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校生就业赢在哪里
技校生就业赢在哪里
与每十个大学生就有三个“灵活就业”相比,职高生、中专生、技校生的就业率却逐年上升,九成以上“三生”不愁找工作。
对此,有劳动专家认为,职高生、中专生、技校生的就业优势强过大学生,这未必令人欣慰。职高生:动手能力强
职高生、中专生、技校生会对自身有较为正确的定位。他们愿意从最基层干起,对工资的渴望度低,对各方面的待遇要求也不高,就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这使得这“三生”近年来成了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
企业欢迎职高生、中专生、技校生主要是因他们手中过硬的技能。与大学生相比,职高生属于动手型人才,他们在学校接受了较好的职业技能培训,虽然理论水平有所欠缺,但实践机会多,动手能力强,这使得职高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小武原是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技工学校的学生。前两年刚毕业,小武就在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找到了工作。凭着扎实的技术知识,他从基础的流水线操作工做起,后成为公司技术部的维修工。现在,小武每个月能拿4000多元,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还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大学生:眼高手低
与职高生相比,“眼高”是大学生找工作时的普遍心态。他们往往只追求那些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但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动手能力不强,用人单位往往要再花费培训成本对他们加以培训。
在求职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盲目地把证书作为求职的敲门砖。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普遍认为,如今证书种类繁多,又以短期培训和针对应试的居多,证书的价值已经降低。企业面对五花八门的证书,不能不产生疑虑———持证人是否真的具有相应能力?因此,企业更看重实际操作的能力。而这,正是大学生所欠缺的。
小马是黑龙江一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大三学生,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小马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了焦虑:“扩招后我们学校的就业情况就不太好,学校每年举行的招聘会上真正能签约的很少,尤其是我们院的就业率才5%。学生会主席会被老师推荐工作,学生会干部去大专院校当个辅导员,还有些就回自己的家乡当个老师,但更多的人都没找到工作。我想干脆考研算了,缓几年同时也提升自己。”
像小马这样提前一年就忧虑今后就业问题的学生,在各高校不是个别。
专家:调整心态多学习
大学生找工作难于高职生、技校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要如何走出这个困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人才培训管理中心主任郭松。
郭松认为,目前大学部分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供不应求,而部分专业毕业生却供过于求。原因是就业信息不对称,职业培训相对滞后。
“现在不少大学生只有相对泛泛的理论支撑而技能欠缺,心态不平衡,放不下架子去人才相对缺乏的餐饮、汽车维修等服务行业。这是大学生找工作比技校生难的原因之一。”郭松告诉记者。
“另外,我发现大学生普遍比较盲目,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是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而技校生专业技能单一,专业对口,就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各高职、中专院校专业设置比较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及时调整。这也是大学生找工作的一个劣势。”
郭主任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调整心态,放下架子,并且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第二,找工作要积极主动,不能消极,“哪怕只是一个实习的机会也不要放过”;第三,要多学习,“学历不等于工作能,在有本科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学一些技能,技多不压身。”进入工作岗位后也要根据岗位的需要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
第二篇:文科生的就业优势在哪里
文科生就业优势在哪里?
文科生如何摆脱专业局限,化劣势为优势?
1、法律专业实习生工作总结让他留在了单位文科生求职更要有耐心和激情
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科的很多专业就业面较广,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工团等职位都沾边,招人的单位并不少,只是每个单位一次需要的人员很少,常常就招一两名。因此,文科生就要多参加招聘会、多收集就业信息,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一点点获得就业机会,在求职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耐心和激情,对文科生来说更重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毕业生小张来自四川,他本想留在实习的律师事务所,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后来参加了三次各级公务员考试,均榜上无名。他当时很沮丧,但很快调整了心态,抓住了法律出版社需要实习生的机会,明知出版社不招人,也特别努力工作,还主动向部门主任递交了一份长达3000字的工作总结,言之有物,特别是提到了该出版社目前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没想到主任第二天就找我谈话了,问我是否愿意留下来工作。后来知道,我能够留下来,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那份工作总结。”
2、文笔好是文科生吃饭的本钱发表十几万字的管理专业毕业生签了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业办公室孙兰芳老师说,每年求职顺利的学生都是综合素质比较高,尤其是写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比较强。“很多单位到学校招人都强调要‘能写’的,而且不仅能写公文,还要能写总结、报告等大块文章。”去年签约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的公共管理系毕业生俞晓程这样说。小俞是外地学生,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求职优势是写作能力较强,有许多文章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面试时,他把公开发表的十几万字做成一本个人作品集,敲开了就业之门。俞晓程的体会是,文笔好是文科生吃饭的本钱,大学期间应该多在写作上下功夫,锻炼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3、跨专业辅修能吸引眼球三个单位争抢政教专业学生
人才市场信息显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青睐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文书锋老师说,一些知名公司招聘时并不十分强调专业对口,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文科生能以综合素质取胜,就业的选择范围反而比理工科学生要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建议:文科学生如果辅修或选修过计算机、设计、第二外语等课程,一定要在简历的显著位置标明,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在校的低年级文科生,也要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拓宽专业范围,将来就业时会更有底气。首师大政教专业的毕业生小高,来自河北,在校时辅修了计算机专业,求职过程中有三家单位准备录用他,原因就是他的文理兼备的专业背景。
4、社工专业女生顶了男生中文系毕业生会篮球敢举手被录用
文科生的求职过程包含很多软性的东西,岗位的适合度不像理科生有一个技术的考量标准,所以,亮出自己最优秀最具特色的一面,可以给用人单位增加“印象分”。
已经签约外交部服务局的中青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付强,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她认为是自己敢于“往前冲”。本来对方要招的是男生,但付强还想再争取一下,她从老师那里要了招聘负责人的电话,很礼貌地告诉对方自己非常符合该单位的招聘条件,也非常希望得到这份工作。招聘人员终于让她单独投一份简历到邮箱,她得到了面试的机会,并参加了笔试。之后,她又给负责人打电话询问,令对方牢牢记住了她,再加上出色的写作能力和口才,她如愿以偿。
勇于把自己的闪光点亮出来,就会赢得一次面试机会。中文系毕业的小林一次参加完用人单位的笔试后,听到招聘人员问:篮球打得好的请举手。小林开始不想举手,因为自己不是校篮球队的,但是自己经常打篮球,身高一米八,应该没问题。正是小林及时勇敢地举起了手,马上得到了面试机会,最终被录取。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毛赟美
第三篇: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在哪里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在哪里
有些学生和家长抱怨近几年毕业生就业难与艺术类专业的扩招有关,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是否真的是扩招惹的“祸”呢?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艺术院校的师生,就当前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一番了解和调查。
扩招让就业压力加大
不少学生和教师认为近几年的就业难与高校的扩招有关,因为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而大学生就业难也恰好始于2002年。对此,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范迪安认为,尽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于以往更加严峻了,但艺术院校扩大招生本身也是社会需求增长的反应。范迪安说,10年前的中央美院7个系每年只有百余位毕业生,现在,学科专业扩大了,每年有500多名本科和硕士、博士毕业生,而且今后还会继续增加。
近10年来,全国的许多综合性大学都纷纷设立了艺术学院,或增设了艺术学科。如清华大学设立了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徐悲鸿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艺术与传媒学院等,艺术类毕业
生人数正在成倍增长。中央戏剧学院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今后中戏还将搬迁至北京郊区,届时还会扩建校舍,进而扩大招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说,学院现正在筹建新校舍,新校舍建成后,也会扩大一定的招生名额。
专家们表示,近年来,我国的大城市出现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但并不表明我国艺术类毕业生已经绝对过剩了。在美国和日本,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35%和23%,在我国仅仅5%,而在这5%的人群中,能有机会接受艺术教育的人群比例就更加少了。因此,艺术类毕业生就总体毕业生人数来说还只是少数。但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难度。
大城市容量有限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就业难并不能真实地概括出当前的就业现状。从就业难的地域分布来看,真正的“难”,是难在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优越的大城市里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而在中小城市、西部地区还有着大量的职位空缺,所以所谓大学生就业难的提法在这里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都不愿意离开其所在的大城市,都觉得只有留在大城市才是最好的选择。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认为,以北京为例,首都的艺术类毕业生基本上都想留京,其实,北京也是有一定“容量”的。北京的文化团体虽然多,但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来自祖国各地的艺术人才的就业需求。而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还非常需要各类艺术人才,尤其是我国的边远地区、西北部地区十分缺乏艺术类的师资。金铁霖说,如果把这些地方都考虑进去,我们的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能达到100%,甚至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其实在小城市里,大学生更能发挥作用,也更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首都师范大学的王老师说,在学院老师的鼓励下,去年毕业的学生中,有一批学生选择了到甘肃、青海等西部边远地区就业。从他们工作情况的反馈来看,这些学生在这些所谓的小地方,都有了大发挥。当地的相关部门也非常器重这些大学生,不到一年,有的已经成为了所在单位的骨干人员。王次炤说,以前的毕业生都想留在首都,近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引导下,学生有了更为开放、多元的就业观念,一些毕业生开始走向中西部等较为边远的地区去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而事实证明这些从大城市走出去的毕业生往往都能受到“重用”,个人艺术专长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转变观念才有出路
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学生不能较好或及时地获取就业信息,盲目地投递个人简历;有的是因为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给自己设定一个客观、恰当的就业目标。
首都师范大学一位正在一家杂志社实习的学生告诉记者,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下,他根据所学专业给自己确定了几个就业方向,要么当老师,要么从事美编工作,或者从事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工作。如今,在有的放矢的情况下,他所投递的简历有了回音。
为了能给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如今许多艺术院校都开辟了就业信息网,及时地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发放在网页上。中央音乐学院甚至把招聘会办成了音乐会,精彩的音乐会既展示了学生的才艺,也客观地展示了学院的教学水平。这种音乐会代替了招聘会的形式吸引了毕业生的积极参与,参与招聘活动的用人单位也对这种招聘形式颇感兴趣。
另外,也有一些艺术类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去年毕业的几位学生一起合开了一家琴行,一边卖乐器,一边教学生,既取得了经济效益,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中央美院的一位毕业生说,他的5个师哥、师姐毕业后合办了一个工作室,如今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北京服装学院的几个毕业生说,他们也打算毕业后开个服装坊。这些自主经营的小老板们都认为,虽然自主经营
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因为是为自己打工,所以大家也就会格外地卖力,工作起来自然也就干劲十足。
针对这些就业新群体,专家们认为,毕业生不论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自主创业,只要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就能既实现自我价值,又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自中国艺术报第403期)
第四篇:技校生就业指向金蓝领
4月15日,2011驻济技工院校专场招聘会在济南人力资源市场举行,6000技校生齐赶蓝领人才大集。据了解,这场技工院校招聘会现场签约率达到60%以上,远远高于一般的招聘活动。
在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频频遭遇“就业难”的今天,握有一技之长的技校生却能轻松捧得一个待遇优厚的“饭碗”。这种就业与学历倒挂现象的日益凸显,也给诸多拥有高学历却求职无门的毕业生提了一个醒:适时调整对工作的心理预期,掌握现代社会发展急需的一技之长,才有可能躲过就业“寒冬”。
用人单位胃口不小
近年来,蓝领技能型人才在济南的人力资源市场中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作为技校生的专场招聘会,这场招聘会吸引了济锅、重汽、大润发、万达等众多知名大企业,共提供岗位4000余个。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这次招聘会用人单位胃口都不小,对于电焊工、钳工、土木工程等热门专业的技校生需求,很多单位都在30人以上,并表示有无工作经验均可。有的用人单位甚至敞开接纳,表示“符合条件的有多少要多少”。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许多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年初的“用工荒”,加之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人员的新老交替,导致用人单位对技校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万达集团行政人事部的路女士表示,自己负责人事工作多年,深切地感受到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门槛越降越低,而求职者对于用人单位则是越来越挑剔。“就电焊、钳工等热门专业而言,主动权正在逐渐向求职者一方倾斜。”山东中氟化工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侯女士告诉记者。
技校生淡定应对
在本场招聘会上,记者见到了山东冶金技术学院的学生曹士军。学习车工的他即将进入实习阶段,明年春天正式毕业。对于就业,曹士军和许多技校生一样,都表现得相当“淡定”。
“初中毕业后,家人觉得应该掌握一技之长,而且技工院校学费相对较低。”家在济南市长清区的曹士军还享受到了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对于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开出的“试用期1000元,熟练工2000元”的工资,曹士军觉得很满意。“车工的工作一般都是计件发奖金,只要肯吃苦,尽快熟练技术,收入应该是不低的。毕竟干得多,挣得就多,对自己的提升也就更快。”
曹士军说,这场招聘会他就是来看看,了解一下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工资水平,等学校组织的实习结束后,只需要等着各大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即可,那时一般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对于明年的春天,曹士军和他的许多同学一样充满期待。
蓝领价码渐超白领
与技校生的抢手相对应的,则是用人单位对本科生的日益冷淡。大润发历下店负责招聘的邢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参加过几次专为本科毕业生举办的招聘会,招聘效果非常不理想。“技工院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显然更低,也更加适合企业所提供的基层岗位。”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各大用人单位为求职者开出的价码普遍在1000元至2000元。以较为典型的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焊工的试用期工资为1100元,且企业提供五险一金及加班补贴;经过试用期的培训与实践后,一名熟练焊工的工资就能涨到2000元以上,同样提供保险及补贴。而据该公司的汪经理介绍,如果能够成为中高级技师,工资将能达到4000元甚至5000元。
就记者近期对济南人力资源市场的了解,用人单位为“蓝领”开出的价码,无论是试用期还是正式聘用阶段,均与本科生青睐的“白领”岗位持平。如果考虑到全套的五险一金以及明确提出的加班补贴,“蓝领”的薪资及保障甚至已经超过了“白领”。对于技校生而言,如果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成为一名“金蓝领”,无论薪资待遇还是发展机遇都将得到显著提高。
第五篇:浅析技校生就业心态与解决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技校生就业心态与解决方案
作者:王广娅 李冉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4期
虽然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技工院校学生的总体就业率仍能达到98%。在看到可喜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技校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应对,以适应今后可能会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
一、技校学生的就业心态
1.消极等待心理
学生对学校临近毕业时举行一系列的招聘会中总是挑三拣四,总认为还有更好的企业在后面,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采取等待观望的拖延态度,不轻易做决定,最终有可能导致待业。
2.怀才不遇心理
有的学生因为在校期间表现比较突出,成绩优异,总认为自己应该能去比别人更好的企业,比如来校招聘很少学生但待遇却很好的个别国营大型企业。于是总是抱怨没有机遇,整天怨天尤人,闷闷不乐,最终必然会在等待中被淘汰,只能目送一些在他看来学习、能力都远不如他的同学去企业上班。
3.过度焦虑心理
有的学生择业时常表现为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甚至惧怕择业。这种紧张状态在性格内向、自身条件不突出及成绩一般的学生中更易出现,女生出现这种状态比男生也较多一些。这种对前途没有信心的同学,必将失去很多的选择机会。
4.自卑依赖心理
一些学生总认为自己是技校学生,比不上大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其他人,轻视自己或对自己不满意。与此相联系的是依赖心理,由于不少技术学校在招生时许诺包就业,所以学生就认定学校必定会给他们安排一些好的工作单位。还有些学生把他们的择业压力转嫁给亲人、朋友,失去了择业的自主权。
5.冷漠麻木
这类学生由于缺乏动力和目标,将自己封闭起来,不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心灵,同时也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冷漠、不关心的态度,终会对其前途、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
6.盲目从众心理
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选择职业时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会分析自己的就业优势,择业时只往人多的地方去,这样导致他们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7.固执狭隘心理
不顾社会需要、不顾社会分工与专业分化的辨证关系,对自己固有的择业观念不思变通,结果是择业范围大大缩小,成功的机会不断失去。
8.忧郁心态
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不安或反应迟钝,并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忧郁情绪在学生中以轻度表现为多,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伤、自毁的行为。
二、加强对技校学生的就业指导
针对技校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及就业时所具有的一些心态,根据学生的专业与就业情况,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与心理疏通以适应时代发展。
1.完善学校就业网络信息系统
技工学校要完善毕业生信息网络、用工需求信息网络、毕业生动态管理网络,使学生与用人单位间保持密切联系;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从各方面获取有用信息,核查所选信息,要派人实地考察,确保信息的准确、可靠。
2.树立科学客观的择业观念
注重对新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同时介绍历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职业生涯,做好就业推荐工作;要注重对学生就业前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意识的教育,降低他们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加强毕业生就业后的教育,巩固就业率。
3.坚持优生优送原则,做好学生推荐工作
尽量让用人单位与学生见面,通过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学生也要根据企业的情况决定去留。要正确决策,认真组织与准备每一次应聘面试,争取最高的成功率。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模拟应聘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面试技巧,帮助他们及时弥补个人不足之处。积累面试经验,为即将面临的激烈竞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尽可能为
学生的发展提供好的条件。在巩固老关系的同时,不断拓展新领域,抓好毕业前实习工作,培养优秀的技工,以老带新,形成良性循环。
4.学习榜样,树立信心
可以向学生宣传优秀技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从实际事例中获得就业信心。在选择优秀实例的时候最好从身边的学校、学生入手,这样会更具有说服力。
5.树立牢固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观念
技校生自觉地用市场来调节自己的就业观念,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选择就业途径,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在竞争中以实力取胜,开拓更多渠道实现就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化工行业对于工人的需求量大大减少,但有的行业却仍然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比如服务业。今年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的毕业生中,有200多人去应聘某商场的职位,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这也说明服务性工作岗位是技校生就业的巨大潜在市场。
6.学校开设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
学校应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管理为基础,后勤为保障,招生为命脉,就业为突破”的工作方针,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帮助学生了解时势,促进就业。“请进来”就是请专家学者或是招工单位的领导到校讲学、做报告,通过听生动、翔实的报告,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就业应聘技巧;“送出去”是组织号召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或参加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双选会,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实习或勤工俭学。将学生推向社会,让社会检验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更清楚地定位自己的能力,确定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为更好就业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7.就业指导工作应群策群力,齐抓共管
特别要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就业的相关信息和理论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技巧,为创业和就业打下基础。并加强与正在试用期的学生的联系,及时指出他们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倾向,帮助其顺利度过试用期,促进其稳定就业。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将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传达给学生,还要将学校应聘成功的学生张榜公布,使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对自己成功就业充满信心。
8.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从小没有受过什么委屈与挫折,心理状态普遍不佳,抗挫折能力普遍不好。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时候,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校在关注学生的技能的同时,还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将来是否能独立的走出校园,能否自己去应对社会的种种变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更是我们教育人士的最高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化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