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原市明年(2014)城市建设“大动作”不断
太原市明年(2014)城市建设“大动作”不断长风街成“前车之鉴”
2000年建好的长风街,当时称为“世纪大道”,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成为最拥堵的道路之一。如何保证规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使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询问一开始,康树芬委员就把这一问题“抛”出来。
应询的太原市规划局局长姜波回答道,长风街双向通过能力为6000辆/小时。由于南部区域路网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长风街周边路网密度仅为4.4公里/平方公里,而规划路网密度为7.3公里/平方公里。尤其南中环尚未完全打通,亲贤街滨河东路、学府街东路节点尚未改造,导致东西向中长距离过河交通流集中在长风街上,高峰小时流量已达7000辆/小时。此外,长风街过境交通及建筑物出入交通相互纠结,加之出租车停靠站不规范,出行环境每况愈下。
他表示,今后再建设类似长风街的道路时,要一并完成周边配套的次干路及支路的建设,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2优质社会资源外迁制造“反磁力”
太原市单一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导致了城市功能过度聚集,早进晚出的潮汐交通现象使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太原市的长远规划是否考虑了中心城功能转移来减少潮汐现象,缓解交通压力?
“70%的人口聚集在中环路以内的城市区域,进出中心区人流是10年前的3倍。”交通局局长郭治明说,人口的过度集中,教育、医疗等优质社会资源集中在城区中心,是造成潮汐交通的根本原因。
为此,太原市将把南部新城打造为能与中心城区相抗衡的“反磁力中心”,实现再做一个100万人口大城市的蓝图,把人口、就业和交通从中心城疏解出去,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
目前南部新城大体框架已经基本成型,已相继吸引了省实验中学、太原五中、太原三中、太原外国语学校、省儿童医院、太原市人民医院等优势资源建立分部,未来南部新城将建设成为品位较高的现代化新城,以此吸引中心城市人口向外转移。
3明年城市建设“大动作”不断
随着一项项道路工程的完工,太原市今年大规模城市建设迎来收获的季节。明年将会有哪些工程动工,为广大市民所关注。
据介绍,根据初步计划,太原市明年在城市的东南西北都将有“大动作”。
北部地区实施阳兴大道(滨河东路-阳曲县)、权新线(大同路-泥屯镇)建设工程,以北展城市发展空间。
东部地区实施迎泽大街东延、太行路南延、府东街东延、南内环东延、南中环东延、龙城大街东延、牛驼寨路、东峰路等工程,以东扩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东部地区生态建设发展。中环线内地区实施建设路快速化改造、南沙河抢险路快速化改造、北沙河抢险路快速化
改造、新建北路、千峰南路、五一路北延、双塔南路等工程。完善中心城区路网格局、提高道路品质和通行能力,达到功能设施配套,改善城市形象。
南部地区实施新晋祠路、滨河东西路南延、长治路南延、环湖北路、蒙山大街、通达街、华章街、古城大街、十二号线、通达桥、化章桥、十二号线桥等工程。以南移城市发展空间,实现新城引领。
微循环改造及连接路网实施滨河西路快速化改造(柴村桥互通、规划路互通、汾西路互通、奥体北街互通、蒙山大街互通、迎宾路互通),滨河东路快速化改造(西环高速互通、柴村桥互通、森林公园节点互通、双塔西街互通、亲贤街互通、学府街互通),迎泽东大街微循环路网、迎泽西大街微循环路网,北中环连接路网、西中环连接路网、东中环连接路网、南中环连接路网等工程。解决交通节点,取消左转向,畅通主干微循环,实现主干持续交通。
4地铁建设本月28日开工
太原市已列入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打造“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交通体系。太原市将如何建设这一体系?王一瑛委员提出这一问题。
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介绍,目前,在航空、铁路、公路、城市交通方面,太原市都已经展开工作。航空方面,规划在北部建设通用机场,并论证民航机场的迁移。在太原与忻州、晋中之间,规划建设城际铁路;在环城高速公路外侧,拟打造二环高速公路。在目前太原火车站、机场、东客站、西客站等6个城市交通枢纽的基础上,再建设客运东南站等枢纽。而且,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将于本月28日开工建设,该线路长23公里,设21个站点,计划投资166亿元,今年拟完成投资10亿元。
5缓解打车难出“电招”
早、晚高峰期,太原市民要打个车成了奢侈的事,而且拒载、拼客、议价等问题也常常遇到。有委员提出,有什么办法缓解这一问题?
借鉴北京等城市的先进经验,太原市也将推出“电招出租车”服务。郭治明介绍,如果想出门,又怕临时打不到车,可以提前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打专用电话,约好出租车到达的时间、地点,就不怕误事了。现在,太原市正洽谈引入“电招”的平台,并进行相关筹备工作。为了保障“电招”乘客的权益,届时还将为出租车安装一套系统,通过插卡管理的方式,实现对出租车司机的监督。
根据这一工作进度,明年太原市民就有望实现“电招出租车”。出租车总量暂不增加
城市扩容了,城市人口增加了,但出租车总量已经多年没变,这也是造成打车难问题的原因之一。有委员提出,是否可以通过增加出租车总量来缓解这一难题。
为方便市民出行,太原市近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如增加公交车辆、线路,继续增加公共自行车。目前,太原市共有出租车8292辆人,在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中,出租车属于补充性质的公共交通工具。国家交通部对于城市人口与出租车数量的比例有相应的标准,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不鼓励出租车数量增加。
而且,出租车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据测算,一辆出租车的上路时间十倍甚至数十倍于社会车辆,增加出租车辆,反而会增加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公交车装摄像头监控专用道
有专家指出 “我国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最有效措施只有两个,一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二是鼓励使用自行车”,有委员提出,太原市在规划道路时是否考虑这一问题?姜波表示,为及早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规划局已编制完成了公交专项规划,其目标是形成和建立一个 “以城市轨道交通(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服务系统为补充,自行车交通为延伸”的公交体系;在优先发展公交前提下,突出了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重要性,规划至2015年投入公共自行车达6万辆。
郭治明说,目前,太原市公交车平均车速为15公里/小时,未来将力争提高至20公里/小时,提高公交车运行效率。在增加公交车专用道建设的同时,将在公交车前方安装摄像头,通过监控防止社会车辆占用专用车道。拟建200座人行天桥
多名委员提到,南内环桥东至新建路口段在高峰时段交通拥堵非常严重,道路两边有师范、卫校、三十六中、二附小、育才幼儿园等学校,还有老军营小区,如何解决这一交通问题?
太原市公安局负责人回答说,造成该路段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交通流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由于行人流量较大,缺少行人立体过街设施,也严重影响路段通行效率。目前,公安交管部门一方面通过合理调配南内环桥东至新建南路路口的交通信号配时,最大限度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此外,市三十六中天桥已列入“世界银行贷款太原城市交通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标工作,预计明年可以实施。
人行过街设施是整个城市步行系统的重要环节,然而,太原平面过街设施存在少设、设置不合理等情况,仅有的29处立体过街主要分布在滨河东西路及长风街上。为此,太原市规划建设立体过街设施共计200余处,其中结合轨道站点设置的过街设施约100处。在旧城、已建区域的人行过街设施将逐步完善;新建道路的过街设施将根据实际情况,在道路施工中予以预留或一并完成。
9城市负债率处于合理范围
大规模的建设工程,需要资金支持。目前,太原市借债规模有多大?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太原市财政局局长陈向阳介绍,今年,太原市开工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1项,为保证工程顺利建设,太原市共筹措资金18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54亿元,省级支持资金20亿元,融资110亿元,基本满足了建设需求。截止到9月底,已支出150亿元,到年底支出将达180亿元。近日,上级审计部门对太原市建设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目前,太原市负债率、偿债率均处于合理范围,债务总体可控。
第二篇:不断开拓文明城市建设的新境界
不断开拓文明城市建设的新境界
作者: 时间:2010年09月03日 信息来源:宁波日报
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最高评价。掀开宁波文明建设的历史画卷,自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启文明创建之旅,至新世纪以来投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列,抓创建促发展、抓创建惠民生已经深深铭刻于创建活动之中。宁波文明创建的持续深化和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05年首次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2008年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2009年8月,市委又专门召开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决定,进一步展示了全市上下合力共建共享、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决心。从首次获牌、成功蝉联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充分说明我们创建文明城市,是利用这个载体,鼓励基层创造,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不断总结成功做法,加以制度规范,向持久深入要成效,开辟文明城市建设新境界,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站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新起点,全市进入了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的新阶段,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面临的新特点。从创建要求看,国家对文明城市的衡量标准在不断深化,从制度和机制完善上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成为文明创建的时代要求;从群众期盼看,丰富和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的诉求不断变化,以加快发展、创新管理和优化服务为重点,努力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文明创建的紧迫任务;从创建领域看,随着前些年创建工作点、线、面的逐步拓展,以均衡发展为根本、实现城乡统筹和整体推进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全新追求。这些情况表明,我市文明创建肩负的使命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要把文明创建不断推向深入,探索长效机制、提高常态水平是顺应时势的必然选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抓文明创建就是抓科学发展、抓城市建设、抓民生改善”的理念,紧紧围绕提升科学发展水平、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这一主线,坚持把完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展开,把提升城乡文明发展水平作为紧迫的课题来破解,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认可度作为基本的追求来落实,全面创新科学发展、城乡共创、市民参与、品牌带动和成果共享机制,以常态化的创建工作,取得长效化的创建成果。
一、创新科学发展机制,着力推动发展质量高端化
科学发展是现代城市进步的重要指标,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支撑。没有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就不可能有全国文明城市“二连冠”。我们争创“三连冠”,争当全国文明城市标兵,首先就要争当科学发展的标兵。近几年来,宁波着眼于建立“抓发展促创建、抓创建促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以亩产论英雄”的发展导向;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载体,积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突出块状经济、港口经济、开放经济的自主创新,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长效创新机制;特别是突出抓生态市建设体系构建,坚持“对标考核”,狠抓节能减排,形成了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机制。仅区域内热电厂建设改造脱硫装置,就投入了30多亿元,在增量提高的情况下,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
能耗下降5.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5%和10%,全市生态环境保持向好态势,在全省生态建设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位,荣获全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宁波作为华东地区重化工基地和制造业基地,这些年来在产业高端化、循环化、效益化发展上取得了积极进展,靠的不是“一事一策、一时一举”的工作措施,而是“以制度来规范、以机制来支撑”的发展策略。实践表明,只有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城市创建才能保持蓬勃活力和昂然生气。我们要进一步探索产业联动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要素配置机制和生态环境约束机制,更好地让“谋求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促增长、注意资源环境可持续”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
二、创新城乡共创机制,着力推动文明创建均衡化
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乡文明均衡化,是文明城市创建进入新阶段的重要特点。在前两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城乡共创”谋机制,既注重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和农村文明创建机制,更注重城乡结对共创文明的有效途径,推动城与乡文明创建的互促共进。比如在城市管理方面,按照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要求,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破解城市管理难题,规范公共秩序,城市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火车南站以往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由于各部门单独执法,没有形成合力,整体管理水平始终难以提高,我们采取由海曙区综合执法的办法,解决以往城市管理中条块分割、相互扯皮的问题,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镇海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区铝合金加工店占道经营、噪音扰民问题,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建立铝合金集中加工点,实现经营活动与加工作业相分离,实现了城市管理水平和经营户利益双赢的局面。在农村文明创建方面,持续开展以“百千工程”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和“洁化大地、绿化村镇、美化庭院”活动,加快实施农房“两改”,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在城乡共建方面,深化城乡结对共建、镇乡连片共建和村企互动共建活动,探索建立了合作型、帮扶型、互补型共建模式,推动文明创建从中心城区向城乡接合部及新城区、县(市)拓展,从重点部位向一般地带延伸。目前,市县两级各部门普遍以各种形式与行政村结对共建,有5000多家企业与2600多个行政村建立帮扶对子,城乡文明共建发展势头良好。实践表明,文明城市创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到整体谋划,建管并举,抓建设促管理,抓城市带农村,以城乡文明的整体提升推进文明创建的融合发展。
三、创新市民参与机制,着力推动创建活动群众化
群众性实践是文明创建的力量源泉。多年来,我市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既注重提高市民素质、激发其创建热情,又注重搭建实践平台、丰富创建内涵,着力形成以市民为主体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机制。大力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开展以“全民读书月”、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等为重点的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抓好党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推动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和道德实践点活动,崇尚志愿服务等文明风尚,市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涌现了“火海救儿童的英雄”徐义胜、“无偿捐肝救女童”的林萍、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何丽彩、扶贫支教严意娜等一批道德模范。不断拓展市民参与平台,率先制定并组织实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参与到文明创建测评工作中;积极开展新老宁波人共建活动,广泛推行基层“和谐促进会”、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等新老宁波人相互融入、相互包容的成功做法,引导400万名外来人口自觉投身到文明创建活动中,使全体市民群众真正成为文明创建的主体、主角、主人。实践表明,只有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文明城市创建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
四、创新品牌带动机制,着力推动创建工作精品化
文明品牌是文明城市的特质和灵魂,一个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品牌往往能够带动一个行业、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区域的文明创建。在前两轮文明创建中,宁波市大力实施文明创建“精品工程”,推进“爱心城市”、公共服务、志愿行动等“文明宁波”的一系列品牌固化为城市特质。在“爱心城市”品牌打造上,深化了万人助学、对口帮扶、赈灾援建、扶残助残和慈善一日捐等活动,激发了全市人民相互关爱、共建和谐社会的情感,“爱心宁波”这一品牌已经深入到宁波这座城市的血液中,成为宁波文明创建的一大亮点。据统计,我市启动“慈善一日捐”活动10年来,全市两级慈善机构累计募集善款达20.33亿元,受助人数达到82.6万人次;2006年启动“万人助学”活动来,每年约有10万市民自发为对口扶贫地区及本地区贫困学生提供生活帮助。在公共服务品牌创新上,丰富拓展81890公共服务平台、3561服务班、夏慧星车队等传统品牌的内涵和生命力,以此激发更多的窗口单位探索创新公共服务实践,呈现了行业文明联建的良好格局。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通过“窗口共建、信息共享、产业共推、效益共创”,塑造了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文明服务品牌。在志愿者行动品牌培育上,通过组建全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健全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和管理制度,不仅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到2009年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2%;而且带动了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行动中,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针对部分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管理的问题,我市依托广大社区,组建了100余所“四点钟学校”,聘请一批包括退休教师等“五老”志愿者,为小学生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等服务,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营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针对现代社会节奏快、“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问题,宁波各级志愿者组织发动了3万名志愿服务者(义工)为“空巢老人”提供安全巡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保健、应急救助等个性化服务,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于各级财政及市级各文明单位自发捐款,逐渐形成了有序运转、良好循环的长效服务机制,目前全市约有6000名城乡“空巢老人”享受着政府或村集体的购买服务,约2万名城乡“空巢老人”享受着志愿者长期结对帮扶服务,“空巢老人”独居不独、空巢不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实践表明,以文明品牌带动文明创建,既是保持创建活动长久活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文明城市创建走精品化、个性化道路的基本途径。
五、创新成果共享机制,着力推动创建成果普惠化
让全体市民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创建成果,是文明创建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近几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六大民生工程”,深入开展“解难创优”活动,文明城市共建共享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实施社保共享计划,在全国率先建立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和外来务工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制度推行2年多来,受到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欢迎,已有70.5万人参保。大力实施文化共享计划,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方式,持续开展以“万场电影千场戏”、“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向农村基层建文化、送文化、种文化活动,目前全市100%乡镇建有文化站,其中省市两级“东海明珠”达到84%,90%以上农村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其中村落文化宫占45%。大力实施平安共享计划,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医患矛盾处理难的实际,我市积极探索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于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行“第三方处理模式”的“宁波解法”,医患纠纷双方可找各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论理,并向保险公司索赔。截至2010年2月底,我市共建立9个专业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医疗纠纷1322起,协商调处终结1020起。实践表明,文明创建必须围绕城乡民生改善目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创建工作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科学发展无止境,文明创建工作亦无止境。我们庆贺成功创建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因为她为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时代风韵;我们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因为她是全市上下和衷共济、继往开来这种创业创新精神的时代传承;我们追求文明创建常态化和文明成果普惠化,因为她是宁波向国际先进城市学习追赶的时代要求。让我们进一步行动起来,以争创“三连冠”为契机,积极探索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常态创建,把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文明港城,建设成为让宁波人民满意的城市、让宁波人民幸福的城市,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宜居宜业的城市。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第三篇:太原市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管理办法
太原市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容积率调整管理,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建设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太原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依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建设用地,确需调整建设用地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并且拟调整用地性质、容积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容积率指标范围内,适用本办法。拟调整用地性质、容积率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容积率指标范围内的,应先履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程序。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用地规划用地性质,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拟调整用地性质与原规划用地性质属同一用地中类的,视同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可兼容用地性质。
本办法所称容积率,指在规划项目建设用地内,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总和与规划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具体计算规则详见附件《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
因用地性质调整,容积率须一并调整的,纳入用地性质调整程序一并研究,不再单独履行容积率调整程序。
第四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的规划管理工作。监察机关负责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履行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方可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调整建设用地的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
(一)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调整或者修编,导致地块建设条件发生变化的;
(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重大项目建设需要等,导致地块建设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
(三)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
(四)因公共利益需要且经市级或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建设项目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后,应符合周围环境要求和公共服务设施承载条件,且必须满足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不得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
第六条建设单位申请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调整报告,调整报告包括调整论证报告和调整论证方案。
调整申请报告应详细说明建设用地基本情况、规划许可情况、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理由、调整幅度等有关内容。
调整论证方案应表明调整后的用地总平面布局、建筑空间环境、与周围用地和建筑的关系等内容。
第七条建设单位申请调整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向市城乡规划部门提交调整申请报告和调整方案后,经市城乡规划部门集体研究同意受理的,由市城乡规划部门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调整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技术论证,提出专家论证意见;不同意受理的,书面回复《不予规划行政许可决定书》。
(二)经专家论证同意调整的,由市城乡规划部门组织对调整申请报告、调整方案和专家论证意见进行公示,必要时,可以组织听证,并形成公示或听证情况报告。
(三)市城乡规划部门将调整申请报告、调整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公示及听证情况报告、修改后的调整方案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办公会审议。
(四)市规划委员会办公会审议通过的,由市城乡规划部门报市政府审批。
(五)市政府批准后,市城乡规划部门根据市政府批准意见,办理有关规划许可变更手续。
第八条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允许调整规划用地性质。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建设单位申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内调整容积率的,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程序办理。
第九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会,应当根据项目情况确定专家的专业构成和数量,从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有关专家。论证意见要附专家名单和本人签名,保证专家论证的公正性、科学性。
专家与申请调整建设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建设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第十条调整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应在建设用地现场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后,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用地容积率指标范围之外调整容积率的,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
重要地块的主要调整内容和专家论证意见应当在本地主要新闻媒体进行公示。
第十一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申请进行专家论证、公示、听证的全过程,应当允许有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旁听。
第十二条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后,用地性质、容积率原则上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应收回重新公开出让。
第十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地块的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规定未发生变化的,该地块用地性质或容积率只能调整一次。
第十四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实施规划许可,必须保持容积率指标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对同一地块规划方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核定的总建筑面积应当与确定的容积率指标一致;分期开发的项目,各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建筑面积总和不得突破已确定的容积率指标。
第十五条违规调整规划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建设项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部门应撤销其相关规划许可。
第十六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及时将调整后的规划条件抄送市国土部门。
第十七条建设用地性质、容积率调整后,应补缴相应的土地出让金,具体办法由市国土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八条经批准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调整后的规划条件,到国土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接到国土部门出具的书面回复(土地出让金收讫证明和土地出让补充合同)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方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九条所有涉及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调整的建设项目,其规划管理的有关内容必须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规划管理有关内容涉及保密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涉及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规划调整的全部审查审批资料,应按照城建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备查。
第二十一条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不按规定调整用地性质或容积率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纠正;对在用地性质或容积率规划管理中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太原市城乡规划局、太原市监察局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解释。
第二十三条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制订相应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10年月日起施行。
附件: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
一、容积率系指在规划项目建设用地内,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总和与规划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总和为规划项目建设用地内各栋建筑物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计算值之和。
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计算;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计算值除遵守《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外,还应按照本解释执行。
建筑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通过架空、填充等装饰装修手段规避层高限制。
二、住宅建筑层高不应大于3.6米。跃层式住宅起居室(厅)、低层住宅起居室(厅)层高为户内通高以及住宅坡屋顶部分除外。
三、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层高不宜大于4.9米。建筑公共部分的门厅、大堂、中庭等除外。
四、商业用房层高不宜大于6.1米。建筑公共部分的门厅、大堂、中庭等除外。
超市、大型商场、专卖店、餐饮、娱乐等功能集中布置的单一空间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用房,以及电影院、体育场馆、展示厅、报告会议厅等有特殊功能需要的建筑层高可以根据功能要求适当提高。
五、仓储、工业厂房等建筑物层高不宜大于8米,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六、每套住宅阳台(含各类形式的阳台、入户花园、露台等非公共活动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该套住宅套型建筑面积的20%;商业、办公、酒店建筑的每层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该层建筑面积的15%。此外,阳台进深不应大于1.8米,低层住宅、退台式建筑阳台等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七、飘窗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不得小于0.45米,且凸出外墙宽度不得大于0.6米。
八、除建筑入口雨篷外,建筑附属构件(如空调板、花池、构造板等)的进深不宜大于0.6米,且连续长度不应大于1.8米。住宅建筑不允许设置除结构构件以外的附属构件。
九、除避让、对接市政公共地下空间外,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不应高于室外地坪1.0米;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顶板面高于室外地坪大于1.0米时,按照该层水平投影面积计入容积率。地下室、半地下室顶板面高于室外地坪部分按地上建筑的规定进行退距管理。
十、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突破本解释或出现难以界定的情况时,可以组织专家论证其方案的合理性,专家论证结论作为方案审查的参考依据。
第四篇: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不断创优市民宜居环境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不断创优市民宜居环境
陈发金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市民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变。但总体上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解决“整治一一反弹一一整治”的有效手段,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创优市民宜居环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我区城市建设与管理现状
目前,全区5个街办的86个社区,由于发展不平衡,经济状况不同,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很不一致。其表现:一是乱搭乱盖、乱牵乱挂,隐患突出。一方面少数市场有相当部分是由乱搭乱盖组成,旧的被拆除,新的又出现。一方面供电、电信部门的线路不符合安全标准,到处可见乱拉线、乱接线现象,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容易引发火灾及其他安全事故;二是占道经营、门店外延,妨碍交通。街巷里占道经营摊点随处可见,如中心城区的大赛巷、女人街、梅台巷、黄家塘、幸福通道、五中通道等6条通道就有上千处占道经营和门店外延。流动摊点亦比比皆是,如红门南路,其流动摊点几乎占据马路一半,造成道路拥挤,妨碍交通。三是乱贴滥画,治标没有治本。洁城除癣行动年年搞,效果甚微,“牛皮癣”、小广告层出不穷。四是市政设施标准低,配套不足。虽说地处城区,但基础设施标准偏低且薄弱,市容市貌时好时坏,已成为居民群众投诉的焦点。五是插花地带管理职
责交叉。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各自为政,有利相互争夺,有事相互推诿。红星路以东朝阳辖区的城市规划等属玉桥开发区管理,而城市日常管理由沙市区,城管范围严重交叉;六是“城中村”脏乱差现象普遍,环境恶劣。少数施工单位在“城中村”乱卸渣土,得不到及时清理,使征而未建的地块环境更为恶劣。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上述问题,从表面看,是由日常管理不得力、环卫作业不规范、失业下岗人员增多、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所造成的,但从深层次分析,造成目前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监管不力,治理难。沙市地处中心城区,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权责不清,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监管不及时、报告不及时、处理不及时,造成大范围违章搭盖出现。
二是资金不足,落实难。近几年来,在街巷道路改造配套建设上,虽然政府逐年加大投入,也争取市建设部门给予了一定支持,中心城区泥巴路基本消灭。但是由于我区街巷基础设施老化,现有的街巷改造和维修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三是市民素质不高,管理难。由于沙市区过去是一个老轻工业基地,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下岗的工人比较多。同时伴随城市化进程带来城市人口构成日益复杂,既有从农村一步入城的外来农民工、又有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群生存于城市底层和边缘,空间有限自然乱搭乱建,没有固定收入多依靠摆摊设点、临时占道等“不用交费”的简单方式来维持生活,造成管理难。
二、建议和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任何城市管理都离不开市民的参与,都与这个城市的市民素质相适应才能取得行动上的效果。一要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宣传,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让城市管理深入人心;二要立足各社区居民学校,利用社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寓常识性、趣味性、生活性于一体的文明市民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其城市意识,积极从自身做起“管好自已”并关心、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三要抓好学校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参与城市管理意识;四要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厂矿企业职工的宣传,应扩大公益广告宣传氛围,利用车站、码头、社区宣传栏等加大宣传力度,带动市民文明素质整体的提高。
(二)加大对街巷道路改造经费的投入力度
沙市区地处市中心城区,街巷道路的好坏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沙市大部分街巷道路修建于7 0-8 0年代,现破损严重,且设施不配套,仅靠区级每年有限的城市维护费,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一是市里在修建改造城市主次干道的同时,应将街巷道路改造纳入计划,统筹规划,可采取核定基数,分步实施,逐年按比例增力口;二是市里在给区里安排中心工作和项目的同时,安排相配套的业务经费或建设费用。区里在接受任务时,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做好组织、协调和落实任务,不
会为经费所困扰。
(三)集中对小街小巷进行环境整治
采取市区联手、部门联动、区政府牵头、辖区负责、市区城管协调、区城管局负责综合执法的工作机制,集中对小街小巷进行环境整治。整治的内容包括:拆除乱搭乱建,配套物业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改造出户管网,规范物业秩序等。并制定社区改造实施方案,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产权单位、小区居民为投资补充,分阶段投入资金,对现有各社区环境设施进行分批改造,力求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优美、舒心的生活居住环境,重塑沙市新形象。
第五篇:城市建设
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滨水城市、绿色城市、文化城市三大特色,目前该市已形成了“七纵七横连三环,两带十园四广场”的园林城市格局,绿化覆盖率达40.8%,绿地率36.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8平方米。
六安通过对淠河和淠史杭总干渠(新淠河)的综合整治,在城区已形成两条566公顷的城市绿色玉带。其中,在淠河上通过修建橡胶坝,已形成水面14.7平方公里的城中湖,终年碧波轻漾,并成为全国水上运动基地之一。六安继2008年获“安徽省园林城市”称号后,今年向国家园林城市目标冲刺。
在城市建设中,六安市围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土树种应用规划也同步编制。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对生态保护、修复、重构的对策进行了探索,以保障六安人居环境良性循环、保护六安自然与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形成多层面“环心廊”空间结构的绿地系统。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水系,六安打造滨水城市。淠河总干渠和淠河流经六安中心城区,长度达10余公里,其上游是著名的佛子岭等6大水库。六安市围绕河流治理,做好“水韵”文章,建设城市“绿带”。
在创建园林城市过程中,六安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突出自己特色、风格、品位,做到绿化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继承传统又力求创新。广泛发动单位群众全民参与,形成了具有六安地方特色的创建氛围。已完成了城市主要出入道路、重要景观带和景观节点等建设;以及主干道两侧绿化和城市特有的河流水系沿岸风光的绿地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基本建成以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河岸、路网、庭院等绿化为“内圈”,以城乡结合部、环境风景林、森林公园、城市进出口绿色长廊、生态绿地等公益林为“中圈”,以郊区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和农田防护林为“外圈”的三圈城市绿化体系。
今年5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六安市进行卫星遥感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省专家组初评六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