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短篇文章
用毛泽东思想正确对待大学生活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金融111班狄会丰
忽然顿悟了,当我们不自觉的开始用学到的实践认识论、辩证法来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长大了,顿悟前必然要经过挫折、失败的洗礼。大学的实质是一个向独立过渡的纽带,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我们必须要学会负责,学会独立。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是唯物论、发展观和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的胜利,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旗帜,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而我的大学道路到现在也是走的曲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集中地表现在我当下的生活学习中。在经过了一年大学生活的洗礼后,才渐渐的给自己找准了位置,明确了方向。这一年的时间说起来不算短,但其中教训深刻,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12字真言确实经典。
大学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老师说“大学生活是自由的,大学里最难打法的是时间。。。”电影里的学校生活是青春浪漫的,有甜蜜的爱情,欢乐的歌舞,激情的运动。。。我心中的大学一直停留在西南联大,有大师、学者,生活是自由的对知识的追逐。可是现实的大学生活是尴尬的,自由是没有绝对的。早读、晨点、各种检查以及乱七八糟却又不得不执行的各种繁琐让我认识到大学不过如此;考试没有过要补考,非常少的旁听,非常多的逃课,枯燥乏味还要照本宣科的PPT讲课。。。我渐渐认识到,这才是真正的没有经过艺术加工过的大学生活,也许因为这里不是一流高校,不是那个我们共同虔诚向往过的圣地。
我们的大学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考试不单是最有效的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也是认识自己的最有效方法。经过混乱、忙碌的上学期,我并没有从这次考试的小失利中吸取教训,终于在期末考中遭遇滑铁卢。自己没有聪明的大脑,就应该比别的同学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没有富裕的家境,就应该勤俭度日,要想以后过得好,就只能通过当下的努力;“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未来只有通过今日的努力改变,选择一项就要把这项做好,不能“意淫”,有美好的愿景固然好,但当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当前的自己,以后尽是空谈。这就是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大学里是行不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在此相聚,人人身怀技艺,没有人是差的。发现同学们的英语那么好,那么聪明,那么的有才艺,才明白“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道理。大学里的思想是自由的,人格是独立的,这里只有说服,没有委派。大学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想在大学生活里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团结身边的同学,获得他们的支持,就必须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代表广大同学的利益和呼声,依靠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从而解决问题。
第二篇:中共重要会议和毛泽东文章
顺口溜背建国前重要会议
一大奋斗目标提,革命对象错确认;二大高低两纲领,秋白统一战线提;三大国共合作忙,思想组织要独立;国民一大新三民,联俄联共扶农工;四大首分两资产,无产领导工农盟;五大工农小资产,新创民族独裁制 八七独秀枪杆子,革命起义总方针;六大新民革命定,无产基础批左右;古田军队服从党,党建军建纲领文;六届四中王明左,革命质形路军乱;瓦窑堡民族抗日,老毛提马主中化;遵义中共首自决,老毛领导地位立;洛川抗日有措施,减租减息转游击;六届七中尊老毛,若干问题有决议 七大少奇改党章,三大作风论联合;七届二中贺胜利,农村转城两务必
中共一大:
贡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确定革命对象(可惜错了)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民主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中共三大
国共合作,强调保持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提出了“真正的平民政权”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核心是民权)
1925年,中共四大
讨论的是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问题
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共五大
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
1927年8月7日,汉口,“八七会议”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政策。
总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
1928年莫斯科,中共六大
1)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确定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
革命的的力量:工农阶级
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
2)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3)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左倾盲动主义
4)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1929年,古田会议
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王明的左倾占统治地位,主要表现有:
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
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
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931年12月,瓦窑堡会议
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问题
中共第一次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榜罗镇会议:正式确定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上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宪政》,指出: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中国需要民主政治
1944年9月15日,国民参政会
林伯渠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正式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5年6月,中共七大
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阐述。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详尽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
1954年10月,一届人大 通过第一部《宪法》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 初步形成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
1956年1月,知识分子会议 周恩来表述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
1956年9月,中共八大
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
陈云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法:以国家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人经营为补充;
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4年12月,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第一次公布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纠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倾错误,这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82年,中共十二大
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明确规定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国家与中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
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9月12日--18日,中共十五大: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
4)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
5)明确回答了邓小平死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1987年十三大--97年十五大:三步走的具体规划
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和97年十五大把第三步再分为三个小阶段:
1)21世纪第一个十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比较富裕,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2)再经过十年,到建党一百周年时,经济更加发展,体系更加完善
3)到建国一百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3月3日--13日九届政协五次会议
2002年3月5日--15日九届人大五次会议
毛概著作、会议、事件年表(1911-1982)(黑体字为毛泽东的著作)【注:了解毛泽东同志的主要著作及其观点和经典性论述,对于“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的复习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考生们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脉络,加深对重要理论和观点的理解。近年来,在考研政治中直接考到毛泽东著作的试题就为数不少,如2002年文科第7题、理科第8题、第22题、2003年第23题、2004年第7题、2006年第10题、第25题等;涉及的著作有《〈共产党人〉发刊词》、《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等。另外,在题干中引用毛泽东的经典表述进行命题的情形更是常见,如2005年第10题、2006年第8题等;涉及的著作有《为人民服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等。
在复习中,考生们当然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全盘掌握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及其观点和论述。根据考研政治的考察要求与特点,我们只须就与大纲和考试内容有关的著作进行概要地了解。梁峰老师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为依据,将相关的著作及其观点和论述简要整理如下,相信对考生朋友们会有所帮助。可以有把握的说,07年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试题将考到的著作文献,基本上都在其中。】(零)毛泽东思想萌芽前大事记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即武昌起义)爆发,这是近代中国史上第一次巨变。第二次是建国(毛泽东),第三次是改革开放(邓小平)。
1915年《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迈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毛泽东思想的开始萌芽时期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21年至1927年,即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萌芽”的标志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提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最早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代表性文章。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
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
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2、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
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上海租界的英国巡捕突然在南京路上向游行的群众开枪,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民众的愤怒,全国各地有170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反帝运动。
1925.1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划分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925年冬《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作了更深刻的探寻。该文指出:辛亥年的革命,虽然其本质应该是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然因当时多数党员还没看清此点,革命的口号变成简单的“排满”,党的组织和内容是极其简单,作战的队伍是极其孤弱。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有组织的工农群众;当时国内还没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国际的局面是几个强国霸占了全世界,没有被压迫阶级革命的联合,中国革命没有国际援助。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
1926年9月《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1927.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二)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27年至1935年,即土地革命前、中期)。“初步形成”的标志是“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和“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形成。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代表作,《反对本本主义》是“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代表作。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
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周恩来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会议撤消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
3、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当的主要任务。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党中央委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
1、大会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⑴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⑵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⑶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⑷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⑸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当的无产阶级基础。
3、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19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1928.11《井冈山的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1929.12《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古田会议决议核心内容):指出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这篇文章从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建设新型人民军队这个基本点出发,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和盲动主义残余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了它们的表现、来源、危害和纠正的方法。
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明确的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5《反对本本主义》:这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已经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的革命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法;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占统治地位,重要表现有:
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
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
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1931.4《总政治部关于调整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提出“不做正确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1933年10月《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为纠正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发生的偏向、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而写的,曾由当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通过,作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
(三)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时期,即“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阶段”(时间大体上是自1935年至1945年,即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和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完备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4年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了成熟;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
1935年9月27日榜罗镇会议召开。会议解决了俄界会议所未能解决的在陕甘建立根据地的具体目的地问题,确定了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根据地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于党中央把陕北作为抗日的前进阵地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935.12《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瓦窑堡会议通过):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彻底地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1935.12《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报告。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充分说明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着重指出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分析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并且,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的动摇性、妥协性是由其软弱性决定的。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清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
1936.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科学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系统说明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和战略战术。
1937.5《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指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回答革命前途问题,指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的关系。
1937.7《实践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揭示了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两次飞跃),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整理性的唯一标准。
1937.8《矛盾论》: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辨证关系原理;论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
1937.8《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洛川会议通过):制定出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9月《反对自由主义》:列举了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指出自由主义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分析了自由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强调反对自由主义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部进入平型关,八路军发起攻击,取得了抗战以来歼灭战的第一个胜利。
1938.5《论持久战》: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分析了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虑,阐明了积极防御理论;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1938.5《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内和党外有许多人轻视游击战争的重大战略作用,只把希望寄托于正规战争,特别是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毛泽东批驳了上述观点,强调并论证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并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六个具体战略问题分别作了论述:
(一)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二)和正规战争相配合;
(三)建立根据地;
(四)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
(五)向运动战发展;
(六)正确的指挥关系。指出这六个问题是全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纲领。这篇文章对统一和提高全党的认识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1938年9月-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主要是总结抗战以来的斗争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明确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以争取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8.10《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的第七部分。首次使用“实事求是”的概念,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伟大历史任务。阐明提出“中国共产
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个问题,目的是使全党同志明确地知道并认真地负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在民族战争中应在各方面起先锋的模范的作用。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深刻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38.11《战争和战略问题》:指出战争和军队的重要性,提出注意研究军事问题。说明“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1939年5月《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指出:现在定了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对的。重申“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分析了中国革命问题,指出: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必须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努力才能完成;革命的对象,一个是帝国主义,一个是封建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中一切愿意反帝反封建的人;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共和国。毛泽东在这个讲演中发展了他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1939.10《<共产党人>发刊词》:
1.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指出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武装斗争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2.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3.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1939.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全面阐述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提出中华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3.系统的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地重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地重要性。
1939年12月《纪念白求恩》: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和卫生部将在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白求恩身体力行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1939年12月《大量吸收知识分子》:针对党内和军内存在着的不重视知识分子、不愿意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思想,指出在民族解放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大量吸收他们加入我们的军队、学校和政府工作。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提出应当使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同时实现起来,并指出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的造成,也决不能离开利用社会原有知识分子的帮助。1940.1《新民主主义论》: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1940年2月,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上,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宪政》,指出,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中国需要民主政治。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百团大战),八路军出动百余个团,沉重打击了日军。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明确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1941年1月4日(皖南事变),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突袭。
1941年3月17日和4月19日《〈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农村调查》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调查农村情况的记录。序言指出,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跋指出,抗日时期党的政策,既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也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的两重性政策。强调必须分清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同保护社会经济中的有益的资本主义成分并使其有一个适当的发展之间的界限。
1941.5《改造我们的学习》:延安整风的文献:科学解释了“实事求是”概念;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著名对联以讽刺主观主义。
1941年5月《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指出:在中国两大矛盾中间,中日民族间的矛盾依然是基本的,国内阶级间的矛盾依然处在从属的地位。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没有或较少买办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将最反动的大地主和开明绅士及一般地主加以区别,这是党争取中间派和实行“三三制”政权的理论根据。深刻地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
1942年春,延安整风运动开始。
1942.2《整顿党的作风》:延安整风的文献: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辨证关系
1942.2《反对党八股》:延安整风的文献: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思维模式。
1942.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的方向和原则。提出文艺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942年底(大生产运动),中共中央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1943.6《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做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44年4月《学习和时局》: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和5月20日在中央党校第一部所作的讲演。对中共高级干部关于党史上的两条路线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五个重要问题,阐述了中央政治局的结论。强调指出:对于党的历史上的任何问题都应取分析态度,不要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必须“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分析了目前的时局,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用五年半的苦战奋斗,得到了增强战斗力的结果,这一情况将决定今后中国的命运。提出: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1944年9月《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指出: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是完全地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强调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个讲演是毛泽东论述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著名篇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在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都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了精辟的论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言行的出发点与归宿,坚持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
1944年9月15日,在国民参政会上,林伯渠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正式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1、大会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第一次科学的概括和阐述(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1945.4《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提出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再一次强调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关系;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阐述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代表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1945年6月《愚公移山》: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致的闭幕词。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历史转折关头,为努力争取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实现了全党在思想政治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毛泽东在这篇闭幕词中,充分肯定了党的七大所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要求大家积极宣传这条路线,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革命必胜的信心,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文中以愚公移山的寓言作比喻,指出我党要像愚公那样藐视困难挖山不止,就一定会感动、团结并依靠全国人民,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取得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一切反动派注定要失败,人民必然要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指出要坚决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强调要把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相区别,要把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相区别的政策;文章分析了旧世界的三大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发展得更尖锐、更扩大了,正因如此,革命潮流终将战胜反动逆流,中外反动派要把中国引向黑暗的企图注定要失败。这篇文章从精神上武装和动员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文章倡导的愚公移山精神永远是鼓舞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45年至1956年,即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继续发展”的标志是——一方面,新民主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945年8月28日(重庆谈判),毛泽东等抵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原则。他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 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 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 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 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从此“自力更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相信自己, 依靠自己, 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斗争口号。这个口号后来还演变为“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或“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等口号。
1946年5月4日(土地制度改革),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12《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提出土改中必须注意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核心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948.1《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专门论述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1948.3《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问题》:指出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提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个方面”的重要观点。
1948.4《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路线;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革命对象;首次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8年9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
1948年9月《关于健全党委制》:指出有些领导机关中个人包办和个人解决重要问题的习气甚为浓厚。强调:“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各级党委必须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一切重要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指出必须注意:“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
1948.11《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1948.12《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949.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西柏坡会议):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个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的政策;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提出两个“务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
1、毛泽东详尽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2、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提出:⑴两个转折: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⑵两个务必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
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3《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12条;(1)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2)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3)“互通情报”。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4)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5)学会“弹钢琴”。党委的工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6)要“抓紧”。党委对空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7)要“胸中有数”。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进行基本的分析。(8)“安民告示”。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作准备。(9)“精兵简政”。讲话、演讲、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会议也不要开得太长。(1O).注意团结那些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人一道工作。(ll)力戒骄躁。这对领导者是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12)、划清两种界限。就是划清革命与反革命,成绩还是缺点的界限。《党委会工作方法》揭示了党委领导工作的一般规律,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1949.6《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阐述了专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实现这些任务所必须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战略策略方针。毛泽东向全会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指出:全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中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
1950年6月《不要四面出击》: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解释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书面报告的战略策略思想,指出:为了实现党的总方针——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同帝国主义作斗争,为了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必须通过推行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绝大多数人拥护我们或者不反对我们。绝不可树敌过多,四面出击,引起全国紧张。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这样,三中全会的路线就是这样。
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初步形成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1956年1月,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表述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
1956.4《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重要思想和基本方针。2.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将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方面的五种关系,即重、轻、农的关系,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之间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
4.第一次就民主党派问题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56.4《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毛泽东首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1、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3、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⑴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⑵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⑶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⑷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4、陈云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法:以国家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人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五)毛泽东思想曲折发展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57年至1976年,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57.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典文献。
1.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及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
2.提出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再次提出和详尽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
4.辩证地论证了重、轻、农的关系;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 5.单列一章阐述知识分子问题。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召开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争取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
1958年12月《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期间写的文章。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具有两重性,它们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这是一个由真老虎转化为纸老虎的过程的问题。从这两方面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和策略、战术思想,即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向阶级敌人作斗争是如此,向自然界作斗争也是如此。指出:头脑要冷又要热,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
1、会议正式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会议认为经济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是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因此,要求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时,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经济。
3、会议确定1961年经济工作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放在首位的方针,要求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支援农业。
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有7000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八大以来党的一次重要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对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在讲话中突出强调并系统阐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在党内、党外发扬民主的问题,并对几年来工作的缺点和错误承担了责任;讲话指出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群众路线的方法,民主集中制是建立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讨论、说理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即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讲话认为如果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民主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集中制,没有高度民主,不可能有高度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讲话提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指出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和很大的盲目性,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这篇讲话体现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63年5月《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时加写的一段话。正确回答了人的正确思想的来源问题,提出或重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强调对干部和党员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本文进一步阐发了《实践论》的基本观点。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1、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
2、正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1969年4月1~24日,中共9大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1973年8月24~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六)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时期(1976年-今,即邓论和三个代表指导的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8月12~18日,中国十一大在北京召开。
1、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2、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制定了关于加强农业发展的决定;
4、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5、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重新评价了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6、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重新建构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二次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第一次是刘少奇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982年9月1~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做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比十一届六中全会概括的多了“建设”两字)
第三篇:中共重要会议和毛泽东文章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毛概著作、会议、事件年表(1911-1982)(黑体字为毛泽东的著作)
【注:了解毛泽东同志的主要著作及其观点和经典性论述,对于“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的复习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考生们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脉络,加深对重要理论和观点的理解。近年来,在考研政治中直接考到毛泽东著作的试题就为数不少,如2002年文科第7题、理科第8题、第22题、2003年第23题、2004年第7题、2006年第10题、第25题等;涉及的著作有《〈共产党人〉发刊词》、《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等。另外,在题干中引用毛泽东的经典表述进行命题的情形更是常见,如2005年第10题、2006年第8题等;涉及的著作有《为人民服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等。
在复习中,考生们当然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全盘掌握毛泽东的主要著作及其观点和论述。根据考研政治的考察要求与特点,我们只须就与大纲和考试内容有关的著作进行概要地了解。梁峰老师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为依据,将相关的著作及其观点和论述简要整理如下,相信对考生朋友们会有所帮助。可以有把握的说,07年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试题将考到的著作文献,基本上都在其中。】(零)毛泽东思想萌芽前大事记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即武昌起义)爆发,这是近代中国史上第一次巨变。第二次是建国(毛泽东),第三次是改革开放(邓小平)。
1915年《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迈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毛泽东思想的开始萌芽时期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21年至1927年,即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萌芽”的标志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提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最早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代表性文章。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
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
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2、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上海租界的英国巡捕突然在南京路上向游行的群众开枪,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民众的愤怒,全国各地有170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反帝运动。
1925.1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划分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925年冬《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作了更深刻的探寻。该文指出:辛亥年的革命,虽然其本质应该是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然因当时多数党员还没看清此点,革命的口号变成简单的“排满”,党的组织和内容是极其简单,作战的队伍是极其孤弱。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有组织的工农群众;当时国内还没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国际的局面是几个强国霸占了全世界,没有被压迫阶级革命的联合,中国革命没有国际援助。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1926年9月《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1927.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二)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27年至1935年,即土地革命前、中期)。“初步形成”的标志是“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和“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形成。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代表作,《反对本本主义》是“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代表作。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
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周恩来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会议撤消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
3、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当的主要任务。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党中央委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
1、大会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⑴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⑵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⑶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⑷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⑸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当的无产阶级基础。
3、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19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
1928.11《井冈山的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1929.12《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古田会议决议核心内容):指出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这篇文章从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建设新型人民军队这个基本点出发,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和盲动主义残余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了它们的表现、来源、危害和纠正的方法。
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明确的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5《反对本本主义》:这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已经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的革命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法;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占统治地位,重要表现有:
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
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
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931.4《总政治部关于调整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提出“不做正确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1933年10月《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为纠正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发生的偏向、正确地解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决土地问题而写的,曾由当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通过,作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
(三)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时期,即“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阶段”(时间大体上是自1935年至1945年,即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和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完备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4年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了成熟;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
1935年9月27日榜罗镇会议召开。会议解决了俄界会议所未能解决的在陕甘建立根据地的具体目的地问题,确定了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根据地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于党中央把陕北作为抗日的前进阵地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35.12《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瓦窑堡会议通过):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彻底地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1935.12《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报告。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充分说明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着重指出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分析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并且,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的动摇性、妥协性是由其软弱性决定的。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清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
1936.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科学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系统说明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和战略战术。1937.5《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指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回答革命前途问题,指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的关系。
1937.7《实践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揭示了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两次飞跃),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整理性的唯一标准。
1937.8《矛盾论》: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辨证关系原理;论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1937.8《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洛川会议通过):制定出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9月《反对自由主义》:列举了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指出自由主义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分析了自由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强调反对自由主义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部进入平型关,八路军发起攻击,取得了抗战以来歼灭战的第一个胜利。
1938.5《论持久战》: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分析了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虑,阐明了积极防御理论;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1938.5《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内和党外有许多人轻视游击战争的重大战略作用,只把希望寄托于正规战争,特别是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毛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泽东批驳了上述观点,强调并论证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并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六个具体战略问题分别作了论述:
(一)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二)和正规战争相配合;
(三)建立根据地;
(四)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
(五)向运动战发展;
(六)正确的指挥关系。指出这六个问题是全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纲领。这篇文章对统一和提高全党的认识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1938年9月-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主要是总结抗战以来的斗争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明确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以争取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8.10《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的第七部分。首次使用“实事求是”的概念,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伟大历史任务。阐明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个问题,目的是使全党同志明确地知道并认真地负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在民族战争中应在各方面起先锋的模范的作用。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深刻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38.11《战争和战略问题》:指出战争和军队的重要性,提出注意研究军事问题。说明“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1939年5月《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指出:现在定了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对的。重申“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分析了中国革命问题,指出: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必须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努力才能完成;革命的对象,一个是帝国主义,一个是封建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中一切愿意反帝反封建的人;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共和国。毛泽东在这个讲演中发展了他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
1939.10《<共产党人>发刊词》:
1.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指出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武装斗争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2.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3.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1939.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全面阐述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提出中华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3.系统的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地重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地重要性。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1939年12月《纪念白求恩》: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和卫生部将在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白求恩身体力行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1939年12月《大量吸收知识分子》:针对党内和军内存在着的不重视知识分子、不愿意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思想,指出在民族解放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大量吸收他们加入我们的军队、学校和政府工作。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提出应当使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同时实现起来,并指出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的造成,也决不能离开利用社会原有知识分子的帮助。
1940.1《新民主主义论》: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1940年2月,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上,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宪政》,指出,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中国需要民主政治。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百团大战),八路军出动百余个团,沉重打击了日军。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明确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1941年1月4日(皖南事变),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突袭。
1941年3月17日和4月19日《〈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农村调查》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调查农村情况的记录。序言指出,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跋指出,抗日时期党的政策,既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也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的两重性政策。强调必须分清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同保护社会经济中的有益的资本主义成分并使其有一个适当的发展之间的界限。
1941.5《改造我们的学习》:延安整风的文献:科学解释了“实事求是”概念;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著名对联以讽刺主观主义。
1941年5月《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指出:在中国两大矛盾中间,中日民族间的矛盾依然是基本的,国内阶级间的矛盾依然处在从属的地位。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没有或较少买办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将最反动的大地主和开明绅士及一般地主加以区别,这是党争取中间派和实行“三三制”政权的理论根据。深刻地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1942年春,延安整风运动开始。
1942.2《整顿党的作风》:延安整风的文献: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辨证关系
1942.2《反对党八股》:延安整风的文献: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思维模式。1942.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的方向和原则。提出文艺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942年底(大生产运动),中共中央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1943.6《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做了理论概括,把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44年4月《学习和时局》: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和5月20日在中央党校第一部所作的讲演。对中共高级干部关于党史上的两条路线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五个重要问题,阐述了中央政治局的结论。强调指出:对于党的历史上的任何问题都应取分析态度,不要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必须“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分析了目前的时局,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用五年半的苦战奋斗,得到了增强战斗力的结果,这一情况将决定今后中国的命运。提出: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1944年9月《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指出: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是完全地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强调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个讲演是毛泽东论述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著名篇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在七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都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了精辟的论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言行的出发点与归宿,坚持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
1944年9月15日,在国民参政会上,林伯渠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正式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1、大会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第一次科学的概括和阐述(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1945.4《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提出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再一次强调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关系;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阐述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代表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
1945年6月《愚公移山》: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致的闭幕词。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历史转折关头,为努力争取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实现了全党在思想政治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毛泽东在这篇闭幕词中,充分肯定了党的七大所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要求大家积极宣传这条路线,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革命必胜的信心,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文中以愚公移山的寓言作比喻,指出我党要像愚公那样藐视困难挖山不止,就一定会感动、团结并依靠全国人民,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取得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一切反动派注定要失败,人民必然要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指出要坚决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强调要把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相区别,要把美国政府中决定政策的人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相区别的政策;文章分析了旧世界的三大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且发展得更尖锐、更扩大了,正因如此,革命潮流终将战胜反动逆流,中外反动派要把中国引向黑暗的企图注定要失败。这篇文章从精神上武装和动员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文章倡导的愚公移山精神永远是鼓舞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45年至1956年,即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继续发展”的标志是——一方面,新民主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945年8月28日(重庆谈判),毛泽东等抵达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原则。他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 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 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 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 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从此“自力更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相信自己, 依靠自己, 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斗争口号。这个口号后来还演变为“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或“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等口号。
1946年5月4日(土地制度改革),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12《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提出土改中必须注意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核心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948.1《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专门论述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1948.3《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问题》:指出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提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个方面”的重要观点。1948.4《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路线;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革命对象;首次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8年9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
1948年9月《关于健全党委制》:指出有些领导机关中个人包办和个人解决重要问题的习气甚为浓厚。强调:“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各级党委必须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一切重要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指出必须注意:“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
1948.11《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1948.12《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1949.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西柏坡会议):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个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的政策;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提出两个“务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
1、毛泽东详尽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2、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提出:⑴两个转折: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⑵两个务必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3《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12条;(1)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2)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3)“互通情报”。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4)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5)学会“弹钢琴”。党委的工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6)要“抓紧”。党委对空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7)要“胸中有数”。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进行基本的分析。(8)“安民告示”。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作准备。(9)“精兵简政”。讲话、演讲、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会议也不要开得太长。(1O).注意团结那些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人一道工作。(ll)力戒骄躁。这对领导者是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12)、划清两种界限。就是划清革命与反革命,成绩还是缺点的界限。《党委会工作方法》揭示了党委领导工作的一般规律,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1949.6《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阐述了专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实现这些任务所必须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战略策略方针。毛泽东向全会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指出:全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中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
1950年6月《不要四面出击》: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解释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书面报告的战略策略思想,指出:为了实现党的总方针——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同帝国主义作斗争,为了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必须通过推行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绝大多数人拥护我们或者不反对我们。绝不可树敌过多,四面出击,引起全国紧张。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这样,三中全会的路线就是这样。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初步形成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1956年1月,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表述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1956.4《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重要思想和基本方针。2.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将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方面的五种关系,即重、轻、农的关系,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之间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4.第一次就民主党派问题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56.4《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毛泽东首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1、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3、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⑴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⑵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⑶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⑷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4、陈云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法:以国家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人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五)毛泽东思想曲折发展时期(时间大体上是自1957年至1976年,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1957.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典文献。
1.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及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
2.提出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再次提出和详尽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
4.辩证地论证了重、轻、农的关系;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
5.单列一章阐述知识分子问题。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召开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争取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1958年12月《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期间写的文章。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具有两重性,它们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这是一个由真老虎转化为纸老虎的过程的问题。从这两方面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和策略、战术思想,即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向阶级敌人作斗争是如此,向自然界作斗争也是如此。指出:头脑要冷又要热,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
1、会议正式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会议认为经济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是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因此,要求在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时,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经济。
3、会议确定1961年经济工作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放在首位的方针,要求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支援农业。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有7000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这是八大以来党的一次重要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对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在讲话中突出强调并系统阐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在党内、党外发扬民主的问题,并对几年来工作的缺点和错误承担了责任;讲话指出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群众路线的方法,民主集中制是建立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讨论、说理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即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讲话认为如果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民主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集中制,没有高度民主,不可能有高度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讲话提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指出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和很大的盲目性,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这篇讲话体现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63年5月《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加写的一段话。正确回答了人的正确思想的来源问题,提出或重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强调对干部和党员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本文进一步阐发了《实践论》的基本观点。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1、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
2、正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1969年4月1~24日,中共9大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考研1号专注考研,致力于考研!
写入总纲。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1973年8月24~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六)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时期(1976年-今,即邓论和三个代表指导的改革开放时期)
1977年8月12~18日,中国十一大在北京召开。
1、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2、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制定了关于加强农业发展的决定;
4、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5、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重新评价了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6、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重新建构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二次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第一次是刘少奇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982年9月1~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做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比十一届六中全会概括的多了“建设”两字)
更多精华请登陆 考研1号网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毛泽东文章梳理
每一个考研的人都会对那个来自湖南的毛姓老头的文章搞得火大,花10分钟给你梳理下(转自人人不负责任哈随意看看加强记忆。。)
1926年3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对革命的两面性
1928年10月5日《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系统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一个根本原因,两个客观原因,两个主观原因)
1928年11月25日《井冈山的斗争》
1、论述了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三者的关系;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
3、进一步提出要从思想上建党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 明确提出了要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农村包围城市,否定城市中心论
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
1、初步界定思想路线得含义;
2、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檄文,强调“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1936年12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科学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四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人民军队弱小;共产党领导和土地革命——人民战争战略核心问题是积极防御,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运动战)
1937年《矛盾论》《实践论》
1.、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下基础
1938年5月-6月《论持久战》
1、批亡国论和速胜论;
2、分析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点;
3、科学预见战争三个阶段
1938年9月—11月 《论新阶段》(六届六中全会)
1、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2、提出要实现马中化得历史任务
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
1、总结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也是中共在革命中 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
2、指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3、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建室一项伟大的工程(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
4、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1939年《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2、明确指出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以及关系
3、明确指出“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依据”
4、明确指出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940年 《新民主主义论》
1、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2、毛泽东思想成熟了
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
1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界定
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
1、主要以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2、第一次提出“党风”的科学概论
1945年《论联合政府》(七大的政治报告)
1、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与党纲联系,进行了具体阐述
2、首次概括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947年12月《目前我们的形势与任务》
1、指出三个转折点的论断(中国革命已到一个转折点,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确定为革命对象
1949年6月3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
1、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着重从政治上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1948年1月18日《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指出了无产阶级对被领导阶级实现领导的条件(与敌人坚决斗争并缺的胜利;对被领导阶级的领导者给予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
1、中国要摆脱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
2、文化双百方针
3、党派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规律)
2、全面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政策
3、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957年7月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1、六又政治局面(指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五篇:读《文章大家毛泽东》有感
读《文章大家毛泽东》有感
今天我读了《人民日报》梁衡写的文章《文章大家毛泽东》。
梁衡在这篇文章中说,对毛泽东的功过早已有评说,但作为文章家的 他还研究的不够。毛泽东的毛笔、钢笔、铅笔,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毛的那种风格,语言,气派,是浸在骨子里,溢于字表,穿透纸背的,只有他会有。
中国是个文章国度,青史不绝,佳作迭出。梁衡把毛泽东的文章与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比肩竞秀,是历史群山中的一座巍峨的高峰。我看有点过誉了吧,但梁衡把毛泽东文章 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及梁衡对文章的写法、分析是值得一看的。
梁横把毛泽东 的文章的特点总结出四个方面。
一、思想与气势
毛泽东的文章特点首在磅礴凌厉的气势。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是作者的胸中之气,行事之势。古今文章家大致可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纯文人,一种是政治家。纯文人之文情胜于理,政治家之文理胜于情。理者,思想也。写文章,说到底是拼思想。只有政治家才能总结出社会规律,借历史交替,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之势,纳雷霆于文字,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宣扬自己的政见。毛泽东的文章就属于这一类。
举一列,当党内外对农民运动颇有微词时,毛泽东大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再如,当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时,毛泽东却用诗一样的语言预言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站在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燥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对于美国的核讹诈,毛泽东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古今哪一个文章家有这等气势。这是梁横说的。
为文要有丹田之气,古人论文,讲气贯长虹,力透纸背,毛泽东的文章有思想,而且有时代思想。如果说苏东坡文如泉涌,那么毛泽东的文章就是如海之波涛了。这是梁横说的。
二、説典与用典
毛泽东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知识渊博,用典丰富,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一是从典籍中找根据,证目前之理。比如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话: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政治领袖和文章大家的功力,能借力发力,翻新经典为己所用,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普及了经典知识。
二是到经典中找方法,[课件 ]以用来作比喻阐述一种道理。毛泽东的文章大部分是论说文,搬出中国人熟悉的故事,以典证理,成了他常用的方法。如《愚公移山》。他还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文学故事当作哲学、军事教材来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领袖应当首先是一个读书人,一个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一个博学杂家。因为领导一个集团,一场斗争,一个时代,靠的是战略思维、历史案例、斗争魄力和人格魄力,这些只能从到历史典籍中去找,在数理化和自然科学中是找不到的。
三、讽刺与幽默
毛泽东的文章第三个特点是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
人一当官就易假,就爱端个架子,这是官场的通病。毛泽东却不一样,他仍然嬉笑怒骂,当然他的身份有权让他这样做,但有一些人就是洒脱不起来,权力不等于才华,洒脱是需要有文化底蕴的。
洒脱和幽默都是轻松的表现,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动作。我可以用一棒打到你,但我不用,我只用一根银针轻刺你的穴道,你就酸痛难忍,哭笑不得,扑身倒地,这就是讽刺。我可以用一个笑话就妙解其理,让你在轻松愉快中茅塞顿开,这就是幽默。这就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熟知历史典籍,毛泽东是熟用讽刺和幽默的高手。
他讽刺党八股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他在许多危机关头,仍然很乐观。”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等等。
尖锐的讽刺,见棱见角,证明他眼光不凡:轻松的幽默,不慌不忙,说明他有睿智,肚里有货。
四、通俗与典雅
毛泽东的文章第四个特点是通俗与典雅完美地结合。”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等等。
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不管论文、讲话、电稿等何种文体,毛泽东都能随手抓来一个形象,借典说理或借事言情,深入浅出。毛泽东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他永远有追求不完的目标。其中之一目标就是放下身段,当一个行吟诗人,当一个作家。
梁衡写的这篇文章是 值得一看的。我看到梁衡引用许多毛泽东的文章,还有一些文章没有引用,毛泽东晚年的文章,如《我的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毛泽东给江青的一些信,等等,使我想起了三反五反、右派斗争、大跃进、60年、过去的经历、文化大革命。梁衡把毛泽东的文章比喻同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还是有点过誉了,大家的文章都是载誉史册的,是经典的,如同《古文观止》里的文章。但我们还是有必要静下心来研究毛泽东的文章。一是专门从事写作的人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好直立起文章的腰杆,该说的要说,该写的要写,少一些歌功颂德的词语。二是领导干部可以向他学习写作,增加领导的魅力。三是打天下靠笔杆子,治理天下更要靠笔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