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加大干部队伍建设
加大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中共***区委组织部
女干部队伍建设是全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把配齐女干部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党政班子建设、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功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区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
一、我区领导班子女干部基本情况
一是全区领导班子女干部基本情况。我区历来重视女干部的培养选拔。目前,全区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女干部151名,占总数的29%。其中:处级正职领导44人,占处级正职领导总数的27%;副职107人,占副职总数的30%。区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到了60%,区委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到了88%。
二是镇(街)领导班子女干部基本情况。全区23个镇(街)班子配备女干部52人,占镇(街)领导班子总数的27%,女性党政“一把手”11人,占镇(街)党政“一把手”总数的28%。11个镇班子成员配备女干部25名,全部配齐;12个街道班子成员女干部全部配齐,共配备27名。
二、我区培养选拔女干部基本做法
一是造好环境,营造女干部成长的良好氛围。健全女干部选配工作定期分析研究制度,历次招考录用干部都要求关注女干部,要求处级领导班子后备女干部的比例不低于后备干部总数的30%;借助《妇女〃儿童》等媒介,公开女干部培养选拔政策措施;开展“巾帼文明岗”、“十佳女能手”等评选活动,表彰各条战线中的优秀女干部;积极宣传在抗洪、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女干部,在社会上营造女干部参政议政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是加强培养,帮助女干部提高自身素质。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明确要求女干部人数不低于30%,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她们进行理论培训和专业培训。近2年来,先后培训处级女干部47余人次。坚持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交流任职、岗位轮换,选派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基层一线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去任职、挂职,以及抽调参与急、难、险、重等重大工作等方式,让女干部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增强她们实践经验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008年以来共抽调了33名女干部参加全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占抽调人数的40%,交流轮岗的118名干部中女干部就有41人,占到总数的34.7%。
三是及时使用,增强优秀女干部干事激情。在全区处级领导班子调整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女干部的选拔任用放在重要位置,对有潜力,有专长的女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在优化配备上,建立后备女干部人才梯队,对女性比较集中的部门加大选育力度,对优秀女干部进行跟踪培养,使符合条件的优秀女干部进入处级后备干部
队伍,不断提高女干部工作积极性。去年以来,提拔处级领导职务的女干部有28名,占到提拔总数的32%。
三、存在问题
一是女干部的比例总体上偏低。就目前我区女干部统计数据来看,总体比例依然偏低。由于受到机构、编制的限制,还有一个街道暂未配备女干部,总体而言,女干部进入领导队伍数量依旧偏少。
二是女干部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女干部特别是女领导干部分布还不够合理,依然存在低职多、高职少,从事党群、文卫工作多,从事经济、建设的少等情况。
四、对策举措
一是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加强本区女干部的发现培养。积极利用科教文化区女干部资源优势明显的特点,首先要善于识别和挖掘党政机关的优秀人才;其次要同时在法院、检察院、教育、卫生系统等优秀女性人才较多的部门发现女干部,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大胆选拔熟悉市场运行规则、善于管理、有领导能力的合格女干部;最后要不断加大在基层一线发现和选拔女干部的力度,使优秀女干部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调配和使用。坚持“重点干部重点培训”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优先安排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素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是积极创新干部选拔方式,在更大范围选拔引进女干部。通过公开选拔、人才引进等形式,突破地域、部门的限制,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中选拔优秀的女干部,对一些专业性强,区内相对缺乏的干部,积极与上级部门、其他单位联系引进。
第二篇:“四项措施”加大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四项措施”加大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的重要内容。充分做好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能够更好地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加大妇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应强化四项措施,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抓住培养锻炼、选拔任用、科学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切实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
一是广开门路,拓宽视野。可采取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的办法建立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体的女干部人才库,通过考核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掌握女干部中的优秀人才,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和学习情况,一并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同时,注意定时定期调整充实后备干部库,不断更新干部资源库。
二是创新形式,加强培养。应将把女干部的培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中,在财力、物力、师资上予以支持。通过开展专题培训、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班学习,着力提高年轻女干部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发挥党校的作用,着眼培养复合型人才。组织有潜力的女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才干。
三是强化实践,下派挂职。重视女干部的培养锻炼,选派一批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女干部通过挂职、轮岗等形式,安排她们到基层一线,到环境苦、任务重、情况复杂的地方和岗位去经受锻炼和考验,让她们在艰苦岗位和复杂环境中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促其早日成才。四是大胆选用,坚持标准。坚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采取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考核等有效形式进行动态管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使用女干部,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培养潜力的女干部做到大胆使用,让她们在关键岗位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篇:昭苏县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昭苏县教育锻炼使用并重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昭苏县坚持教育、锻炼、使用并重,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有效平台,积极探索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重教育,树品行。按照大规模培训要求,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机构主阵地作用,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国情、区情、县情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年轻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坚持每年从科级干部中选送一批35岁以下的干部参加州县党校集中培训,同时在各乡镇、县直单位选拔一批30岁以下有潜力、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县委举办的年轻后备干部培训。近两年先后举办了优秀年轻培训班7期,培训年轻干部338人次,在南通市委和泰州市委党校为昭苏县84名中青年后备干部专门开设了3期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是重锻炼,强能力。坚持在信访、社区、农村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制定了《昭苏县年轻后备干部到信访部门轮岗锻炼实施办法》、《昭苏县年轻后备干部到社区、农村挂职锻炼实施办法》等制度,积极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信访部门、乡镇帮助工作,丰富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增强年轻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科技副乡镇长、乡镇长助理等岗位接受锻炼,使优秀年轻干部通过挂职锻炼磨练意志,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提高处理农村工作的能力。选派了26名年轻干部任乡镇长助理
和科技副职,18名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97名新分配公务员到村(居)挂职锻炼,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平台。
三是重使用,施关爱。县委认真落实“三个不吃亏”和“干部从基层来、干部到基层去”的用人导向,在充实基层力量的同时,打破论资排辈,注重面向基层一线选拔干部,使那些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炼和考验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今年结合乡镇党委、政府换届和领导班子配备要求,将6名年轻干部提拔充实到基层,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12名干部提拔到县直单位任职,就地提拔4名任职,对19名长期在基层一线锻炼的年轻干部给予副科级待遇,极大提高了基层年轻干部的积极性。
第四篇:女干部培养选拔
泗阳县四步工作法做好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泗阳县坚持从选“苗子”、扩“路子”、压“担子”、搭“梯子”四个环节入手,认真做好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使71名优秀女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乡科级领导岗位,327名妇女进入村“两委”班子。
一是选“苗子”蓄才。建立女干部后备人才库,每年结合干部考察和常态考察,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推荐等多种方式推荐女干部,并将80名优秀女干部优先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同时,根据基层女干部配备需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四公开、四差额”公推公选乡镇科级后备女干部工作,共选拔产生19名女干部后备人选,平均年龄31.5岁。
二是扩“路子”育才。把女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在县内举办女干部培训班7期,在清华大学等院校举办女干部培训班2期,受训女干部500余人次。根据岗位特点,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突出抓好乡镇女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计生、农林、土地等政策法规的理解,抓好村级女干部带头富、带领富本领的提升,深入开展结对帮带活动和 “巾帼创业行动”等特色活动,不断提高女干部综合素质。
三是压“担子”炼才。组织实施女干部“五个一线培养工程”,分期选派260名优秀机关事业单位女干部到县重点工程 1
一线、招商服务一线、城市管理一线、信访稳定一线和新农村建设一线培养锻炼,增强女干部实践能力。加大女干部换岗交流力度,把一大批表现优秀的女干部从党务部门调到经济部门、从单一型部门调到综合管理部门,让她们经受全面的锻炼和考验,全县共有17名经过实践锻炼的女干部因实绩突出被提拔到乡科级领导岗位。
四是搭“梯子”用才。在坚持“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前提下,做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使用,逐步提高女干部比例。在今年乡镇党委换届中,全县共配备乡科级女干部36名,其中党委书记2名、镇长1名,16个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全部配备女干部,配备率100%;在去年村“两委”换届中,采取村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班子、女党员交叉任职的方式,使327名女同志进入村“两委”班子,保证了全县250个村(居)全部实现“两委”班子各有一名女干部。(泗阳县委组织部)
第五篇: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
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 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河南商专党委
2009年以来,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校党委坚持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化解制约学校发展突出问题的突破口,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先后3次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方式选拔任用47名处科级干部,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科学制定方案,确保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我校中层干部交流较少,在新校区建设搬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干部群众中对干部人事工作存有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2008年新班子成立后,经过摸底调研、认真分析,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年龄老化、素质不高、流动不足等问题,把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解决学校干部工作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党委坚持把公选当做一种导向,通过宣传引导,让每位干部懂得应该想什么、学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让广大师生明白学校要选什么样的干部、怎样选干部、大家应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大家知道这不是走过场,就是要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人品和能力经得起实践考验、广大师生认 可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竞岗方案,每次干部公选之前,学校党委都要召开专门会议,根据不同岗位性质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力求借鉴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真正考出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2009年7月和11月份的教学和党政部门管理岗位干部的公选中,我们在笔试和面试环节中做文章,突出了对政治理论素养和全面管理知识的要求。2010年6月的后勤服务岗位干部公选中,着重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加强民主测评和考察环节设计,在评委设臵上做文章,安排大量的教学部门负责人做面试评委,让服务对象为服务人员打分,把现场表现同平时工作结合,提高了面试效果。科学设计笔试和面试题,坚持少出知识性的题目,多出联系学校实际、岗位实际的题目,引导竞岗干部关心学校工作,加强业务学习,这样既选出了关心学校、关心集体的好同志、有心人,又突出了不同人员的对比性和不同岗位的专业指向性,提高了甄别效果。
二、坚持公开透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公选的前提是“公”字,必须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来选人用人。我们坚持把干部公选工作臵于“阳光”下,做到“四公两严”。“四公”一是公开选拔目标与标准。每次公选干部前,党委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召开动员会,将公选的背景、目的、程序、岗位职数、计分办法等,向各党总支、直属党 支部书记进行说明,并要求层层广泛传达;组织部门提前下发文件,并公开挂到网页上,做到了人人皆知。二是公平设臵评委。为提高公选效果,我们根据竞聘岗位的不同,抽调不同的面试评委,并特别注意评委人选的保密,均是在面试前一小时内才确定人数与人选。三是公开出题范围。明确发布出题指导性范围。我们设计的面试题目紧贴学校实际、形式多样,考题内容大多是刚刚发生在学校内部需要人们关注、思考和解决的事情,甚至有些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既增强了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又让考生有话可说、大家感觉亲近,结果严肃紧张的考试选拔过程变成了全体在场人员轻松愉快、喜闻乐见的参与过程和学习提高过程。连一些面试评委都说,几个小时的面试感觉过得很快,总是等待着知道下一位考生会抽到什么样有趣的题目。四是及时公布结果。始终坚持评委现场打分、现场公布评分结果及得分名次。有不少人说,原来以为不会当场公布结果,以为领导会幕后操作,结果却是很公开、很透明。两严是严肃严谨,在公选过程上下功夫,对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每个细节都细致对待。主要领导对公选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监督指导,避免疏忽和失误。2009年7月公选中层副职时,省委组织部和省高校工委的几位处级领导亲临指导并担任评委,更提升了我们公选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通过组织几次干部公选活动,彻底扭转了广大干部师生 对校领导和组工干部的评价,学校的集体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2009干部考核中,学校主要领导获得的优秀票率达90%以上,党委组织部在学校职能部门量化考评中,得分名列第一,中层干部量化考核中,组织部领导名列前茅,这是过去多年没有过的现象。
三、合理使用干部,优化班子结构
选人的目的是用人,公选选出了群众信任的干部,解决的是“竞争”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当选干部解决的是“上岗”问题,对公选出来的干部如何使用直接影响公选工作的效果。我们在使用公选干部的时候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学校干部情况的全局,原则上进行移位任职,尽量做到岗位交流,特别是6月份的后勤服务岗位干部选拔活动,一次从教学和其它行政部门交流过来6名干部,占这次调整人数的三分之一,大大改善了后勤干部队伍人员素质结构;二是结合空岗小环境,全面考虑需调整班子的新旧、成员的年龄、专业、性别、性格、经历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做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保证了各级班子的稳定与和谐。三是结合个人情况与岗位需求,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力求既调动干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又促进部门工作的开展。如我们有几个干部在原岗位工作平平,但是通过换岗调整后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表现相当出色,个人满意,部门领导满意,成为我校干部管理科学用人“化朽木为神奇”的典范。一年多来,我校3次开展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完全打破了以往存在的论资排辈现象、一岗不变的现象,使一批70后、80后干部脱颖而出,中层以下干部平均年龄下降了近6岁,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多岗位经历的干部比例明显提高,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级班子执行力、创新力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把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探索上下结合、多部门联动等公选方式,做到中层以下领导职位以竞争上岗为主要选拔形式,真正把那些品德好、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为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