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全县妇幼卫生工作要点(大全)
2011年全县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2011年全县妇幼卫生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新起点,紧紧围绕医改提出的目标任务,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为宗旨,以实施重大妇幼公共卫生项目为重点,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强化母婴保健监督执法,夯实妇幼保健基础性工作,促进妇幼保健均等服务,推进妇幼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工作指标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
——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7‰以下; ——出生缺陷率控制在16‰以下;
——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及系统管理率分别达95%、9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
——高危孕妇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均保持100%;——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95%以上;
——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和当年系统管理率分别达90%、95%以上;
——高危因素儿童专案管理率95%以上;
——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85%以上;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听力筛查率均达95%以上;——产前筛查率80%以上;
——婚(孕)前医学检查率80%以上;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90%、专案管理率100%;——首次建卡妊娠合并心脏病筛查率90%、专案管理率100%;——重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100%;
——第二轮(2010-2011年)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检查率60%以上。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基层建设,健全保健网络
一是进一步完善以机构用房、设施装备和人员队伍为重点的县妇幼保健院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以妇保和儿保科为重点的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队伍建设。三是进一步明确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履行妇幼保健工作职责并切实履行。四是健全以县妇幼保健院为龙头、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枢纽、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立考核制度
一是认真贯彻卫生部《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和市卫生局《宁波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和奖励性工资分配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相应具体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创新内部运行分配制度,强化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的妇幼保健工作指导与考核,不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加快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实施以标准化硬件建设为重点的市级电子监测信息中心建设,推进机构内部运行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妇保、儿保、健康档案和医生工作站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深化工作内涵,开展专项创建
一是县妇幼保健院要在巩固发展省级规范保健门诊创建成果同时,积极争创“宁波市等级妇幼保健院(所)”,并不断提高服务
质量,拓宽保健服务内容,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发展。二是开展宁波市新一轮乡镇级(街道)星级妇女儿童保健门诊创建工作,现有的“规范”门诊将重新认定。三是继续开展省、市级规范化孕妇和育儿学校创建活动,基层单位的创建率达70%,今年计划拟定茅洋、东陈、爵溪卫生院为创建单位,其他符合条件单位可积极申报。
(四)加快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07‟9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编制和投入机制。二是通过进修学习、继续教育和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着力提升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素质,尤其是在产科应急救治、保健业务、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统计报表等方面,开设短期专题培训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能力。三是继续深化指导员责任团队工作内涵,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切实推进工作有效落实。
(五)强化规范管理,提高保健质量
一是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规范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增补叶酸、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强化质量控制,提升工作质量,除享有生育保险外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90%以上、住院分娩率100%,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和叶酸服用率均达90%以上、依从率70%以上,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项目检查各2000人以上,项目综合达标率100%。继续做好妇女常见病检查工作,第二轮(2010-2011年)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检查率60%以上。同时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宁波市孕产期保健管理常规》、《宁波市儿童保健管理常规》、《象山县高危妊娠管理细则》、《象山县体弱儿童管理实施细则》和《宁波市危重孕产妇抢救制度》等文件精神,切实做好产科急救、产后出血、高危分级管理、妊娠合并心脏病、人工流产、妊娠晚期引产等专病管理,建立危重孕产妇报告与点评制度,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和7‰以下。三是着力做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与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重视婚检机构规范化建设,培训提升婚检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婚检质量,婚前医学检查率达80%以上;加强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继续开展产前筛查,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严格执行产前筛查标准,提升对高危孕妇产前筛查水平,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并实施干预,产前筛查率80%以上;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贯彻落实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提升服务质量,做好后续干预工作,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5%以上,出生缺陷率控制在160/万以下。四是加强辖区内医疗机构剖宫产手术、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药物流产等服务准入与管理,对剖宫产实行手术指征点评通报制度,努力降低剖宫产率。
(六)依法履行职责,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依法实施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坚决打击无证接生和非法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行为,保障母婴安全;依法加强B超管理,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格实行定点凭证引产制度,严禁选择性别进行人工终止妊娠;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配合市人口计生委做好专项管理活动;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二
是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和孕妇、育儿学校阵地作用,加大母乳喂养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母乳喂养率。三是根据国家和省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象山县“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和儿童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主题词:妇幼卫生工作要点通知
抄送:市卫生局,海申医院。
象山县卫生局办公室2011年3月11日印发
第二篇:2014年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阿克苏市卫生工作会议
2014年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一)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两纲”,以纪念《母婴保健法》
公布实施20周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地、县(市)、乡(镇、场)三级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乡镇卫生院产、儿科建设,培养和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杜绝家庭接生,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到98%以上。积极围绕妇女、儿童生命健康开展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专职妇幼保健人员配备工作,切实做好基层妇幼保健服务。
(二)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工作。一是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重点放在早孕建卡工作上,规范开展产前随访、产后访视工作,加强高危孕产妇跟踪随访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早孕建册率达到80%以上。二是按照0-6岁儿童保健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按年龄提供相应频次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工作,加强高危儿和体弱儿要专案管理,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系统管理率到70%以上。
(三)继续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紧急救治、转运和管理能力,减少可避免的孕产妇和儿童死亡,有效降低“两个”死亡率。强化产科质量管理,促进自然分娩,孕产
1妇死亡率<40/10万、婴儿死亡率<20‰以下。
(四)加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项目的管理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完成2014年自治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任务目标(4000人);二是继续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加强培训,提高目标人群对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的知晓率,全面提高叶酸服用率及叶酸服用依从率,2014年新增叶酸服用人数4000人,知晓率达到90%以上;三是落实“逢孕必检”的工作机制,规范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提高孕早期检测率,及早发现阳性孕妇,对艾滋病、梅毒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规范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发生率。强化医护人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重点是咨询、母婴传播预防,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四是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认识,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筛查质量、阳性儿的召回和跟踪随访工作;五是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筛查质量,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任务6600人。六是全面开展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加强人员培训。
(五)继续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积极申请开展产前筛查工作,提高筛查覆盖面,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监督指导阿依库勒镇卫生院、喀拉塔勒镇卫生院开展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
(六)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完善《出生
医学证明》签发、补发、报废及档案管理各项制度,取得《母婴保健职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当年出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平均签发率达到90%及以上。
(七)继续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一是完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收集、上报、审核、分析、反馈及质量控制工作机制,并保持运行顺畅。二是提高妇幼卫生信息质量。加强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工作,做好年报各项数据的漏报调查,提高妇幼卫生年报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
(七)加强业务培训与指导。继续做好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
第三篇:2008年永康市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2008年永康市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2008年妇幼保健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一法两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保健服务,全面提高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两个系统管理率,重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全面落实预防保健措施,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儿童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一、工作目标
孕产妇保健建卡率>90%,早孕建卡率>95%,系管率>94%,产前母血清筛查率>70%,胎儿先天性心脏病B超筛查率100%,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无孕产妇死亡,3岁以下儿童系管率>9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2%,新生儿死亡率<5‰,婴儿死亡率<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新生儿窒息死亡占婴儿死亡比例<1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10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0%。托幼机构儿童保健体检率>95%,一年一次幼师体检率100%,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92%,孕期艾滋病、梅毒检测率>95%。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抓实妇幼卫生基础工作,提高全市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质量。
1、夯实基础,提高管理质量。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质量指标。
2、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不断改善妇女儿童卫生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对已授牌单位实行动态评估,进行危机管理,对未达到要求的石柱中心卫生院,争取年内达标。
3、切实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的质量控制。争取年内全市妇幼卫生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儿童死亡实行网络直报,成立妇幼卫生信息质量监控小组,定期对全市妇幼保健工作各项信息及报表进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出生、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加强托幼机构及体弱儿管理。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规范3岁以内儿童的系统管理工作,强化体弱儿筛查、诊治和随访工作,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和指导,提高入托与在园儿童的体检率和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合格率。
(二)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
进一步发挥市妇幼保健院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作用,动态随访、跟踪高危孕产妇,督促落实高危孕产妇报告、转诊、会诊、随访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开放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要求所有重症高危孕产妇的抢救、监护统一落实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努力遏制孕产妇死亡。
(三)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
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联络员的作用,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摸清流动人口育龄夫妇情况,对已经掌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要实行追踪制度,尽量劝其实行孕期保健和住院接生。已确定的农民工分娩定点医院继续实行平产分娩限价,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流动人口,继续开放产科平价病房。
(四)开展胎儿、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1、继续做好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筛查率力争达到100%,血片合格率、可疑病人召回率达到100%,并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
2、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率达90%以上,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好转诊和随访工作。
3、根据《浙江省产前筛查管理办法》,依法开展孕期胎儿21—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筛查,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强化产前筛查的技术服务和规范化管理,设妇产科门诊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履行产前筛查目的意义的告知义务,产前母血清筛查率达70%以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B超筛查率达100%,并对筛查对象进行追踪随访,随访率达100%。
(五)加强性病艾滋病检测和预防。
开展孕期艾滋病、性病(特别是梅毒)的检测筛查,并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六)加强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积极开展健康促进。
1、加强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和公共卫生联络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整体素质。市妇幼保健院组织妇保人员知识培训4期,全市妇产科人员培训2期,儿保医生培训4期,对新上岗的妇保儿保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乡镇妇女病普查技术人员(含乳透、宫颈细胞病理检验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轮训,有计划地对全市公共卫生联络员培训一次,乡镇卫生院建立公共卫生联络员例会制度,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整体水平。
2、注重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建设妇幼保健宣传阵地,逐步规范“孕妇学校、育儿学校”教育,孕产妇健
康知识和家长育儿知识教育率达90%,定期开展效果评价和做好健康教育登记工作。
第四篇:全粮食工作要点
2017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
2017年全省粮食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粮食市场化改革新形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为己任,以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抓手,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为保障,坚持一手抓粮食安全保障、一手抓粮食产业发展,推动我省粮食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今年全省粮食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全省各类粮食经营主体收购粮食240亿斤以上;抓紧完成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国有中心粮库和骨干收纳库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粮油工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科技人才兴粮战略不断深化;进一步完善提升全省“放心粮油”一张网建设与管理;军粮质量合格率100%;涉粮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率100%,政策性粮油出入库检验率100%;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围绕上述目标,各地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突出抓好粮食收储工作,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底线。今年国家将在稳定小麦、稻谷最低价收购政策基础上,合理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我们要提前研究、主动应对。一是坚持早谋划早部署,争取工作主动。做好应对准备,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确保国家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主动适应国家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新形势,积极组织好市场化收购,引导粮食生产者种植优质适销的粮食品种。二是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扎实做好收购仓容准备工作。要充分利用社会仓容,对个别仓容矛盾突出县市实施跨县集并,充分发挥储备粮吞吐调节作用,加大政策性粮食销售,加快新库和维修改造工程进度,多措并举保障收购仓容需要。三是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储粮安全。各地要进一步明确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去年十堰现场会精神,落实完善储备保障和管理措施,切实把储备粮管好管住。同时,推动我省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上档次、上水平。要狠抓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树立红线意识,全面实施“一规定两守则” 2
和《湖北省国有粮食企业仓储管理规范》,强化库存安全监督检查,层层压实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避免发生大的粮油储存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
(二)突出抓好“粮安工程”建设,着力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各级粮食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组织协调和跟踪督办,坚决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统筹中央、地方和社会粮食仓储设施,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优化布局,抓紧完成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着力加强互联互通、烘干整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有中心粮库和骨干收纳库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二是加强粮食物流建设。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和粮食物流大通道建设,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我省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物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鼓励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粮食物流园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创建“国家级粮食物流园区”。三是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继续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仓储、烘干整理设施,扩大支持范围;同时,支持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功能升级,配
置清理、烘干、质量检验等设备,开展代储存、代烘干、代质检、代加工、代销售业务,构建新型的粮食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各县市粮食部门要以基层粮库为基础进行功能改造,启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
(三)突出市场需求导向,强力推进粮油产业转型升级。一是通过资金项目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优质绿色粮食生产,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优质稻、富硒粮食、“双低”油菜、特色杂粮等优势粮油生产,采取“虾稻共作”、“鱼稻共作”、再生稻等绿色生产方式,增加高端、绿色、安全粮油产品供给。支持企业发展以湖北粮油为原料的食品加工,支持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向两头延伸,加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推动粮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粮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加粮油产品附加值。三是启动粮油质量标准建设,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涉粮高校、科研院所、质检机构联合龙头企业,重点针对优质粮食、专用粮食、特色粮食的生产、加工和消费,研究企业和地方粮油的标准体系。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湖北粮油工业 4
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突出粮油产品市场营销,提高湖北优质粮油市场占有率。一是完善“放心粮油”利益联接机制。积极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按照“放心粮油”供应、应急供应、军粮供应、市场监测“四位一体”的要求,着力完善提升“放心粮油”市场体系,重点健全利益联接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全面实现统一配送。今年继续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强化应急保障功能,每个县市要建设一个“放心粮油”示范配送中心、示范连锁店,织好小网,联结大网。坚持办好一年一度的湖北粮油精品展交会。二是加大湖北粮油产品整体形象宣传力度。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在中央电视台开展“荆楚大地”公共品牌宣传,建立“荆楚大地”公共品牌共享机制,通过公共品牌推介优质企业品牌,促进品牌整合。三是深入实施“荆楚粮油”走出去行动计划,引导我省粮食企业抱团闯市场。四是以省级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创新交易方式,拓展服务范围,将粮食交易服务体系逐步向市县延伸,引导多元市场主体进入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买卖市场化粮食。
(五)突出重点深化粮食流通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机
制障碍。坚持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方向和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深化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改革。在全面完成资源整合、资产确权和土地变性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把改革重点放在转换经营机制、全面定员定岗、提高经营效益上,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继续推动粮食收储改革。深化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与粮食生产者和粮油加工企业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实行以销定储,确保地方储备粮经营可持续。进一步破解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参与政策性粮食收储、建设仓储设施等问题,巩固粮食流通改革成果,促进公平竞争。探索建立市场化收购资金保障机制,鼓励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收购、加工等信贷业务,探索建立粮食收购风险担保基金,完善地方储备粮风险担保基金。三是在坚持国家军粮供应政策大方向不变前提下,以推进实行管、供分离为取向,健全管理体制,推进军粮供应体制改革。
(六)突出抓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进一步推进依法管粮。一是牢牢抓住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的“牛 6
鼻子”,进一步健全粮食安全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市、州政府2016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及时提请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考核结果,向市州党委政府做好情况反馈。精心组织好国家考核我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情况的迎检工作。二是强化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能力,进一步转变部门职能,完善粮食流通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廉洁性、公平性审查机制和行政执法有关制度,推进各级粮食部门依法行政。三是提升粮食流通监管效力。建立毗邻地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联合执法机制,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制度,提高检查工作效果。全面贯彻落实《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大涉粮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和损害农民利益的涉粮行为。四是全面推进粮食行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
第五篇:2012妇幼卫生工作指标
2012年妇幼卫生工作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2/10万以下。
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1‰以下。
3、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
4、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控制在0.024‰。
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控制达80%以上,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
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6%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90%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院内补助率达100%。
7、七岁以下儿童健康检查率达90%以上,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新生儿访视率达80%,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率达90%以上;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弱儿管理率达100%。
8、预防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孕期监测率达80%,孕产妇产时检测率达100%,HIV检测点100%开展工作,艾滋病阳性孕产妇管理率达90%.9、待孕妇女叶酸服用率达90%以上,依从率达70%。
10、医院开展产儿科保健门诊,覆盖率达100%。
11、妇女病普查率达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