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年妇女的伟大胜利
中年妇女的伟大胜利
我母亲最近在追一部电视剧,《咱们结婚吧》,路过客厅时经常看到她拿着个拖把状若呆鹅,电视里歇斯底里的中年妇女大声叫嚣着:“不行,你不许跟她结婚,妈不同意”。过几天再看,这个女人又在大喊:“不行,下个月五号必须怀上!”
看到我妈沉迷这些镜头,我忧心忡忡,总觉得这事不对劲。电视剧里高圆圆饰演的女主角堪称年度最美女主角,这样一个漂亮女人既不贪慕虚荣,也不追求富贵,她所求的不过是一份真感情。同样的女主角如果出现在美剧,必定有什么严重的隐疾,比如喜欢买一双又一双价值几百美元的高跟鞋,或者做了有妇之夫的第三者。但是这个女人在中国的电视剧里,先是被前男友骗了几十万,刷了数张信用卡,搞得好几年都在还债(她好像完全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报警这回事),后来找了个各方面都不如她的男朋友,接着剧本的中心就变成了男方母亲如何挑三拣四,如何制造磨难。
王小波总结过,在中国的都市剧里,一个女人但凡漂亮又温柔,她肯定过不上什么好日子。在他身处的八九十年代,这种女主角总是有一个残疾老公,但是现在老公不残疾了,必须标配的都是一个恶婆婆。
(资料图:《咱们结婚吧》母子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乎每部家庭剧里,婆婆总是想方设法为难着她的儿子、儿子的女人。这类中年妇女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像铁墙一样堵在儿子和心爱的女人之间,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郁闷的是,电视剧再也没有了惩恶扬善的功能,这些中年妇女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取得胜利。不是成功让漂亮的女主角变成离异女性,就是让她们变成柔顺的羔羊,对自己言听计从。
她们实现目的的方法相当简单,无非就是跑到儿子面前,脖子一扬架把刀说:“你要不怎么怎么样,我就怎么怎么样。”或者找一群人大吵大闹,丝毫不顾及脸面地撒泼打滚,直到体面的斯文人受不了说:“好吧,我答应你。”
于是老太太用牺牲自己的方式,赢得了美满的大家庭,电视剧就此
结束。即便是在张爱玲的小说里,这些恶婆婆都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难以置信今天她们居然取得了全面胜利。
当然,我理解编剧们一次又一次刻画这些人物,是因为她们接地气,且是家庭剧的最大观众群,等于是编剧们的衣食父母,理应让中年妇女和老太太们心想事成,变成最大的女主角。但你不能因为想哄老太太开心,就总拍这样的电视剧,这跟拼命鞭打猴子好让他们露出红屁股逗笑路人一样,相当不体面。
婆婆喜欢给儿媳妇罪受,一个英国女权活动家是这么解释的,如果你的境遇好于其他女性,她们中的一些人必定迁怒于你。婆婆看到儿媳妇年轻漂亮和儿子享受同样的待遇还老是不想要孩子,必定马上想起她年轻时候哪有这么快活。“女性受害已经如此之深,以至于只有一种回击方式能让她们感到安全,那就是为难其他女人。”她们就是想让年轻姑娘们遭受和自己一样的磨难,才觉得这是世界的道理,不可违抗。
当主流媒体中已经找不到值得歌颂和效仿的女性,现实未免残忍太多。我们自己赚钱,自己刷卡,自己寻找爱情,可不是为了有一天看到电视里有一个这样的女人平白无故遭罪受。
第二篇: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核心要点:
■ 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也不容篡改。对这场战争持什么立场、抱什么态度,是世界范围内的大是大非问题,是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原则问题。
■ 毋庸置疑,法西斯的企图是征服全世界,以便奴役世界各国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光明与黑暗、前进与倒退的生死搏斗,是一场将人类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伟大的正义事业。
■ 正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携手合作,促使战后国际社会中,无论是大国、强国、富国,还是小国、弱国、穷国,无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多大,开始形成交流、交融、交锋并存的多元国际社会,为战后总体和平的国际秩序建立提供了可能。
■ 当今东亚形势与二战初期有一些相似之处:日本右翼势力不断膨胀,妄图否定二战胜利成果,一些国家对此置之不理,反而企图利用日本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这与二战初期美英对日本法西斯的绥靖政策何其相似,是极其危险的玩火游戏。
■ 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行的正义的伟大事业,这一胜利来之不易。我们重温这一段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70年了,战争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早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仍拒不承认战争罪责,千方百计为战犯翻案招魂,罔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正义,挑战人类良知和战后国际秩序。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也不容篡改。对这场战争持什么立场、抱什么态度,是世界范围内的大是大非问题,是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原则问题。一、二战是世界各国共同进行的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然而,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满足于已获取的殖民地,希望重新瓜分世界,占据众多殖民地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不肯放弃既得利益,于是爆发了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世界战争的根源。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法西斯势力相继在德意日上台。法西斯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国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对内实行恐怖的独裁统治,对外进行疯狂的侵略战争。1931年9月,日本法西斯精心策划九一八事变,打响二战局部战争第一枪。1935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埃塞俄比亚,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3月,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次年3月,占领并肢解捷克斯洛伐克。面对法西斯的战争挑衅,英法步步退让。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5—6月,德国进攻法国,击败英法联军,法国战败投降。1940年9月,德意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将社会主义苏联卷入大战。同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将美国也拖入战争。
在关系到人类前途命运的紧急关头,1942年1月1日,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反法西斯国家同德意日法西斯在欧亚非的广阔战场上展开了惨烈战斗,直到1945年取得二战的伟大胜利。
毋庸置疑,法西斯的企图是征服全世界,以便奴役世界各国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光明与黑暗、前进与倒退的生死搏斗,是一场将人类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伟大的正义事业。
二、中国为二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第一枪,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奋起抵抗,迅速形成了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呼应,成为亚洲大陆打败日本的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
中国抗战使日本无力“北进”苏联。“北进”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具体战略之一,目标是占领苏联远东地区。日本进攻苏联主要靠陆军,但由于中国的顽强抵抗,日本不得不将陆军主力投入中国战场,无法将“北进”政策真正付诸实施,使苏联在卫国战争最困难的时候免遭两面夹击,能够集中力量先打败德国法西斯。
中国抗战迟滞了日本“南进”步伐。“南进”是日本对外侵略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占领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主要对手是美英等国。由于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不得不多次推迟“南进”的预定时间,客观上给美英等国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持久抗战迫使日本同时在陆海对中、美进行两线作战,兵力分散,顾此失彼,使美军能顺利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反攻作战。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的结盟战略。日本结盟战略的核心是与德意结盟,企图通过结盟在欧洲牵制苏美英等国,达到称霸亚太地区的目的。在中国抗战的牵制下,日本虽与德意缔结同盟,却无力配合德国作战,导致德意日法西斯各自为战,成为有名无实的结盟,从而有利于反法西斯盟国对其各个击破。
中国抗战让美英的东方绥靖政策破产。自九一八事变始,美英对日本侵华采取了绥靖政策。七七事变爆发后,美英等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但中国坚持抗战,以实际行动抵制了美英的绥靖政策,使远东慕尼黑阴谋破产。中国抗战在世界上树立了敢于抗击法西斯强国侵略的正义旗帜,有效动员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参战。
中国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就呼吁各国建立反法西斯联合阵线。从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到1940年德国击溃英法联军,从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到同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都表示全力支持被侵略国的反侵略战争,呼吁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为夺取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中国的努力也终于开花结果。
三、二战胜利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
二战给世界各国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也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赢得了和平、进步与发展。
二战的胜利拨正了被法西斯扭曲的世界历史发展方向,开创了战后长期和平局面。二战不仅彻底打败了法西斯国家,更重要的是战后对德日法西斯国家采取了占领与改造的方针,进行了民主化与非军事化改革,铲除了法西斯军国主义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同时,除美国之外,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都被严重削弱,迫切需要在和平环境下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形成了战后长期的和平局面。但是,冷战的爆发,以及美国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清算并不彻底,为东亚和平埋下了隐患。
二战的胜利打破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一统天下,促进了多元国际社会的形成。二战的胜利动摇了殖民主义存在的基础,最终冲垮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体系,引起世界政治经济的重大变革。苏联在二战中的杰出贡献,不仅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敬,而且赢得了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的了解。在国际社会中占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赢得国际社会赞誉。中国用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战争胜利作出伟大贡献,奠定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正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携手合作,促使战后国际社会中,无论是大国、强国、富国,还是小国、弱国、穷国,无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多大,开始形成交流、交融、交锋并存的多元国际社会,为战后总体和平的国际秩序建立提供了可能。
二战的胜利推动了战后国际和平秩序的建立。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签订一系列宣言、公告等,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成为战后国际和平秩序的重要基础。二战还催生了联合国的诞生。尽管联合国成立后的某些时段被个别大国所操纵,但总体上讲,联合国在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支持各国独立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伸张国际正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也重新确定了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在亚太地区,《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则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联合国宪章》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框架。中国作为战胜国,为战后国际和平秩序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反思二战就是要铭记历史与警示未来
20世纪人类接连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一战后世界只保持了20年左右的和平,二战后世界却保持了70年和平局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认清绥靖政策的本质与危害,是遏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一环。在欧洲,1938年9月,英法与德意签订的《慕尼黑协定》,在拒绝当事国与会的情况下,竟同意德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听任法西斯侵占一个又一个弱小国家,加快了二战从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的步伐。在亚洲,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英都热衷于通过对日谈判,以牺牲中国利益为筹码来求得与日本的“和平”。只是由于中国的坚决反对和持久抗战,远东慕尼黑阴谋才未能实现。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同美英开战,则宣告了美英远东绥靖政策的破产。当今东亚形势与二战初期有一些相似之处:日本右翼势力不断膨胀,妄图否定二战胜利成果,一些国家对此置之不理,反而企图利用日本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这与二战初期美英对日本法西斯的绥靖政策何其相似,是极其危险的玩火游戏。
维护战后国际新秩序,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今天的和平,不是在一片空地上构建的没有根基的大厦,而是在战后国际秩序这个基本框架中建立起来的。尽管在这一秩序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总体而言有利于各国的和平发展。突破这一框架,得来的不会是和平而只能是战争危险。当前,安倍政权和日本右翼势力企图通过修改和平宪法挑战战后国际和平秩序,使日本重新回到拥有交战权的道路上来,是十分危险的举动。二战殷鉴不远,有关国家应共同行动起来,阻止安倍政权的修宪企图,维护战后国际和平秩序,保障世界和平与发展。
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行的正义的伟大事业,这一胜利来之不易。我们重温这一段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将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第三篇:中年妇女劳力转移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乡村企业的改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等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尤其是农村女富余劳动力的从业结构调整,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城乡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我们对全县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县现有农村富余女劳动力中有七成以上为中年妇女。针对这一群体,我们重点在镇、镇、乡、乡四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了调研。
一、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的现状
(一)年龄构成通过对四个乡镇,60岁以下6890名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有4102名妇女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之间,超过农村富余女劳力的七成。特别是41岁—50岁的,占总数的41%。
(二)文化程度
在被调查的农村中年妇女中,其文化程度人数及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三)再就业技能
相对于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由于其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家务劳动承担较多等一系列因素,再就业技能普遍缺乏,因而比农村男性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更加困难。我们调查统计的4102名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中,有一定求职技能的仅788人,不到总数的20%。也就是说,超过4/5的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目前没有就业转移的技能。她们想富、求富、奔富的心情十分迫切,但往往是想富无门,求富无能,奔富无策。
(四)选择就业地区意向
我们调查统计的4102名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中,有1146人选择在本乡镇村,有816人选择在本县区,495人选择在本市,选择外省市的只有155人,可见要做好农村中年妇女的转移工作,首先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帮助她们实现“不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
二、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中年妇女劳动力在转移就业工作中存在着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差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限制了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男主外、女主内”的旧思想在不少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存在小富即安的依赖思想,不愿接受新事物。农村中年妇女家庭观念厚重,沿袭相夫教子、赡老扶幼的传统,受夫权思想影响及顾及家中老人、小孩教育等现实问题,外出务工顾虑较重。
(二)文化素质低,制约了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层次领域。
农村中年妇女,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弱,不善于利用信息,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她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造成了在转移过程中,职业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竞争优势,只能从事一些脏苦累的简单劳动,造成就业愿望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矛盾。
(三)农村中年妇女家庭负担较重,难以摆脱土地和家庭的束缚。
调查中,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普遍反映负担过重,一方面要照顾好家人和小孩,另一方面又要种好全家的承包责任田,往往忙不过来,想外出打工,但家门难离。
(四)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制约着转移外出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传统的诸多因素,农村中年妇女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道干什么,想在家创业,不知道能干些什么,显示出盲然和盲从。在四个镇村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年妇女外出打工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妇联组织推荐或劳动职介;二是靠亲戚朋友介绍,三是靠自己在外盲目寻找。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仍存在着无序流动现象。
(五)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一些乡镇如乡、镇、乡,在本地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当地农村妇女的较好地实现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而在其他一些乡镇,由于没有本乡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当地的妇女依靠本地产业实现劳动力转移的机会较少,影响了农村妇女特别是中年妇女的增收致富。
三、做好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及对策
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用现代文明改造新一代农村妇女行之有效的措施。尤其是面广量大、就业转移难度相对偏大的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求富心切,却大多找不到好的致富项目,迫切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针对以上分析的五个方面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的迅速转移。为此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农村中年妇女的整体素质。
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劳动技能相对较低,造成农村中年妇女在转移速度、数量和质量上都滞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因此,要加大农村中老年妇女的转移力度,首先要面向农村中年妇女宣传男女平等、“四自”精神、提高自身素质等健康向上的观念,破除小农意识,增强群体意识和创业观念,努力引导中年农村妇女转变观念,营造农村妇女学知识学技术、积极就业、奋发创业的良好氛围。
其次就是要提高农村中年妇女的就业技能。在农村中年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中,要把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作为提高农村中年妇女就业创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对农村中年妇女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前的引导培训。充分利用城乡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根据市场需求,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的形式,对农村中年妇女富余劳动力开展转岗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二)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是促进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许多乡镇、村通过几年十几年的实践,建立了本地的特色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地要抓住农村中年妇女的特点,积极引导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县乡妇女,依靠当地的特色产业中国结编织,通过简单的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用她们自己的话,“我们在家编中国结,不出家门口就可以增加收入,不耽误看家护院、照顾孩子,每月有500多元的收入,比到外地打工强多了”。县镇,依靠当地的特色杞柳产业,全镇的大部分农村妇女都在从事杞柳种植、编织,甚至六七十岁的老妇都可以在家门口编柳筐增加收入,该镇基本上不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
为了更要的发挥特色产业在转移妇女劳动力方面的作用,一要发挥妇联群众团体优势,通过“双学双比”这一载体牵线搭桥,把妇女组织起来,教育她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增强勤劳致富观念,提高产品质量。二要加强扶持,做大产业。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扶持鼓励的政策,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的“双赢”策略。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大型项目到我县落户,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解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镇通过招商引资建立的服装厂分厂,一期工程吸纳女工1000余人,帮助当地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但就我县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不愿远离家乡的现状来看,还应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引进更多企业到我县建厂招工,为农村妇女特别是中年妇女就近择业提供更多机会。
(四)发展妇女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是新形势下壮大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发展道路。要总结推广农村中年妇女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实践,帮助更多的农村中年妇女参与到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中,形成信息共用、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力联结。要为妇女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指导和服务,创立交流的平台,宣传有关的政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推广可借鉴的做法。胜利乡妇女徐景雪,依靠当地丰富的妇女劳动力资源,牵头组建了胜利乡冠冕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通过举办免费培训班,吸收周围乡镇的妇女参加学习编织技术,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吸纳固定女社员1000余人,人均年收入8000余元,草帽编织已经成为当地农村家庭妇女致富的主要产业。
(五)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可以利用,发展庭院经济有很大潜力。尤其是农村中年妇女可以针对自身特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和各种资源。发展庭院经济,切实帮助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实现增收,要因地制宜,帮助农村妇女选准开发模式,依据资源条件和自身能力选择生产经营项目。土地资源宽裕的地方,宜发展种植业;土地紧缺的地方,宜发展养殖、加工服务业;城郊农村宜发展庭院花卉业。
第四篇:中年妇女劳力转移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乡村企业的改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等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尤其是农村女富余劳动力的从业结构调整,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城乡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我们对全县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县现有农村富余女劳动力中有七成以上为中年妇女。针对这一群体,我们重点在镇、镇、乡、乡四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了调研。
一、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的现状
(一)年龄构成(二)文化程度
在被调查的农村中年妇女中,其文化程度人数及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三)再就业技能
求职技能的仅788人,不到总数的20%。也就是说,超过4/5的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目前没有就业转移的技能。她们想富、求富、奔富的心情十分迫切,但往往是想富无门,求富无能,奔富无策。(四)选择就业地区意向
二、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中年妇女劳动力在转移就业工作中存在着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差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限制了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男主外、女主内”的旧思想在不少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存在小富即安的依赖思想,不愿接受新事物。农村中年妇女家庭观念厚重,沿袭相夫教子、赡老扶幼的传统,受夫权思想影响及顾及家中老人、小孩教育等现实问题,外出务工顾虑较重。
(二)文化素质低,制约了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层次领域。
农村中年妇女,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弱,不善于利用信息,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她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造成了在转移过程中,职业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竞争优势,只能从事一些脏苦累的简单劳动,造成就业愿望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矛盾。
(三)农村中年妇女家庭负担较重,难以摆脱土地和家庭的束缚。
调查中,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普遍反映负担过重,一方面要照顾好家人和小孩,另一方面又要种好全家的承包责任田,往往忙不过来,想外出打工,但家门难离。
(四)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制约着转移外出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传统的诸多因素,农村中年妇女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道干什么,想在家创业,不知道能干些什么,显示出盲然和盲从。在四个镇村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年妇女外出打工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妇联组织推荐或劳动职介;二是靠亲戚朋友介绍,三是靠自己在外盲目寻找。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仍存在着无序流动现象。
(五)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一些乡镇如乡、镇、乡,在本地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当地农村妇女的较好地实现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而在其他一些乡镇,由于没有本乡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当地的妇女依靠本地产业实现劳动力转移的机会较少,影响了农村妇女特别是中年妇女的增收致富。
三、做好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及对策
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用现代文明改造新一代农村妇女行之有效的措施。尤其是面广量大、就业转移难度相对偏大的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求富心切,却大多找不到好的致富项目,迫切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针对以上分析的五个方面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的迅速转移。为此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农村中年妇女的整体素质。
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劳动技能相对较低,造成农村中年妇女在转移速度、数量和质量上都滞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因此,要加大农村中老年妇女的转移力度,首先要面向农村中年妇女宣传男女平等、“四自”精神、提高自身素质等健康向上的观念,破除小农意识,增强群体意识和创业观念,努力引导中年农村妇女转变观念,营造农村妇女学知识学技术、积极就业、奋发创业的良好氛围。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其次就是要提高农村中年妇女的就业技能。在农村中年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中,要把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作为提高农村中年妇女就业创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对农村中年妇女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前的引导培训。充分利用城乡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根据市场需求,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的形式,对农村中年妇女富余劳动力开展转岗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二)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是促进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许多乡镇、村通过几年十几年的实践,建立了本地的特色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地要抓住农村中年妇女的特点,积极引导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县乡妇女,依靠当地的特色产业中国结编织,通过简单的培训,发展来料加工,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用她们自己的话,“我们在家编中国结,不出家门口就可以增加收入,不耽误看家护院、照顾孩子,每月有500多元的收入,比到外地打工强多了”。县镇,依靠当地的特色杞柳产业,全镇的大部分农村妇女都在从事杞柳种植、编织,甚至六七十岁的老妇都可以在家门口编柳筐增加收入,该镇基本上不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
为了更要的发挥特色产业在转移妇女劳动力方面的作用,一要发挥妇联群众团体优势,通过“双学双比”这一载体牵线搭桥,把妇女组织起来,教育她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增强勤劳致富观念,提高产品质量。二要加强扶持,做大产业。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扶持鼓励的政策,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的“双赢”策略。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大型项目到我县落户,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解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镇通过招商引资建立的服装厂分厂,一期工程吸纳女工1000余人,帮助当地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但就我县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不愿远离家乡的现状来看,还应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引进更多企业到我县建厂招工,为农村妇女特别是中年妇女就近择业提供更多机会。
(四)发展妇女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是新形势下壮大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发展道路。要总结推广农村中年妇女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实践,帮助更多的农村中年妇女参与到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中,形成信息共用、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力联结。要为妇女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指导和服务,创立交流的平台,宣传有关的政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推广可借鉴的做法。胜利乡妇女徐景雪,依靠当地丰富的妇女劳动力资源,牵头组建了胜利乡冠冕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通过举办免费培训班,吸收周围乡镇的妇女参加学习编织技术,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吸纳固定女社员1000余人,人均年收入8000余元,草帽编织已经成为当地农村家庭妇女致富的主要产业。
(五)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可以利用,发展庭院经济有很大潜力。尤其是农村中年妇女可以针对自身特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和各种资源。发展庭院经济,切实帮助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实现增收,要因地制宜,帮助农村妇女选准开发模式,依据资源条件和自身能力选择生产经营项目。土地资源宽裕的地方,宜发展种植业;土地紧缺的地方,宜发展养殖、加工服务业;城郊农村宜发展庭院花卉业。
第五篇: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70周年心得体会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70 周年心得体会(3 篇)
(篇一)
保家卫国不忘先烈
月 23 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40 分钟的讲话中,回顾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宣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统一、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五十多年前,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民族的尊严,我中华儿女就是唱着这首雄壮的战歌,毅然跨过鸭绿江,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殊死较量!这是一场国力与军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民族意志的较量!我中华儿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终于低下了他那颗高傲的头颅,也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终于为共和国今后的发展争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环境.今天,回首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需要看到,中国人民保护自己国土的决心从未动摇,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是不容抹杀的……抗美援朝向全世界第一次显示了新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重要力量而在朝鲜停战以后,中国人民
志愿军又为了和平主动撤军,至今在朝鲜没有一兵一卒.历史是公正的.谁在真正维护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一个证明!今天,当朝鲜半岛出现和平统一的新曙光的时候,我们纪念抗美援朝,就是期盼人为制造的悲剧早日成为过去,就是坚信正义终将胜利,英雄精神不朽.让我们永远记住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吧,让我们用无限的思念永远怀念他们吧,并寄托我们的哀思!让我们向所有在这场战争中做过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吧!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凝炼的民族精神却代代传承。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座历史丰碑,对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光大志愿军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在 70 年后的今天,依然是我们民族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后辈人来说更是一种激励,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激励着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效力。
(篇二)
在我心中,爱国一直是一个特别伟大的词语,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热血,是“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总之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浪漫的词汇。但在我到直罗镇参加工作以后,我听到了许多故事,看到了许多事情,让我从新对爱国这个词有了一个新的定义。
我的身后便是直罗烈士陵园,这里埋葬着直罗镇战役牺牲的烈士。当年的直罗,曾经发生过一场深远影响了中国革命历程的战役“直罗镇战役”,毛主席亲临部署,九大元帅亲自指挥,无数的革命先烈就这样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秋日,伴着阵阵松涛,迎着残阳如血,我拾阶而上,看到了许多的无名烈士墓。没人知道他们来自哪来,没人知道他们是谁,也无法知道年轻的他们当年是怎样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能
够摆脱战火与贫穷,他们就这样义无反顾的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籍籍无名的长眠于此。他们没有名字,自然无法勒石记功。但从山顶望去,我知道了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的丰功伟绩此刻就的树立在我的眼前,它就是漫山遍野秋收忙,就是这余晖下的行人如织,怡然自乐,更是那每日迎着朝阳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这便是他们甘愿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牺牲的理想。只为人民能够摆脱战火与贫穷,祖国能够迎来和平与盛世,他们情愿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他们今天就这样无名的躺在这里,默默地诉说着他们心中那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而我也终于知道了,原来还有一种爱国情怀是这样的厚重而无声,炽热而朴素。
我是一名驻村干部。今年年初疫情暴发,我们所有同事大年初二便赶赴单位,组织开展防控排查工作。和许多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相比,我们更多的是默默坚守,更多的是防患未然。村口的一顶帐篷里,我们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坚守。从挨户排查,宣传防控到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再到村庄消杀,为群众采买物资,每项工作都是这样的细微且繁琐。但就是那顶寒风中的小帐篷,在疫情肆虐的时候,为辖区百姓撑起了最安全的一顶保护伞。多年后,抗疫的记载中不会出现我们的名字,也许也没人知道在那年,一群普通的年轻人曾在这里默默坚守。但我们知道,辖区人民生命财产未受影响,各行各业复工复产顺利进行中有我们的一份付出,这就是我们所有人坚守和付出的意义。这也是我们一种朴素的爱国方式,爱的无名但真挚,爱的广泛而纯粹。
爱国,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热血,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业,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僻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博。但更多的是默默坚守,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而这种无言的爱国也是一种最质朴,最深切的爱。与国家同身共命,共频共振,愿得此身长报国,何求声名载史册,用无言的方式表达对这片土地、对最爱的祖国最深的爱。
(篇三)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章节,回顾新中国发展至今的风雨历程,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国家如今的繁荣昌盛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充满敌视态度,通过各项手段对新中国进行围堵,并在朝鲜半岛发动战争试图对新中国形成合围,在此危急时刻,由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起人民的嘱托、国家的期望,以昂扬的姿态跨过鸭绿江步入朝鲜战场,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世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当今世界,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讹诈、封锁、极限施压的方式,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行径,任何搞霸权、霸道、霸凌的行径,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不仅根本行不通,最终必然是死路一条!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华民族也是一个永不屈服的民族,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抗争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不会被别人压垮,从古至今我们经历多次侵略战争和磨难,因此我们更加明白和平的不易,中华民族珍视和平,更会全心全意保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正如毛主席的诗云:“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正是在无数先辈的付出中,我们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我们在和平中奋斗出繁荣昌盛的国家。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所有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和平的基础上,每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都与和平的世界环境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发展是一种奢望。因为我们曾经经历过,所以我们更加珍惜我们如今的和平生活,任何国家想要破坏我们国家的和平都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我们要谨记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在血脉中传承好红色基因,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且不允许任何国家或组织破坏我们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