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教育课程之学习心得—新能源专业
创新教育课程之学习心得
通过四天的创新教育课程的学习,引发了我不少的学习感悟。四天的学习虽然很短,但我同样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不仅认识了新能源专业的几位老师以及他们的研究方向,还对本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以下便是我这几天来的学习心得。
1.对新能源与新能源材料的新认识
通过与姚卫棠老师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新能源的出现与发展,一方面是能源技术本身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些能源有可能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而受到支持与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新型反应堆)、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中的氢能等被认为是新能源,其中氢能、太阳能、核能是有希望在2l世纪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新能源的发展一方面靠利用新的原理(如聚变核反应、光伏效应等)来发展新的能源系统,同时还必须靠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才能使新的系统得以实现,并进一步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而新能源材料则是把原来习用已久的能源变成新能源。例如从古代起,人类就使用太阳能取暖、烘干等,现在利用半导体材料把太阳能有效地直接转变为电能。再有,过去人类利用氢气燃烧来获得高温,现在靠燃料电池中的触媒、电解质,使氢与氧反应而直接产生电能,并有望在电动汽车中得到应用。
一些新能源材料可提高储能和能量转化效果。如储氢合金可以改善氢的存储条件,并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都是靠电极材料的储能效果和能量转化功能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二次电池。
在姚老师的教导下,扫除了我对新能源与新能源材料的一些误解,使我了解到了更多的有关新能源与新能源材料的知识,增强了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2.对太阳能电池地位的重新定位
在几天的学习中,我发现太阳能电池勾起了我极大地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知道了太阳能电池有光—热—电转换和光—电直接两种工作原理,按所用的材料又可分为硅系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染料敏化电池、纳米晶化学太阳能电池。目前市场上大量产的单晶与多晶硅的太阳电池平均效率约在15%上下,也就是说,这样的太阳电池只能将入射太阳光能转换成15%可用电能,其余的85%都浪费成无用的热能。所以严格地说,现今太阳电池,也是某种型式的“浪费能源”。当然理论上,只要能有效的抑制太阳电池内载子和声子的能量交换,换言之,有效的抑制载子能带内或能带间的能量释放,就能有效的避免太阳电池内无用的热能的产生,大幅地提高太阳电池的效率,甚至达到超高效率的运作。而这样简易的理论构想,在实际的技术上,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执行这样的原则。超高效率的太阳电池(第三代太阳电池)的技术发展,除了运用新颖的元件结构设计,来尝试突破其物理限制外,也有可能因为新材料的引进,而达成大幅增加转换效率的目的。薄膜太阳电池 包括非晶硅太阳电池。虽然目前多数量产薄膜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仍无法与晶硅太阳电池抗衡,但是其低制造成本仍然使其在市场有一席之地,且未来市场占有率仍会持续成长。
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的知识学习,我决定将太阳能电池做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对象。
3.对创新重要性的体会
项宏发老师在课堂上用中西两个版本的“石头汤”的故事以及自己硕博连读‘坎坷’经历给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考察人类古今中外的创新活动就会发现,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活动是人的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换言之,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总而言之,是对前人工作的一种“否定”和超越,创新思维过程实际上是对已有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因此,知识和经验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基础,同时也决定创新思维的水平和质量,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观察问题越敏锐,越容易开辟创新思维活动的新领域;知识经验的层次越高,创新思维的水平和层次也越高。因此,要辩证地认识知识经验对创新思维的双重作用,注意弱化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影响。对现有知识经验批判地继承,在借鉴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现有的知识经验都能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会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争取做到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之事。
总之,这次听课让我收获很多,也让我思考了很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一点一点的进步,期待自己能博采众长,让自己的学习获得更高的效率!
第二篇:新能源材料学习心得
新能源材料学习心得
班级:094 姓名:刘建德 学号:200910204428
一、新能源概况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以新能源中的太阳能为例,新能源具有无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太阳能资源取之不竭,太阳能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每年到达地球陆地上的太阳辐射能量约27万亿吨标准煤,是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000多倍。可开发的风能资源为53000 TWh,是目前全球发电量的两倍,水力发电资源量的三倍。太阳能、风能已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是一种朝阳的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为维持技术优势、占领市场的需要。
二、我国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
太阳能、风能已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同国外相比,我国的能源系统更加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特点:能源枯竭的威胁可能来的更早。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仅及世界的一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占世界人均量的17.1%和13.2% ;加之能源利用技术落后,效率低下,能耗高,枯竭速度可能会比国外更加迅速,能源匮乏的威胁可能来的更早、能源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2020年全国需求量27亿吨TOE,尚缺4.8亿吨标煤;2050年一次需求量达到40亿吨标煤,缺口达10亿吨标煤,短缺25%以上。过度依赖煤炭,环境影响更加严重。煤炭几乎满足了我国一次能源需求的70%,66%的城市大气颗粒物的含量和22%的城市的二氧化硫含量均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冬季这些污染物的浓度更大,通常为夏季的2倍。环境专家估计,大气中90%的二氧化硫和70%的烟尘来自于燃煤。
煤废料的处理仍是问题。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矸石、腐蚀性水、煤泥、灰渣和飞灰等,已构成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成为制约所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在我国,近13亿人中约80%居住在农村,每年消耗6亿多吨标煤的能量,其中约一半来自可再生能源,但这些能源目前还是以传统的利用方式为主。另外我国还有700万户无电人口,无法用常规电网延伸解决用电问题。
发展新能源可以满足安排剩余劳动力的需要。如丹麦的风力发电制造业,1999年风机制造、维护、安装和咨询服务,即为丹麦提供了1.2万至1.5万个工作机会;它的风机零部件的供应遍及全球,同时还创造了约6,000个工作机会。
发展新能源同时可以维护生态建设成果、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目前有2亿多人面临沙漠化的威胁,但燃烧传统生物质能源在很多地区仍是主要的生活用能方式,导致森林过度采伐、植被被严重破坏,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建立起清洁、便捷的用能机制,则可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在鄂尔多市,同样面临生态危机的窘境,因此发展新能源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良策。
发展的事实证明,对我们国家而言,早开发,早主动,早受益;晚开发,晚主动,晚受益;不开发,不主动,不受益。
三、鄂尔多斯新能源的发展
在新能源发展中,鄂尔多斯走在全国其他地级市的前列。2009年9月9日,美国太阳能电池巨头第一太阳能公司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府签订谅解备忘录。此后宣布,将在中国鄂尔多斯建立一个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基地,并考虑在中国新建一家制造厂。2000MW的光伏发电项目,其规模将比目前全球已投产的最大光伏电站还大30倍。德国太阳千年筹划的光热发电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库布其沙漠,与那座最大的光伏项目比邻而居。
这是国内第一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它以太阳能集热获取蒸汽,再用蒸汽推动汽轮机组发电。鄂尔多斯是传统的煤炭出口大市,该市2008年的人均收入达到了两万美元。在这样一个有资金有市场的城市,引进第一太阳能的思路是先引进其技术,后在该地区生根发芽,发展其他产业。该公司计划在中国拓展供应链,以满足薄膜太阳能光伏模块的生产和回收利用。这家碲化镉薄膜制造厂,才是鄂尔多斯的终端目标。我国太阳能使用量一直在世界前列,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唯一欠缺的是单晶硅等提纯难题,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产业链发展的局限性,美国
第一太阳能如在鄂尔多斯建制造厂,那么,未来国内单晶硅等光伏产业材料价格必将下降,而也将带动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
四、我国发展新能源的障碍
目前,发展太阳能、风能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障碍。
成本障碍。与同类技术相比,太阳能风能生产成本比化石燃料高得多。以发电技术为例,如以燃煤发电成本为1,则小水电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2倍,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为煤电的1.5倍,风力发电成本为煤电的1.7倍,光伏发电为煤电的11-18倍,从而大大削弱它的经济竞争力。
市场障碍。其主要表现是:规模小、非确定性,而且缺乏相应的发展机制。国内的普通上网电价均价为0.4元/千瓦时左右,而光伏电站0.7288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如果按照0.3元/千瓦时的政府补贴、年发电小时数为1400小时来计算,那么上述2G瓦的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能会得到8.4亿元的补贴。当然,未来普通电价是会继续走高,光伏发电价格也会下降,因此政府所掏出的补贴额也会逐步减少。尽管如此,这仍是一笔巨款。光电价格过高仍是限制光电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政策障碍。过去10多年,相关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促进太阳能风能发展的政策。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管理机构的变化和有些政策规定的不完善,致使一些政策随之消失。
五、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新能源因其可持续性、清洁、环保,是未来全球能源的发展方向。世界许多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欧盟是世界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地区,1997年,欧盟颁布了新能源发展白皮书,制定了2010年新能源要占欧盟总能源消耗的12%、2050年要达到50%的目标;2004年,英国和德国都承诺2010年和2020年新能源比例将分别达到10%和20%。西班牙表示,2010年,其新型替代能源发电的比例就可以达到29%以上;北欧部分国家提出了利用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逐步替代核电的战略目标,并均已付诸行动。与新能源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全球的能源需求相比,目前新能源开发利用量还只是冰山一角,新能源未来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是:在落后于别人的太阳能风能技术及市场上,欧美等西方国家仍旧在加速发展,这有可能使得他们继续领先。太阳能风能技术不同于一般技术,科技成分含量较高,其产业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第三篇:化学校本课程之《新能源与材料》
化学校本课程之《新能源与材料篇》
课程说明
我国传统能源面临的紧缺危机越来越凸显,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将缓解能源危机,并且对于我国的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性的重大意义。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角逐新能源,为自身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加快满足经济发展中必需的能源。另外,气候变化要求我们开发清洁能源,传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不容质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敲醒了警钟,是全世界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里让你看一些新能源的资料,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新能源的知识,帮助你了解我国开发新能源的重大意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能源现状,应如何合理利用传统能源,意识到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课程目录
专题一 新能源-----2 专题二 材料-----8
新能源与材料
在上个世纪,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三种,就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不加节制,那么,地球上这三种能源能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240年、40年和50年了。四五十年,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实在是非常非常的短促;试想一下,对于今天20来岁的年轻人来说,到他们六七十岁的时候,如果地球上已经没有石油和天然气可用,我们能不为此感到惊愕吗?所以,开发新能源,替代上述三种传统能源,迅速地逐年降低它们的消耗量,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
专题一 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太阳能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地球每天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1.73亿家大型发电厂的发电量。2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同时还是一种清洁能源。收集和利用太阳能的两个主要方法是收集太阳热和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前者的利用很多例子我们都很熟悉,如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电池也被人们广泛利用在计算器、手表等等地方,我国的有些公路还安装了使用太阳能的路标。
但是太阳能也存在着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太阳光不是一直可以利用的。在日照不充足的地区或是当夜幕降临后,就无法使用这种能源。另一个问题是用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很高,比起使用化石燃料发电要耗费更多的财力。
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2/3以上地区的年日照大于2000小时,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太阳能开发条件,尤其是以青藏高原地区为最,那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计划和国家送电到乡工程,已利用太阳能发电为我国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和四川等地共16万无电户解决了用电问题。目前,我国已安装光伏电站约5万千瓦,主要为边远地区居民供电。
地热能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从20世纪开始,地热能被大规模用来发电、供暖和进行工农业利用。在冰岛,87%的家庭取暖使用的是地热能。
地热能在某些方面具备太阳能、风能等所不具备的特点,如资源的多功能性,不受白昼和季节变化限制以及可直接利用等,是一种较为廉价的清洁能源。但是要利用地热能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为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不易利用。我国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四川西部一带以及台湾地区,一般把高于 150℃的称为高温地热,主要用于发电。低于此温度的叫中低温地热,通常直接用于采暖、工农业加温、水产养殖及医疗和洗浴等。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7年9月在距拉萨仅90公里的羊八井地热田建成了地热电站,在拉萨地区的电力供应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直接利用量已达到13.76立方米/秒,年利用地热能10779百万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不过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还很小,不足0.5%。
风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目前风能最常见的利用形式为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是当代人利用风能最常见的形式,自19世纪末,丹麦研制成风力发电机以来,人们认识到石油等能源会枯竭,才重视风能的发展,利用风来做其它的事情。
1977年,联邦德国在著名的风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布隆坡特尔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电风车。该风车高150米,每个浆叶长40米,重18吨,用玻璃钢制成。
截止2009年底,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59亿千瓦,2009年全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3千万千瓦,涨幅31.9%。从累计装机容量看,美国已累计装机3516万千瓦,稳居榜首;中国为2610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海洋能
海洋能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海洋能特点
1.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得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
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之分。较稳定的为温度差能、盐度差能和海流能。不稳定能源分为变化有规律与变化无规律两种。属于不稳定但变化有规律的有潮汐能与潮流能。人们根据潮汐潮流变化规律,编制出各地逐日逐时的潮汐与潮流预报,预测未来各个时间的潮汐大小与潮流强弱。潮汐电站与潮流电站可根据预报表安排发电运行。既不稳定又无规律的是波浪能。
4.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就是海洋能一旦开发后,其本身对环境污染影响很小。
生物质能 2006年底全国已经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870万口,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4万处,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2,000多处,年产沼气约90亿立方米,为近8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了优质生活燃料。
中国已经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为原料生产燃气。2006年用于木材和农副产品烘干的有800多台,村镇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近600处,年生产生物质燃气2000万立方米。
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 A.核裂变能
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B.核聚变能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C.核衰变
衰变是一种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因其能量释放缓慢而难以加以利用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
(2)反应后产生的核废料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其最终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尚需不断监控及改进
(4)核不扩散要求的约束,即核电站反应堆中生成的钚-239受控制(5)核电建设投资费用仍然比常规能源发电高,投资风险较大。
思考与交流
1.学完了有关新能源的知识,谈谈自己对新能源的一些认识。2.想一想,还有那些新能源?并对其进行描述。
3.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有哪些有优点? 4.思考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与同学们讨论,写篇心得体会。
专题二 材料
人类生活中少不了材料,衣食住行没有哪一样能离开材料。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了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文明的推进与材料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材料被看做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历史学者往往用材料作为时代分期的标志。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直到目前的信息时代,都可以看出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的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每一种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都会对社会经济、工业生产、国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根本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后,材料技术仍是科学家们研究的三大热门领域之一。可以毫不夸奖地说,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类的昨天和今天,而且还将影响到人类的明天。
一、陶瓷材料
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材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大发明之一。大约8000年以前,住在我国黄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陶瓷,继而在宋、元时代发展到了很高水平。当时,瓷器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大量运往欧洲各地,欧洲人一向视中国陶瓷为无价之宝,所以,欧洲人把瓷器叫做“China”。久而久之,“China”成了中国的英文名称。
二、金属材料
在浩瀚的材料世界里,金属王国地盘最大,历史最久。人类已发现的116种元素中,金属占了93种,真可谓“五分天下占其四”。数千年来,金属材料的 发现和应用,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新纪元,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传统金属材料
(1)铜
铜是继陶瓷之后的第二种人造材料,在自然界中纯铜很少,常见的铜矿石是孔雀石,由于其色如孔雀开屏时的尾巴而得名,孔雀石放在炉内加热很易制得铜。此外还有黄铜矿、辉铜矿等。
铜的合金中比较重要的还有黄铜和白钢。黄铜是铜和锌合金,由于显黄色而得名。由于黄铜其色似金,现在一般装饰用的“金粉”、“金箔”、“金字”等都是用黄铜做的。由于黄铜耐磨,耐腐蚀,可做钥匙、水龙头、轴承等。一些骗子使用的假黄金,其实就是黄铜。
白铜是铜和镍的合金,由于其色如银而又价廉,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学会了冶炼黄铜和白铜,在波斯语中,白铜又称“中国石”。(2)铁
人类最早发现的铁,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眼铁”,在各个文明古国中发现的最早铁器都是用陨铁制成的。虽然陨铁很少,却为人类认识铁打开了大门。
到公元前1000年,人们开始掌握炼铁技术,当时冶炼的铁主要用来制作武器,后来逐渐扩散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由于铁价廉,因此逐渐代替了被富有阶层所独占的青铜。虽然材料的纪元始于青铜,但从对世界文明史的影响来 9 看,铁要大得多。可以说有了铁,人类才开始真正使用了金属。在铁器时代耕作者的锄等铁制品,各种工具如凿子、钻、锤、锥等也开始用铁制品,生产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但铁对人类文明的真正贡献是产业革命时代以后的事。从1750~1850年的100年内,作为材料的铁(最初是铸铁,后来是钢),作为加工手段的铸造机、轧制机、机床和作为产品的蒸汽机相互作用,迅速进步,支配着19世纪后半期的文明世界。这一时期,铁给人类以力量,使人类能随心所欲地掌握能源,发展文明。(3)铝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占地壳总质量的7.51%,比铁几乎多1倍,是铜的近千倍。由于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强度高、导电导热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航空、化工、交通、建筑、国防等工业,家庭日用品中也日渐常见,逐渐成为继铁之后又一对人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金属。从1919年开始,铝合金就开始用于飞机制造,此后铝和航空事业紧紧连在一起,因此有人把铝誉为“带翼的金属”。2.新型金属材料(1)记忆金属
记忆金属实际上是一种合金,确切地说应为“记忆合金”。它是指某种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变形,一旦外力消失后,它仍能保持 变形后的形状,而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数值时,这种材料又会自动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它似乎能“记忆”自己原有的形状。(2)钛——21世纪的金属
在地壳中钛的含量居元素的第9位,是铜的80倍,银的6万倍,虽然钛有如此丰富的含量,应用却很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钛是一种稀有金属,其原因与铝相似,由于钛的熔点很高(1725℃),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冶炼,而高温下钛的化学性质又很活泼,因此钛比铝更难冶炼。从1791年钛被发现,直到1947年经过漫长的一个半世纪才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且开始的产量很
少,到19世纪80年代才有较大的发展。
现在世界上钛的产量还很少,因此不如铁、铝等金属那么有名。但已经在航空、航天、航海、医疗等领域初露头角。科学家预言:21世纪金属钛将是冶金工业的最重要产品。
(3)超导材料
我们知道金属通常总是有电阻的,当电流通过金属时,金属会发热,像电炉就是利用电阻丝发热制成的。电阻的存在使电流通过时受到一些损耗,这种情况在许多场合是人们所不希望的。如何使导体的电阻降低甚至消失是人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
1911年荷兰一个名叫昂尼斯的物理学家在研究水银的导电性能时,发现水银温度降到-269℃时,电阻突然完全消失,这时撤去电源,电流在和外界隔绝的闭合电路中,仍能长久流动而不衰减。这个奇怪的现象轰动了物理学界,后来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把电阻等于零的材料叫超导材料。目前已发现了8000多种超导材料,使这门新兴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出现超导现象时的温度大都极低(接近-273℃),因此,没有太大的实用经济价值。为了寻找在较高温度下的超导材料,世界上无数科学家为之努力奋斗,直到20世纪90年代 才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接近于100 K(-173℃)的超导材料。我国科学家在1988年研制出了转变温度在120K的超导材料钛钡钙铜氧化物,1990年初又研制出了临界温度132K的超导材料,这是当时世界公认的最高温度,显示我国在超导材料研究方面,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今后,随着低温甚至常温下超导物质的发现,超导材料的应用必将成为可以给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注入无限生机的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它在电性方面的广泛应用其意义几乎可以与电的发明相媲美。由于超导体可荷载大电流并产生强磁场和零电阻的特性,因此,超导材料可用来制大功率超导发电机、超导电动机、超导电缆、超导加速器、超导贮能器、超导磁流体发电机、超导磁悬浮列车、超导核磁共振诊断仪等。
三、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1nm是1m的十亿分之一,一个基本的碳纳米管只有1.4nm,因此,科学家又把它们称为“超微粒”材料和21世纪新材料。
纳米材料的起源是一个叫格莱特的德国科学家在澳大利亚的大沙漠上旅游中的联想。那是1980年的一天,当时他独自驾车横穿沙漠,空旷、寂寞和孤独的环境使他的思维特别活跃和敏锐。他长时间从事晶体的研究,知道晶体微粒大小对材料性能有极大影响。他想,如果组成材料的晶粒细到只有几个纳米那么大,材料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个想法令他兴奋不已,回国后立即开始实验,经过近4年的努力,终于在1984年得到了几个纳米大的超细粉末。而且他发现任何材料都可制成纳米大小的细微粉末,且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原来是什么颜色,现在都变为黑色,熔点也显著降低。
现在,纳米技术已引起了一大批科学家的着迷,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 视。美国自1991年起把纳米技术列入“政府关键技术”,美国国防部每年为此拨款3500万美元;日本从1995年开始实施为期10年的纳米技术研究计划,并将它作为必须开发的四大基础科学技术项目之一;澳大利亚于1993年已将纳米技术列为21世纪最优先开发的项目。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也相当重视,且在世
界上进入先进行列,1993年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操纵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两字,是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进行这方面实验的国家;200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又首先发现了纳米材料的新特性——超塑延展性,纳米铜在室温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挠”。纳米技术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是因为它具有许多卓越性能:①纳米材料的熔点极低,如金的熔点通常为1064℃,当制成2nm的细金粉后熔点仅为330℃,这使低温下制造合金产品成为可能,而且可把通常不可熔的金属冶炼成合金。②有些药物制成纳米颗粒可以直接注射到血管内而顺利进入微血管,使药品疗效更好。③纳米大小的催化剂分散在汽油中可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纳米大小的铝粉加到火箭的固体燃料中,可使火箭加速。④化纤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现在添加纳米材料的无菌餐具、无菌纱布已面世。⑤由于纳米材料能有效吸收紫外光,因此,在防晒油、化妆品中加入纳米微粒可达到防紫外线功能。⑥使用纳米材料的微机械的出现对机械行业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例如一种小如跳蚤的微型手术机械,将它送进人的动脉,它前端那微型手术刀能按照人的要求切除肿瘤、排除血栓等。
可以预言,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纳米技术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四、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化合物是衣、食、住、行和工农业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材料,其中棉、毛、丝、塑料、橡胶等都是最常用的。以往人们使用的高分子材料都取自天然产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的今天,天然高分子材料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和科技等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近代化学、化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许多自然界从来没有过的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对满足各种需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分子是由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多次重复连接起来的化合物。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多,主要是碳、氢、氧、氢等,但是分子量很大,一般在10000以上,有的可高达几百万,高分子化合物因此而得名。
思考与交流
1.简述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查阅资料,在班上讨论交流纳米材料的用途。
第四篇:新能源培训学习心得
阳泉学习总结
根据集团公司产业发展的规划,为保障“四气合一”的战略顺利实施,集团公司研究决定于2009年11月和12月分两阶段进行以“天然气∕氢气”为主的新能源课程的相关培训。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第二期新能源培训班的成员前往阳泉进行学习,在为期半个月的学习培训中使我有了学习理论知识,增长见识,开阔思路的机会。
11月19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副总经理„慰问了我们第二期新能源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董事长在培训班上作了重要讲话,从培训的重要性、迫切性、必要性三方面入手,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强化培训的有效措施。
董事长的殷切希望,谆谆教诲极大的鼓舞了我们每一位学员。使大家清醒地意识到培训是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培训不是单纯的扩大知识面,而是培养跳跃式思维,多元化思维。培训不是一种福利,更不是一种享受,而是充实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的一个过程,也是自我启发、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这次学习是我成长中的“加油站”、工作中的“充电器”。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不断发展,“低碳经济”必将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次培训分为了两个单元。为我们授课的老师有清华大学核研院责任教授毛宗强,清华大学核研院副教授苏明山,清华大学热能系教授姚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詹淑慧,中国石油管道学院副教授黄春芳,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刘毅军等。在第一单元中我学习了《制氢加氢站实务》、《天然气经济专题》、《热工基础》、《新能源与氢能》、《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天然气加气站实务》、《氢能工程》、《天然气管道节能》、《城市燃气输配工程》、《四气合一战略专题》等专业新能源知识。
在不断的学习中使我明白了“低碳经济”到来的必然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是从中
国的能源结构来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作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了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正在努力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我们就是这其中的一份子,汇集起我们的星星之火,必将开创出国新能源美好的未来。
在授课的同时,来自清华大学的老师还组织我们做了几个小游戏,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叫“能量传递”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一位成员手中都拿着一张对折后的A4纸,将一个乒乓球传递到终点的一个小纸杯里。由于路程较长,第一个队员传给第二名后要马上跑到队伍的末尾,而后一步步将小球传递到小纸杯中。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个游戏我们小组却最终没能完成。我们静下心来,一起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一是每个人对到自己手上的小球的控制能力不一样,稍不小心小球就会滑落;二是两个人在衔接的时候配合不好就会让小球掉落。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力量的伟大,感受到了个人的能力再强,离开了团队也是不行的,而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
这次培训我被分在了第三小组。我们组在经过了半个月的学习后,创作出了《“氢”装上阵勇攀高峰——国新能源氢能发展战略构想》的小组论文。中国是世界氢气大国,但是合成氨是目前中国氢气生产和消费的主要领域,而中国又是一个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以煤为原料生产的氢气占很大比重,所以,面对氢气生产和应用的新经济发展,就要应用“环境、能效、经济”的生命周期研究方法,结合国情和地区的实际,用系统工程的眼光来全面地评估中国氢的生产和应用;要结合地区的实际,选择先进的技术,合理的方法来生产和应用氢能,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我们小组从氢能的发展、制备、应用、战略规划等方面做了分析,希望能对国新能源的氢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此我衷心的感谢公司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素质,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增进了我与同事们之间的友谊。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作为一名国新人,我将把我的智慧和汗水全部奉献给我的企业,为了企业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新能源新技术培训学习心得
新能源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化德县职业中学孙玉红
我有幸参加了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山东-巴伐利亚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甘肃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技术培训》。从2011年6月13号——23号为期10天计80课时的学习。先后在学院的新能源实训基地,进行一周的理论学习,一周的实训和参观风电场,设备生产流程。安装一套风光互补实验装置。期间还处理了光能,风能各一起运行故障,整个培训过程,理论传授和实例解析紧密结合,知识学习和实地考察紧密衔接,思想启迪和思维引导相辅相成,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同步引领。专家学者的讲课不但层次高、信息量大、启发性强,而且能够理论见之于实践,理念见之于思路,思维具体于方法。使我们更新了知识也更新了观念,开阔了眼界也开化了思维,见识了发展也见识了转型,体会了创新也体会了拼搏,感受了奇迹也感悟了使命。
一、通过参加培训,深感集中培训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来自山东的王志国,通辽的安钢,甘肃高台的王占国老师他们已经开了新能源这门课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来自中旗的赵桂珍,湖北的严姝婷,西宁的马永红老师电力电子技术理论方面比较突出。西宁的任锡林,甘肃武威的颜鲁薪,锡盟的朱立国,湖北的徐保权,酒泉的岳耀虎,尉蓉老师和我善于探讨问题,呼市和林的赵秀春,青海湟源的高万利,湖北的刘少卿等都是新手但学习态度很端正,动手能力强。还有赤峰的于晓庆,郭光宇,酒泉的刘花,格尔木的张世真等,大家
和睦相处,不耻下问,整个学习培训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让每个人的思想都经历了一次新的洗礼和升华,同时也储备、更新了知识,更为更新观念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学习,深感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
这次短暂的学习,让我接触到了区域发展、经济模式、新型产业、国策方针、行政管理、科学思维等众多领域的相关知识,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是知识经济是经济高端发展和高速发展的充分条件,另一条主线是掌握知识是掌舵经济的必要条件。发展新能源我国研发技术有了很大突破,但是风光发电的核心技术现在我国还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授课中老师在发展模式评价中都充分显示了这一条;参观点在介绍成功经验中也强调了这一条。
三,这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 1)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的原理 2)电力电子技术——整流,斩波 3)电力电子技术——逆变,变频 4)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的数据采集 5)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工程概述 6)电力电子与发电机实验 7)风力发电系统分析 8)光伏发电系统分析
(1)风力发电主要是利用风力机把风的动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能即电能,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物质流,一种是能量流:当风以一定的速度吹向风力机时,在风轮上产生的力矩驱动风轮转动。另一种是信息流:就是围绕控制系统进行传递过程控制信息,两者的相互作用,使机组完成发电功能;光伏发电中太阳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最基本器件,是以光生伏打效应为基础制备的,就是当物体受到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
(2)电力电子技术中整流,斩波,逆变,变频这一系列中也是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核心。前三者在整个风力或光伏发电系统中包含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变频技术是应用在交流电动机的调速,pwm技术一直是变频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各种应用场合仍占主导地位,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3)设备在运行中的数据采集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电网三相电压,发电机输出的三相电流,电网频率,发电机功率因数等。这些数据无论发电机组是处于并网状态还是脱网状态都被监测,用于发电机组的启动条件,工作状态及故障情况,还用于统计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总发电量。还据参数来确定补偿电容的投入与切出。
(4)电力电子与发电机实验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整流,斩波,逆变,变频等,利用示波器通过plc编程来演示各种状态下的波形,达到理想效果并展示出内在的变化。这点我校的设备还有差距。
(5)系统分析其中光伏发电包括收集负载,气象,气候,用户等
信息,实际上,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计算前后要涉及大量的判断,由计算机所做的任何方案都必须根据经验,不可预期因数和环境因素进行调整。风力发电系统中,容量小于750kw的系统可以用定桨距失速调节技术,当容量大于750kw时,大多要采用主动失速调节,变桨调节或变速恒频调节技术。因此,对风力发电中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对我国的风电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四,通过这次学习体会到我们学校相对于部分兄弟学校的设备还是差些,我这块以前的高配电脑换出去了,现在需要希望领导予以重视,因为很多程序现在无法运行。我们如果开这门课,初级阶段风电可以间接结合外部设备让学生了解其结构和性能。光伏发电就需要配备电池板,蓄电池,控制系统等设备。理论部分自己需要加强,对学生不必讲解太深但要求其懂得基本的运行原理,各部件的结构,性能。五,这次学习理论课教师:鲁巴职教师资培训中心的冀协义老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明杰老师。实训课教师:上海宝徕科技公司的陆锦楚老师。班级管理由我负责。
六,这样规模的学习我接触的比较少,没有体会到和领悟到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更希望和各位老师共同来探讨,研究这一课题。2011年7月2号篇二:新能源培训学习心得 阳泉学习总结
根据集团公司产业发展的规划,为保障“四气合一”的战略顺利实施,集团公司研究决定于2009年11月和12月分两阶段进行以“天然气∕氢气”为主的新能源课程的相关培训。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第二期新能源培训班的成员前往阳泉进行学习,在为期半个月的学习培训中使我有了学习理论知识,增长见识,开阔思路的机会。
11月19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副总经理?慰问了我们第二期新能源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董事长在培训班上作了重要讲话,从培训的重要性、迫切性、必要性三方面入手,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强化培训的有效措施。
董事长的殷切希望,谆谆教诲极大的鼓舞了我们每一位学员。使大家清醒地意识到培训是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培训不是单纯的扩大知识面,而是培养跳跃式思维,多元化思维。培训不是一种福利,更不是一种享受,而是充实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的一个过程,也是自我启发、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这次学习是我成长中的“加油站”、工作中的“充电器”。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不断发展,“低碳经济”必将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次培训分为了两个单元。为我们授课的老师有清华大学核研院责任教授毛宗强,清华大学核研院副教授苏明山,清华大学热能系教授姚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詹淑慧,中国石油管道学院副教授黄春芳,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刘毅军等。在第一单元中我学习了《制氢加氢站实务》、《天然气经济专题》、《热工基础》、《新能源与氢能》、《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天然气加气站实务》、《氢能工程》、《天然气管道节能》、《城市燃气输配工程》、《四气合一战略专题》等专业新能源知识。
在不断的学习中使我明白了“低碳经济”到来的必然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是从中
国的能源结构来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作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了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正在努力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我们就是这其中的一份子,汇集起我们的星星之火,必将开创出国新能源美好的未来。
在授课的同时,来自清华大学的老师还组织我们做了几个小游戏,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叫“能量传递”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一位成员手中都拿着一张对折后的a4纸,将一个乒乓球传递到终点的一个小纸杯里。由于路程较长,第一个队员传给第二名后要马上跑到队伍的末尾,而后一步步将小球传递到小纸杯中。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个游戏我们小组却最终没能完成。我们静下心来,一起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一是每个人对到自己手上的小球的控制能力不一样,稍不小心小球就会滑落;二是两个人在衔接的时候配合不好就会让小球掉落。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团队力量的伟大,感受到了个人的能力再强,离开了团队也是不行的,而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
这次培训我被分在了第三小组。我们组在经过了半个月的学习后,创作出了《“氢”装上阵 勇攀高峰——国新能源氢能发展战略构想》的小组论文。中国是世界氢气大国,但是合成氨是目前中国氢气生产和消费的主要领域,而中国又是一个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以煤为原料生产的氢气占很大比重,所以,面对氢气生产和应用的新经济发展,就要应用“环境、能效、经济”的生命周期研究方法,结合国情和地区的实际,用系统工程的眼光来全面地评估中国氢的生产和应用;要结合地区的实际,选择先进的技术,合理的方法来生产和应用氢能,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我们小组从氢能的发展、制备、应用、战略规划等方面做了分析,希望能对国新能源的氢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此我衷心的感谢公司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素质,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增进了我与同事们之间的友谊。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作为一名国新人,我将把我的智慧和汗水全部奉献给我的企业,为了企业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篇三:新能源培训总结
南方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培训总结
————系统运行部 毛伟涛
7月31日至8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南网总调组织的南方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培训班,为期2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整个培训过程,理论传授和实例解析紧密结合,知识学习和实地考察紧密衔接,思想启迪和思维引导相辅相成,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同步引领。使我们对电力发电由传统的火力、水力发电技术观念向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进一步转变,开阔了眼界也开化了思维,见识了发展,也见识了转型,未来电力发电技术电力创新应用的必然,感受了压力也感悟了使命。让我对新能源发电技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现总结如下: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同时由于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他们在燃烧过程中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趋势。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加以替代,是人类迫切希望,同时也意味着目前正处于能源变革的过渡时期。新能源是指常规能源之外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是在高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会污染环境,是清洁的能源,然而新能源具有能量密度低且高度分散的共同特点,新能源发电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的高新技术。
那么对于新兴的能源发电技术?国家有什么政策和相关措施呢(以光伏发电为例)?
光伏电价政策:设定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云南为0.95元/千瓦时,其余四省区为1.0元/千瓦时),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差价部分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贴。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由电网企业转付。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电量免收随电价征收的各类基金和附加,以及系统备用容量费和其他相关并网服务费。
根据《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33号)明确了全国各省2014年新增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指标:全国全年新增备案总规模1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800万千瓦,光伏电站600万千瓦。其中南方五省区情况如下表:
二、什么是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并网有什么要求和规范?
光伏发电站是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一般包含变压器、逆变器和光伏方阵,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等。
光伏发电示意图
并网点 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对于有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光伏发电站的输出汇总点。并网点的定义可参见下图。
光伏发电基本要求:
装机容量10 mw及以上的光伏发电站应配置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系统应具备0 h~72 h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以及15 min~4 h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功能。
光伏发电站每15 min自动向电网调度机构滚动上报未来15 min~4 h的光伏发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曲线,预测值的时间分辨率为15 min。
光伏发电站每天按照电网调度机构规定的时间上报次日0~24时光伏发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曲线,预测值的时间分辨率为15 min。
光伏发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曲线应通过技术支持系统自动上传到电网调度机构。光伏发电站的无功电源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光伏发电站安装的并网逆变器应满足额定有功出力下功率因数在超前0.95~滞后0.95的范围内动态可调,并应满足在图1所示矩形框内动态可调。
光伏发电站要充分利用并网逆变器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当逆变器的无功容量不能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时,应在光伏发电站集中加装适当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必要时加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我们需要监测以下内容:
测试应按照国家或有关行业对光伏发电站并网运行制定的相关标准或规定进行,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测试;
▲ 光伏发电站有功/无功功率控制能力检测;
▲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能力验证; ▲光伏发电站电压、频率适应能力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