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失地农民论文
名称:论文
课程:农村社会学
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20050308141019
年级:新师大人文学院05—12班
浅谈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失地农民存在的社会问题 ——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二工乡失地农民为例
姓名:郭娜娜
时间:2009年4月7日任课老师:罗意
浅谈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失地农民存在的社会问题 ——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二工乡失地农民为例
郭娜娜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的速度突飞猛进,农村大量土地被用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本文试图从城市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来阐述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用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对失地农民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城市失地农民;社会问题;社会分层;社会控制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speed of urbanization by leaps and bounds, rural land used in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ere appear a large number of farmers.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city of the farmers living condition to widespread social problems, with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sociology of land-lost farmers existing social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words: urban farmers, Social problems, Social stratification, Social control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取得许多成就,但是也存在许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国家的政策正在倾斜,而具有相同根源的失地农民的问题往往被忽略。一方面,国家给失地农民一定的补偿,留下来的居民能够在改造的原居住地稳定居住下去,不会发生群体的事件。另一方面,城市失地农民属少数,部分很快转变角色,由失地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进入中层社会。因此,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往往将城市失地农民的社会问题搁浅或者视而不见。
二工乡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
城市失地农民的是由于城市扩建而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国家采取补偿措施,对其进行安抚,鼓励其自谋出路的征用土地的农民。他们多数将原居住的平房改建成二层楼,用于经商。二工乡村民多是个体户,四周店面以饭馆与网吧为主,而店面二楼打着足浴、美容、美发、美体等招牌经营娼妓业。乡里还有许多私人住宅业在秘密经营娼妓业、赌博业等不正当的行业。乡内无基础设施,道路崎岖不平,不变行走。失地农民居住环境脏乱不堪,卫生条件相当差,从事餐饮业的店铺的食品卫生检查基本不合格,一直以来未得到整顿。乡内有汉、维、回、蒙、等民族混居。
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失地农民存在的社会问题是在社会变迁或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制度、利益等各种冲突引发的社会性的问题。而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失地农民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质差。
二工乡的失地农民以前是农民阶级,.收入普遍低,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对少。多数孩子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自谋出路了,他们中一部分人在城市繁华的地
区打工,一部分人留在家中从事第三产业,帮助自己家的店铺正常的运作。因此,失地农民的素质相对城市其他阶层差,而且很少再有继续学习提高的机会。第二,城市失地农民的就业形势严峻,出现复杂化的局面。
长期以来,中国农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数量和农民劳动力数量一直呈一降一升的逆向运动。[1]从1996-2004年,中国农民土地减少了1亿多亩,而中国劳动力却增加了4700多万,这种土地与农民劳动力的逆向运动,进一步加剧了中国
[2]农民的就业矛盾。城市失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有部分人能够很快转行,从事第三产业,盈利所得可供一家人的日常开支,生活基本稳定。而一些人不愿再跟别的,仅靠出租房子挣钱,不管租房主租房的用处与目的,导致很多不法职业兴办起来,使面临就业压力并素质低的失地农民加入到不法行业中来,如赌博、娼妓等。
第三,城市失地农民卫生条件差。
城市失地农民自己建找居房,拥有土地所有权,不便政府的统一管理,出现住房卫生参差不齐,新旧不一。由于居民的文化素质低下,保护环境意识淡薄,往往养成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大家都习以为常,最终导致乡内的环境卫生遭到破坏,卫生条件差,形成与步入城市化的地方的鲜明的对比。
第四,城市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城市失地农民基本上是个体户,虽然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家庭条件极其困难的户主可以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可是其他社会保障一概享受不到。城市失地农民自费享受社会保障,实际上增加了失地农民的负担,迫使他们对政府等行政部门的不满,不愿及时纳税或配合完成社区其他的事务。
第五,城市失地农民的组织化问题。
失地农民由农民转为城市商人,但他们的经营活动完全是自发的,独立的,未形成一定的组织与规模,创出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品牌,所以居住区的内部竞争激烈,商品或服务廉价,并且也不利于居住区外部的各个行政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延缓了整个社区的发展与建设。
理论分析
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失地农民存在的社会问题是难免的,具有普遍性。在社会变迁中,社会实际上进行了重新的分层,出现了新的阶层,如农民工,失地农民等。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产生社会分层的原因是存在社会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不是由于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别等自然差别造成的,而是由社会差别即人们的不同地位造成的。[3]而城市失地农民是由于其社会地位的变化造成新的阶层,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形态。这个阶层内部人们对自身的身份、地位、收入与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往往有更多的话题,不再向其他社区流动,因此具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失地农民安于现状,无视存在的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
换个角度看城市失地农民存在的社会问题,笔者则从社会控制的角度上分析。社会控制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统治,是用人性之外的社会力量来约
[4]束人们的行为。社会控制分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对城市失地农民的越轨行为,如娼妓或卖淫,用国家机制与社会组织的法律制裁更合适,但是打击面太广,而且以上不法行业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公安机关查处。而外界的舆论的舆论压力作用不大,多以社会外在控制的力量不够,效果不明显。失地农民内化的社会规范对群众性的越轨行为是失败的,没有形成合乎现代要求的社会规范或社会道德。
建议
第一,政策倾斜,资金投入。
对失地农民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增加失地农民居住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卫生建设。政府部门引导他们经商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
第二,行政职能部门形成监管机制,加强社会外部控制。
行政职能部门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各项事务的监管,形成一整套的监管机制。此外,应该加强社会规范与社会道德建设,运用法律手段来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控制,减少群体性的越轨行为。
第三,提高失地农民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加强内在控制。
第四,社区引导城市失地农民的就业,及时解决居民的日常困难。
参考文献
[1] 张秋锦.张强.龚介民.吴志冲著《农本论—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4(194).[2] 数据引自《2005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3] 王思斌主编《农村社会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137).[4] 王思斌主编《农村社会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179).
第二篇:失地农民背景
2.1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2.1.2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这一词汇与我国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与农地征用密切相 关,可以说是伴随着农村土地征用出现而产生的。目前,“失地农民”一词的使用频率已经越来越高。在中央及各地政府的法规条例中关于失地农民已有所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所谓失地农民,是以农业合作社(村民小组、生产队)为单位,经核查扣除村民宅基地、农村集体二、三产业建设用地和公共建设用地后,经区国土资源局确实认定人均实有耕地不足0.3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全部征为国有用地而撤销建制和尚未撤销建制并部分办理或未办理农转非人员的农民。从以上概念界定可看出,“失地农民”具有两点鲜明特征:一是具有农民身份,二是丧失原享有土地使用权、承包权、经营决策权。鉴于本文研究对象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故本文对于失地农民概念的界定,需要考虑是否享有社会保障的因素。因此,本文研究的失地农民界定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导致土地被征用,失去了原有土地的使用权、承包权、经营决策权,并且没有被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民。
2.1.3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将社会保障定义为:“一个社会对那些遇到了已经由法律做出定义的困难的公民,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业的人提供的收入补助。”《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是:“社会保障是对病残、失业、作物失收、丧偶、妊娠、抚养子女或退休的人提供现金待遇。”国际劳工局对社会保障的界定是:“社会保障即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妊娠、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降低而遭受经济和社会困窘,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以及对有儿童的家庭提供的补贴(1984)。——孟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第6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在中国,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也给社会保障下了不同的定义。
陈良瑾教授在《社会保障教程》中将社会保障定义为“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陈良谨:《社会保障教程》,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郑秉文在《社会保障分析导论》中认为“社会保障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相适应,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页
郑功成教授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应该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医
疗保健、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保障等社会措施的总称”。——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版,第11页
查阅大量资料后,调研小组成员在《社会保障制度概论》查阅得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稳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2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
2.2.1社会保障的现实性
一般而言,社会保障是国家面向全体国民、依法实施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各项生活保障措施的统称,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民福祉和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障。
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系统及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构成。其中:社会救助旨在免除国民生存危机,保障起码生活,它被看成是政府的当然责任;社会保险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旨在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增进劳工福利,它建立在劳资分责、政府担保的基础之上;社会福利则是实现全体国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在这一体系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及相关社会服务等构成了支撑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骨架。
回顾中国历史,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就是历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以救荒措施废驰下的大灾荒为背景,以抢米抢粮为前奏,结果是社会大**,甚者导致朝代更迭,这几乎是中国历史的公例。当然,也有例外,如唐代贞观年间亦发生过天下大旱,但因仓储后备等救荒措施得力,灾害频发并未酿致社会**,反而成就了强盛的贞观之治。因此,历代统治者凡重视保障民生并建立完备的救荒措施者,即使遭遇大灾,也通常能够消灾化险、转危为安。
2.2.2社会保障的风险理论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解决其社会成员可能遭遇的各种自然风险(年老、疾病、生育等)与社会风险(工伤、失业等)而采取的规避、补救措施,其保障能力本身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社会保障风险作为一种公共危机,其最终是以政府承担支付兜底责任的,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将造成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势必造成对公共利益的损害,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制度崩溃。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社会保障风险基本理论研究,详细把握社会保障风险的分类、基本特征,积极探索社会保障风险的防范措施,对于创新社会保障研究方法、方式,完善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保障风险及其分类
风险是指未来事件发生及其事件发生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损失三者构成。社会保障风险则是未来社会保障事件发生及其事件发生造成损失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例如养老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是确定的,而工伤、医疗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社会保障风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本质上是政府风险。如果按风险的性质分类,社会保障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社会保障绝大多数风险如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均属此类。投机风险是既有损失的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风险就属此类
如果按风险发生的原因分类,社会保障风险又可分为:
(一)自然风险。
因各种自然灾害和物理现象以及自然规律所造成的风险。如自然界发生的地震、海啸、泥石流、旱灾、涝灾等灾害,以及不可违背的年老的自然规律,当这些事件发生,进而导致社会保障资金收入意外减少或支付意外增加,就会导致社会保障偿付能力下降,极大地影响
人们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责任风险。
由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上的行为导致的风险。如企业负责人玩忽职守、责任心不强而导致的工伤事故风险;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医疗风险;又如各级政府有关消费品分配及民生政策不到位引发的救助风险;城市化进程中导致的“失地”风险;自然生态破坏,加上疾病防控不力而爆发的恶性传染病、流行病风险。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社会保障本身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导致的社会保障政府职能“失灵”,制度丧失公平或损失效率的风险、“动力真空”风险和道德风险等皆属于此类风险。
(三)经济风险。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政府的经济决策失误,或者经营者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失业风险和资金增值受损风险。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受到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度演化的历史进程、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危机爆发,企业破产,银行关闭导致的失业风险;又如通货膨胀导致的社会保障基金贬值,影响基金支付能力,实际保障水平下降的风险。
(四)政治风险。
作为多数国家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保障由于某些政治举措的变动或者政治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经常性变化甚至中断的风险。比如,由于政局不稳或者因为执政党或领导人的更换,导致社会保障丧失稳定的财政来源,因而无法实现对参保人的承诺的风险。又如,由于执政理念的不同使社会保障体系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复杂化,使社会保障丧失实现社会公平性的功能,无法保障参保人的基本生活的风险。
6研究结论与研究的局限性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及油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此,4月下旬至6月下旬,由宋立业、宋建明副主席带队,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县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参考文献
失地农民调查问卷
致谢
第三篇:失地农民办理整理
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且符合办理规定条件的,按以下程序办理参保手续。
被征地农民参保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由各被征地村(社区)提供征地协议及土地补偿合同;
(二)被征地农民身份证及户口本等证明;
(三)填报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花名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请表》及《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
(四)由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的《征地情况及保障资金明细表》。
经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手册》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证》。
(三)终止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
参保人员达到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时,各被征地村(社区)携带参保人员身份证及《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核定待遇。
为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政发号)有关规定,就《失地农民证明书》的发放,制定本办法。
一、《失地农民证明书》的发放对象
根据《县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失地农民证明书》的发放对象为:具有本县农业常住户口,在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因县城城区规划、工业园区和国家及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等需要,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家庭承包耕地全部由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统一征收使用,被征地时按政策规定拥有或可以分配责任田且征地时年满18周岁以上的农村在籍人口。
二、《失地农民证明书》的办理程序
(一)个人提出申请。符合失地农民认定条件的对象,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县失地农民认定申请表》(一式四份,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乡镇国土资源所、县农业局各一份);
2、申请认定人员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3、申请认定人员家庭第二轮土地承包权证原件及复印件;
4、征用土地情况证明材料。
(二)村委会初审。村委会受理申请后,组织人员登记并核实申请人的家庭成员情况,并成立由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及其他人员参加的评议小组进行评议。对经评议认为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应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7天以上,广泛听取意见,提出初审见,上报乡镇国土资源所和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对经评议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做好答复和解释工作。
(三)乡镇国土资源所审核。乡镇土管人员通过入户丈量、核查土地使用资料等方法,对申请人的家庭人口、耕地征用情况进行核实,签署审核意见。
(四)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受理申请后,应组织人员对申请人的的家庭人口、耕地征用情况进行核实,签署审核意见。经核实不符合条件的,退回村委会并做好答复和解释工作。
(五)县农业局审批发证。县农业局对乡镇上报的失地农民保障对象进行审核批准,发给《失地农民证明书》,实行一人一证。并将失地农民证明书核发名单抄送给相关部门。
三、《失地农民证明书》的管理
1、《失地农民证明书》由县农业局统一印制和发放,并统一编号。
2、对《失地农民证明书》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出借、出租和转让。
3、《失地农民证明书》遗失的,应当在法定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并向县农业局提出补发证明书的书面申请。补发的《失地农民证明书》编号与原编号一致。证明书因损毁影响使用的,可以向县农业局申请更换新证书,更换的证书编号与原编号一致。更换新证书的,原证明书应当收回。领取、补发、更换证书应当交纳工本费。
第四篇:失地农民调研
关于金塘社区失地农民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我县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翻天覆地,这必然需要大量的土地为依托,这是每个城市发展的必然轨迹。那么,我县失去土地的农民现在生活怎样?他们能不能获得工作机会?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为此,利用在金塘社区开展“三送”活动的机会,笔者对该社区失地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就调查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
被调查的金塘社区八个村民小组145户农户家庭人口为486人,其中劳动力214人。调查户家庭原有耕地共43亩,被征用耕地将近42.36亩,现有耕地0.64亩,现人均耕地0.0013亩。145户农户中,征地后收入增加的约61%,收入减少的约39%。在214人劳动力中,外出务工的约82.9%,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约13%,赋闲在家的约4.1%,无从事农业生产人员。
1、总体上征地后调查户收入和支出均高于征地后
征地后,调查户年人均纯收入为2742元,比征地前增长约6.7%;征地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745元,比征地前增长3.5%。从调查情况看,征地对多数农民来说是机遇,对少部分农民是困扰。土地被大量征用以后,打破了农民多年来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从思想意识到生活、生产方式等方面有些“无所适从”,在短期内成为突发性转轨对象。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用,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的生存保障,种田无地、就
业无岗、低保无份。多数农村劳动力必须离开土地,在农业之外重新寻找生活出路。金塘社区失地农民地处城郊结合部,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园区入驻工厂企业逐年增多,农民找到工作的机会比较大,务工的人数比较多;失地农民接收信息比较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的成功率比较高。部分失地农民利用征地补偿费开小商店、餐饮店经商,增加收入的门路比较多。总的来看,由于农业比较效益差,经商务工的收入均比务农高,失去土地后农民总体上收入有所增加。
2、约有四成调查户征地后收入减少
其减收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家庭主要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不能找到工作;二是一些家庭人口多,子女尚小、劳动少,吃饭人多挣钱人少;三是有些家庭长期有人患病,吃药看病花去大量的钱;四是经营第二、三产业失败。这些家庭,失去土地后收入普遍降低。
3、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多,从事农业人员少
二、失地农民存在的困难
1、耕地被征用,部分以种田为主农民的收入影响较大。一部分农民一直以来都是以种田为生,没有其他技能,失去土地或土地减少,收入便骤减,生活陷于困难。大部分农民耕地全部被征用,日常的生活开支全靠在附近打打工。另一方面,耕地大量征用后,剩下耕地很少,农民弃之可惜,耕之效益又低。有的农户说:“要征地最好全部征完,剩下耕地不多不少不知办啥好。”
2、农民就业非常困难。就目前来看,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就业压力大。从无业农民情况看,失地的中老年
农民失业率比较高。具体分析:一是就业岗位有限,失地农民就业难。二是受下岗职工和外地来的打工者的冲击,就业岗位越来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农民素质低,尤其中老年农民素质更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难。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就业困难重重。目前全村大多数失地农民主要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行业,如建筑业。
3、教育支出大,部分农民不堪重负。调查农户中大多数家庭有两个小孩同时在上学,读中专、大专、大学的开支更大,农民靠本身的收入很难维持,只有向亲戚朋友借债。
4、缺乏发展资金。部分农民在征地后有意去做小生意或发展养殖业、种殖业,但苦于没有资金,未能实现。有的失地农民缺乏长远打算,往往在短期内把有限的安置费消费完,从而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
三、失地农民的心态和期望
1、认为土地是生活的保障,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后心里较虚,担心以后没有退路。有些农民尽管目前生活还过得去,但由于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希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
2、普遍认为征地款偏低。征地是国家建设需要,农民是支持的,而且多数农民认为征地对于他们来说暂时是有利的。但认为征地补偿款偏低,他们说土地是子孙后代的命根子,征地以后农民缺地又缺钱。
3、希望政府着力解决医疗和教育收费的问题。他们希望政府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在医疗方面给予有困难的失地农民适当照顾。
4、切实帮助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和创业。不少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建议政府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对失地农民政策倾斜。希望农村金融机构能放宽信贷条件,降低贷款门槛,帮助农民自主经营。
四、对策建议
随着我县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土地征用仍然不可避免,失地农民队伍将越来越大,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关注失地农民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开发建设,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定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
1、建立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作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金,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引导农民从土地补偿资金中拿出一点,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除此之外,还应在补偿和分配上予以保障,一是退休年龄段农民因其已基本丧失劳动力,安置补偿标准应适当提高。二是应考虑土地增值部分农民也有权享受,要探索新路子,逐步实现让失地农民以多种方式比较持久地参与被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2、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
重视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
点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青壮年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二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农村富余人员和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三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
3、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
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社会化、非农化和充分化。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市场化就业。对吸纳失地农民达到一定数量的二、三产业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对失地农民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对消化失地农民、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为主而兴办的二、三产业,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总之,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上要通盘考虑,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双管齐下,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使我县农村经济尽快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轨道,加快我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步伐。
执笔人:王华容
第五篇:失地农民返贫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生存、发展和就业的权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目前的安置模式普遍存在补偿数额低,风险不确定等因素不能很好的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土地换保障”的思路才能妥善的安置失地农民,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成果,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返贫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返贫 补偿机制 土地换保障
正文: 一 什么是失地农民
在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因此我们给其一个特殊称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是指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统称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部分群体。
二 失地农民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空间迅速扩大,为保证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的土地被征用。目前,我国已有被征地农民4 000多万。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需要安排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 850万亩,其中90%以上为集体土地需要征用。按照全国人均耕地水平和现阶段每征用1亩耕地大约造成1.4个农民失去土地进行测算,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 850万亩,将有近2 600多万被征地农民需要安置,年均需要安置失地农民260万人左右。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年来通过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圈地以及“两换”等,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偿,拥有了新的房产,且这些房产都是按照城镇化的价格标准计算的,同时还能享受了原先所没有的社会保障,使他们在财产性收入数据上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甚至,这件外衣的披上,让他们提前达到小康,甚至现代化水平。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们,实际生活水平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农民失去土地后就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之也流失了与土地相关联的一系列权利。因为土地被征用之前,农民主要靠土地来养活自己,土地是他们的立命之本,失去土地就相当于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来源;而且农民一直是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工作;再者,土地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如果农民利用的好是可以为他们带来增值的,这就意味着农民失去土地后也就失去了一项经济价值极高的财产权利;最后,农民失去土地后,就失去了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这会间接导致村级干部的寻租行为。可见,土地的丧失会对农民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安置好这些失地农民将会阻碍国家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三 我国失地农民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失去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土地征用前,农民种田收益虽不高,但这部分收入比较稳定,为农民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土地征用后,农民失去了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对其生活带来较大冲击,尤其是对那些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冲击更大,他们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失去土地后成了失地农民中的弱势人群。有些农民尽管目前生活还过得去,但由于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希望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这恋地情结也造成开发建设的一大障碍。
2、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空间窄,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有相当一些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在城市务工经商的能力。失地农民劳动力中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大都未接受过职业教育,在就业中缺少竞争力,在城市就业的领域有限。同时,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不能享受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就业保障和失业再就业政策,加之农村一部分老弱病残人员本身已失去工作能力,进城后不能与城市人口享受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只能变为城市贫民。
3、再就业困难重重。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另外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上级尚未出台能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优惠政策,在制定享受低保政策上也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和倾斜,所以农民对征用土地并不是很欢迎。
4、生活成本提高。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失地后就意味着生活已经城市化了,以往自己种自己吃,而现在生活用品都要到市场去买,从而增加了生活成本。虽然征地后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但这部分补偿还不足以解决失地以后的生活来源问题。另外由于部分农民缺乏创业能力,到手的赔偿款不能变成“活钱”,导致失地后生活变得比较困难
四 解决失地农民把保障问题的建议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安居乐业,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首先 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确保失地农民长期受益。为避免有限的补偿金短期内被“吃光分光花光”,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要高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让利于民,并努力探索经营土地补偿金的路子。一是大力推行征地生活补贴与延期补偿办法。二是运作经营好村级土地补偿金。据调查,征地过程中,村级都有大量的集体资金。对这些作为解决村民公益服务的资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经营土地补偿金的路子,把土地补偿金留在村集体作为开发建设资金,通过村民入股、合作开发等形式建设标准车间向外出租的方式,让“死”钱变“活”,“小”钱变“大”,实现了土地补偿金的多次增值,让失地农民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收益。政府在征地中也要优先安排有发展潜力的地段,作为村级长远发展空间,指导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三是加强土地补偿金监督管理。为保证土地补偿金的科学合理使用,给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明确土地补偿金及其收益失地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强化对村级土地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避免被少数人挥霍蚕食。真正将土地补偿金用到明处、用到实处。定期公开账目,努力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监督权和治理权,同时也进一步缓和了干群关系。
建立健全就业扶持机制,加快失地农民转移步伐。
富裕农民的最佳途径就是减少农民,尤其是加快失地农民的转移步伐,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网络,为失地农民就业搭建服务平台。由于农民多数生活比较闭塞,与外界接触的信息渠道有限,可能就会失去许多外出务工的机会。为此,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创新机制、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信息平台和中介平台建设,对全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失地农民的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建起包括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技术状况等在内的劳动力资源台帐及数据输出平台。二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征地后应优先招用被征地的劳动力,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失地人员,对用人单位招用失地农村劳动力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优惠;此外,认真清理和纠正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使失地农民可以享受到与城镇失业人员一样的最新优惠和扶持政策。同时,大力倡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三是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关键是要搞好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大政府投入,创新拓展培训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提高农民工的各项技能,针对用工单位需求,进行“订单式”、有针对性地专项技术培训,切实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四是创造公益性岗位。将城市绿化、保洁、小区物业管理等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等由政府买单,提供给一些需要特殊帮助的人群,解决他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是对安置工作的基本要求。本着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逐步到位的原则,坚持从为失地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入手,探索建立三项保障制度,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是实行低生活水平保障全履盖。整合国家支农资金,增加政府投入,对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的老人,每年给予一定额度金额的自保。对困难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畴。对特殊困难失地农民进行“农转非”,纳入城镇低保。定期开展结对帮扶和送温暧工作,着力保障重点人群的生活。二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解放思想,探索失地农民养老模式,拓展保险资金交纳方式。采取村集体统一支付或者是由村集体和个人按比例缴纳的方式,合理负担,将失地农民逐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三是推行全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切实防止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就医问题,大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有效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们的生活来源问题。
建立健全居住安置机制,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质量。
不断改善失地农民的居住条件,切实提高其生活质量,结合项目建设拆迁还建工作,大力实施村改居工程,逐步实现平房楼房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一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完善”的思路,把失地农民住宅小区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建设标准,配套物业管理,避免了无序开发,提高整个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创新拆迁补偿机制,体现物业富民。针对以往拆迁还建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创新灵活多样的拆迁补偿办法。实行合同约定,以房换房、货币化买断安置;政府出资补助,联户自拆共建等多种方式并用,让拆迁户参入到还建中来,实现每户一套或多套住房。三是发展物业经济,实现物业富民。引导市场发展,活跃繁荣物业经济,通过门面租赁、房屋出租,做到物业富民保障。
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既是缓和干群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卢海元.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经济,2003(6)2 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J].经济体制改革,2003(6)裴智.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4)李文.实用不动产管理要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边泰明.限制发展土地之补偿与财产权配置[J].(台湾)土地经济年刊,19976 杨继瑞.中国城市地价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相关的参考文献还有:
[1]邓大松.社会保险.[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2]李珍.社会保险理论.[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3]熊敏鹏.社会保障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许琳.论我国社会救助的多元化主体.[J] 中国软科学.2002.8.[5]杨团.对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的框架性思考.[J] 社会政策网.2008.4
[6]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7]任振兴.社会救助的概念及原则.[J] 社会福利.2003.3.[8]去年百分之十六点三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J] 光明日报.2002.2.[9]郑功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跨世纪的改革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0.3.[10]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编.[M] 北京:中国社会保险年鉴.2002.[11]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3.[12]时正新.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14]郑杭生等.全面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5]杨团.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2.4.[16]2001年公益览胜.[J]公益时报.2002.2.[17]张瑞等.城市低保的历史进程.[J]中国社会报.2002.7.20.[18]世界银行.让服务惠及穷人.[J]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19]蔡铮.中国如何躲过人口老化这一劫?.[J] 中国报道周刊.2003.6.[20]温家宝.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