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热考公务员现象探究
大学生热考公务员现象探究
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正在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人数由2003年的8.7万到2011年的146万人,竞争不可谓不大。
录取的比例也越来越小。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平均为37:1,其中38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1,真的正如百里挑一那样。本次调查以广西大学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为止我还进行了一些问答和答卷形式以止考察为什么大学生在近几年里,掀起了一股公务员考试热。以下得到了一些原因:
(1)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好
首先是公务员职业稳定。公务员是国家政府官员,很少担心这个职位会裁人。其次是公务员待遇高,各种保障体系健全。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都不太好,中国的高校连年扩张,每年新增大学生70万左右,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国际经济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陷入重重困境,国际市场的急剧萎缩进一步打击了我国的出口型经济,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失业下岗
(3)“官本位”思想的遗留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强烈的“官尊民卑”的“官本位”思想,公务员社会地位高是大家公认的,也是“官本位”思想影响的结果,今天很多人同样认为,当公务员可以获得比其他工作更高的精神享受。因为一个方面公务员多身处权力部门,手持公共权力的支配权,这为他们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另外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其他行业无与伦比的独一无二的公权力上,并不是说公务员利用公权力去为自己谋私利,而是强大公权力折射出的美丽光环起作用。对于广大的刚踏入社会的学子们来说,与其说他们了解公务员职业,不如说他们是羡慕公务员这个职业,实际上他们是对公务员权力和荣誉的一种向往。
(4)考生的“跟风”心态
“跟风心态”一方面表现在公务员考试带有盲目性,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公务员的职业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占据大量资源、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淘汰机制。激烈的竞争以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十分稀少,使得大学生想尽快摆脱这种“漂泊”,追求一种很稳定且资源相对很丰富的“铁饭碗”。另外一方面还表现在报考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的巨大差别上,很多人在考试开始前“临阵脱逃”或者考试到一半就决定放弃,从2003年到2011年的数据上分析,参考率只有74%。还有一些考生缺乏对报考岗位最基本的了解,导致在考上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这份工作。
以上就是对广西大学高校的大学生得到的原因。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以广西大学高校大学生为例
(1)大学生对公务员考试的态度认知
不断升温的公务员考试对还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通过考察我们发现现在已经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肯定会参加公务员考试”,35%的大学生表示“可能会参加公务员考试”,而只有不到10%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参加公务员考试”。由这就可以分析得到很多大学生对公务员考试很具有吸引力,大部分的大学生表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他
们都相信公务员是个很不错的职位,多数大学生愿意去参加公务员考试,由止可见公务员是一条很好的就业途径,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认为不一定考公务员才是出路,条条大路都可以出状元,其它也有好的就业前景等着我们,我们不一定个个去考公务员。
公务员的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都以几十万人的速度增长,在那么大压力的情况下,而录取率更是少得不得了,仅仅只有10%都不到,这么多的考生都在独木桥上前进,而且在公务员考试的题目有那么的难,其实大多数考生对公务员考试的题目都很不解,题目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让考生想破了头脑,而有些考生更是缺乏经验,不懂得如何写作和答题,这样也造成很多的应届考生考不上的问题。
(2)大学生热考存在的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新兴产业甚至民营企业所开出的报酬已远远高于普通公务员,而且“考碗族”也并非没有就业的机会,但他们还是放弃了那些似乎唾手可得的职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报考公务员的茫茫人海。不难看出,在“考碗族”的心里,高报酬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重的还是公务员这一职业所特有的稳定。
面对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变数,没有了梦想与激情的“考碗族”早已将“金饭碗”当成了自己的最佳出路。公务员热的持续升温,不仅是大学生出于对稳定职业的向往,以及对就业压力的逃避,而且也暴露出大学生创业理想与激情的泯灭。
虽然很多大学开始注重就业指导,但与实际需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也仅限于指导“就业”,而不是“创业”。既然是“就业”,自然是以被动适应为主,专业技能的欠缺以及实践经验的匮乏,使得大学生在被动适应过程中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相比之下,考取公务员则无疑是种“一劳永逸”的选择——与其被动适应一份并不稳定的职业,不如挑选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更为稳妥。如果我们的大学既不能鼓舞大学生足够的创业勇气,也不能给他们提供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波澜不惊的机关生活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他们最佳的生存选择,垂垂老矣也将成为他们难以摆脱的最终宿命。
面对这样的结局,仅仅指责他们“不理智”显然远远不够。只有正面的了解大学生热考公务员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大学生热考的负面影响
而当前大学生公务员热的主观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官本位”意识的浸染。许多大学生认为,毕业后到政府部门工作,不仅可享受优厚的待遇,而且也展示了某种高人一等的权力和地位因此,传统观念中待遇好、权力大的部门职位往往更受大学生青睐。这种具有历史延承性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是与学校教育所着力培养树立的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人生价值观截然背驰的。
而今大学生报考公务员一般要经过笔试、面试、体检和政审等诸多阶段,加上多场赶考的现实,同样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和相当的精力。加上一些大学生存在着非公务员不干的思想,在当年落选后,又立即备考来年,其行为与那些皓首穷经、沉迷仕途的古代老“童生”何其相似。由于对报考公务员的期望值过高而考试录取率过低,导致大学生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4)对这现象怎样解决
首先,高校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加强就业指导,避免新的“科举”狂热。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气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反思古代“范进中举”式人物的悲哀,摒弃陈腐的“官本位意识”,认识到新时代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选择符合自身特长的职业则是发挥自我优势、为社会做贡献的最有效途径。此外,高校还应进行积极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长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
其次,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仅靠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尚不足以扭转这一现象,毕竟“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公务员热”实际上是大学生现实利益理性的体现,它客观地反映出了在当前体制下,公务员比其他职位更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心理安全和社会尊重等方面的需求这就需要作出以下努力,从制度层面创造公平的人才发展环境第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其他行业在医疗、工伤、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实行城乡社会保障的均衡化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问题。
第二篇:大学生热于过圣诞节现象分析
大学生热于过圣诞节现象分析
关键词:调查过程 过节原因 节日的带动作用
又到了一年的“三旦”(圣诞节,元旦节,毛主席诞生纪念日)时节,但是大多数人都只记得“两旦”,将毛主席诞生纪念日遗忘。在这两个节日中,尤其得到人们重视的,并且节日气氛也更为浓厚的是圣诞节。在圣诞节越来越成为一个流行的节日之前,我们或许应该重新省视这种追求,以及热衷于过节行为人们背后的心理。
调查目的:探讨人们过节的心理以及对由此所产生的一些社会现象分析得出结论。调查时间:2011年12月25日前后
调查地点:内蒙古大学以及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呼和浩特市周边的几所 大学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范围:周边的同学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由于圣诞处于大学考试周,临近期末考试,大部分同学没有时间也不愿配合填写调查调查问卷,所以针对这次调查,我没有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的是和同学短信、电话、网络沟通或见面聊天等形式。
运用各种方式,我一共询问了40个同学的意见性。在提问和沟通沟通中,我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 1 对过圣诞节的看法:(1)是不是会过圣诞节(2)大家都在过节的原因
(3)对圣诞节互送小礼物表达心意的看法(4)圣诞节应该怎么过 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圣诞节 由于圣诞节的到来,引起的物价上涨,带动经济的现象的看法 调查结果
结合我的问题,我将结果概括为了三个方面。1 过节的热情
35个同学(87.5%)表示,愿意过圣诞节,认为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5个同学(12.5%)表示,圣诞节是一群“无聊的人用来打发时间的无聊的无聊的节日”,但并没有表示自己不过圣诞节。可以看出,不管是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参加进来这个节日中,在高校大学生中,这是一个普及的几乎人人参与的节日。2 过节的消费
28个(70%)同学表示自己会在节日的时候给朋友送礼物,表达自己的祝福,但是他们认为这种消费要适度,不要超过自己可以承受的了的经济范围之内。3个同学(7.5%)认为这种送礼其实毫无意义,9个同学(22.5%)没有做出回答。3 节日对消费的带动作用
38个同学(95%)认为由于商家在节日里的促销,引起了购买的热潮,这种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个人(5%)认为这种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几乎没有,对经济基本上起不到什么带动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过圣诞节是一种普遍行为,我们提倡的是圣诞节理性消费,而且节日对经济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过圣诞节似乎成了年轻群体和高校大学生一种很重要的生活方式。比起各种各样被“发明创造”出来的节日,圣诞节也就见怪不怪了。学姐说“只要我们想过,每一天都可以有我们可以参加的节日”,这种说法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并不是全无道理。一 我们为什么热衷于过节?
(一)年轻群体和高校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崇拜,追求时髦,以及一定意义上的“从众行为”
西洋文化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年轻人普遍对其追求热情高涨。圣诞节在中国的意义已经远远不是在西方的耶稣的纪念日,及其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仅仅成为了一种我们放松、娱乐的借口,成为了我们和朋友们聚餐游戏的时机。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大约有12.5%的人表示,自己过圣诞节仅仅是因为自己周围的都在过,所以自己也跟着过而已。有资料表明,年轻人过圣诞节,有三个原因:1 觉得过洋节够时髦,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及跟上时代的节拍,人家过洋节,也就跟着过;2 虽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只要年轻人聚堆狂欢,自然也就乐意;3有的年轻人觉得过也行不过也行,但一经有人拉拢,自然就加入过洋节的行列。总的来说,盲目从众是最突出的心态。
传播学中有“从众”的概念,社会学中有社会舆论对人们社会行为起约束规范作用的利用,从这两个角度来解释圣诞节的流行原因,或许可以这样说:对于年轻人群体来说,周围的人都在过圣诞节,只有与大多数人的行为保持一致,才能表示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不是特立独行的分子。仅仅一天的时间,对我们的社交以及我们在集体中的地位并不会有影响,可能都没有人注意到我们,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过节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足够奇异夸张的行为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仅仅给朋友送一颗朋友,并代表不了什么。但至少参加到这个节日钟来,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从中国古老的说法礼尚往来来说,当你的一个朋友为你送来了代表祝福的苹果或者表明心意的圣诞礼物的时候,我们出于礼貌要给他们回送苹果与礼物。这种接受与赠送,就将我们拉入到了圣诞节的节日气氛中。同时圣诞节的祝福短信满天飞的时候,会给我们一种节日的气氛,一种节日气氛的笼罩,使我们想要情不自禁的加入到这种节日中来。
(二)商家的促销活动的吸引
圣诞节走上街头,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活动。例如,在呼和浩特市王府井购物中心就有这样的打折活动:满100送50。也许这样的称呼并不是足够的有吸引力,那么我们换种说法。在这样的折扣下,一双1600元的鞋子,最后的成交价格为860元。这样就可以看出商家打折促销活动的力量之大了。这样优惠的价格,会不心动吗?
圣诞节当天,呼和浩特市中心维多利购物中心附近人山人海,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表明那天到底有多少人到了维多利、海亮及王府井购物,但可以看出大部分为年轻群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来过节的,可是他们却带动了节日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之下,要想不参加进来需要的是极大的自制力和控制力。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种自制力和控制力,但是最起码我没有,而且我周围的同学有的也并不多。
对西方文化的追求的从众心理,商家的促销带动节日气氛,这两方面的原因,提供了我们过节的理由,也为我们的行为做出了解释。
二 我们的节日消费行为、商品涨价的原因,及带动经济的作用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圣诞节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节日的促销,还有各种高涨的物价。我 以学习周围的苹果、许愿灯和市中心的玫瑰来说明问题。
在《约翰福音》中流传着关于圣诞节苹果的故事,我不知道在盲目的追求过圣诞节的人中有几个知道这个故事,大多数只是认为在平安夜吃苹果会得到好运,会平平安安。因此我们会去买包装好的苹果,会买苹果送给朋友以表达我们内心对朋友的祝福,由此带来的现象是圣诞节的苹果价格可能连苹果本身都没有想到。在校外水果摊上的苹果的价格为10元三斤,就连学校里商品价格较贵的超市的苹果的价格也只是3.5元一斤,一斤中等大小苹果大约为3个,但是我所了解到的包装后的苹果最高的价格居然卖到了30元,最便宜的也只是3元一个,还是在平安夜夜幕降临,市场高潮已经过去的时候,而平均的价格为5——10元不等。价格相差最高达30倍,最低也为3倍。在圣诞节同样引起热卖的还有许愿灯。不知道愿望是不是真的可以实现,但是商家对于从许愿灯上赚钱的目的肯定是实现了。呼和浩特的孔明灯都是从义乌批发出去的,目前义乌孔明灯批发中心的报价是1.5元/个,其他市场转批义乌市场许愿灯,价格高约50%左右,大约2.2元左右。根据对学校销售的许愿灯的咨询,大部分许愿灯的价格是5——10元。价格相差2到4倍。可以看出,许愿灯比起苹果和玫瑰是涨价幅度最小的。在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中国人把除了清明节之外的所有节日都当做情人节来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圣诞节的玫瑰也是相当之畅销啊。圣诞节维多利地区的玫瑰平均价格为10元,且售卖者多数为在校大学生。经过查询资料以及平时的经验得知,玫瑰的平时价格也就是为1——5元相差不等。价格相差为2——10倍。如此高昂的利润,我们不难想象商家从中可以获得的高额日润
节日的消费,带动的不仅是商家的利润,还有部分有理财投资眼光的高校学生的收入增加。凭借这种高额的差额,他们在校园里出售苹果、许愿灯,获取高额的利润,使他们腰包富裕不少。
对于圣诞节的消费行为,可以用经济学上的供求关系来解释。因为有了对圣诞节商品如苹果的须有,才有了商家对这些商品的供应,但是这种供应是加进了商家的抬价的,并不单纯是靠价值规律的发挥作用。
随着圣诞节的到来,我们有了对各种东西的需求。用苹果举例来说,因为有了在平安节想要“平平安安”的愿望,想要送给朋友作为我们的人际交往的手段,所以我们有了对苹果的需要,这种需求是巨大的,比平时我们对苹果的需求大的多,商家看到了这种缺乏,于是大量存储。商家还对这种商品经做了包装后,这种包装并不豪华,可以说简单,但是提供了节日的气氛,也满足了我们想要送人的愿望。于是苹果在这个时候所承担的任务就并不仅仅是口感上的需求,变成了节日的一种代表,变成了我们人际交往的工具。这种额外的价值,给了商家以抬价的权利。商家将这种抬价后的苹果“供”给我们,这样就形成了对苹果的供需关系。我们并不会去买散装的苹果,因为这样送人拿不出手,自己去买包装纸过于麻烦,所以即使我们看到了这种消费之间的差异,我们还是会选择买价格“高昂”的包装好的苹果。在这样的循环下,这种供需关系就被保存了下来。有了苹果的涨价,和人们购买。
在圣诞节,很多人选择了和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和恋人之间出去“浪漫”,和家人团圆,全家出去放松。这样就必然会带动对一些商品的需求的增长。比如用来表达心意的小饰品,比如一顿饱餐。有了各种需求行为,就必然会有涨价的行为。一种“我们要过节”的心理使我们消费。一个行业的涨价不是足够有代表性,但是当很多东西都成为“稀缺”,价格很高,但是人们还是在购买的时候,其结果是经济的增长。可能这种经济增长并不明显,但是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但我们注意到的是,我们并不是在无节制的消费。接受调查的同学中,大部分提倡理性适度消费,不提倡过度奢侈消费。我们追求的是,既要达到过节的目的,又不要过度的铺张浪费。从这样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在追求过节的时候,我们也并不是完全盲目的,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想法,我们只是在找一个理由去走出学校,去娱乐而已。
对于圣诞节在中国的热潮,我们不否认有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追求,但是这里面所包含的不仅是狂热的追求,还有其积极作用,蕴含的更是我们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而其中大学生报考尤为踊跃,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高等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第一考”。统计发现,“国考”报名最后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对策。
二、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一)调查背景
2003年,“国考”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是12.5万人,2004年18.2万人,2005年31万人,2006年54万人,2007年74万人,2008年80万人,2009年105.2万人,2010年144万人,2011年141万人,2012年133万。报名人数9年狂翻10倍多。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
虽然竞争激烈,但公务员考试依然“高烧不退”,而且大学生对他的追逐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值得人们进行一番思考。
(二)调查目的
此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在校大学生对考公务员这一现象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考公务员这个问题作出整合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方法对策。
三、样本框的选择与抽样方法
此次调查范围仅限于新迎校区的本科大学生,其中调查对象涉及部分专业学生,采用配额抽样方式分发问卷。
四、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调查方式,由访问人员实地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4份是残卷。
五、总体说明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一)调查数据
1、调查发现,新迎校区的学生有33%不确定是否考公务员,47%的没有打算考公务员,20%有打算考公务员;
2、跟考研相比,35%倾向于考公务员,33%倾向于考研; 3、78%的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大;
4、考上公务员,54%的人认为需要关系网,31%认为需要社会阅历,15%认为需要专业知识;
5、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其中盲目随从占有4%,父母期望占有13%,为人民服务占有4%,工作稳定福利好占有78%; 6、65%的人可以考虑公务员作为结婚对象,26%的人认为公务员不是理想结婚对象,9%的人认为公务员是理想结婚对象; 7、59%的人对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了解;
8、其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公平,52%的人认为不公平,48%认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9、“公务员热”持续时间:20%认为1-5年,46%认为5-10年,35%认为10年以上;
10、假如有更好的就业条件,74%的人不会选择报考公务员。
(二)“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对社会的影响
1、有利的影响:减缓企业压力,促进就业率;国家的人才将会越来越优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2、不利影响:造成人民的负担,那么多官员要人民养着,中国是官民比例最不合理的国家,人民生活“被幸福”着;使社会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等级竞争,误导当代大学生憧憬福利好、安逸的生活,体现了竞争的必要性;给政府财政支出造成负担,妨碍经济提高;竞争激烈,选拔不妥造成更多的腐败,不能使社会真正进步;造成社会盲从,影响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由此可见,“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弊大于利。
六、调研结果
(一)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
1、公务员,职位具有稳定性,福利好,有保障。保险、公积金和各种补贴为主的福利相对于其他行业、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公务员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这是其他单位所不能比拟的。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而考取公务员则工作稳定,条件优越,这种现实的情况会促使很多大学生迫于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优势等去抢公务员这只“金饭碗”,给自己增加一条职业道路的选择。
(二)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反映出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虽然利于政府吸纳人才,但更大层面有负面影响,首先,公务员数量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会增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的支出增多,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其次,造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浪费,其他行业的人才缺失。由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涌向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才配置畸形,我国的工业、服务业急需新人才的补足,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发展,公务员队伍的过多吸纳,必然导致其他行业人才的短缺。
2、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务员管理系统不完善。公务员报考热反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影响到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
3、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误区,缺乏自新创新精神,一些大学生还存在从众心理,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
七、调研结论与建议
(一)调研结论
通过分析得知,从整个社会来说,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一种不理性的表现。虽然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国家政府机关工作,可以将很多的优秀人才汇聚到政府机关,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不理性的行为从整个社会,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此多的大学生纷纷报考公务员,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将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许多专业技术性人才涌入公务员考试大军,造成人才结构的不均衡:国家机关单位与企业、农业人才的失衡;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实用技术型人才间的失衡。此外,这还将造成人才市场价格机制失灵,人才无法导入急需的生产领域,造成企业发展乏力。长此以往,最终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稳定、健康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二)针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这一现象所提建议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1、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群体作为国之栋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破除“官本位”封建传统思想,树立“民本位”思想,转变职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结合实际情况,理性思考自己的特长、兴趣、追求、能力以及理想,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公务员,而不要盲目的去考公务员。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要充分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实施结构调整,构建人才资源多方互动机制。
3、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并改革劳动工资制度,使其无后顾之忧。
4、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该在专业结构调整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上加强调研和投入,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理性择业。在家庭中,家长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破除“官本位”思想,同时帮助孩子正确的定位自己,理性的思考考公务员这一择业行为。
总之,我们应该从国家、社会到个人,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群体理性选择自己的择业,以促进国家经济更好的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精品
文档-------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公务员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而其中大学生报考尤为踊跃,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高等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第一考”。统计发现,“国考”报名最后通过审核人数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几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员数量众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成为一种追求安逸的出路。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对策。
二、调查的背景及目的(一)调查背景
2003年,“国考”报名并通过审核的人数是12.5万人,2004年18.2万人,2005年31万人,2006年54万人,2007年74万人,2008年80万人,2009年105.2万人,2010年144万人,2011年141万人,2012年133万。报名人数9年狂翻10倍多。而在报考人数中,大学应届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名副其实的成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
虽然竞争激烈,但公务员考试依然“高烧不退”,而且大学生对他的追逐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值得人们进行一番思考。
(二)调查目的此份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在校大学生对考公务员这一现象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考公务员这个问题作出整合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方法对策。
三、样本框的选择与抽样方法
此次调查范围仅限于新迎校区的本科大学生,其中调查对象涉及部分专业学生,采用配额抽样方式分发问卷。
四、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调查方式,由访问人员实地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4份是残卷。
五、总体说明
(一)调查数据
1、调查发现,新迎校区的学生有33%不确定是否考公务员,47%的没有打算考
公务员,20%有打算考公务员;
2、跟考研相比,35%倾向于考公务员,33%倾向于考研;
3、78%的人认为公务员考试难度大;
4、考上公务员,54%的人认为需要关系网,31%认为需要社会阅历,15%认为需要专业知识;
5、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其中盲目随从占有4%,父母期望占有13%,为人民服务占有4%,工作稳定福利好占有78%;
6、65%的人可以考虑公务员作为结婚对象,26%的人认为公务员不是理想结婚对象,9%的人认为公务员是理想结婚对象;
7、59%的人对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不了解;
8、其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公务员考试公平,52%的人认为不公平,48%认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9、“公务员热”持续时间:20%认为1-5年,46%认为5-10年,35%认为10年以上;
10、假如有更好的就业条件,74%的人不会选择报考公务员。
(二)“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对社会的影响
1、有利的影响:减缓企业压力,促进就业率;国家的人才将会越来越优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2、不利影响:造成人民的负担,那么多官员要人民养着,中国是官民比例最不合理的国家,人民生活“被幸福”着;使社会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等级竞争,误导当代大学生憧憬福利好、安逸的生活,体现了竞争的必要性;给政府财政支出造成负担,妨碍经济提高;竞争激烈,选拔不妥造成更多的腐败,不能使社会真正进步;造成社会盲从,影响个人价值观、人生观。
由此可见,“公务员热”这一现象弊大于利。
六、调研结果
(一)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
1、公务员,职位具有稳定性,福利好,有保障。保险、公积金和各种补贴为主的福利相对于其他行业、职业来说,是比较高的。公务员享有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这是其他单位所不能比拟的。
2、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而考取公务员则工作稳定,条件优越,这种现实的情况会促使很多大学生迫于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优势等去抢公务员这只“金饭碗”,给自己增加一条职业道路的选择。
(二)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反映出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虽然利于政府吸纳人才,但更大层面有负面影响,首先,公务员数量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会增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的支出增多,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其次,造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浪费,其他行业的人才缺失。由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涌向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才配置畸形,我国的工业、服务业急需新人才的补足,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有效的发展,公务员队伍的过多吸纳,必然导致其他行业人才的短缺。
2、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务员管理系统不完善。公务员报考热反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影响到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
3、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误区,缺乏自新创新精神,一些大学生还存在从众心理,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
七、调研结论与建议
(一)调研结论
通过分析得知,从整个社会来说,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一种不理性的表现。虽然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国家政府机关工作,可以将很多的优秀人才汇聚到政府机关,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不理性的行为从整个社会,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此多的大学生纷纷报考公务员,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将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许多专业技术性人才涌入公务员考试大军,造成人才结构的不均衡:国家机关单位与企业、农业人才的失衡;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实用技术型人才间的失衡。此外,这还将造成人才市场价格机制失灵,人才无法导入急需的生产领域,造成企业发展乏力。长此以往,最终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稳定、健康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二)针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这一现象所提建议
1、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群体作为国之栋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破除“官本位”封建传统思想,树立“民本位”思想,转变职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结合实际情况,理性思考自己的特长、兴趣、追求、能力以及理想,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公务员,而不要盲目的去考公务员。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要充分运用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实施结构调整,构建人才资源多方互动机制。
3、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并改革劳动工资制度,使其无后顾之忧。
4、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该在专业结构调整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上加强调研和投入,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理性择业。在家庭中,家长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破除“官本位”思想,同时帮助孩子正确的定位自己,理性的思考考公务员这一择业行为。
总之,我们应该从国家、社会到个人,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群体理性选择自己的择业,以促进国家经济更好的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篇:考公务员
报考可以参考招考公告,基本上就是 发布公告和职位表——报名——审核——上传照片、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面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政审——报到上班这样一个流程。
在校生只有最后一学年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不过你可以现在就买辅导书来看看,备考时间越充足越好。
2考公务员最重要的要素依次是:平时的积累(60%)、考前的突击(25%)、答题的技巧(10%)、考试的心态(5%)、考试的运气(5%)。
3先是教材嘛。教材完了之后。你大概就能知道哪一块薄弱了。那你就可以抓薄弱块去买一些专项的东西看看,然后一定要多做题,掌握好方法。先可以做做真题,真题做的滚瓜烂熟之后,就可以做模拟卷了。看看面对一套全新的试题自己会不会懵掉。差不多这一系列流程就可以了。公务员方面的书的话,我自己身边的朋友当中比较一下,还是中公的比较好一点。其实你要是不够自觉,自己看不下去书,也可以找个培训班去培训一下的。也还便宜的。学学技巧方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