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书不厌百回看读书教案
好书推荐课教案
“好书不厌百回看”
指导目的:
1、向学生推荐小说《王子与贫儿》,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正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指导重点:
让学生认识小说《王子与贫儿》,激发阅读的欲望。
指导难点:
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课前准备:
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指导过程:
1、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根据老师课前给你们的布置,你知道今天我们要来进行一个什么活动吗?(指名猜测后,师板书课题。)
板书:好书向你推介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趣过渡。
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好的东西要与别人一起分享才有意思,你想拿出你喜爱的书与别人一起分享吗?如果想。那么就请你向别人推介你喜爱的一本书。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发现了两种情况:
第一,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这是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
第二,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我看了,听了,都很想借你们的书来立即“饱餐一顿”,以填饱我的阅读欲。那么,你愿意到讲台上来向别人推介一下吗?(指名)
(随着介绍而分类板书书名。)
4)小结。
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你愿意借给别人吗?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但要注意,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
5)过渡。
我也想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你听完老师的推介后一定会想看的。
3、推介小说《王子与贫儿》,延展课文知识。
1)导入《王子与贫儿》。
2)师出示小说《王子与贫儿》,介绍作者及故事背景、梗概。
3)谈话激趣。
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描写细腻,很值得我们欣赏。
4)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头、结尾以及文中人物描写的片断内容,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到网上下载本书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效果会更好)
5)小结:《王子与贫儿》是一部不可不看的小说,请大家到图书馆借阅吧。
4、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会分辨哪些是好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互相借阅吧。同时,不要忘了我向大家推荐的《王子与贫儿》啊。
最后,我们共勉一句:好书不厌百回看。
板书:好书不厌百回看
第二篇:好书不厌百回看
“好书不厌百回看”---阅读指导课教案
太和三中九(3)班李全宗
一、指导目的1.向九年级学生推荐小说《红岩》,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通过对《红岩》的课外阅读,深化学生对《狱中联欢》一课的认识,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2.让学生正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小说《红岩》,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
1.小说《红岩》,并把部分节录制成幻灯。
2.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VCD片断。
3.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五、指导课时:一课时
六、指导过程:
1.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根据老师课前给你们的布置,你知道今天我们要来进行一个什么活动吗?(指名猜测后,师板书课题。)
板书:好书向你推介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趣过渡。
只要你是一位热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就总会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好的东西要与别人一起分享才有意思,你想拿出你喜爱的书与别人一起分享吗?如果想。那么就请你向别人推介你喜爱的一本书。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发现了两种情况:第一,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这是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第二,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我看了,听了,都很想借你们的书来立即“饱餐一顿”,以填饱我的阅读欲。那么,你愿意到讲台上来向别人
推介一下吗?(指名)
(随着介绍而分类板书书名。)
4)小结。
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你愿意借给别人吗?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我班的图书馆就更丰富了。但要注意,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
5)过渡。
我也想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你听完老师的推介后一定会想看的。
3.推介小说《红岩》,延展课文知识。
1)导入,复习《狱中联欢》。
2)师出示小说《红岩》,介绍作者及故事背景、梗概”
3)谈话激趣。
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描写细腻,很值得我们欣赏。
4)播放《永不消逝的电波》VCD片断,让学生欣赏。
5)电脑演示故事开头、结尾及文中人物描写的片断内容,让学生欣赏。
6)小结。
《红岩》是一部不可不看的小说。请你到我们班里的管理员借阅吧。
4.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会分辨哪些是好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互相借阅吧。同时,不要忘了我向大家推荐的《红岩》啊。
最后,我们共勉一句:好书不厌百回看。
板书:好书不厌百回看
第三篇:教案不厌百回改(肖红芳反思)
教案不厌百回改
——《火烧云》读写结合教学反思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而我要说:“教案不厌百回改。”
萧红的《火烧云》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的内容,这篇课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篇写景之作,运用儿童的观察角度,充满了童年的趣味,语言生动优美,是训练学生读写结合的好课例。而我在整个教案设计与推出公开课的过程中颇费心思,反复修改,获得一些心得:
一、研读课文,选准最佳切入点
当代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说:“拿到语文书,我不是马上去搜集各种教案资料,而是反复朗读,深入研究,找到最佳切入点。”我借鉴名师的经验,反复品读萧红的《火烧云》,一幅幅绚丽多彩、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图片在脑海中放映,一阵阵美妙的遐想如同一支支清幽动听的歌在心头唱响,萧红真像一位文字魔术大师,将我们熟知的汉字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实现了如此神奇的表达效果。
选择课文哪个片段作为读写结合教学切入点呢?我犹豫起来:选择描写颜色的片段吗?学校肖月红老师已经做出了选择并有了深入的研究。选择火烧云形态变化多端的那部分吗?网上关于此部分的读写结合铺天盖地,似乎没有新意。最后,我把目光聚焦在第一自然段(为了更了解作者的语言特点,我找到萧红《呼兰河传》原文,找出此段,对比着读),仔细揣摩萧红在此段中的写法:有排比的修辞方法,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了描写,选择了“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等动物作为描写对象,有序表达,字里行间充满童趣。若选择以上表达方法作为切入点,孩子们将轻而易举地达成目标,读写结合目标未免太低了些。
拿此文本,再细细研究,反复修改设计,几经周折,我又有了新的发现:此段描写了火烧云上来后,使大地产生了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先通过几个简短的语句来表现景象变化速度之快,再对喂猪的白胡子老爷爷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此时,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可以通过仿写萧红在《火烧云》第一自然段中句式,来描写变化快的景物,如此一来,学生等于掌握了一种习作工具,凡是遇着写景物变化快的(最后还拓展到变化快的场景),都可以试用这种写法,突出变化之迅速和神奇。
二、集思广益,寻求新的突破口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绽放,在公开课的舞台上》中说:“师范毕业之后,打杂5年才正式站上语文讲台。起步较晚却生性好强的我,格外留神那些优秀的同事迅速成长的原因。细细一琢磨——原来多是上公开课使然。想想也是,有专家高手的悉心传授,虽属‘二手感悟’,但只要自己肯用心钻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教师也就逐渐从‘偶像派演员’变成了‘实力派演员’。”面对窦桂梅老师的心得,“吾尝疑乎是”,我一直认为贵在自己课前的准备,深入研究课文,实现设计精彩,控制好上课时间,便能演绎课堂精彩。第一次试教结束,我还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中,面对同事一语中的的评价,我吃惊地发现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低级错误,当时,我将《火烧云》第一自然段的仿写训练重点定格在动静结合这一写作特点上,我激情澎湃地上了一堂课,却没料到出现了知识性错误,我当时的尴尬和难受无可名说,如果当初我姿态低一点,与同事多探究探究自己的教学设计,这一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此后,我吸取了教训,我每修改一次设计会与同事进行讨论,每试一次教会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尤其针对《火烧云》第一段的写法特点,我集合了大家的意见,甚至请教过专家,最后,我找到了这一段读写结合教学的突破口。
三、根据学情,实现有效教学梦
在整个教研团队的帮助下,我整理出一份较为满意的读写结合教案,根据《火烧云》第一自然描写景物变化快的表达特点,将目标定位在教会学生运用概括性排比与具体化细描的写法来描写其他变化快的事物。我当时的仿写练习题如下:
小练笔1:
傍晚时分,大风来了,它吹得小孩子的头发乱蓬蓬的,柳枝弯下了腰。。
小练笔2(我们接着完成练笔)
傍晚时分,大风来了,它吹得小孩子的头发乱蓬蓬的,柳枝被压弯了腰。禾苗低下了头。池塘泛起了涟漪。一位身穿白色衬衫配黑色裙子的小女孩在风中走着......为了了解学情,我找了几位学生试教并做相关练习,结果发现,因练习纸上设计不明确,且学生理解水平还没达到脱口而出的高度,学生往往答非所问,或者想不出来,最后的仿写训练效果更糟。于是,我设计了更切合学生学情的仿写训练,再请来几位学生试教,果然效果显著提高。仿写练习如下: 小练笔1:
洪水来了,被淹没了。被淹没了。被淹没了。小练笔2:
清晨,我推开门一看,嗬,好厚的雪!变白了。变白了。变白了。
【请选择雪地里一处特别的景物具体细致地描写】
录课结束后,我受到了不少同事的好评,也得到了他们中肯的建议:在教学具体化细描这一教学环节时,若是将细描的景物定格在与前面事物同一变化特点上,孩子们的表达效果更佳。真是教案不厌百回改呀!
第四篇:《好书大家看》教案2
《好书大家看》教案
教学目标:
1、集体生活中能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交流分享成功。
2、能以文明有礼貌的方式和同学交往。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感受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4、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高获得经验和信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图书若干 学生:图书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新课:
1、教师讲述:同学们,你们都有好朋友么?我也有个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
2、板书课题:好书大家看
三、讲授新课:
1、欣赏图书:出示图书图片。
2、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
(1)教师介绍图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2)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
3、好书大家看
分学习小组交流图书:老师抓住机会表扬借书活动中互助友爱的学生、有礼貌的同学。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在借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怎样借书还书
(1)说一说:在借书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值得学习的事情。(2)说一说:在借书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不满的事情。(3)帮帮这些小同学。
5、利用电脑动画解决问题(1)书没看完怎么做标记?
(2)借的书还了,可是没看完怎么办?(3)怎样做才能不把借来的书弄脏弄破?(4)怎样还书才能使书的主人高兴?(5)借来的书能转借他人看么?
6、小书签真可爱
(1)出示教师制作的小书签。(2)讲解制作的过程:
A、裁纸 B、设计 C、画图 D、剪贴 E、穿绳(3)学生合作制作小书签。
7、听故事
四、小结
你们在游戏中是不是也发现许多有趣的问题?图书世界真是很奇妙,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呢!就让我们从现在起去探索吧!别忘了在探索图书世界时要注意和周围的同学配合好,爱护图书。希望每位同学都和好书交上朋友。
第五篇:读《哈佛家书》有感900字——好书不厌细读
读《哈佛家书》有感900字——好书不厌细读
这本书花了15个小时,是近期认真读完的唯一一本,感触也很多。
本书收录了作者和其上过哈佛的女儿小静之间的书信往来,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从小静不到十岁时随父母离开北京移民美国开始,至哈佛毕业结束。
作者的经历很丰富。小时经历过文革,跟着别人贴大字报、批斗“反动分子”;当过兵,做过苦活累活;恢复高考后凭借一直学习看书得来的知识考了几次才考上了大学;做过哈佛的访问学者,期间给华人餐馆洗盘子,在汽车旅馆值过夜班还差点没命;做过记者,移民美国后因为一心创办高质量的华人报刊,老婆和其离婚,小静便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还做过老师,而且他一生都在坚持写作——这也是本书文采斐然的原因之一。
小静呢则是幼年远离故国,和父母在异国过着艰苦日子。没有大富大贵的家庭,却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受到老师和名校的青睐和善意。小静聪慧过人,求知若渴,不断地阅读、学习以及父亲带她见识的政要名人让她及早开阔视野,有着一般女孩不具备的眼界和知识。
我很佩服小静,她像一株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的小草,努力汲取养分,强壮自己,最后强壮到风雨也吹不倒。
在书中,我看到了慈爱的父亲,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对女儿言传身教,塑造她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也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女儿,诉说着自己的爱与成长,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对世界对他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作者在给女儿的书信中谈到哈佛的精神,谈到教育方式方法,谈到中西教育的差异中国父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谈到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虽然有时会有不同的观点,但不妨碍自己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看世界。
不同人群都可以在书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普通读者可以从朴实真挚的文字中学习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家长们可以学习教育子女的方法;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可以重新思考教育问题……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逐渐爱上了书信体文学。写信人之间用真挚的感情、自然的文字交流,在他们通信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想过这些书信将会被编纂成书,因此也少了浮夸修饰多了真情流露。另一方面,我们阅读时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书信,不受其摆布,为文字动情时则涕泣,为论据所说服时则赞叹,自在随心。
虽然“哈佛”是一种噱头,但不妨碍本书所收录的书信本身的质量。希望书友们闲时翻来一阅,能有所获。
很喜欢父亲对女儿说的这句话:
在你以后的一生中,你也许会遇到绝望的时刻。但是永远要极尽努力,永远不要接受失败。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