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失地农民利益
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内容至少要包括:
完善征地制度。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保证失地农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实现征地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解决征地后失地农民基本生活问题。
提高补偿安置标准,确保足额兑现,明确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管理。非法征地和强制征地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通过制定《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提高征地成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能有效遏制非法征地和损害农民合法利益现象。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是失地农民的共同呼声。国家应统一制定同一区域内的征地综合补偿安置标准,妥善解决征地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补偿不均的问题。还应建立监督机制,实行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加强对征地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及时公示补偿资金标准额度和每户农民资金到位等情况,严禁挪作它用。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应确保征地后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引导就业,进行就业培训,扶持创业,给失地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就业是失地农民最好的社会保障。建议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对其进行就业培训,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多渠道、多方式解决就业问题,并对其就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第二篇:构建以人为本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
构建以人为本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
内容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补偿、就业、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
关键词:失地农民 补偿 就业 社会保障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重要性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立足我国国情,深刻认识失地农民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对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民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受益者。积极发展小城镇,使农民“离土不离乡”,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主要形式。农民应该从城镇化建设中受益。其次,城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经济腹地,城镇化建设推动着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保障失地农民利益,调动他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次,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充分认识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性,特别是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关注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等民计民生问题,直接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当前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及其弊端
当前我国各地现行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主要有:货币安置、征地费入股安置、保险基金安置、留地安置、调地安置、低保安置等,其中货币安置方式所占的比重在85%以上。现行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如下:
安置方式单一。目前,各地对失地农民普遍采取的是一次性货币安置的方式,即失地农民在一次性全额领取安置补助费后,自主择业,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待遇。货币安置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农民心理上容易接受。一个明显的缺陷是不利于失地农民尤其是大龄失地农民的就业。
失地又失业问题严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失地无业问题较为严重。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其一是大龄失地农民。这部分人多以农业生产为主,现在没有了田地,由于年龄、文化、体力、技能等限制,转业十分困难。其二是失地前完全依赖土地为生的纯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其三是生活在远郊和偏远地区的失地农民。相对于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这部分人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性要小;隐性失业现象极为普遍。调查显示,2005年底河南省被调查的7.2万劳动年龄段征地农转非人员中,已获得就业安置的2.65万人,仅占36.8%,其余的都是自谋出路;就业转失业比例过高。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企业的转制、兼并和倒闭,过去已实现“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的失地农民,大多被裁减或失业回村。.安置不当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土地被征用后收入减少的农户,大多是传统农业地区的纯农业户。他们除了农业生产活动外,基本没有其它的生产经营活动,耕地减少后收入自然也随着下降。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在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中,自己缴费参加养老保险的尚不到1/3,而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参保率更低。
构建我国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
(一)构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补偿、就业、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即: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提高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改变传统安置方式,按照“市场引导就业、培训促进就业、社会帮助就业、政府扶持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思路,加大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和就业服务力度,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以“土地换保障”为原则,以被征地所承载农民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构建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成果的长效运行机制,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构建补偿、就业、社会保障充分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
1.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给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土地法》,严格控制农用土地被征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将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统一起来,在空间上更有效地保护农田,并且更合理地使用城市土地。
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应与国有土地产权地位平等。必须完善有关法律,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和与国有土地产权的平等性。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核资折股,量化到农民个人,组建村级股份合作社,让每一个村民拥有一份相应的股权;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动用征地权。土地出售的价格和相关赔偿条款也必须经由双方当事人之间协商达成,政府不能利用国家或政府的强制力专门为一般营利企业去取得土地,政府只有为“公共目的”才动用强制性的征地权;创新土地出让金制度,遏制政府滥用征地权力。土地出让金的获取应恢复其地租的经济学本质,即地方政府可以出卖土地,但出让土地的收益按该土地使用总的期限分期获取。这样既可以从经济上约束政府征地的冲动,又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该土地的开发和建设成本,有利于土地的健康开发和更加合理地拉动经济的发展;给予农民公平的补偿。我国是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给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应当包括对生产资料的补偿和对生活保障的补偿;完善征地程序,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在明晰产权、强化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土地市场进行交易,做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统一管理,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样用途、同等价格、同等收益的目标。允许和鼓励农民以租赁、参股等办法、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2.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就业保障是失地农民最有效的保障方式。坚持把就业放在首位,实行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政府应制定积极有效的就业政策,以就业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凡是劳动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均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享受就业培训、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改变先培训、后就业的模式,采取先就业、后培训。由企业与学校或培训机构签定培训用工协议,培训费用由政府、企业共同负担,农民经培训后应聘上岗;运用社会保障政策调节和缓解就业压力。在促进就业的前提下,辅之以必要的社会保障手段,遵循“以土地换保障”的原则,帮助失地农民中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就业特困群体,解除他们的后
顾之忧。
努力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是最终解决就业问题的出发点。各地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以失地农民的需要为出发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使之逐步树立竞争意识,使培训与就业活动紧密联系,做到有的放矢。
构建有效、畅通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各级政府和社会要多方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加强一体化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软、硬件建设,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其具体的组织形式就是大力发展失地农民就业中介组织,避免失地农民就业信息不灵、盲目性大、影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现象。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创业服务中心,并与当地培训、企业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密切的联系,鼓励失地农民走自主创业之路,为失地农民创业提供有利环境。
(三)构建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合理设计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精心构筑运行平台,积极引导企业、个人、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参与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
1.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应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机制,同时充分调动其他社会资源作为有益的补充。征地中土地补偿安置费以及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提供法律上的依据;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设计必须考虑基金投资运营问题,确保未来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可以交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并引入竞争机制来促进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必须汲取经验教训,加强基金的监管。首先需要尽快建立健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监管。其次,必须依法赋予监督主体的监管职责。目前,可以县级为单位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待条件成熟时,在全国联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促进基金更好地保值增值。
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是社会弱势群体,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是他们作为国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必须重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对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各地可参照本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由政府统一制定缴费标准以及最低生活补偿标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由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两部分组成,个人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补偿费、增值费和集体资金,地方政府根据集体经济实力确定集体与个人的出资比例;社会统筹部分由政府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的百分比给予专项财政补贴。超过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力 的人,在一次性交足保险金后,可以直接享受养老保险;在劳动年龄内的失地农民,没有就业之前,由地方政府安排一定年限的就业过渡金,征地补偿费出一部分,集体和政府按一定比例出大部分;就业后转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其个人帐户资金按实际转移,交费年限既可按比例折算,也可以补足差额后按实计算;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实行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鼓励个人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凡是个人购买基本医疗保险的均享受统筹基金。个人帐户部分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享受的额度按照不同的等级交纳。
参考文献:
1.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思想[J].中国农村观察,2003
2.陶菁.构建失地农民社会综合保障体系的思考[J].求实,2005
第三篇:农村土地征收问题和失地农民利益保障
社会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对策的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使得农用地数量减少,而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出现下降.政府应该完善土地征收法律规定,制定合适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保证失地农民能够拿到相应的补偿资金,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关键词:土地征收 土地征用失地农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然而,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过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很多失地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生活水平出现下降。
1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概念的界定
土地征收是2004年宪法修正后的新词汇,很多人习惯将土地征用和土地征收进行混用,到现在还是有很多文件和报告混淆 “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两个概念。实际上,二者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不同之处在于,征收的法律后果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土地所有权由农民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征用的法律后果只是使用权的改变,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农民集体,征用结束后需将土地交还给农民集体。而最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老话题,征地补偿费一般都是指土地被征收之后的补偿资金。土地征收所出现的问题
2.1城市化使农用地锐减,总体质量下降
任何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镇势必会向外围延展,城镇周边的郊区及农村集体土地不可避免的将会被占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但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时候,过多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并被粗放利用,造成农用地(尤其是耕地)数量的锐减,同时造成农用地总体质量下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1世纪我国耕地资源前景分析及保护对策》指出,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2000年至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而且,上述用地数据都是合法审批征用前提下的用地数量,还不包括违法征地的情形。据卫星遥感资料统计,前些年违法用地数量一般占用地数量的20% ~30% 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80%。而许多农村集体被征收后都被粗放利用,有的甚至闲置。据国土资源部不完全统计,全国开发区目前多达6015个,规划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已超过现有城镇建成区面积的总和,其中有相当多的耕地,有的还是高产农田,城市化建设占用了高质量的耕地,却不能开发同等质量的耕地,只能以低
[1]质量的耕地代替,而根据数据,目前全国开发区土地有43%闲置。
2.2很多失地农民未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资金
虽然现在经济发展了,很多年轻的农村居民去城市务工,然而他们绝不会放弃自己承包的土地,因为一方面,他们的父辈在农村生活着,可以通过土地取得一份收入,虽然不多,但是足够他们父辈们的生活费用了,如果情况好的话,还可以负担这些年轻农民的子女的生活费用;另一方面,当这些年轻的农民老了之后,只能回到农村来靠自己承包的土地赚取生活,这种现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下去。而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就变为国有土地,与原农村集体再无任何关系,所以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被强制性征收后就等于永久性的失去了这块土地。从这可以看出,农民失去土地之后,从现在看来是使他们少了一部分收入,而在将来势必是让他们失去了谋生手段,所以当他们的土地被征收后,应该让他们得到合理的补偿,而这种补偿应该使他们在以后依然能以原来生活标准或略高于
原来的生活标准生活。
从近几年所获知的情况来看,真正得到相应补偿资金的农民的数量不多,主要原因是
(1)国家和征地单位以及个人在支付了征地补偿资金后,这部分资金很多被层层非法克扣,当到达农村基层单位时已经少之又少,然而这些资金大多又会被农村村委会集体以各种理由给扣留;例如,用这笔资金进行农地水利设施的建设、修建公路等,然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投入进去,大部分都进了私人的腰包。(2)土地补偿费的归属:根据国家土地管理法的实施条例规定,土地补偿费应该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用于发展生产和安排因土地被征用而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的就业与不能就业的人员的生活补助。然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到底指什么、怎么确定成员、运作机制如何?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而很自然的,在农村(尤其是在不算发达的地区)农村村集体委员会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代理人,而土地补偿费也自然归村委会所有,而这些资金也很少能像法律规定那样被运用。[2]
2.3征地补偿标准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一部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费(主要是指耕地,其它土地的补偿标准,各个省市自治区有相应的规定)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其中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为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0-30倍,从表面上可以看到,这个补偿标准设定的很合理,因为每户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后,一次性可以得到的补偿资金是每年种地收入的10倍至30倍,可从实际来看并不是如此,有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并没能够维持原来的生活标准。
近年来,中部城市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大致如下:一类为水田、旱地、菜地、鱼塘、园地,按13000—15000元/亩;二类为有林地、苗圃、疏林地、灌木林、农路、坑塘、工矿用地及居民点、空闲地、水工建筑、水库水面、荒草地、河流等,按5500元/亩补偿,其中青苗补偿500—900元/亩,已付地面附着物补偿的,不再支付青苗补偿费。这上面的征地补偿费是指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根据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公布的数据,土地补偿费是耕地前三年年平均产值的8倍,而安置补助费是耕地前三年年平均产值的12倍。这个补偿标准相对于土地管理法中的规定,显得比较高了,但是和实际情况比较就显得比较少了。根据湖北省官方公布的标准,每户失地农民得到征地补偿资金的在1-3万之间,假定征地补偿资金能够完全到达农民的手中,也只能保证这些农民在近几年的生活水准不会下降。如天门市开发区群力村距天门城区仅4里~5里路,土地征用前总耕地1340亩,当前仅剩下100余亩耕地,即占九成以上的当地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些失地农民多以打工收入为主。在对当地5家农户的访谈中发现,征地以后五户家庭年总收入60000元,比征地前的90000元减少33.3%,户平减少6000元。征地以前家庭的柴、米、油、菜等大宗消费品都是自给自足,征地以后这些日常消费品只能从市场上购买,一户仅米、油、菜三项一年就要多开支4000多元,且水、电、煤、气等物价上涨,增加了他们的生活负
[3]担而。对于那些“三无”(种田无地、就业无能、低保无份)的老人,以往少量田还可以维持生计,可土地被征收后,靠那少量的征地补偿资金,老人在几年以后生活陷入困境;而对于那些有孩子在外读书(尤其是大学)的农户家庭,本来生活就显得比较拮据,在土地被征收后,生活会出现更大的困难,而有些农户势必会面临让孩子辍学的困境。对于正值青壮年的农民在土地被征收后,还有能力出去打工,生活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而当他们年老后,如果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覆盖整个农村,那么相应的困境便会发生在这些年轻的农民的身上。
3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村人口达7亿多人,即使到了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
到58%,我国仍将有6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许多农民本来生活就不富裕,如果失去土地后得不到相应的保障,那么这些农民的生活将会变得艰难。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该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这些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仍能够以原来的生活标准的生活。
3.1完善土地征收法律规定
要想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首先得靠完善的土地征收法律规定。(1)让农民了解土地征收的方方面面,主要是土地补偿方面;同时应该从法律角度去认识土地征收,其次真正做到让征地程序透明化,让多数农民能够真正参与征地过程,发挥相应的作用,同时让广大农民的监督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政府的征地行为。(2)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穷尽性”的列出那些公共利益的用途,超出这个范围的,政府不能再动用国家强制力征收,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公共利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军事、教育、医疗用地②国家政府机关及公益性事业研究单位③能源、交通、水利用地④国家或省市的基础设施及大型工程用地⑤公益及福利事业用地⑥特殊用地,如监狱、劳教所等;(3)对于土地补偿费的归属,应该主要考虑到土地承包使用权,而适当的考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其中土地补偿费的30%可以交给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大部分由村民委员会代理),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
[4]体成员的再次分配或农村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剩下的70%的应该全部发放给失地农民;
(4)对于安置补助费,现在大部分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本身没有什么技能,很多的失地农民被安排就业后,用人单位不愿意花钱和时间去培训他们,很快就被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给辞退了。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将安置补助费全部发放给农民,而不用过于担心失地农民会把安置补助费全部花掉。土地征收工作开展之后,政府应该迅速对那些失地农民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很多农民是很愿意去学习的),尽快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并出台相关的有利政策,鼓励他们去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而对于土地征收中的违法行为,国家应该不断制定更为严格和完善的法律,并有公正的执法者去惩处那些违法行为。
3.2制定合适的土地补偿标准,保证失地农民能拿到相应的补偿资金
政府以城市化建设作为“公共利益”而征收大量的农用地,其中有一部分土地确实用于公共目的,那么这部分土地的补偿标准可以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但是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不应低于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25倍左右,同时其测算耕地年产值体系以及其他土地的补偿标准应该是公正而且标准的,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去实地考察情况,在计算时应该统一采用征地地区高质量耕地的三年平均年产值作为这个地区的测算标准,这样每户失地农民所得到的土地补偿资金可成为足够的资本去从事其他工作;而还有一部分土地被政府以低价征收而高价出让后,使得这部分土地增值高达数十倍,这部分土地的补偿标准不能以土地原产值计算,而要以现有的市场价格制定合理的标准,综合考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三者的利益。对于土地征收补偿资金的发放,根据现实的需要,所有的补偿资金由银行(一般信用合作社)统一管理,征地补偿资金由征地单位直接将钱汇入专用账号中,而且要在土地征收工作开展之前,在规定的时限内,让所有的征地补偿资金一次性到位,土地征收工作结束后,农民凭借个人身份证去领取相应的征地补偿费。
3.3将年老的及生活艰难的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以我国现有的经济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所以目前不能够要求将所有的失地农民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然而那些以微薄的土地收入才能勉强度日的老人及生活十分艰难的家庭应该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最起码为他们设立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三部分。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从征地补偿资金,二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投入以及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这样的话,这些失地农民每个月都能够领到最低生活补助,从而能有个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应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从事
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虽然收入不会高,但这足以能保障日常开支;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当地政府是完全有能力将该地区的所有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而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之后,应该逐步将所有的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3.4合理处理经济发展和土地征收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区通过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城市化建设,使得这些地区能够快速发展,这种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带表现的比较明显;然而还应该看到的是,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征收了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作为开发区,通过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驻,以期能够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往往都是在发达地区生存不下去的企业,这些企业本身技术含量不够、集团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强度不够,往往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而一些地区征收了很多地作为开发区,却少有企业入驻,这样不仅没有带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导致大量失地农民的生活没有保障。地区政府应该要有长远的眼光,能够在经济增长和土地征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为了发展经济而征收土地的时候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去保障农民群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武光太,房茂利.论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余高专学报,2009(2):47-49
【2】土地补偿费应该支付给谁,实践中是如何使用?[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09
(5):51-51
【3】 王春超,李兆能,李颖.农村土地征用中的困境与对策—来自湖北农户的调查证据[J].湖北社会科学.2009(7):70-73
【4】郑泰安,黄泽勇.土地补偿费分配规则研究[J].农村经济,2009(8):19-20
第四篇: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探讨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城郊结合部的大量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被征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如何使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保障,这是摆在国土资源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我们**国土资源系统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相关精神要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土地换社保”机制,确保7被征地农民
基本生活质量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2005-2007年来,全市累计农用地转征收13.45万亩,其中农用地7.02万亩,涉及被征地农民81376人,其中基本生活保障安置79079人,货币安置1854人,其他安置443人,征地补偿安置总费用43.04亿元,其中基本生活保障安置费33.28亿元,货币安置费用468万元,其他安置费用886万元。
一、理论探讨
对于农民是否应该以“土地”来换取“社保”,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社保是农民应当享有的“国民待遇”,这是财政应当承担的责任,农民无须以土地来进行交换,他们担心,“土地换社保”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夺。这种观点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未免显得过于敏感,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或者说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城市居民的社保也需自掏腰包,同样的,农村居民的社保,固然要有各级政府予以补助,但仍需以个人和集体缴费为主,在集体?济发展不太好的地区,农民个人缴费就要占到大头。农民收入水平低,没有能力或意愿缴纳社保,因此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难以筹集,在这种情况下,将农民出让土地的部分收入作为社保基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不能说是歧视或剥夺。
“土地换社保”不但有利于完善社保体系,而且可以使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压力减小。土地是农民的就业场所和生活保障,农民出让土地意味着失业和失去生活保障,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土地流转受到很多限制,农民不能自由买卖土地,只能通过征用的方式将土地卖给国家。一旦社保取代土地成为农民的生活保障,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降低,土地流转制度就可以变得更为宽松。
二、政策制定
征地制度改革及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早在2002年,**市政府就出台了《**市**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征用土地补偿和安置暂行办法》(锡政办发〔2002〕343号),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土地换社保”机制。
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后,我市按照省政府有关土地征用和补偿的精神指导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市征用土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锡政发〔2004〕103号),在?有343号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扩大了“土地换社侏”机制的覆盖面,提高了补偿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一整套土地补偿费的管理、使用、分配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政策落实
一是建立征地补偿预存款制度。全市各地在提高了补偿标准的同时,切实加大土地补偿资金的征收力度,确保了土地补偿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尽管补偿标准和补偿形式有所不同,各地都能按照当时政策执行到位,没有发生新的拖欠。我市在核定用地面积、确定用地位置,认真测算地块价格,向用地单位提前一次性收取每亩10万元的土地补偿安置等相关费用的基础上,根据省国土资源厅今年出台的《关于实行预存征地补偿款制度的通知》,规定征地报批前必须足额预先存入征地补偿款专户每亩城区及滨湖、新区12万元,?阴市、锡山、惠山区10万元,宜兴市8万元,多退少补,确保了征地保障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全市各级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部门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肃财?纪律,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审核拨付资金。各级监察和审计部门依法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审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
二是多渠道筹措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从2004年开始我市滨湖、惠山区及三城区对从全额上缴的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专项提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安置基金,进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用于弥补被张费用不足部分,不分地类每亩收缴8万元(2007年起调整为10万元),有效保证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落实到位。有的?济效益好的乡镇,还通过发放老年社员生活补助金的方式,提高老年社员的养老生活水平,除可从社保资金中领取每月330元养老金外,还可领取每月170-250元的生活补。
三是建立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专户。我市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监察、审计等部门进行了认真调研,抓住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分配这些核心环节,制定下发了《**市被征地农民基
本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锡财社〔2004〕17号),设立征地补偿费专户,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和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明确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在移交批准的安置人员名单时,按劳动和社保部门核定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所需费用、就业培训和人员管理所需费用,一次性
足额解缴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征地补偿费用按程序核拨,征地补偿费中归个人的及时下发给个人,属社会统筹的划到社保专户,应付给集体?济组织的付给集体?济组织。其中,集体留成部分,基本采取“村有镇管”方式,明确规定补偿费需?过村集体?济组织讨论通过并报?镇政府批准后方可使用,同时建立了规范的台帐资料,使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都一目了然。
四是结合项目差别,进一步保障重点。由于重点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征地补偿标准之间存在着差异,给新文件的实施带来一定矛盾,为既确保重点工程建设,又确保被征地农民利益不受损失,我市规定重点工程征收集体土地,不分地区差别和土地用途,统一按6万元/亩补偿(不合青苗补偿费和上缴规费),同时考虑到与?征地补偿标准的衔接,征收宅基地的补偿标准仍按9万元/亩;对于人员的安置按征收1亩土地安置1.5个人计算,每人进入社侏的安置费用暂时为3.5万元(根据社保费用的提高而作相应调整);村民小组撤消建制后的人员安置费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费用全部纳入土地出让地块成本,在收缴的土地出让金中由政府托底统筹解决。?初步测算市政道桥等重点工程用地征收集体土地政府需实际支付各类补偿费用和上缴规费平均能够达到12万元/亩。
五是严肃纪律。严格执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广泛听取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对补偿安置方案的意见,尽早将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监管,严格核拨程序,实行“阳光操作”,通过村务公开等途径,将征地补偿的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及时向社会公布,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失地农民的知情权、财产权和监督权。结合土地执法巡回监察和土地信访,拓宽信访渠道,研究、排查信访中涉及的征地补偿安置问题,加大该类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一些政策性、苗头性、普遍性问题。
于今,以土地换社保为特征的“无锚模式” 正逐步凸显其优越性,因为该模式兼顾了失地农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
第五篇:维护失地农民利益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xx区处于主城区,是信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面积1512平方公里,下辖16个乡镇(办事处),全区总人口55.6万,其中农业人口32万。据不完全统计,自xx区1998年设立以来,各类建设占地5000余亩,涉及农民近2万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项目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用地量
逐年增加,失地农民群体在不断扩大,他们处在“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困难境地,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面对并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失地农民存在的突出问题
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失地农民缺少劳动技能、文化素质较低,就业能力和社会生存竞争能力较差,导致无业或待业人员居多,经济来源极不稳定。二是失地农民的赔偿金利用效能低。调查发现75%失地农民的赔偿金没有被有效的整合利用,多数失地农民在“坐吃山空”。三是生活上的不习惯。对于农民家庭来讲,完全失去土地就是失去了家庭院落,卖菜的变成了买菜的,卖粮的变成了买粮的,部分农民由房屋出租变为租房居住等,不仅加重了生活负担,而且不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四是失地农民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有的虽然在户口簿上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却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而失地补偿又无法满足失地农民失业后的养老、医疗保障等现实问题。
二、失地农民对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
一是引发集体上访:据统计,2005年,全区到区政府集体上访案件共55件次,其中与土地征用有关的19件次,约占35%;到市级以上部门集体上访37次,其中有14次是与土地征用问题有关,占集体越级上访案件的38%。
二是影响社会治安:三年来,失地农民多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呈下降趋势,治安案件年均增长8%,其中60%是由失地农民制造的。
三是制造邻里纠纷:失地农民集中的地方,大多邻里不和、家庭不睦。
四是弱化干群关系:由于征地补偿低,群众认为是基层干部侵占了他们的利益,对基层干部产生仇视心理,加之在土地上建成的企业和集镇的发展繁荣,与自己窘迫现状形成反差,造成心理失衡。容易出现不听管理甚至与干部对着干的局面,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三、失地农民稳定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失去切身利益,生活上没有保障。一是补偿标准偏低,生活难以维持。《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按照河南省和信阳市通常的农业产值计算,征地补偿费每亩不足2万元。对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失去土地,意味着维持生活的硬性支出增加,而有限的补偿难以让失地农民保持以前的生活水平。二是文化素质不高,自主谋业困难。信阳市经济比较落后,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再就业较为困难,且大多数失地农民劳动技能不全面,只能靠干些技术低的体力活,大多数人处于无所事事状态。三是社会保障缺失,抗风险能力差。目前,信阳市对于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未建立起来,失地农民也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以后的日子如何过?”成了失地农民心中最大的焦虑,他们逐渐成为社会弱势群体。
(二)主观原因:法制观念淡薄,社会控制力薄弱。一是失地农民法制观念相对淡漠。长期以来,农村的法制教育主要停留在学校课堂上,尽管政府通过多种形式面向基层群众开展法制教育,大多数农民为了生计无暇顾及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大部分农民法制观念淡薄。二是基层政权对农民控制纽带缺失。土地是维系村级组织和农户的纽带,不管是过去向农民“收钱”,还是现在给农民补钱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与村级组织的关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联系。
四、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要扎实做好失地群众工作,维护当前社会稳定。解决好失地农民上访率高、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引发民事纠纷、不信任党委政府等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做好失地农民稳定工作的当务之急,根据认真调查和积累的经验,做到超前宣传,加强引导,尊重民意,程序公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要超前宣传。项目建设从规划、审批到实施都有一个过程,充分抓住这个时间差,做积极主动的宣传工作,宣传项目建设重大意义,宣传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使群众对征地工作有积极的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二要加强引导。侧重对舆论的引导和民意的引导,突出抓典型带动,寻求重点突破。要以做带头人、重点人的思想工作为重点,集中力量攻克难点,瓦解上访者的向心力。三要以人为本。在征地过程中,征用与补偿要齐头并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土地补偿费按规定落实到位。严禁克扣、挪用、截留,违者严肃查处。对分配到村(居委会)、组的土地补偿费要充分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