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事实婚姻的思考[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事实婚姻的思考
作者:缑敏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5期
作者简介:缑敏(1988-),女,河南焦作人,四川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摘要】事实婚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对于事实婚姻效力的问题,我国先后制订了不同的法律政策。现行婚姻法有条件的承认事实婚姻,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存在。本文分析了事实婚姻的概念和特征、产生和现状,指出现今我国婚姻制度有关事实婚姻不完善的地方,最后提出了事实婚姻的制度构想。
【关键词】事实婚姻;效力;补办结婚登记
一﹑事实婚姻的概念
根据法律关于婚姻成立要件的规定和有关婚姻法律理论,婚姻成立必须具备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事实婚姻因所欠缺的结婚要件不同分为广义的事实婚姻和狭义的事实婚姻。广义的事实婚姻有两种形态:一是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欠缺形式要件的事实婚姻;二是既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又欠缺结婚形式要件的事实婚姻。狭义的事实婚姻仅指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的男女未经登记,以夫妻的名义长久地、持续地同居生活的一种婚姻形式。显而易见,狭义的事实婚姻的社会危害性要远远地小于欠缺结婚实质要件的未登记的婚姻,因此,对狭义的事实婚姻和欠缺实质要件的未登记的话婚姻赋予不同的法律后果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我国事实婚姻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事实婚姻的现状
早在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确定了结婚登记制度,但是我国的事实婚姻一直处于屡禁不止的状态,现阶段我国事实婚姻还显现出广泛性、大量性、长期性的特点。2004年4月,全国妇联就如何修改《婚姻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民众意愿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已婚而未办理登记的人占成年人总数的4.2%,占已婚者的4.6%,而在农村,这种情况占到成年人总数的6.9%,占农村已婚者的7.5%。11%的人认为结婚没有必要登记,其中城市居民占6.1%,农村则高达15.9%。在有的地区,事实婚姻还呈现上升蔓延的趋势,在福建省连江县坑园乡,事实婚姻在上世纪50年代为20%,60年代为35%,70年代为50%,80年代为90%,近几年每年的结婚登记率还不足10%。
(二)我国事实婚姻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事实婚姻的形成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旧婚姻习俗观念的传承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古代,仪式婚是合法婚姻的标志,是封建社会的主要婚姻形式,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仪式婚姻成为人们缔结婚姻关系的普遍选择。在普通群众心目中,仪式婚姻远比结婚登记重要的多,尤其是在法制意识薄弱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酒宴结婚”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城市,即使是履行了结婚登记,婚礼仍然被视为是宣告夫妻关系的必经程序。
其二,法制宣传的不广泛和不健全。我国法律对事实婚姻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人们的法律意识较低,没有结合登记便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甚至农村的有些地方,没有登记人仍然可以取得宅基地和田基地,使得群众认为婚姻登记可有可无。
其三,现代人观念的发展变化。现代人对两性的结合重内容轻形式,追求自由,不愿承担责任。目前,事实婚姻的当事人不仅仅是受传统婚姻习俗文化影响较深,缺乏法制观念的文化水平地的人,还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甚至是深谙法律的知识分子。
其四,婚姻登记机关制度地不健全。有的婚姻登记机关无人或者无专人管理婚姻登记,或者工作人员无故迟到或早退;随意附加婚姻登记的条件,乱收费用;私自提高结婚的年龄等。
三、我国事实婚姻的立法缺陷
淡化婚姻形式是国际潮流的发展方向,许多国家对事实婚姻的立法理念,正逐渐从不承认主义向承认主义或相对承认主义发展,而且还将法律赋予婚姻的某些效力延伸适用于那些只具备婚姻事实而不具备婚姻之名的同居者。目前我国通过补办婚姻登记把事实婚姻变成合法有效地婚姻,这是我国立法的一个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其一,法律只是给予事实婚姻通过登记而成为法律婚姻的机会,却对事实婚姻的性质问题进行了回避,这必然造成事实婚姻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
其二,给当事人规避法律提供便利。《解释》
(一)第四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时算起,如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重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等,只要补办是符合了,就予以补办,这势必降低了结婚登记制度的严肃性,使当事人认为先结婚后登记也
同样可以达到法定婚的效果,从而给当事人钻法律的空子提供机会。
其三,“补办登记”制度存在缺陷。即补办登记的效力问题。《婚姻法》第八条“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这样,补办登记与正常登记并无区别,补办前的“婚姻”仍然不具有法律效力,补办登记也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
(一)中规定:“补办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实质要件时算起。”。
其四,立法上对事实婚姻制度设计的不足导致结婚制度不完善。首先,不利于婚姻法向民法的回归。随着《民法通则》的颁布,婚姻法向民法的回归已成共识。那么婚姻法的立法规范、术语等,应当注意与民法的协调一致。欠缺形式要件的民事行为原则上是无效的,欠缺婚姻成立形式的婚姻行为原则上亦应无效,只是对事实婚姻不应当界定为绝对无效。我国婚姻法只把欠缺结婚实质要件的规定为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对欠缺形式要件的事实婚姻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这就造成了结婚制度的不完善,也不利于实际操作。其次,纵观国外立法,大多数的国家都是有条件的承认和保护事实婚姻,我国有关事实婚姻的规定不利于适应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和潮流。
其五,人为地以时间为界限划分事实婚姻和非法同居时不科学、不公平的。行为的成立与否不应由发生的时间决定,同样的事实状态,发生在1994年2月1日之前的可以不补办结婚登记手续,而发生在1994年2月1日之后的则要补办手续,如果一方不同意补办,另一方想补办也补办不成,则只能按同居关系处理,这样的规定显然又是不公平的。
第二篇:事实婚姻作业
案例分析作业
2王某与张某系姨表兄妹关系,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年后自由恋爱,双方父母都认为他俩结合会“亲上加亲”。1980年10月,王某20岁,张某18岁时,父母备办酒席,宴请亲友让他俩举行了婚礼,随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生有一子一女。当地乡政府以未婚和无计划生育为由,给予了罚款处罚,村委会认为他俩是表兄妹同居,因此,不给子女上户口,不让张某落户,不分给其母子三人责任地,全家四人仅靠王某一人承包的土地生活,又无其他经济收入能力,生活极端困难,双方经常为此吵架、打架。1982年以来,他俩多次去乡政府申请补办结婚登记,以便张某和子女落户,承包土地,解决生计问题,但婚姻登记机关认为双方不符合结婚条件,不给补办结婚登记。王某见补办登记无望,全家生计难以维持,逐渐变得脾气暴躁,经常无事生非毒打张某,虽经亲友多次劝解,仍不悔改。2000年1月,张某再次被王某毒打后,不堪忍受,便向亲友及朱声称:“乡村干部一直不承认我们夫妻,从此一刀两断,各自另找对象成家。”从此便回娘家居住,发誓决不再回朱家。王某多次前往赔礼道歉,要求恢复同居,均遭张某及其父母等亲属拒绝。同年8月,张某与同村丧偶的黄某登记结婚。王某知悉后,便向县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张某与黄某的重婚罪,宣告他俩婚姻无效。
县法院审理认为,张与王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又未达法定婚龄以夫妻关系同居,属于非法同居关系,张与黄婚姻关系合法,因此判决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王某不服,以我们以夫妻名义同居了20多年,早已是事实婚姻为由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王某与张某属于事实婚姻,双方未经法定程序离婚,张某单声明脱离同居无效,张某在事实婚姻期间,又与黄某登记结婚,双方构成重婚。但由于张某系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重婚,不以重婚罪论处,在民事上宣告张某与黄某婚姻无效。
1、本案适用哪一部婚姻法?
2、张某与王某的关系是否有婚姻的效力?
3、张某与黄某构成重婚?
4、一审法院、二审法院的判决是否妥当?
5、婚姻登记机关拒绝对王某、张某补办结婚登记是否正确?
第三篇:事实婚姻问题
事实婚姻问题
2001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婚姻法》作出的修改,并不是颁布新的《婚姻法》,而是对1980年《婚姻法》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这次修改并未涉及到主要问题。所以现行的《婚姻法》仍然是1980年《婚姻法》。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五条明确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以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根据以上规定不难看出,婚姻法修改后,男女双方于1994年2月1日以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并且有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按事实婚姻处理;男女双方于1994年2月1日以后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并且有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受理案件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关于财产问题,如果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将该同居关系认定为事实婚姻,则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法夫妻关系,故财产问题应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具体意见》。如果人民法院将该同居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
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双方在同居生活期间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民法通则中的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婚姻法修改前,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我国采取有条件承认双方具有夫妻关系:
1.双方或者一方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办理;2.1986年3月15日以前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群众也认为双方具有夫妻关系,双方或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如果起诉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如果起诉时双方或者一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应当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
3.1986年3月15日以后至1994年2月1日以前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果同居时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要件,可认定为事实婚姻;如果同居时一方或者双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要件,应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
第四篇:解除事实婚姻协议书
解除事实婚姻协议书
男方:
年月日住址
身份证号码:
女方:
年月日住址
身份证号码:
双方于年月认识,于年月日生育女儿名.现两人感情完全破裂,没有和好如初的可能.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订立此份离婚协议解除事实婚姻内容如下:
1.男女双方自愿解除事实婚姻(离婚).2.子女抚养,抚养费与探望权:
女儿由男方抚养,随同男方生活,抚养费由双方共同分担(含托养费教育费医疗费),女方每年每月初日前将抚养费元,男方每月支付元.在不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女方可以随时探望男方抚养的孩子,(男方每月次探望孩子,同时提前通知女方, 女方每月次探望孩子,同时提前通知男方,时间不少于一天.3.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方式与方法.因双方认识后除了有实事婚姻外,未有共同财产.4.双方之间无共同债务.二.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不按本协议约定期限履行支付款项的义务的,应付违约金元给对方,一切违约金用于抚养孩子的额外费用.双方都将此费用行进行公开.如果任何一方对此协议不再履行, 视不履行一方主动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且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对其诉讼.三.其他
1.协议自当日签定后生效.本协议未尽事宜的地方,由双方协商后共同签订补充协议.2.本协议一式三份,男女双方各执一份,见证人一份.男方:女方:
日期:日期:
男方见证人:女方见证人:
日期:日期:
第五篇:事实婚姻效力认定
事实婚姻效力的认定
我国婚姻法关于事实婚姻效力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
(一)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二)限制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三)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四)相对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这里仅仅介绍第四个阶段,即2001年《婚姻法》颁布之后的规定。自2001年12月27日起,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者经补办登记,其事实婚姻关系可溯及既往地合法化,得到承认与保护。
200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5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首先在1994年2月1日以前,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者,只要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即可认定为事实婚姻,这一规定较之上述1989年的司法解释中必须双方同居时即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规定显然放宽了对认定事实婚姻的条件。其次,补办结婚登记是同居关系合法化的必要条件,其效力追溯至双方均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如果双方不补办结婚登记,其关系为同居关系,不视为事实婚姻。
对于被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的,同居期间的财产适用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的规定,没有约定者,适用夫妻共同财产制。被认定为同居关系的,同居期间共同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为一般共同财产,该期间双方各自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为双方个人财产,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债务,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在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与对方的财物,按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应根据双方同居生活时间的长短,对方的过错程度以及双方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酌情返还。
事实婚姻关系的双方在同居生活期间所生子女为婚生子女,同居关系的双方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9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的规定,无论是事实婚姻关系,还是同居关系,双方离异时,其子女抚养问题均依照婚姻法的这一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