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时间:2019-05-13 13:4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一篇: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弘扬传统中国文化 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泱泱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优秀品质的见证;它的弘扬与当下大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博大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等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关键词:传统中国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发展

作者简介:谢瑶瑶班级:工商0902学号:090110013

4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简单理解

从甲骨文出现起,中国传统文化就以一种不屈的态势延续下来,融合诸子百家、曲艺歌赋,融合民族精神、精华糟粕;历尽苍苍与折磨,历尽误会与打击。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孟大谈儒家之中庸,老、庄推崇道家之无为,我们听到了李杜名家吟诵诗词歌赋,汉唐乐府齐奏高山流水,我们欣赏着八卦棋盘的精巧绝伦,水墨书画的点睛之处,我们演绎着代代相传的古***俗,大俗大雅的民间游戏„„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对传统文化最多的评价,有人却过多地关注由于时代原因造成的落后乃至糟粕部分,引发过激行为。譬如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学,独尊儒术”,譬如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孔子的批判等,再比如影响深远的“领导概念”: 君臣有别,权重则位高,延续到今天,这种“礼数”便有了新的称谓——“尊重领导”。并非危言耸听,认真分析起来,如今社会政治生活的种种黑暗与丑恶,大多来自这看上去并不可憎的四个字。这些变质了的产物理应坚决抵制,因而我们要用扬弃的态度理性对待传统文化。让它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成为推动世界文明与发展进程的加速器。

2、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人们的心灵世界也面临许多困惑。许多人对传统文化视而不见,为求效益或潮流,一味追逐流行或洋文化,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代现象。例如,一些经典的手艺以后继无人,一些古老的文字无人问津,一些古典的艺术遭人厌烦。

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并结合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特点,形成新的价值体系,以更进一步地认识、理解和促进未来中国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

二、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1、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1)、具备人文知识,(2)、理解人文思想,(3)、掌握人文方法,(4)、遵循人文精神。尽管国家一直努力加大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注度和措施:

1995 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全国52 所高等院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截止2006 年底,全国共有93 个基地157 所大学进入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行列。这些学校在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

质教育向理论化、系统化迈进1

而大学生人文素质却不容乐观,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格不健全、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等方面。

22、加强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1)、健全大学生人格,丰富知识网络

性格决定命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更为以后的道路打下良好的铺垫。通过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对世界、对民族、对社会和对个人的整体理性认识,从而健全大学生人格,完善人文知识网络构架。也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3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强调的是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加强人文素质的一大重要作用就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3)、推动文明环境的改建

不论大小,社会环境都是由人这一个个的独立个体构成的,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决定着周边一群人的素质体现,一群人的人文素质又慢慢影响了整个所处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实现、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就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高校应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入手,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的高素质人才。

4三、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1、浅谈传统文化的弘扬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1)、促进大学生理性融入社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化,世界文化的融合交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我们的视野,迷乱了视线,这些新潮的,时尚的东西渐渐改变了某些大学生的文化观,他们追求新奇事物,被其华丽外表所吸引,渐渐失去辨别经典与流行的能力,失去吸收古典传统文化的能力,失去了融入社会时必要的理性眼光。所以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对其保有持续的热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成为有健全价值观、理性分析能力的人,在进入社会时具备国家、名族意识,使其树立起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2)、有助于融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中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圈相对狭小。而大学生在这时期,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且易趋固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坚持性,在具体交往中表现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强。但也有一部分的同学,由于自己的个性、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形成不合理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反应,给大学生活留下阴霾,影响社会适应的能力。甚至有严

重者,还会对自己、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纵览传统文化的内容,基本都贯穿着儒家文化大为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优秀品质,而这些恰恰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中的促进剂。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对人际交往认知有偏颇的同学应当好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熏陶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能在交往中得心应手。

(3)、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5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善良、对 社会有用的人。中国传统文化讲礼义,一举一动都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道德,只要大学生能够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传承其美德,抛弃其局限,就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道德建设的发展,更有助于“以德治国”的实施。

2、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人文素质培养

(1)、继承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正确对待它的方式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当今时代,难以避免的就是文化的交流融合,从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3)、创新传统,与时俱进

只有继承、学习是不够的,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要明确方向,要有宽松环境,要有勇气和意志

(4)、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拉近古典与大学生的距离

学校应该专门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比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工艺欣赏等等。

四、结语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天我们都面临着大量的诱惑,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提升我们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理性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点滴,从容处理学校,社会中的一切。1陈媛媛 黄安云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教学研究》第31 卷第2 期

陈媛媛 黄安云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教学研究》第31 卷第2 期

杨异群《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考试周刊》2009年第38期

杨异群《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考试周刊》2009年第38期

杨异群《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考试周刊》2009年第38期2 3 4 5

第二篇: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各国文化前所未有的交融和碰撞,一方面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对一些古老的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但是电影院里火热上映的,却是好莱坞利用现代科技制作的美国大片;中国的琴棋书画自古都是文人雅士的追求,但是现在的孩子从小看的,却都是日本出品的动画片。的确,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们应当有纵横的目光;但我们也应意识到,美国大片和日本动画片的风靡全球,会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美日的价值观,甚至造成文化侵略。因此,弘扬本民族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素质的含义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永新在谈到“人文”时说:“所谓„人‟,就是要关心人,第一是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第二是关心人未来的发展空间;所谓„文‟就是文化和文明;第一是关心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延续;第二是关心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发展。”如果说“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那么“人文”重点就在如何去做人;“科学” 如果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就是“道”。人文素质,是指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关于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精神以及个人能力,包括人的理智、能力、情感和意志这几个内在因素。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是完美人格的体现。人文素质包括了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文精神是指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的吸收而形成的价值观、道德和思维品质,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素质是后天形成的,它一方面依赖于受教育者对知识、情感、思想的接受、理解程度,以及内化为自己的品质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主要依赖于后天的培养,即教育者有意识地渗透、提醒或根据教学实际有计划实施教育。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

1、民族精神淡化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科技高速发展、商品大潮不断更新人们视野的今天,一些大学生民族意识淡化。对中国文明史缺乏了解,对传统文化没兴趣,很多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目前的大学校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极其崇尚洋节日,对西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的认同与参与程度远远胜过中国的节日。

2、理想信念模糊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文化生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成才愿望强烈。当前,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并不断地为之奋斗,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他们的思想。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切实际,在实践过程中因受挫而颓唐;还有一些学生理想天天有,行动迟迟无,毕业时追悔莫及;还有部分人,把混张文凭、获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作为上大学的目标,他们把经济尺度作为指引其人生的重要航标;更有小部分人理想信念模糊,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混日子。

3、心理素质欠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人生理想;其次要有客观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对社会和他人有理性的认识;第三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第四要有完整健康的人格特征,即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要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地发展。而当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如思想极端,自私狭隘;处理不好同学间的关系,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因追求个性自由而导致趣味低下、思想和行为不文明;意志力薄弱,精神脆弱;极端自傲或自卑等问题。这些现象都是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结果。

三.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

弘扬传统文化要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中华民族历经万千年的对“幸福”的不懈追求,逐渐形成了“福禄寿喜财吉”的民俗传统文化和儒、释、道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进而进化为今天的治世哲学。中国的文化、历史发展历程,就是中华民族追求幸福的发展过程。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一脉相承,文化和历史是鉴证文明进步的轨迹,我们无法挽留逝去的历史,但我们可以留住历史给予我们的文化,历史是路,社会是车,文化是车的动力。。。鉴于此,传统文化——我们祖先留给子孙的活宝,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传承就是弘扬。文化是以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的,除了永恒的“福”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它的阶段性,失去潮流价值的文化逐渐走向历史的暗角。唐诗、宋词应该说经久不衰的文化,但还是衰退了许多,原因是时代变迁,使其逐渐失去社会潮流性:唐、宋时期,文化娱乐比较匮乏,几千年的文字成了当时文化推崇的主题,唐代作诗,到宋已发展到作辞,吟唱诗词几百年,把汉字研究到了极致,以至后世子孙都无法逾越,那是的诗、辞,相当于今天的流行音乐,李白、李清照相当于今天的周杰伦,随便找个学生都能唱几首周杰伦的歌,唐诗宋词就要老师家长逼着背了。继承发扬和遗弃是文化发展的正常规律。。。传承即为弘扬。祖宗留下的东西,绝不能遗弃,也不可能都摆在明面上。事实周杰伦的流行歌曲和李白的诗是血脉相连的祖孙关系,只不过是几经继承与发扬的唐诗罢了,为了能让后人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就要把这几经发扬的过程原原本本的传承下来,这就是把传统文化的各个阶段性文化传承下来,再让子孙传承下去,以至世界上唯一最完整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永远的传承下去,留给全人类一个最辉煌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

如今已经不仅中国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那神奇的诱惑力使全世界都在关注她,国内的国学热,国际的孔子学堂,汉语热,都是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由以上内容得出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过程

四.传统中国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启示

1.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传统文化中与社会进步和时代潮流相符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加以发展,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状况,在当代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有意识地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这样才能起到熏陶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为适应自然环境和满足精

神文化需求而形成的,是经过历史扬弃的结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应在这快餐时代被轻易抛弃。文化不是用来谋取经济利益和物质效益的,它有其自身的价值,例如建设和谐社会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3,大学生应自觉成为民族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播者。我们要警惕西方大国的文化霸权,自觉学习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有其过人之处,但我们应坚持“拿来主义”,分清精华和糟粕。同时要顺应时代潮流,以开发的心态接受其他民族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优秀之处,来发展本民族文化。

4,政府对民族文化和国内的文化产业应大力支持。不断弘扬创新的精神,支持文化企业的创新。社会舆论也应注重弘扬传统文化。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自身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

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摘 要:五千年历史,五千年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人文素质关系着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走向。加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关键词:传统中国文化 大学生 人文素养

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优秀独特的灿烂文化,这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骄傲的资本,也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以文熏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于个体或是群体人文素养的提高、社会的净化尤为重要。在人类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品质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光辉杰出。有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还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并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还倡导追求高雅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不为神役”“不为物役”的人文精神,强调对群体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当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素养时,便赋予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性格,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因而必须重视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和及其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我国也一直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明确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目前,随着从小就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不断提高,其行为体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如长江大学学生为救落水儿童勇搭人梯救人的壮举展现了他们作为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李丽、徐本禹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极其充满爱的内心和不怕艰难困苦的顽强意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洪战辉没有被生活的苦难压倒,而是笑对苦难,顽强的生活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国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地震,大学生纷纷捐钱捐物献血,争当志愿者;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也到处是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

对此,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深感骄傲,但我们也看到了当代大学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折射出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的一面。如

1、动力不足,缺乏恒心。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

2、缺乏奉献精神。独生子女受到父母过分的呵护,易造成成年后的敬业精神匮乏、社会诚信形象不佳的情形。背离了职业人才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还有的学生性格孤僻,自制能力差,不善于交往,缺乏宽容与合作精神。

3、身体、心理上的问题。许多学生身体状况不佳,身体瘦弱,近视眼较多,心理比较脆弱,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4、缺乏自理、自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基本功不扎实,专业素质不高,实干能力欠缺,被动应付现象突出,主动参与能力较差,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发挥其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的作用十分重要。

方法有如下三条:

一、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

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活动实践中感染、熏陶。从而让成语楹联、书法谜语、民风民俗伴随着灯笼、窗花、中国结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游览历史文化古城。或是阅读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例如,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读《封神演义》最后一回,了解中国主要姓氏的起源;通过读《西游记》中提到的佛教诸神,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主要的佛经。还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等等,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让学生知道忠孝烈义,懂得仁勇智信,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形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丰富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探索兴趣,有力地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热,如于丹教授讲解的论语心得,易中天教授品三国的感悟, 激起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还可以结合各种各样的活动亲自体会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传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这一点实践活动比文本阅读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中,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等。

三、重视价值取向共优化,感动青少年的心灵,着力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度。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故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平等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例如:烘托传统节日气氛,丰富喜庆形式,通过包饺子、写对联、剪窗花等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其

中,九九重阳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义务劳动,均让青少年体验并感悟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再例如:可以模拟百家讲坛的形式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或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活动,亲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推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将促进大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21世纪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这也将是我国走向真正意义的现代文明富强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姜汝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陈力丹.《大学生与传统文化》,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4,齐燕铭 马军 董科.浅谈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42-43.5,李宗霖 司见南 岳东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第四篇:浅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浅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一、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教育是传承传统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更是乘机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主阵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某个时期曾经全盘否定传统,给传统文化的承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代。直至今日还存在一些高校漠视对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我们看到在大学生中,不会上网不会外语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对中外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甚了解、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让许多学者感到揪心和无奈。

在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中就强调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教育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的具体要求。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和优秀的的道德品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我们高校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把高等教育在复归于“育人”这一本位,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使学校培养的各类高级人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诱导,才有能力分析鉴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民族荣誉感和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融入国际社会,自然要尊重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亦应更尊重本国文化,爱护民族语言文字。大学生要读点历史,学习传统文化,这是百年大计。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因为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此外在学术层面,要强调中西融会。张岂之断言,将来的人文学术的高峰,也必然在中西融会中产生。科技愈是进步,社会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需求也将更加强烈。他解释说,科技也有科技伦理,环境也有环境伦理,自然与人类是密不可分的,要尊重自然,唤起人文精神。

(三)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教育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文、史、哲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思想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具人文情怀。传统文化教育还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

近年来天津市各高校也普遍认识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采取了很多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普通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

天津市历来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这里有着多所高等院校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1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等。这些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些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一)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必修课和通识课。在学校里对否一方面的知识加强教育最主流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开设课程。大学里的课程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必修课和通识课两类。

在高校中与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必修课程主要是大学语文课程。目前,天津市高校中,只有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不分文理的全校基础必修课,讲授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的人文、历史类课程。其它院校都将大学语文列为文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理工类学生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然在一些思政课中对于传统文化也有所渗透,但篇幅十分有限。

绝大多数都开设了传统文化方面的通识课或称选修课。这些公选课一般都集中在人文通识课板块。课程名称类型都是五花八门。有总论式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也有某一具体方面的如《中国哲学智慧》、《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中国古代史研究》,还有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开设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儒家文化与当今世界融和》,更多的是从传统文化与当今问题结合的应用价值角度开设的课程如《儒家文明与现代社会管理》、《孙子军事哲学思想与应用》等。

(二)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讲座。文化讲座的形式更轻松随意利于学生接受,著名的专家学者有着很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天津市各高校近年来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讲座也蔚然成风。比如相声大师姜宝林现在是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音乐学院以及天津老年人大学的教授,在天津各高校开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并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很多高校都推出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系列讲座,形成了宣传传统文化的高潮,也大大地开阔了大学生们的眼界,补充了学生们传统文化知识,使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更加热爱。

(三)课下阅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资料,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音像资料。大学教育相比中小学教育而言,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充裕,学习的主动性更强,高校提供给学生的图书资源更丰富。最近几年,天津市高校出版社出版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出版了一些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系列的图书。高校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类型的音像资料。我们看到这三种方式涵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方式之间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这三种方式的传播和影响,天津各高校学生大多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教育在天津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高校的做法更是可圈可点,受到了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例如人民网·天津视窗报道的:“最近一段时间,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在校学生每天都能收到老师发来的“国学短信”,许多学生的手机里甚至已经储存了近百条经典的语句。据了解,从三个月前开始,该学院的辅导员每天都会通过手机短信,给每个学生发送一条经典的国学语句,提醒学生牢记中华传统的美德。”生物工程学院书记文峰表示,这种新颖的形式让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国学文化经典,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而且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所有的学生

2都表示欢迎并且从中受益。

据了解,自这个短信平台创办以来,该院共向学生发送国学语录300多条,让理科学生也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学,并提高了个人道德水平。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天津高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天津市近九成高校都有以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的必修或选修课,但仍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学习国学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学校提供的资源明显不足。日前,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网络进行了一项题为“国学,你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的调查,抽样调查了天津市1500多名大学生。统计显示,82.9%的调查对象认为开设国学课是有必要的。建议开设选修课、公开课、定时讲座的分别占36.2%,33.5%和27.9%。面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很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还存在课程少的问题。很多学生反应这方面的课程供不应求。一般每学期只有一两门相关课程,很多学生有兴趣,却由于选课系统内的名额已满,而被拒之门外,既遗憾又无奈。

第二、无论开设相关课程还是举办讲座都存在着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各高校开设相关公选课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性规划,所以存在着涉及知识面不够广,各课程之间相关性差等问题。举办相关的讲座也存在着没有形成统一的、固定的制度,内容零散、杂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高校传统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努力提高传统教育的实效性,使其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产生切实作用。

本人认为要提高实效性,在开设课程和举办讲座时要注意做到三结合:

第一、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的大地上迅速传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与中国人天然所具有的大同理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密切相关,而这些思想本身就具有原始的、朴素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使中国人能够在心理和感情上接受科学社会主义。鉴于此,我们在大学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也要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第二、要把传统教育与新时代学生的特点相结合。现在我们面对的大学生多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有着他们独特的生存背景,也形成了一定的性格,他们在成长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眼界和知识面更广。针对这样的一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必要,同时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把传统文化与他们的性格特征、自身需求联系起来。

第三、传统教育要与今天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脱离开现实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难找到价值归宿,也必然让学生丧失兴趣。所以要注意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现实中的新问题,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一味依赖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和丰富的图书音像资源才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

3步热爱传统文化。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专业设置的特点,采取一些具体举措,如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宣传传统文化的讲座,在图书馆开设专门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角图书区等等。只有把课堂讲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学生的课余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的利用新资源新技术新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图书资料三种方式都属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目前的高校里,一些利用计算机网络、电子通讯技术等新形式的教育手段更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比如在校园网中开设专门的领域提供给学生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鼓励相关教师开设博客,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传统文化知识的平台等等。

总之,就像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所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我们各高校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认识到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 黄亚青

第五篇: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到“文化强国”的战略中心地位。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种外来文化以更加迅猛的态势涌进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使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我们民族很多的先进文化与礼仪修养都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消失,代之的是西化的思维。这种现象对思想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社会经验贫乏、是非分辨能力有待提高的青年大学生影响尤其巨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追忆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当前大学生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弘扬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以其超越时代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睿智慧识被人民大众所接受。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温家宝总理把传统文化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四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

2、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其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知行合一,不仅要学进去,而且要化出来;不仅要学,而且要做。其二既反对崇洋媚外,又要学习、借鉴和融合西方文化,在一些方面,西方文化、科技和管理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其三弘扬中国文化应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使其深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其四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个方法是先人总结出的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也应该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开拓进取。追求理想、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有了这种精神,屈原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才能面对小人的诬陷,不畏奸恶,以身殉国。“虽九死而尤未悔”的顽强意志,有了这种意志,越王勾践,为雪国耻而卧薪尝胆等。敢于否定、革固鼎新的改革精神,《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人格。所谓“厚德载物”,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把中庸的“中和”观念,扩大充为高尚人格,扩

展为天地万物的秩序结构及人类社会理想,进而光大为一种基本的文化精神。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如果生理机制是一个生命体成其为人的物质条件,那么人文素质则是决定这个生命体是人还是非人,或是人才还是非人才的最主要的内在因素之一。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人文素质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这一点。他不是强迫你要怎样,而是启发你从心灵深处自悟应该怎样。虽然有“性善论”、“性恶论”之争,但都主张自我修炼,灵魂陶冶,从根本上让人领悟做人的道理。

1、如何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其一阅读经典。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其二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从以下方面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等。

2.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人文素质的高

低不仅决定着自身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探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3.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的黄金阶段,精力充沛,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可塑性强,具备了提升人文素质的有利条件。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志。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作为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在人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是浅薄的,没有厚重感的。新世纪的大学生只有努力增强自己的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真正成为一名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底蕴的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打造文化强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根和发展之本,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使命。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优秀精神成果,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发扬天人合一传统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身心人格,培养和谐人文品格;发扬爱国主义也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其重要等等。所以,我们大学生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努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中来。譬如自觉、自信地学习、研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惟有如此,具有万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能进一步为世界其他民族所仰慕,而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5篇)

    摘要: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刻不容缓。高等教育成为了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然而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人说:“21世纪要让社会发展,让人们生存下去,应该回顾2500年前的孔子儒家文化。”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当今雷厉风行的的社会,传统的中......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当代人文素质的培养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当代人文素质的培养 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深深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初探(5篇)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初探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初探(精选5篇)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初探 (2008-01-04 10:34:56) 转载 标签: 校园 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大学作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人才的场所,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如果大学生缺乏了最基本的......

    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传统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

    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精选多篇)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