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太和县图文版

时间:2019-05-13 14:2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速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太和县图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速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太和县图文版》。

第一篇:加速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太和县图文版

加速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太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综述

太和县自2009年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以来,始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全面开展以村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以

农村道路建设为主导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五年来,太和县财政局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精心操作,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

奖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产

生活水平、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足县情 狠抓落实

太和县县域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3.4万亩,辖

31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14个村(居)委会,有农业人口的村(居)委会305个,全县共有农户41万户,农业人口157万人,农村劳动力89.6万人。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投资4.02亿元,其中村民筹资

筹劳1.29亿元,财政奖补2.34亿元,社会捐助等投入0.39亿元。太和县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会议会场

县财政局长刘翔飞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全县共实施1461个项目,涉及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村内亮化工程等方面,共修建道路1221千米,修建下水道26.6千米,安装路灯892盏,修建桥涵221座,新打机井

144眼,治理沟渠87千米。

太和县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摸索出了一套好的管理

方法和措施,农业综改合署办公、绘制规划图、“四察看”定项目、项目资金县级管理、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县级复验审计、工作考核表

彰奖励等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省综改处副处长徐向前201

1年4月21日来太调研时指出:“太和的经验值得总结,太和的做法值2011年4月21日省综改处副处长徐向前

(右四)在高庙镇高庙村实地考察和调研

得推广”。

措施得力 管理到位

一、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工作氛围。全县采取召开会议,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印发材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书写壁字,设置专栏、制作展板,开展宣讲活动,党报党刊报道等形式,全方位

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工作规范、先进典型、成绩、经验与做法,营造了深厚的宣传氛围。据不完全

市综改办杨军科长到五星镇检查指导工作

统计:近年来,我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多次被各级主流媒体正面报道,其中省级以上党报3次,省部级官方网站4次;市级党报10余次,市、县级网站100余次,县电视台制作专题片1次,播放新闻和宣传政策5次。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做到干

部清楚如何操作,群众知晓奖补政策。保证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

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全面落实。

二、制定中长期规划,建立滚动项目库,村村绘制规划图。项目

建设,规划先行。乡镇、村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乡村

道路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按照严格村民议定、村级申报、乡县长徐会东(左)、常务副县长李超(右)认真

观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成果展板

镇初审、县级审批的程序,制定了五年

建设规划,同时建立滚动项目库,村村

绘制项目建设规划图。

三、坚持现场 “四察看”,调查

走访定项目。所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

目的立项,必须履行现场察看程序,现

场察看结果作为是否审批立项的重要

县财政局长刘翔飞(右)、综改办主任、副局长邢峻

(中)向群众宣讲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依据。现场察看一看是否符合美好乡村

建设总体规划,二看是否符合财政奖补范围,三看是否村民迫切要

关集镇关集村2013年项目计划

求,是否必要、可行,四看工程预算是否合理。

四、坚持资金县级管理,严格执行“三项制度”。项目资金全

县统一管理,群众一事一议、捐赠赞助、集体投入、以资代劳以及

上级财政奖补等资金全部进入专户,专人管理,专户运行。资金管

县综改办主任、财政局副局长邢峻到赵庙镇

巴楼村现场察看定项目

理坚持“三项制度”即资金报帐制、直接支付制、质量保证金制,项目资金按工程进度直接拔付给施工单位。

五、切实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长期运行。太和县建立了由

村级相关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组

成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了“村级组织负责,施工单

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工程质量保证机制;项目建设实行“准

入”和“淘汰”机制,工程公开招标议标确定施工单位;项目隐蔽

工程和关键环节实行报验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村级负责日常监督,乡镇进行现场检查,县级对项目隐蔽工程和施工关键环节进行抽查,工程竣工县级开展质量抽样

马集乡2013年4月10日在政府会议室 召开工程开标会议

检测和全面复验。全县统一道路建设、下水道建设的质量标准、施工要求,下发了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示意图、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登记表等资料,便于实际操作和进行质量控制。

六、实行“三级验收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在村级自验、乡镇验收后,县级委托质检站对实施项目进行质量抽样检测,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全面复验和资金审计。

七、坚持操作公开透明,项目管理公开公示。项目管理实行全程公

示制度,从项目动议、项目预算、村民会议、筹资及使用情况、项目招

标议标、项目验收、项目决

算等采取公开栏、办事大厅、阳光村务网等途径进行公开

县级委托的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清浅镇

清浅村2012年度项目进行验收和审计

公示,接受群众日常监督。

八、项目管护合同管理,发挥工程长期效益。所有项目工程,由村级与相关管护单位或个人,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措施,确保项目工程正常运行,发挥长效

效益。县质检站对胡总乡胡总村2013年项目工程 进行质量抽样检测

九、开展工作考核,表彰奖励先进。

每年由综改办牵头,组织县财政、农委等

部门从目标完成情况、组织领导、宣传发

动、项目管理等方面对各乡镇、经济开发

区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情况进行

考核,评比出先进单位。县政府每年拿出

在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会议上对

2012年度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108万元对考评先进的乡镇给予表彰奖

励,一等 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分别奖励10万元、8万元、6

万元。

硕果累累 农民满意

首先,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事

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破解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难题,解决了政府管不

好、市场不愿管,而群众急需解决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问题。五年来,全县实施了一大批群众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必要且可行的建设项

马集乡马集村实施的常孙-稻改河水泥路 太和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示意图 目,特别是道路建设项目,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的问题,全县所有中心村及居民点都修建了水泥路,在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当地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

效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受到了群众拥护,得到了群众好评,促进了社会和谐,维护了农村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其次,促进基层民主,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在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参与了议事、筹资筹劳、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从干什么,到怎么干,都由群众说了算,从筹资投劳到施工和管护均由村民全程参与,项目建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再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一

事一议兴办村级公益事业,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给群众

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从宣

传发动、项目实施、质量监管到马集乡马集村实施的中心村路灯建设项目

建成管护,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广大村民共同参与,操作公开透明,村务、财务公开,促进了干部的廉政、勤政,村级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倪邱镇崔寨村修建的刘庄大桥

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次之,建立了一套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试点工作开展之初,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纳入民生工程后,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先后出台了《太和 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管理办法》、《太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办法》、《太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

评办法》、《太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质量

管理办法》、《太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招投标

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规范完善了村民筹资筹劳、一事一议财政奖

补项目管护、档案管理、监督检查等制度,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实际工

作严格执行。

最后,构建了筹补结合、多方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加快了美好农村建设步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村民

参与建设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干部群众由最初的等、靠、要,转变为自

发组织议项目,主动出资出劳,捐资赞助。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由于开

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带动民间亿元以上投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政府财政奖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筹补结合、多方投入的村

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已经形成,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大庙镇龙台村建设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

第二篇: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主持词

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主持词

金涛 2012年8月11日

同志们:

现在开会。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部署,按照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美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动员部署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促进农村持续健康发展。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陆群同志,县政协主席王运选同志,县委副书记程健同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平山同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曹晓敏同志,县委常委、副县长方卫斌同志,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高国年同志,县督查组副组长、督查办主任金学年同志,县委办、政府办、监察局、行政执法局、房管中心、查违办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县住建委、国土资源局、规划局三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中层以上干部,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8个国土资源中心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今天的会议有六项议程:一是县规划局关于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工作发言;二是县查违办关于全县拆违控违工作发言;三是县国土局关于土地管理,尤其是就宅基地审批、建设进行发言;四是乡镇代表表态发言;五是副县长方卫斌同志做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六是县委书记、人大党委会主任陆群作重要讲话。

下面逐项进行。

现在,会议进行第一项:县规划局关于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工作发言。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县查违办关于全县拆违控违工作发言。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县国土局关于土地管理,重点就宅基地审批、建设进行发言。

下面,会议进行第四项:相关乡镇做表态发言。

先请商山镇围绕改徽工作做表态发言,万安镇做好准备。… 请万安镇围绕拆违控违工作做表态发言,源芳乡做准备。… 请源芳乡围绕拆违控违工作做表态发言,溪口镇做准备。… 请溪口镇围绕土地管理工作做表态发言,鹤城乡做准备。… 请鹤城乡围绕新安江源头保护、右龙等项目建设做表态发言。……

上述五个乡镇分别就改徽、拆违控违、土地管理、新安江源头保护、右龙项目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希望你们按照自己所承诺的,认真抓好落实,而不要落空。

下面,会议进行第五项:请副县长方卫斌同志部署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刚才,卫斌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既是动员报告,也是工作部署报告,要求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站在更高起点,建设美好乡村信心要足;迈向更高目标,建设美好乡村措施要实;面对更高要求,建设美好乡村力度要大。请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下面,会议进行第六项:请县委书记陆群同志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

刚才,陆书记就我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强调了 点意见(……)。尤其是对……。会后,希望各联系县领导、各乡镇和各单位要迅速行动,按照陆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迅速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当前工作提三点意见: 第一,美好乡村再抓干。干,就是要快干、拼命干、干成一流。一要快干。美好乡村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幸福休宁建设,决不是一项软指标,而是一项硬任务,更是一种政治责任。任务面前不讲条件,责任面前不讲理由,要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快”字当头,“干”字为先,全力以赴抓好美好乡村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确保在短期内有较好成效。二要拼命干。就是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全县广大干部要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深入推进拆违控违活动,尤其是属地政府,要切实履职,确保违章建筑控得住、拆得掉,在宅基地审批上,要严格按程序审批,在这里再强调:乡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把关。要敢闯敢为,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敢于创新,敢走新路,积极探索“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积极性、创造性,使建设美好乡村成为全社会长期坚持的共同行动。三要干成一流。就是要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使全县乡村达到“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心灵美、彰显个性特色美”,努力把农村建设成“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好乡村,进而实现全省最美乡村、三江最美源头和全国文明县城。

第二,项目推进再抓快。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入的硬支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当前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主要有:土地指标问题,资金短缺问题,投资信心问题,前期工作问题,产品市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各地、各部门都要牢牢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全县上下都要围着重点项目转,盯着重点项目干,把各类资源、各种要素向重点项目集中和倾斜,各联系县领导要深入项目一线,对存在土地、资金等问题的项目,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对前期工作进展不快的项目,要督促部门和业主单位加快进度,限期办结,力促项目尽快开工,确保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第三,维稳工作再抓实。据统计,今年以来信访总量达434件次,其中到市上访26批125次,赴省上访15批15人次,进京上访的就有6批8人(流口镇1批1人、板桥乡1批3人、商山镇4批4人),尤其是集体访的次数人数明显增多,给我县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说明我们许多基础工作不扎实、不到位。现在距离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至关重要,我希望各位领导、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重视,扎实开展好“千名干部访基层”、“民情交流日”活动,县乡领导干部要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以领导包案促问题的解决;对少数无理诉求的信访人,要做好稳控工作;对可能出现的集体访,要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制定有关紧急处理预案,力争不发生不进京、赴省、到市上访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谢谢大家!

第三篇: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摘 要: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和主抓手。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农民群众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群众路线;依靠群众

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从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学习借鉴浙江经验,立足我省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顺应新时期农民群众新期待,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实践。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推进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并作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用实际建设成果来衡量各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真正把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美好乡村建设开展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

支持、拥护不拥护,关键看我们是不是真心真意、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谋利益。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时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多从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具体事做起,不断赢得农民群众的更多信任和支持。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在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多与农民座谈交流,系统了解他们对建设美好乡村的看法和建议。特别是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更应把各自联系点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经常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多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为当地建设和发展积极出谋划策;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结合单位职能,发挥部门优势,进一步加强调研指导和联系帮扶,共同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意愿是美好乡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规范程序,健全制度,抓好落实。无论是中心村的建设模式、规划编制,还是建设内容、建设方式、资

金筹措、运行管护等重大事项,都必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大的主意让农民群众自己来拿。对于多数群众不愿意干的,坚决不能干;应该干但部分群众暂时想不通的不能硬干,应通过示范引导等群众意见统一之后再干。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基本保障。建设美好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放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来,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实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土地整治和管理创新“五大工程”,全面考虑和满足农民的需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坚决防止个别地方借美好乡村建设的名义,出现强迫征用农民土地、强迫流转农民土地、强迫农民上楼、强制拆迁农民房屋等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件。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和农民长远生计,合理提高占用农民土地、拆迁农民房屋等补偿标准。如结合土地整治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的,应确保土地增值收益大部分返还给村集体,并用于提高农民补偿标准和美好乡村建设发展。

注重做好统筹兼顾。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各阶段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制定政策、落实工作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各个时期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应学会统筹兼顾,灵活使用各种方式方法,正确处理群众的各种利益冲突。必须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一方面,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引导农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为实现自己长远利益奋斗的同时,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当前利益。立足当地实际,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为切入点,按照“规模、结构、转化、合作”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经营农业理念,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使农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必须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科学判断、统筹兼顾农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既诚心诚意地代表全市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美好乡村建设受益面覆盖我市农村所有农民,又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农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美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是“村”,重点在“农民”,受益最大、得到实惠最多的是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体也是农民群众。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整个建设过程中来,使之成为建设美好乡村、管理美好乡村和享有美好乡村的主体。

宣传引导是前提。强化舆论的引导作用,将建设美好乡村的意义、目的、政策、内容、措施等宣传到位,让农民群众看到美好乡村的大好前景,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增强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信心和自觉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变“等等看”为“主动干”。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戏曲、大鼓书等艺术表现形式,宣传好政府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职责和农民的作用,使农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

民主决策是基础。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建设和发展最有发言权。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从村庄选址、总体规划到房型设计、户型标准、房屋价格及质量监督等,必须充分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村民意见,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决策的主体。在土地复垦中,无论是补偿标准的制定、拆迁时间的确定,还是奖励办法的出台,都应让农民群众享有话语权,在最大范围内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使各项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创新发展是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探索体现农民愿望、符合当地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建设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不搞大拆大建,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发扬“村企共建”的优良传统,探索“政府+企业+农户”模式,优化技术、管理、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配臵,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使美好乡村建设实现多元发展。

培育主体是关键。目前,我市农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老人农业”成为制约我市农业现代化的新瓶颈。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有资本、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从农业补贴、市场环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增收致富是根本。保证每个农民都能在发展中受益,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初衷。应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行公司化运营模式,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得红利,进一步巩固群众的现有利益。引导部分流转出土地的农民返聘至家庭农场、农业经营公司等发展现代农业,并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角色和身份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在大幅提升土地产出价值的同时,广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就近就业,并不

断增收致富。

整治环境是抓手。环境不美好,美好乡村就无从谈起,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美好乡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摆上突出位臵,紧紧抓住垃圾收转、污水处理、沟渠塘的清淤、清洁村容、整洁集镇、绿化乡村等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为民服务的有力举措,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村保洁服务组织队伍,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日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

组织领导是保障。美好乡村建设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实践证明,凡是美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的村,都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和保障问题,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以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着力建设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组织带领广大党员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建设推进机制和服务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实践证明,凡是成功的决策,都来自群众的创造,来自群众经验的提升。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基层干部群众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必须从群众中来。决策前,党员领导干部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使美好乡村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符合当地实际和群众意愿。工作中,把广大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群众提出的要求和愿望集中起来,经过分析加工,形成一般的意见。然后把一般的意见放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检验,经过研究和总结,集中新的经验,形成系统的意见,再去普遍指导群众。通过从群众中来,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美好乡村建设的价值体现在为基层、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上。

坚持到群众中去。到群众中去就是把从群众在美好乡村建设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提炼、升华,形成普遍的指导意见,及时推广到农民群众中去,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并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

展。美好乡村建设中正确的、符合农村现实和农民心愿的路径、措施和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因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永远止境的过程。各地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深入。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还应注意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并着力解决好“四风”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表现的突出问题。

正确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运用权力必须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当作衡量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制定决策、带领群众执行决策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决策的过程中,充分集中民智,广泛代表民意,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从而不断赢得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形成干群齐心协力、携手共建的良好局面。

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将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成为掌握政策、检验政策和监督政策贯彻落实的主体。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自治功能,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把群众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办。进一步改进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招投标方式,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村民自建工作,对一些工程技术要求不高、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能干的工程项目,优先让群众自己干。进一步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机制,用好用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合理筹资筹劳,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查摆和解决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政绩观不正确、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新官不理旧事、换一任领导变一套思路等突出问题。坚持一个规划做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把打着美好乡村建设名义搞房地产开发、强迫征用农民土地、强迫拆迁农民房屋等侵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纳入专项整治的重点,下猛药、出重拳,着力加以解决。进一步健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监督管理,从源头上堵塞损害群众利益的漏洞,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 皖发„2012‟18号

2、《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讯》„2013‟第5期

3、《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2013年6月

第四篇: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申报材料

XX乡关于申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市、县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我乡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概况

XX乡位于XX县城东30公里、S102省道以南5公里处,北距合淮阜高速公路仅500米,东距毛集区高速路口5000米,境内有姜黄公路和江杨公路连接S102省道,余小路连接姜黄路与江杨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全乡面积54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6个行政村,人口40816人,耕地51000亩,地形南湾北岗,低湖洼地多。境内有栗子湖、花水涧有精养渔塘4000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兼种大豆、红芋等经济作物,岗地一麦一稻,湾地一麦一豆,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发展套种、养殖业,扩大高产水稻、优质小麦种植,缩小低产大豆面积,粮食产量逐年递增。

目前XX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大麻花、草编、木材、豆腐乳四大产业为支柱,以XX、XX两集贸市场为中心,带动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全乡人均收入明显提高,2011年乡人均纯收入5260元,经济社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XX乡东南部1.2万亩的湾地,自然连片,地面平坦,土质肥沃,属于沙性夜潮地,宜于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乡政府正积极筹划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规模养殖,实行区域化、规模化作业,为农 1

民寻找发财致富的门路。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的原则,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农田整理为突破口,推进产业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生态、富裕、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三、实施计划与目标

根据省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我乡实际,从全乡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发展,计划分八年全面完成美好乡村建设任务,分别为2013年XX村、XX社区(省、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特色专业示范村,基础条件较好);2014年XX社区(乡政府所在地,综合环境良好);2015年XX社区(集贸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2016年XX村;2017年XX村;2018年XX村;2019年XX村;2020年XX村。

我乡在积极配合上级各部门做好村庄布点规划的基础上,在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将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其中以村庄综合整治为重点,总体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公益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壮大、综合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目标。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高度重视。为了保证美好乡村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明确责任,合理分工,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常务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

第一副组长:XX

常务副组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X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各单位成员组成,其中:

主任:XX

副主任:XX、XX

成员:XXXXXXXX2、积极动员,精心策划。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机遇难求,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分别在省级示范村XX社区、市级示范村XX村召开了动员会,并广泛征求群众代表意见。同时多次召集各部门人员共同商讨、制定XX乡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细节,为编制村庄布点图、综合整治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3、产业强劲,优势明显。我乡大麻花食品远近闻名,产品远销国内外,依托大麻花食品生产的XX村,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成为XX市九大亿元村之一;XX草编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

新,探索出“基础+农户+协会”的发展模式,现已成为省第四批特色专业示范村;XX社区的木材生产加工、XX村的水产养殖等“一村一品”产业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附:2013年XX乡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申报村基本情况

(XX社区、XX村)

第五篇: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 加速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 加速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长宁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曾 健

村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发展壮大村域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长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千方百计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尽快解决制约农村发展难题。

一、正确认识,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科学内涵 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是指村域内各行为主体(包括农户、村办企业、各经济合作组织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作为独立运营的经济实体依靠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间协作能够主动地获取信息、自主决策并赋予实施,使村域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并最终使村域获得并保持动态竞争优势的能力。

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具体包括农户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村域集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村办企业的自生能力、村干部的开拓能力、村域内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力等,还包括各行为主体间的彼此联系、密切合作,所形成的网络的整体发展能力。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环境,村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是不一样的,如在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村域经济各行为主体的发育程度相对较高,且外向性突出,网络联系频繁,整体水平较高,尤其体现在村域集体经济、各种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专业化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等;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村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多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村域的集体经济、各种专业化经济组织等寥寥无几。具体到长宁,村域集体经济基本没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少之又少且发挥作用不明显,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长宁村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几乎与村域农户经济发展能力相当,即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就可大致反映出村域发展能力,农户经济几乎就可等同于村域经济。

二、找准差距,迎难而上,切实增强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紧迫感近年来,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虽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村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以村级行政区划为地域范围的长宁的村域经济发展仍十分落后。拿长宁与苏浙等沿海村域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苏浙等沿海地区的村域经济比较发达,其所有制结构也较为合理,基本形成了农户、集体、工商业主“三足鼎立”之势,产业结构转向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服务业为支撑的“三产协调”发展局面。以“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为例,现有企业58家,固定资产达21亿元,人均GDP达300万元;“华西村”股票1999年上市,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村命名的上市公司,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而长宁,村域经济至今仍是以农户家庭经济为主体,呈现出“一单”、“一小”、“一短”的状况,即经济结构单一,仍以传统种养为基础,加工类企业基本没有;产业规模小,除烟草等极个别产业外,基本上是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果品、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上是以原料形式销售。

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可归结为两方面:

(一)从外部环境看。一是受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的制约,使得村域经济在发展空间上受到限制,滞后于发达地区。二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农村土地改革进展缓慢,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土地的规模化流转,造成了小规模的家庭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矛盾异常突出。三是政策性支农弹性有其限度,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存在“离农倾向”,导致资金缺乏,制约了村域经济的发展。

(二)从村域经济主体自身看。一是经济发展能力弱。这是造成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足的关键因素。比如在对资本的积累和运用上,我们的绝大多数农户有了钱想做的第一件事可能不是如何扩大投资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是想把房子修得宽敞一点、家居添置得漂亮一点;在经济发展上,以近几年我们自认为发展较好的开佛乡佛梨村为例,虽然乡村旅游已具有一定规模,在县内及邻近区县也小有名气,但农户各自为政,以种植、养殖收入为主的传统作业方式未得到根本改观,到目前也没有借助优势发展起村办企业、没有组建起功能完善且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村域经济实体。二是环境利用能力弱。应该说随着宜长路、江长路的修通,省级百亿元工业集中区的打造,成贵高速铁路、宜泸渝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蜀南竹海、梅硐竹石林等景区景点的打造等,为长宁的很多村都营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但目前,真正抓住、真正利用这些优势并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村及农户却很少,这说明我们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机遇、发展优势的能力还很欠缺。三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弱。突出表现在,很多农户对土地过分依赖,离开了土地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一现象在征地拆迁中反映得尤为明显,如一些被拆迁户因找不到新的生活来源,为了要一些超标准的补偿,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访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四是自身发展能力弱。作为村域经济主体的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次数偏低,特别青壮年,很大部分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淡薄,劳动效率低,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素质不高,发展村域经济的思路不够开阔、不够活跃,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缺乏足够认识。缺少能人、专家的引领,对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摸索着解决。带领广大农户发展生产的村社干部,很多眼光不够开阔,开拓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不强,缺乏敢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魄力,不能站在未来谋发展,不能跳出圈子抓机遇。各村域经济主体之间联系不够,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现象较为突出,合作意识不强。此外,受外出务工大潮影响,作为村域经济发展中坚力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居高不下,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小孩,身体条件、发展欲望、知识阅历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

三、创新模式,科学发展,努力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加速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据有关专家分析,未来村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十大趋势:一是村域数量呈进一步减少态势;二是村域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但弱势地位难以根本改观;三是村域经济发展模式更趋多元化;四是村域经济差异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呈扩大态势;五是村域集体经济将重现活力;六是村域经济活动外向性逐渐加强;七是专业化合作组织迅速崛起;八是村域土地流转将加快且方式多样化;九是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更趋复杂;十是文化积淀与整合对村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如何才能在这十种发展趋势中找到适合长宁发展的具体路径?如何才能推进长宁的村域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必须以项目工作为抓手,创新管理、服务、发展“三种模式”,强化项目支撑、组织保障、综合服务、协调发展“四种能力”。

(一)坚持以项目工作为抓手,强化项目支撑能力。项目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财源点,是提升村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力量之源。纵观村域经济发展得好、取得突破性成效的地区,都是项目工作抓得牢、做得好的区域。比如位于成都锦江区城乡结合部的红砂、幸福、万福、驸马、江家堰、大安桥6个行政村,之所以能打造成闻名全国的“五朵金花”,就在于抓好了“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江家菜地”、“花乡农居”五个观光农业项目。反观长宁,抓项目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县、乡两级,大部分村级组织及其村干部抓项目的意识还很淡薄,上级安排什么项目就干什么项目,别人来投资什么项目就干什么项目,自己没有主见,没有规划,没有长远打算。在村域经济发展中,村干部作为主体中的主体,要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思想,把促进经济发展的主攻点放在抓项目、引资金、创办新型经济实体上;要抓住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型村庄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及临城、临路、临港、临园等机遇,结合村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认真策划、科学论证1—2个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具有特色、能支撑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并建立能引领未来发展的项目库;要引导农户围绕村域发展总体规划、总体目标、总的项目发展要求,发展子项目、小项目,强力推进户户有项目、人人干项目,一村有一品、一村有一业格局的形成。

(二)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村级组织保障能力。一是强化“村为主”意识。村级班子是村域各项工作的核心,要积极发挥其对村域经济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作用。村级组织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等发展模式,以村为单位选择发展项目,调整产业主攻方向。县级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学习、借鉴并总结推行村支两委交叉任职、村支“两委合一”等成功经验,利用村支“两委”换届之机,有效解决村支两委“两张皮”的问题。乡镇和村级党组织要积极动员和培养有开拓能力、有创新精神、视野开阔、善抓机遇、懂经济、有威信的能人担任村组干部,要动员不能胜任工作的现有村组干部从大局出发,主动让位放权。二是探索成片管理模式。随着改革的深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快速推进,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牵涉面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要大力推行分片设立党总支、村企联建党组织、跨村联建党支部等模式管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如工业集中区建设涉及的开佛乡龙门、马村、羊

五、顺河等村和长宁镇曙光村、大坪村,佛来山景区打造涉及的佛梨、顺河、两合、马村等村,与蜀南竹海景区旅游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的竹海镇龙山、联山等村,就可探索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式,这样即可满足自然资源分布、公益事业的兴办、同一产业的发展和跨村矛盾的调处等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也填补乡镇和村条块管理留下的空白,还能突破发展区划界限,平衡村与村之间的利益需求,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搭建起农村经济发展网络,拓宽发展空间,组织规模化生产经营。

(三)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村域经济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能帮助群众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将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要借助旅游资源、特色养殖、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型村庄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积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协会、特色水产养殖协会、村庄建设施工协会、工业集中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作服务组织和各种经济联合体等新型农村经济合作服务体系。要通过各类经济组织,通过“能人+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合作形式,大幅降低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组织成本、交易成本,帮助农户有效规避部分市场风险,广泛开辟就业岗位,有效增加群众收入。二要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加快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村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要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在维护原来的土地权属和使用权的前提下,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制度,成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宅基地置换、“撂荒地或粗放经营地转包”、“大户或场园主租赁”、“承包户或各村组之间互换地块”、“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进行土地核价入股”等有效的流转模式,提高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村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把地缘、人缘乡村转变为业缘乡村,实现产业兴村是提升村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需求。结合长宁实际,当前应重点发展5种村域经济模式。一是大力发展工业主导型经济。“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工业是现代经济的脊梁,同时也是强化村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积极转变传统农业经济格局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是村域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县长宁镇大坪村、曙光村,开佛乡顺河村、羊五村,铜鼓乡红星村、星火村等都具有了发展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良好条件,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培育集体经济实体。要围绕工业兴农业、兴旅游,根据现有企业如酒厂、食品加工厂、竹工艺品加工厂等所需原料,发展壮大优质粮油、优质水果、高产竹林等原料基地,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要依托农业、旅游办工业,结合优质粮油园区、特色水产养殖园区、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园区建设和五大旅游景区打造,兴办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旅游食品加工、旅游小商品加工等企业,打造“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实现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各村域经济主体,要积极改善基础条件,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努力争取一些工业企业向村内辐射、转移,逐步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工业化。二是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成都锦江区三圣乡通过挖掘梅、菊、荷等花文化内蕴,将花乡资源开发与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出“五朵金花”,可谓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典范。开佛乡佛梨村利用独特的生态农业、佛教文化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实践,也为我们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做出了表率。长宁各村域经济主体具有的相对优势资源很多,要尽快对潜在资源进行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特别是具有明显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的村域经济主体,要先行先试,在全县尽快建成一批规模种养、观光旅游、传统加工制作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村。在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中,要拓宽视野,不仅要充分利用竹木、花草等自然资源,还要充分挖掘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民间秘术等人文资源。在开发自然资源过程中,要走“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建设”的良性循环之路;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要在发展中体现传统特色,在创新中挖掘文化特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三是大力发展品牌型经济。品牌是无型资产,是产业升级、产品增值、市场流转的加速器,它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华西村创造出的“华西村”和“仁宝”两个驰名国内外的品牌,不仅使华西生产的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还使华西的产品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长宁虽也创立了“佛梨”、“长裙竹荪”等品牌,但不亮、不响,很多还停留在“名字”层面,经济和社会效益都不明显。各村域经济主体要从华西村等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典型中获得启示,总结经验,探索规模。当前,各村域经济主体要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形成市场影响力,创造形成品牌的基础条件;要选准一两个主攻方向,致力开发有生命力的大品牌、好品牌;要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功能;要注重品牌包装和宣传,挖掘文化底蕴,提高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益。此外,在发展品牌经济过程中,既要注重单个产品的品牌开发,如前面提到的“佛梨”、“长裙竹荪”等,同时也要注重地理标志性、产业化、园区化品牌的开发和利用,如乡村旅游、特色效益农业园区等。四是大力发展能人带动型经济。能人带动型经济即依托土专家、土秀才等能人资源,帮助其他群众走上致富路,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硐底镇养猪专业户旷银忠通过“母猪寄养”带领群众致富,打工仔周国玺通过外出务工带回资金技术创办企业促进群众就业等典型事例,充分说明了长宁的能人们可以带动村域办一项事业,兴一项产业,成一项大业,活一方经济。因此,要高度重视发挥能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土专家、土秀才等本土能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借助在外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人士、各级各类科研院所及专家教授等外部能人的作用。要通过村内、村外能人联手,发挥能人的示范、决策、带动三大作用,为村域经济的发展树立典型,找准路子,提高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五是大力发展新型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是解决农业资源不足、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技术和资金缺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但随着现代生产力的提高,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劳动技能和组织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结合实际,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形式,增强务工人员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实现劳动力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要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的牵线搭桥作用,加强与输出地企业的联系与协作,吸引外地企业到本地投资,实现由劳务合作向经济合作转变。要动员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在资金、技术等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在外创业和回村创业,实现由“打工养家糊口”向“打工创业”的转变。

下载加速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太和县图文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速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太和县图文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