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嫉妒心强应该怎么教育
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会或多或少地带有嫉妒情绪。孩子爱嫉妒别人,闹情绪,往往会让家长担心,那么应该如何来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呢? 以下建议供家长参考。
第一,帮助孩子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主要有两方面的危害:一是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嫉妒心理的人在交往中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并会很快地导致诸如中伤、怨恨、诋毁等嫉妒行为的产生。而更强烈的嫉妒心理还有报复性,它把嫉妒对象作为发泄的目标,使其蒙受巨大精神损伤;二是造成个人的内心痛苦。一个嫉妒心强的人,常常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时间长了会产生自卑,甚至可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别人,同时也使自己陷入更恶劣的处境。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第二,教育孩子认识差异,促发其努力。现实中的人必然是有差异的,不是表现在这方面,就是表现在那方面。一个人承认差异就是承认现实,要使自己在某方面好起来,只有靠自己奋进努力,嫉妒于事无补,而且会影响自己的奋斗精神。家长应该跟孩子讲清楚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家长平时能做到这一点,等于是在给孩子的嫉妒心理打预防针。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会知道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家长千万不可用贬低孩子所嫉妒的对象的办法来减轻孩子的嫉妒心理,那样会导致孩子过多地去看别人的不足而放弃自己的努力。
第三,教育孩子不断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是克服嫉妒心理的基本途径。教育孩子经常反问自己:“我现在各方面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跟上个月(或上个星期)比较,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退步了?我该怎么办?我有决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吗?我是否应该听取爸爸妈妈的意见?是否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同时,教育孩子在班上给自己寻找追赶的榜样,看到别人的长处,告诉孩子,当别人成功时,要能接受现实,虚心向别人学习。一个孩子如果能经常这样去想问题,嫉妒心理就会慢慢打消,从而学会客观地自我评价,客观地评价别人。
第二篇:小孩子嫉妒心强家长该怎么办
小孩子嫉妒心强家长该怎么办?
小孩子嫉妒心强家长该怎么办?家长的过分娇宠,令很多独生子女处处要占上风,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做得好,也不愿听夸奖别人的话,嫉妒已成为一种愈来愈严重的通病。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过强的嫉妒心理,应及时进行疏导。
漂亮堂妹,激起儿子嫉妒心
春节刚过,陈女士就带着她才6岁的儿子来找心理咨询师。事情原由是,今年春节,堂嫂一家来陈女士家做客,还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堂妹。“本想自己儿子这下可有玩伴了。可谁知,才两三天时间,儿子就嫉妒偷偷剪坏堂妹的新衣服。”,陈女士说,当时第一次见面,大人纷纷夸奖堂妹人长得漂亮,新衣服也很美,儿子就露出嫉妒的眼神,故意上前拉扯堂妹新衣服。被制止后,他就很不高兴地跑开不理人了。
陈女士告诉心理咨询师,以后两天,儿子的反常行为变本加厉了。大人给堂妹压岁钱,他突然抢了就跑。还又哭又闹地说,自己压岁钱少了,给堂妹的多了。吃饭时,他故意把汤弄翻在堂妹桌前,然后告状说是堂妹弄翻的。当大人们因他表现不好,拿堂妹给他做榜样,批评他时,他就会恨恨地说:堂妹不好,堂妹臭!之后,他再也不理堂妹。甚至还会跑过去,故意推小姑娘一把。直到大前天晚上,儿子竟发展到恶作剧偷偷剪坏了堂妹的新衣服。事后,他竟洋洋得意。故意
在父母等大人面前炫耀自己“能力”。
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陈女士问心理咨询师:难道这么小的孩子就有强烈的嫉妒心吗?
“娇”“骄”两气独子更易嫉妒
心理咨询师张先生指出,嫉妒是与他人在比较过程中,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待遇、享受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很复杂,羞愧、愤怒、怨恨等等兼而有之。小孩子有嫉妒心理吗?
有人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太可能。
其实科学证明,嫉妒作为一种心理活动产生是很早的。有人做过实验,15个月的孩子,如果妈妈当着他的面抱别的孩子,他就会有所反应,非要让妈妈放下别人抱自己,并紧紧搂住妈妈,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妈妈,不是你的。”
生活中我们发现,好多种情况都能使孩子产生嫉妒。比如,家里来了别的小朋友,妈妈夸赞几句或表示亲昵些,自家的孩子就会嫉妒,对外来的小朋友采取不友好的态度。如果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玩的玩具,自己没有,心里就会不好受。两个孩子玩游戏本来好好的,一个孩子看别人搭积木搭得又快又好,自己却怎么也搭不好,他很着急,索性把两个人的积木全都推了,“我搭不好,你也别想搭成!”……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这样的例子很多。可见嫉妒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程度不同的反应。现在的城市家庭大都是一个孩子,由于整天众星捧月一般,许多孩子都染上了“娇”“骄”二气,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做
得好,也不愿听夸奖别人的话,嫉妒已成为一种愈来愈严重的通病。嫉妒是一种低级情感。有嫉妒心的孩子,往往爱指责别人,或想办法让别人不如自己。有些孩子还会性格逐渐变得古怪起来。这些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是有害的。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过强的嫉妒心理后,应及时进行疏导。
心理专家开出“戒妒”良方
1、要防止儿童过强的嫉妒心理的产生。
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平时要多关心孩子,注意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家长对孩子的表扬,称赞要恰当,不能过分夸大,应该客观,实事求是。要表扬和批评相结合。既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又要指出还存在的不足,以免由于孩子盲目自满而产生“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的心理。
2、对已经产生嫉妒心理的孩子要做工作。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取得成功的,他们平时是怎么努力的。以防止孩子只看见别人获得奖励,而忽略别人付出的劳动过程,对那种处处要占上风,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爱嫉妒,不容人的孩子,家长也要严厉批评,使其认识错误,奋起直追。要避免孩子受自悲、自弃、攻击等不良心理的影响。
还有,一般的孩子见别的小朋友受表扬,往往心里会不太好受,家长此时应注意进行感情引导,也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另一种积极情感来冲淡和代替伤害性的情感。比如,家长陪孩子聊聊天,用
温柔的话语,鼓励的目光,给孩子以暗示,表示自己的希望。
这时家长不能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人家怎么能做好,你真笨!”“没出息”等等。因为这时孩子已经是妒火中烧了,再听这些,无疑是火上加油,不但鼓励不成,反而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有嫉妒心的孩子,多数有自卑感,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只知道嫉妒强者,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的内耗。
所以,家长应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宽容,厚道,友善等健康的心理品质,让儿童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不骄不躁。
第三篇:怎样面对嫉妒心强的学生
怎样面对嫉妒心强的学生
要教育学生不断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教育学生经常反问自己:“我现在各方面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跟以前比较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有退步?我应该怎么办?我有决心再上一个新台阶吗?我是否应该听取父母、亲友的意见?是否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同时教育学生在班级给自己寻找追赶的榜样,看到别人的长处。学生如果能经常这样去想问题,嫉妒心理就会慢慢打消,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客观地评价别人。
第四篇:怎样与嫉妒心强的人相处美文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与嫉妒心强的人相处时,最好不要特意采取一些方式、方法来对付他们。因为嫉妒心强的人是多疑、爱猜忌的,所以,倒不如将嫉妒心强的人当作普通人来看待。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与其费尽心思去琢磨如何防备嫉妒者,不如来个“无为而治”,落得个“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适当妥协和退让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孔子曾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策略,事实是,当一个人在鲜花与掌声中时,更需要谦虚、谨慎,这不仅可以防止被嫉妒,而且能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心态。
以爱化恨,以让抑争。以爱化恨法主要是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嫉妒者,从而消除和化解嫉妒。老百姓常说:“恨是离心药,爱是胶合剂。”因此,当遇人嫉妒时,你如果能够以德报怨,用爱心去感化嫉妒者,恩怨也就自然会化解了。
以有原则的忍让来抑制无原则的争斗,这是根治双向嫉妒和多向嫉妒的关键之举。如果嫉妒者向你发出挑战,你以不失原则的适度忍让来求大同存小异,不失为化解嫉妒、免遭嫉妒的好方式。
说服、鼓励的对策
有些嫉妒是因误会而产生的,这就需要进行说服和交流。否则,误会越来越深,以至于严重干扰和破坏人际间的正常交往。在说服时,你要注意心平气和,也要作好多次才能说服的准备。
对嫉妒者还要持鼓励的态度。因为嫉妒是在处于劣势时产生的心理失落和不平衡,嫉妒者虽表面气壮如牛,但内心是空虚的,且隐含悲观情绪,所以,你对嫉妒者持鼓励的态度十分必要。你可以客观地分析他的长处,强化他的信心,转变他的错误想法,而且还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嫉妒者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使嫉妒者转变观念,由嫉妒心态转为公平竞争心态。
第五篇:孩子应该接受挫折教育
孩子应该接受挫折教育
从纳川教育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得出的调查和经验来看,从未接受体罚这种“挫折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万一有这种体罚披头而下,后果不堪设想。孩子小的时候(10岁以前)接受体罚,他会把错误与体罚联系起来,在他的大脑中形成“因为变犯错误,所以受体罚”之理念。若小时候从未接受过体罚,长大以后再打,他会觉得,实施体罚的 父母不再爱他了-----爱的天空坍塌了,他会离家出走„„
当然,体罚时,三人要各司其职,父亲为“执行者”,孩子为“被罚者”,母亲则为“监刑官”,或有时,儿子告发父亲有违规行为,则母亲为“执行者”,父亲为“被罚者”,孩子为“监刑官”。
在互联网时代,网游无处不原当今,你不可能杜绝孩子玩电脑游戏和网游,就好像为了让孩子远离早恋而让儿子少年出家一样,纵使出家了,有一天跟着师父下山看见女人他也会想:山下的老虎不吃人,模样长得挺可爱„„所以,和正确引导孩子度过早恋的危险期一样的,让孩子从小就玩电脑游戏,并且用民主加法制的管理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才是互联网时代让孩子远离网瘾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