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3 13:5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学习体会》。

第一篇: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学习体会

《大庆石化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

任人员行政处分实施细则》学习体会

2012年5月份,大庆石化公司下达了《大庆石化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实施细则》。同年8月份,又下达了“关于认真做好《大庆石化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实施细则》学习活动的通知”。由此可见,该《实施细则》是公司第一个关于安全环保事故责任追究方面的重要规定,大庆石化公司对推行该细则的实施是下了大决心、大力气。科技与规划发展处组织员工进行了宣贯学习,随后又将文件资料发给每个人。通过人人学习,对该文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学习体会如下。

1、该《实施细则》对于安全环保事故中,公司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及其量纪处分标准作了明确规定,是查处安全环保事故责任人员的首要依据。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切实加强安全环保工作,惩处违章行为,促进安全环保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公司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对照该实施细则,结合本岗位工作,主要是总结出以下重点方面,需要在工作中严格把握,包括:

(1)在起草规章制度时要认真查询相关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及公司安全环保管理规定,必要时要请法律部门审查把关;

(2)在项目论证、方案选择时,要重点考虑安全、环保的相关措施,并认真调查研究,确保相关措施的是可靠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按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编制安全、环保篇,请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参加论证审查,做项目环境评价,按规定报政府相关部门审批;

(3)项目设计工作,一定要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程序工作,不批准未经审核的设计文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4)在项目方案和设备选型时,不选用国家明令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大庆石化公司科技与规划发展处:

2012年8月30日

第二篇: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办法

附件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依规治企,加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惩处违法违纪行为,根据《环境保护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相关境外企业根据所在国家法律法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环境事件责任追究(以下简称责任追究)坚持党政同责、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分级考核的原则。

第二章 追究方式和适用情形

第四条 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环境事件,应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约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级)至撤职的责任追究。

(一)集团公司内部环保监督检查或内部审计发现存在重大

— 3 — 环保问题的,提出的书面整改意见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

(二)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被政府有关部门处罚或通报批评且情况属实。

(三)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发生环保限批事件。

(四)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定义的突发环境事件。

(五)其他需要责任追究的情形。

被追责对象涉嫌犯罪,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条 集团公司内部环保监督检查或内部审计发现重大环保问题,追究以下责任:

(一)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二)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第六条 集团公司内部环保监督检查或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环保问题未整改或整改不力,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10万元(含)至20万元罚款,取消责任单位评选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评选资格。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四)若内发生所属两个及以上单位重大环保问题未整改或整改不力,对二级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至通报批评。

第七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地市级及以下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批评且情况属实,追究以下责任:

(一)对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二)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第八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省级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批评且情况属实,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10万元(含)至20万元罚款,取消责任单位评选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评选资格。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第九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国家级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批评且情况属实,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20万元(含)至50万元罚款,取消责任单位评选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评选资格。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四)对二级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五)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对责任人给予撤职处分。第十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政府有关部门罚款或折合处罚100(含)至1000万元以下,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5万元(含)至30万元罚款。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第十一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政府有关部门罚款或折合处罚1000万元(含)以上,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30万元(含)至50万元罚款,取消责任单位评选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评选资格。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给予记过至降职(降级)处分。

(四)对二级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 6 — 第十二条 发生环保限批事件,依据调查结论,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按照等同于相应级别政府相关部门通报批评的环境事件进行处理和处罚。

第十三条 发生国家认定的突发环境事件,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对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理和处罚。

第十四条 对被追责对象进行责任追究的同时,应并处相应经济处罚,从工资收入中予以扣除,具体标准如下:

(一)通报批评—扣减0.2至0.5万元;

(二)警告—扣减0.5至0.8万元;

(三)记过—扣减0.8至1.5万元;

(四)记大过—扣减1.5至3万元;

(五)降职(降级)—扣减3至5万元;

(六)撤职——扣减5至8万元。

第十五条 相关单位应根据本办法中的适用情形与项目合作方在相关合同中签订环保约束条款或补充协议,并对项目合作方进行考核。

第三章 职责分工及追责实施

第十六条 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是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的归口协调部门,职责如下:

(一)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环境事件调查,编制环境事

— 7 — 件调查报告,提出责任追究的意见和建议。

(二)负责与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相关单位之间信息传递、沟通、协调、报告。

(三)负责督促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方案,对环境事件整改落实和效果跟踪监督。

第十七条 集团公司监察部负责对环境事件的责任追究工作进行监督,并组织落实集团公司环境事件责任追究中的纪律处分意见。

第十八条 集团公司人事部负责落实环境事件责任追究中的相关人事安排工作。

第十九条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将环境事件纳入集团公司对二级单位的绩效考核,负责将对责任单位的经济处罚在核定工资总额时予以扣除。

第二十条 集团公司审计部负责对环境事件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集团公司各部门共同职责

(一)负责在职责范围内督办环境事件整改。

(二)负责建立长效机制,避免屡查屡犯。第二十二条 二级单位职责

(一)负责省级及以下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批评、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政府有关部门罚款或折合处罚100(含)至1000万元以下等环境事件的调查,编制环境事件调查报告,提出责任追 — 8 — 究的意见和建议,并在10个工作日内报备集团公司认定后进行责任追究。

(二)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环境事件的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针对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三)根据环境事件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经本单位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完毕,并向集团公司书面报告整改方案和整改结果。

第二十三条 基层企业职责

(一)发生环境事件的单位,要在环境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向集团公司和上级单位发送环境事件即时报告,说明事情经过。

(二)配合做好环境事件调查,如实反映情况,落实环境事件整改工作。

第二十四条 在责任追究过程中,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充分考虑环境事件的历史背景、实际决策过程,是否签批文件、是否分管、是否参与特定事项的管理等情况,根据责任人在环境事件中所负责任,给予不同等级的处理。

(一)给予党委(党组)书记与行政正职同等或较轻一个等级的党纪处分。

(二)除党政正职、行政分管副职外的其他班子成员,依据环境事件与分管范围关联度和应负责任大小,给予不重于党组(党委)书记处罚等级的处理,或免于处理。

— 9 — 第二十五条 受到通报批评及以上责任追究的责任人,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受到撤职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安排职务,至少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受到降职处理的,至少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其他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后续任职等按照集团公司领导人管理办法和员工奖惩指导意见执行。

第二十六条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按照上限进行处理:

(一)边纠边犯、累查累犯,在查处的同时又出现新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问题,出现两次以上环境事件追责问题。

(二)隐瞒不报、弄虚作假,发生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环保问题的,未及时上报上级单位,未进行责任追究的。

(三)干扰、阻碍、不配合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的。

(四)对申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或责任追究承办人打击报复的。

(五)受到中央领导批示严查或被媒体进行大量报道、对集团公司形象造成恶劣影响,且确认严重违法的。

(六)组织机构不健全、不按照规定设臵环保监督机构(或未配齐环保监督人员)、环保投入不到位的企业,发生环境事件的。

第二十七条 被追责对象在同一中由于同一原因发生多次责任追究情形时,按照较重处理条款执行。

第二十八条 对本办法适用情形中的被追责对象,实行环保 — 10 — 事件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第二十九条 被追责对象对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处理决定不服的,有权在20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核和申诉,复核、申诉期内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第三十条 对于由政府部门或监管机构组织调查的环境事件,若对有关被追责对象的处理意见严于本办法,按照政府部门或监管机构的意见给予追责。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中有关突发环境事件按《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以及《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会同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名称解释

2.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管理流程

— 11 — 附件1

名称解释

一、内部环保监督检查发现的重大环保问题

1.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或数据不真实,反馈情况不真实; 2.存在违反项目环评或环保“三同时”法律法规行为; 3.未完成总量减排计划、重点减排项目计划、环保监测计划等重点计划;

4.环保设备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或环保设备健康水平差,污染物严重超标排放或恶意偷排偷放;

5.全厂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和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累计值低于75%、80%;

6.被环保部门依法出具书面整改要求后,提出的整改问题未整改;

7.存在其他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建设、生产或经营行为。

二、环保限批

指因集团所属企业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暂停审批企业所在区域或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或环保验收批复工作的事件。

三、突发环境事件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

分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四级,具体界定如下:

1.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

— 13 — 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2.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3.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 14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4.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

(6)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四、环境事件调查报告

环境事件发生后,由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并编制环境事件调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一)基本情况,包括调查依据、实施调查的基本情况、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环境事件的基本情况。

(二)被调查领导干部等人员的任职及分工情况等。

(三)调查环境事件中出现的主要环保问题和责任认定,其中包括环保问题的事实、被调查领导干部和员工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有关依据、调查期间对环保问题的整改情况。

(四)处理意见和建议。

(五)其他必要的内容。

五、约谈

约谈是指环保监督部门约见未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责任人,依法进行诫勉谈话、指出相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到位的一种行政措施。

— 16 — 附件2

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管理流程

主办部门科环部张洁舒泽萍监控部门流程编号发布日期标题监察部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管理流程起草人审核人基层企业(A)二级单位(B)集团公司(C)表单11发生环境事件124小时内,上报即时报告2分级调查23环境事件调查分析2环境事件调查分析210个工作日内,提出环境事件追究意见和建议4调查结果认定5落实追责持续改进落实追责持续改进环境事件处理通报364资料归档

第三篇:安全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审定稿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 报告与调查处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进一步强化事故责任追究,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依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汲取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促进安全生产。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集团公司各矿井、地面生产单位。第二章 事 故 报 告 第四条 各生产单位发生事故后,应按以下程序逐级报告。

(一)生产单位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30分钟内分别向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和安全管理监察局汇报;子公司所属生产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在30分钟内分别向子公司、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和安全管理监察局汇报。

(二)集团公司总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集团公司负责人汇报,应当在30分钟内向大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大同分局报告;接到朔州煤电公司、轩岗煤电公司事故报告后,应当在30分钟内向事故单位所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派出机构报告。第五条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全称、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生产能力、证照情况等);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类别(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水害、火灾、其他);

(四)事故的简要经过,入井人数、生还人数和生产状态等;

(五)事故已经造成伤亡人数、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六)已经采取的措施;

(七)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以上报告内容,初次报告由于情况不明没有报告的,应在查清后及时续报。第六条 在规定时间内,可先根据《山西省煤矿伤亡事故调度汇报卡》内容进行电话报告,但必须补报《山西省煤矿伤亡事故调度汇报卡》。第七条 事故发生单位,报告事故应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谎报、瞒报。

(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并延误抢救的,属于迟报;

(二)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三)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第八条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九条 总调度室、安全管理监察局、云泉分局等有关部门 接到事故报告后,其值班人员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第十条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因事故抢险救援必须改变事故现场状况的,应当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抢险救灾结束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应当及时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抢险救援报告及有关图纸、记录等资料。第三章 事 故 调 查 第十一条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将一般事故又分为以下等级:

1、一级,是指造成2人死亡,或者6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二级,是指造成1人死亡,或者3人以上6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三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矿井停产8小时、生产盘区停产24小时、采掘工作面停产120小时以上,或者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四级,是指造成多人轻伤,或者生产盘区停产8小时、采掘工作面停产24小时以上,或者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五级,是指造成1人轻伤,或者采掘工作面停产8小时以上,或者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第十二条 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属于政府调查权限的集团公司做好事故调查配合工作。

(一)三级以上事故由集团公司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二)四级事故由集团公司业务职能部门分专业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三)五级事故由事故单位进行调查。

(四)集团公司认为有必要时,可直接对四级和五级事故进行调查。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由安监、公安、纪委、工会以及业务职能部门参加。

(一)事故调查组应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查明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

2、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类别、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隐瞒事故的,应当查明隐瞒过程和事故真相;

3、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4、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5、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6、在规定时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二)事故调查组成员单位职责:

1、安全管理监察局:参加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工作,依照规定的事故调查程序和处理办法,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2、云泉分局:负责组织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工作;

3、纪委监察处:负责对与事故有关的责任人员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调查,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建议进行审查、认定,对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察,对责任人员处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行政领导人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5、业务职能部门:参加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工作;为事故调查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第十四条 集团公司事故调查组组长由集团公司指定,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第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第十六条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十七条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第十八条 调查组成员遵守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 事故的信息。第十九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事故救援情况和事故类别;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第二十条 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由组织事故调查的安监部门归档保存。归档保存的材料包括技术鉴定报告、重大技术问题鉴定结论和检测检验报告、尸检报告、物证和证人证言、直接经济损失文件、相关图纸、视听资料、批复文件等。第四章 免争议程序 第二十一条 为保证安全制度的严肃性和安全工作的连续性,确保事故单位正常生产程序,增加事故处理透明度,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事故发生后对相关人员采取免争议措施。本措施不作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分意见。

(一)发生二级一般事故,事故发生区(队)的主要负责人事故抢险结束后一周内调离岗位,事故单位尽快重新任命接替人员,并将任命文件上报事故调查组。

(二)发生一级一般事故,矿(公司)分管领导事故抢险结束后一周内调离岗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矿(公司)主要负责人事故抢险结束后一周内调离岗位。由集团公司任命的领导到集团公司组织部待岗;由子公司 任命的领导到子公司组织部待岗。集团公司(或子公司)应尽快任命接替人员。第五章 责 任 划 分 第二十二条 按照事故发生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及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等因素划分责任,凡有下列情形之一,并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应追究其相关责任:

(一)直接责任:(1)违章指挥;(2)违章作业;(3)擅自拆除、损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4)不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二)主要责任:(1)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安排、督促、检查不到位,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不按规定程序审批贯彻安全措施;(3)无视业务职能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的警告,不及时消除隐患,或有事故教训仍未采取整改措施,使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领导责任:(1)贯彻、落实有关安全生产政策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不及时、不到位;(2)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3)安全投入不足,生产工艺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安全基础薄弱。

(四)安全监管责任:(1)业务职能部门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2)安全监管人员未履行职责;(3)部门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督促、指导不力。第六章 责 任 追 究 第二十三条 按照惩处配套,依法量惩的原则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第二十四条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集团公司根据事故责任和 等级,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下列处分,与上级事故调查组处理结果不一致的,从重处理:

(一)较大及以上等级事故: 直接责任人:开除; 主要责任人:行政撤职处分、开除; 领导责任人:行政降职、撤职处分; 监管责任人:开除留用、开除。

(二)一级一般事故: 直接责任人:行政撤职处分、开除; 主要责任人:行政降级处分、开除; 领导责任人:行政记大过处分; 监管责任人:行政记大过处分。

(三)二级一般事故: 直接责任人:行政降级处分、留用察看; 主要责任人:行政记大过处分、留用察看; 领导责任人:行政记过处分; 监管责任人:行政记过处分。

(四)三级一般事故: 直接责任人:行政撤职处分; 主要责任人:行政降级处分; 领导责任人:行政记大过处分; 监管责任人:行政记过处分。

(五)四级一般事故: 直接责任人:行政降级处分; 主要责任人:行政记大过处分; 监管责任人:行政警告处分。

(六)五级一般事故:事故单位制定处罚办法。第二十五条 地面发生事故,参照井下事故处理意见加重一级处理。第二十六条 行政责任追究程序:

(一)事故调查组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二)事故调查组向安全副总经理、纪委书记汇报事故调查情况;

(三)事故处理意见经安全副总经理、纪委书记同意,安监局会同纪委监察处将事故处理意见,报集团公司党政联度会议议定;

(四)纪委监察处依照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下达对(矿、处级)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和(一般人员)处理建议;

(五)事故单位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结果反馈纪委监察处和安全管理监察局;

(六)安全管理监察局将处理结果报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第四篇: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暂行)

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暂行)

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暂行)

湘办发[2015]1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环境保护责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是指对在落实环境保护职责过程中不履职、不当履职、违法履职,导致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上述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其他企业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尽职免责(减责)、失职追责的原则,既严格追究责任,又依法保护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积极性。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五条 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包括:

(一)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且持续恶化(按国家规范监测,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或者省级以上重要环境功能区的大气、水、土壤三大类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中的两项连续 2 年下降,或者一项连续2年下降情节严重)的;

(二)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

(三)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中严重失职渎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敏感问题不重视或者应对处置不当,导致事件恶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四)未完成国家和省人民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或者发生其他严重环境违法事件,导致国家对我省实施全省区域限批或者局部限批,影响我省重大工程建设的;

(五)不执行省委、省人民政府有关环境保护重大工作部署,情节严重的;

(六)其他需要问责的情形。

第三章 问责调查

第六条 发生本办法第五条所列情形,省人民政府启动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启动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时,省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按照要求配合调查。发生不属于由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启动问责调查的其他环境问题(事件),由市州或者县市区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进行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问责调,应当成立调查组,调查组一般由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审计厅和其他有关部门、有关市州人民政府以及环保、科技专家组成,省环境保护厅为组长单位。调查组组成人员由省环境保护厅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调查组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对调查工作负全面责任,调查组的主要任务是:

(一)查清环境问题(事件)的现状、经过、人员伤亡等情况,对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以及生态毁损情况进行评估;

(二)查清造成环境问题(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三)按照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界定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

第九条 根据调查进展情况,由省监察厅独立组成责任追究组,就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开展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提出追责意见。需要进行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商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提出意见。

第十条 调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形成调查报告,报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调查报告应当包括调查情况以及问责建议(监察机关独立进行调查的,同时上报专题报告),经批准后,调查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定,认真落实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省环境保护厅、省监察厅应当对处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第四章 问责方式

第十一条 发生本办法第五条所列情形,经调查后认定有关单位以及领导班子负有关领导和管理责任的,按照以下两款处理,再进行问责:

(一)单位不得评定为综合性先进单位;

(二)单位主要领导人、相关分管负责人以及其他责任人不得提拔重用,不得在综合性考评中评先评优。

执行以上处理措施的时效,由调查组根据情况在调查报告中提出建议(一般为一年或者到问题整改到位验收合格前,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同时,根据调查认定的情节、性质以及责任,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以下形式问责;

(一)对单位领导班子或者个人警示通报、约谈、责令整改;

(二)对单位按照规定采取追回、扣减或者停拨有关生态环保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等措施;

(三)对单位新上建设项目实行限批;

(四)对有关责任单位,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处理。对有关责任人,分别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查或者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 进行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四条所提原则,从以下方面严格科学把握:

(一)对情节严重且主观故意失职渎职的,从严问责,主要包括:

1、违法实施行政审批的,以及利用权力强令有关部门违法审批的;

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放纵违纪违法行为的;

3、制定的地方规范性文件违反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或者利用权力限制、干扰、阻碍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履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

4、违反科学民主决策程序,作出重大错误决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5、对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不重视,不采取措施,导致问题恶化,造成重大损失的;

6、阻碍和干扰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的;

7、其他问题情节情节严重需要从严问责的。

(二)对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环境问题(事件)的责任人实行终身问责。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组开展调查时应当对对造成重大环境问题(事件)的历史过程进行追溯调查,对本办法下发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严重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的责任人,不论其是否调离原单位、已提拔重用或者是否退休,都一并严格问责。对本办法下发前的问题,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有规定的,按照规定办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完整保存经济工作重大部署、重大建设项目决策审批以及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有关资料档案,以便追溯调查。

(三)对为保护环境积极履职、依法行政的工作人员予以保护,在责任追究时酌情予以免责或减轻处分。主要包括:

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以及本单位的部署安排认 真履行了工作职责的;

2、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错误决策或者违法干扰行为进行 了抵制或者如实反映了情况,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本人无权或者无力改变其结果的;

3、重大环境问题(事件)发生后,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了问题(事件)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损失的。

4、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发生重大环境问题(事件)的;

5、其他可以给予免责或者差事责的情形。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应注意区分不同层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责任。对省直机关部门、市州党委政府及其部门,要着重查清其职责范围内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决策、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落实等方面履行职责的情况;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乡镇党委、政府,除查清其职权范围内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决策、行政审批和对上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外,还要着重查清其履行属地监管责任,查处、打击和上报环境违法行为,组织开展环境问题隐患整改以及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等方面履行职责的情况。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所称重大环境问题(事件)是指符合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之重大(Ⅱ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标准的环境问题情形。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所称相关分管负责人是指分管环境问题(事件)发生领域业务工作的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行政处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人员

行政处分规定

第一条 为强化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责任,惩处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违纪违规行为,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发生,根据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第11号令),监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10号令),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中油安字〔2007〕571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中油监〔2010〕593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总部机关、专业分公司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对发生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以下简称事故)与环境事件(以下简称事件)负有责任,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适用本规定。

道路交通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参照本规定执行。责任人员是劳务派遣用工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对事故、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按照集团公司员工管理权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由监察部门和人事劳资1 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实施。

第四条 行政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行政处分的运用规则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中油监〔2010〕593号)执行。

第五条 事故、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

直接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事故、事件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责任。

主要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事故、事件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责任。

主要领导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事故、事件的发生负直接领导责任。

重要领导责任,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包括对下属单位监管)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事故、事件的发生负次要领导责任。

第六条 发生事故、事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业务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一)发布的指令、决定或者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安全环保管理规定;

(二)未建立、健全或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责任制;

(三)未组织制定或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章制2 度和操作规程;

(四)未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环保监管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环保监管人员;

(六)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

(七)对事故、事件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整改或防范措施不力;

(八)未组织制定或有效组织实施本单位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九)事故、事件发生后未及时组织抢救或采取措施不当,造成次生事故、事件;

(十)违章指挥,强令员工违章作业;

(十一)违反规定超能力、超负荷、超定员赶工期、抢进度组织生产及工程建设;

(十二)批准不符合规范的设计或擅自更改设计,致使建设项目存在严重缺陷;

(十三)批准购买、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设计要求的原材料、设备、装置、防护用品、器材、安全检测仪器;

(十四)批准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

(十五)批准不具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条件的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及工程建设;(十六)对资产没有进行安全环保评估或安全环保评估不合格而进行收购、兼并、租赁;

(十七)批准建设或者引进国家明令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十八)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关闭后仍继续生产;

(十九)未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擅自批准停用、闲置或者拆除污染治理设施;

(二十)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

第七条 发生事故、事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责任单位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业务分管负责人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

(一)项目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而批准立项或下令开工建设,未通过安全评价而批准初步设计或下令开工建设;

(二)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的建设过程管理不善、监督不力;

(三)设计上存在错误或缺陷;

(四)对发包或委托的项目,提供的作业场所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条件;

(五)未及时组织制定、修订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六)停工措施不当、超负荷生产,不具备生产条件仍组织开工生产,事故、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七)未按规定组织对机械设备、安全装置、环保设施进行检验、检修,设备有缺陷、无有效防护设施或超期限运行;

(八)在制造、安装、施工、检修及验收工作中出现错误或缺陷;

(九)质量把关不严,或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虚假材料;

(十)购买不符合标准或设计要求的原材料、设备、装置、防护用品、器材、安全环保检测仪器;

(十一)未按规定制定员工安全环保培训计划,相关岗位人员未按规定取得相应资质上岗;

(十二)在公司安全环保专项或安全生产费用规模内,对隐患治理项目未予立项或未组织整改;

(十三)未按规定开展安全监督工作;

(十四)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

第八条 发生事故、事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责任单位有关操作服务人员的责任:

(一)不遵守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二)无证或者未按规定持有效资格证擅自上岗操作;

(三)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或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岗位工作无关的活动;

(四)未正确履行安全职责,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危险情况不报告、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

(五)按有关要求应当履行监护职责而未履行监护职责,或履行监护职责不到位;

(六)未对已发生的事故采取有效处置措施,致使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事故;

(七)擅自拆除、挪用安全、环保防护设施、设备、器材;

(八)擅自动用未经检查、验收、移交或查封的设备;

(九)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数据、报告,或者编造生产记录或数据;

(十)其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的。

第九条 追究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应根据事故、事件的性质、情节及责任轻重,按照下列规定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降级、降职、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二)对发生重大事故、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三)对发生较大事故、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

(四)对发生一般事故A级、一般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

(五)对发生一般事故B级、C级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负有重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处分。其中,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的,按照一般事故A级给予处分。

对直接负责与事故、事件直接关联的生产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员,应从重处理,按应受处分档次中的后两档给予处分。

第十条 追究有关操作服务人员的责任,应根据事故、事件的性质、情节及责任轻重,按照下列规定分别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降级、留用察看、7 开除处分。

(二)对发生一般事故A级、一般环境事件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降级、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记大过、降级、留用察看处分。

(三)对发生一般事故B级、C级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负有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其中,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的,按照一般事故A级给予处分。

第十一条 对承包商发生事故、事件负有管理监督责任的相关人员,应根据事故、事件的性质、情节及其责任轻重,参照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给予相应处分。

第十二条 在同一生产内发生两起及以上,或三年内每年都发生一般事故A级、一般环境事件及以上责任事故、事件,对同一责任人员应当加重处理。数起事故、事件责任分别处理的,对后发事故、事件责任按应当受到的处分加重一档给予处分;合并处理的,按应当受到的最高处分加重一档给予处分。

第十三条 违反事故、事件报告和调查规定,对发生的事故、事件迟报、谎报、瞒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伪造或毁灭证据、阻挠事故调查处理的,根据情节给予责任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处分。

第十四条 对因事故、事件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构成犯罪免于刑事处罚的人员应同时给予行政处分,管理人员按照《中国8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分规定》(中油监〔2010〕593号)执行,其他人员参照执行。

第十五条 对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人员,自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受到开除处分的人员,用人单位应当解除其劳动合同,五年内不得重新录用。

第十六条 因事故、事件受到行政处分的,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经济处罚。

第十七条 各级监察部门和人事劳资部门应在事故、事件调查和责任认定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对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意见,报请具有处分决定权的机构或组织审议批准,按程序执行。

劳务派遣人员的处分,由用工单位提出处分意见,由派遣单位进行处分。

所属企事业单位对事故、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处分结果,应同时上报集团公司监察部、人事部备案。

第十八条 所属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本规定制定本单位实施细则,经民主程序审议通过后施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监察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责任管理人员处分暂行办法》(中油监〔2008〕318号)同时废止。

下载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产安全事故与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