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阶段总结1
《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的子课题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凤山中学 英语课题组
2007年9月---2008年8月
在短短的一年里,我们遇到了很多初中英语教学方面令人头疼的问题,例如新英语教材中的词汇量太多,学生识记的问题;面对英语知识点多而复杂学生掌握和巩固的问题;甚至到学生的作业和课堂回答积极性的问题。而在这是,我们想到了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让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能够有一些提高。以下便是一点点关于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实践,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与指正。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体目标设置上,重点突出“语言运用(Language use)”的理念,换言之,培养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系统发展的脉搏和主要任务目标。任务型英语教学(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务指的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为完成任务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是二位同学并排(而非面对面)而坐,学生面朝教师和黑板。现行牛津版教材强调英语的语言的交际功能,在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必须在课堂中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传统的这种教学形式缺乏真实感,交际性不够强,严重制约了学生多方面、多交叉、多立体的语言活动,不利于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其二,课堂中一个教师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面对几十个学生进行语言教学,他们存在着生理、心理、认知、能力、情感、品德等方面的极大的差异,教师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均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结果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消极,致使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教师、学生只能加班加点,疲于奔命,不仅造成素质教育的空谈,而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产生了潜在的、不可挽救的危害;其三,学生在智力、生理、心理、学习品质等各个方面呈现出严重的参差不齐的现象,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困则思变”,还按原来的形式组织教学似乎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无法解决很多困扰我们教师的问题。其四,现在的学生几乎均为独生子,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自我、自主意识较强,但给予别人的关心和友爱的意识和行动则显得严重不足,于是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关心”便成为英语课堂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之一。改变原来课堂的组织形式,成立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三人或四人以小组面对面而坐,营造真实的环境,加强语言的交流,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中潜在的能量和热情,互帮互学、互学互促,协作学习,共同进步,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情感、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2.实践的目标
根据以上面临的困境,我常常想去改变英语课堂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学生英语语言交流的真实性、自然性,“优帮差”、“差促优”,共同探讨,一起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一种自然、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接受“学会学习”、“学会关心”的方法和理念,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终生和谐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可持续性的基础。
二、实践的过程
在本学年里尝试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实践。
1.准备工作
(1)我学习了一些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经验材料,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设计实践的计划、方案。(2)与初一年级英语组的各位老师沟通,交流彼此对这项实践的看法;并谈谈自己的实践设想,希望得到支持和帮助。(4)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交流和分析该班每个学生的心理、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品德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做好思想工作,根据“好中差搭配和学生自愿组合相结合’’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为15个能团结向上、协作进取的学习小组,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5)制定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从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整个过程的检查、监督、辅导、评价的等全过程)。
2.教学实践
(1)按教学计划和全体学生的具体情况愉快地、高效地完成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2)每节课后,每个一星期、或不定期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由学生反映侧头看黑板较累、不方便,后做出调整:当老师讲解重点、难点时,学生不必转动椅子,可以转过身来听讲)。(3)学完每个单元后进行单元测试,跟踪比较原来的成绩,及时分析小组与个人进步、退步原因。(4)在教研组、备课组、校级的公开课等,再广泛听取其他老师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实践目标、内容、方法等,争取最优的教学效果。(5)与其他同年级的班进行比较,随时调整实践计划、方案。
3.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小组学习前指导:课堂中,教师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及学习方法。(3)小组学习、教师巡视:小组学习(如朗读、背诵、写作、讨论、辅导、交流体会等形式)、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活动,特别注意关注小组中有困难的学生。例如教材Reading部分的教学就由学生小组进行。(4)教师或学生解答集体性的问题、组与组交流。(5)多层次学生练习、小组检查、反馈信息(如掌握情况、其
他疑难之处等)。(6)教师、小组长根据自主学习上的自我评价表来评价小组学习效果(如纪律、互助、自学等)。(7)布置作业(独立完成、小组传阅、组长审查、交科代表、交教师)。
三、实践的一点成效
1.教师方面。
由于教师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有了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及时向小组其他成员询问、提问,解决疑难问题,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则重在课堂的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难点的点破、随时答疑和对差生的辅导等方面,整个课堂始终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的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得到了极大地调动和发挥,许多知识是在小组中通过互助的形式掌握的。这样教师教得轻松、高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导学者”,学生成为“实学者”。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实施一些宏观性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讲得精而少,学生则练得广而多。
2.学生方面。
(1)由于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学得积极、主动,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都能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学有所得,学有所进,全班英语成绩稳步提高。及格率上升了,差生率下降了,在多次校内月考和区内考试中,差生都能维持在3人左右;(2)在分组学习中,教师根据每组、每人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学生分层学习,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学,让学的好的同学更好。该班有一些学生英语基础扎实,能力较强,教师鼓励他们在课堂上除了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外(如熟练掌握该节课的内容、帮助组内同学学习等),还要求他们广泛学习、阅读其他英语材料,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能力。(3)大大地提高
了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极大地改进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的方法是成功之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该班原有很多位同学成绩一直不及格,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自信心,学习效果极差。但自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此种情况有了改变,他们在我面前说到:我原来不喜欢英语,但现在慢慢喜欢上它了!他们重新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体会到了英语学习中的快乐!。(4)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思想品德,养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的行为习惯。每个学习小组有一位小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的学习,肩负着提高本组每个成员学习成绩的重任,他们勤于思考,认真负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他们本人的成绩不仅提高了,而且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他们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小组成员的“小老师”,组织、督促、检查、汇报、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学习的经验,不断吸取他人之长,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在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小组活动中,全班学生始终处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动态之中,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真正懂得了关心别人的意义、学会了如何关心别人,尤其是那些学习上需要帮助的人、并享受到了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1)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
在这一年里,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小组合作学习记录本,用来记录学生个人和小组得分,主要由作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听写、课堂回答、课文朗读与背诵等组成;每天一总结,每周一总结,评选最优秀的三个合作学习小组;每学期一总结,评选出优秀的小组若干个;并以一定的奖励。
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与合作学习评价结合起来。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业、英语作品、表扬卡等。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五、结语。
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较快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合作式学习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第二篇:阶段总结定稿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同心县下马关中心学校课题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 “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自2010年12月被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以来,我校课题研究小组依据课题研究的步骤有序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实践活动。现将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近一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
1、学校基本情况:下马关中心学校地处同心县东部,距县城80千米,与盐池县接壤。近几年随着移民搬迁人口剧增,适龄儿童也在不断的增加,现有人口44110人,小学在校生4596人,教师195人,支教教师11人。现有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19所。师资平均年龄49岁。
2、教师基本情况:下马关中心学校教师新老交叉,原有老校教师90%都是本镇长期定居的,且年龄过大,其中民办转正教师占85%,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很少;新移民学校教师都来自大山深处,习惯于10-20名学生的小班额教学,对于目前的大班额管理一时难以适应,且老师间的知识结构差距很大,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题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以这次区级立项的课题研究为契机,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相关教育教学改革的资料、课堂纪实、案例等。促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树立新的育人观、教学观、学生观。重点放在对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理解、诊断、设计与制定、表述、实施、落实等环节,致力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课堂角色的转
1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 “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来,我们首先成立了下马关中心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活动有了人员和物质上的保障。
2、成立了课题研究与实践小组。根据我校点多、面广、线长的实际,抽调了各校在语文教学中成效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市级名师、县级名师、骨干教师组成了课题研究与实践小组。为确保语文教学 “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课题组集体广泛大量的搜集、整理、筛选相关资料,精心制定了本课题的实施方案,已上报宁夏教育厅教研室。
3、认真修改课题实施方案。根据区教研室《审批意见表》的指导意见对课题方案进行了修改。着重对修改建议中第三点、第四点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并聘请我县教研室专家对本课题方案审查指导,对课题组成员分工情况进行了重新整合。
4、建章立制促长效。为确保“三维目标”实践与探索工作的顺利完成,制定了《下马关中心学校课题研究与实践过程性管理实施方案》。使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常态化,形成了我校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明确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制定了奖惩办法,提高了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5、召开课题开题会。2011年3月11日召开专门会议,就课题组成员近几个月的研究进展情况在开题会上进行交流。通过本次交流和讨论,使我们认识到本课题研究范围很广。它包含了小学阶段“识字与写字教学中的三维目标”“阅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写话与习作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三维目标”。通过交流使我们认识到对课题研究有必要进行全新的、整体的、系统的认识。会议要求将下一步重点工作放在系统学习
“三维目标”的理论知识上,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思路,找准研究方向。
6、重点研读、领悟。对课题组成员收集大量关于本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系统的集体学习,并邮购了《小学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操作丛书》一书,把本书进行复印保证课题组成员人手一书,并以本书为主要学习资料并结合其它有关资料加强了理论学习与研究。学习方式是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学操作丛书》的结构,课题组成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每人讲解一个章节,主要以个人对三维目标的学习、领悟为主。
同时,课题组成员对在影响语文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因素;在语文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策略、途径的方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的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夯实了研究的理论基础。
7、研究成果得以转化。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的论文被《宁夏教育》等刊物发表。课题组对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研究材料汇编成册,形成了《下马关中心学校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课题研究资料汇编》。
8、典型案例 :如对一年级《胖乎乎的小手》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研究。爸妈的双手能工作,姥姥的双手会做饭,兰兰也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首先有课题组制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让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实践制定的目标,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在听课中观察实施情况和详细记载影响落实的因素。课后授课教师进行了教学反思。课题组对课堂中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了总结,对影响落实三维目标的情况深入探讨,形成了研究资料。然后再在其他班级继续教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重点注意,教学效果比第一节课明显提高。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新教材实施已有一段时间,对“三维目标”的课题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一步深入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发现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
⑴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制定:因教师知识结构差异和对新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能准确制定三维目标,相关内容存在不衔接,不明确,不符合学生实际的现象。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不能有效的整合三维目标。
(2)三维目标的表述与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习惯着重“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对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与情感态度完全置之度外,弱化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师因没有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支撑,在教学前设计时就忽略了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是构成学习结果的有机整体。因此教学内容设计单一,结构松散,零敲碎打,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
(4)课堂教学的评价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注重朗读与感悟,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花里胡哨,留于形式。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东拉西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过度整合,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削弱了学科特点。
这些正是造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太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中。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与途径,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也成为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四、下阶段课题研究思路
通过一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我们对语文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落实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正如我们老师所说:“如果不是此课题研究的机会,我们根本不知道三维目标究竟是怎么回事,也不会去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平时就借助工具书把三维目标一抄完事,没有重视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的重要性、指导性。”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课题组认为,此课题的研究范围太广,我们现有的人力、能力方面都不能有效的适应研究。下阶段我们打算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实施方案以便方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方案更人性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1、完善和修改课题方案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这样我们就可以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专门探索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落实的途径、策略,有效整合阅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2、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组织进行尝试研究。采取个体实践、同伴互助、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并分类积累过程性资料。分低、中、高年级段进行探索与实践。2012年10月,阶段交流,修订完善。集中组织、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分析问题,调整探索思路和实践方法,进一步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3、2012年10月-2013年3月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组织指导深化课题研究。课题组随时对课题的研究进程和档案资料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典型,适时推广成功经验。
4、2013年4月-2013年9月完成本课题过程资料的分类、汇总与结题资料的撰写。
5、申报课题结题。
6、总结、评比与表彰。以上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是我校课题组一年的做法和点滴收获,不妥之处恳请宁夏教育厅教研室马兰老师及各位专家给予指导,为我校课题组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中心学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组
二0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阶段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州党委八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根据自治州教育工委的部署,我组组织开展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现将八年级组开展主题教育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2011年3月至9月我校“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工作要点:按照五中主题教育安排意见,我组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好“新疆精神”大讨论活动,认真抓好“新疆精神”大讨论的成果转化与宣传工作。
二是围绕“一反两讲”、”喜迎首届亚欧博览会”为主题,开展庆祝活动。加强我组深入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自治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把我组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努力完成党代会确定的教育发展的各项任务。
三、结合年级组自身的特点继续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利用每周三下午政治学习时间,开展以主题教育为内容的教职工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和学生以“我心中的祖国”、“我热爱的家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在五月举办“在国旗下成长”双语演讲比赛,开展民汉学生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六月举办“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会”。组织师生员工开展“观看红色影片、传唱爱国歌曲、读看革命事迹书籍”等系列活动,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伟大祖国、对美好家乡的热爱之情。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载体不够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创新不够,实效性不够强;二是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不够;三是在典型宣传上力度不够,有些先进典型和经验不能及时挖掘和推广。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全力加以解决。
第四篇:阶段总结
青 蓝 工 程 阶 段 性 反 思
开学伊始,知道我可以继续任教初三数学,心情很激动,终于可以和我的孩子们一块成长。激动之余又有些担心,特别是我的搭档们都是很有经验的“狼”,但是我知道学校领导肯定会给我一定的帮助,让我可以更好地成长。
果然学校领导安排唐老师做我的师傅,真是太棒了,看看我们的毕组长多么优秀(她曾经也是唐老师的徒弟),相信我也会更棒的。
唐老师不愧是一名好老师。好师傅,在办公室她经常对我说,“小年轻的就得这样,机会是自己争取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多去听课,不但是听我的课,还要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备课,多批作业,不能经常玩电脑”。
对于初三的课程我虽然没有教,但是我并不陌生,暑假在家闲暇之余,把几本参考书的题做得差不多,所以在《分式》这一章不管是对课标的把握还是对类型题的分类汇总,总体上我还是可以掌控的。但是在第二章《相似图形》上我就感觉有难度,这一章是中考的重点,类型题,图形变化很多。师傅总是很耐心地给我讲解各种类型题,图形如何变化。包括晚上作业应该如何布置,那些是基础题,那些是变式题,那一类题的关键点是什么。很多时候都还没有等我问师傅,她就已经主动来告诉我了。师傅还经常去听我的课,哪个地方讲解不到位,板书有什么问题,还有课堂提问的小细节,师傅都很耐心的帮助我,真的是非常好,非常感谢。
我很多时候也不是单单局限于问自己的师傅,对于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有的时候在办公室方便问谁我就问,有的时候和毕在去教室看班的路上讨论,有的时候和纪老师在教室走廊外请教问题,有的时候拿着凳子就跑到孙老师教室,今天早上刚来孙老师就叫我“汤,你讲位似作图了没,这个地方作图你要注意什么什么问题,学生是最不会的”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给我讲解仔细,心里真是高兴,真是感谢。
但是开学这两个月我也存在这很多的不足,比如偶尔哪个周会懒得去听师傅的或者其他老师的课。在以后的时间里我还要继续努力,多听课,多反思,嘴要勤,腿要勤,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阶段总结
《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之《视频素材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课题阶段性总结
盐池三中
毛艳华
2014年我参加了校内的《信息技术与初中学科整合的探究》课题研究工作,加强思想品德课学科内容与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事政治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现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能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我参与此课题的目的,为了使以后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特将近一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进行理论学习,作好课题研究准备
1、了解并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研究的方法。
2、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与目标,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主要模式,行动研究法,建构主义理论等。我主要对建构主义理论做了认真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赋予学生的使命是:自主地学习,主动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必须的学习资料,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对话,建构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锁定研究目标和内容
(1)促进信息技术全面运用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的教学结构。(2)进一步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凸现出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定期进行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和可见的制作,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具体工作
1、做好对学生在信息技术问题上的了解及思想品德课中存在的问题的问卷调查和调查统计工作,作好课题论证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2、进行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提高:对 PowerPoint、Word、Excel、Flash等多媒体软件进行了学习,力求做到能熟练使用。
3、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听课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力求尽快用现代化教育思想来武装头脑,并对观摩课,尤其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课例进行了分析,深入探究本节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情况,对优点、亮点、不足之处和需改进的地方做了分析和记录。
4、在校内组内参加各种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活动,将运用多媒体技术列入公开课、开放日交流课、说课和优质课竞赛的一个必要条件,积极参加各级多媒体课件制作、论文及教学设计比赛,并期待取得一定的成绩。
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整合的内涵认识肤浅,导致教学模式落后,没有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
2、混淆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绝对化,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学生主体作用的理解过于绝对化,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多做,教师要少说最好不说,从而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电脑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实践活动不围绕主题等现象,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极端化的出现。这样,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的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必要的师生交流更没有达到。
3、课程整合中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了其它教学资源。
任何一种媒体都不是万能的,它们不能互相取代,但是可以相互补充,网络亦然。它的兴起的确为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资源的多样性、通讯的实时效、数据的共享性等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条件,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它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情景中的学习。众所周知:在教学中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教学媒体,网络也是如此。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所有教学步骤都使用了网络资源,而且绝大部分仅仅使用网络资源,无视录音、录像、挂图等学习资源的存在。他们认为只有把所有的图片、声音、文字都放到课件中去,那才是整合课例。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度不够,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且只停留在媒体观上。
众所周知,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要求授课教师在进行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时,需要密切注意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片面强调以“学生乐学”为中心,单纯用课件、文字来播放或呈现内容,或在网络环境下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学生获得的都是互联网上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教师这样盲目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博得学生一笑,教学方式却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不仅没有为学生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学习环境,连原有的教学目标也未能达到。同时,一些信息垃圾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五、政治课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后期研究构想
(一)构建与本课题相适应的的评价体系
(二)建立专题网站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优秀教学资源
(三)对使用新教材的年级进行教学内容分类,构建知识树,研究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网络教学、哪些内容适合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