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感能给外勤团队带来什么——海底捞读后感
《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是在一次前线会议上朱总推荐我们看的一本书,说实话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根本不知道海底捞是什么,还很形象的想成是一家远洋作业的公司,幸福感能给外勤团队带来什么——海底捞读后感。读过几页,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家火锅店,一家以“变态”服务著名的火锅店,一家三伏天顾客都要排很长时间队的火锅店。读完之后,的确很多地方吸引我,有很多让我感动的故事,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比如“轻信”而来的员工授权,把人当人看的管理理念,员工自身创新性的服务,还有就是他们身上洋溢的幸福感,等等。
很多感触的背后,就会有很多思考,我不禁回想起过去15年的时光,有很多时刻,我也感到很幸福。
我的母亲98年加入寿险行业,她真是一个勤奋的人,看到海底捞的员工第一就让我想起她,每天20访,持续了3年,直到01年加入平安。每个勤劳付出的人都有很多快乐,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作为儿子,我很幸福,作为母亲,她同样幸福。
07年我大学一年级,暑假回到家第二天就来平安实习。当时正值亮剑期间,整个职场都洋溢着浓烈的战斗气氛:每个人都忙着填增员面谈表,职场里的新人络绎不绝,早会的时候大家那种发自内心的激情,让我真实的感觉到这是多么的兴奋。我那时就有一个想法,我将来也要来平安。
可以看出,他们是幸福的,虽然不是全部,但大多数人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当自己的追求和工作联系起来,真正体会到工作是多么幸福的,才能有无限的精力和创造力。海底捞的员工正是这种代表,公司雇佣的是一个真正有大脑会思考和改进的员工,真正幸福的工作,收益自然就会很高。
有一次我在小区里发产说会邀请函,一个下午发出20份,惊人的有18个人要来晚上的产说会,当时的状态现在还记忆犹新,真诚、热情、微笑,并且相信我一定能行。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很幸福,不是因为当晚签单2件智富,而是我付出得很快乐。
当时的激励方案很小,一个牙膏、一块毛巾什么的,但是我们的外勤拿到奖励都是感到无比的荣誉,其实给他们最大的激励就是基本法,方案是荣誉和能力的体现。
到我去年正式加入平安,做一名组训,到部门早会,似乎已经感觉不到外勤心里真正的激情,和流露出来的幸福。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了拿到压力锅、拿到电磁炉来交单,没有方案的时间里面,业绩肯定不会太好。
其实我也思考这个问题,但平安的战略我是永远相信的,虽然是这样的情况,外勤的幸福感比以前降低很多,但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
正如书里谈到的海底捞的危机一样,我们的公司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已经是世界500强的地位,在今天这个人力大发展的时候,公司抓住的是西瓜!
海底捞的培养机制是师徒制,师傅培养一个合格的徒弟要很长时间,但不能保证每个都强,多数还是形似,神不似,读后感《幸福感能给外勤团队带来什么——海底捞读后感》。以前海底捞有10间店的时候,这样的机制很能带动和提高整个公司的发展,但在开到50间店的时候,似乎就是遇到了瓶颈。刚刚看书的时候我想过一个问题,海底捞既然是全国最有名的火锅店之一,为什么云南没有,甚至很多沿海和中部发达的城市都没有?看完之后我明白了,海底捞是靠他的人来经营和发展的,这样就局限了他永远不可能像麦当劳一样,靠制度来约束,来管理。虽然海底捞也有制度,但是他的最大的优点就是以人为本,如果有量化的指标,海底捞就不是海底捞了。
这和我们的外勤团队一样,以前人力少的时候,每个主管都很强,因为他在做主管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学习,组上的人也都是几经磨练而留下来的绩优,那个时候,主管的能力很强,自己带出的主管,也很神似。而现在人力大发展,很多新主任还不完全具备专业和管理上的能力,自己就当上了主管。
不是说这样不好,这是公司发展好的必然。还是刚才说的,西瓜和芝麻,肯定选西瓜。寿险在中国要发展,必须还是先得有人。现在我们一大半都是1年期新人,技能技巧不如老人不说,并且他们大多数都很自卑,感觉自己和别人聊保险,永远是处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这就注定了我们的人流失很大,无法处于平等地位的沟通,是得不到效果的。所以很多新人入司3个月,亲戚朋友的单做完了,就走了。
虽然流失很大,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人力发展的主线,其他的也只能是次要因素。所以说幸福感在外勤团队中下降,是必然的,是公司不断发展强大的必经之路。
海底捞的员工很幸福,给客人的服务也是超一流的,有创造性的,不仅抓住老顾客,还会不断的带来新的顾客。我们的业务同仁也是一样,超过5年以上的业务同仁,哪一个不是通过服务来获得客户的心,哪一个没有感动过很多的客户,光是凭着做人,自己的单子就会源源不断。他们幸福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寿险真实的改变了他们的收入,认知,等等。
百钻恒星白志明,转介的客户占绝大多数,就是因为对她的服务的认可。李菊兰的客户经常请她吃饭,并由衷的感谢和喜爱我们这位高手。火锅店在中国不计其数,为什么让客人在三伏天还排长队的只有一家,就是服务带来的效果,而海底捞的员工是幸福的。同样,平安的服务绝对是全国领先的,3天赔付,即时承保,都是我们的优势。而我们接触客户的最前线,他们给客户的服务体验尤为重要,试想,如果我们的业务同仁都有白志明、李菊兰一样的幸福感,我们的服务,是不是会带来更多的客户,和更多的收益?
这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是公司的指标绝对不能放,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就像外勤每季度的考核一样,这是他们的生命指标,不想走,必须完成。然而,真正自信和幸福的同仁,他们会为指标而担忧吗。所以我打算利用一些业余时间来做一些能增强外勤幸福感的事情。人在幸福的时候是创造无限的时候,我能在现在的岗位工作我很幸福,所以对于一些服务好业务同仁的事情我会坚持去做,是为了他们能更好的服务于公司,服务于我要的指标。
海底捞的管理不是学不会,是无人敢学,以人为本也会限制公司向大规模的发展。我们能够做的是不断的学习,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管理外勤团队的方法,与人为善,授之以礼,我相信,我们的外勤团队会不断的专业,同时也会服务得更好,我们的发展,自然会更好。
第二篇:“海底捞”读后感
挖掘“主观能动性”的财富
——《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 首先,感谢部门领导能够组织这次学习,让我能够接触到这么好的一本书。事实上,在读这本书之前,“海底捞”对于我也并不是很陌生。这一国内企业界的奇葩,餐饮管理的神话,早就如雷贯耳。这次的学习真的是让自己更加了解了海底捞,以至于能够真正的引起自己的共鸣和些许表层的思考。
思考是从这本书的题目开始---海底捞你学不会。开始真的很纳闷,一个做火锅的到底有怎样的神通,能够让作者敢这样口出“狂言”。不过看完书的内容之后,不禁感慨:海底捞确实让人学不会啊!书中也不止一遍的提到:同样是做餐饮的海底捞的同行们,有的学习海底捞为客户擦皮鞋;有的学习海底捞为客户 打折;有的干脆把海底捞的员工以优厚的待遇挖走。但海底捞正是应了那句老话——“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事情既然发生了就一定有他的原因,张勇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学不会的海底捞一定有着某种必然的原因。
这其中的真正奥妙究竟是什么?
这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让同行们争先学习习近平半个世纪的企业——日本丰田。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随着日本制造业以低成本、高质量、高竞争力冲击世界各国经济的时候。一个制造业教科书般的管理模式:丰田生产方式(简称TPS)被世界所学习。今天的海底捞不正是国内餐饮业的丰田么?
众所周知,TPS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准时化生产,另一个是自働化。准时化生产是完成订单,减少时间和人工成本的根本保证。是要求,也是一种管理的目标。而精髓的一个词是自働化。我一开始接触TPS的时候以为这个词的意思与自动相同,还有那么几次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働化”写成“自动化”。“働”这个字其实是丰田在做企业管理的时候特定的一个汉字。这个字是有运动的动加了一个人字组成。这其中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个人认为这是丰田生产
方式的表观精髓部分。而真正的精髓就是怎么让人动起来,和如何让人动起来。
书中有些部分也写到了,海底捞的行业特点以及海底捞把这个特点抓牢做好。我并没有对这个部分有太大的关注。我认为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找准自己行业的特点是每个企业必须做,而并非海底捞的差异化特点。
大野耐一说过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大脑,我们不应该只雇佣了他们的双手。
怎样能够给让员工动起来,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智慧,我想海底捞做到了,丰田也做到了。这其中,应该怎样放权,怎样给员工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要靠制度,更要靠文化。中国企业当下面对的怎样提升竞争力的问题。质量与成本,企业转型,做成熟。
下一步要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究。、
第三篇:海底捞读后感
《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
作者:陈鹏
《海底捞你学不会》是一本很火的书,看了书名就让人有种一定要在书中探个究竟的冲动。起初的两个疑问是:为什么要学海底捞?怎么可能学不会?带着这两个疑问,我读了这本书,心中的疑问也终于有了答案。
在看的过程中,随着“故事”的推进,我觉得看海底捞的案例应该站在三个角度:一是管理者的角度;二是员工的角度;三是顾客的角度。
首先,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讲,海底捞文化的实质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极少极少企业领导者要有与员工共享企业进步的胜利成果的气度。我想不管在那个企业,能让员工坚信明天的大蛋糕也有自己的一份,相信都会揭尽全力去工作。当今天的这个蛋糕在慢慢变大的过程中,领导如果能大方地多分给员工一些,让员工从公司的发展壮大中得到实惠。这样员工就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并且把自己未来的希望和公司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员工就会坚信只要努力工作,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是回归本职,站在属于自己的员工的角度考虑。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欣赏海底捞提供的一些“变态”服务,但是这也体现了海底捞员工的素质,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想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欲望。海底捞的员工用以自己的名义为顾客打折免单送东西的权利,他们良好的服务态度,转动脑筋让顾客满意的积极做法,都是想要更好的完成自己工作,在普通的岗位上,他们同样能做出创新,做出令人称赞的口碑。这是为什么,是管理者感动了他们,还是自身渴望做好自己的工作,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站在顾客的角度,如果你要吃火锅,你回去海底捞么?你去过一次还会再去么?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无论海底捞的服务是“变态”也好,是“完美”也好,他能的到这么多人的认可,总有被认可的原因。张勇说:“只有员工幸福了,才能让顾客幸福”。
回到开始的问题,为什么要学海底捞?因为海底捞的成功是每个企业都向往的,因为海底捞的管理机制是独特的,是人性化的,是能够让员工幸福的,是能够让顾客幸福的。怎么可能学不会?因为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买不来、教不会、学不到的,管理必须要管理者在实践中自己悟。引用黄老师的一句话“自己企业的并,只能自己治”。
这些都是读海底捞的切身体会,希望有天能去海底捞切身感受一下。
第四篇:海底捞读后感
海底捞读后感
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学院
学号:20115125018
姓名:李景慧
读过海底捞后,我有很多感想。我发自内心的佩服海底捞的创始人、员工和它那无法复制的企业文化。
我认为海底捞是最人性化,也是最没有人性的。
最有人性化表现在它对穷苦劳动人民承诺“只要有能力,不管你是哪个阶层都能挣着钱,都有官当”。在这里,海底捞承认并实施了人人平等这一政策。你想想这句话的含义对挣钱的,又走在社会低层,又没文化的老百姓是多么大的吸引力,老百姓当然会努力,努力,更努力的做。因为他们知道在这儿干得好的话,就可以当领导,拿高的工资。这是多么的诱人呀!海底捞给了他们作为一个自由人的条件(思想上是自由),他们可以有自己对海底捞的认知,反馈了自己意见后,如果可行还有采取的可能。并且海底捞还有一段时间要读一本书的规定,这让文化程度低又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他们更是感激海底捞,感谢海底捞的领导者。这是别的公司没有的。一般老板是不会允许他的员工能行驶他们的权利也不会很在意普通员工近期的学习状况,可见海底捞的老总张勇对员工是多么的信任,不过这种信任也是他认认真真对待员工,为员工着想所换来的。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张勇,他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也能吃苦耐劳,心胸宽广。他对他直系下属,很信任。当他的下属盘店时受骗,他不仅没怪他,反而说自己去了也是这结果,就当是钱买经验了。反过来说,他能这样相信下属,是因为他给了他们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权利。可以说做餐饮业的没有不辛苦的,并且谁生下来都是一样的,有父母的爱和关怀,也都没有吃过苦受过累,有些人天生条件好,有爸妈在后面当靠山,他们成功的光环也就夹杂了太多因素,但有的人他就是生的贫穷,可他们还能像明星一样耀眼,拥有自己的骄傲。当看到别人这样时,大多数不成功的人都会嗤之以鼻说他们不是平常人,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反思自己,为什么自己会是平常人呢,呵呵,我想他们是不是不想,而是怕想多了都是懊悔的泪呀!所以只好稀里糊涂的过着活着。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人热爱平平淡淡、小富即安(用A表示),现在过着A样的生活并且也热爱A样的生活的人,我是非常赞同的他们的选择,但如果不爱A样生活却过着A样生活的人,我只能说那是他自己的悲哀。当然张勇就是属于不喜欢A样的生活,并且不过A样生活的人。他为什么成功?我想在他刚开始创业时,他就开始了不过那种生活的念头,即使做餐饮业很苦,很累,又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还得受着别人的各种看不起和顾客的刁难,他都能忍着,并且踏踏实实的做本份的事情。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出身贫寒,又没有后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勤奋,比别人更懂得去伺候人,比别人更能吃苦,比别人付出更多。这也从海底捞的员工中可以看出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最不人性化方面表现在海底捞的员工们很卖力的干活,他们的客人比一般的餐饮业客人多1.5倍,这就意味着他的员工劳动量比其他服务员多1.5倍。用数学的角度来看多这么些倍补算不什么,可对他们来说就得付出很大的体力。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提前预支他们的体力,之后到了别人正是年轻力壮,身体健健康康时,他们却要遭受长期职业病带来的痛苦在此期间,他们一直长时间工作,没有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生活,没有体会到在他们那个年纪应该做的事和应该感受的快乐,他们无从选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青春奉献给了海底捞,对此,我感觉海底捞文化的可怕,也不得不敬佩它。
在薪酬方面,海底捞有它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每个月还给领班以上的员工父母们发一份工资。钱不多,按照不同干部的等级,每月也就几百元。就这一点,说得不好听但我感觉很恰当的一句话是“擒贼先擒王”。先把父母的心和海底捞拴住,员工总归是听父母的话,这样员工在感激海底捞的同时又受到父母方面的压力,他们一定不敢不努力、不尽力。并且海底捞也没规定你必须要活到老干到老,如果你是老员工,不想干了,还有“嫁妆”这一说法。即在海底捞做店长超过一年以上,不论什么原因走,海底捞都要给8万元的“嫁妆”(海底捞店长很多是20多岁的姑娘,其实是补偿),小区经理走,我们给20万;大区经理以上走,我们会送一家火锅店,差不多800万。”
反正,海底捞算是餐饮业一个无人能模仿的企业,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它代表着一群有梦想、有激情、有追求的人的集合。这是可以简单复制的吗?答案当然不是。我想只要还有存在有梦想、有激情、有追求的人,海底捞就有它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第五篇:海底捞读后感
海底捞读后感
借黄铁鹰的一句话:什么是创新?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因此海底捞的“把人当人对待”,就是创新!
社会的金字塔阶层结构,注定每个行业都有数量很多的“基层员工”;但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也是这些数量很多的“基层员工”的高离职率问题。为什么呢?不外乎两方面原因:工作缺乏成就感,看不到职业发展方向;物质回报不尽人意,看不到未来富足的道路。
海底捞用了两个很好的方针解决了那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信任与授权。信任和授权是谁都少不了谁的的一个整体,就像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老板信任员工,所以敢于授权;老板授权员工,因为信任。因为信任而幸福,因为授权而有成就感。二是三条独特的晋升途径。学历在晋升阶梯上不是必要条件,工龄也不是必要条件;只有把顾客服务好了,你就能有晋升的机会。这就是希望就是曙光,就是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就是看到未来富足的曙光。
海底捞说透了,不是在想怎么经营一个企业;而是每时每刻都在想怎么让海底捞这个家更加兴旺。
海底捞的双手改变命运、坚持就是人民币、天助自助者等这些都是这个社会的法则铁规了,少了它们,任何人或者企业都不可能成功。而我欣赏的,或者说是海底捞能走到现在的根本原因之一:麻将精神去工作。迟到自罚,输了的自动要求“加班”,用心在“打”;还有就是打麻将的从来不抱怨麻将环境;输了的也从来不抱怨别人,自己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的点好背啊”。海底捞的疯狂在于坚决抵制赌博,却疯狂的敢于把赌博精神用于工作。海底捞一个理智的疯子。
什么是职业精神?就是把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做的比任何人都好。
海底捞从高层到底层的工作只有一个宗旨:伺候人。伺候人一听,很难听;但它却是海底捞走到现在根本原因之二。顾客是上帝;有些上帝好说话好服务,但有些上帝抠门、故意找碴、占小便宜,还有同行的上帝;怎么把这些上帝都服务好了,很简单,把服务的心态降到伺候的心态就成了。
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都会有一定的瓶颈或者危机;海底捞也并不例外。海底捞的师徒制度弊端开始出现,还有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流程和制度来使之正规化等等这些都在和海底捞前期的发展模式进行排斥或者不兼容。虽然海底捞还没有走出危机来,但他们却已摸索出一条制胜道路了: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
海底捞你学不会,为什么学不会?
书上说,管理是一种艺术,是艺术就有独创性,仅靠模仿是不能成功的。学得到它的方法却学不到它的执行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海底捞学不会。
其实,海底捞不用学会,因为学会了也没用。正如书上说的,管理是买不到、教不会、学不到的,管理必须要管理者在实践中自己悟。一句话,自己企业的病,只能自己治。
海底捞教会我:人做事一定要先用心,后动脑;心指挥脑。
当人用心的时候,大脑才能创造;当心理没负担时,大脑的创造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