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法规问答题
新闻传播法规作业
以下作品是否属于侵权作品?
1.2000年7月16日出版的某报第九版刊登散文诗《狗比女人更可爱的原因》。诗的开头写道:“狗比女人更可爱,这是因为:/狗不会哭。/狗喜欢到你家来玩的朋友。/狗不在乎你是否用了它的香波„„”下面针对女人身上男人不喜欢的“缺点”,逐条与狗相比,最后写道:“/狗不会唠唠叨叨。/狗不会那么阴险。/狗不会比你更长寿。”
侵权。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方式损害妇女的名誉和人格。”将女人和狗相比,侮辱了女性的人格尊严,是对女性名誉的侵犯。这首诗用男人的口吻将女人的所谓的“缺点”和狗相比来贬低和丑化女性形象,不仅不符合道德的原则,还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其次,这首诗虽然是没有指名道姓某一女性,但是依然具有明显的特定指向,即指向了全体女性群体,是严重的性别歧视,已经侵害了这个群体的名誉和尊严。
再者,这首诗是作者在主观上的过错,他认为狗比女人好,列举了许多所谓的女性的缺点,实际上并不是客观真实的,作者主观认为女性阴险、唠叨、爱哭、计较等,这些都没有现实依据。
最后,这诗已经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不仅传播面广、确定度高,而且印刷媒介又可以永久保存,影响很大,已经构成了对女性形象的损害事实。
因此我认为这是侵权的。
2.美国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2006年8月发表一篇题为《千万别娶职业女性的文章》,引发女性广泛抗议。文章说,按多数社会科学家的观点,娶职业女性将带来更高的婚姻不稳的风险。职业女性更容易离婚,更容易欺骗丈夫,更可能不要孩子,即使要了孩子也可能感到不高兴。
不侵权。虽然这篇文章引起了女性的广泛抗议,但实际上还是没有侵权的。首先文中列举了对于职业女性的缺点,但是并不是以绝对化的语气去写,而是用“更容易”、“更可能”等词语,这只是表明一种可能性,更倾向是在表述一种社会现象——职业女性在婚姻中的不利,更倾向于是将职业女性和家庭女性来比较,而不是从男性的角度来抨击职业女性,而且,他还是根据了多数社会学家的观点,有一定的根据,并不是主观捏造。虽然我觉得,将婚姻的幸福与否归咎于女性是否从事职业是不妥当的,但是既然现在女性有职业女性和家庭女性,这里只不过是将两者进行比较,而职业女性落在下风而已,这并不能说是侵权。
第二篇:物业管理法规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物业管理法规:
2、物业管理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对物业管理中某一类具体关系或某一具体活动进行调整的行为规范。
3、物业管理法律关系:是指由国家物业管理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在物业管理及相关活动中主体相互之间形成的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4、物业管理法律责任:是指物业管理活动的民事主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对自己违反物业管理法规的行为应该承担的具有国家强制性和不利性的法律后果。
5、相邻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用益物权人或占有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予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6、酬金制: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比例或者约定数额提取酬金支付给物业服务企业,其余全部用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
7、包干制:指由业主向物业服务企业支付固定物业服务费用,盈余或者亏损均有物业服务企业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
8、管理规约:是由全体业主共同制定的,规定业主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有关物业使用、维护、管理等涉及业主共同利益事项的,对全体业主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自律性规范。
9、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
10、物业管理纠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相互之间在物业管理的民事、经济、行政活动中,因对同一项与物业有关或与物业管理服务有关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有相互矛盾(对立、对抗)的主张和请求,而发生的争执。
二、简答:
1.什么是物业管理法规?其调整对象有哪些? 2.请说出10个你熟知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1、《宪法》
2、《民法通则》
3、《物权法》
4、《物业管理条例》
5、《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6、《城市异产毗连房地产屋管理规定》
7、《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
8、《住宅共同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9、《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10、《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6.试述物业管理法律规范的结构。
(1)假定——物业管理法律规范适用的前提。(2)处理——物业管理法律规范的核心。(3)制裁——物业管理法律规范的保证。
9.简述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其主体有哪些?
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这三者缺一不可,故称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1)业主
(2)非业主使用人(3)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4)开发商(5)物业服务企业(6)物业管理协会(7)行政管理部门(8)其他相关机构 13.物业管理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素有哪些?
(1)存在法律责任主体(2)违法者主观上有过错(主观故意或者过失)(3)存在违法行为(4)有损害事实发生(5)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16.承担物业管理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 17.物权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物权的特征
(1)物权是绝对权(2)物权以物为客体(3)物权以对物进行支配并享受其利益为内容(4)物权具有排他性(5)物业具有法定性(6)物权具有追及权和优先权效力(7)物权的设立必须公示
物权的种类
(1)自物权和他物权
(2)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3)完全物权与限制物权 18.物业权属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种类? 物业权属的特征
(1)物业权属的二元性(2)物业权属的稳定性和变化性(3)物业权属的复杂性
(4)物业权属的国家干预性
物业权属的种类
(1)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2)房屋所有权和房屋使用权(3)物业相邻权
19.相邻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相邻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用益物权人或占有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予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特征
(1)相邻关系的主体是两个以上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用益物权人或占有人。(2)相邻关系是因为不动产的毗邻关系而产生的。
(3)相邻关系的客体是行使不动产权利所体现的利益,这种利益可能是财产利益,也可能是非财产利益。
(4)相邻关系的基本内容是相邻一方有权要求他方为自己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给予必要方便的权利和他方应当给予必要方便的义务。
21.相邻不动产各方应按什么原则处理彼此间的关系?(1)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2)依法处理、兼顾习惯的原则。22.《条例》确定了那些基本制度?
业主大会制度;管理规约制度;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制度;物业承接查验制度;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
25.试述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房屋建筑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
26.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有哪些禁止行为?
27.物业管理服务有哪些特点?
物业管理服务的公共性和综合性
物业管理服务受益主体的广泛性和差异性
物业管理服务的即时性和无形性 物业管理服务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30.物业服务企业在安全事故中的义务有哪些?
1、发生安全事故时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扩大损失;
2、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事故;
3、协助做好救助工作。
31.物业服务企业维护物业管理秩序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1、履行告知义务
2、履行制止义务
3、履行报告义务 32.物业服务收费的成本构成有哪些?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
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
4、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6、办公费用;
7、物业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共责任保险费用;
9、经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
34.《条例》规定的业主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
(一)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
(二)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
(四)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
(五)选举业主委员会成员,并享有被选举权;
(六)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
(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八)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九)监督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
(一)遵守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遵守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三)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和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
(五)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36.业主大会的职责和表决规则有哪些?
职责:
1、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2、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3、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委员;
4、制定物业服务内容、标准以及物业服务收费方案;
5、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
6、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7、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8、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
9、利用共有部分进行经营以及所得收益的分配和使用;
10、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力的其他重大事项。表决规则:
1、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业主人数。2、2/3表决权事项:筹集和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和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两项。3、1/2表决权事项:其他重大事项。
37.业主委员会的职责有哪些?
① 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和决议;
② 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实施情况;
③ 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④ 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⑤ 监督管理规约的实施;
⑥ 督促业主缴纳物业服务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 ⑦ 组织和监督专项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⑧ 协调业主之间因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产生的纠纷; ⑨ 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39.如何理解管理规约的概念、内容和法律效力?
管理规约:是由全体业主共同制定的,规定业主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有关物业使用、维护、管理等涉及业主共同利益事项的,对全体业主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自律性规范。内容:
① 物业的使用、维修、管理;
② 专项维修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③ 物业共用部位的经营与收益分配; ④ 业主共同利益的维护; ⑤ 业主共同管理权的行使; ⑥ 业主应尽的义务;
⑦ 违反管理规约应当承担的责任。
管理规约的效力
理解管理规约法律效力应注意:
管理规约对物业使用人也产生法律效力; 管理规约对物业继受人自动产生效力。
41.《物业承接查验办法》对物业承接查验的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一)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取得规划、消防、环保等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可或者准许使用文件,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公共照明、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设施设备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已安装独立计量表具;
(三)教育、邮政、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已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
(四)道路、绿地和物业服务用房等公共配套设施按规划设计要求建成,并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五)电梯、二次供水、高压供电、消防设施、压力容器、电子监控系统等共用设施设备取得使用合格证书;
(六)物业使用、维护和管理的相关技术资料完整齐全;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42.《物业承接查验办法》对物业承接查验的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① 确定物业承接查验方案; ② 移交有关图纸资料;
③ 查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 ④ 解决查验发现的问题; ⑤ 确认现场查验结果; ⑥ 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⑦ 办理物业交接手续。43.简述物业承接查验协议的作用。
44.试述承接查验的内容和重点。内容
(一)共用部位:一般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走廊、楼道、扶手、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等;
(二)共用设备:一般包括电梯、水泵、水箱、避雷设施、消防设备、楼道灯、电视天线、发电机、变配电设备、给排水管线、电线、供暖及空调设备等;
(三)共用设施:一般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以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查验重点非其内在质量和安全性能,目的是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风险。
45.什么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及其使用原则?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
规则: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方便快捷、公开透明、受益人和负担人相一致的原则。
47.哪些项目禁止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
① 依法应当由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承担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更新和改造费用;
② 依法应当由相关单位承担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费用
③ 应当由当事人承担的因人为损坏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所需的修复费用;
④ 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应当由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费用。
48.业主大会成立后如何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56.分析物业管理合同纠纷的主要原因与特点? 起因:
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或是否适格的问题 合同内容是否合法真实的问题
合同订立的形式问题
合同履行中的问题
特点:
纠纷主体的平等性。
纠纷的内容和标的既有有形的物质(如财产),更有无形的服务。
纠纷处理方式的协议性。 纠纷管辖的地域性。
经营者不得单方解约。
59.物业管理纠纷处理的方式有哪些?(1)当事人协商(2)调解(3)仲裁(4)诉讼
第三篇:新闻法规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新闻法规》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A)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B.38 C.41 D.47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B)。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B)。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C)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C)。1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A)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 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B)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D)A.只能在a B.只能在a或b C.可以在a或b或c D.可以在a或b或c或d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B)3 A.只能是媒体
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C.只能是记者张某
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
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20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某演员已去世20年,并不具有名誉权,所以法院应该驳回起诉
B.就算起诉,也只有该演员的父母和妻子有起诉资格,其兄妹不具有起诉资格 C.就算起诉,也应该以隐私权起诉,不应该以名誉权起诉 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后摄影师将大学生的裸体照片以人体艺术照的形式出版发行,致使大学生受到亲友指责。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A.摄影师发表照片侵犯了大学生的隐私权
B.摄影师发表照片已取得大学生的默示同意,不构成侵权
C.大学生是照片的合作作者,摄影师发表照片应向大学生支付报酬
D.摄影师是照片的著作权人,出版发行该照片是合法行使著作权的行为
15.网民“老大难”,在甲网站发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乙出版社的《网络热门小说集》收录该小说,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作品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小说。乙、丙、丁均未征得网民“老大难”同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4 A.网民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
B.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在甲网站发表不算正式发表,在乙出版社出版发行才算正式发表
C.丙可以不经该网民同意使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D.丁网站未经该作者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
16.根据相关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如有不同意见,媒体正确的做法是(C)。
A.可以公开报道不同的意见
B.可以公开报道但需客观全面反映各方意见 C.不能公开报道,但可在内部提出或登内参反映 D.不能报道
17.关于媒体的消息来源保密,错误的说法是。(D)A.媒体应当尊重消息来源的保密要求,承担不披露其真实身份的责任 B.我国内地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地规定消息来源保密 C.消息来源保密是媒体开展好批评报道的必要条件
D.法律应该对消息来源的披露豁免权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是绝对的
18.某报记者A想竞聘记者部主任,但他的“威望”不及同事B,为了竞聘成功,A捏造并在同事之间传播B有小三的“隐私”诋毁B。A的行为侵犯了B的。(D)A.选举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9.下列哪条不是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A)A.记者的职务行为
B.报道源自国家机关公开的职权行为
C.新闻内容真实 D.公正评论
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C)A.对某官员的情妇进行“人肉搜索” B.在博客中公布朋友的病情
C.公安局为缉拿罪犯而公布犯罪分子的情况 D.窥视某名人私生活并公开传播以资炫耀 21.下列哪项不属于隐私?(C)A.公民的私人信息、个人资料 B.公民的私人活动
C.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及简历
D.自然人的生命信息和遗传基因密码
22.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限定在的人员知悉的事项。(C)A.一定行业内、一定级别内 B.一定地区内、一定级别内 C.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 D.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内
23.某位不太知名的年轻女演员A主动约请某电视台记者B,称某知名大牌导演C频频性骚扰她,并以让她出演女主角为诱饵与她多次发生过性关系。女演员没有提供相应证据,但称会在法庭上出具有力证据。记者B没有联系上导演C,便将演员A的谈话在电视上如实播出。后导演C起诉,法院查实,演员A的说法没有有力证据支持,构成对导演C的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演员
A单独承担侵权责任
B.演员A和记者B平均承担侵权责任
C.演员A承担大部分侵权责任,记者B承担小部分侵权责任,电视台不承担侵权责任
D.演员A和记者B、电视台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24.某报社记者A与自称是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B的员工C通过网络QQ聊天,员工C抱怨公司经常加班,但不按照劳动法支付报酬,简直是比资本家还黑心。A 据此撰写出批评B公司违反劳动法的报道,由于B公司备受社会关注,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反响,造成B公司经济损失。B公司起诉记者A,并索赔数千万,远远超过记者A的赔偿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公司有权起诉记者A B.索赔数千万简直是勒索,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
C.记者A的行为是职务行为,所以应该起诉报社,而不应该只起诉记者A D.记者A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应该起诉报社和记者A 25.根据相关规定,是我国集中统一的新闻发布机关,承担着发布重要政务新闻的职能。(D)A.人民日报社 B.中央电视台
C.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D.新华通讯社
26.根据2012年元旦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我国电视台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规定是。(D)A.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两次、每次不超过60秒的广告 B.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90秒的广告
C.每集电视剧中只能插播一次不超过90秒的公益广告,不得插播商业广告 D.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27.如媒体不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随意播报气象预报,按《气象法》规定,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最高元的罚款。(C)A.2万 B.3万 C.5万 D.10万
28.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在我国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有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B)A.10万 B.30万 C.50万 D.100万
29.广播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机构,负责电视剧审查工作。审查机构应在收到送审材料(C)天内提出修改、删剪意见或审查结论。A.15 B.30 C.45 D.60 30.根据相关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C)A.15% B.20% C.25% D.30%
31.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
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的罚款。(A)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32.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后,要及时发表更正或答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之日起,(B)。
A.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B.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C.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头版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D.在不迟于随后出版的三期报刊内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33.某报记者2012年2月10日编写虚假新闻,后被查证并通报批评。2012年3月10日,该记者的不良从业行为被新闻出版总署记录并列入全国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查询系统。根据相关规定,该记者在前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D)A.2015年2月9日 B.2015年3月9日 C.2017年2月9日 D.2017年3月9日
34.根据相关规定,被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新闻采编人员重新获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后,年内再次违反新闻出版法规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B)A.2 B.3 C.4 9 D.5 35.申领新闻记者证的人员须具备的基本的学历条件是:。(A)A.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B.文科类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C.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D.文科类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36.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报刊出版单位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新闻采访、组稿等活动的派出机构是。(A)A.记者站 B.通联站 C.办事处 D.工作站
37.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报刊记者站站长须具有。(B)A.中级以上职称并有3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B.中级以上职称并有5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C.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3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D.副高级以上职称并有5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38.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除报刊集团或拥有多家子报子刊的报刊出版单位以该集团或报刊出版单位名义设立的记者站外,单家报刊设立的记者站的驻站记者人数最多不超过人。(B)A.3 B.5 C.8 D.10 39.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如申请设立记者站,报刊出版单位
及其已设立的记者站须在近内未出现过违反新闻出版法规、规章的问题。(C)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40.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关于媒体实习记者的采访,正确的是。(A)A.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必须在持有新闻记者证的记者的带领和指导下 B.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必须在办公行政人员的介绍和带领下并持媒体的介绍信
C.可以单独从事新闻采访,但必须持该媒体为当次采访专门开具的介绍信 D.可以单独从事新闻采访,但必须持该媒体出具的该实习记者的身份证明
41.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致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新闻出版署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以下的罚款。(B)A.5000元 B.10000元 C.30000元 D.50000元
42.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外国新闻机构的记者应当在抵达中国后
个工作日内,到外交部新闻司及其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办理注册手续。(C)A.3 11 B.5 C.7 D.10
(二)多选题
1.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ACD)A.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B.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 C.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
D.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国家实行紧急状态期间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措施包括。(ABC)A.新闻管制
B.通讯、邮政、通信管制
C.对重要新闻机构及其重要设施加强警卫 D.限制新闻记者人身自由
3.关于我国宪法对领土的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D)A.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B.领土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
C.《宪法》在国土所有领域的适用上无任何差异
D.《宪法》的空间效力及于国土全部领域,是由主权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的
4.某医院在优生优育图片展中,未经性病患者甲同意展出其病历照片,并在说明中用推断性语言表述该患者所患疾病系性生活不检点所致,呼吁公众性生活要检点。虽然患者眼部被遮掩,也未署名,但有些观
众仍能辨认出患者甲。此案例中,医院侵害了患者甲的。(CD)A.生命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5.某报社因侵犯某明星名誉权被法院判令对该明星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此后,该报社既不上诉,又不履行该生效判决。该明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此,法院可以采取哪些强制执行措施?(ABCD)A.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公布于众,费用由该报社负担 B.对该报社社长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并拘留 C.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由报社支付迟延履行金
6.某网络博客上出现一篇辱骂某知名公司总裁A的文章,使用了“丑陋的小人”、“超级大流氓”、“纯粹就是骗子”等言辞。这与公众对A的普遍认识不符,也使得A的名誉受到一定损害。从文章透露的情况看,匿名博主B应该是A公司的员工。A要求博客商C提供B真实情况并删除该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博主B侵犯了A的名誉权
B.博客商C可以不提供博主B真实情况给A,但应该删除该文章 C.博客商C既应该提供博主B真实情况给A,也应该删除该文章
D.博客商C如删除该文章则不侵犯A的名誉权,如拒不删除则侵犯A的名誉权 7.甲女委托乙公司为其拍摄一套艺术照。不久,甲女发现丙网站有其多张裸体照片,受到众人嘲讽和指责。经查,乙公司未经甲女同意将其照片上传到公司网站做宣传,丁男下载后将甲女头部移植至他人裸
体照片,上传到丙网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A.乙公司侵犯了甲女的肖像权 B.丁男侵犯了乙公司的著作权 C.丁男侵犯了甲女的名誉权 D.甲女有权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8.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包括。(BC)A.买一些伟人的肖像挂在家中
B.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同意,把顾客相片挂在橱窗以招徕生意 C.发泄对某人的不满,丑化其肖像
D.某电视新闻中出现某市民在商场购物的画面
9.下列情形中,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是。(ABCD)A.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
B.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分子的肖像 C.为宣传义务植树活动使用植树者的肖像 D.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
10.漂亮女青年丽丽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自称就要嫁“富二代”、明星而受到观众和网民关注,并引发舆论争议。某匿名网民在多家网站首次发布了丽丽的大学期间相片、家庭背景、妇科病史、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丽丽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一时引发网络舆论对丽丽的声讨。丽丽起诉相关网站,后经有关部门查实,匿名网民是丽丽大学同学美美,两人在大学时有过矛盾,美美关于丽丽的早期相片、家庭背景、妇科病史都属实,但关于丽丽的恋爱史及她曾是某明星“小三”的情节纯属捏造。美美的行为侵犯了丽丽的哪些权利?(CD)A.荣誉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1.著作人身权包括:(ABC)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改编权
12.甲影视公司将其摄制的电影《你幸福吗》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乙网站,乙网站采取技术措施防范未经许可免费播放或下载该影片。丙网站成功开发出规避乙网站技术防范的软件,供网民在丙网站免费下载使用,大学生丁利用该软件免费下载了《你幸福吗》供个人观看。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A.丙网站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B.大学生丁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
C.甲公司已经丧失著作权人主体资格
D.乙网站可不经甲公司同意以自己名义起诉侵权行为人 13.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ABD)A.法院判决书
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
C.《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 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
14.居住在A国的我国公民甲创作一部英文小说,乙经许可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小说,丙经许可将该翻译的中文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并向丁杂志社投稿。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CD)A.甲的小说必须在我国或A国发表才能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B.乙翻译的小说和丙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均属于演绎作品 C.丙只需征得乙的同意并向其支付报酬
D.丁杂志社如要使用丙的作品还应当分别征得甲、乙的同意,但只需向丙支付报酬
15.对正版的合法音像制品,下列哪些未经权利人许可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ABD)A.甲航空公司购买后在飞机上播放供乘客欣赏 B.乙公司购买后进行出租 C.丙学生购买后用于个人欣赏
D.丁学生购买后将其上传到网络上
16.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刑最高可处死刑的是哪些罪行?(AD)A.间谍罪 B.叛逃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 D.投敌叛变罪
17.隐性采访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CD)A.公共利益原则 B.别无他法原则 C.场合的公共性原则 D.减少道德损失原则
18.某商场在情人节举办了接吻大赛,接吻时间最长的一对情侣B和C获得了2万元该商场的现金抵用券。某报派记者A去采访报道,记者A拍得B和C接吻情形的照片数张,选用了一张刊登在报纸上,其他照片则刊发于自己博客中。B和C看到照片后,自感不雅,起诉报社和A侵犯其名誉权和肖像权,同时要求A删除博客中的照片。对报社和A的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A.都侵害了B、C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B.都侵害了B、C的肖像权,但没有侵犯B、C的名誉权
C.报社及A在报上刊发照片的行为没侵权,因为是合法的新闻报道 D.A在博客中发B、C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权,但没有侵犯其名誉权
19.过去,记者们到某足球俱乐部训练和比赛场地采访从不需出示记者证。俱乐部新领导A上任后,俱乐部要求记者采访必须主动出示记者证,否则不允许入场采访,并在其网站上刊登出公告。一月后俱乐部主办的一重要赛事开赛,有少数没有随身携带记者证的记者或没有记者证的实习记者被阻挡在比赛场地外。某知名足球报记者B因此在该报刊发言辞激烈的文章《A俱乐部凭什么“封杀”记者》批评俱乐部,称其一定是有什么猫腻见不得人,所以才不允许记者去采访;俱乐部不让记者入场采访是侵犯了记者的采访权;并讽刺俱乐部“飞扬跋扈”,辱骂A是个具有“臭衙门作风”的“跳梁小丑”。俱乐部和A起诉记者B侵犯了名誉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A俱乐部以查看记者证为借口,实际上是阻止记者的顺利采访,是变相“封杀”记者
B.记者B侵犯了俱乐部和A的名誉权
C.记者B的评论文章是正当的舆论监督,没有侵权 D.记者应主动出示记者证,俱乐部A的行为并不违法
20.关于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犯罪,可以由哪些主体构成?(ABCD)A.网站建立者 B.网站直接管理者 C.电信业务经营者
D.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
21.某大学女生A、B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们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们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A、B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
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商场保安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AD)A.人身自由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22.下列哪种情形,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就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ABD)A.为个人学习研究而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评论某一作品而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C.将已经发表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D.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23.甲电视台模仿某境外电视节目创作并录制了一档新娱乐节目,尚未播放。某地区的数字电视频道乙贿赂甲电视台工作人员贺某复制了该节目,将该节目抢先在数字电视频道播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A.乙侵犯了甲的播放权 B.乙侵犯了甲的复制权
C.贺某应当与乙承担连带责任 D.贺某应承担补充责任
24.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新闻传播侵犯姓名权?(ABD)A.媒体为增加报道的权威性,谎称独家专访了某知名专家 B.电视节目在新闻报道中错误标注了被采访对象的姓名 C.媒体不允许为其投稿的作者使用笔名
D.记者在报道中无端批评某公民改变姓名的行为 25.关于新闻泄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新闻泄密是指在新闻传播中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B.新闻报道泄露企业商业机密属于新闻泄密的一种 C.新闻泄密的行为主体只能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
D.媒体记者私下向间谍出售新闻采访中窥探到的国家秘密,也属于新闻泄密 2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出版保密工作,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D)A.保密审查实行送审制度,即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对拟公开出版、报道的信息有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都应当送交有关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
B.对涉及国家秘密但确需公开报道、出版的信息,新闻出版单位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建议解密或采取删节、改编、隐去等保密措施,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C.新闻出版单位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或其他活动,应当经主办单位批准 D.新闻泄密事件发生后,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及时调查,责任暂时不清的,由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决定自行调查或者指定有关单位调查
2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新闻传播需要特殊保护的社会群体有:(ABCD)A.未成年人和妇女 B.残疾人 C.老年人
D.种族和民族人群
28.甲明知自己身患梅毒,于2001年10月4日挟持女青年孙某逼迫其拍裸照并将其强奸,后甲将孙某的裸照于社会上公开散发。2001年12月,孙某被检查出也患有梅毒。甲侵犯孙某的哪些权利?(BCD)A.荣誉权B.健康权C.性自由权D.隐私权
29.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淫秽物品?(AC)19 A.具体描绘性行为的图书
B.介绍人体性生理、性医学知识的图书 C.宣扬色情的淫秽性的影片
D.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人体艺术摄影作品
30.根据我国《广告法》等相关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和包含。(ABC)A.“效果最佳”的用语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 D.艺术性夸张的内容
31.下列关于姓名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BD)A.某公民的父亲姓张,母亲姓李,他的姓氏只能姓张或姓李,但具体如何选择,该公民有自主权,其父母不得干涉
B.公民在户口登记时,可以使用非正式姓名,但需要在其后标注正式姓名 C.公民在自己的物品、作品上标示自己的姓名,是作为权利主体的标志 D.公民要改变自己的姓或名,需征得自己父母的同意 32.下列关于荣誉权的说法,正确的有。(AB)A.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
B.记者在批评报道中,以贬损性的言辞报道被批评对象获得的荣誉,是新闻传播侵犯荣誉权的行为
C.为吸引公众注意,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抬高夸大被采访对象的荣誉,属于新闻失实,但不属于新闻传播侵害荣誉权
D.荣誉权所产生的利益,只有精神利益,没有物质利益
33.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4月颁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20 A.未经批准,各类新闻单位均不得擅自使用境外媒体、境外网站的新闻信息产品 B.未经核实,新闻单位所办新闻网站不得擅自发布新闻线人、特约作者、民间组织、商业机构等提供的信息
C.新闻单位设立官方微博,须向其主管单位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 D.无新闻记者证的人员不得以新闻单位网站名义采访或发稿
34.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ABCD)A.某新闻学本科毕业生经某报正式聘用从事记者工作10个月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曾任某报记者部副主任,目前专任人事处处长(不再从事采编工作)
C.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目前任某地方政府党办主任被某报聘用为特约通讯员 D.某编辑出版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大学校报主编
35.下列哪些人员不具备申领新闻记者证的基本资格条件?(ABCD)A.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2年前因为从事有偿新闻活动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吊销新闻记者证
B.某新闻学硕士毕业生1年前因为酒驾被判处拘役半年 C.某教育学博士毕业生目前担任某教学辅导类报纸主编 D.某中专毕业生目前任某都市报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
36.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下列微博行为,不符合规定的做法是。(BCD)A.经所在单位批准设立职务微博
B.将自己采访的本新闻单位因故没有刊播的新闻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C.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已经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D.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尚未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三)判断题
1.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媒体、传播者、收受者或公民和法人四个方面。(√)2.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一种负相关关系。(√)3.侵犯商业秘密罪一般是指具有主观故意的行为。新闻媒介遇到此类诉讼时,没有主观故意可以成为抗辩理由。(√)4.侮辱罪和诽谤罪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共同性,都是公民人格权。(√)5.著作权中的广播权,就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的权利。(×)6.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合理使用作品分为“引用”和“参考”。“引用”必须注明作品的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出处,“参考”则不必注明。(×)7.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8.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9.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10.新闻媒体不得报道未经政府卫生部门发布或未经批准的疫情信息。(√)11.审批制是我国报刊管理的基本制度。(√)1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记者在法庭旁听时,一律不得在庭审中录音、录像和摄影。(×)13.如果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上传或者放置在向公众开放的网络服务
器内的信息构成侵权,技术服务提供者将与内容服务提供者一道构成共同侵权,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14.2013年1月1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强化,这增大了媒体从司法机关获得案件信息的难度。(√)15.减少新闻媒介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与威胁,是公民隐私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16.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正式评价,主要是积极评价,但也可能是消极评价。(×)17.不以营利为目的,以侮辱或恶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不认定为侵害公民肖像权,但可以认定为侵害名誉权。(√)18.作者的署名权是作者自己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因此仅为作者所享有,不得转让。(×)19.著作权人是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发表其作品,这不是侵犯发表权的行为。(×)20.我国法律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制度,但涉及新闻作品的,仅有民事责任。(√)21.气象信息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不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同意,但需要如实发布,且发布气象信息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气象部门。(×)22.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23.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可以出版发行地图,但出版发行地图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地图编制部门。(×)2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规定,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引用和报道未通过权威渠道核实的网络信息、传言或猜测性信息。(√)25.我国管理指导全国互联网信息行业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家互 联网信息办公室。(√)23
第四篇:单选《新闻法规》
(四)《新闻法规》
1.我国《宪法》第(A 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B人格尊严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B良好表现)。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C名誉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C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A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D可以在a或b或c或d)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20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后摄影师将大学生的裸体照片以人体艺术照的形式出版发行,致使大学生受到亲友指责。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摄影师发表照片侵犯了大学生的隐私权)
15.网民“老大难”,在甲网站发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乙出版社的《网络热门小说集》收录该小说,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作品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小说。乙、丙、丁均未征得网民“老大难”同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C丙可以不经该网民同意使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难》,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16.根据相关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如有不同意见,媒体正确的做法是(C不能公开报道,但可在内部提出或登内参反映)。
17.关于媒体的消息来源保密,错误的说法是。(D法律应该对消息来源的披露豁免权进行保护,这种保护是绝对的)
18.某报记者A想竞聘记者部主任,但他的“威望”不及同事B,为了竞聘成功,A捏造并在同事之间传播B有小三的“隐私”诋毁B。A的行为侵犯了B的。(D名誉权)
19.下列哪条不是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A记者的职务行为)
20.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C公安局为缉拿罪犯而公布犯罪分子的情况)
21.下列哪项不属于隐私?(C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及简历)
22.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限定在的人员知悉的事项。(C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
23.某位不太知名的年轻女演员A主动约请某电视台记者B,称某知名大牌导演C频频性骚扰她,并以让她出演女主角为诱饵与她多次发生过性关系。女演员没有提供相应证据,但称会在法庭上出具有力证据。记者B没有联系上导演C,便将演员A的谈话在电视上如实播出。后导演C起诉,法院查实,演员A的说法没有有力证据支持,构成对导演C的侵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演员A和记者B、电视台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24.某报社记者A与自称是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B的员工C通过网络QQ聊天,员工C抱怨公司经常加班,但不按照劳动法支付报酬,简直是比资本家还黑心。A 据此撰写出批评B公司违反劳动法的报道,由于B公司备受社会关注,报道引起舆论强烈反响,造成B公司经济损失。B公司起诉记者A,并索赔数千万,远远超过记者A的赔偿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公司有权起诉记者A)
25.根据相关规定,是我国集中统一的新闻发布机关,承担着发布重要政务新闻的职能。(D新华通讯社)
26.根据2012年元旦起施行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我国电视台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规定是。(D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27.如媒体不使用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随意播报气象预报,按《气象法》规定,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最高元的罚款。(C5万)
28.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在我国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有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B30万)
29.广播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电视剧审查机构,负责电视剧审查工作。审查机构应在收到送审材料(B30天)内提出修改、删剪意见或审查结论。
30.根据相关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C25%)
31.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的罚款。(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32.根据相关规定,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后,要及时发表更正或答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之日起,(B在其随后出版的最近一期报刊的同等版位上发表更正或答辩)。
33.某报记者2012年2月10日编写虚假新闻,后被查证并通报批评。2012年3月10日,该记者的不良从业行为被新闻出版总署记录并列入全国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查询系统。根据相关规定,该记者在前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D2017年3月9日)
34.根据相关规定,被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新闻采编人员重新获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后,年内再次违反新闻出版法规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B3)
35.申领新闻记者证的人员须具备的基本的学历条件是:。(A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36.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报刊出版单位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新闻采访、组稿等活动的派出机构是。(A记者站)
37.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报刊记者站站长须具有。(B中级以上职称并有5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
38.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除报刊集团或拥有多家子报子刊的报刊出版单位以该集团或报刊出版单位名义设立的记者站外,单家报刊设立的记者站的驻站记者人数最多不超过人。(B5)
39.根据《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如申请设立记者站,报刊出版单位及其已设立的记者站须在近内未出现过违反新闻出版法规、规章的问题。(C两年)
40.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关于媒体实习记者的采访,正确的是。(A不得单独从事新闻采访,必须在持有新闻记者证的记者的带领和指导下)
41.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致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新闻出版署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以下的罚款。(B:10000元)
42.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外国新闻机构的记者应当在抵达中国后个(C7)工作日内,到外交部新闻司及其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办理注册手续。
第五篇:新闻法规论文[推荐]
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新闻自由
摘要 新闻自由在现代社会总是一项得到广泛认可的公民基本权利。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对社会的形象力不断扩大,新闻自由的界限也随之扩展,怎样做到体制内的新闻自由是一个需要深思的话题。关键词 新闻自由 社会主义体制 司法公正 管理架构
新闻自由本来是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但由于全球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我国的传媒界如今也在频繁使用。许多传媒人士和法律界人士开始将这个词引入严肃的学术性讨论,也对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新闻自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新闻自由的概述
(一)法律中的新闻自由
1.国际法律中的新闻自由
言论、出版自由以及新闻自由,是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九条有关于表达的规定,全文如下:
“„„
“
二、人人有表达自由之权利,此种权利包括以语言、文字或出版物、艺术或自己选择的其他方式,不分国界,寻求、接受及传播各种消息及思想之自由。“
三、本条第二项所载权利之行驶,附有特别责任及义务,故得予以某种限制,但此种限制以经法律规定,且为下列各项所必要者为限:
“a.尊重他人权利或名誉;
“b.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风化。”
这个条文是对表达自由的完整表述。它明白规定了表达自由的权利主体、内容和行使方式,同时规定了行使这项权利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必须限制的范围。①
2.中国法律中的新闻自由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已于1998年10月经我国政府代表签署,尚待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9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把这四项列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显示了国家在这方面将国内法制与“公约”规定相衔接的不懈努力。②
但我国法律仅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颁布的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在第四十九条规定有“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此后直至如今六十年间,在法律和其他一切官方文件中都没有明文确认“新闻自由”。仅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分别有香港或澳门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规定。据这两部法律的官方英文本,新闻作press,出版作publication。可见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尚待明确。③
(二)新闻界的新闻自由
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贯彻于新闻传播活动中称为“新闻自由”。按照“公约”表述的精神,新闻自由就是人人享有寻求、接受和传播新闻以及对新闻发表意见的自由。在英语等语言中,“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是同一个词,这是因为最初的新闻媒介就是报纸、期刊等印刷出版物。在当代,freedom of the press已被推广至涵盖广播媒体、电视、电影在内的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以至互联网。学界通常认为,新闻自由已经逻辑地蕴涵于我国新闻传播法的现有概念之中。首先,新闻传播活动作为表达活动的一种方式,通过报刊等出版物进行的表达受到出版自由的涵盖,通过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媒介进行的表达受到言论自由的涵盖。其次,新闻活动公认属于文化活动,《宪法》规定的公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当然包括新闻传播活动。④
国际新闻界通常把新闻自由理解为采访自由、通讯自由、出版报纸自由和批评自由,并且认为这些就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权利。在我国,新闻工作者关于自身权利谈论较多的是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等。近来一些官方文件也使用了这些术语。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称:“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把这些定义为新闻机构法人权利。《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则肯定为新闻记者的权利:“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⑤
二、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新闻自由的基础 1.新闻自由的法律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上所列都表示了我国在新闻自由上有基本的法律保障。
2.新闻自由的民主权利基础
新闻自由的民主权利基础源于公民借助于媒体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新闻自由的职责之一,是减速政府,保障民主程序的正当运行。其民主权利演绎的是公民及媒体因监督政府而产生的制度性权利。⑥
(1)新闻自由是人民主权的宪法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上述规定没有出现保护新闻自由的字眼,但可以将其视为言论出版自由是新闻自由的权利渊源。由此,确立了媒体监督的法律依据和宪法地位。
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来自于人民,则政府和国家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就是理所应当,而新闻自由就是监督政府的最为有效的形式。
(2)新闻自由促进民主权利的实现
在当今世界,新闻自由的保护力度直接反映着社会的民主发展水平,因为新闻自由与民主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一个国家越是民主,其新闻自由往往越有保证,开放程度越高。新闻自由从蕴育到产生,已发展成为了一项被各国公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已和公民的各项具体的民主权利融合为一体,成为实现民主权利的基本方式。现代媒体的使命,就是帮助公
众实现知情权、表达权,切实监督政府和执政党的权力行使,进行良好的舆论引导和社会控制,真正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
三、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新闻自由
1.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的对立统一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下,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的关系。
(1)司法公正保护新闻自由
上文已提到,我国在宪法里就有直白的对我国公民言论出版自由和批评权建议权(可算作新闻自由)的保护。
(2)新闻自由限制司法公正
虽说传统媒体最基本的自我要求就是报道事件要客观公正,但事实上媒体常常会通过新闻报道激发人们内心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公正,这样的公正就被赋予了感性的价值判断,这样的判断往往与纯粹的公正是有偏差的。而司法在认定事实中,会更侧重于客观事实,并将其通过理性思考达到法律意义上的公正。所以一旦媒体介入司法审判,案件就不能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因此媒体介入司法案件需要谨慎。
(3)司法对新闻自由的限制
我国在单纯的新闻舆论监督方面,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部法律完整而系统地规定新闻监督权利,立法阶段并不完备,宪法中的只算是推演出来的基本权利;并且这些法律规范都太过于笼统,没有可操作性。
2.我国新闻活动的管理
目前,我国现行的新闻事业的管理架构实行双重领导制度,即由党委系统的宣传部与政府序列的新闻出版局、广电局共同负责。二者的权限划分一般来说由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宏观指导,新闻出版局和广电局负责具体管理。但这只是一个基本原则,没有更加明确的职权范围划分,并且行政管理的部门层级较低,同我国行政体系脱轨。
3.我国新闻自由的现状
由上述所说可得,首先,我国新闻自由权利条款和保障条款的具体法律基本空白,这使得新闻工作者得不到安全保障和权利保障,难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职能与作用,也降低了社会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其次,管理职权划分不明确,容易造成争相逃避管理责任、形成管理空白的局面。因此,我们应加强新闻立法建设,进一步完善新闻自律的机制。
参考文献
①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页
②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页
③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5页
④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4页 ⑤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7页 ⑥向长艳,《新闻自由权利基础沉思》,中共河南省委党校,郑州
2010级新闻2班
李霰 2010006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