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宗教现状的调查
目前,我县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四大教派,有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登记的活动场所5处,即龙云寺、龙阁寺、南海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没有全县性宗教团体,没有道教活动场所。
一、存在主要问题及特点
1、佛教:我县有佛教寺庙3处。龙阁寺位于县城周口镇龙角山 园艺场,在1999年被批准开放,现有僧人4人;龙云寺位于龙云镇 村,于1998年被批准开放,现有僧人2个;南海寺位于罗家大森南海旅游风景区内,于2003年批准开放,现有僧人1个。佛教教徒全县共有4000余人,信教群众接近5万人,纵观佛教,存在以下问题:
之一:僧人综合素质不够,无力胜任负责人岗位,但权力欲望强烈。利用了在居士中独有的个人权威与影响力,给依法管理带来工作上的难度。
之二:众多居士信佛都带有各自不同的私心与目的,对依法管理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的内部事务管理往往不是从“利他”角度去思考问题,抵触情绪较大。
之三:个别僧人与部分居士,热衷于开辟新道场,擅自朝拜小庙,扩大佛教影响。
之四:寺庙负债较多,自养能力不足,场所管理人员在提高自养方面缺乏见树,抵御渗透能力不够。
之五:南海寺建庙遗留问题较多。一是建庙所有资金由水库垫付,导致偿付债务遥遥无期;二是寺庙土地无使用产权证,纯粹是租用社在地村民土地建庙,一年应偿付土地租用费达3000元,这给日后寺庙的正常化运作及依法管理制造了不稳定的隐患;三是香火不旺,造成僧人流动频繁,对僧人的管理带来了不便。
之六:寺庙不时出现的讲经说法影碟及书刊,作为宗教管理部门无法界定哪些是国家许可的,哪些是未经许可擅自制作并发行的。
之七:由于宗教管理部门存在“一有三无”(即有一块牌子,无经费、无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具体问题,对群众自发或是其它方式修建小庙现象无力制止。
2、基督教;我县在1999年批准建立的基督教堂,位于县城环城路,现有教职人员1人,教徒1600余人,信教群众达3000余人。存在问题:
之一:无名但有实份的聚会点现象。由于基督教信众地域分布不集中,又多处于农村经济状况较差,每个月的圣餐及礼拜,车费及生活费无力支撑,自发形成某一地域的集中聚会,虽经政府的多次干涉与制止,但仍旧存在这类现象发生。
之二:教堂自养能力较差。场所管理人员在提高自养能力方面缺乏才干。
之三:真耶酥教派问题。基督教派别林立,各派之间分歧较为突出。如,我县的真耶酥教派信徒主要聚居在三坝乡等地,信徒人数近百人。他们不愿与基督教徒同一礼拜,在没有神职人员的情形下,私自发展教徒并开展活动,要求宗教管理部门批准建立教堂给予登记。
3、天主教。我县于2002年批准建立天主堂,位于河舒镇4村,教徒现有1600余人,信教群众达2000余人。主要问题有:
之一:天主教内部垂直管理较为严格,体系较为完备,发展信徒速度过于快速。
之二:天主教信徒较为年青化,这对于宗教势力的扩大有一定的助长作用。
之三:天主教教职人员缺少,这为地下天主教势力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宗教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对策与建议
我们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安全的时空,以利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此,针对宗教的现状,切实开展更新、更好、更实际、更贴近信教群众的有益活动,把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有效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势不可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对策一:扎实宣传《宗教事务条例》,加大力度做好宗教界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文明工程建设”系列活动,从根本上理顺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切实推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解决工作上的难题。
对策二:着力加强对教职人员的培训及培养工作,宗教管理部门要力图把意志和意愿通过全市性的宗教团体章程形式表现出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调配教职人员。
对策三:帮助宗教场所及信教困难群众通过学实用技术、学科学知识,着力提高其自养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切实提高抵御渗透的免疫力。
对策四:省级宗教管理部门应出台《宗教事务条例》,含盖内容广泛的实施细则,不断加强对县级宗教工作的指导。
对策五:对基督教的长期形成聚会点,应本着疏大于堵的原则,给予固定时间、地点、人数、活动内容,以解决确实困难又距离教堂较远的信教群众过上宗教生活的愿望,从而避免邪教或非法传教活动的侵犯。
对策六:实施对天主教垂直管理的约束措施,实行教堂与教区松散结构型的管理模式,达到互不隶属或隶属不强的实质性作用。
第二篇:我的家乡经济发展的现状调查
《我的家乡经济发展的现状调查》
我的家乡是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麻芝乡,那里地属山区,人们那里的人勤劳朴素,努力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因为地理因素,人们的努力显得那么的体富!村民富#集体穷!村民穷#集体空!民心散!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集中反映“ 因 此!认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客观分析问题!找到发展的思路和对 策对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集体经济在农村 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决定了国家必须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其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但要想在经济上取得更大的突 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现状!客观分析局势!找到解决办法”!“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 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影响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国家越来越富足!与此同时国家也
越来越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较之以前也越来越 多!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 然而需要 注意到的是!虽然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也引起了一定的重 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各个地域的平衡发展!最明显的差别便是农村 和城市的区别“ 农村作为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所在地!因其本身的一 些特殊性质!例如地方偏远!范围太广等曾一度受到中央政府的重 视!但是也因此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等一系列问题” 农村顾 名思义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即使是集体经济的形式也大多和 农业生产相关!但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较城市而言!农村不管是在生产用具!还是交通运输等和经济发展 相关的基础设施方面都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也就限制了农村集 体经济的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资金不足问题
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 #’((年 ’ 月)日会见捷克斯 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反观现在农 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就不难发现人才的缺乏是限制经济发展的又一因 素”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导致城镇居民收入普遍高于农村 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的背后也导致了人才的定向流动“ 在物价上涨的 形势下!大多数技术人才都选择在经济发达!工资较高的城市工作!这 样的情况越演越烈的后果就是城市人才有余而农村人才严重缺乏”人 才的缺乏从另一层面讲就直接削弱了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力量!然而专 业人才又是发展的支持力量!少了科学技术的支持又怎么能更好地发 展生产力呢“ 此外!资金问题也是不得不提到的” 正如前面所说!农村 经济本就不如城市经济!农民本身的不富足限制了农村资金的流动!再加上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思想理念!绝大部分农 民在思想转变上还存在很大的障碍!拿出富余的钱来作为资金投入对 大多数农民群众来说还是一个很难跨越的鸿沟“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 下!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得不陷入窘境” #&$ 负责发展的领导者能力不强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一度发生了 许多改变!许多乡镇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许多领导干部的思想和时 代格格不入!观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最新的要求“ 他们中的不少人作为 老一辈的领导者!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不高!不会把握时机!寻找发展 机会!在带动致富的道路上办法不多!意识不强” 更有甚者!少数领导 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抱有其他想法!其目的不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 是想从中获得好处!通过损害集体利益来牟取个人私利“此外!还有少 数干部对于集体经济抱有满足于现状的思想!虽处于领导位置却整日 忙于个人应酬!完全不把发展村里的经济放在心上” #&* 集体经济在产权设置上的不足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进行农业生
产自然离不开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先决 条件!是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要资源” 虽然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 民对于土地的使用权!但是并不能以产权主体的身份行使其职能“ 在 农村集体经济模式下!集体资产由组成成员共同拥有的关系并没有任 何本质上的改变” 这样的现状造成了产权关系不清!所有权主体缺位 严重挫伤了农民对于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 极性自然也就不能很好的发展集体经济”!“ 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在经济预算方面应平衡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比例!更 加重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适当给予更多的经费!尽量减少二者 的差距!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好基础” 此外还要注意地区间的平衡关 系!虽然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绝对的理想平衡状态!但是也要朝着这 个目标努力!尽量减少由于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用具!地理位置方面所 带来的消极影响“!&!引进专业人才!加大资金投入
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的问题时!政府需
要采取可行的措施鼓励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向农村转移!同时集体企 业也应该加大对技术人才的投入!例如采取专业人员加薪等手段!用 更好地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 同时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 政府要给予集体经济一定的资金补助用以引导其运转!另一方面要在 思想上将农民劳动者从传统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在收入分配上除按 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外还可按投资金额的大小分红!鼓励农民进行一定 的资金投入!为企业运转提供一定的周转资金“!&$ 采用优胜劣汰的淘汰制度!选拔具有领导能力的新领导队伍 对于绝大部分领域来说!领导者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
事件的发展好坏” 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现实情况下!领导者能力的强弱就显得更加重要“ 这样
一来既可以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领导能力!又可以 通过创新机制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使得其永葆青春活力”!&’ 继续推进农村体制改革 要解决集体经济在产权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就必须深化农村体制 改革“ 首先在农村土地产权方面要给予农民一定的自由!使得土地在 人们手中能够较为自由的转移!也有利于对于土地的充分利用”其次!要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宣传新思想扫清观念障碍!充分 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再者!要扬长避短!利用和发展好地方优势!达到 最大的收益” $% 总结
本文结合了当今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现今存在的 一些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对 策“但是囿于个人知识水平及阅历等客观因素!并不能做到完全正确!错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科 # 参考文献 $
第三篇:新疆宗教历史调查
新疆民族民俗、节庆宗教调查问卷
摘要:
现当代大学生民族及宗教信仰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咱们新疆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值得关注、重视。此报告调查了石河子大学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大学生对民族民俗的认识及宗教信仰现状,分析了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感情的影响,关注并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宗教问题。宗教信仰是一种与环境、时代紧密联系的多种形式的精神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具有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存在性。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情况需要认真对待,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的宗教态度加以教育和引导。宗教对每个时期的社会各方面,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小组设置的问题主要包括民族节庆、新疆民风、各民族饮食等,比较全面地调查了新疆民俗及宗教等问题。
关键词:
民族节庆 ; 宗教信仰 ;宗教影响; 发展策略。
正文内容:
新疆是我国多宗教、信教群众较多、较集中的一个地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和改革的深入,新疆宗教和民族、民俗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研究与解决宗教和宗教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新疆,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等6大宗教目前均有数量不等的信众,人口总数逾千万,约占全疆总人口的6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宗教的影响,尤其在新疆。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不高,但绝对数不少。我校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认识与关注及信教人数也呈现上升趋势。我们小组根据对石河子大学所有大学生中的调查,随机抽取100多名学生调查。其中基督教、伊斯兰教信教人数为多数。调查结果如下:有30.2%的同学熟知少数民族节日,有44.6%的同学不了解少数民族节日;25.2%的同学表示无所谓;有50.2%的同学愿意与少数民族同学共度民族节日,20.9%的同学不愿意与少数民族同学共度民族节日;有28.9%的同学表示没想过;参加新疆少数民族节庆的次数超过三次的同学占23.8%,超过两次的占31.9%,超过一次的占39.8%;有4.5%的同学从没有参加过;有5.6%的同学有宗教信仰;大约81.3%的内地同学都不了解新疆饮食习惯;有39.9%的内地同学感觉不适应当地的民族节日。综上可知大多数内地同学还是对宗教问题并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10级比09级宗教信仰增加了1.3个百分比,宗教在各个方面的影响,已经反映到大学生中,并且其影响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活学习中,宗教信仰渗透到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随机抽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全校所有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回收率为80%。调查对象多为大一和大二学生,男生占61.4%,女生占38.6%,年龄18到23岁不等,调查时间为2011年10月到11月。调查结果得到,在抽查的总人数100人中,有宗教信仰的占到3.8%,其宗教大部分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百分比分别是32.7%和29.5%,并且调查对象有时参加宗教活动的占30.0%,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占2.6%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拥护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但对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法规了解不多。调查显示,由此可见,这两大宗教在大学生中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学生主要是通过家庭接触宗教的,并对其有直观的了解,成为家族宗教信仰的继承者,延续者。此外,自身没有,但家人有宗教信仰的也情况普遍存在。
总结以上所述,可以清晰看到,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内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必须清醒的识到:
第一,宗教中有相当一部分教义教规与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要求相容,这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我们不能把大学生中个别宗教徒与绝大多数非宗教徒的差异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更不该强迫大学生宗教徒改变自己的信仰。但宗教的消极作用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尤其在当前邪教势力、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图谋“西化”“、分化”、“分裂”的严峻形势下,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第二,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核心在于“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以及“追寻自己的信仰”,其中精神寄托是最为根本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大学生理性关注宗教,帮助大学生在人生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信仰。大学生信教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内因。当前很多大学生缺乏团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性,凡事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同时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又不强,社会适应性差,同时周围环境问题复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渗透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严重的不良之风和腐败现象,加之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大学前马克思主义教育流于形式,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结果造成部分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不能正确地分辨善恶美丑,重才轻德,利己主义膨胀,功利型价值观大行其道,客观上为宗教在大学生中占领一席之地提供了思想基础。大学生多数处在18~24岁之间,正是心理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时期,他们自我概念增强,但认知能力发展与之不协调,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概念丰富,但不稳定,情绪变化大,容易偏激、冲动;性意识发展,但不善于处理与异性的关系,经济地位和心理成熟程度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意志力提高,智商发展快,求知欲和创造欲旺盛,但现有知识储备不足以满足要求;社会需求迫切,对社会的关注度高,但又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大学生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使他们比较容易对宗教产生兴趣,而认知能力的不完善则使他们容易错误地认同一些宗教观点甚至这些宗教本身;在出现“学习困惑” “恋爱冲动” “择业焦虑” “贫困自卑”等心理问题时缺乏有效的自我调适方法,容易倾向于宗教所带来的心理慰藉,进而导致宗教信仰;宗教所具有的接纳性和包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从而使他们产生对宗教的认同感。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外因。首先是生存环境的变化。从高中到大学,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是人际关系环境变化。父母开始缺位,需要重新建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朋友关系。二是学习环境变化。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管理不严格,学习竞争压力大。三是生活方式变化。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大学生必须学会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比较容易因为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情感受挫促成心灵苦闷等,如果找不到正当的解决和宣泄渠道,容易偏向宗教信仰。
其次是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仍处于改革发展期,社会急剧的转型和变革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失范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信仰。三是民族和家庭环境。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有其长期信仰的宗教,该民族学生领教的比例自然就高,民族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极难改变。四是学校环境。目前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流于形式,教育内容和形式简单化,不能针对学生实际,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宗教现象;同学群体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大学生年龄相近,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差异不显著,容易相互影响,信教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参与宗教活动的情况亦有发生。
最后是宗教文化本身的特点,宗教文化以宗教活动、宗教文献等形式特殊内容新奇的方式对于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宗教文化本身有相当内容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之中,对于世界和人生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其中所表现出的一定的哲理性也对大学生产生了吸引。
在社会主义大发展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及民族民风的引导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应该采取的基本原则是依法管理、积极引导。学校对信仰宗教的大学生要尊重其选择,国家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大学生也享有相应的法定权利。同时要认识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对大学生的宗教观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于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也要进行耐心、深入、细致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和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对信教大学生能够改变信仰的争取改变信仰,无法改变信仰的也要把他们的意志力量引导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目标上来,实现宗教信仰与爱国主义相统一,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主要途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和同伴教育。首先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改革方式方法,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生动活泼。其次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自己与社会、面对现实与未来。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和学习健康心态,学会正确评价和面对挫折,树立自信、自强的心态,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要注重心理咨询服务的作用,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要加强沟通和疏导,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解决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冲突,减少宗教对他们的影响。
最后是加强同伴教育。所谓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具有共同语言的人通过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来达到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同伴教育有很多优点,例如,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具有相同背景,当教育者将经过自己消化理解的内容传授给被教育者时,被教育者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由于双方相近的身份特征,比较有共同语言,教育者的教学态度更加亲切,容易被接受,等等。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同伴教育,要注意抓好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的教育培养工作。对于同伴教育的志愿者,要注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他们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教育能力。对于同伴教育的组织者来说,要注意在实践过程中的前瞻性和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不同教育阶段的典型问题并加以重点指导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经验积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同伴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国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信仰教育,使每个人接受理想信仰教育。因此,面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出现的新情况,以及理想信仰教育的要求,在保护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自由,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基础上,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和教育:
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要通过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使之成为政治上合格的社会主义大学生。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社会适应能力锻炼。大学生由于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一部分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解决,然而大学生毕竟身心还不成熟,更多的问题单凭其个人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的压力和困惑时常使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无助、痛苦甚至绝望。此时,如果有意或无意中接触了虚幻的、超现实的宗教,就很容易走进这一“避风港”来逃避无奈的现实,来摆脱苦闷和困惑,求得心理慰藉。因此,高校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确实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要根据不同的形势发展需要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讲座及其它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而造就一批具有坚强乐观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稳定良好的情绪和健全完善的人格的新一代高心理素质的大学生。
第四篇:关于学校宗教问题调查问卷121
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及时了解广大师生对于宗教和邪教问题的基本认识,掌握在校师生涉及宗教、有宗教信仰人员基本情况,特此对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问卷调查,并以调研报告形式汇报如下:
一、目前我院师生调研现状
在近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我院在校08级、09级、10级、11级四个年级的学生中有信仰宗教的仅占1.17%,其中还有一部分属于喜欢宗教学术研究领域的学生。接受问卷的高校教师中均无人信仰宗教,我院教职工中接受问卷的也无人信仰任何宗教。在调查中显示,目前尚未有邪教组织等向我院学生渗透,但在与学生谈话中发现,有学生在外出旅游、逛街时会遇到一些不明身份人员向其宣传一些不明身份的组织。学院党总支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了解相关详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学生并未接受这些人员的宣传。
近年来,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下,我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一新生第一学期递交入党申请书者占新生总数的93.7%以上,在院党总支的指导下学生党支部积极吸纳优秀学生入党,严把入党关的同时,鼓励大学生入党。同时学院还采取多项措施关注学生思想动向,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首先每周学院辅导员老师都要深入班级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对思想有波动的同学,及时的沟通交流,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发挥学生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堡垒作用,2008级建立起了学习型青年社区,依托学生党支部建立起学生党员带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带团员和普通学生的纵向关注成长体系,层层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定期开展交流会,在年级中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目前这一方法以推广至2009级、2010级,2011级也在积极筹备;最后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和班委会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世界,每周团委学生会都会举行趣味不同的学生活动。
二、我院师生对宗教和邪教的认识
从调研结果可以显示出我院师生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反对邪教组织,均
能从根本上认清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自建国以来我党和我国政府对宗教工作历来是非常重视的,对宗教信仰是十分尊重的。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国《刑法》第147条还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又制定了“政策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政策原则,使宗教工作和宗教事业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从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正确的宗教政策是一个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强盛的保证之一,我院师生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同时也深知邪教的本质:他们以宗教为掩护,暗地里却干尽了坏事;他们有的里通外国,企图颠覆新生的国家政权;有的造谣惑众,破坏国家经济建设;有的奸污妇女,道德败坏。我院师生坚决反对和抵制邪教组织。
三、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工作的对策建议
首先,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预备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是目前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反邪教政策,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对大学生心灵塑造师高校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等。
其次,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我院在学校相关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组成了有院领导领导的,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全体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参加的纵向工作体系,所有人员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保证一有情况能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和上级主管领导老师反应,使得事件能第一时间及时准确的得到处理。当然因我院学生较多,学院经费有限目前我院在经费投入尚很吃力,以后会想办法增加相应的保障经费。
最后,动员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其中,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教育机制。大学新生开学时,有些不法传教人员利用学校迎接新生的繁忙时节和新生防范意识较差的心理,借机向学生宣传其组织。而此时学校各部门均系迎新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建议采取措施加强对该阶段的关注,建立起相应的奖励机制动员在校师生,在迎新和平时教学和生活中一经发现这些非法传教分子,立即向
保卫处和辅导员老师反映,以便学校及时采取措施制止非法传教和邪教组织向大学渗透。对参与非法宣传宗教和邪教的学生和在校教职工应给与相应的处罚措施。处罚措施要以教育为主,以处罚为辅。以便在其迷失时能及时帮助他们脱离非法传教和邪教组织。
我院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防范、处理、惩治邪教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非法传教、反对邪教”为主题,弘扬科学精神,反对邪教,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方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彻底铲除邪教和各种腐朽思想文化滋生的土壤,努力形成反对邪教、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营造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第五篇:社会公德现状调查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报告
学 院: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卓1301 姓 名:董城城 学 号:311308070722 指导老师:孙自俭
时 间:2015年8月3日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报告
调查时间:2015年7月20日——2015年8月3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个人谈心
指导老师:孙自俭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报告
摘要:
提升居民社会公德的文明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本次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公德面貌存在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公民对于社会公德的认知与行为存在脱节的现象,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为了提高公民整体公德水平,改善社会公德面貌,需要强化对公民社会公德的教育,完善和确实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以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根据调查的数据和个人谈心,我对社会公德的现状进行了总体描述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公德、存在问题、措施与方案
正文:
一、背景:
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社会公民的社会道德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意见,解决社会公德中的问题,提高全民社会公德意识,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牢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
调查时间:2015年7月20日——2015年8月3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个人谈心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我国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提起社会公德,大家都会想到要加强素质修养,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都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但当我们注意观察周边时,总能发现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例如:乘公交车时不给老弱病残让座、“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人们保护环境意识淡薄等等。
二、调查内容及其分析:
自7月20日开始,通过网上搜索及参考书籍调查有关社会公德的问题,决定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谈心的方式进行调查,并设计了调查问卷。一共发送了15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达74.7%。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调查结果如下: Q1:您的性别
A 男(59%)B 女(41%)
Q2:您认为社会公德有哪些方面(可多项选择)
A文明礼貌(100%)B助人为乐(100%)C爱护公物(100%)D保护环境(89.28%)E遵纪守法(93.75%)
Q3:对待社会上举行的爱心募捐活动,你会怎么做?
A有钱就捐(28.57%)B漠不关心(1.79%)C视情况而定(69.64%)D坚决不捐(0%)
Q4:你会为了赶时间而闯红灯吗?
A偶尔会(69.64%)B经常会(3.57%)C从来不(26.79%)
Q5:扶不扶倒地老人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果是你遇到老人倒地的情况,你会怎么选择?
A毫不犹豫的去扶(21.43%)B在保证不被讹的情况下去扶(58.93%)C不去扶但会打120(16.07%)D不理不睬(3.57%)
Q6:你在公共场所排队时有人插队,你会怎么做?
A马上制止(25.00%)B心里抱怨(66.07%)C视而不见(8.93%)D嘴里谩骂(0%)
Q7:对失信的人,你会怎么做?
A鄙视(19.64%)B不再信任(44.64%)C以牙还牙(1.79%)D其他(33.93%)
Q8:如果让您给自己的公德打个分,你会打?
A 满分(5.36%)B优秀(58.93%)C及格(33.93%)D不及格(1.79%)通过问题2发现,绝大部分的人知道社会公德的内容,但是也存在将近10%的人对社会公德的内容不清楚,说明了当前社会国家有关机关及相关媒体对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这表明了学校及政府应该继续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与教育。
通过问题3和问题5,在助人为乐方面实际行动方面存在问题。关于爱心募捐有近70%的人要视情况而定,而老人倒地有近60%的人在保证不被讹的情况下扶。这些数据显示由于部分人的社会道德低下而使得人们对社会产生了怀疑。倒地老人被爱心人士扶起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可是目前屡次发生人扶起来但是被讹诈的事件寒了多少人的心,以至于多少好心人慢慢的也收起了好心,慢慢的也小心起来被讹诈了。及时还存在21.43%的爱心人士存在,但是相对于全体公民来说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这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稳定人心。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和谐 5 相互基本的诚信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失信于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的信誉问题!如果人品不端正,失信于人,那么给人别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为人不可靠,做事品德不端正,这样或许能影响人生以后的道路!因此在任何交往中,许诺不可轻率,否则,你就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闯红灯多用于形容机动车违反信号灯的行为或其他一些违反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行为,比喻超越现有规则办事的行为。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6.79%的人从不闯红灯,其他人时而会违反法律法规。闯红灯不仅是对他人的安全不负责,也是对他人安全的轻视。国家应加强对闯红灯的处罚。对于行人,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约束行人,进而使闯红灯现象不再发生。
通过问题8数据显示,98.21%的人对自己的社会公德比较满意,但只有5.36%的人给自己打了个满分,所以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社会公德认为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与调查对象的交谈,总结了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
2、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薄。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产生问题的原因:
1、封建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心态制约着人们公德意识的发展。被动“等待”公正、崇信“善恶相报”、安分守己、避祸自保、消极求生存的隐忍心态,导致了责任意识的缺乏。
2、市场经济的冲击。当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专项市场经济以后,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生产率快速提高,同时,从制度前提上松懈了传统的伦理实体,为社会公德公共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实践也证明了,市场经济对社会公德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3、社会公德建设自身存在的弊端。例如社会公德具有超功利性、弱监督性、从众性;公共领域的发育与社会公德发展的不同步性;社会公德形成机制的不健全,公民意识匮乏、社会公德教育缺失、社会公德监督缺失。
三、提高公民社会公德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通过个人交谈的方式,分析总结得到一些关于提高公民社会公德的措施:
1、培养公民意识,提高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当前,在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中要从平等意识、主人意识、权力与义务意识这三个方面着重培养公民的意识。
2、完善社会公德的教育机制,具体可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座谈会等凡事集中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普及公共文明礼仪知识;二是通过在公共秩序方面培养公民自觉遵守法规意识、在公共交往方面培养尊重、关爱、宽容他人的意识等突出重点领域的公共文明礼仪教育;三是通过开展公德进村镇,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构建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3、培养公德精神,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这注重内在的自觉性培养,树立道德信念,培养公民坚定地道德操守和较强的自律能力,确立现代慎独观。
4、加强法制化建设,促进社会公道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运用立法的形式讲公德要求固定下来,使某些社会公德成为可操作的规范,并明确奖励与惩罚措施。
5、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正确的社会公德示例,为大家指明一个正确的道路。
6、加强中小学教育,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和必要礼仪,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掌握科学文化只是的同时,遵守法律法规。为此,可通过学校积极举办公德素质宣传,进行道德素质演讲,父母以身作则为小孩做好榜样,个人不断加强学习,丰富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感悟与收获:
这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是对我的一次磨练。活动过程中,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积极的配合我进行活动的开展,给予了一些意见与建议。但也有一些人对这活动不予理睬。这次活动前后独自由我一人完成,虽然辛苦,但是收到的是满满的满足感和充实感,让我面对面的了解社会现状,感受社会,为更好的融入社会,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小结:
社会公德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特别是一个现实问题,它的好快对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存在问题,本次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社会公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
[3]高春花。社会公德意识的匮乏与现代培育[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3 <9>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Q4XVhJBxFG4UcRroU1xthrkMWNmeC17ywI7M7UGfRxJ5rAfoblhObvhK-8rhrhHYAkZrhbtshbRFT7S3faPaa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