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3 13:1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媒大学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媒大学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规定》。

第一篇:中国传媒大学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规定

中国传媒大学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规定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师生员工和来校工作的外来人员安全,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及北京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外来务工人员是指成建制或零星在我校从事建筑施工、临时合同工、经商服务等劳务活动的不属于学校编制的外来人员。

二、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所有用工单位应把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管理纳入本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并确定一名领导分管负责。

(一)严格用工手续。任何单位不得聘用无身份证或来历不明的人员。

(二)负责对本单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遵纪守法和防火、防盗、防意外伤害、防灾害事故等安全教育,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外来成建制务工单位(如建筑施工队、装修队、维修队、绿化队等)要建立治保组织,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并接受保卫部门检查指导。

(四)协助有关部门调解本单位与其他单位外来务工人员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负责调解本单位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矛盾纠纷。

(五)各用工、主管单位在成建制务工单位或外来务工人员进校五日内,须到保卫处办理有关治安管理手续和防火安全手续,填写“外来务工人员登记表”),同时办理《临时出入证》;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和防火安全责任书(成建制务工单位)等。

(六)协助公安机关、保卫部门查处本单位外来务工人员中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

(七)做好本单位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外来务工人员必须做到:

(一)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服从学校管理,配合学校及用工单位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二)自觉维护校园治安秩序,自觉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严防发生灾害性事故和意外伤害事故。

(三)不得私拉乱接电源,不准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等违章电器设备;用炊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不在施工场地或住地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

(四)严禁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盗窃和破坏公物,不得扰乱校园公共秩

序,影响他人学习和正常生活。

(五)进出校门应主动出示《临时出入证》,遇管理人员查验时不得拒绝。

(六)《临时出入证》不得转让、转借、涂改和伪造;更换聘用单位或离校时,应及时办理有关手续。

(七)不得擅自留宿他人或亲属,严禁无结婚证明的男女混住。

(八)有义务协助公安机关、保卫部门查破各类治安、刑事案件。

四、保卫处是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凡在学校务工的各类外来人员均须自觉服从管理,不服从管理或无理取闹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按有关规定处理。

五、本规定由保卫处负责解释。

六、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北京广播学院暂住人口管理规定》,《北京广播学院聘用临时工作人员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篇: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法律宣传教育计划

为确保自强路地区和谐稳定,把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普法作为依法治街的重要工作,为此,自强路司法所现将2012年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法律教育作如下安排:

从二0一一年元月起至二0一一年底,分月进行:

一、教育结果:

通过全年对地区所有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法律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合法渠道解决,以确保极少发生上访,刑事,治安案件,维护地区稳定。

二、培训形式

1、开展“法律企业化”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素质。

2、将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遵纪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3、注重拓宽法制宣传思路,努力把握宣传时机:

一是利用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密集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营造法制氛围。

二是充分发挥维稳作用,认真做好基层工作。

三是利用横幅、标语、挂图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四是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演讲等大型活动。

4、对散居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通过居委会调解干部做好法律宣传工作。

第三篇: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管理规定(修订)[模版]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管理规定(修订)

中传学字〔2014〕10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具有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第三条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 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中国传媒大学学生行为守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 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本校学生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六条 学生应该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 9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学籍管理

第一节 入学与注册

第七条 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正式录取的新生,应凭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教务处请假。未经请假或请假后逾期两周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准予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即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请有关部门查究。第九条 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到校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否则按违反学习纪律处理。未请假或请假未准逾期两周以上(含两周)未注册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贷款或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二节 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

第十一条 本科学制四年,高职学制三年,第二学士学位学制二年。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为六年,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为四年,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为三年,超过此年限者,不予注册。

第十二条 不能在正常学制内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长学习年限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申请、缴费等手续。

第十三条 学分累计达到所在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分要求是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各专业需达到毕业的总学分数,由各专业培养计划规定。

第三节 考 勤

第十四条 培养计划规定的课堂讲授、考试、实验、实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时事政治学习,都要进行考勤,学生因故不能参加的,事先必须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准而擅自不出勤者,均以旷课论。/ 9

教师可以根据本《规定》的原则、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人数多少等情况制定本门课程考勤办法(如点名、签到等)进行考勤,并将学生出勤情况按所占成绩的比例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

对一学期内旷课累计达到或超过10学时的,分别给予下列处分:(1)旷课10—19学时,给予警告处分;(2)旷课20—29学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3)旷课30—39学时,给予记过处分;(4)旷课40—49学时,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5)旷课50学时以上(含50学时),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十五条 学生请假需办理《中国传媒大学本专科学生请假审批表》。请假三天以内,由辅导员审批,教学秘书备案;三天以上的须由学部/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主管教学领导审批。一学期内因各种事由累计请假超过一个月,应报教务处备案,累计超过本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的,按第三十三条规定办理。

学生因病请假应有校医院证明;有特殊原因必须请事假时,须说明详细事假原因,事假不得超过两周。请假期满,请假学生须及时向辅导员、学部/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销假。需要续假时,其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续假批准与否,应回复学生本人。

第四节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六条 学生应当参加学校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七条 凡培养计划规定的或者学生选定的课程必须按时听讲、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各教学环节。一学期内学生缺课超过某门课程学时数的三分之一或缺交课程作业、实验报告超过三分之一者,将被取消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须另行重修。

第十八条 考试成绩的评定,可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原则上除采用口试、课程论文等考试方式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可采用五级分制外,其他均按百分制记录成绩。

学生成绩单采用学分、考试分数、学分绩点并行记录的方法。其学分绩点规定为:

2GPA=4-3(100-X)/1600(60≤X≤100),X为课程百分制分数;不及格成绩绩点为0 五级分制换算百分制如下:

优—95,良—85,中—75,及格—60,不及格—50; 计算方法为:

一门课程的学分绩点=绩点×学分数

学分绩点有两种计算方式:

1、只计算必修课学分绩点;

2、计算必修课和限选课的学分绩点。公共选修课不计入学分绩点。

学年或总评平均学分绩点=所学课程(公共选修课除外)学分绩点之和÷所学课程学分之和 重修重考通过一律按60分计入平均学分绩点计算。/ 9

第十九条 课程的考试一般在期末进行,取得及格及以上成绩即可获得相应学分。课程的成绩评定,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占40%~20%)。两者具体比例,由教研室或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确定,开课前报学部/学院教学办公室备案,同时由教师向学生宣布。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

第二十条 学校实行辅修制。凡申请辅修者,须经所在学部/学院和辅修主管部门同意,报教务处批准,方可入班学习。修满辅修专业规定学分者,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并附辅修专业课程成绩表。具体办法按《中国传媒大学辅修、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学生境外交流学习管理规定(修订)》,学生在境外所修学分经审核认定后方可转换为所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应课程的学分。

第二十二条 学生必须遵守考试纪律,考试违纪或作弊者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本、专科生考试规则》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节 期末考试、重修、重考与缓考

第二十三条 学生须按学校规定按时选课并参加所选课程的考核,课程考核资格依据教务在线内课程的选课名单,未选课学生不具备考试资格。考试安排完毕,统一由教务在线端口公布。学生可登陆个人教务在线端口,查询、确认考试安排,按时参加考试。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可以申请重修或重考:

(一)学生必须按学校规定办理相应重修或重考手续,否则成绩无效。学生办理完手续后必须按时参加考试,未经批准擅自缺考(即旷考)者成绩以零分计。

(二)重考:课程考试不及格,且考试成绩在40(含40)分以上者,允许重考一次。原则上限选课不组织重考或补考,学生须选择改修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其他同类课程。重考及格获得相应课程学分。

1.每学期初进行基础课重考,范围为上一学期考核结束的基础教育课程。开学初重考名单由教务处整理,与各教学单位核实后统一导入教务在线。学生根据通知,查询教务在线内考试安排,按时参加考试。

2.专业必修课重考考试将与下一进行的该课程考试一起考核。期末重考由考生自行网上报名参加,教务处将根据当学期课程开设情况安排重考、缓考,学生根据通知要求,按时完成报名,参加该学期课程考试。

3.重考仍不及格和考试成绩在40分以下者,须申请重修。

(三)重修:课程考试不及格,且考试成绩在40分以下者,课程须重修。

1.重修课程不单独安排教学与考核,学生须参加下一学期该课程的学习和考核。重修课程与其他教学环节时间冲突时,学生本人可向任课教师提出书面申请,经教师同意,学生所在学部/学院主管教学领导批准,可部分听课或自学,但必须完成作业和实验方能参加考试。

2.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重修次数不限。

3.学生不得重修已合格的课程,原则上限选课不允许重修。

(四)重修、重考课程通过,成绩如实记载,并在学生成绩单中标注“重考”、“重修”字样。第二十四条 学校允许学生在特殊情况下申请缓考:

(一)学生因病不能参加课程考核时,须在考前向所在学部/学院教学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缓考申请,同时提/ 9

交医院的相关证明,经教务处批准后方能生效;

(二)因事一般不准缓考,原则上重考、缓考后不准再次办理缓考。

(三)基础教育课的缓考考试在下学期初进行;专业必修课程的缓考考试将与下一进行的该课程考试一起进行,原则上限选课不组织重考、重修,因此不可办理缓考。未经批准擅自缺考(即旷考)者成绩以零分计,并注明“缺考”字样。缓考考试成绩按实考成绩记载。

第二十五条 学生应主动向所在学部/学院教学主管部门、学校教务处咨询重修、重考或缓考的有关事项,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到教务处办理重修或缓考考试手续。

第六节 转专业与转学

第二十六条 在读一年级或二年级的本科生可以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申请转专业。

第二十七条 学生转专业一学年办理一次,由学校统一组织,在每学年春季学期进行。第二十八条 学生转专业前所修的课程成绩将如实记载在成绩单中。

第二十九条 转入学部/学院对转专业学生原所修课程进行认定,转专业学生须达到转入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方能取得毕业资格。

第三十条 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由转出学校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可办理转学手续;跨省市转学者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校所在地公安部门。

第三十一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转学: 1.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2.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录取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3.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4.应予退学的; 5.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七节 休学与复学

第三十二条 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因各种原因需暂停学业或不能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休学或保留学籍。第三十三条 学生申请休学或学校认为须休学者,可予休学。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一)经校医院诊断,因病须停课时间超过六周的;

(二)一学期请病假、事假缺课累计超过该学期上课总学时三分之一的;

(三)因其他特殊原因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

第三十四条 学生休学一般由本人申请,经学部/学院主管教学领导同意,教务处和校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休学。/ 9

第三十五条 学生休学一般以一年为期,经学校批准可持续休学,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学期结束前开始休学者,该学期按休学计算。

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

第三十六条 休学学生的有关问题,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休学学生必须办理休学手续离校,路费自理,学校保留其学籍。

(二)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的待遇,不享受助学金、奖学金。

(三)休学学生患病,其医疗费按我校医疗管理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保留学籍至退役两年内。

第三十八条 学生休学期满,应于期满前的学期末向学校提交复学申请,经学校审查合格,校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复学,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因病休学申请复学时,须附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可以正常学习”的诊断证明,经校医院复查合格者,所在学部/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和校主管领导批准,可办理复学手续。伪造诊断证明或复查不合格者不得复学。

(二)因其他原因休学者,须提供必要的证明,经所在学部/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和校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三)复学者,依其选修课程的情况编入原专业相应年级学习。

第八节 退 学

第三十九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一)所在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不合格(已重考、重修合格课程除外,实践学分除外)学分累计达到或超过20学分者;

(二)学生在前三学年内每一学期所取得的所在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低于12学分(含12学分)者(不包含实践学分和重考课程);

(三)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四)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五)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六)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七)在学校规定的在校最长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八)本人申请退学的。

若学生意外身故应由学部/学院或学生亲属代为办理学籍注销手续;

学生按照上述规定退学,对学生不是一种处分。退学申请书应附学生家长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并由辅导员核实后签字确认。

(一)(二)情形应予退学者可申请学业留级。学业留级的具体办法参见《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学业留级管理办法》。

第四十条 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9

第四十一条 对作退学处理的学生,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同时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因特殊情况无法送交本人的,则在校内发布公告。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7天,即视为送交。

第四十二条 学生如对退学处理有异议,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第四十三条 学生退学后的有关事项,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退学学生须在退学程序结束后的15天内办理手续离校,其档案、户口退回家庭户籍所在地。

(二)退学学生办理完退学手续后学校发给退学证明,学业期满一学年者,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校可发给肄业证书。无故超过规定期限两周不办理手续者,学校将注销其学籍,不再出具任何证明。

(三)学生退学后学费的处理按《中国传媒大学学费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九节 毕业与学位

第四十四条 具有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并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本科生同时达到辅修专业要求者,另发给辅修专业证书。第四十五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一)取得本科毕业资格;

(二)符合国家及学校有关学士学位授予规定。

第四十六条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所在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但因个别课程、实践环节或毕业设计(论文)考核不合格而未达到所在专业的毕业要求的,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第四十七条 结业的学生,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允许在结业后申请重修不合格课程,重修合格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以结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符合本规定第四十五条者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十八条 修读辅修专业者,因辅修专业课程没有完成,不允许延长在校学习年限,可在毕业离校后申请修完剩余课程(须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合格者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四十九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对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由学校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四章 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

第五十条 学校应当维护校园正常秩序,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第五十一条 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通过校务公开、学生代表提案等方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第五十二条 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创造和维护文明、整洁、优美、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不得有酗酒、打架斗殴、赌博、吸毒,传播、复制、贩卖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不得参与非法传销和进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动;不得从事或者参与有损大学生形象、有损社会公德的活动。/ 9

第五十三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

第五十四条 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学生成立团体,应当按《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社团管理规定》提出书面申请,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批。

学生团体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范围内活动,接受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管理。第五十五条 学校提倡并支持学生及学生团体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学术、科技、艺术、文娱、体育等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第五十六条 学校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学生培养计划,由校团委根据相关文件组织实施。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用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履行勤工助学活动的有关协议。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有关管理规定详见《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管理规定》。

第五十七条 学生举行大型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应当按《中国传媒大学大型文体活动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获得批准。对未获批准的,学校可依法劝阻或者制止。

第五十八条 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应当遵循国家和学校关于网络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登录非法网站、传播有害信息。

第五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住宿管理制度。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关于学生住宿管理的规定。有关规定详见《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公寓管理规定》。

第五章 奖励与处分

第六十条 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锻炼身体、课外活动、社会工作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分别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或其他单项荣誉称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分别由国家、北京市、学校三级的相应部门评选、授予。

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分口头表扬、通报表扬、发给奖状、证书、奖章、奖品或奖学金等。

第六十一条 对违法、违规、违纪的学生,学校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并按有关条例给予纪律处分。处分有下列五种: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留校察看以一年为期,故不适合毕业班的学生。毕业班的学生在受留校察看处分之前已受过处分的按开除学籍处理。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一年内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解除留校察看。在留校察看期间经教育不改、重犯错误的,应予以开除学籍。

第六十二条 对犯有如下情形之一者,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

(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

(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

(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 9

(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八)学校认定的其他影响恶劣的严重错误。

第六十三条 其他违法、违规、违纪情况处理见《中国传媒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第六十四条 对犯错误的学生,要热情帮助、严格要求。对认错态度好并有悔改立功表现者可酌情减轻处分。对已受处分的学生,如有重犯要加重处分。开除学籍的学生只发给学习证明。学生按学校有关规定限期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六十五条 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对违纪学生处分程序见《中国传媒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程序(试行)》。

第六十六条 对学生的违纪处分一般在发现违纪学期内处理结束。

第六十七条 对学生奖励、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

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对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的管理参照本规定实施。

第六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9

第四篇:外来住宿人员管理规定

重庆丰盛环保发电有限公司 外来住宿人员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的为公司生产服务,为来公司安装调试设备、检修设备的外来人员提供更多生活上的方便,经公司研究决定,可经部门部长批准申请后安排在员工宿舍预留客房住宿。为此,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外来人员住宿必须由部门部长填写《外来人员住宿申请表》向行政部管理人员申请(请部长注明为免费房还是收费房),经宿舍管理人员查看客房情况后,在有空余客房的情况下,经由行政部部长核实签字后方可由宿舍管理人员通知物业人员安排住宿。

二、外来住宿人员住宿时,必须向办理入住的宿舍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及联系电话,实行登记入住,每个床位收取押金100元交予物业登记入住人员,离开时退回。工作结束离开时,需注销登记并结清住宿期间产生的住宿费用。室内物品若有缺少或损坏的,须照价赔偿。

三、外来住宿人员必须爱护室内设施,不得任意搬动、更不准损坏和拆改室内设施,否则照价赔偿;必须服从公司宿舍管理人员的安排和调整,按指定房间入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准在室内外堆放垃圾,随地大小便、乱丢果皮、纸屑和乱倒脏物、禁止在房间内吸烟,严禁在墙上乱涂乱画。

四、外来人员住宿期间请注意节约用水、用电,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室内严禁使用电炉和直插式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不准私自接电线、插座,不准在室内煮饭菜。

五、外来住宿人员禁止宿舍内进行赌博及其它违法活动,凡是赌博,除没收赌具外,情节严重者,送交公安机关处理。

六、自觉保持宿舍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七、严禁男女混居一室或带异性到宿舍同居。

八、提高警惕,搞好防火、防盗工作,自觉遵守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禁随意挪放消防灭火器,严禁在宿舍出口堆放杂物,禁止在员工宿舍范围内燃放烟花鞭炮,严禁将垃圾等杂物抛出窗外。

九、入住期间,保护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十、客房宿舍内如发生被盗,除保护好现场外,应在24小时内报告公司保安部门。

十一、住宿人员离开后,物业公司需及时清理房间。

十二、如有违反以上者,根据情节轻重,可对责任人予以警告、通报其所在单位及给予50~200元的罚款。

注:外来住宿人员房间费用为每人每天30元一个床位。

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实施。

重庆丰盛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行政部 2016年1月18日

第五篇:苏州市外来流动人员管理规定

苏州市外来流动人员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外来流动人员管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外来流动人员(以下简称外来人员),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跨希在本市居住的人员。

港、澳、合同胞和境(国)外人员进入本市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三条 苏州市人民政府领导本市外来人员的管理工作,县级市(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辖区内外来人员的管理工作。各级公安、劳动、卫生、工商、房管、计划生育、民政以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是外来人员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定期检查,落实措施,共同做好外来人员的管理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外来人员的治安防范、计划生育、卫生防疫、市容环境、集贸市场、服务业、租赁房屋和从事家庭劳务的指导、管理工作。

第四条 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外来人员应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第二章 暂住登记

第五条 外来人员拟在暂住地居住三日以上的,应在到达之日起三日内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其委托的组织申报暂住登记。年满十六周岁拟在暂住地从事各种职业,居住一个月以上的,应同时申领《暂住证》。

探亲、投靠亲友、寄养寄读、就医等外来人员申报暂住登记,不发《暂住证》。

在县级市行政区域内跨镇居住人员的登记管理参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外来人员申报暂住登记,应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安机关出具的其他合法有效身份证明;申领<暂住证)的,应提供《房屋租赁证》或其他合法居住场所证明。公安机关对申领《暂住证》的,应当及时审查,符合条件的,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发给《暂住证》。

第七条 《暂住证》是外来人员在暂住地合法居住的有效证明,有效期为一年。

暂住证遗失或者暂住证登记项目需要变更的,应当向原发证机构申请补办或变更手续。离开暂住地不再返回的,应当申报注销暂住登记并缴销《暂住证》。

禁止涂改、转借、买卖、伪造《暂住证》。

第三章 租赁房屋

第八条 租赁房屋,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并在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租赁房屋所在地的房管部门或者受其委托的机构登记备案,申领《房屋租赁证》。

第九条 向外来人员出租房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出租的房屋应当符合房管、规划、治安、卫生、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具有基本的卫生设施;

(二)向房屋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申领《房屋租赁治安许可证》;

(三)出租房屋,应当查验承租人的有效证件,填写由公安部门统一制作的登记表或者登记簿;

(四)向承租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卫生等宣传,督促承租人及时办理暂住登记或者申领《暂住证》,办理婚育证明验证手续和接受卫生防疫健康检查;

(五)督促承租人维护出租房屋内外环境整洁;

(六)发现承租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七)遵守房屋租赁的其他规定。第十条 承租人应当遵守以下有关规定:

(一)承租房屋时,向出租人出示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二)不得承租不具有<房屋租赁治安许可证)的房屋;

(三)不得擅自将承租屋转租、转借他人或改变房屋用途;

(四)不得利用承租的房屋违章搭建。

第十一条 房屋中介机构办理外来人员房屋租赁手续应查验其身份证件,并填写由公安机关统一制作的登记表,定期报单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第四章 治安管理

第十二条 外来人员管理实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用人单位和业主是外来人员管理的责任人。使用外来人员的责任人,应与公安机关签订外来人员治安管理责任书。

第十三条 水上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市水域内外来人员及其船舶的管理,及时制止并依法处理违法违章行为。

第十四条 外来人员遇有公安、管理人员查验《暂住证》时,应当主动出未,不得拒绝。

第十五条 外来人员不得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或包庇犯罪,发现违法犯罪线索、人员时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第十六条 禁止外来人员露宿街头、桥洞以及从事拾荒、乞讨、卖艺、封建迷信等活动。

对流浪街头乞讨、露宿街头生活无着落,或者无正常居正当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由有关部门依照国家规定予以收容遣送。

第五章 卫生防疫和市容环境

第十七条 外来人员必须接受卫生管理和监督,遵守卫生法规,维护生活、生产、工作环境卫生,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外来人员卫生防病工作由本辖区内的卫生防病机构负责。第十八条 外来人员从事食品、饮用水等与健康相关产品生产、销售以及在旅馆、理发美容等公共场所工作的,必须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

健康证有效期为一年。

第十九条 来自疫区的外来人员应当在取得《暂住证》之日起十五日内,到县级市(区)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卫生防疫健康检查,发现患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并通知其暂住地的卫生防疫机构做好疫情处理。疫区的认定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界定。

第二十条 未按国家规定免疫接种的七周岁以下的外来儿童,应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免疫接种。

第二十一条 聘用或使用外来人员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落实下列卫生防病措施:

(一)开展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

(二)设立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并督促下属部门指定卫生管理人员;

(三)提供的生活饮用水和饮食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四)生活和工作场所建有公共卫生设施,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五)聘用或使用外来人员五十人以上的,于用工之日起七日内,向用工单位所在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用工人数、来源、健康状况及卫生设施、防疫措施。工作场所在不同地点的,分别向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第二十二条 用工单位、个体工商户和房屋出租人发现外来人员患传染病或疑是传染病的,应当及时向居住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按要求落实防疫措施。

第六章 计划生育

第二十三条 外来人员暂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已婚育龄外来人员计划生育的日常工作管理,并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

第二十四条 外来人员应当遵守其常住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规定。需要在本市分娩的,应当持有关证件向暂住地的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领外来人员生育联系。

第二十五条 成年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或营业执照时,应当持有其现居住的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查验过的婚育证明。

禁止伪造、出卖或者骗取婚育证明。

第二十六条 成年外来人员到暂住地后,应当向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交验婚育证明。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组织有关单位向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对符合生育政策的外来人员,应给予生育安排。

第七章 务工经商

第二十七条 外来人员在本市务工,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法定的务工年龄;

(二)持有本人身份证、《暂住证》、健康证件、婚育证明等有效证明,其中国家规定实施准入控制的工种还应持有职业资格证书;

(三)符合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八条 外来人员在本市务工,由用工单位向本市各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办理《苏州市外采人员就业证》。来取得《苏州市外来人员就业证》的人员不得在本市务工。

禁止涂改、转借、买卖、伪造《苏州市外来人员就业证》。 第二十九条 单位使用外来人员,按有关规定办理用工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禁止擅自招用外来人员。

第三十条 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必须符合《江苏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到所在地县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登记,申领《职业介绍许可证》,并依法办理工商、税务等有关手续后,方可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禁止从事非法劳务中介活动,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对劳务中介活动进行劳动监察。

第三十一条 外来人员在本市从事个体、私营经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经营地的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或者临时营业执照,并向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其中申请登记依法需要取得许可证明的,还应当办理许可手续。

第八章 外来人员权益保障

第三十二条 外来人员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禁止侮辱、歧视外来人员。

外来人员认为单位有侵犯其合法权益行为时,有权请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按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办理。外来人员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依法维护。

第三十三条 使用外来人员的单位应当与劳务输出机构签订劳务合同,或者与外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遵守下列规定:

(一)为外来人员提供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

(二)依法保障其在合同期内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休息等有关权利和待遇;

(三)依法做好外来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

(四)对从事有毒有害的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五)外来人员发生工伤事故时,应当及时组织救治,按照有关规定承担工伤事故医疗费用和做好善后工作;

(六)对外来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职业技术、劳动安全、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第三十四条 对外来人员中暂无监护人的流浪少年儿童送民政部门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采取保护性的教育措施,适时依法遣送。

第三十五条 公安、劳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督促并指导使用外来人员的单位对外来人员进行法制、劳动安全等方面教育,预防伤亡事故、职业病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外来人员申办有关证照符合规定条件的,有关部门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及时办理,不得拖延。

第九章 罚 则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

(一)外来人员不按规定申报暂住登记或者不中领《暂住证》,或者涂改、转借、过期使用《暂住证》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十元以下罚款。

(二)雇用未申报暂住登记或者未申领《暂住证》;以及无身份证件、来历不明外来人员,经教育不改的,对用人单位、外地驻苏机构、外来成建制单位的负责人以及个体工商户业主,按照外来人员数每人处以五十元罚款。

(三)违反房屋出租治安管理规定的,按照《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处罚。

(四)留宿未申报暂住登记或者无暂住证外来人员的,对留宿人按被留宿人数每人处以五十元罚款;留宿明知犯罪人员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和线索不加以制止或者未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或者包庇犯罪、提供违法犯罪活动场所的,根据情节轻重,对用人单位、房屋出租人处以警告,并可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违反第十一条规定的,按照未登记的外来人员数每人处以一百元罚款。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十九条规定的,责令其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的,对用工单位处以每聘用、使用或者留宿一人一千元罚款;

(二)违反第二十条规定的,责令家长送孩子接种,并可以处一百元以上伍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凡违反公安、劳动、卫生、工商、房管、计划生育、民政等部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由有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第三十九条 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秉公执法,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对违反本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予以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二○○一年七月一日起施行。一九九五年四月十日苏州市人民政府第9号令《苏州市外来人口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中国传媒大学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媒大学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公开信

    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 你们好!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的必然趋势。你们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我县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和农......

    纳古镇中心小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管理规定

    纳古镇中心小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管理规定(试行)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使我镇外来务工子女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

    古县第三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管理规定

    古县第三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 管 理 规 定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使我县外来务工子女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

    中国传媒大学治安综合治理管理规定-保卫处(范文模版)

    中国传媒大学治安综合治理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北京市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精神,认真做好我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维护校园安......

    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就读协议

    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就读协议 学校(甲方): 家长(乙方): 根据《义务教育法》和《青岛市教育局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普通教育工作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为保障适龄儿童依法入学,学......

    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

    外来施工人员管理规定 1、外来施工人员来店施工前,必须由用工部门审核后到保安部办理《施工证》,3天以下在北门岗办理《临时施工证》。 2、办理《临时出入证》时每证需缴20元......

    外来车辆管理规定

    外来车辆管理规定各供应商(服务商): 为维护本公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减少各类事故发生,营建良好的环境和停车秩序。结合我公司实际,制订本规定: 一、......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规定专题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规定为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保护外来务工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各工程项目部的实际,制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