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展黑龙江农业机械

时间:2019-05-13 14:0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发展黑龙江农业机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发展黑龙江农业机械》。

第一篇:浅谈如何发展黑龙江农业机械

大豆耕作机械化现状与前景

摘要

关键词:

前言

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大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

第二篇:广东省农业机械发展随想

广东省农业机械发展随想

回望人类社会,徒手打猎到刀耕播种,再到修渠通水,观天时地利,开垦田地,因地制宜,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的使用,生产力随即大大提升;农业机械发明越来越多,方便了农业的区域化生产管理,减少人工。

广东受地壳运动、岩性、褶皱和断裂构造以及外力作用的综合影响,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其面积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7%、24.9%、14.2%和21.7%,河流和湖泊等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北部多为山地和高丘陵。

广东省的地貌决定了广东省农业机械无法大规模实现机械化,只能小规模范围内达到拥有机械生产的要求,还有就是目前人流的状况:乡村到城市,城市中心向外围扩展,造成了乡村的人缺少,老龄化情况严重,无法满足生产力;这些不利因素都阻碍了广东农业机械化。

对于广东的地貌,适宜种植果树。这些年,一些人通过种植沙糖桔、荔枝发家了,很多人跟风,想赚一笔;也由于一些政府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外商的投资,使农业发展趋势向着果树的大规模,还有就是广东省目前发展过快,盲目招商,致使落下了病根,如工厂污水污染,砍伐过度,这些不利的因素虽然表面上短期内可以将收入提高,但无异于杀鸡取卵,危害了生态环境。当生产过剩就会出现倒货销售和积压腐烂于农地的现象,或产品单一,一出问题就全部有问题。

所以说广东省农业机械发展是任重而道远。

我觉得50年后,等中国把为发展而积下的后患,一昧追求经济增值,忽视了实际状况而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后,且由于科技机械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应该可以达到忽视地貌的因素,机械化是必然的。

只要给中国安定的时间成长,只要中国人再团结点,别说是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就算是全国机械化也不是难题吧。

关于广东省农业机械的发展,我觉得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理环境、国家政策、地方政府政策、机械水平等。

第三篇: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2010

附件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2010-2014)”

获奖人选事迹简介

1.方言

女,1956年生,现任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研究员。

该同志1982-1988年在原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局工作,参与了“七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北京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建设工作;1988年后长期在国家计委农村经济司从事农业经济政策及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多次参与党中央国务院农业文件的起草工作,在研究制定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同志在全国人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起草过程中,多次参与文稿的讨论修改,提出建议;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的起草工作中,发挥了组织者、具体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的重要作用。该文件涉及农业、农机工业两大产业多个部门,从制定工作方案、拟定文件大纲,调研座谈、协调各部门意见,到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后的修改,方言同志亲力亲为,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的同时,带领起草小组圆满完成了任务。该文件在政策层面上创新点多、指向性强、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对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积极而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同志也是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者,在国家规划编制、投资安排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如组织编制有关发展规划,协调安排投资启动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等专项建设规划,推动了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支持重点农业院校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农业机械化创新基地,提升科研能力;三是针对基层农机站近30年没有改造更新、推广服务能力十分薄弱的情况,调整投资结构,支持县级农机站更新完善设施设备,提高农机推广服务能力;四是重视和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积极将符合条件合作社纳入农业项目建设范畴,为各类农机合作社发展创造条件。

该同志热心参与我会活动并多次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高层论坛及学术会议上做报告。

2.王桂民

男,1968年生,现任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该同志作为福田雷沃重工领军人物,十分重视产品研发体系建设,带领公司主动“走出去”,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国际高端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搭建了“多位一体”的全球研发体系。同时,加快公司产品研发及开发,决策并指导了小麦收割机开发、大喂入量玉米收获机械开发、动力换挡大马力拖拉机开发、农机具开发等项目。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身为中国农机行业知名企业的带头人,该同志带领团队加快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步伐,积极投身到农机行业当中来,为推进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带领福田雷沃重工在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他主导下,公司于2011年启动“雷沃公益·关爱留守儿童计划”,每年拿出100万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截止目前,已在河南、安徽、甘肃、宁夏、黑龙江、云南、四川等地关爱留守儿童3000余人次,爱心行程达40000余公里。

该同志积极主导并以各种形式支持我会学术活动,担任我会第九届副理事长。

3.刘宪

男,1955年生,现任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监理)总站站长,研究员。该同志曾先后在农机企业、农业部农机化行政管理部门和农机技术支持等单位任职长达40年,从事农机管理、检测鉴定、质量监督、推广和监理等各类工作。该同志先后参与了国家《农机化促进法》、《促进农机工业和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意见》、《农机监管条例》等重要法规文件的调研和起草,农机鉴定、维修、监理部门规章制定。参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全国农机跨区作业、行业规划、科技培训重大专项论证和组织实施工作。该同志还长期担任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农机化标准体系和主要标准制定,拖拉机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质量跟踪等。该同志还承担国家重点技术开发推广项目,主持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曾获《农机检测节能技术开发与推广》新技术开发奖。全国节能先进工作者。

该同志1983年加入中国农机学会,在学会总会和不同分会任职期间,结合工作和行业特点积极热情参加学会活动,为学会和分会的发展提供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巨大支持。

4.何勇

男,1963年生,现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该同志主要从事数字农业与精细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智能农业装备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380余篇, SCI收录200余篇,其中6篇论文入选ESI近10年农业科学高被引论文。出版著作和教材10多本,主编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各1本。获发明专利30多项、软件著作权20多项。担任ELSEVIER出版公司SCI收录农业工程权威杂志《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IF=1.998)主编,《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IF=4.994)等10多本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国内《农业机械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等10多本学术刊物的编委,是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等30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担任国际亚洲精细农业学会常务理事、CIGR、美国IEEE、ASAE、ADSA会员。30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学术委员会委员。负责的《精细农业》课程荣获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资源公开课程。指导的2位博士研究生分别获得2012、2013年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主持)、二等奖9项(主持7项)、教育部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该同志是国家863领域专家、863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国家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国家级指导专家、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浙江省首届师德标兵、第四届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优秀杰出青年基金。据最新的ESI统计(2004年2月-2014年5月),进入全球农业科学专业领域前1%的“最被引科学家”(Most Cited Scientists),何勇教授名列119位,按发表论文数量计,农业科学专业领域排名159位。H指数27。

该同志还担任浙江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专家指导组组长和浙江省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专家组组长,积极探索科技服务社会新模式,为浙江省地方经济服务,特别在学会服务地方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多次受到省科协、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并多次得到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永康日报及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

5.胡伟

男,1963年生,现任天津农机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该同志从事农机化工作30年,长期从事农机化管理、技术推广、技术开发和发展理论研究工作,对天津及国内相关农机化领域工作都有相当的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得市级调研成果三等奖2项;荣获天津青年科技奖,获评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该同志长期担任天津农机部门业务主管领导,负责农机管理、监理和科技工作,组织全市农机化生产及安全监管,工作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带出一支团结协作,具有有战斗力的农机团队。组织推广了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械收获、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及设施农业等农机化新技术,组织天津农机购机补贴工作的实施,有效的推动了天津农机化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天津农机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天津农机化在全国首先进入高级阶段,农机化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三,业绩显著,贡献突出。天津农机化由单一的技术应用向机械化综合生产模式转变,由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转变,由增产增收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性转变,实现了发展质的转变与升级。

该同志能以敏锐的眼光抓住农机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勤于思考,善于组织推动,在农机化管理、研究、科技等工作方面有所建树。发表农机化论文50余篇。组织编著出版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概论》、《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与设备》、《玉米收获机运用技术》、《谷物联合收获机运用技术》、《农机化实用新技术》等科技图书10余册;主编了《中国联合收获机技术与市场发展研究》等学术会议论文集10册;对农机化科技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还担任了《中国农业机械年鉴》(玉米收获机械化专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农作物秸秆加工专题)的撰稿人。

该同志在全国农机行业发展中,在一些学科领域起到了领头人的作用。先后组织了13届联合收获机发展研讨会、6届秸秆综合利用研讨会,在促进我国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综合利用发面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先后组织4届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发展研讨会、出版著作,开启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学建设,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在学科发展中,组织了大量学术活动,使天津农机学会,中国农机学会青委会等学术组织成为天津市及全国最为活跃的学科团队,积极的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创立了天津农机化青年创新基金、提议创设了中国农机学会青年科技奖,为农机行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6.骆琳

女,1960年生,现任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该同志主要从事农业机械领域技术研究、农机产品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科研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工作。她长期致力于拖拉机、农机产品标准化和质量检验能力与体系的建设,为拖拉机、农机行业提供标准、质量检验技术与服务。曾承担多种农机产品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承担农机行业标准化微机管理专家系统项目研发;负责山东省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工作,组织完成了国家、省技术监督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类检测任务以及检验手段及管理体系建设;同时,组织有关业务部门进行农业装备性能测试与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研究和智能化测试系统的研究开发,面向全省乃至全国为广大农机企业建立与完善产品检验测试手段提供服务。她积极组织院内科研力量不断研发拖拉机、农机新技术、新产品,组织了山东农机院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决策与实施,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农机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她积极倡导以科研开发为龙头的行业科技带动战略,推动农业技术装备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山东农机院牵头先后组建了山东省现代农业装备行业技术中心、省现代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和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创新平台,有效整合行业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开展行业技术研究与创新活动。她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学术交流活动并积极参与行业规划制定,着力研究农机行业的发展战略、技术发展趋势、产品研发方向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课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该同志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有:参与三行精密播种机设计,项目通过省级鉴定;组织并参与制订ZB B91012—88《踏板式喷雾器技术条件》、JB/NQ182.1~3—88《踏板式喷雾器质量分等》以及ZB B 91029—90《播种机塑料排种器、排肥器技术条件》等行业标准,通过原机械部审查颁布实施;组织并参与制订悬挂式谷物联合播种机、6MY—80型皮辊轧花机、6MT—58型弹花机等产品省地方标准,通过省标准局审查颁布实施;独立承担原机械部“NA-SMS工程农机标准化微机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通过部级验收并在部属八大院所应用,获省机械工业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在《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专家论农业》等刊物以及中国农机学会学术会议上发表“微机在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几点思考”(1998~2002中国农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山东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及其装备发展现状与展望”(2005年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装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2008年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先后荣获“山东机械工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东方红’杯中国拖拉机工业50年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全国机械工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7.郭志强

男,1956年生,现任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该同志长期从事农业机械产品研发、标准、专利、技术、工艺、质量等管理工作。先后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设计2项,参与制订2个系列国家标准。发表论文论著10余篇。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并获奖:

1994年 “机夹刀具推广应用”项目,河南省机械工业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8年 “东方红-1604轮式拖拉机”项目,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 “新型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研究开发”项目,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GB/T3871.1~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系列标准”,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1年“GB/T18447.1~.4-2008《拖拉机安全要求》系列标准”,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2年“基于逆向工程和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大中型轮式拖拉机覆盖件开发”,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年,主持 “东方红-1604/1804轮式拖拉机”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9年,主持“东方红-C702-A/C802/C902型履带拖拉机”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其中,2009年主持的《300马力级大型拖拉机研究与开发》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该产品性能满足目前国内高端用户以及欧洲和北美市场要求,通过对节能环保型柴油机、电控负载换挡传动系、闭心负荷传感、电液控制、拖拉机总线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研究,形成自有核心技术。该类机型将代表国内拖拉机产品的最高水平,其技术指标将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项目研发形成了国内大马力轮式拖拉机产品换代技术平台;项目实施后成功突破了电液控制的负载换挡及负荷换向、带负载传感的液压提升控制、高速液压动力四轮制动、CAN BUS 通讯及故障诊断、电控发动机匹配标定及控制器软硬件开发等6项重大产品关键技术,促进了国内轮式拖拉机技术的发展,改变国内市场大马力轮式拖拉机主要依靠进口的现状,替代进口。

2011年主持的《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制造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列入2011国家第一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 该项目的实施掌握了电控动力换档拖拉机的成套高端制造技术,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制造工艺技术,突破了高端拖拉机制造的技术瓶颈,为制造更为先进、更大功率的拖拉机产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使我国拖拉机制造工艺技术和国外发达国家缩短了8-10年的差距,填补了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制造的空白,项目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农机行业的制造工艺技术水平和技术标准产生跨越式发展和提高,为迅速赶上国际先进农机制造水平的科技发展步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该同志曾获2007、2008洛阳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2012洛阳市“六加一”经济转型攻坚战先进个人二等奖,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十大杰出科技创新人物、中国机械流通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该同志一直积极参加并热情支持我会学术活动,在学会总会和拖拉机分会任职期间,为学会的发展提供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巨大支持,现任我会副理事长。

8.高焕文

男,1939年生,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该同志自1961年以来,长期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从事农业机械及农业机械化相关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历任系主任、院长,农业部保护性耕研究中心主任。在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研究方面,通过20多年持续深入研究,主持完成了从理论研究、田间试验、技术创新、系列机具研制与产业化直至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的全过程,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创建了适合小地块、经济欠发达田间的保护性耕作体系,创新了系列轻型高防堵性能免耕播种机,解决了一年多熟高产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难题,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保护性耕作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2004、2006、2007年连续3次担任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保护性耕作会议主席。2008年开始在青岛主持建立 “持续高产高效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区,探索增产增效新途径。一期试验结束,高产高效体系小麦三年平均亩产611公斤,比传统耕作增产29%,成为全国保护性耕作的一个新亮点。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农机化管理微机软件开发”、“机械化农业基本模式与及其系统优化”等课题研究,“农业机器系统优化研究”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参加中国工程院“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任北方组组长,主持完成“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和“节约型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等战略研究报告。

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9件,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SCI/EI收录60多篇),主编出版“农业机械化生产学”、“农业机械化管理学”、“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保护性耕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专著,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先后培养出博士30多名、硕士近20名,其中多数成为国内各单位的业务骨干,10多人成为校院负责人、长江学者和学科带头人。

该同志长期结合专业特点热情支持并积极参加我会学术活动,多次在学会各种会议论坛等作学术报告,并曾担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六届副理事长。

第四篇:农业机械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其展望

肖连杰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所面临的形势和今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概述。关键词:农业机械现状 问题 对策

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 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1 ]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07.2.25~28.近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较快,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加速了农业增长 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农业经营规模和农机工业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2] 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对策.农业化研究,2010,2:12-15

1.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1.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1949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有9.01万kw,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至2007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从5.50亿h增长至7.6亿kW,拖拉机保有量由1405.5万台增长到1728.3万台。2007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67.6万台,比上年增长20%;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5.6万台,比上年增长17%;水稻插秧机保有量11.2万台,比上年增长40%。高性能、大马力问题和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保持高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3]李恒涛,曲宏建.现阶段农业机械机型发展趋势[J].农机使用与维护.2008(2):33.

1.2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效益稳步增长

2006年夏季,全国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39.2万台,完成小麦机收超过3.2亿亩,每天最高收获面积达到1 600万亩。目前,农业机械跨区作业领域正由机械收小麦向机械收获水稻、玉米和机械耕地、机械播种、机械插秧等项目拓展。与此同时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也逐渐提高,农机协会、合作社和股份制公司等新型服务组织不断涌现,以跨区作业为品牌和关键农时季节为主战场的农机服务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4]吴艳红,吴瑞梅.农业机械推动新农村建设浅析[J].南方农机.2008(1):43.

2.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近几年,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发展迅速,依靠科技进步,农机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种类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大中型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田间作业机具增速较快,农机产品结构在不断改善,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但是,农业机械发展结构却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大中型机械较少,小型机械居多;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配套率低;种植机械多,畜牧养殖和加

工机械少;粮食生产机械多,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少等!另外,农业机械工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装备结构不合理,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不够!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要求![2] 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对策.农业化研究,2010,2:12-15

2.2农机化作业水平偏低,生产机械化规模较小

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虽然逐年提高,但与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以种植业(2006 年)为例[5] 易中懿.曹光乔.张宗毅.我国2006年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研究报告[R]//易中懿.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全国耕地机械化水平为55.39%,播种机械化水平为32%,收获机械化水平为25.11%!除小麦播种收获机械化程度较高外,水稻和其他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都较低,影响了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粮食生产规模小,社会化组织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较低,加之政府扶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民购机的需求,使农民很难购置大中型农业机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规模!能源和生产资料上涨幅度较大,农机作业成本上升,成为影响农机化发展的不力因素!

2.3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2.1%,而农机动力拥有量占全国农机总动力的50.2%;西部地区耕地占23.7%,农机动力却只有15.3%.[6]卢秉福,张祖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6(12):9—11.

2-4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发展长效机制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民收入较低,资金积累少,很难购买起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因此,政府需要加大财政和信贷等扶持力度,解决农民购买力不足的问题!另外,注意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问题[7]张天佐.在北方十二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R]//易中懿.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7-60

3对策

3-1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农机化整体素质和效益

坚持分类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在继续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为发展高效、创汇的外向型和城郊型现代化农业提供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鲜、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率先实现农业机

械化;粮食主产区要稳步提高小麦、水稻机械化水平,主攻玉米、薯类等机械化,延长农机服务链,做好产前、产后一条龙机械化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逐步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牧草机械化和糖料、棉花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搞好农产品加工。二是要配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牧业等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引导农民购置和使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要求的农业机械。三是要在保持必要的农机装备数量增长的同时,注重农机装备质量的提高.[8]谢方平,张喻.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2(10):33—34.

3.2.推进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业栽培技术

为了确立机械化新的作业体系,实施高度的机械化作业,应积极推进农业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比如栽培方式的统一化和生育状态的同样化等!推进农机与农艺一体化[9]蒋亦元.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业相结合问题[C]//易中懿.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5-67,并进行相关方面的技术开发!农机与农艺相互适应既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机与农艺相互结合将更加紧密,这也是世界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规律!

3.3 因地制宜,注重农业机械化区域化发展

我国地域复杂,作物品种繁多,各种作物不同环节的机械化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注意非均衡发展问题,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将紧紧围绕各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和特色农业而发展。注重发挥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比较优势,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和优势突出的发展格局,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优质化发展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4 推动跨区作业,使跨区作业向规模化发展

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是把分散的农机户与农机作业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市场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效率。为此,政府要高度重视,组织跨区机收指导工作要到位,使跨区机收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外,加快国内经济发展,不断地消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加大反哺农业的力度,推动农业向社会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积极进行城镇化建设也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10]牛淑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7.25~27.立足中国,放眼世界,2l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体现多学科综合和交叉特色的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是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信息与网络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都易于共享世界技术革命的成果,为此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按市场规律运作,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11]伦冠德.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6.6.17~19.[1 ]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07(2)25-28

[2]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对策.农业化研究,2010,2:245-248

[3]李恒涛,曲宏建.现阶段农业机械机型发展趋势[J].农机使用与维护,2008(2):33

[4]吴艳红,吴瑞梅.农业机械推动新农村建设浅析[J].南方农机,2008(1):43.

[5] 易中懿,曹光乔, 张宗毅.我国2006年种植业机械化水平研究报告[R]//易中懿, 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

[6]卢秉福,张祖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6(12):9—11.

[7]张天佐.在北方十二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R]//易中懿.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7-60

[8]谢方平,张喻.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2(10):33—34

[9]蒋亦元.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业相结合问题[C]//易中懿.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5-67

.[10]牛淑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7:25~27.[11]伦冠德.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6,6:17~19.

第五篇:黑龙江农信社的发展历程

黑龙江农信社的发展历程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始建于五十年代,2005年8月2日成立,地址位于哈市道里区经纬二道街63号。在政府授权下履行对全农村信用的“管 月省联社成立。省联社由辖内市(地)县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省联社由辖内市(地)县区)联社、农村商业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实民主管理。截至 2011年末,全省设立7个市联社(法人管理机构),个市联社(法人管理机构),6个办事处81 家县级机构(法人经营)家县级机构(法人经营),其中包括,其中包括 77 家县级联社和 4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全省还有各类营机构 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全省还有各类营机构 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全省还有各类营机构 1955 个。现有员工 2.5 万人。截至 2011 年末,黑龙江省农信社资产总额 1985.8 亿元,其中各项其中各项贷款余额 1026.2 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 813.5 亿元; 负债总额 1880.2 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 1451.7 亿元。黑龙江省农 信社是省内员工人数最多、机构分布广网点量客户层次信社是省内员工人数最多、机构分布广网点量客户层次丰富、支农服务功能最充分的金融机构。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9年以来,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大力推广信用农户、信用村镇等评定活动,大大简化了农民贷款的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也使农民的贷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扰多年的农民贷款难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至2003年年末,全国有32 225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机构总数的94.8%,有18553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占机构总数的54.6%。2003年当年,全国有6217万农户获得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64%,占全部农户数的28%

黑龙江农信社考试分析

表二:2013年黑龙江信用社招聘面试入围名单

2013年黑龙江农信社入围名单要比2012有的较大提升,招聘的人数在逐年递增,竞争也越来激烈。黑龙江农信社为多数想找到工作提供很多机会,面对就业压力,许多毕业生都选择黑龙江农信社,支援“三农”建设。

黑龙江农信社员工第一年没有业务额的限制 每月工资大概1500左右,签订合同为一年,一年以后转正,一年后开始分配业务额 每月工资跟业务额的完成情况有关 完成得好工资甚至5000、6000都能拿到;信用社近几年效益很好,内部收入增长迅速,所以员工的工资、绩效奖金都很丰厚,一般即使在县里、乡镇信用社,基本工资也可以拿到3000多,而且五险一金缴纳的比率也很高.所以黑龙江农信社员工待遇在逐年增加,这样使更多毕业生选择农信社。

根据历年考试题,我们可知黑龙江信用社往年招聘中公基部分约占 50% 左右,其中政治、科技和计算机所占比例较大,往年还会考查部分黑龙江信用社常识,例如可能会考查信用社近年重大新闻事件及最新经济数据等;另外黑龙江信用社近年招聘笔试中专业知识金融部分考查比例最大,其次为会计和经济知识;考生需要注意在备过程中有重点的进行复习,保证事半功倍。

农村信用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

村信用社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简称,是农村根据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集体合作金融机构。特点为:由农民投资入股,资金优先服务于入股社员的贷款需求。

农村信用社的运作特点和管理体制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本质区别,在资金实力方

面却远远弱势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另外: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下载浅谈如何发展黑龙江农业机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发展黑龙江农业机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农业机械概论

    2012年度全日制硕士入学考试《农业机械概论》考试题 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2. 农业机械化的特点? 3. 内燃机:四个行程 4. 电动机: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5. 撒播、条播、穴播......

    农业机械论文

    植保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苟晨醒 资源环境学院 植保(检测)2班 学号:201230200403 手机号:*** 摘要:本文在介绍国外发达国家的植保机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说明我国植保机......

    农业机械使用手册

    目 录 拖拉机作业安全常识„„„„„„„„„„..2 拖拉机安全作业的准备要点及注意事项„„..5 拖拉机田间作业常见问题的处理„„„„„.10 手扶拖拉机田间作业的正确操作......

    农业机械题[定稿]

    名词解释:1、大、中、小型拖拉机 按发动机额定功率大小,将拖拉机分为大、中、小三类。我国目前把14.7千瓦到36.78千瓦的拖拉机称为中型拖拉机,小于14.7千瓦的称为小型拖拉机,大......

    农业机械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核心期刊 CA JST EI CSCD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农业机械外文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griculturalMachinery for sub-Saharan The new government from 1950 to the 1960s, African countries after independence, a la......

    农业机械种类

    农业机械种类.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阿里巴巴农业机械分类: 食用油加工设备 (6......

    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及应用2(5篇范例)

    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及应用 班级:10农一姓名:蔡国顺学号:102250002018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