强化训练,写是超越。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写,写身边的事情、真实的事情,写自己的感悟,写是对获得知识的消化、巩固;写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所以说写就是知识的输出。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我在课堂中经常不失时机的训练学生的写作:
1、抓重点词语练写。如教学《苏州园林》中,我抓住“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亭台轩榭”、“诗意”等词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试着写一段话,表达对美好景物的赞美。
2、抓重点语段写批注。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也是我在课堂上最常用的一种训练写作的手段。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想、有所悟之处写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工作的能力,批注则是充满思辨的写。
3、学习课文句式仿写。如教学《乡愁》时可以仿照诗歌句式写一段话,用到“小时候,乡愁是……,幼儿园,乡愁是……,上小学,乡愁是……,上初中时,乡愁是……”,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4、创设语境进行改写。如教学《喂—出来》时创设情境想象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从而号召学生写一写如何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5、联系课文让学生补写。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可以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开展续想,续写。如教学《孔乙己》时,抓住课文的结尾,以《孔乙己的梦》为题让学生续写故事情节;学了《范进中举》这一课,让学生以《范进做官之后》为题展开想象,顺着原文主旨,写出范进可能发生的种种事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读听”结合,有效增加知识储备;“说写”结合,有效提升知识运用。
课堂中要把听和读结合起来,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读接触的是无声的语言,听接触的是有声的语言。读的对象是直观的书面语,听的对象是抽象的口头语。读是通过视觉接收文字符号,送入大脑储存;听是借助听觉接收声音,送入大脑储存。听和读互相调节、互相补充,有利于知识的积累。
说和写是目的,是实现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可以这样说,阅读和听讲好像蜜蜂采花,表达和写作好像蜜蜂酿蜜。说和写互相调节、互相补充,有利于知识的运用。
当然,听说读写在语文课堂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有机体,智慧地把这四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相长。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语文,不可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只有在新理念的基础上强化听说读写,语文课才能实现幸福高效。
作者单位:陇西县渭州九年制学校 作者联系电话:***
第五篇:语文教学应听说读写并重
语文教学应听说读写并重
作者:李双琴
万千书库 主题阅读 百家讲坛 武侠大全 世界名著
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是摆在广大一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早在1964年,叶圣陶先生就提出听、说、读、写并重的论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构成了语文教学能力的主体,这四种语文能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怎样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听说能力。生活是听说的源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离不开生活实际。我们应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认真设计话题,使学生想说,乐于参与,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语病,鼓励学生说普通话。总之,听说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不仅有话想说,而且通过训练做到有话会说,并能恰当地运用书面语言。其次,把口语交际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听说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既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又是由口头语言作为直接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听、说活动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这就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下方面的训练:
一、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重要阵地,口语交际课上主要的训练方式有:看图说话、观察说话、创设情境说话、听故事说话、小实验、小制作说话、讨论辩论等。
我们以口语交际训练“怎样过六·一”为例:
(一)激趣导入。“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学生盼望的日子,这一节课正好在“六·一”前。教师可告诉学生每年我们都要庆祝“六·一”,今年的“六·一”即将来临,我们怎么过这个“六·一”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希望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组织讨论。1.提出要求。讨论前教师先提出要求。(1)要说普通话,发音要准确、规范、说话有一定节奏,语速适中。(2)说话要有条理,注意用词要准确,选择适当的句式和修辞手法。(3)讨论时谈吐自然,谈话得体。(4)要把自己的意见、主张考虑成熟做到按一定的顺序表述。(5)要说清楚活动的内容、形式并陈述具体的实施方法、步骤。2.分小组讨论,先由小组同学个别发表意见、主张,然后小组协商,使小组同学的建议形成一致,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接着,举行全班讨论。首先,各组发言人谈本组建议,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班级决定。
(三)组织实施班级决定进行分工;按照方案布置教室,安排所需物品,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具体的工作分工。如哪项工作由谁负责。
(四)把讨论的过程和“庆六·一”活动的方案整理成文字。
二、语文课上的口语交际训练。
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我可以拿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听说。如说一句话,讲一条从报纸或电视上看到的新闻,谈谈身边发生的事,说说对班级管理的看法,谈谈自己学习的心得,说说班里出现的情况,等等。我们还可以把口语交际训练与识字、阅读、课文理解、写作等语文训练项目相结合。在这些语文训练项目中适时地加入口语交际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加深了学生这些语文训练项目的训练。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上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训练。
三、抓活动,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活动。如故事会、辩论会、讨论会、社会调查等。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班内的突发事件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课间游戏时,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游戏;师生做传话游戏活动。
无论何种形式的语言训练,都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个学生表达完都要适时适中评价。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不要说的一无是处,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但学生表达时语言、语法、语态、逻辑等方面的错误应及时指出,让学生说对、说好。
在教学中每一项语言训练都不是孤立进行的,我们应以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实施教学,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听、说、读、写并重进行训练,才能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李双琴,教师,现居河北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