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规模化发展制约因素

时间:2019-05-13 15:0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奶业规模化发展制约因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奶业规模化发展制约因素》。

第一篇:中国奶业规模化发展制约因素

近10年来,我国奶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资源、资金等因素影响,我国奶业规模化发展仍面临不少制约因素。

第二,资金匮乏。目前规模养殖场每头奶牛的投入大约在2万元以上,对动辄上千头、上万头的牧场建设而言,会加大企业前期资金压力。而企业若引入大笔外来投资、大宗银行贷款,由此产生的风险,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投资机构都无法有效消化。

第三,规模养殖奶牛粪尿处理难。据测算,一头300公斤的奶牛平均每天要排至少45公斤粪尿,一个1000头规模的牧场,一年将产生至少1600万多公斤粪尿,如果处理不当,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建议与养殖场同步建立沼气池。用农作物梗桔粉沫为原料,引入奶牛粪尿,即可生产沼气发电、沼气渣是有机肥可以还田肥地。一举三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好路子(袁俊超 ***)。

第四,土地资源紧张,建设一个千头规模养殖场至少需要120亩土地。然而,禁限养区的限制以及土地流转、租凭手续难办等因素,使得能够建设规模养殖场的土地越来越少。

第五,在城市化大发展的情况下,“只亏不赚”的账本让地方政府不再欢迎奶牛等农业养殖:奶牛养殖业不可避免地对地方环境造成污染,而农业免税政策实施后,地方政府不但不能从养殖场获得税收,反而要承担各种补贴和污染治理的支出。同时,土地用于农业养殖创造的财富远低于工业生产,地方政府缺乏拿出土地给“低效益”的农业养殖发展的动力。

第二篇: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在中欧论坛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中外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六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经贸合作论坛”,我代表中国奶业协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同时衷心感谢农业部国际合作司邀请我参加论坛,介绍中国奶业发展的概况。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中国乳品企业现状、国家奶业扶持政策和中国奶业协会开展的国际交流向各位来宾作一介绍。

首先,我介绍中国奶业发展的现状。

近十年,中国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奶牛存栏1260万头,比2000年增长1.6倍。这是2006年至2010年中国奶牛存栏情况(见表)。目前,中国奶牛存栏约占全球奶牛总量的8%。

2010年,中国牛奶总产量3575万吨,比2000年增长3.3倍。这是2006年至2010年中国牛奶产量情况。中国奶类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位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奶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2010年内蒙古、黑龙江等10个主产省的生鲜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3.5%。

近几年,奶牛养殖规模化比重迅速提高。截至2010年末,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场(小区)共有11142个,占到了28.4%,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国13503个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机械化挤奶率达到87%。

奶牛生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乳制品的加工生产。2010年,中国乳制品产量2159万吨,比2006年增长48%;据对36个大中城市调查,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达277元,比2006年增长40%。

在奶业国际贸易方面,2010年全年进口干乳制品72.82万吨,进口液态乳1.71万吨,进口总额19.70亿元,奶粉和乳清为乳制品主要进口产品,二者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92%。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新西兰、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四者合计占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量的90%以上。

2010年中国乳制品出口总量为3.4万吨,出口金额0.4亿美元。下面,我介绍中国乳品企业的情况。

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获得生产许可的乳制品企业有643家,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14家。共有22万人从事乳品加工生产销售。

2010年乳品行业销售额达到1717.50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为89亿元。

中国知名的乳品企业主要有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西安银桥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这是2006年至2010年中国乳制品企业经营情况。目前各乳品企业普遍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各企业把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和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盈利及经

济效益水平总体良好。目前从主要企业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来看,大企业盈利状况较好,伊利、蒙牛、三元等企业的销售收入均达到20%以上的增长率。

下面我介绍中国政府对奶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奶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的需要。为切实保障奶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法规、标准和扶持政策。2008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这是中国关于乳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部法规,对中国奶业进入法制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09—2013年)》等。

为了促进奶业生产,提高奶业生产水平,中国政府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对使用优质奶牛冷冻精液的奶牛养殖户给予补贴,促进奶农使用优质奶牛冷冻精液的积极性,加速奶牛品种改良,改善牛群质量。

2008年中国政府启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补贴项目,逐步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从2009年起,中央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对奶牛养殖场(小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

2010年,农业部组织开展奶牛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奶业发展态势向好,奶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同时,这也为中国奶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最后,我简要介绍中国奶业协会的国际交流。

中国奶业协会是全国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以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的行业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间社会团体,目前有会员593家。

这是中国奶业协会的主要领导。

中国奶业协会不断加强奶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行业发展空间。2004年,中国奶业协会加入世界荷斯坦联盟,为加强中国与国际奶牛繁育技术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的通道。

自2003年以来,中国奶业协会已经举办了九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目前参展国家已达到二十多个,为国内外奶业相关企业提供了宣传、展示、合作和贸易的平台。明年6月份在河南郑州将举办第十届展览会,欢迎各位朋友来参加。

为了推进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中国奶业协会相继召开中法、中新、中美、中荷、中澳奶业研讨会,使中国奶业企业了解国际奶业发展趋势,也让国外同行认识中国奶业。

这是今年5月在合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以及往年召开的国际研讨会的实况影像。

目前,中国奶业协会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奶业协会、企业建立了联系,我们曾前往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西班牙、瑞

典、以色列、乌克兰等国家进行奶业实地考察,以加强与国外同仁的沟通、学习与交流。

今年7月,由我率领的中国奶业代表团赴巴西、阿根廷进行了访问考察,与阿根廷中小规模奶业公司协会、牛奶生产商合作委员会和乳业中心分别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协议的签署建立起中阿奶业协会之间经常性的联系机制。

通过与其他国家在奶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了中国奶业融入世界奶业的步伐,促进了中国奶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

在中国政府的有力领导和大力扶持下,中国奶业发展环境良好,中国奶业有着巨大潜力和商机。目前,中国和一些奶业发达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及贸易关系,但和中东欧国家的往来较少,希望借此论坛契机,加强今后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预祝此次经贸合作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中国健康、愉快!谢谢主席!谢谢大家!

2011年9月22日

第三篇:呼图壁县奶业发展情况

呼图壁县奶业发展情况

奶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我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奶业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显著提升,逐步成为全疆重要的奶牛养殖大县。尤其是2001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天山北坡经济带现代畜牧业发展排头兵的作用,把增收面最广、增收效益最明显、最具发展潜力的奶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以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为方向,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产业化发展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产业规模、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先后被授予“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奶牛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自治区畜牧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牛奶生产百强县、全国奶业加工创业基地”等称号。2010年,全县优质荷斯坦奶牛存栏将达到5.01万头,牛奶产量达到16.8万吨,建成千头牛场10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45个,机械化挤奶厅15个,托牛所4个。奶业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

一、以政策扶持为引导,推动奶业快速发展

我县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始终把奶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来抓,确定了“至2012年前进入全国30强奶业基地县行列”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以农区和城郊为重点,辐射带动了全县奶业发展”的思路,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呼图壁县奶牛业的实施意见》、《呼图壁县加快奶源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扶持奶业发展优惠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扶持奶业及畜牧业发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农户重点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性控冻精推广和挤奶厅、托牛所建设,对新

建的奶牛养殖小区县财政每个给予20万元的补助,对新建标准化挤奶厅每个补助10万元,对规范化建设运行的托牛所每个补助10万元,对企业、农户规模化发展奶牛产业的进行贴息补助,并向奶牛养殖户划拨饲草料地和养殖用地。同时,大力协调县农信联社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采取5-10户农牧民联保信用贷款、担保贷、抵押贷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农牧民奶牛品种改良和购进优质高产奶牛资金不足问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在挤奶机械购置、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强制扑杀、奶牛保险等方面给予补贴和支持,广大奶农发展奶业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奶业的快速发展。

二、以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为加快提升奶业发展,我县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转变奶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平台,大力实施“退户进区”战略,在发动乳品加工企业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通过政策扶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措施,引导奶牛养殖大户积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进入小区发展规模养殖;积极配套标准化挤奶站,大力推行机械化挤奶,推行“公司+小区+农户”、“小区+合作社+农户”、“公司+小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及托牛所等多种经营模式,全县建立标准化机械挤奶厅15个,逐步使用标准化机械集中挤奶,争取2至3年时间内全部退出散户养殖。同时,围绕养殖小区组建奶牛专业合作社,引到合作社开展“双托、双赢”模式,实行“六统一”饲养模式。目前,全县奶牛养殖主要以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场)、挤奶厅、托牛所(合作社)与集中地区散养户并存,逐步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主导

产业和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以品种改良为抓手,加快建设高产奶牛核心群

我县早在八十年代就发展奶牛养殖,具有良好的养殖基础和奶牛品质优良。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与呼图壁种牛场的融合发展,着重在奶源基地建设、项目争取上增强合作,按照“政府推动、政策倾斜、技术支撑、资金扶持、布局合理、市场运作”的原则,认真实施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优质冻精冷配、性控冻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强化服务承诺、冻精统管等措施,建立技术服务监督和制约机制,每年购进国家优质良补冻精3万枚以上,性控冻精3000枚以上,促进了优质奶牛的自繁自育,母犊率达到95.5以上,每头奶牛产奶量可实现年递增20%左右,全群增长幅度在32%左右,全县奶牛年自然增长5000头。在实施过程中,规范了冷配技术服务人员的行业服务行为,率先在全州实行了冷配签单制、诊疗处方制、收费票据制、服务承诺制和违规处罚制,全县46名品种改良员实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大力推行了“优质优价、明码标价、畜主自选、服务包干、收入分配”的冷配服务机制,兴建了6个乡镇动物医院+品种改良站,建立牛冷配改良站51个,每年完成牛冷配2万头以上,奶牛良种率达到90%以上,逐步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奶牛基础群体,建立了稳固的奶源基地。通过改良,奶牛种群结构日益合理,奶牛单产水平在7000公斤左右,高于全州平均水平300-500公斤,繁殖率达到84.1%,犊牛成活率98%以上。

四、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提升奶业加工转化能力

坚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奶业产业化的主要任务,通过争取上级技改项目、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招商引资

和资产重组等途径,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奶业龙头企业,2002年成功引进江苏维维集团,建成加工鲜奶300吨的乳品生产线和2个千头牛场,引进和发展了迪兰德、绿鹰、大绿洲等企业在我县投资建设奶牛养殖场,辐射带动了一批奶牛养殖户发展奶牛业,有力地带动了我县奶业生产向规模化、高效化迈进。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进厂驻企”工作,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资金、技术、用工等问题,引导西域春、维维乳业开展技术改造,延伸奶业产业链,两家企业日处理鲜奶均达到300吨以上。呼图壁种牛场借鉴以色列先进奶业发展模式,引进奶牛管理技术和设备,建成高标准、现代化、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产奶牛示范养殖场,高产奶牛存栏超过10000头,酸奶产品已占新疆酸奶市场近50%的份额,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示范养殖场,为加快创建全国奶业30强基地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以疫病防控为保障,确保奶业安全发展

我县始终坚持“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双轨机制,实行动物防疫畜牧业工作一票否决制,切实抓好奶牛每年2次“五号病”集中免疫工作,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达到100%,免疫证和免疫耳标的持证率达到100%,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抓好奶牛的常规防疫、月月补免和奶牛的两病监测,对监测合格的奶牛发放健康证。全面加强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切实做到“以监促检、以检促防、防检结合”。加强奶牛的流通管理,实现奶牛数据微机化管理,逐步规范和完善了奶牛动态化档案。大力推进奶业标准化生产,实行奶牛养殖标准化技术规程。加强鲜奶收购的监管,大力推行鲜奶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在奶站使用乳成份快速分析仪进

行现场检测鲜奶,增加了鲜奶收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积极开展奶站治理整顿,全县13家生鲜乳收购站均具备生鲜乳收购经营许可,确保了奶业市场安全运行。

通过多年的努力,呼图壁县奶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县共建千头奶牛养殖场10个,奶牛养殖小区45个,良种及改良乳牛存栏达6.39万头,奶牛养殖专业户达到2698户,荷斯坦奶牛存栏量达5.01万头,形成了以奶业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生产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建立大型乳品加工企业2家,日加工能力达到750吨,占全州日加工鲜奶能力的50%,农牧民来自奶业的纯收入达到1108元。

今后,我县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效益为中心,全面提升我县奶业发展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奶牛养殖场(区)、挤奶厅、托牛所(合作社)建设和规范化运作,加快转变奶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提升奶业加工转化能力,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创建为全国30强奶业基地县。2015年,全县建成千头奶牛场20个,百头以上规模奶牛场30个,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60个,建成标准化机械挤奶厅40个,规范运作托牛所/合作社25个,高产优质奶牛存栏达到8万头,奶产量达到32万吨,西域春、维维乳制品占据乌昌市场的60%以上,农牧民来自奶业的纯收入达到2600元以上。率先建立全疆最大的优质荷斯坦奶牛生产基地。

第四篇:关于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因素调查报告

关于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因素调查报告

调查提纲

一、调查目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我县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深入调查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情况,发现有许多问题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

二、调查对象:

这次调查中对马鼻镇内各中小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关于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方面的调研,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本次调查旨在通过了解我县教育现状,有针对性梳理出影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为今后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查内容:

1、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自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

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0.0%),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社会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

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教师分布不合理。2001年以前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村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有一个村小6个年级,只有5名教师,还有一个村小只有一位公办教师,其余全是村请临时代课教师。全县还有近百名计划外教师,既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又加重乡、村及农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有一所中学,就有10名教师搞行管(如卫生、纪律、考勤、水电、印刷、门卫),造成人才浪费。

教师减员严重,补充困难。以我县2002年为例,全县教师共减员56人,包括离退休、死亡、患重大疾病、外流到外省外县、考上公务员等。而现在教师工资实行统一发放,县财力有限,保现有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人口入学高峰,教师缺编严重。而县财政无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高初中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无法按需分配到位。

教师素质偏低。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在我们对120名初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中,有45名

教师认为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占问卷人的37.5%。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同时,农村小学教师负担也比较重。一些生源少、教师缺的农村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师担任,甚至还有一位教师担任几个年级课程的现象。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加之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处在半耕半教状态,农耕必然占去相当一部分时间,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也无法保证。在对120名小学教师问卷中,68名教师认为工作负担重,占问卷人的56.7%。

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在对120名中小学教师专项问卷中,订阅有关教育报刊杂志仅1种和未订的有87人,仅在写论文时阅读使用书刊资料的占23人,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仅62人。

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县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好于村小,村小教师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奖金、福利,广大农村教师极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3、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县城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四、调查方法:

问卷法

第五篇: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电子政务实验报告二

——关于“十一五规划”期间电子政务的发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上升到另个一阶段。自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一年的历程。通过了解并比较“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期间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分析总结出当前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从而为我国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意见。

关键词: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制约因素

一、两次规划的比较

1.目标的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

2.发展的重点不同。

“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务建设面临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任务。专家认为,要做好电子政务工作,关键是要在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把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业务优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监督评价机制、互动共享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产业联动机制,尽快形成以服务为导向的电子政务发展动力机制。二是要注重管理模式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国际成功经验,推广普及国内典型做法,重点在推广电子政务业务外包、加快试行代建制、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要有所突破。三是要注重信息技术创新,通过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加强投资引导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有力地带动民族IT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为走低成本、高效益、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奠定基础,为做强信息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十二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可能在下面几个领域:第一,调整政府主导经济的管理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把政府职能的侧重点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过去,我们长期都是政府主导经济,未来中国要由政府主导经济转为市场主导经济,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第二,进一步调整政府组织结构,以深化大部制改革、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横向权力结构为重点,理顺关系,优化结构,规范政府行为,克服和抑制部门利益。第三,在城乡一体化大战略下,加快省直管县改革步伐,减少行政层级,强县扩权,管理重心下移,为未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体制保障。第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事业单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五,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制度建设方面,强化政府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制度保证。

3.内容的不断丰富。“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整体上用10个字概括:整合、协同、互联、共享、重构。整合就是对已有的政务系统,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整合。协同是重点实现业务的跨部门协同。互联就是克服条块分割、信息孤岛,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就是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水平。重构就是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

二、电子政务的制约因素: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关键的行业特性、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和战略、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行业未来的利润前景。

第一,推动电子政府建设的原动力不足。美国的电子政府是在市场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特别是进入信息社会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原有的行政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以企业为中心的各个经济主体纷纷要求变革政府的管理模式,因此,其根本动力在于“客观技术条件的变迁”。而我国的电子政府是在外国的影响下,由政府自己主动提出建立的,并非技术条件作用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由国务院牵头建立电子政府,自上而下逐级推进,因而这种推动力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第二,原有的行政体制不适应电子政府的发展。一方面,原有的金字塔式的行政组织结构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信息在行政传播过程中呈现非对称性和层级性,往往造成信息的失真或失效。另一方面,原有的鱼网状行政职能体系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原有的行政机关部门林立、层次繁多、职能交叉,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多层次、低效能的行政机构不利于信息的统一收集和整理。

第三,数字鸿沟问题。我国不仅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也较严峻。以www.xiexiebang.com域名分布(不含EDU)为例,东部沿海13个省市(包括香港)占域名总数83%,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却占了17%。由此可见,解决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非常紧迫。

第四,信息人才短缺。目前,我国拥有各类信息技术人才100多万人,其中大多数工作在企业,行政信息人才很少。我国信息人才的短缺和我国近十几年来教育政策在这方面的失误密不可分。十几年来,我国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大多就读于外经贸、金融、财会等热门专业,而那些重点大学的数学、物理等专业却成了少人问津的冷门。久而久之,造成了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落伍,在信息人才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必然利用高工资来挖掘信息人才,这样又使行政部门的信息人才纷纷飘进企业。

第五,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在计算机、网络立法这一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关于电子政府该如何建设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一件。我国人大常委会尚未制定一部系统的关于电子网络方面的法律。

下载中国奶业规模化发展制约因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奶业规模化发展制约因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制约港口发展的因素

    制约港口发展的因素 第一,铁路疏运能力不足。目前,连云港以铁路作为疏运方式的货种主要是铁矿石、化肥和有色金属。这些货种是连云港港的支柱货种,其经济腹地主要是沿桥地区。......

    制约物流发展的因素

    本文章来源于: 目前,在中国制约物流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方面: 中小工业企业在国家"放小""扶小"政策指导下,进行改制和新机制规范运作的改变,国家对中小工业企业的信贷......

    浅谈制约农村篮球运动发展因素.

    浅谈制约农村篮球运动发展因素 宿松县隘口初级中学吴纪安 谈起篮球运动,人们就会想到国内的CBA甲级联赛,更不能不想到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NBA职业联赛,那如影随形般运球技术......

    制约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资源因素及对策

    制约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资源因素及对策 制约中国化纤工业发展的资源因素及对策2007-02-10 16:48:4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隆重召开。中国化学纤维工......

    制约监理行业发展的因素

    监理行业工作的这些年 我立足山西太原一家高校校办产业监理公司工作已经有十年有余,这十年工作当中,我体会了开展工作的艰难,一直以来,我特别想做一个合格的工程,此时我说的合格......

    制约师德发展的三个因素

    制约教师师德发展的三个因素 徘徊镇蟒当学校教师王红兵 “教育兴则民族兴,师德兴则教育兴。”崇高的师德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当下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是全面......

    制约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因素

    制约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资源的匮乏和教师整体水平不高使课堂教育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满堂灌”的状态。......

    探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发展制约因素论文大全

    1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息平台我国关于农业科技以及农业科技企业的信息大多被农业部、科技部和工商行政部门掌握着,而这些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公开的,缺乏有效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