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发起及其经验教训
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发起及其经验教训-
摘要:“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提出,标志着党力 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 面。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但是,1958 年提出“大跃进”,有当时历史的发展。分析“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原因对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有相当的借鉴作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经验教训 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走过了许多弯路,“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的发起就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质 的突破,尽快摆脱国家的困境。然而在建设中我们忽略了很多 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提出与失败 有他特定的历史原因。
一、“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兴起的历史原因 “大跃进”运动从1957 年底开始发动,1958 年全面展 开。“大跃进”的提出,标志这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 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历史已经证明,这个 努力是不成功的。
1、经济的快速发展 1957 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 民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的斗志,增强了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整风运动中,一些工 厂、农村出现生产迅速增长的新气象,使许多人认为可以出现 比“一五”计划高得多的建设速度。毛泽东以及中央和地方不 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1957 年10 月至11 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随后在农村
开展了关于农业生产建 设的大辩论。同年11 月13 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在生 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年冬季兴起的农田水利建设、养猪积肥、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冬季农业生产高潮,“大跃进” 的序幕由此揭开。1958 年1 月和3 月,毛泽东先后在广西南宁和四川成 都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力求用更好的方法和更快的速度发 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南宁会议后,在批评反冒进和“保守 思想”过程中,“大跃进”的理论已经形成。1958 年2 月,又发动了反浪费、反保守的运动,批判保守,鼓动跃进。3 月 成都会议继续推动大跃进。成都会议通过的《关于1958 年计 划和预算第二本帐的意见》、《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 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关于继续对残存的私营工业、个体 手工业和对小商小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等文件,要求 生产跃进和继续变革生产关系。
2、共产国际的影响 毛泽东发起“大跃进”,国际共运的影响,也是一个重 要原因。1920 年,列宁提出“共产主义等于苏维埃政权加全 国电气化”的口号。列宁估计有可能在“为期不下十年或 10—20 年”时间里,使俄国走向共产主义。斯大林在1936 年 宣布社会主义建成以后,于1938 年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说在五年内,“完成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从社会主义过 渡到共产主义。”1957 年11 月,赫鲁晓夫在莫斯科64 国共 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提出在今后15 年内赶上和超过美 国,后来又宣布苏联进入了“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在 苏联的影响下,1957 年11 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发动 全民,讨论40 条纲要,掀起
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社论号召批 判右倾保守思想,在生产建设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
3、党内民主的缺失 中共八大以后在党内逐渐出现了民主生活不正常的情 况,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这 些胜利面前党内的一些人出现了骄傲自满情绪,逐渐脱离了群 众。1956 年周恩来、陈云等许多同志从实际提出反急躁冒进 的意见,而经过反右派斗争,毛泽东认为事情的发展完全证明 反急躁冒进的错误和他原来想法的正确。这些情况的发生严重 的干扰党内民主精神,疏远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的发动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损失。
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 果,在经济上实现以个大的跃进与普遍地建立人民公社,脱离 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的水平,也超越了群众觉悟和要求。它是我 们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出现的一次重大失误,尽管人民公社已成为历史,但其教训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1、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跃进” 运动与人民公社化的决策和进行都违背这一思想路线,不是根 据客观国情量力而行搞建设,而是根据主观需要制定各项经济 指标,而完成指标所能依靠的仅仅是政治热情和鼓动起来的劳 动者的积极性。“大跃进”是领导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 相背离的产物。这就警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自身的 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调查研究和一 切经过试点的原则”,把调查研究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 本途径。
2、发展党内民主
与完善法制建设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集体的决议任何个人不能推翻,特别是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党的领导和个人威望不断提 高的时候,更要谦虚谨慎,注意听取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 见,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反对家长制。正 确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可以使我们党少犯错误,不犯大的错 误,发现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因为它有决策及时、执行有 力、监督有效三大优点。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 法制建设,要制定各项专门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实行依法治 国而不是以人治国。
3、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他自己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也应该遵循,不能仅仅靠热情和积极性,否则只会带来不 好的恶果。同时社会需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缺少一大批懂经 济规律的人才,是造成大跃进’严重失误的原因之一。当前,我们国家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造就一批懂经济规律而且能按经济 规律办事的人。
4、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矛盾与主要任务 正确分析与认识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促进我国发展的一个 重要原因之一,1957 年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中共八 大对我国基本矛盾的正确分析。正是这一错误认识成为后来我 党提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错误提供了理论依 据。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日益落后的生产力与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我国目前的基本矛盾。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需要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这是一 个基
本国情而且不能脱离这一实际国情。
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程度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 本原理。但是,在1958 年,由于过分夸大了变革生产关系的 作用,在高级社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就急忙向人民公社 过渡。如果说“大跃进”运动是在经济上急于求成,而人民公 社化运动则反映了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层在改变生产关系上急于 求纯。企图尽快地实现人民公社,并以人民公社这种形式向共 产主义过渡。由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结果破 坏了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出现连续三年的大倒退。客观经济规 律的惩罚,逼得党中央和毛泽东不得不将基本所有制从公社退 到大队,又从大队退到小队。实践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是不能违反的。
第二篇:历史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中央1958年轻率发动的一次严重失误的群众运动,是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群众性的盲目蛮干。它打乱了国家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1960年冬,大跃进运动被迫停止。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国家带头人的前苏联经济发展也异常迅速,十多年的时间就赶上了英国。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超额完成,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空前高涨,这使我党主要领导人产生了冒进主义思想。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代表会议。会上苏联提出15年赶上和超过美国,受其影响,中国定下了15年钢产量赶上和超过英国的目标。
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提出1958年的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会议还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会议错误预言,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
会后,在全国很快形成一个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为了实现产钢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约有9000万人投入土法炼铁炼钢。一切现代化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也打破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生产秩序,大搞群众运动。尽管1958年全国钢产量达到1108万吨,但只有800万吨是合格产品,同时还损害了大批树林,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严重破坏生产生活秩序。
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各行各业都搞“全民大办”,都要“大跃进”。农业生产也竟放“卫星”,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为了达到高指标,避免被树为“白旗”单位,有些单位开始弄虚作假,出现亩产
13万多斤的试验田,超级玉米和巨无霸南瓜,一颗白菜重250斤和千斤大萝卜。这些造假当时不仅没有被批评,反而被树立为典型,从而,严重破坏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给思想领域造成了极大地混乱。
在“大跃进”的同时,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未经试验,仅用一个多月,全国就基本实现公社化。全国农户的99%以上加入了公社。号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将合作社财产及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甚至房屋都归集体所有,又人民公社统一调用、统一安排、统一分配,大搞平均主义。人民公司的典型做法是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这被当作共产主义因素。但是,当时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大跃进的结果导致基建投资、职工总数猛增,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和生产遇到很大困难;同时人民公社化大大损害了农民积极性,极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带来灾难性后果;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为此,国家不得不花费5年多时间进行经济恢复和调整。
第三篇:“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版)
第四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识记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调整国民经济
2. 能力培养
(1)思考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左”倾错误的历史原因。
(2)联系比较: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3. 情感教育与价值官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浮夸蛮干违反经济规律,脱离实际、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伟大成就,又有重大失误。这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现实,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遵循规律,才是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历史教训。
2.难点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未能及时纠正的原因。
三、导课
“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后,我国开始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没有历史先例,加之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尽管取得了不少建设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四、自主预习
1.“大跃进”运动开始于
2.1958年,党中央提出的总路线是。
3.1961年正式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的八字方针是
五、合作探究
1.为什么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总路线的提出造成了什么影响?
2.为什么说人民公社刮“共产风”不适合中国国情?
3.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六、拓展延伸
课本30页的“小议论”
七、限时检测
1.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
2.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苏联撕毁合同D急于求成3.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4.科学探究
大跃进时期有许多口号如“没有万斤思想,就没有万斤收获,没有万斤指标,就没有措施”;“只要想的到就能做得到”。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有道理吗?为什么?
八、课堂总结
1.教师反思
2.学生收获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内容标准】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过程与方法: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浮夸蛮干违反经济规律,脱离实际违背科学必受惩罚。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伟大成就,又有重大的失误。这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现实,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遵循规律,才是科学的态度。【教学要点】
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历史教训。
难点: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未能及时纠正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新课探究】
一、“大跃进”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设问:(1)为什么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思路:(结合 24 页一、二两段小字部分),从 1957 年下半年国内外形势变化分析总路线产生的背景: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只能摸索着在曲折中前进。②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③国内反“右倾”斗争展开,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④战胜资本主义的“超赶”战略滋长了急于求成情绪,以致脱离客观实际。(内因:过高估计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外因:战胜资本主义的“赶超”战略。)(2)提出的时间及内容:
1958 年,党中内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评价:总路线的提出造成了什么影响? 思路:这条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渴望。但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结合 25 页小字部分及插图进一步说明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提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大跃进”运动的指导思想。
2、“大跃进”的特点
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 1
发动起来。(结合 27 页小字部分及插图进一步说明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3、“大跃进”的核心内容 全民“大炼钢铁”。(全民“大炼钢铁”,不顾实际,浪费资源,破环环境,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
4、讨论:“大跃进”的后果
“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5、设问:“大跃进”本是一个褒义词,为什么在此要加上引号?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跃进,而是急于求成的浮夸蛮干。急于求成的根源在于党中央一部分领导人对经济建设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二、人民公社
1、设问:人民公社化的实质是什么?
思路:1958年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是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它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它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一曰大,二曰公”是指经营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2、设问: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思路:建议结合 26 页一、二段小字部分进一步说明。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如:大办公共食堂,严重脱离农村实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破坏了生产力。)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了什么?
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脱离可能性、必要性就会成空中楼阁。量力而行,稳步前进才是妥善之举。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国民经济限于困境。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国民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②从1959年起,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③苏联背信弃义,突然中止与中国的合作,并让中国偿还债务(抗美援朝中苏联援中的物资)。
限于困境的后果:生产下降、物资短缺、供应困难、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如,许多日用品需要凭五花八门的票证实施计划供应。)
2、调整方针
1961年,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经济指标和工作要求。
充实薄弱环节,主要是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这已成为当务之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进一步发展的支撑点。
克服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3、结果
到第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5年初),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4、设问: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思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中央领导正视现实,勇于纠错,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这是恢复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同时要特别提示:尽管“左”倾失误和三年经济困难对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总体上说,还是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这说明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
【课堂检测】
1、“大跃进”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左”倾错误。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哪一行业发动起来 【 B 】 A、工业
B、农业
C、手工业
D、工商业
2、“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后,迅速扩展到工业领域,从而掀起的群众运动【 C 】 A、对手工业的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炼钢铁运动 3、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 C 】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两大特点【 D 】 ①规模大②公有化程度高③生产效率高④社员劳动积极性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由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的“一大二公”的组织形式是(C)
A. 互助组 B. 村委会 C. 人民公社 D. 农业初级社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B)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7、1958年下半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情况有(D)
①农村正在进行土地改革 ②
大、中学生参加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大炼钢铁 ③资本家正在打骂工人 ④ 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8、1958年,中共中央错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A)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完全认识清楚
③ 急于求成情绪 ④错误过高的估计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五篇:论为人民服务
10公共关系 刘曼 10364012
论为人民服务
——读《为人民服务》有感
从前是比较抗拒看毛泽东的作品的,感觉与他的时代相隔太远,无法感受文字里想要表达的内涵,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有必要从毛主席的作品中汲取知识,因此此次读书报告再一次研读毛泽东为了悼念张思德而写的《为人民服务》。
首先,我想探讨一下为人民服务与牺牲的关系。在革命年代,特别是在毛泽东描述的年代——从新四军,八路军可以看出是抗战时期。在战火蔓延的时代,牺牲在所难免,牺牲背后必然是有一种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支撑的,它是为人民服务最贴切,最壮烈的诠释。但是,是不是只有牺牲才能称得上为人民服务呢?个人认为答案是不然的。在一个部队里,除了奋勇向前的战士,还有作为后勤的炊事员,通讯员,大夫等等,他们在战争中可能没有冲锋陷阵,没有光荣壮烈牺牲,或者更直接地说,他们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但是,他们没有像牺牲了的烈士一样被加冕“英雄”的称号,仅仅因为他们没有冲锋陷阵或者仅仅因为他们没有光荣壮烈牺牲,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在此,我并不是要追求给予他们什么光荣称号,只是希望人们也能够承认这些幕后工作人员的努力,就像是毛主席在文章中提到的: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毛泽东 1944《为人民服务》)。此处,他承认了这些幕后人员的努力,这些人员的努力,可能没有达到牺牲的地步,但是他们可能做过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他们没有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它们具有如此的勇气参与到战争,作为后援支撑着整个军队,丝毫没有担心炮火的袭击,这种精神即使没有牺牲也是可嘉的。因此我认为,牺牲是一种为人民服务,但是为人民服务的方式是方方面面的,为人们做了有益的事,即使是再小的事,也是一种为人民服务。
第二,想谈一谈牺牲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毛泽东 1944《为人民服务》)。战争年代,所有战士都抱着可能会死的心上战场,牺牲在所难免,但是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人民利益,为人民而死的是重于泰山的。毛主席在此处用了辩证法思维,他认为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因为每个人生来都是畏惧死亡的,要让战士有勇气有激情继续打仗,除了通过先烈的光荣牺牲事迹鼓励外,更需要的是稳定人心,我认为这段话是运用了这样的心理战术。到了今天,和平年代,我们甚少发生牺牲的事迹,我们更把牺牲抽象化,牺牲是一种精神,并不是说你真的为人民去死,你把你的精力投入到某个领域,是一种牺牲;为了打黑扫黄废寝忘食,是一种牺牲;为了追求学术的真相备受舆论压力,是一种牺牲„„“牺牲”这一词的含义显然随着时代发生了改变,过去它着重于行动力,当今社会它着重的精神层面的。我认为这种牺牲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必然的,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牺牲精神。试想一下,社会上没有人愿意为了人民利益作出牺牲,那么这个社会便是冷漠的,不和谐的,怎么能谈得上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呢?庆幸,在当今中国,为了人民利益作出牺牲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上至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家总理温家宝日理万机,处理内政外交,不断为人民服务,下至广州亚运会大学生志愿者不分昼夜,奔走于各个亚运场馆,令人欣慰的是,儒学所提倡的集体主义在中国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至少,我们还是勇于为人民服务的,我们还是勇于牺牲的。因此,牺牲在这个时代有了新的涵义,而且它是有存在的意义的。
作为个人,作为大学生,之所以要选择牺牲这个角度来看为人民服务是因为感觉当代社会新生血液层——就是我们大学生或者更广阔地说青少年,缺乏一种牺牲的观念。被过去的牺牲所束缚,我们只知道为革命死是一种牺牲,但是没有探究每一个烈士牺牲背后的故事,他们牺牲的何止是一条生命,他们在乎的何止是一条生命,支撑他们的奉献精神,我们忽略
10公共关系 刘曼 10364012 了,给他们勇气,使他们视死如归的原因,我们没有细心探究体会,却因为牺牲二字而惧死了,我们何以担当得起追求共产主义的目标呢?再回到今天,我们没有把先烈们的事迹作为借鉴,反而,自私自利,在我们心中滋生了,不要说为人民服务了,我们当中甚至有人为了个人利益牺牲他人的利益:李刚案,药嘉鑫案。这些都敲响了警钟。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当代青少年,当代大学生,我们心中有没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我们该如何作出力所能及的牺牲。从今天起,从自己做起,我希望能够更多关心他人,更多关心国家,学会牺牲,学会为人民服务。
201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