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人民小康路

时间:2019-05-13 15:4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系人民小康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系人民小康路》。

第一篇:心系人民小康路

心系人民小康路 新时期,面对新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为此,我街道办事处把干部职工下派到我办事处的村(社区)工作,深入基层,充分 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到人民真正需要什么,我们要为人民争取什么,为我办事处开展工作,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据悉,我乡处共下派干部职工30余人到各村(社区)工作,真正了解到人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同时为人民群众取得了“两硬化”“危房改造”“畜牧”等方面的成果,切实做到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为我办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篇:头顶国徽,心系人民范文

头顶国徽,心系人民

————学习刘金国同志事迹心得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看了刘金国部长的事迹,我感受到的是一股浩然正气,体会到的是浓浓的赤子情怀,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共和国的高级警官,他头顶警徽、心系人民、满腔热血、嫉恶如仇,工作起来痴迷忘我,危难面前不惜生命。从农村青年成长为副部级官员,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质朴本色,坚守廉洁底线。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他将大爱留给百姓民生。

“我是人民公仆,如有不廉洁、不公正、不负责、不作为的任何一点,定将主动辞职,坚决言行一致,决不失信于民!”这是刘金国坚守了几十年做人做官的信条。刘金国同志把党的形象、人民警察的声誉看得比生命还珍贵,30多年来,无论工作岗位、环境、职位如何变化,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始终没有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尚情操始终没有变。他严于律己、恪守原则。他不仅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还严格要求“身边人”、“家里人”,真正做到了“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影子斜”。

2010 年7月16 日,大连新港油库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发生后,刘金国同志第一时间带领有关专家赶赴现场,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科学提出 “先控制、后消灭”、“以守为攻、强行分隔、死保大罐”的原则,指挥参战消防官兵、公安民警果断采取内外结合、穿插分割、堵截包围、关阀断料等技战术措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面

对火线长达数千米、随时可能发生连锁爆炸的复杂危险环境,他临危不惧、从容镇定,连续在火场最前沿沉着指挥 7 个小时,始终与广大消防官兵和公安民警 并肩战斗在一线,他用自己的身体塑成一面在阵地上巍然屹立的旗帜,将自己的坚强信念转化成一道特殊的防火墙。为打赢这场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国家利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但是全国公安战线的优秀代表,更是一名在 公安战线上奋战了几十年的老同志最直接、最真实的写照。

刘金国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展示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公仆本色和人民警察的忠诚、无畏,他用实际行动为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增添了新的光彩。作为消防基层指挥员,我要以刘金国同志先进事迹为激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学习他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忠于职守、忠诚于党和人民、服务于人 民群众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一生都献身于公安事业,无私无畏、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面前不顾个人安危仍然恪尽职守的优良作风。为此,我将以刘金国同志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为榜样,兢兢业业的工作,脚踏实地的努力学习,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带好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环境,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篇:心系人民 甘于奉献

心系人民 甘于奉献

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记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法院院长苑平苑平1985年考入依安法院,研究生学历,历任依安镇法庭庭长、研究室主任、政工科长、民庭庭长等职务,2004年任依安法院副院长,现任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法院院长。在27年的法院工作经历中,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庄严使命,固守那份对公正的执着;他以诚挚的爱,深刻诠释那份不变的为民情结;他把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他以扎实有力的脚步,踏出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2005年获得首届“齐齐哈尔市优秀青年卫士”称号;2006—2008年被省法学会评为优秀法律工作者、县委评为优秀公务员、县政府授予个人三等功;2007年荣获市法院优秀领导干部宣传标兵、全县“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个人;2008—2009年被市中院评为优秀法官;2009年被县委评为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个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殊荣。2010年被齐市中院评为优秀法官。

一、牢记党的宗旨,政治坚定,品德高尚

参加工作以来,他凭借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审判事业的无限热爱,坚忍不拔公正无私的奉献,从书记员一

步一个脚印地走到院长这个领导岗位,所取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在荣誉面前,他没有陶醉,他反复告诫自己,国家赋予自已的权力就是要求自己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或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群众排忧解难永远是自己的第一要务。为此,他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着朴素的感情,时刻以党的事业为重,忠实践行着“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党性要求。在工作中,他始终带着敏感的政治洞察力、较强的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开展本职工作,把“为民司法,为人民服务”作为抓好审判工作的切入点,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生活中,他朴实无华,平易近人,待人诚肯,为人谦和,这就是大多数群众对他的真诚评价。

二、心系百姓忧患,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干工作尽职尽责,时刻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创一流的业绩,这是他到法院工作之初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在法院工作的二十几年中,他一直为这个目标不懈努力着。回顾他的奋斗历程,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一是“为民”,二是“奉献”。在担任法庭庭长期间,他坚持秉公办案,文明执法,经常到案发地调查处理案件,节假日也很少休息。为方便群众诉讼,他提出电话预约立案、无假日法庭、设立巡回审理点、扩大简易程序等诸多便民思路和便民措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给有困难的当事人买吃的,拿路费是他

常有的事。一位76岁老人起诉到法院,诉称,原依安制米厂拖欠其加工的玉米碴,要求返还,但由于超过诉讼时效,老人家败诉了。当了解到老人家生活困难,为了几百元跑了近二十年,且被诉企业早已经倒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便倡议民庭法官爱心捐款。老人家接过钱时感动地说:“还是共产党员好,还是人民法官好。”此事被新闻媒体以“有理却败诉,无望得爱心”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在担任民庭庭长期间,他将“司法公正,一心为民”原则贯穿工作始终,从不漠视群众利益。为了化解矛盾,解决纷争,他注重调解,主张和谐,要求法官多疏导,少强制;多调解,少判决。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广大民事干警的大局观念和群众意识增强了,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这期间,在他的带领下,有7名民事法官个人结案每年超过150件,其中有4人超过200件,并且全年没有发生越级上访案件和反映干警违纪的举报。民事工作连续4年在全市法院系统评比获得第一名。

三、开拓进取,心存高远,顾全大局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对苑平来说,荣誉既是鼓励,又是动力,他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更高的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他把“司法公正,一心为民”原则贯穿工作始终,对影响群众利益的事从不漠然视之。2009年春节前,由于个别业户不交热费,供热单位擅自将劳

动局住宅小区的供热阀门关闭,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又适逢县“两会”期间,且春节将至,此案既关乎民生,又影响稳定。为妥善解决纠纷,他多次深入现场,靠前指挥,通过强制与疏导并用的办法,使小区恢复了供热,此案当天受理,当天结案,让案件当事人既尊重法律的权威,又感受到了人文的关怀。

只有胸怀大局、才能服务好大局,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疑难复杂案件,他都能冷静观察,找准角度,成功化解。他在任主管民事的副院长期间,依安糖厂和天鹅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两起破产案件的审理,他都亲任审判长,并紧紧依靠县委领导,严格依法办案,清算资产、调查取证、评估债权,在运筹帷幄中召开一次债权人会议便终结了破产程序,卸掉债务近4亿元,收到了各方满意的效果,得到市县领导的表扬,他还在全市破产工作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三、不怕困难,履职尽责,甘于奉献

审判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面对的压力让一般人难以想像,尤其任副院长以后,来自信访、案件当事人、基建和各部门的事很多。但不管眼前困难有多大,事情有多难办,他都欣然接受、勇敢面对。2008年县法院在办公楼建设过程中,他主抓基建,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基建任务,他早4点起床指挥工程、监督质量,直到晚12点才能回家休息。白天

他还要协调各部门筹措资金、办理审批手续,甚至有时晚上也通宵达旦工作,繁重的任务使他一年下来体重下降了15斤。在他的带领下,法院办公大楼和四个农村法庭平地拔起,工程没有发现一处质量问题,资金上没有出现一丝非议。

他以干好工作,奉献社会为己任,认真研究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管理的规律及方式方法,他主管调研、政工、行政审判工作期间,亲自起草《调研工作的整体思路》、《法官绩效考核实行办法》、《加强行政审判工作的改革思路》等提纲,均被院党组采纳,有些经验做法已在省、市法院推广。这些年来,他发表了上百篇调研宣传文章,连续多年被市法院评为调研、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连续3年被省法学会授予“省级优秀法律工作者”荣誉称号,曾被团市委、市公检法等17家单位联合授予首届“齐齐哈尔市优秀青年卫士”荣誉称号。

四、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永葆本色

在他从事审判工作期间,无论是亲自审理的案件,或是分管的案件,他都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决不办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无论岗位变换,不论职务升迁,他始终不为权势所屈,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私情所惑。凡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人。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一项原则:在家中不接待当事人,如果

是送礼求办事,那更会被拒之门外。

有人说他是工作狂,说他傻,可是他却觉得,能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县域经济保驾护航,他乐得其所。他说过,只要真心奉献社会,青春总会留下闪光的足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8年6月份,一位婚约财产案件的当事人在起诉后,来到他的办公室,掏出一叠钱放在他的办公桌上要求判决时给予照顾,他当即告诉那个人:“你找错人了,官司的输赢靠的是理,不是钱,如果你有理不用送钱也能赢,没理就是送钱也白送,这是我的做人准则,你赶紧拿回去吧”。一句话把当事人说得面红耳赤,灰溜溜的走了。由于办案公正、廉洁、文明、高效,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认可,多次被市政法委、市中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标兵”。他凭着对审判工作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了人民的审判事业尽心竭力,赢得了全院干警的尊敬和爱戴,他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个人民法官和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操,体现了他作为法官的人生价值。他是一个爱岗敬业、秉公执法、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人民满意的优秀法官,也是一位称职的好院长。(撰稿人:苑喜)

第四篇:党旗引领小康路(范文模版)

党旗引领小康路

——村党支部抓党建促发展工作纪实

在普安县,人们只要一提起高棉乡冬瓜村,就不禁会竖起大拇指,这不仅因为这里有一段县委委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佳话,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冬瓜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生的巨变给人们带来的由衷赞叹。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冬瓜村,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村民过着“玉米当烤火粮,小麦是救命王”的艰苦日子,人均吃粮仅有150公斤,人均纯收入仅有400多元,遇到灾年,十家九贫。村里负债累累,冬瓜村被列为省州县重点帮扶的贫困村之一。如今,冬瓜村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烤烟、养殖、果蔬等产业齐头并进,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逐年增多,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漂亮的平房拔地而起,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群众生活一年一个新台阶,冬瓜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是什么让一个一类贫困村转变成一个县发展的样板村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冬瓜村吧。

产业“双带”

冬瓜村境内山高谷深,土地贫瘠,无矿产资源,产业严重滞后成为了制约冬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了村党支部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1998年,刚经过换届选举的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龙昌旺的带领下,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南烟北移”经济发展战略和上级扶贫资金、项目向冬瓜村倾斜的机遇,大力推广烤烟种植项目。但当村党支部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问题出来了,群众不理解呀,种植了几千年粮食的土地突然不种粮食改种烤烟了,不种粮食吃什么,烤烟能当饭吃么?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地讲政策做工作,磨破了嘴皮也没有几户愿意种。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村党支部主动站了出来,组织10余名党员干部将自己的地腾挪出来带头种下了冬瓜村的第一亩烤烟,当年每人就增收3000元。不用再发动,群众纷纷种上了烤烟,第二年全村就种植烤烟600多亩,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并在随后的几年内将烤烟产业做成了全村经济增收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村烤烟收入创纪录突破200万元大关,仅烤烟一项人均收入就比上年增长了近200元,实现了群众增产增收。

由于烤烟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高,风险性较大,“如何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就成为了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一个紧要任务。经过召开党员讨论会、群众咨询会等反复讨论,村党支部最终确定了“近抓烤烟产业,中抓畜牧业、远抓经果林产业,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2003年冬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发动群众大搞退耕还林还草。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村仅用45天就种了2600亩人工草场,并间作了15.6万株金秋梨。2004年,依托2600亩人工草场,村支部从贵阳绿源公司引进5000多只鹅和3000多只鸡,围绕“一组一品”的养殖思路,以“公司+基地+家庭养殖”的模式,绿源公司派技术员驻村指导饲养,由党员杨秀仁等带头在七个组建立起了鹅、鸡、猪、瘦牛育肥等畜牧养殖基地。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100元,村级积累达1万多元。全村畜牧业产值首次超过烤烟产业,达234万元,占全村经济收入的48%,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现在,冬瓜村以烤烟和草地畜牧业为龙头,注意培育适宜市场发展的果蔬等产业,做到多业并举,齐头并进。

昔日的山旮旯,如今披上一条条绿缎子,绿缎子上镶上了一颗颗白宝石和黑宝石,它成了冬瓜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了冬瓜村一项充满希望的富民产业。

示范“双帮”

为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村党支部结合全村实际,制定了“321”帮扶计划,即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组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帮扶2至1户贫困户。主要是在信贷担保、技术等方面给予贫困户全方位扶持。

刘胜国以前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党支部书记龙昌旺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帮助他在信用社担保贷款2万元,发展养殖业,养牛3头,养猪2头,养鹅500多只,年收入超过2万元,彻底摘掉了特困户的帽子。

“全省优秀乡土人才”舒腾广在谈到冬瓜村党支部的工作时,动情地说:“如果没有村支部的帮扶政策,不会有我的今天,不会有冬瓜村的今天”。舒腾广是冬瓜村旱二组的村民,以前连续两场大火将他的房子烧得一干二净,差一点就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在村党支部的大力帮助下,他度过了难关,依靠种植烤烟富裕起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村民推选为旱二组的组长,富裕起来的舒腾广主动帮扶村里面的4户特困户,使他们找准了发展的方向,奔向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村支部和党员的努力和帮助下,冬瓜村有50多户贫困户逐步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干群“双联”

在冬瓜村,村组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成为了村党支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条联系链。村党支部根据村组干部的实际情况对联系群众作出了具体的分工,每名村干部联系1名能人党员,联系2名困难群众,做到随时跟踪调查,了解情况。一方面,村组干部对联系的有能力发展的党员进行重点扶持,帮助他们想办法谋思路,协调贷款,提供技术指导等,另一方面,村支部对困难群众和党员也同样进行重点帮扶,在产业扶持和带动上对他们进行倾斜。

同时,针对部分党员生活困难的实际,村党支部实行了党员慰问抚恤制度,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充分利用“七一”、“春节”等节假日深入村组,实地慰问贫困老党员,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在农村党员去世后,村党支部均赠送花圈以示哀悼,并给予直系亲属300至500元不等的抚恤金。

在冬瓜村,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荣耀,一种责任,人人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看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血与肉的紧密联系,成为了冬瓜村干群关系最真实的写照。

素质“双升”

冬瓜村党支部不仅在抓党员素质提高上下功夫,而且在提高普通群众的素质提升上也狠下功夫。村党支部利用各种机会请来县里的畜牧专家、计生专家和种植能手等为党员群众上课,讲课的内容通俗易懂,群众容易接受,也容易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因此只要村里面来了讲课的专家学者,村活动室肯定都会挤得满满的,群众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许多群众通过学习培训,思想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纷纷向党组织靠拢,2007年全村党员人数达到78人,今年又有8人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与此同时,村支部针对村民逢年过节有聚众喝酒、赌博等现象,别出心裁地组织开展了村级运动会。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以村民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和体育竞技等活动。知识竞赛前两周要举办学习培训班,每户至少要有1人参加,培训的内容包括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学习培训结束进行考试,根据成绩确定参赛人员;体育竞技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象棋、“捏营养球”等,人人都可以参与。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别具一格,深受村民欢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观念。

“为有攻坚多壮志,敢叫旧貌换新颜”,冬瓜村的巨变向我们昭示,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才会有出路。如今的冬瓜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转变,她正用坚实脚步乘着改革的东风,稳健地抒写着从贫困到富裕的壮丽诗篇。

以民为本抓党建和谐之风劲吹

当前,一些地方群众上访成风,干群关系紧张,给社会造成了不和谐的因素。山根镇排溪村却连续二十几年无上访,社会安定,生活富裕,村民和睦相处。2000至2004,该村连续5年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抗击第18号强台风“达维”救灾减灾先进单位。近日,我们走访了该村,发现该村党支部用破解难题的“四把钥匙”,开启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大门,使和谐之风扑面吹来。

充满感情,跟群众交心,群众信你

“自种自收不求你,不偷不摸不怕你,吆喝命令不理你。”缺少信任,是当前一些地方群众工作难于开展的重要因素。排溪村干部善于与村民交心谈心,让村民们信服,解开了工作的顽结。

有困难找支部,已经成为排溪村群众的首选。村支部关心村里弱势群众,对困难农户,村里不嫌不弃,热心为民服务,对五保户嘘寒问暖、生活关照,深得人心。2003年,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潘富英病倒在床,村支委轮流看望,送去300元和几包大米,支持治病,并寻求热心单位为他购买一只母水牛养殖。寡妇、残疾人李桂霞一家三口住危房,近段时间村“两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腾出一块土地为她建两间平顶房。凡是村里红白事,村“两委”干部必到场。近几年,村里就拿出1500元为五保户文昌渊、许文松、莫泽春送终。

村民代表何文伍说,村支部对先富起来的农户引导致富思源、扶危济困,对困难农户鼓劲、帮助,就这样与老百姓交心。村民有大事小情,只要通知一声,党员马上就到,热心劲儿胜似一团火。村民有啥“疙瘩”,有啥“闹心”事,都愿找村支部,支部想方设法“理疗”直至“消肿”。2004年8月,村民王业金与王富良因种树闹土地纠纷,村支书曾召琼将两家拉到一块,进行协商沟通,两家事儿立马平和;2005年8月,王富亚、徐光月因虾池排污闹起来,差点动“干戈”,曾召琼带领几位村委委员串门,从拉家常话发展入手,做调解工作,妥善解决他们的虾池排污问题,两农户在笑声中握手和好。

倾注实情,带群众致富,群众服你

有些村干部抱怨说,如今的农民工作难做。“老办法不顶用,硬方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其实,老百姓首先想的是富裕,带领他们致富,他们服你。排溪村支部立足服务发展,开展“双培”和“双带”工作,取得成效。

“党员要有真本事,村民才瞧得起。”当任村支书已经10年的曾召琼对此深有感触。为此,该村党支部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8年间,黄会球、徐光耀、徐光辉等8名村里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何运霞、徐清民、何标等7名党员发展为致富带头人。

十年来,支书曾召琼带头种植菠萝、胡椒、苦瓜等经济作物,收入颇丰后,慷慨解囊扶持肖作文等困难户种植槟榔、菠萝和胡椒。党员何运霞靠种植菠萝和搞运输生意,年收入10万元以上,发家致富的她不忘困难群众,主动提供种植菠萝技术,去年支持5000元给村民文云平造船,发展近海捕捞业。村支部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到琼海博鳌等地参观,学习种养经验。在支部的倡导下,何良民等村里致富党员尽量提供服务,帮带村民发展种养业。党员带民走富路,村民也铆足了劲头干。村民王文种植菠萝20亩、槟榔15亩,年收入5万多元何运江每年养鸭1600只以上,还有胡椒、苦瓜等作物20亩,年收入6万多元。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00多元。如今,家家都有电视机,80%以上农户安装电话。其中,2004年道桥自然村13户68人,年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大坑自然村4户人家21人,靠种植菠萝、胡椒、槟榔和运输瓜菜、木材的收入,年户均达10万元。

主动热情,民主议事,群众跟你

有人说,干部与群众间有道“墙”。其实,拆“墙”并不难,老百姓说,与咱“议政”,咱跟你。排溪村以“民主议事”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使“核心”与“民心”的结合。

该村有160亩村集体沙滩土地,有些农户想租地搞高位池养虾,村“两委”一班人不随意拍板。支书曾召琼说,先征求村民意见,然后让村民代表自个儿拿主意。2000年11月,村里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此事,一致通过发包给本村或外村农民养虾;同样,2003年6月,该村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规划25亩土地作为“居民小区”,让住房紧张的农户盖房,按面积收取适量土地金。现已搬进平顶新居的7户村民告诉我们,这种做法够民主,群众支持。类似以上土地发包、道路建设和集体经济的使用等重大事项,村里都交由党员扩大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作主”。每年,都召开党员大会10次以上,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长会议20次以上。特别是,2003年该村实行“五卡一制”(民主决定卡、民主理财卡、群众信任卡、党员管理卡、党员互助卡和发展党员公示制)以后,问策于民的活动更加频繁,群众“议政”的氛围更加浓厚,民主治村不断深入人心。同时,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财务监督小组的成员由党员、村民代表担任,村干部不担任,村务财务经审核后按时如实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讲民主,民心顺;民心顺,村融洽;村融洽,村业兴。”党员、村民代表曾宪良一语道破“玄机”。2003、2004年该村被省分别评为村民自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

融入真情,帮群众解忧,群众颂你

排溪村党支部从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备受农户称赞。其实,老百姓要的是眼看得见、手摸得着的东西。

村中有一条小溪长达3公里,由于年久淤泥积压成堆,堵塞溪道,溪两边的农田遇旱涝排灌不畅,影响农作物生长,村民十分担心失收。为解村民之忧,2003年该村把整治溪道提上议事日程,投入3万元,全面清理溪道,建3个拦水坝,解决了320多亩农田的排灌问题。2004年,我市出现罕见的旱情,该村人畜饮水成为问题,就连播种等基本用水也告急,村民忧心如麻。村支部及时开展抗旱工作,投入3500多元,打造人畜饮水井5口和田头井4眼,组建一支由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等组成的抗旱突击队,开挖石榴洋长1公里的排水沟,引水灌溉。老党员黄诗川说,去年战胜旱魔,压在农户胸口的石头落下地,支部全体党员的心情也跟着顺畅。

实现自然村村村通车,改善居住环境,是该村村民的一大愿望。2000年以来,该村按计划逐步实施“通路”工程,新建、扩建青山营至大石岭、村办公室通海榆东线等6条村路,使道桥坡、青山营、合堀等8个自然村互连路网,实现村村通车,解决村民出入不便的问题。此外,该村还创建道桥省级文明生态村和青山营市级文明生态村,以此为示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心系人民、为人民服务”体会

经过这周主题教育的学习,尤其是有幸聆听了领导的集中领学,感觉受益匪浅,思想政治又经历了一次洗礼。习主席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学了这么多,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一名机关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该怎样真正做到更好地“心系人民、为人民服务”,下面我就由此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我认为,一名机关党员干部,要想更好的心系人民、为人民服务,更大的体现出一名党员应有的价值,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那就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想干事就是要时刻想着为群众谋利益,而不能做“无为型”、“懒惰型”的机关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有“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感,把岗位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把事业作为自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聚精会神干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会干事就是要善于谋事,要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既要自觉学习各类政策理论,又要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干事创业的实效;干成事就是要当“实干型”的党员,不当“纸上谈兵型”的党员,只有干成事才能真正地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下载心系人民小康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系人民小康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人民的小康》有感

    观《人民的小康》有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五集专题片《人民的小康》,于昨晚(8月2日)在央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了第一集——《一诺千钧》。本集清晰且详尽地梳理出全面建成......

    小康路 中国梦演讲稿(★)

    我们走在大路上 曾经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整个世界,改变了整个美国黑人的现状。而如今,在世界的东方,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党的十......

    铺就农村牧区小康路

    大手笔,绘就大文章 ——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再掀新高潮 2009年以来,新的交通局领导班子组建后,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

    情洒援疆路 心系支教情

    你从祖国遥远在东北边陲走来,带着一腔热血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跨越千山万水。你一路走来,义无反顾,去完成心中的梦想---情洒援疆路,心系支教情。情洒援疆路 心系支教情----- 记援疆......

    崆峒区:多方联动为民铺就小康路

    崆峒区:多方联动为民铺就小康路“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崆峒区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这一历史使命,着眼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统筹落实六项任务,科学......

    八方面良好风气体会(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时代在不断变化,但一些原则却始终不能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

    八方面良好风气体会(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文章标题:八方面良好风气体会(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时代在不断变化,但一些原则却始终不能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找文章......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作文范文(最终五篇)

    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作文范文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作文有哪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是我们全部人的梦想!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有信心以时不待我的精神、奋发有力的斗志全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