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娱乐新闻采写
娱乐新闻采写
警惕有意炒作:绯闻、恋情
从皮特到汤姆
防止低俗化:琐事、八卦
从皮特到汤姆
一.娱乐新闻报道重点
1. 创作过程
剧本、筹资、开机、拍摄、封镜等动态
新表现形式、新技术等的采用
2. 演播活动
首映和上映预告、促销活动等
3. 人物介绍
主创人员介绍和批评演播活动
4. 评选颁奖
奥斯卡、金球、格莱美、金鸡、百花、超女
5. 作品评介
介绍内容、展开批评
从多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包括:艺术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技术的等角度。
中国部分主流媒体的品味已经降低到美国黄色小报的水平
中国媒体娱乐报道低俗化的原因:
1. 缺乏高尚娱乐新闻的来源
2. 低俗化是商业化的产物:商业媒体追求利润、发行量,所以一定要迎合受众心理
三.为什么低俗的新闻会有市场?
大脑三位一体论:人的大脑分三部分,爬虫大脑(掌管人的本能,例如攻击、求爱、性交、领地保护等行为)、肢体大脑(掌管人的感情,收集认得感官信息,进行情感方面的处理;意义与情感有关的信息内容,关心孩子)、新皮层大脑(掌管人的高级智能,如认知,语言等),其中,爬虫大脑最强有力,有支配地位。之后是肢体大脑、新皮层大脑。信息的传达是从爬虫到肢体到新皮层。爬虫大脑是超道德的,主要活动基于原始的生存和性冲动,包括攻击等取向。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为什么会畅销(总票房超过32亿美元)
充分的调动了人的爬虫大脑和肢体大脑。
好莱坞专门利用爬虫大脑。
四.娱乐新闻与隐私
娱乐新闻是侵犯被采访对象隐私权最普遍、最严重的一个报道领域。
新闻记者不是执法者,采访活动不是执法行为,不享有执法者和执法行为的特权,不能任意侵入他人的私生活区域。
应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第二篇:新闻采写技艺
一、发现选题的十大诀窍
1、新闻敏感24小时
记者、编辑是需要随时都保持新闻敏感性的,无论是在值班还是不值班的时候。毕竟更多的新闻是发生在办公室外的生活中。可能你在陪情侣逛街、购物时的一个新发现,就能为你带来一个精彩的选题。
关键词:随时想想——这事能做什么题
2、馅饼专砸勤快的人
西方人讲:“自助者天助”,中国人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法晚人说:“只要跑动了,一定有收获”。
勤跑动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接获选题后在各事发现场间有目的跑动;二是在没有明确选题时,在新闻高发区“扫街”,寻找挖掘新闻。
根据众多社会新闻记者的实践,请你相信,只要你到了现场,而且肯动脑子思考选题,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就会降临。
3、不要放过每个细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记者要有“福尔摩斯”的观察力。新闻现场往往有很多关键细节能反映出新闻的本质,找到它,并挖掘下去,就能把事件的脉络捋出。
比如,去年冬天,在海淀万泉河发生一起妇女落河的事件,路人们纷纷下河施救。记者赶到现场后,发现其中有一名见义勇为者穿着军裤和病号服,十分特殊。经过采访,发现他是一名在附近309医院治病的军人,出来散步时发现此事,冒着加重病情的危险,跳入冰河。这个细节的加入,使一个普通突发事件多了一层人性的深度。
4、学会逆向解析现象
很多现象,从正面看平淡无奇,但反过来向源头一追踪,却能发现重大选题。
比如,海淀一带年前开始拆迁,这本是一则再正常不过的市政改造新闻。但记者深入追根溯源的采访后发现,拆迁后,该地段很可能是卖给了宜家,这事就大了。宜家要从马甸搬进中关村,将影响城北地区商业格局的变化,也使中关村没有生活消费区的情况发生改变。
5、多交朋友发展线人
多个朋友多条路,在负责的口内、社区或领域广交朋友,将会给你带来用之不竭的消息源泉。
线人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中职业,他们多出身自摄影爱好者,喜欢拍摄社会新闻,热线机动记者尤其应当多发展这样的线人,使自己更加耳聪目明。
跑口记者在口内应注意发展“官民两条线”,毕竟有些话题让官员直接表态不是很方便,这时行业内的专家、研究者的发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6、扩充知识勤于思考
记者、编辑是杂家,知识面窄是“吃不开”的。平时勤与丰富自己的知识,培育社会责任感,一旦新闻线索来到身边,才能准确判断它的价值,正确的予以利用。
7、尝试寻找第二落点
作为报人,应当养成每日看报、看电视、上网的习惯。这不仅是了解自己的竞争者们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也是在给自己寻找新闻线索。毕竟——网络、报纸、电视是记者、编辑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
不要因为人家已经报过了,就轻言放弃。因为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很可能是被对方编辑误处理的宝藏,通过你的分析和判断,没准就能找到精彩的第二落点。
8、不要轻言这事报过
在报纸采编出版过程中,编辑、记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选题。不要急于说:“这事报过了”。而应认真判读这个选题究竟是旧闻?还是在老事件的基础上有了最新发展?亦可是对前面事件的彻底颠覆。在判读过程中,很可能一则大新闻就孕育而生。
9、动态事件一追到底
我们常常忽略身边的一类新闻资源——我们曾经报道过的新闻人物或事件现在怎样了。很可能以前你做的一则常规报道,现在已发展成为重大的事件。因此无论编辑还是接着,都应当在留存报道资料的前提下,经常回顾一下,看那些似乎陈旧的选题,在今天能否生成一个新的主打。
10、切忌扎堆相互串题
在一个新闻发布会场,或一个突发事件的现场,你经常会遇到外报的同行。大家可能是以前的同事,或哥们儿;在一起采访也确能给不愿意透露消息的当事人以压力。但这时你要注意了,别只顾着哥们间配合的热热闹闹,等大家的稿子第二天见了报,大吃一惊的可能正是你。
因为人家对现场细节的挖掘、事件深度的思考很可能都远胜于你,而你所写的人家都有。别相互串题,再熟的哥们儿在这时也存在竞争,开动脑筋,设计优于他们的独家问题,才是大家在集团采访时应注意的。
二、记者采访的“八要”、“八不要”
(一)“八要”
1、采访要用“眼耳手嘴”
采访应是全身心的,而不仅仅是用嘴问,用耳听,眼睛对细节的捕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手中数码相机、录音笔的使用应能为“眼看、耳听”提供更好的帮助。“眼耳手嘴”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2、录音笔、采访本要配合使用
不要过分依赖录音机/笔,要知道回来整理录音资料的时间,可能比采访本身还多。录音设备应与采访本一起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采访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其表情;同时,在采访本上,还应当记录被采访人的关键语段在录音笔上的时段与位置。
3、提问要提封闭问题
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无边闲聊”。
4、要想生动举例提问
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对方回答的方向引向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同时也能更有效的利用时间。
5、前者答案要接着用
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望被访者会完整的理解你提出的问题。掌握滚动式采访的技巧,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你对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6、手里要有业者名单
记者的基本功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专家或业内人士的名单,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7、深度报道要勤写
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8、批评报道要公正
采访,尤其是批评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并在文中予以体现,以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二)八不要
1、采访不要全靠电话
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此种采访方式也有毙病,电话采访无法实现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
记住“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这句北青报的格言;一定不要把它变成“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的电话”。
2、独家提问不要冒头
在新闻发布会或记者云集的场所,如果有较好的业源关系,独家视角的提问可以放到会后,在台下再单独问;否则,就只能与众多同行“分享”你的智慧结晶了。
当然,如果在会上当众提问是你唯一的选择,你就应当勇敢的举手。
3、不要拿“找不着人”当理由
任何一个采访,尤其是精彩的选题,被采访对象往往不会轻易接受采访,这就需要记者施展各种本领,或软磨硬泡,或迂回进攻,一定要尽全力挖掘与事件核心元素有关的当事人。“找不着人、人家不肯透露”绝不能成为搪塞编辑的理由。
4、专家面前不要装
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5、不要直接上网扒稿
我国新闻主管部门有明文规定,不得直接刊发网上内容。网络是我们很好的消息源、线索库,但也确实存在不少待核实的东西。直接从网上扒活儿,不仅有偷懒剽窃之嫌,而且容易造成报道失实,因此这部分内容要经过核实后再转化成自己的稿件。
6、重要会议不要早退
记者在出席中宣部、市委宣传部、各主管部门召集的正式会议时,不得迟到、早退,以免影响本报的形象。
7、采访安全不要忽视
人身安全、器材安全、选题安全是记者在险恶采访环境中必须注意的。
人身安全是一切的基础。我们支持记者在危难险阻关头的挺身而上,但如果那是以人身安全为代价的,报社则不予支持。同时,记者应注意学习和锻炼险恶环境下自保与生存的知识、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采访器材既是个人或报社的资产,也是采访留证的工具,更关乎记者的荣誉。平时记者要很好的维护器材,如果在采访时,当事人要抢夺器材,记者应奋力保护。
在现实中,一个好的选题未必能顺利的刊登见报,经济、政治、人情等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干扰。因此,记者从采访阶段起,就应注意保护选题,不象无关的人透露选题内容,对采访对象要智慧的解释选题方向等。
8、留证不要盲目而为
留取证据是纠纷类报道采写中,记者必须要做的事。但留取什么样的证据却很有讲究。一句话,要留有效证据。一但当事人对报道不满,进行到诉讼程序,有效证据就成为关键。
有效证据包括当事核心人物的采访录音、录象,关键场面的图片资料,负责调查事件的主管部门的采访记录等。
三、撰写稿件的“十八项注意”
1、先定标题再写正文
新闻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增强文章逻辑性。记者撰文讲究“指哪打哪”,力避文章“打哪指哪”;让人看后不知所云。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2、消息多用固定结构
结构: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导语应提炼最有效细节,以打动读者往下看;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要素(5W)要写全。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信息的全面。必要时,可在文后单独链接相关事件。
切忌拿时间做文章的主轴,记流水帐般“娓娓道来”。
3、多用动词少用形容
写作时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使文章生动起来。诸如“因为……所以……”、“而且”、“虽然”等间词也要少用,以免影响稿件的紧凑与节奏。
4、勤着掰段别超3句
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50字,两至三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篇幅如果超过1000字,每300到400字要有一个小标题。
5、严控篇幅当舍则舍
《法晚报》是一份四开小版幅的报纸,无广告时的整版刊文量不到4000字,每版刊发条数在8~10条左右,加之图片所占版位,每条消息的上限锁定400字。
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切不可想到哪,写到哪,最后把编辑和读者带d..了算。
6、细节取胜但别沉溺
消息以精彩的细节取胜,但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是好的,但一定要有提领意识,不要把现场和细节简单堆砌了事。
7、用事说话少发议论
作为传媒,记者只有“搬运”新闻的相关场景与元素交给读者品位的义务,却没有自己随便点评的权力。但“搬运”那些场景及当事人的语言,却是需要记者用心的。
8、称谓别忘尊重人权
在撰写司法类报道时,对文中当事人的称谓一定要根据依法处置的进度而定,如犯罪嫌疑人等;不可将其所犯罪行或违法行为与起称谓组合,如“骗子王某”、“强奸犯李某”、“妓女岑某”、“小姐赵某”、“无照小贩张某”等。
常规报道中,应注意对来京外地人员的称呼,不要带有地域歧视,哪怕是隐性的:如“张某某是河南人”、“山西人陈某”等。
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报道,应采用化名,同时在配文图片中应使用技术手段保护其肖像不被正面刊登。
9、消息出处要写准确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要务。采到了哪个人或单位,一定要出处清晰,写全姓名;谁说了什么,一定要直接引语,并留足证据。这也是预防日后纠纷/冲突的重要手段。当然,在一些采访中,线人不愿暴露,或当事人尚未成年者,可单独考虑。
10、用好直接间接引语
是否使用直接引语不仅关乎消息内容的准确,而且关系到日后会不会惹官司。
我们鼓励大家多用直接引语,多用短而精,且准确的直接引语。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记录准确,留证充分、有效。否则,一来被访者可以说自己没说过,二来他可以说你歪解其意。
切忌为了方便,把被访者没表达的意思,用直接引语的方式编造出来。间接引语也要讲求准确。
11、文章署名要规范
消息类稿件,在文前署“本报讯(记者某某)”;热线体稿件,在文前署“本报某某报道”;通
讯、特写、综述类大稿,在文后署“文/本报记者某某”。
为鼓励记者自采稿件,不鼓励与通讯员联合署名;凡采用通讯员的稿件超过8成的,不许再署记者名称;凡采用了通讯员稿件中部分内容的,要把通讯员名字署在记者之前;联合署名稿件,只按半条记工作量。
12、稿件体历心中有数
新闻版上的稿件分为:消息、通讯、特写、综述、言论。
13、专业术语多加注解
不少领域,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财经、科技、通信、法律、医药等,记者在撰写此类稿件时,经常需引用专业术语,这就需要勤加注解。毕竟读者不同于熟悉业务的记者,一个在业内经常使用的专业名词,却很可能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如“高开低走”、“3G手机”、“ISDN”、“固体燃料”、“举证倒置”等。
14、数字要准不可连用
稿件中使用数字要准确,应与原始资料反复核对。对于在文中列举的以数字排序的并列内容,最后要再数一遍,不要出现“前面说是八大方面,后面实际只有七项”的乌龙情况。
对于成就报道,特别是统计报道,记者往往爱用一连串的数字来勾勒描绘,这会让读者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最好是用形象的比喻,如果一定要用数字,一段内不能连续使用3个。
15、多用全称少用简称
根据新闻的准确性原则,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Government部门、公司,以及当事人的头衔、姓名,要使用全称。此后再次出现,可以使用简称。
少用“张局、王队”这样的昵称,尽管那能体现出记者的业缘关系良好,但读者却可能不知你在说谁。
16、准确运用“的、地、得”
稿件中“的、地、得”的混用,经常给校对凭添工作量。要严格依照字典上的规范,区别它们间的不同使用环境,准确运用。的:用在定语后面或用在谓语动词后面
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
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
17、标点符号要写明
标点符号是帮助编辑和读者顺利读懂文章的工具。记者在写稿件时,必须忠实遵循语法规则,使用各种标点符号;禁止整段“一逗到底”。在电脑文本格式的选择上,也要确定中文标点全角模式,避免给照排拼版带来困难。
18、行文规避几大忌语
如“记者看到、记者听到、记者迅速赶到现场”,这种突出记者在采访中的行为的方式,有时会让读者感到造作;可就事论事,直接描写现场。
第三篇:新闻采写技巧
《新闻采写技巧》读书报告
在暑假里读了韩景洪、张岳石的《新闻采写技巧》,对新闻的采访和写作有了新的一些认识,得到了一些新的技巧。
这本书有三篇,分别是新闻写作入门,新闻采写技巧,新闻作品赏析。我重点看了第一篇里的新闻标题的制作,新闻采访的艺术和第二篇新闻采写技巧。
书中强调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面和眼睛,好标题与好通讯、好消息是紧密相连的,这正与学长学姐们平时强调的一样。作者说:制作标题的过程,实际上是深化主题思想的过程,认真思考出一个好标题,写起来也就主题明确,得心应手。在大一写新闻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写新闻的时候力求提出一个好的标题,但因为经验和认识不足,标题的拟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本书提出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并列举了很多标题制作的方式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我更要把制作标题作为一项基本功,经常练习。
新闻采访的艺术也是我重点看的内容,因为我很少进行采访,需要重点学习。都说采访前的准备很重要,采访前准备的充分等于完成采访的一半,但我很多时候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书中介绍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弄清报道意图,确定采访对象,搜集有关资料,制定采访计划。它从通过有关媒介寻找共同语言,学会巧妙灵活地提问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些采访的方法,虽然这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很详细,但还是有所启发的。当然,提高采访水平是不能只靠一本书的,还需要阅读其他书籍和进行实践联系。
这本书的重点是新闻采写的一些技巧。由于我们写校园新闻,所以我挑选着看了一些有用的技巧。就采写新闻来说,采就是发现新闻,写就是表现新闻。发现新闻:可以从群众生活中发现新闻,从身边门口发现新闻,从冷地方发现新闻,从新闻中发现新闻,从“会海里”发现新闻。我觉得从新闻中发现新闻是很值得学习的,我们学校有很多新闻媒体,校报和其他学院的新闻团体,他们报导过的一些新闻我们也可以写出新味道。“你写的浅,我写的比你深;你写的是什么,我写的是问什么;你写的‘面面俱到’,我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样我们能在新闻中发现新闻,写出更深刻或更全面的新闻。再说表现新闻:作者给了五句话,20个字:换换思维,巧当厨师,我就是我,比逼逼自己,学点艺术。写新闻熟能生巧,但也容易落入俗套,新闻报道提倡多样化,多品种。要让读者爱读,就得有新的东西,要有特色。而人的脑筋容易避生就熟,避熟就生不容易,总是轻车熟路地走,而不思考是不会有进步的,必须逼逼自己,多思考,写稿要求新。
这本书所给出的技巧,都需要在平时写作的中锻炼,尤其是我们的特殊性,因为我们是学生记者,写新闻要具有校园特色。当然,技巧可以为文章增色,而基本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在一定的锻炼基础上,运用一些技巧,才能是自己的文章更出色。
第四篇:新闻采写资料
新闻采访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新闻采访的本质: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 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特殊的调查研究
第二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概念 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断。
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
新闻线索的作用 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
新闻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
新闻线索的特点 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
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 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
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 来自受众的信息
从其它媒介获得的信息等
新闻策划
新闻选题辨析
媒体的选题(大方向)例证:走、转、改
《开往春天的校车》 媒体对选题的处理方式(小战术)贴近性、趣味性、可看性更强 策划与选题的层次和运用
重大新闻事件的选题策划 例证:《日本地震》、《汶川重建三周年》(战役性报道方式)日常新闻报道的选题与策划 三论:对象论、鲜活论、问号论 单一新闻事件的策划报道
重大新闻选题 国计民生
社会热点
关注焦点 影响广泛
例片:《大国崛起》、“全国两会”
线索及策划对新闻采访的影响
真正的记者两个最基本的素质,一个好奇,没有好奇心的人绝对不是好记者;一个质疑,太过于相信事实,不会质疑事实的人不是好记者,无数好报道就是这么质疑出来的。关于所报道新闻事实
在新闻学经典的理论当中事实是要分类的。第一是当事人事实,当事人怎么给记者说事实,当事人怎么告诉记者事实,这是当事人事实。第二是证据事实,证据展现事实是怎么样的事实,这个脚印有多大,暗示这个案犯多高。第三是记者事实,第四客观事实。关于所报道新闻事实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达不到客观事实,尽管客观事实是我们所追求的,实际上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告诉观众的只是记者事实,未见得是客观事实。记者事实是我们是根据这些不同的事实手段得出一个记者对真相的判断,很可能是一个伪事实。我们要区分几种事实层面。
第三章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
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
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 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
典型案例:抽象的话题、艰深的研究领域
[面对面]钱维宏气候变化原因新探索
2010-03-21
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 从个性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
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
采访的心理剖析 采访交流的心理
访者的心理
被采访对象的心理
采访交流的心理 相似因素
需要因素 对等因素 强迫因素 仪表因素 能力因素
访者的心理 自信力
心理调节 意志品格 应变能力 自我修养
被采访对象的心理 合作的采访对象
需要、信任、善谈、情绪
不合作的采访对象 谦逊、紧张、反感
影响采访对象的心理因素 社会群体、个性特征、记者能力、事实利害
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
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
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 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
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 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 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 采访提问面临的诸多难题
始终掌握采访提问的主动权 审时度势地提出精彩问题 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语言采访 从既定目标出发设计问题 针对性、层次感、深度、新意、特点
典型案例 [面对面]钱维宏 气候变化原因新探索2010-03-21 从采访对象出发设计问题 因人而异 引导对方回忆、思考 触发对方的情感 典型案例 《面对面:玉树的力量》:青海省委书记强卫
问题类型 封闭式问题 指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
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指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范围,让
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方法 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
采访中倾听谈话的原则 当倾听谈话的有心之人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 放开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活用观察所得寻求更多发现 采访中的几种常用观察方法
新闻采访中的记录方法 新闻采访中笔录的作用
新闻采访中记录的方法
总结采访部分:四个重要概念
四个概念 新闻线索 新闻敏感 新闻价值 新闻政策 新闻线索 是关于新闻事实的片断性简要信息
新闻敏感 就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敏锐地发现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新闻价值 是指某些事实所固有的,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
要素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新闻政策 就是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
通常体现为政治标准和新闻宣传思想
记者的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
换质法逆向思维(“事事惊动市委书记怎么得了”)
换位法逆向思维(“人人都采访投反对票的,换位采访那些投赞
成票的”)
对立面归纳法(“案件减少治安好”)
发散思维
一枚回形针的用途
统摄思维
异中观同:天空、海军制服、多瑙河
同中观异:变化了的鸭儿湖
新闻写作
——新闻主题与新闻材料
为什么要提炼新闻主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是各种各样的,写哪些不写哪些,这里面既有新闻价值的要求,也有新闻主题的作用。新闻材料的取舍、新闻结构的安排、新闻语言的表达,都是受新闻主题制约的,都是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的。怎样提炼新闻主题 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这是一个主观性的问题
这是一个可以通过有意识训练短期提高的问题
新闻主题 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新闻主题的把握 新闻主题具有客观性
1、新闻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生活,来自生
活的本质,也就是说新闻是从事实中得出的,因此新闻主题具有客观性。
不搞“主题先行”。
主题的提炼不搞强化,硬化。
2、新闻主题的提炼,必须以事实为前提,而不能超
出事物所包括的范围,把非本质非原貌的东西添油加醋的去硬性的迎合某些需要,搞强化,硬化。
新闻主题具有主观性 新闻主题虽源于生活,产生于它所掌握的所有材料之
中,具有客观性,但主题的加减,提炼又赋予了记者的主观努力,也就是说新闻主题的形成,提炼自始至终都受着记者的自身的思想感情与认识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又具有主观性。
新闻主题具有集中性 一方面,就内容而言,新闻主题是你手中掌握的全部
材料的思想意义的概括,而不是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另一方面,就表现形式而言,新闻主题必须“明确”“单一”,因此一篇新闻报道只能有一个新闻主题,而不能追求多主题。
新闻主题的提炼
首先要选择好的新闻主题,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纷繁复杂使我们面对同一新闻时,很有可能会有若干的新闻主题,这时就应该选择一个能产生最佳效果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主题,具体地说,就是:
政治上重要的新闻事实。
为受众所注意的新闻事实。
涉及问题最迫切的新闻事实。
提炼新闻主题的方法
1、追根究源法。
2、对比联系法。有许多事情,孤立地看,难以发现其特殊之处,只有从古往今来,上下左右的对比联系中才能发现起独特意义和可贵价值。(例:七艺节报道)
3、以小见大法。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从事新闻报道的人,每个记者,要经常碰到重大典型,重大事件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接触的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提炼出不同凡响的报道主题。材料 第一手材料
第二手材料 第三、四手材料
新闻结构 新闻标题 广播电视的标题
报纸的标题
消息头 广播电视消息头后置
新闻导语 是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最为强调的部分 新闻躯干和结尾 材料背景的安排
新闻背景 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社会背景 新闻的结构形式 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散文式结构
导语
导语的产生和发展
电报与战争促进了新闻写作上的突破。
1844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电磁电报。
1851年美联社的前身——港口新闻联合社第一次用电报传递消息,揭开了“电讯新闻”的第一页。
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发了一条长消息,其导语是“六要素”式导语的典范:
萨莫亚·阿庇亚3月30日电: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3月16日、17日横扫萨莫亚群岛。结果有六条战舰和十条其他船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身碎骨,要么被掀到阿庇亚小城的海滩上搁浅。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的143名海军官兵有的葬身珊瑚礁上,有的则在远离家乡万里之处的无名墓地上,为自己找到了永远安息的场所。
第一代导语与第二代导语的比较
今晚大约9时半,在福特剧场,当总统正同林肯夫人,哈里斯夫人和罗斯本少校同在私人包厢中看戏的时候,有个凶手突然闯进包厢,向总统开了一枪。
(1865年4月15日《纽约先驱报》)而第二代新闻导语则直截了当地说:
肯尼迪总统今天遭枪击身亡。
(1963年11月22日《纽约时报》)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个新闻要素。
例一 中国新闻社上海1984年2月23日电
鲁迅先生不是直接死于肺结核病,而是死于自发性气胸。这是2月22日上海鲁迅纪念馆和上海第一结核病防治院邀请上海市著名肺科,放射科专家参加的“鲁迅先生胸部x光片读片会”的新结论。例二 台湾《民众日报》
(1991年)4月25日报道
爱吃肉的人注意了!一份最近的报告指出,每天摄取动物肉的人,与完全不吃肉的人相较,引起结肠癌的危险率相差两倍以上。美国医师威林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二)要抓住事件的核心与精华,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例一 本报讯
一个商品不露面、顾客却整日熙熙攘攘的集市,6月15日在北京第二次出现。这里交换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住房,所以被称之为“换房集市”。例二 XX通讯社电
数不清的目光投向一位斜戴法兰西帽子、披着时髦的砖红色春季女大衣的风姿绰约女郎。当北京市春夏季时装展销会今天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时,这个放在进门大厅的模特儿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三)要简要地交代新闻来源和新闻根据。
例一(新华社石家庄7月20日电)
5年前因遭受大地震而几乎完全变成废墟的唐山市,如今已矗立起座座五、六层的楼房。最近,唐山市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毕新文向记者介绍了5年来唐山市住宅和市政建设的情况.
例二 有时在报道一些利害攸关的新闻时,为保护新闻来源起见,也可以采取不确指的方式。例如日本共同社发自北京的一条电讯: “据北京的东方消息来源透露,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于10日夜逝世。塔斯社将于日本时间下午5时正式宣布。”
(四)要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新的时间概念
在构思新闻导语时,注意报道契机寻找新闻由头
1、尽可能由近及远,找一个最新的、时间概念明确的新闻由头。
举例 本报北京天安门9月28日15时15分讯(记者李丹
雷风行)5分钟前,一列银灰色的地铁列车,在仅距地面2。8米的地下,首次穿过世界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这是首都向它的共和**亲50大寿献上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2、把作者在现场观察到的材料作为带动其他材料的新闻由头
举例 新华社哈尔滨3月25日电
在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王崇伦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别具一格的哈尔滨地图。图上用文字标明的,不是什么重要建筑物,而是分布在全市的所有豆腐生产车间。
(五)要清晰、简明、生动。
例一 本报讯
我国外交部今天就阿联驻中国大使馆5月7日交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外交部4月25日关于答复英国外交部4月24日声明的声明和阿联驻中国大使查卡里亚·阿利德·伊玛姆5月7日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XXX的谈话照会阿联驻中国大使馆。
例二 本报讯(记者贾晓蒸
东城区记者站记者王小平)消失近20年的大碗茶又回来了!昨天,记者在王府井吴裕泰茶店看到,不少人捧着大瓷碗专心致志喝茶,一派悠然自得。要求
要突出主要事实,少写附属事实和琐碎细节;
一定要删去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华丽,实际没有多大意思的废话、套话,使导语尽可能实在而精炼;
导语里的人名和头衔不要太多,因为人们最关注的是主要新闻事实,不要分散注意力; 写进导语里的单位名称、专用名词不能太多。
举例 本报讯
哈尔滨市煤炭第二供应站蜂窝煤加工厂的7个青年工人,今天在车间里抓住了一头黑熊。
路透社北京15日电
中国日报今日报道,东北两名女工人受惊大叫,因为一只黑熊在她们工厂的机器下面突然冒了出来。这只熊逃走时掉在一个机器坑内,4名男子用铁罐盖住,把它活捉。
(六)要吸引受众关注新闻的其他部分。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叙述型导语
1、直叙式导语
据中新社消息
天津南开大学将从明年起在全国招收具有中国象棋特长的高中毕业生,培养中国象棋大学生。
新华社北京(1990年)11月30日电(记者郭玲春)重庆川剧院昨晚以历史剧《孔雀胆》告别首都观众。巴渝风情之大剧小戏晋京半月,公演10场,为此间人士所盛赞。直叙式导语
2、概括式导语
本报讯
积压在仙居县百货公司两年半的两千双女带鞋,和农民见面后,竟变成了畅销货。
新华社成都(1986年)8月22日电(记者卢东华)中国古代大诗人李白描绘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景象,如今又在小三峡再现。
3、对比式导语
新华社拉萨1月2日电
解放前没有一公里公路,在狭窄险道上全靠牦牛、毛驴驮运或人背的西藏,今天已有一万五千八百公里的公路通车。
本报讯(记者孙昌林)7月6日,油漆工人刷完最后一笔,至此,湖北电视塔完成了由“一枝花”取代“一支剑”的“脱胎换骨”
过程。“KENT'’(健牌香烟)广告盘踞武汉龟山之巅已成历史。
描写型导语
1、见闻式导语
合众国际社1980年6月12日电
圣海伦斯山昨晚爆发,从烟雾笼罩的火山口喷出的巨大蘑菇状黑色烟柱升入天空,高达将近10英里。驾驶飞机在火山上空飞行的飞行员说,这次火山爆发看起来就像是原子弹爆炸。
新华社哥德堡(1995年)8月7日电(记者杨明
马小林)爱德华兹大笑,爱德华兹大叫,爱德华兹兴奋得乱喊乱跳。这位大器晚成的英国选手今天在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决赛中,以18米29的辉煌腾越创造了一项属于21世纪的记录。
2、特写式导语
(本报讯)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成的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会”上栖息。
新华社杭州(1988年)8月8日电(记者虞云达)今天杭州市民一早发现,这座著名风景名胜城市已经面目全非了。在风雨交加洪水袭击中,全市水、电、公共交通全部中断。人行道上的合抱大树连根拔起,横倒街头。市政府门前200多米的人民路两旁,数十株巨伞似的法国梧桐,如今横七竖八地躺在大街上。※描写型导语的注意事项
要明确描写的目的 描写要简洁而传神
在描写时要尽力避免陈词滥调和过分矫饰 议论型导语
1、引语式导语
新华社朝鲜前线1952年11月17日电
“低下头来”是近来侵朝美军士兵中流传着的话。美军俘虏说:新兵上阵时老兵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低下头来”。在前线阵地上,美国士兵们不敢轻易地走出工事,出工事就像受惊的兔子,低头弯腰地沿着深深的交通沟飞跑。因为他们深怕被突然飞来的炮弹和子弹打倒。议论型导语
(一)※引语式导语使用的注意事项
所引用的话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报道主题;(例一)
所引用的话必须精彩、生动、富有新意(例二); 所引用的话必须忠于原意;(例三)
引语不要太长,最好是“警句式”的;(例四)
一般把最精彩的引语放在导语的开头部分,然后在交代说此话人的身份;(例五)
例一 路透社华盛顿(1996年)4月11日电
美国出版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一开头就有一句短短的告诫语:“一切想创造的人都得自己冒很大的风险。”
7岁的杰西卡·杜布罗夫要创造记录的努力终于以不幸告终。她希望飞过全美国的飞机今天在怀俄明州夏延郊外坠毁,她、她的父亲和她的飞行教练全都丧生。她本来想要打破加利福尼亚州圣胡安——卡皮斯特拉诺的托尼·阿利恩吉纳创造的记录。托尼·阿利恩吉纳988年9月时成了飞全美国的最年轻飞行员。
例二 美联社雅典(1996年)10月27日电
希腊总统25日扬言,如果雅典申办2004奥运会失败的话,希腊就将永远不申办奥运会。
斯特法诺普洛斯总统说:“没有一个城市像雅典这样耐心地等待国际奥委会的决定。然而,我要表达我对失去百年奥运会的痛苦心情。我认为,在我们国家没有赢得这届奥运会举办权的情况下,就不应当再提出作为候选城市。”
例三 路透社北京11月2日电
邓小平副主席今天说:
中国
没有叫台湾投降,而是希望它接受在平等的基础上就中国和平统一的问题进行谈判。
中国新闻社香港1984年2月24日电
光大实业公司董事长王光英今天接见记者时说:“我来香港就是做买卖的,而且要以资本主义方式做。香港是做生意的好地方,这里经济信息灵通,资金流通方便。”
例四 本报讯
中美双方学者都认为是“高水平的”、“富有成果的”史学讨论会,今天在这里圆满闭幕了。
《今日美国报》(2001年)2月28日报道
在当今的美国,你可以谈体育、谈电影,但就是不能谈股票。原因很简单:一年来,纳斯达克指数缩水49.7%,15种主要股票下跌了25%以上。难怪一位投资者说:“我甚至不再看每月的结算单。那太痛苦。”
例五 合众国际社1978年5月26日电
“我比尼克松早来了十几年”,57岁的詹姆斯·温纳里斯自豪地说:
“历史已经证明朝鲜战争后,我决定留在中国是正确的”。温纳里斯现在是中国一个省级大学的英语教授。朝鲜战争停战后,有20名美军战俘自愿留在中国,温纳里斯是其中之一。直接引语
本报讯(记者焱虹)昨天下午,读者顾健向本报发来紧急传真:史小六,你为了脱逃手术费,竟然左臂伤口内带着引流条就失踪了,请你立刻回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接受紧急治疗,否则你有感染截肢甚至丧命的危险。
2、设问式导语
记者故意在消息的开头提出某个尖锐的、读者所关心的问题,然后加以解答,这就是设问式导语。
新华社北京1984年10月6日电
孩子患了白血病是否都会遭到像日本电视剧《血疑》中幸子那样的结局?今天参加北京儿童医院急性白血病儿童联欢会的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对这个问题作了否定的回答。
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对此事作出画龙点睛的评价,用以揭示其涵含的因果关系和现实意义。这是评论式导语的特点。
例一 本报讯
多年来青蛙已经绝迹的北京市莲花河水泥四场上游一带河区,如今在深夜又听到了阵阵蛙声,莲花河水系管理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治理影片洗印污水取得的成果。
例二 美联社罗马(2001年)12月22日电
再见啦,卡拉瓦乔。再见啦,贝尔尼尼。(这两人都是意大利画家——本报注)我们不愿看到你们离去。但是,欧洲银行新发行的欧元钞票上已经没有了著名艺术家的位置。
※设问式导语使用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抓取读者有共同兴趣的问题。
例 本报讯(记者王晶珠)当您荡舟北戴河燕塞湖时,是否想到,您面前这载着穿梭般游船的湖水,就是您以及和您一样的旅游者还有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
不要无疑而问。
设问不是考读者。
一般不要连续提问。所提问题以具体明确为宜。
第五篇: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姜圣瑜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
读者需要故事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将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么读报纸”的话题,并且描述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报纸。①
每日新闻网站的财经记者米特拉说:“叙述性新闻学把读者带入到故事中去。我们应该把关于中东的报道写得身临其境,就像小说一样,让你读起来欲罢不能。”
《城市之页报》的编辑玛丽莎说:“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文章都详尽地描述一个地方或场景。作者与一个乐队、一位政治家、一名警察混得越熟,他对他们的描写就越真切;他的经历越是刻骨铭心,记录下来就越是令人难忘。”一些小组建议,篇幅较长的、叙述性的文章可以连载。
来自美国的这项调查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年轻人的阅读口味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报纸的记者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
打开报纸,我们欣喜地发现,故事已经无处不在。
《中国青年报》有一篇题为《保护权力制约权力》的报道,说的是呼唤《行政许可法》出台。然而,这篇新闻的冲击力不在于记者或法律专家关于这部法律意义的介绍和描述,而是一个农民白白盖了270多个公章这个令人生气的故事。
浙江省金华市有一个农民,向有关部门申办一个养鸡场,前前后后盖了270多个章。为了盖这些章,连新买的汽车轮胎都磨破了。几年后,申请终于被批准,但这个农民对办养鸡场已经没有兴趣了,因为市场行情发生了变化。
这是行政法专家、全国政协委员杨海坤给记者讲的一个故事。他说:“这个听起来十分荒唐的案例表明,现在行政机关手里掌握的审批权过滥,有的甚至就是扰民。需要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此加以规范,这部法律应该是行政许可法。”
这篇新闻从说故事写起,引人入胜,读来让人深思。
质感形象冲撞
作家余秋雨曾提出一个观点,“用形象来提升新闻”。他说,有人说的时候很好,但一要他写下来,就很枯燥了。为什么?因为说的时候是用世俗的平常语言,听世俗的平常语言具有形象感,特别接近文化。而当他一提炼,他就会产生艺术的误会,概括以后的抽象的概念,他以为是最重要的,其实那恰恰是不重要的。所以这里面的差异是什么呢?是有质感的“细节”。记者要培养对形象细节的敏感,对质感的传播方式的把握。而这个质感的传播方式,经过人类几千年文化的实验,是最能打动人的灵魂的。所以有的作品虽然不太抒情,也能让人感动,主要是质感形象冲撞产生的效果。
余秋雨的这段精彩论述告诉我们,写故事一定要用描写的手法。余先生的话与美国一位学者的话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JamesW.Carey给新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学是一门经过严格训练的叙事艺术”,要求“描写!描写!再描写!”
描写,是新闻故事在写作中的基本要求,与我们所说的“说故事”是一致的,它要求语言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可感。描写的对立面是叙述、概括,叙述、概括通常用抽象的语言,空话、套话较多。
描写离不开细节,因为细节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使读者与记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孔繁森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的全党学习的楷模,介绍孔繁森事迹的通讯曾获得中国新闻奖特等奖,整篇通讯写了许多感人的细节。如写孔繁森去世后人们怀念他,用了这样两个感人至深的细节:
“孔书记,我的好书记,让我替你去死吧!”孔繁森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双膝跪地,两手深深插进墓穴的黄土,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阿里的一个画家虔诚地跪在孔繁森的遗像前,一边落泪,一边为他画像。画了一夜,也哭了一夜,当画稿完成后,他将画笔折成两截……
这两个细节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读到这些细节,人们可能想到很多很多。
著名作家杜鹏程说得好,好的细节“如同钉子钉在木板上一样结实……”记者笔下的人物为什么今天会成为典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这些根源不交待清楚,典型人物就站不起来,而历史细节的穿插会让读者在了解他过去的同时,能解读其现在,细节能让典型人物站起来。
江苏常熟市一个农村老支书叫常德胜,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六大代表,他之所以把这个村子搞得这样好,有一个细节讲述了其历史原因———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刚当村支书时,本村一个农民家庭有个老人即将去世,躺在铺上。在老人弥留之际,常德胜来到这户人家慰问,老人的儿女们在老人的床前痛哭不停,说老人此生有一个遗憾:因为家里穷,老人一辈子没有拍过一张照片。常德胜听说以后,立即派人到镇里的照相馆请来了一个拍照片的,想给老人拍张照片,来弥补这个遗憾。可是这个照相的来了以后,一看老人虽然心脏还在跳动,但是眼睛已经闭上了。如果拍出来的照片是老人闭上眼睛的,那不是同样的遗憾么?常德胜想了一个办法,叫家里人烧了一盆温水,用毛巾蘸着温水在老人的眼睛上轻轻地擦,老人的眼睛微微地睁开了,拍照片的抢下了一张老人睁开眼睛的镜头,给这家人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这个细节,十分感人,一方面说明了常德胜作为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想老百姓所想,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另一方面,这一件事也对常德胜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作用,为了让全村的人不再出现这样的遗憾,必须挖掉穷根,带领大家勤劳致富。
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中讲述的故事与“侃爷”们所讲的故事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一,新闻故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报道要求,要有一定的品位。
第二,新闻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
第三,新闻故事要有内涵,故事是一个载体,它要载着意义。写新闻故事,要让读者思考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意义。所以,记者只有弄清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才能有效地安排文章结构,做引人入胜的叙述。
记者写新闻不仅要问“故事在哪里”,还要问“故事的意义在哪里”,通过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关系的叙述与描写,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故事是“长腿的”
故事是“长腿的”,是说故事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动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动之中。新闻中的故事也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记者要用发展的眼光来采访故事,用变动的观念来“说”故事。
摄影大师卡蒂埃.布雷松曾经说过:“我们是恒变世界中的被动观者,惟有的创造就在于把握那按快门的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的确,摄影的魅力就在于把握那难以预知的瞬间。新闻记者手中的相机担负着记录生活的使命,要求在短短的一瞬间能拍出真实且富有创造力的形象。
摄影记者是这样,文字记者也是如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变动中的故事,用变动的眼光寻找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一次,我们收到盐城一位通讯员发来的一篇稿件,题目是《盐城大纵湖乡成立蟹业协会》,初看标题,肯定不能用。因为现在这个“会”那个“会”太多了,而且不少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华而不实,徒有虚名。再看内容,我觉得里面有意义。其新闻不在于成立什么协会,而在于大纵湖乡蟹业协会负责人陈中华这位农民,养蟹致富成了“蟹百万”。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大纵湖畔有个“蟹百万”》,要求作者重写,突出陈中华养蟹致富后,带领乡亲走出大纵湖,承包三省五市万余亩水面的故事。
这样修改,稿件可能就救活了,特别是把新闻点做在人的身上,“蟹百万”的新闻价值要比“蟹协会”大多了。但我们又一次分析原稿,分析陈中华这个人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觉得把故事做在“大纵湖畔有个„蟹百万‟”,太一般了。“蟹百万”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满足,从大纵湖走出去了,跨省市承包湖面。我们要求作者根据故事的发展,写成通讯《“蟹百万”走出大纵湖》,说盐城农民陈中华在大纵湖围网养蟹收入百万之后,又跨省承包万余亩水面。这个故事把新闻的切入点选在“走出大纵湖”上,反映了水乡农民致富之后不断进取的精神。
第二年秋天,蟹市突变,蟹价大幅度下降,许多蟹农遭受重大损失,由此我想到了“蟹百万”,他的情况如何?我们来到盐城,找到了“蟹百万”。谁知一见面,我们发现他却是满面春风。他说,自从报道以后,他就开始研究市场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市场变动中,又一次赢得了主动权。我们认为,这是故事的发展,也是“蟹百万”这个人物的进步。我们写了一篇稿件《“蟹百万”笑对市场风云》。这篇报道见报以后,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被评为报社年终好稿。
故事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依据一定的条件而变化、而发展,特别在历史的转型期,各种文化的冲撞必然产生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我们要善于捕捉历史转型中的冲突,写出大时代变动中的故事,故事要为时而“说”。
多问一句笔下宽
发掘故事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方法问题,是作风问题,故事在基层,故事在群众中。只要你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就能抓到故事。
写故事从采访始。采访最难的又是提问。因为新闻故事的情节是不能编造的,这就要在采访中问出来,问不出故事,稿件就写不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问故我在”。
2001年,江苏省丹徒县招商引资搞得比较好,一个新区半年就引资50个亿。有记者去开发区采访,管委会办公室的同志准备了许多材料,又介绍了这里的优惠政策、区位优势……根据这些材料写出来的稿件就是一般性的工作新闻。过了一段时间,另一位记者再来采访同一件事,请他们谈故事,他们说:“这50个亿,我还要感谢你们报纸呢!”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一组报道与50亿投资的故事”:正当他们为招不到商犯愁的时候,一位副县长在《新华日报》上看到了一组报道,详细介绍了在南京的5万温州商人的情况,他眼睛一亮,立即来了灵感,组织新区管委会研究这组报道,立即派出招商“大使”来到浙江台州招商,结果引来了50亿投资。
美国著名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原主任贝蒂.迈斯格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告诉他的学生,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学院培养的仍然应该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不同的记者采访同一个对象,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却一无所获,这里关键在于一个“问”字,要“问”得有学问、有技巧。
一次,我们到昆山去采访,听说昆山长出了哈密瓜。哈密瓜是长在新疆的,江苏昆山怎么会长出哈密瓜来?周围的人说是引进的品种。为了探个究竟,我们赶了几十里的路来到了石浦镇新勤村,这时已经快到傍晚了,村干部带我们来到了田头,看看哈密瓜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大棚里,我们一边看哈密瓜一边问农民:“新疆的哈密瓜怎么种到这里来的?”大家七嘴八舌讲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冬天的一个深夜,一辆轿车在昆山通往上海的机场路上出了车祸,撞坏了新勤村路边的水管,翻到了沟里。
车主,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总爬出车门后,奇迹般地发现自己一点也没有受伤。可是车子怎么也起不来了。闻讯赶来的朱凤英连夜组织村民救助,事后车主非常感谢,提出要给他们报酬。朱凤英坚持不要,从此交上了朋友。
一来二往,上海那家公司来新勤村投资农业,引来了哈密瓜栽培专家,夏去秋来,种子发芽、生藤、开花,结出了甜蜜的瓜。瓜销何处?朱凤英他们在瓜棚里合计的结果是,主攻上海。为了“讨好”上海人,他们给昆山的哈密瓜取名为“阿拉密”。国庆节过后,“阿拉密”走进了大上海的超市、水果店,“阿拉吃„阿拉密‟”在上海传为美谈。
这个事实很有故事性,当天晚上,我们在村里吃了便饭以后,就立刻写出了一篇现场新闻《一场车祸引出一项甜蜜的事业———“阿拉密”的传奇故事》,《新华日报》很快就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并被评为当年的江苏省现场好新闻二等奖。(作者是新华日报经济一部主任、高级记者)
注释:
①周岩编译:《美国年轻记者心目中的理想报纸》,《新闻记者》2003年第2期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