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生期末总结
学年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已经到年底了。总的来说,这个学年是紧张的一个学年,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与下,我受益匪浅,在政治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思想政治方面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党支部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学习党的精神并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这飞速发展的社会。
在课程学习方面,学习各学位和专业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各科成绩达到80分以上。老师的讲授,及在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中阅读的大量参考文献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面,同时培养了收集资料及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上半学年,我主要在学习VC++,看了关于此的相关视频和书籍,重点是看了关于数据库系统开发的部分,并根据书籍内容做了一个小的数据库系统。还有就是查看关于最新的一些新技术和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对2020classroom做一个简单的设想。
暑假期间,主要是根据导师的要求编写一本书籍。同时,还看了一些VC++关于网络通讯方面的书籍。
在距离放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仍然要抓紧时间,主要是做虚拟实验,现在我正在学习VRML,在考好期末考试的同时,也做好项目。
除此之外,我还参加系里和中心内的学术活动。如日本学者的报告会,祝智庭教授的讲座等等。
在生活上,我一直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宿舍,时刻保持宿舍整洁,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教室我决不做影响学习的事情,无论在哪都努力营造一个温暖而文明的生活环境。我经常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增进友谊。与同学们搞好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我还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学习和生活方面,我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之,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改正:首先知识面比较窄,学的知识比较死,思路也不够开阔。其次,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多以理论学习为主,没有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缺乏实际地实习经验,动手能力上不强。再次是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在生活上没有规律,对时间的利用率不高,这些都需在今后逐步改进、提高。总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扬长避短,进一步认识自我,树立新的目标,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
以上是我2008以来在政治思想、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的收获与体会。我在思想﹑学习上的进步,与老师们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研究生期末总结
期末总结
时光飞逝,研一的生活就过去一半,这一学期我来到新的学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快速地完成了自己身份的转换,完成的对新的环境的适应。
首先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这一学期我一共选修了25个学分,尽量多完成学校对学分上的要求。对每一门课程都认真完成了学习、论文和考试。主要的课程有数理方程、数值分析、化学反应器分析、近代测试技术、磷酸盐工艺、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应用等。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使我的对研究生阶段需要的知识体系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对自己的今后的学习生活作出调整和规划。
其次,在平时生活中,我得到了各位师兄师姐的指导和帮助,对实验室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课题有了更新的理解,下学期还要在更多更深层次的方向向师兄师姐请教,多向快要走上社会的研三的学长学习一些反馈的经验,以指导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在课题组之外我结识了其他课题组的、其他专业的同学。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一些新研究动态,对比自身的不足,借鉴学习,使自己不局限于一点,对整个学院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最后,自己在这一学期的还是有很多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还只是单纯地将时间大多数投入到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中,对于时间的管理应该更加高效。新的学期,我应该将自己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与实验室和课题组有更多的交流和探讨,争取早日取得一些成果。
汇报人:xxx
2014年1月18日
第三篇:研究生期末总结
xxx学院研究生学期总结
专业 xxxx 姓名 xx 学号xxxx
一、本学期主要研究内容:
1、对文献阅读
2、完成相关课程
3、写小论文
4、为下学期的软件学习做准备
二、学期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我的研究生生活已过去大半,回首过去的一年多的研究生生活,我有过付出、有过收获、有过欢笑、也有过困惑和遗憾,学习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我的青春,也必将是我未来生活与工作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这一阶段,在xxx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各位师兄们的热情帮助下,在我自身的努力下,我完成了作为一名研究生的基础任务。总结过去,才能更好地奔向未来。此时,我针对自己在过去一年多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论文研究、身心素质等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希望能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能够进行得更好而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是思想政治表现。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我更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关注国家的时事政治,学习廉政教育、“四个全面”、“十八大”,“中国梦”:等等,努力让自己保持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其次是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继续认真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在研一上半期间完成了所有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并在第一学习顺利通过了国家GET考试。但是,第一学期课程的结束就不需要学习,在研一下半学期,针对大四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为了能更好的做老师的小帮手,我自学了基坑支护设计规程,岩土工程设计原理,以及相关课程。同时,为即将的研究课题做准备,我学习了高等土力学这些课程。为了与环境等专业相结合,我有查阅了一些教材,例如:工业废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废水处理工培训教材。我尽量参加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或者专家讲座,聆听前辈的经验和总结,让我获益颇多,开阔了我专业前景的视野,对专业的研究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即将到来的研究课题有了更深入的把握。当然,在读研究生生期间,对文献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研一下半学期,我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外文文献,阅读速度由慢而快,我将阅读的重点放在建筑的地面沉降方面、桩锚支护的变形方面,固化污泥技术方面。正对这几个特殊的知识面进行重点突破。刚开始我并不了解阅读文献的作用,但是随着慢慢写文章之后,我才明白,文章的好坏更需要文献的积累,阅读的量越多,掌握的技术动态也越全面,文章写起来才不会吃力,否则往往事倍功半。但是在学习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即思维还停留在大学的思考层面,还没有转化思维方式,做事比较马虎,静不下心来,这需要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尤其是要注重规划思维转变和见微知著能力的学习,并且做事能够脚踏实步。
再次是科研工作总结。在研一下半学期,我积极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如深大基坑新型支护方式研究,常州市地面沉降报告等,通过实际参与这些项目,我对岩土的桩土作用机理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大学时候和研一期间的课程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通过一些实验对理论的推导而知其然。同时,通合作完成一个模型实验,能够知道模型实验的机理和岩土工程中模型试验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并进行系统的总结,为接下来的开题报告打下了伏笔。我也知道了做一个试验所需要的步骤,即a、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即实验目的:是进行一个有效的合成,还是证实物质的某些性质,还是为了观察到某一现象,等等; b、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原料并确定实验方法:有什么样的原料,就有什么相的方法;c、根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就必会用到哪类仪器;d、细化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成功的关键环节,以及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预判各步骤现象,并整理成详尽的实验流程图.e、实施实验以验证设计的可靠性;如有问题,根据需要重回2或3或4步。做完实验,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找出数据中不合理的地方,根据实验当时的一些特定的周围环境条件,以及没有注意的地方,找出原因。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自己的团队意识、软件能力、处事的耐心等都有较大的提高。在这些研究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问题,通过与导师的及时交流、师兄师姐的不懈帮助以及自身的努力让我直面困难,养成了不怕困难、永争上游的好心态。
然后是社会实践情况。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比较积极地参加了社会实践,结合了我的研究课题与实际,在江南岩土公司参加了八九个月的实践学习,主要对静压桩的施工流程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在现场进行了实习,其中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该施工法的过程是:
平整场地→泥浆制备→埋设护筒→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并定位→钻进成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护筒→检查质量。
施工顺序:(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选择钻机、钻具、场地布置等。
钻机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设备,可根据地质情况和各种钻孔机的应用条件来选择。(2)钻孔机的安装与定位
安装钻孔机的基础如果不稳定,施工中易产生钻孔机倾斜、桩倾斜和桩偏心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安装地基稳固。对地层较软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机推平,再垫上钢板或枕木加固。
为防止桩位不准,施工中很重要的是定好中心位置和正确的安装钻孔机,对有钻塔的钻孔机,先利用钻机的动力与附近的地笼配合,将钻杆移动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顶将机架顶起,准确定位,使起重滑轮、钻头或固定钻杆的卡孔与护筒中心在一垂线上,以保证钻机的垂直度。钻机位置的偏差不大于2cm。对准桩位后,用枕木垫平钻机横梁,并在塔顶对称于钻机轴线上拉上缆风绳。
(3)埋设护筒
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当钻孔较深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在静水压力下会向孔内坍塌、甚至发生流砂现象。钻孔内若能保持比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增加孔内静水压力,能为孔壁、防止坍孔。护筒除起到这个作用外,同时好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钻头导向作用等。
制作护筒的材料有木、钢、钢筋混凝土三种。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其内径应比钻孔直径大(旋转钻约大20cm,潜水钻、冲击或冲抓锥约大40cm),每节长度约2~3m。一般常用钢护筒。
(4)泥浆制备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调制的钻孔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来确定泥浆稠度,泥浆稠度应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泥浆太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降低钻进速度。
(5)钻孔
钻孔是一道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成孔质量,首先要注意开孔质量,为此必须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压好护筒。在施工中要注意不断添加泥浆和抽渣(冲击式用),还要随时检查成孔是否有偏斜现象。采用冲击式或冲抓式钻机施工时,附近土层因受到震动而影响邻孔的稳固。所以钻好的孔应及时清孔,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的顺序也应该事先规划好,既要保证下一个桩孔的施工不影响上一个桩孔,又要使钻机的移动距离不要过远和相互干扰。(6)清孔
钻孔的深度、直径、位置和孔形直接关系到成桩质量与桩身曲直。为此,除了钻孔过程中密切观测监督外,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对孔深、孔位、孔形、孔径等进行检查。在终孔检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时,应立即进行孔底清理,避免隔时过长以致泥浆沉淀,引起钻孔坍塌。对于摩擦桩当孔壁容易坍塌时,要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沉渣厚度不大于30cm;当孔壁不易坍塌时,不大于20cm。对于柱桩,要求在射水或射风前,沉渣厚度不大于5cm。清孔方法是使用的钻机不同而灵活应用。通常可采用正循环旋转钻机、反循环旋转机真空吸泥机以及抽渣筒等清孔。其中用吸泥机清孔,所需设备不多,操作方便,清孔也较彻底,但在不稳定土层中应慎重使用。其原理就是用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吹入吸泥机管道内将泥渣吹出。
(7)灌注水下混凝土
清完孔之后,就可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要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不要中断,否则易出现断桩现象。
最后是学术论文研究。论文写作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通过写学术论文,我能够阅读丰富的专业文献知识,学习到最新的和经典的理论知识、实践案例,通过自己的总结提炼,既增长了见识,也学习了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结合我的学习情况和工作实践,我写作了xxxxx这篇文章,其研究背景xxxxx。该文章已经发表xxxxx院学报上。同时在下半年,我利用本科做的实验写作了一篇文章。
然而,目前我做的专业学术论文研究还极少,仅限于实验和分析结论,对于一些数值模拟的运用还是比较少。在研二上半学期的最后几个月,我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xxx数值模拟软件上,通过学习xxx的平面、三维、轴对称结构的建模,以及建模之后的一些后处理,对钻孔灌注桩在不同深度处的位移与现实监测数据的位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事实和想象相反,忙活了一个月左右,软件学习还没有完全入门,运行程序时经常出现错误,得不到正确的数据,所以这也是我今年的遗憾之一。
此外,我也一直坚持着较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不贪玩电脑、多参加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等等,我相信有了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我坚持与人为善、与同学朋友坦诚相待的态度,积极帮助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交到了不错的朋友,和同学们也相处得比较融洽,我坚信“朋友是第二个自己”,通过交流与沟通,与同学、朋友共同进步。
通过对前阶段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总结,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首先,做事恒心不足,我明白“事贵坚持”的道理,却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其次,做事不够自信、果敢,经常显得犹疑不决;再次,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另外,懒惰思想还时有存在。
三、下学期计划:
1、首先将主要工作学好xxx软件,利用数值模拟对小论文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从而得出一些有建议性的结论,争取在近期之内发表。
2、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给我的任务,特别是一些课题,能够熟悉并且懂得怎么解决问题。
3、多看几篇文献,留心生活中和专业相关物品的不足,写一道两篇发明专利。
4、暑期能够去实习,最好能够和我的专业相关,同时对我的毕业论文也能进行互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丰富自己的知识。对毕业,就业这一系列问题,希望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思想觉悟、道德休养、专业技能,力争做一名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也希望能给导师、家人、朋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导师签字:
第四篇:江苏大学研究生期末总结
期末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已经到年底了。总的来说,这个学年是紧张的一个学年,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与下,我受益匪浅,在政治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思想政治方面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从一名预备党员转正成为正式党员。积极参加党支部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学习党的精神并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这飞速发展的社会。
学生工作方面,我作为班级的班长,开学初期积极带领大家熟悉校园,尽快融入江苏大学这个大家庭。开学初期,各种班级问题扑面而来,诸如选课,选导师,聚餐,注册学籍等等一系列繁琐事情都要求我去解决。以前是本校的同学还好,他们对江大熟悉了,很多事情就可以自己解决了。外校的同学则基本上都来询问我,解决他们的问题耗费了我好多时间。不过随着对校园的逐渐熟悉,我的事情就逐渐减少了,基本上都是通过飞信或者QQ联系就好了。除了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外,我还要与辅导员(秦少隽)之间经常联系,以保证班级利益的最大化。周六周日,有事需要帮助辅导员去监考,本学期共监考过国家二级(VFP),线性代数,团内推优及大二英语期末考试等。监考虽然有些无聊,但是每小时30元监考费,感觉还是蛮值得。
在课程学习方面,本学期共学习了英语(写作加外教口语),数理方程,数值分析,矩阵论,弹性力学,车辆振动噪声,自然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课程。每门课程,我都尽可能的用心去学,争取得到个好成绩。除此之外,我也没有放松研究方向上的学习。本科时期,我已经初步掌握了CATIA,MATLAB,ANSYS等的入门知识,这学期进行了相关强化。同时,还学习了Hypermesh和Virtual.Lab,由于这学期的课程比较紧,这两个软件暂时学的很少,基本算上是入门吧!后来,左老师让我跟着师兄钱兴辉做徐工消防车管路的流固耦合分析。我就开始看流固耦合方面的资料,并且学习ADINA软件。前段时间六级考完了,时间比较宽裕,我现在正在认真的看华中科技大学叶绿华的《油田注水泵出水管线振动与减振策略研究》的论文,前面的理论基本明白,其中的分析作者是用ANSYS做的,我想用ADINA试着重做下,但是ADINA学的还不太好,等师兄回来,再向他请教下。
除此之外,我还参加学院的学术活动。如:2012新生学子论坛,2012年能源动力与新材料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汽车振动噪声分析解决方案ACTRAN技术研讨会等等。其中在2012新生学子论坛上,我作为大众评委参加的。同时,我还参加了江苏大学第六届星光杯课外学术竞赛,这是我本科大四的参加的比赛,历时一年,有些耗费时间,中途想一
度放弃的,但是由于辅导员的一再督促,我最终坚持了下来。最后得了一个二等奖,也算是对过去一年努力的肯定吧,毕竟星光杯也算是江苏大学校内最高的学术竞赛了!
在生活上,我一直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宿舍,时刻保持宿舍整洁,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工作室我决不做影响学习的事情,无论在哪都努力营造一个温暖而文明的生活环境。我经常与大家交流心得体会,增进友谊。与同学们搞好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我还积极组织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学习和生活方面,我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之,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改正:首先知识面比较窄,学的知识比较死,思路也不够开阔。其次,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多以理论学习为主,没有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缺乏实际地实习经验,动手能力上不强。再次是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在生活上没有规律,对时间的利用率不高,这些都需在今后逐步改进、提高。总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扬长避短,进一步认识自我,树立新的目标,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以上是我2012年在政治思想、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的收获与体会。我在思想﹑学习上的进步,与老师们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材料研究方法研究生课程期末总结
1.根据IUPAC定义,多孔材料是如何分类的? 多孔材料分为微孔材料、介孔材料、大孔材料。
2.N2吸附-脱附理论中,有哪些计算比表面积和孔径的理论模型,都是基于怎样的假设? Langmuir吸附,单分子层吸附,物理吸附;
BJH,HK,BdB,DH,DA,SF,NLDFT等方法
3.材料的哪些物理参数可通过N2吸附-脱附测试获得? 孔径、孔容、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参数
4.XRD测试过程中需主要调整哪些参数以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狭缝宽度、扫描速度、时间常数、加速电压与电流
5.XRD主要测试材料的哪些参数? 物相-晶体结构、晶体参数-晶胞参数、结晶度-纯度与含量、晶粒取向、纳米晶粒大小
6.XRD测试方法有何特点? X射线物相分析特点: ①鉴定可靠,因d值精确、稳定; ②直接鉴定出物相,并确定物相的化合形式; ③需要样品少,不受晶粒大小的限制; ④晶体结构相同、晶胞参数相近的物相,有相似的衍射花样; ⑤不能直接测出化学成分、元素含量; ⑥对混合物相中含量较少的相,有一定的检测误差。X衍射分析法特点: ⑴非破坏性和大面积上的均匀性; ⑵对结构和缺陷的灵敏性; ⑶对成分、组成、结构和缺陷等参量单一对应性和可定量测量性; ⑷制样简单且代表实际使用材料的真实性。
7.电子束和固体样品作用时会产生哪些信号?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主要用哪两种信号来成像? 电子束和固体样品作用时会产生的信号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主要用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来成像。
8.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样品主要有哪些特点? ①制样简单; ②景深大,适用于粗糙表面和断口的分析观察,图像富有立体感、真实感,易于识别和解释; ③放大倍数变化范围大,可15~80万倍; ④ 具有相当的分辨率,一般为1~3nm; ⑤可进行多功能分析(如与X射线能谱仪配接,可在观察形貌的同时进行微区成分分析); ⑥可使用加热、冷却和拉伸等样品台进行动态试验,观察各种条件下的相变及形态变化等; ⑦可通过电子学方法方便地控制和改善图像的质量。
9.SEM在分析样品时,主要需要考虑调整哪些参数以获取真实的样品信息? 加速电压、电子速减速、工作距离、光阑、扫描模式、探测器、制样
1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与一般SEM有何区别,它又有何优势?
用强电场使金属、氧化物、硼化物发射电子的原理,可以制造高亮度的TEM或SEM的电子枪,称场发射电子枪。
FESEM的主要特点是电子枪亮度高,分辨率高,并可在低加速电压下观察不导电试样。FESEM的电子枪真空度要求高(10-8Pa)。
11.EPMA主要进行材料的哪些参数分析? EPMA:成分分析,形貌观察。以成分分析为主,主要用WDS进行元素成分分析,出射角大、有OM,电流大,有较成熟的定量方法,所以定量结果准确度高。
真空腔体大,成分分析束流大,所以电子光路、光阑等易污染,图像质量下降速度快,EPMA二次电子像分辨率约为6nm。
12.在进行EPMA分析时,需主要注意哪些操作参数,包括制样与样品分析等?
加速电压、电子穿透深度、过压比、颗粒大小、特征X射线、测量时间、电子束直径、束斑、分光晶体、表样;
分析前必须使仪器处于最佳状态,如束流要稳定,电子束合轴良好,流气式谱仪的P10气体要开一小时以上等。
入射电子的能量必须大于被测元素线系的临界激发能;试样中产生的特征X射线要有较高的强度,并有较高的信噪比;在不损伤试样的前提下,分析区域应尽量小;各分析条件不是独立的,必须根据分析的试样情况综合考虑。
13.能谱与波谱各有哪些特点? 能谱和波谱性能比较
比较内容
WDS
EDS 元素分析范围Be—92U Be—92U
定量分析速度
慢
快
分辨率
高(≈5eV)
低(130eV)检测极限
10-2(%)
10-1(%)定量分析准确度
高
低 X射线收集效率
低
高 P/B(WDS/EDS)
14.什么是透射电镜(TEM)? 透射电镜是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作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的一种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数的电子光学仪器。
15.单晶、多晶和非晶态物质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分别有何特点? 规则的衍射斑点、同心环、漫散的中心斑点
16.根据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可确定材料的哪些参数? 晶格参数、晶体结构、晶面间距等 17.表面分析可分为哪四种方法?它们各有何特点? 常用表面分析技术的中英文名称及缩写
IRRS: Infrared Reflection Spectroscopy,红外反射光谱;
XP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 AES :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俄歇电子谱;
SIMS: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二次离子质谱;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扫描电子显微镜;
EDS/EDX: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zer,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 EPMA: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亦称EDAX(Electron dispersion X-ray analysis);
ELL/EPM: Ellipsometry,椭圆偏振术;
ISS: Ion scattering spectroscopy,离子散射谱;
LEED: 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低能电子衍射; RBS: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卢瑟福背散射;
STM: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扫描隧道显微镜;
SNMS: Sputtered neutrals mass spectroscopy,溅射中性粒子质谱; FEM: field-emission microscope,场发射显微镜;
18.什么是AAS、ICP?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共同点? AAS(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即为原子分光光度计,又称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作为激发源的一种新型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19.AAS、ICP定量测试元素组成的原理是什么?
将发自光源的某种元素的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被测元素的原子蒸气,测定被吸收的辐射能,从而得出试样中元素的含量。
20.AAS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在测试时应主要注意哪些操作条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多种结构形式。以单光束型仪器为例,其仪器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发射待测元素的锐线光谱的空心阴极灯;使试样蒸发成原子蒸汽的火焰原子化系统;分离谱线的光学系统和信号检出、放大及读数的检测系统。
应注意电流、吸收线、火焰类型与状态、吸收高度、狭缝宽度、分析方法等操作条件。21.DTA与DSC两种表征方法有哪些不同之处?
在差热分析(DTA)中试样发生热效应时,试样的实际温度已不是程序升温所控制的温度(如在升温时试样由于吸热而一度停止升温),试样本身在发生热效应时的升温速度是非线性的。而且在发生热效应时,试样与参比物及试样周围的环境有了较大的温差,它们之间会进行热传递,降低了热效应测量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克服了差热分析的这个缺点,试样的吸、放热量能及时得到应有的补偿,同时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始终保持相同,无温差、无热传递,使热损失少,检测信号大。故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在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精确度上都要优于差热分析。
22.影响DTA或DSC曲线的实验因素有哪些?
影响DTA或DSC曲线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操作方面的因素,样品方面的因素,仪器方面的 因素。
①操作方面的因素
加热速率的影响:随着升温速率加快,温度滞后现象严重,因而热分析曲线的峰温向高温方向移 动。
气氛的影响:可以被氧化的试样在含氧气的气氛中出现氧化放热峰,在氮气或其它惰性气氛中就 没有了氧化放热峰。
压力的影响:在进行气氛差热分析时,对于放出气体或消耗气体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气氛压 力对平衡温度有明显的影响,对DTA的峰温有较大变化,如热分解、升华、汽化、氧化、还原等。另外,峰温移动程度还与过程的热效应大小成正比。实验证明,气氛压力提高,起始温度、峰顶温度、终止温度都向高温移动;反之,气氛压力越低分解出来的产物越容易离开样品表面,促使分解温度越来越低,同时DTA曲线的分辨率越低。流动气氛的影响:一般在流动态气氛中峰温向低温移动。②样品方面的因素
试样量的影响:一般在5~20mg左右,最新仪器有用1~6mg的。试样用量越多,内部传热时间越 长,形成的温度梯度越大,DTA峰形成扩张,分辨率下降,温度滞后严重。
样品粒度的影响 :一般认为随颗粒度减少,峰温降低,峰面积减小。因为样品粉碎到一定粒度,结晶度发生变化,试样内能增加,使DTA热效应变小,峰温降低。
试样装填的影响:试样的堆积程度对热传导和气氛扩散有明显影响,密堆积利于热传导而防碍气 体扩散。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时要保证实验条件尽量相同。③仪器方面的影响因素
热分析仪的设计和制造要求样品容器对称性好、热容量小,对差示热电偶检测器要求对称性好、热电势大、热容量小、灵敏度高。炉子的恒温区要大,温度梯度要小。样品架在炉中的位置要使 试样与参考物处于完全相同的条件。
23.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简述DTA、DSC以及TG三种表征手段的应用有哪些? DTA:1.定性分析:定性表征和鉴别物质
依据:峰温、形状和峰数目
方法:将实测样品DTA曲线与各种化合物的标准(参考)DTA曲线对照。
2.定量分析
依据:峰面积。因为峰面积反映了物质的热效应(热焓),可用来定量计算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 或测定热化学参数。
3.借助标准物质,可以说明曲线的面积与化学反应、转变、聚合、熔化等热效应的关系。DSC:1.物质的鉴定
由等可鉴定物质,有的可起指纹图作用。
2.热力学研究:相图,热力学函数,如潜热、比热、反应热等。
3.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热分析本身不能直接反映结构,是测其“热”性能,与结构 测定法对比可研究两者关系。
4.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活化能、级数等。
TG: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评价材料热稳定性、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热特性、研究添加剂的作用、研 究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共混和共聚、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固化、研究高分子材料 的氧化诱导期、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热稳定性、分解反应和脱水反应、研究催化剂、研究络合物和金属有机化 合物、测定相图、测定纯度、研究磁性变化(居里点测定)、研究与气体介质间的关系、研究热分 解过程和机理、研究反应动力学
在矿物科学中的应用 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bruce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