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修模块二作业
认真回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且表扬要多于批评。”这句话对我的印象最深。
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表扬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学习动机。客观、公正和及时的批评,可以促使学生改正错误缺点,但过多的、过重的或不恰当的批评,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使学生对评价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只有对分数持正确的观点,分数才能起到积极的激励学习的作用。
(2)表扬与批评都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尤其是批评,不能翻陈年老帐,要善意地、恰如其分地指出错误,鼓励学生改正错误,取得进步。同时,表扬和批评必须是有目的的,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要能反映出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关注。
(3)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对学龄低的儿童,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所起的作用较大。对年龄较大的学生,通过集体舆论来进行表扬或批评效果更好。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应更多一些鼓励与表扬。而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之处。
(4)在表扬与批评学生时,教师的言语应该隐含着学生如果付出更大的努力,在将来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的信息。
教师的表扬是学生战胜困难、不断进步的动力!
学生厌学的原因是我主要研究的方向
一、探究学困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内因
缺乏学习动机的学困生,构成他们进步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情感、意志和兴趣方面的缺陷。这些非智力因素构成的主要障碍有:
1.动力障碍
动力机制是激励人们为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内因,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认识,即认识到行动对自己有意义;二是情感,即人们对行动有兴趣。学困生缺乏学习动力,在认识上也有误区,有的以老子的存折为资本,不知财富的创造需要奋斗;有的认为读书越多越贫穷,不知知识的经济价值;有的认为读书太辛苦,不如吃喝玩乐享受;有的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不如赶快去找份工作实在。
2.意志障碍
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非始终由兴趣所牵引,它随时接受着困难、挫折,甚至痛苦等情感的考验。由情感转化而来的动机能得以强化、能将一般兴趣升华为稳定兴趣的乃是意志。学困生在意志方面缺乏自觉性。他们在一切需要意志努力的活动面前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依赖老师、家长的督促或帮助,极少能主动完成。和一般学生相比,他们的神经控制机能较弱,忍耐性较差。
3.习惯障碍
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更多更重要的任务。学困生未养成良好习惯,其进取心往往被积习的包围和干扰所泯灭,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往往懒于动手、懒于思考、懒于提问,或者粗心大意、草率马虎;或者不做作业、抄袭作业;或者不会阅读,从不预习、也不复习,终日无所用心,上课不专心,总是左顾右盼,自己无心学习,还妨碍他人学习,他们易受某种特殊兴趣爱好的干扰,如迷恋于游戏机或某项体育运动而玩得精疲力尽。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他们学习活动的进行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可见,那些学困生的学习障碍不是因为智力低下,而是由于原来的学习基础没有巩固,学习无动机,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如何让学困生也能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呢,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习前进的动力,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应帮助他们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这一点上,教师可帮助其先确定短期的学习目标,如一星期,一个月或一单元,一阶段的学习目标等,对学生在此期间加以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用后进生所制定的学习目标来激励他们,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而喝彩,使其尝试成功的喜悦,更加奋发。然后再加以长期目标进行诱导。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有了动力,学起来也就有了方向。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了学困生前进路上的一大障碍。因而,教师首先要教会他们学习,特别是起始阶段,学生可塑性强,不要等到学困生形成的时候才去抓。学困生无疑更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通过适当集中和分散强调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如对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记忆、考试等各方面进行详尽的指导。
譬如新授课的预习环节,我对学困生一一作指导:在学习新课前,根据要求,借助工具书,生词表等对所学内容进行学习,初步了解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且对不明确之处作出勾画,提出质疑,明确课堂上学习的目标。在新课前,我则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进行预习。这样到了学习新的内容时,这些学困生就不至于掉队。
3.找回丢失的学习信心。
要使学困生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就要因材施教,按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程度进行分类,把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在不降低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难度,尽可能照顾学困生的需求,使他们也尝到“摘果子”的甜头。上课时速度也可适当放慢,让“学困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例如,在讲重点内容时,就要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在要“学困生”回答问题前,让他们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有关知识。
同时,在上练习课,设计针对性练习时,我尽量照顾到学困生,设计的习题难易程度也是呈阶梯状上升,让每一位学困生都能在努力后及格通过,每堂课有所进步。对于个别确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单独辅导,使其顺利达成他们能力范围内的学习要求。
4、提升积极的学习情感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学困生,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很自然地能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转“困”学为“乐”学。也只有教师的情感天平能恰到好处地往学困生的心里倾斜,才能将学习的动力如汩汩请泉,活泼泼地输送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之,我们要抓住学困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活动的特点,努力挖掘起他们内在的潜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法辅导并辅之以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打开他们的心扉,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
引起厌学的家庭因素
下面我就引起学生厌学家庭方面的因素谈谈自己的认识。我认真开展了许多个案追踪分
析,收集到大量引起学生厌学的家庭原因方面的材料,主要归纳为:
(一)、“望子成龙”引起的厌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很大的比例。父母往往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或者愿望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他们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高分”。为了保障孩子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父母从不让孩子做任何学习以外的事情,他们还时常对孩子说:“学习至上,成绩至上。”甚至在节假日也不让孩子休息,不是请家教就是让孩子参加英语班、数学班、美术班、音乐班……在父母眼里,只要孩子在不断的学习就是好事。可是他们忽视了孩子好玩的天性和孩子稚嫩的肩膀所能承受的压力,很多孩子不堪重负,羡慕同龄人的快乐生活,就潜意识的产生了厌学情绪,并故意与家长对着干或者是持续冷战。
(二)、“顺其自然”的教育态度引起的厌学。很多家长因为忙自己的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或者是因为自身层次的局限性而无奈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许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的事情让给了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中,这些孩子就成了他们的“重心”和“中心”。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爱中便滋生出一个个缺乏生活经验、责任感和自觉学习能力的孩子。有的家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愿望和教育方法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成了熟悉而陌生的人。每天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却不知孩子在想些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怎样与孩子交流、沟通。于是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找老师告状、诉苦,甚至常常在老师和自己的孩子面前感叹:“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真的无从下手了”。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学习动力,不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产生“学与不学都无所谓”的学习态度,从而引起厌学。
(三)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引起的厌学。在我们这种偏僻的贫困山区,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尽管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已经解决了所有贫困孩子学费的问题,但并不能完全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许多孩子离校比较远,想读借宿制班级,但家庭经济又不允许,单靠国家的借宿制生活补贴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这些孩子早出晚归、爬山涉水、生活窘迫,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巨大的压力。长期的不堪重负下,许多孩子宁愿选择放弃学习,从而产生辍学的念头。
(四)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引起的厌学。我们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长期环境。”孩子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很多困扰和很大的压力,甚至使孩子产生心理偏差。我班就有四、五个不和谐家庭中出来的孩子,他们有的父母长期吵架、打架,有的父母长期分居,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是单亲。这些孩子中,乐观向上的几乎没有,大多郁郁寡欢,不善言谈,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被忽略的。
学习动机一直都是老师们和家长们特别重视,也是很希望自己孩子在任何学科都能有的积极状态,学习了马教授的讲座,使我知道了,孩子学习动机的积极性不仅仅取决于孩子自己对学习的热爱程度,也包括家长的引导,社会舆论的影响,的确现在有好多的社会现象影响孩子们对学习的执着追求,包括身边出现的一些事例、电视上报道的一些新闻,我们作为家长作为教师,不要再把重重的压力都给孩子们,不要对孩子们的要求那么苛刻,我们也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要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们,共同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地、良好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自信心,创设良好的情景,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真心地感谢马晓晶教授的讲座,我会改正身上存在不足,积极为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产生而不懈努力。
认真回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这门课,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逼他喝水。”反思:“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逼他喝水。”这句话
更加形象的诠释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刚从教的时候自己从没有想过学生厌学的原因什么,就是一味的让学生必须学习,不学不行。今天看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才明白学生厌学是有原因的,必须先分析掌握原因,再找到适合他的学习动机去激发,因为学生养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推动着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第一,唤醒学习的情绪状态。可产生如好奇、疑惑、喜欢、兴奋、紧张或焦急乃至冲动等情绪。第二,增强学习的准备状态。易于激活相关背景知识,降低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知觉和反应阈限,缩短反应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第三,集中注意力。将学习活动指向认知内容和目标,克服分心刺激的影响。第四,提高努力程度和意志力。延长学习实践,增强认真程度。遇到困难甚至失败时坚持不懈,直到达到学习目的。
知识技能是重要的,但学习品质是更重要的。教师把“一匹匹小野马”带到知识这条河的岸边,让们愉悦地“嘶鸣”,自由地“饮水”,“撒花”地成长。这样才能在数年之后有千里之马、万马奔腾的蓝图。
学生厌学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学校教育体制方面的、有家庭方面的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教师要透彻了解各种动机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厌学表现:认为学习的内容没有用处,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在情感上过度焦虑、无兴趣、拒绝、担心;在行为上表现为逃避、注意力分散、退缩。
建立积极期望
期望是人们主观上的成功概率,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期性认知。学习期望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期望来激发学习动机。
(1)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有研究表明,把行为归于内在可控原因的学生对学习有更高的自信心和自我责任定向,他们比把行为归于外在的或不可控的原因的学生更努力,更能坚持。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以激发他们的自我责任感、自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付出努力与他们期望的结果之间有着可以预测的关系,控制结果的潜力在自己身上。只要学生有自信心,如果付出努力,方法得当,他们就会成功。
(2)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一般来说,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比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具有坚持性,更愿意面对困难。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此激发其学习动机呢?首先,帮助学生亲身体会成功的经验。尤其对成就动机低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他们符合其能力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到不断成功的快乐。如果学生归因正确的话,加之这种成功的经验,那么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一定会提高。其次,让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成功,取得替代经验。如果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观察到另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成功地解决了某个难题,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相信自己也会解决这个难题。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观察他人学习的机会,使那些效能感较低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替代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
学习动机除了受个体自身的内部因素影响外,同时还受外部环境的因素影响,如学习任务、教师反馈与评价等。教师安排给学生的学习任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任务的价值、难易程度、可操作性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
(1)设置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只有当学生认为当前他们所从事的任务有价值时,他们才有可能去学习它。当学生感到学习任务价值不大,他们就不会感兴趣,就很难有较强的动机去完成它。如让学生练习他们已完全掌握的知识,让学生机械记忆一些毫无意义的概念等,这
些学习任务对学生而言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学生自然很难有兴趣和动力去完成它。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设置有价值的学习任务,最好的学习任务是既具有内在价值,又具有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学习活动本身就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而外在价值则指学生通过完成学习活动可以取得好成绩、教师的认可、好职业等。
(2)任务的难易水平要适当。每个学生在能力上是不同的,这种个体差异决定着教师给予任务的难易程度也应有所不同。任务太容易,学生完成后没有成就感。任务太难,学生会产生灰心、厌烦等情绪。在这两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很难被激发起来。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学生不同难度的任务,任务的难度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这样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就感,提高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
(3)任务的可操作性要恰当。一般来讲,学习任务越是明晰,越是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就越可能感兴趣。任务模糊的程度越高,学生越难掌握完成该任务的程序和方法,因此可能导致他们兴趣不高。当学生知道如何操作来完成任务时,他们会跃跃欲试,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任务。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任何任务的可操作性都是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的。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就应该降低任务的可操作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设计任务的可操作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是实施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的前提。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学生积极地参与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和学校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面对一些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的、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是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对学好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线学习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后,我感觉收获颇多。它旨在激发丧失学习兴趣和厌学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老师在课堂上营造提高学习动机的氛围,不仅为我提供了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动机理论观点,而且结合案例以训练的形式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具体说来有以下体会:
一、理解了动机的本质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那么,动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动机是个体积极学习的一种固有的自然倾向,动机只能被激发而不能被建立。”
可见,学习动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有良好支持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或能力。因些,即便是一些有明显的畏学、厌学情绪和逃避学习的行为的学生,只要引导得当,也可以重新获得这种先天的能力,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理解了动机提高的途径
既然动机只能被激发而不能被建立,那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应当从哪些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维与情绪、动机之间的关联,教会学生如何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控制。”学习困难学生往往把失败归之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不好,能力低、任务太难。这就容易使他们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降低他们在学习任务,特别是困难面前的坚持性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把注意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不要为担心失败而分心;通过帮助使他们找到错误与分析问题的原因而不是放弃任务;把失败归之于自己努力不够,信息不足或者策略不对,而不是缺乏能力。
2、“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特定的学习活动。”由于动机是建立在他先
前形成的对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信念基础上的。因此学生将会建立对成功和失败的预期,在这一信念基础上导致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教师的作用正是使这种情绪向积极方向发展。
3、“为学生提供具有个人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先天具有的学习、成长和对学习负责的倾向。自我信念是动机模式中的核心成分。要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增强他们的自我信念。在动机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学习困难学生由于经常性的学业失败而丧失自信,因此,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动机激发途径。
4、“鼓励学生尝试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消除由诸如厌学、恐惧失败和退缩之类的学校生活经历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班杜拉给挑战性任务下了明确的定义,它是指有一定困难,但经过个人努力能够解决的任务。如果教师一味让学生去应付低水平的任务,是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的。过分容易的成功不具有强化的价值。班杜拉认为,接受挑战性任务是一种进取性行为,对进取性行为的奖励能够证实人的功效。实践证明,它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没有适当的难度和水平,就可能使有趣的任务也变得死气沉沉。如何使任务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呢?教师可以从创新性、个性化、“冒险“性、和应用性方面下功夫。为此可让学生到图书馆去寻找学习资料,到网络上去收信信息、到社会生活中做调查等等。
5、“创设一种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评价和真诚尊重的、充满社会和情感支持的积极心理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具有强化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用表扬或批评的方式。表扬和批评作为学习的外部诱因,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尊重。
三、了解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方法
“教师可以用来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自我动机,并促进其自我发展的第二条重要策略,就是教会他们如何评价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和特定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确定独特的需要、兴趣和目标,再将人个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进而将学习目标与兴趣结合起来。学生在他们的学习得到各种奖励和肯定前,往往不能独立地判断哪些基本技能是需要掌握的。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正确的方法,予以疏导和教诲,促使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必须经常对学生的学习予以强化。强化技术包括榜样、模仿、象征性经济奖励等。当然,在使用这样的动机技术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奖励仅是达到目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以减少其副作用。
正如课中所说,“在当前鼓舞人心而又困难重重的学校改革背景下,我们还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学生数量和需要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所以,要真正地将本书中的策略付诸实践,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我相信,在我和我的同行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下,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一种自觉的、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第二篇:2018远程研修作业(二)
2018远程研修作业
(二)1、很多经典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年代,但是我们阅读的时候有必要结合现代语境,请以你熟悉的一两部作品举例。
经典之为经典,是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和历久弥新。与畅销书不同,经典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未必有很多的知音,但却能经久不衰,永远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改变的最多是它们呈现的方式。正因为经典以无与伦比的方式思考和表达了这些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它们对人类就有永久的魅力。柏拉图的《理想国》或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距今已两千余年,可至今人们仍很容易在西方国家机场的袖珍畅销书架上找到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什么永恒的真理,而是其中有大智慧在。今天的人们包括中学生阅读它们,当然不是因为可以在它们那里找到今天的问题的答案,而是它们总是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所以它们也就不会过时。
以《堂吉诃德》为例,1605年,正值西班牙文学历史的黄金时代,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时人的欢笑和嘲弄中诞生。几个世纪以来,经不同时代读者的解读、体悟,这部作品已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面对21世纪阅读模式、阅读习惯业已改变的读者和当代全新的文化审美视域,这部作品在认知、价值和审美上会以怎样的方式被接受?堂吉诃德是否仍能引起我们发笑和沉思? 对于17世纪的读者,塞万提斯所描述的世界是鲜活的,人们“大多视堂吉诃德为有血有肉的凡胎真身”,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纳瓦罗语),他滑稽可笑、读来逗乐、解闷,是“十足的疯子,逗笑的活宝”;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却看到了一个充满理想和浪漫激情的堂吉诃德,赞美他“除旧布新”(海涅语)的勇气,视他为英雄来讴歌溢美;以乌纳穆诺为代表的“九八年一代”作家试图在他身上找寻西班牙民族文化的根源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在我国,鲁迅、茅盾、杨绛等现代文坛巨匠也都从堂吉诃德身上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力量。每个时代的读者都把《堂吉诃德》与他们所处时代最关切的问题关联在一处,试图在这古老文本中寻到关于自身的答案,这也正是作品经典性的体现。
批评家曼努埃尔·德·拉·雷维利亚早在1875年就提出,塞万提斯有意识创作的《堂吉诃德》,是“历史的《堂吉诃德》”,“唯一主旨便是对骑士文学及中
世纪的骑士理想竭尽嘲讽、批评之能事”;而他无意识创作的《堂吉诃德》,是“永恒的《堂吉诃德》,这部《堂吉诃德》高屋建瓴、深刻无比地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永恒的矛盾”。
面临信仰缺失、精神匮乏、对物欲的过度追求、沟通的不可能性等诸多困境,荣格在20世纪提出的“现代人的精神问题”仍旧困扰着我们。于是,塞万提斯的作品,仍可照亮时下阴霾的角落。《堂吉诃德》描绘的理想之于现实、个人之于环境、内在之于外在、美与丑、善与恶等矛盾并未解构和消解,正如陈众议指出的,“作为经典的《堂吉诃德》无疑是一系列二元对立(或统一)的产物”,“崇高与滑稽、理想与现实、真实与虚构、知与行、新与旧”等矛盾,正是这些经典的二元对立造就了堂吉诃德这位“永恒的骑士”。而堂吉诃德所彰显的思辨精神、坚定的信仰、独立思考的人文气质和对时代的悲悯和关怀,仍能够表征当代人对自身的期待,在与读者进行“视界融合”(伽达默尔语)的过程中,体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价值。
在这个“浅阅读”的时代,至少让我们期待《堂吉诃德》能够回到书桌或者电子阅读设备的显示终端,使我们再次体味传统阅读带来的惊喜,会心地发笑、畅快地做梦、理性地沉思。对经典最朴素的敬意和最有价值的传承,或许就蕴含于阅读之中。
2、结合讲座内容,请你谈谈吟诵之于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依据汉语语音特点,带有音乐性的,注入读者情感的古老读书方法,旧称吟诗调、读书调,今人统称之为吟诵。三千年来,吟诵曾经广泛运用于创作、教学、诗文鉴赏以及文人雅士的性情陶冶、交流切磋之中,而这一原本为我们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却被我们的语文课堂搁浅了百年之久,且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倡导吟诵,绝非私塾教育模式的简单回归,而将其部分地移植于我们的课堂,借此来提高古诗文诵读的力度,同时使之与教师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以吟诵唤醒热情,让“僵死”的语言焕发出生命的光泽。
吟诵中的“诵”是指抑扬顿挫,有节奏地读,而“吟”则是指放大每个字的读音,拖长腔,歌唱式的读。尤其是这个“吟”有着很强的音乐性,声音古雅厚
重,情深绵邈,韵味悠长,余音袅袅。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言:“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听之则丝簧”。不仅好听,而且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每个汉字的含意,这又如《文心雕龙》中所言:“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也就是说,能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戴学忱先生说得好:“唱歌是悦耳,吟诵是动心。”此言得之!笔者多年的体会,吟诵之于学生,首要的好处就在于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文的热情,让看似僵死的语言焕发出生命的光泽。戴学忱先生说得好:“唱歌是悦耳,吟诵是动心。”此言得之!
二、借吟诵潜心揣摩,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古诗文的欣赏水平与审美层次。古诗文学习的关键在于涵泳语言,了解古人的珠玑妙笔、脉络章法,体悟作品的人文情怀。一直以来,我们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方法只是朗读,实际上,对于古文诗文,尤其是诗歌,其“歌”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理应与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如今许多老师为诗歌进行配乐朗读,也有用现代人的谱曲来帮助学习的,如邓丽君演唱的李煜《虞美人》、刘欢谱曲的温庭筠的《菩萨蛮》等等,虽也算的上是声情并茂,但这些现代元素不但做不到依字成腔,也不能准确捕捉到古人丰富的情感色彩及变化,更难以企及诗歌原有的神韵,不仅如此,还可能使学生为这些现代音乐所绑架,误读文本。
而吟诵不同,它能将汉字的声韵与诗文的韵律都准确地传达出来。吟诵本身没有固定的乐谱,地域不同、吟诵人不同吟诵就有不同,甚至同一个人每次的吟诵也有细微差异。吟诵时,需要我们反复揣摩作者原意,细心咂摸,因声求气,体味声之高下,气之长短,感悟诗文的气盛言宜。如此做到口诵心惟,读者便可因声入境,自然领悟得到诗文的意境之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揣摩吟诵的长短高下、轻重疾缓也便是在揣摩文字,而曼声长吟的过程又便是鉴赏的过程,大道至简,润物无声。
三、有益于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相关知识,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提升国学水平。
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具备音韵美、音乐美。音韵包括声、韵、调,可以这么讲,中国文字不但字形本身直接表达意义,而且其读音也能直接地表情达意——所谓“审音用字”,汉字能够以声传情,以声写象。以韵母与情感的关系举例,如韵母中的元音“ɑ”开口度最大,常表示欢快、活泼的情感状态。“i”的开口度小,发音低沉压抑,常与抑郁的情调相联系。又如相同的音可由声调来区别意义,平声字大多同平缓、轻快的情绪相关,而古音中的入声字讲求“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读音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而对这样的字,在吟诵中常常采用发音短促、一发即收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体味出其传达出的低沉压抑的情绪来。
吟诵本身讲求依字成腔,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乐谱,而是因字音的变化而变化,也使得包括句读、行文、修辞、格律等知识都将以隐性的方式蕴含其中。
四、用吟诵巩固提升,帮助强化记忆,提高背诵效率,以期更好地内化吸收。我们知道背诵是古诗文学习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然而学生平时又最怕背诵——死记硬背,机械枯燥,最终磕磕巴巴,丢字、少字、换字、错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如果用吟诵的方式背诵则不然,一来兴趣浓厚,二来记忆牢固。须知,吟诵时精气内敛,中正平和,又要听自己的声音,如此会杜绝外来诱惑,让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激发自我智能,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发现,运用吟诵记忆,莫说是诗词,即便是《师说》《琵琶行》《逍遥游》《滕王阁序》这样或长篇巨制、或佶屈聱牙的作品也不在话下,且经久不忘,即便偶有遗忘,调子一哼,也便会自然涌出,有如神助。
吟诵是学习古诗文的最好方式之一,当前看来,将吟诵引进中学课堂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者为了保护,二者为了服务于教学,二者应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这要比单纯地为了保护而保护更有价值,也更为持久。这正如古建筑、古运河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若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或关门闭窗,或抽干河水,除去其使用价值而一味着眼其审美功能的保护反会让它们“不久于人世”,反是合理开发延续使用更能体现其自身价值,也更能让它们永久保存,熠熠生辉!
3、如何合理确定作文的教学内容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
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合理确定作文的教学内容。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2)远大大理想;③传统美德;④奉献精神;⑤弘扬正气;⑥见义勇为;⑦艰苦奋斗;⑧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⑨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 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及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合理安排作文教学内容,应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表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4、简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联系
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它们是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四大构成要素,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制订的核心依据。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本体性要素。语文教育必须以发展学生语言素养为根基,语言是存在的家,建构学生的语言就是建构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通过学得促进习得。语文教育应着力于语言文字及内容的开发,让学生从中发现意义,实现自我建构和运用,在建构中发展,在运用中提升。语文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语文知识,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母语情感。以语言建构和运用为核心任务,这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形成对个体生命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与目标。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过程,是借助表象、概念等要素进行判断与推理的认识活动。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需要借助思维,而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又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语文教育须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并在这种训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构建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旨归的课堂活动体系,应是语文教育的一种自觉追求。
审美鉴赏与创造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审美活动从来就和语文教育密不可分,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是体现语文学科特质的内在诉求。审美既是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提升。审美活动以审美需要为动力,以审美体验为基础,它是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高度统一的过程。高中语文教育如果不突出审美素养的培育就丢失了学科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所追求的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之成为一个健全者的终极关怀就不可能实现。审美活动既是一种对象化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确证、自我超越、自我发现、自我塑造的非对象化的活动,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进行深刻的文化变革。语文是母语学科,它是文化的存在。语
文教育的过程就是以汉语文化为依托、以人类文化为背景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过程。语文教育需要对文化进行转换,强化文化认同、适应、同化与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和理解多元文化,繁衍出新的健康的文化意义,实现文化的“增值”,并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实现文化成长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成长和生命的成长。
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独特性的特点,语文核心素养应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多元性质,其实质内涵应丰富完整而又标准明晰,但终极指向在于立德树人。也即是说,育人价值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就在于语文学科特殊的育人价值:一方面通过人类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另一方面也通过高雅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语文学科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高中语文学科规律来构建。虽然所有学科育人的最终目标是趋同的,即每一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使学生学得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个人拥有良好而成功的生活。但就语文学科整体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主要涉及国家认同、国际理解、沟通与合作、学会学习、主动适应与创新、语言符号与表达、人文与审美等,最终指向“全面发展的人”。
第三篇:2013教师研修专题二作业
专题二作业
1、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首先,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学习的认识,更新了自己对学习的观念。其次,使我明白了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这对于今后我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顿时感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比如我知道了,学习不一定使人进步,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今后教学中,我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给学生们提供更有能量的学习资源,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再比如我还知道了,学习不是学生对知识的简单模仿,这对我很有帮助,因为在我的教学中就恰恰存在这种疑惑很多年了,我总埋怨学生们“怎么不积极发言呢?”,甚至有时还气急败坏的叫起一个不爱发言的学生来回答我的问题,我发现正如专家所言,他们会回答,只是不爱发言,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学生身上的存在的这些不同的差异,我相信从今往后我的心里也就能坦然的面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了,所以说很喜欢参加每次的培训,很有收获。
2、在新的课例研究中,你期望对您的专业成长发挥哪些作用? 我期望在新的课例研究中,对我的专业成长发挥以下作用:
1、可以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2、更有效的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3、有效实现“知”“行”统一
第四篇: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作业二
浅谈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建构及实施策略》这篇报告,让我知道了在日常教学中要将“生本”和“高效”联系在一起。
首先,要以学生为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注意,教师的好教并不等于学生的好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目光主要是观察老师的行为,虽然心里想着最终是要看效果----即学生的发展,但人们会不由自主的把评价的主体定位在教师身上。然而,教育过程的终端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不由自主的把教师的好教看成是学生的好学,课堂的中心是教师而不是学生。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重要资源,然而,为教师的设计将否定这一因素。
其次,教师的意志并不等于学生的意志。例如:课堂上我们经常留给学生一定量的练习、作业。学生基本上是按要求去做的。这样似乎老师的意志已经转化为学生的意志了。然而这只是学生的主观意志服从于教育的意志罢了。除此之外,还有自身的自然规律所反映的自然意志。自然意志是不会屈从于外部压力的,只要你的做法违背了它,人的自然就加以报复,并且表现为一种隐性而长期的过程。抄作业、不交作业,厌学等一系列行为可以归纳为违反人的自然的结果。所以,教育在给人以限制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人以自由,即让他们用自身的内存,去获得外部的知识,外部的自在物。
结合今天的视频讲座,我认为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1、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学习。
2、生本高效课堂要注重对学生的适时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在构建生本高效课堂过程中也应当注意精心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将课堂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反思。
以上是我通过今天的研修,对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一点认识。
第五篇:研修作业
观课有感
又是一年研修季,又开一方新天地。2015年的研修不同往年,研修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课例,供我们学习研究。我静心观看课例,认真完成观评课,从一位位同仁提供的优秀课例中不断汲取养分。
1.从学生出发的新课堂。六节课观看下来,发现六位老师都将学生的需要与发展放在了首位,关注到每一位。从目标设计到环节设计和落实,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教学环节。
2.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大部分老师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自读悟、讨论交流,尤其是四位一年级的执教教师都在进行如此的尝试,效果很好。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在观课量表中不发现,学生参与的面也是很广,例如在崔香珍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回答问题40次,参与度80%以上。
3.注重了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条件,识字写字教学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纵观这六节课,每一节都有对写字识字方法的渗透,作为老师率先垂范,一笔一划,做好表率。对于识字方法,除了常用方法,更加上了字理识字和了解汉字演变等识字方法。帮助学生从音、形、义对汉字深入理解,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4.将信息技术手段熟练、合理地应用教学。本次观课中,发现几节课都有这一亮点,课件制作精美使用,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应用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如王兴民老师执教的《夏夜多美》美丽的画面能帮助一年级的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直观的文字表述能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品格魅力。再如《北京的春节》一课,刘老师在导入时为学生展示了许多过春节的民俗照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观别人的课,是为了改自己的课。”本着这一初衷,在观课中不断学习、总结,吸收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接下来,将所学到的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努力将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融入教学,高质量完成创课。在人人“创课”阶段,将提升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切切实实地优化我们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