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校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的调查研究
关于我校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的调查研究
制作人: 陈谊
章鑫
余慧慧
李庆招
徐贤群
陈增达
导师:郑蓓蓓
1.引论
做这个课题为的是了解高中生在不同年级段所表现出的心理变化及原因,本课题为找出消极的心理变化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了解以怎样的心理面对种种问题才是健康的。这篇论文关键叙述在学习困难,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对高中生心理带来的影响,然后分析这些变化,找出压力源,再逐一解决。
2.关键词
学习问题关心环境教育方式交际高考各类考试
3.前言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文化素质人才转向了包括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无可推卸地摆在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作为一名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多年来,社会各界朋友和同事最经常问起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反而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严重了?”其实,全球都呈现了这样的需求,抑郁、自杀等方面报道屡见报端,周围也可以经常听到“郁闷”、“心烦”的喊声,以及关于“抑郁症”、“精神疾病”的谈论。在物质发达的今天,精神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学生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社会的重要团体,其心理健康不仅仅关乎这个群体的生活质量,也关乎所有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与人类的未来。特别是学生中的高中生,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对自身愈加关注,社会位置更加特殊,社会责任更加艰巨,心理健康问题也更为人关注。近几年较为关注的大学新生社会适应和人格障碍问题,很大部分取决于大学之前的心理成长和应激模式,特别是应激事件较重大的高中阶段;事实上,由于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社会地位,其问题很受社会注目;初中生小学生因其未成年特点和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等因素,其健康也非常受关注;恰恰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处于未成年与完全成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人们在关注高考的同时,较少关心其心理感受和严重心理状况。如果不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那么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前功尽弃,而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像是空中楼阁,虚幻不踏实,所以加强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急切而且有必要!(资料来自http://tieba.baidu.com/f?kz=827773955)
4.正文
(一)从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看
1.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精神需求日益凸显: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迈进,人们不再满足于过去“你耕田来我织布”的传统平淡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一方面,人们在改善物质的同时无暇顾及我们精神的需求,甚至牺牲精神利益换取物质利益;另一方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了微妙的变化,过去的平面便利的四合院关系被有层次有隔阂的上下楼关系取代,交流沟通渐渐减少,纯朴真诚不再重来,不信任、不亲密取而代之;事实上,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人们不是不再需要这些纯朴真诚信任亲密了,反而比过去更加需要。
这一社会背景也影响到了孩子,楼层越来越高,密度越来越大,邻里交流越来越少;看起来个人空间更大,而内心不安全感却与日俱增……孩子与社会的交流明显缺乏,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也逐渐减少,致使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减退;一方面更多的内心问题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孩子能够用以解决的工具和途径却日益减少。
2.独生子女的家庭角色和社会地位:
80年代国家针对当时国情正式出台“一胎化”政策,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是80年代末期出生,绝大多数都生活在“421家庭”中,从小到大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起码六人以上,时时围着“小太阳”转,事事以“小太阳”为中心,这在无形中使孩子的自我意识过于膨胀,他人意识、集体意识被过分削弱,也培养了他们遇到困难依赖他人,不善于自己解决的习惯模式;当这些“太阳”不得不开始脱离家庭,融入集体,都自我中心的“小太阳”们在一起,大家都自以为自己还应该是当初的太阳;而事实上,离开家庭的庇护,突然之间大家都找不到“以我为中心”的优越感了,各自的内心冲突情绪障碍人格问题以及人际冲突就这样爆发了。
3.家庭结构和家长角色的调整:
家长由于自身生存压力和生活节奏加快,对孩子的内心深入交流不多、引导不够、方式不恰,往往选择以物质或者溺爱的方式加以补偿,导致孩子的判断能力跟不上,与父母的关系从内心上疏远,缺乏情感的后花园;再加上由于社会变革、西方观念影响以及物质利益引发矛盾等因素,很多家庭结构稳定性减退,父母长期争吵乃至最终离异等事实,给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心伤害,并影响深远。(资料来自http://tieba.baidu.com/f?kz=827773955)
(一)高一年级
高中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的第一年,高一学生从各个学校来到新的学校学习,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等因素对高一学生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以说高一年级是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又一个转折阶段。高一阶段应该着重引导他们解决从初中升入高中过渡阶段遇到的各种适应问题,包括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方法的更新、人际交往的调整等,从而使学生尽快踏上高中阶段学习和生活的正轨
1.适应不良:重点中学的高一新生们在入学前往往对所考入的学校和所要开始的高中生活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对所要开始的高中段学习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业和生活准备。在入学后,他们往往觉得高中老师不再像初中老师那么关心关注他们,同学也没有初中同学那么亲切好相处;同时,感觉同学间的家庭环境、生活条件、能力见识等各个方面差异较明显;学习任务较重,但老师抓得少。
2.失落感: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大部分为各校的尖子生,他们不
仅学习成绩优异,往往还是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但进入重点高中后,尖子云集,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小学或初中时的优势。优秀学生一旦丧失优越地位,便会怀疑自己是否“优秀”,而变得苦恼、自卑、消沉或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不满、抗争、甚至以违反校规或恶作剧行为来引人注目,以达到心理平衡。大部分学生都感觉自己在学习上面不可能再现以前“辉煌”了,感觉自己从初中时的拔尖,沦落到高中的默默无闻、甚至低人一等,特别是在第一次月考、期中考试之后,这种感觉得到量化和强化,由“落差”引起的焦虑的预防和处理显得至关重要。
3.焦虑情绪:高中学习跟初中比科目多、难度高,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有一部分学生从原来同学眼中的尖子生变成中等生甚至落后生,如果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往往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据某重点中学心理咨询室对高一学生进行的心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在适应型还是焦虑型这一项测试中,全年级被测试人数为322人,属于适应型只有59人,占18.3%,属于焦虑型有62人,占19.3%,介于适应型和焦虑型之间为201人,占62.4%。可见,高一刚开学阶段,自我意识的调整、学习生活上的重新定位显得非常重要。高一学生相对而言升学的压力要小些,因而焦虑状况相比高
二、高三学生要低。
总之,到了高二,学生开始进入了高考状态,担负着学习完高中课程并为高考奠定基础的任务,因而我们应加强关注高二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高二年级
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高二上学期,文理分科之后,听学生讲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郁闷啊”,他们刚刚有点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班级气氛和人际关系,马上又面临了人际的重新调整,和学业上的重新定位;每一个学生在走过这个时期的时候都会感到一种困惑和茫然,他们在对生命的探究中往往过分执著,却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前途的迷茫和学业的压力,使很多学生感觉“有压力没动力”,部分转向通过吸引异性的目光来获取成就感和价值感,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此奋发向上,为高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二下学期一开学,大部分学生最大的感触就是“怎么大家突然间变得那么用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适应以及对人生的探究,大部分同学开始意识到时光流逝的痛苦和学习任务的紧迫性,上个学期还在喊“迷茫、郁闷”的学生,基本上开始进入状态。由此班级的气氛也变得紧张焦虑,同学之间交往明显减少,对学习的关注超越了对人际和其它方面的关注。
1.焦虑和孤独感:高二学生的焦虑和孤独感最强烈,主要原因有:首先,高二学生经历了人生的重大抉择——文理分班,重新面临人际关系的调整和学习环境的适应,第一次面临大规模大考试——五门功课的省会考,因此焦虑状态最高。其次,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他们给予高度的关注。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的高考,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相反,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
2.厌学情绪:高二年级也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高峰期,班级同学之间两极分化明朗化,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差生。对优生来说,由于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
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资料来自http://tieba.baidu.com/f?kz=827773955)
4楼
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我们要给予肯定,使他们更加积极上进。对于学习中等水平和较差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避免过高的期望;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肯定他们所拥有的发展潜能,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三)高三年级
由于高考的压力,长期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当普遍,也最受社会关注。如不进行适当指导并给予解决,轻者影响学习效果,重者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以至出现极端行为。主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成功与失败、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环境、学习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进入高三,学生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形势和思维方法,除了学习上的觉悟和投入,他们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常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的压力,这些都促进了他们价值观的确立和个性的成熟。由于高三学生的社会阅历的局限,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的有待发展,他们在看问题时往往比较主观、片面,容易走极端。除了面临升学抉择这一挑战,家长的过高期望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高三学生感到更加的迷茫烦乱,迫切需要指导和关心;高三下学期,高考临近,考试前的身体反应(睡不好、吃不下、抑郁不安…)、考试后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导致的情绪问题、追求理想与止步不前的现状的矛盾等是困扰他们最多的问题。整个高三阶段,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考场心理的训练、考试后分析总结以及心态的调节显得至关重要。
1.考试与学习心理问题:
考试前后:这是高三生心理冲突表现最激烈的时候,也是社会关注最多的问题,考前和考试中的情绪调节和放松训练,考后的认知调整和学习策略调整至关重要。
平时学习:某学生的话代表了很大部分高三生的心理状态——“在高三紧张的复习中,我发现自己总会受到别人的影响,看见别人在看什么学科的书,就会产生自己这门学科没学好也要和别人一起学的想法,产生焦虑情绪,诸如此类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好久,我也想到了可能是自己不够自信的缘故,也反复对自己说„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但还是忍不住的去在意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别人转笔发出的声音,咳嗽的声音等都能让我紧张好一阵子”。大家都比较关注与考试相关的心理问题,正如平时学习的不良习惯能导致考试中犯错误一样,平时学习中的不良心态和习惯也是造成考试心态不良的可控原因之一。
2.自我评价与自我期望问题:
自我期望高是高三学生普遍的状态,几乎每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每一次都没有发
挥出来,每一次都可以发挥得比前一次好。适当的期望和动机有利于斗志的激发和成绩的发挥,另一方面如果期望动机过高,反而阻碍正常发挥,患得患失。(资料来自http://tieba.baidu.com/f?kz=827773955)
为了更直接的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在我校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具体题目如下。
比较起来下面的生活事件哪5个比较重要?
A.考试排名次
B.考试失败
C.交上新朋友
D.掉座位
E.与同学关系融洽性
F.高考及各类考试
G.过生日
H.被误解
I.受到家长、老师称赞
J.开家长会和受到表扬
这次调查人群具有代表性,分别在高
一、高
二、高三段进行,每个段都取男、女生各5人。其中每个段重点班2男2女.剩下的名额在普通班随机选3男3女.。调查的结果制成折线统计图分三个图如下:
第二篇:学生心理压力调查研究
学生心理压力调查研究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张建国
调查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日渐显露,而青少年的心理压力问题更是当前家庭、学校及社会极为关心的问题。在知识、信息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他们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为此,我们试图通过本次调查,具体了解徐汇区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引起青少年过重心理压力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学校及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与现实生活提供一些参考。
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整班抽取徐汇区10所学校(4所小学、4所初中、2所高中)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共1440名学生(其中男生729名,女生711名;原始参加调查学生数为1623名,有效问卷1547份,为便于对比分析,随机去除问卷107份,使每个年级学生数分别为180名。)
方法:在预测、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问卷》,问卷中包括20个选择题和一个开放式问题。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比性,调查安排在期中与期末考试的中间进行,所有调查由受过训练的心理教师用统一指导语以团体形式进行。调查数据利用电脑相关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感受心理压力的状况
34.38%的学生感受到较大或非常大的压力,其中男生感受到的压力更加明显,高出女生4.54个百分点。男生感到压力非常大的比例更是比女生高出将近一倍,两者分别为11.93%和6.33%。结果同时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学
生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小学、初中与高中学生感受过重压力的比例呈现递增趋势(29.17%、32.91%与42.5%)。以上结果说明,尽管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尽管各界人士都希望学生能比较轻松、愉快、主动地进行学习,但实际仍有较高比例的学生感受到较重的压力。另外近15%的学生感觉没有压力,这也值得我们注意,因为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一个没有丝毫压力感的学生是不可能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的。
2.作业负担
55.84%的学生觉得作业多,说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仍然存在。其中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感觉作业很多的男生要比女生高出4.6个百分点。另外作业的多少也呈现出年龄段特点,42.23%的小学生觉得作业多,初中为55.42%,而高中学生觉得作业多的比例高达70.27%。可见真正要使减负落到实处,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3.对学习的感觉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觉得学习是很累很烦的学生占12.22%,其中男生比女生高出5.53%。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尽管感受到沉重学习压力的学生数上升较快,从5.53%到9.72%再到22.22%,但总体而言,这个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
4.对升学的担心
当前升学压力越来越重,并且呈现重心下移趋势,即不仅高中生担心能否考上大学,初中担心能否考上高中,就是小学生也非常担心能否进好一些的初中。我们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种看法。近70%的学生担心升学,男女生的比例比较接近,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年龄越小越担心升学,高中、初中、小学担心升学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8.05%、63.89%与82.5%,其中很担心升学的小学生比例竟比高中生多出了二十多个百分点。
5.是否害怕遇到校内外不良青少年的干扰
当前社会治安总体趋好,但校内外不良青少年的不文明行为仍对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害怕这种干扰,女生的比例比男生更高一些(高出了六个多百分点),小学生受此影响最大,害怕
不良青少年干扰的比例高达43.05%。
6.平时是否容易疲倦
青少年期是身心变化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应该是精力旺盛且富于朝气的,但是调查发现高达78.68%的学生感到疲倦,经常感到疲倦的学生也有20.69%,其中男女的差异不大。而随着年龄的上升,疲倦感也日趋严重,有疲倦感的小学生占69.44%,初中生占78.75%,高中生竟然占到了87.78%。这一现象应该与学业负担过重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
7.是否经常被老师批评
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占全体被调查学生的10.9%,这不算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但男生经常受批评的比例是女生的三倍多,其中的差异值得我们思考,是男生的表现不够好,还是男生的言行经常触犯校纪班规,或者是老师对男生的要求更高一些、期望更大一些?另外从表中可见,小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的比例是高中生的近三倍,是初中生的近两倍,这与当前素质教育中推崇的成功教育、激励教育也是有所背离的。
8.是否对自己的相貌满意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对于自己的相貌相对比较关注。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自己的相貌表示满意,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此无所谓,仅有10.0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其中女生的稍高一些,为11.11%),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对自己越来越自信。
9.是否受到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
7.71%的学生经常受到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29.1%的学生偶尔受到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两者相加的学生比例为36.81%,反映出学生异性交往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类问题逐步减少,小学生为58.61%,初中生为35.28%,高中生仅为18.06%。这一现象可以从许多方面加以分析,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研究,而在小学阶段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可能也显得越来越迫切。
10.当感受到心理压力时会怎么做
心理压力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关键是你如何去面对它,如何将它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从我区1440名中小学生的选择结果来看,通过各类活动释放压力是学生的最爱,选择它的比例高达47.15%,其次分别为“默默承受、忍让”、“与同学交流”,所占比例分别为36.94%与35.83%,学生最少选择的方式分别是“打电话咨询”、“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找心理老师咨询”。其中女生选择“通过各类活动释放”的人数高出男生4.48%,选择“与同学交流”的人数高出男生13.12%,而选择“默默承受、忍让”的比例则比男生低8.52%。以上结果可以说是忧喜参半,喜的是近一半的学生能通过活动来释放压力,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在与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宣泄过重压力,这些都是减轻压力的有效方法;忧的是仍有37%的学生面临压力时默默承受、忍让,这种方式长期以往的话将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较好的减压方式如打电话咨询、寻求老师的帮助与找心理老师咨询等没有被广大学生所认可,三者相加学生选择的人数也仅占11%,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教育者反思的现象。另外,结果表明女生似乎比男生能更合理、更科学地排解过重压力。
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以上数据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小学生承受着过重的心理压力。
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感受到过重的心理压力,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作业过多,70%的学生对升学表示担心,近五分之四的学生感到疲倦,34.3%的学生害怕受到校内外不良青少年的干扰。
2、男女生的心理压力存在较明显差异。
男生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更大,更多的男生将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遭受老师批评的情况也是男生大大多于女生。而在升学压力、个体的疲倦度、对自身相貌的满意度方面,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3、感受心理压力的状况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点。
高中生感受到重压的人数更多一些,初中生其次,小学生最少。对作业量的感受情况、觉得学习是很累很烦的以及容易疲倦的学生比例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与此相反的是,更多的小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异性同学的过分干扰,更多的小学生害怕遭遇不良青少年的骚扰,超过82%的小学生对升学表示担心。
4、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应对心理压力,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善于处理过重的心理压力。
在对以上结果的分析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为什么仍由很多的学生感受到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较大的心理压力?
2、为什么男生感受到的压力要大大高于女生,且男生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要远远劣于女生?是男生自身的素质存在问题还是社会对男生的要求出现了问题?
3、小学是快乐学习的阶段,小学升初中是就近入学,不存在升学考试压力,然而却有超过五分之四的小学生对升学表示担心,这说明了什么呢?
4、心理健康教育在上海开展已有10多年,绝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咨询热线或心理信箱来为学生排忧解难,为什么调查显示只有极少的学生会选择以上方式来缓解压力呢?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被学生所真正了解和接受呢?这些恐怕还需要做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
第三篇:《关于我校学生早餐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我校学生早餐问题的调查研究》
结题报告
通化市第八中学 八年二班王婷马硕蕊李俊霖崔红微盛金鸽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我们的课题现在终于有了一定的成果,根据我们的实施步骤,先将此次活动的调查报告呈现如下:
一、背景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人通过日常饮食,摄取维持生命正常的生理代谢提供的能量和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早餐是人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对人的身体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步入中学的青少年,脑力和体力劳动均处于增多时期,身体也处于迅速发育阶段,对营养要求也高,若此期营养供给不足,不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智力发育,还会影响学习。因此,中学生的饮食质量犹为关键。
二、调查研究过程和方法
在制定活动方案后,我们又制定了小组活动计划,将我们研究的课题分解成七个小问题:调查我校学生早餐的食用情况;早餐的作用;早餐吃什么;不吃早餐会怎样;中学生为什么要合理吃早餐;科学的早餐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设计中学生的早餐食谱,我们把这些问题带到网络和实践中调查和解决,得到了问题的答案(相关问题解答),并在调查问卷中发现了问题:28%的同学不吃早餐;有35%的同学早餐不知道该吃什么;40%的父母没有时间做早餐;55%的同学早餐用零食来充当。
三、问题解决的办法及建议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很多同学不吃早餐。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①早晨起来后学习,怕耽误学习时间;②有些人不重视早餐,认为吃和不吃都一样;③有些人认为吃早餐是件多余的事;④有些同学家较远,往往赶路而耽误了吃早餐;⑤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做早餐。解决的方法及建议是:提高对早餐的重视程度,明确早餐对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克服懒惰和为难情绪,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给自己留出充足时间享受早餐。12、早餐不知道该吃什么?分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没有什么是我们特别想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不懂得合理搭配早餐,想要知道早餐的营养和科学性,所以不知道该吃什么。解决的方法及建议是:了解早餐的重要性,懂得合理搭配早餐,多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为了自身的健康选择合适的早餐。
3、父母没有时间做早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建议家长牺牲点个人休息时间为自己的孩子做好热乎营养的早餐,这不仅是对孩子负责,更是对家长自己的未来负责。
4、早餐用零食来充当。在同学中,有很多同学认为吃小食品也可以充饥做早餐,因为小食品好吃。这样的同学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不明确小食品的危害,不知道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据调查,在我们吃的小食品当中有1/3的食品含有对身体有害的成分,还有一部分食品没有明确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的食品不仅不能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成分,而且还有害于我们的身体,所以用小食品做早餐的同学是在变相的危害自己的健康。我们的建议是改掉吃小食品的习惯,走上正确的膳食道路。
四、调研结果
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专家告诉我们不吃早餐对大脑很有危害。虽说脑组织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2-3%,但脑的血流量每分钟约为800毫升,耗氧量每分钟约为45毫升,耗糖量每小时约为5克。青少年的脑组织正处于发育期,血、氧、葡萄糖的需求量比成人还高。如血糖过低,脑意识活动就会出现障碍,长期如此,势必影响脑的重量和形态发育。不仅如此不吃早餐还会让你反应迟钝、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我们搜集了一些科学搭配早餐的食谱,只要我们能按照专家提供的方法实施,相信我们的健康茁壮成长。食谱如下:
早餐食谱1
购买:小馒头、豆浆、豆腐干、咸鸭蛋、鲜橙。
制作:取两个小馒头加热,咸鸭蛋切两半,食用其中一半,取豆腐干50克盛在盘里,鲜橙切开,搭配250毫升豆浆一起食用。
早餐食谱2
购买:三明治面包、肉松、花生酱、早餐奶、番茄。
制作:取两片三明治面包,在一片上抹一小匙花生酱,在另一片上抹约20克肉松,将一个番茄切片加在中间食用即可。牛奶饮用量为250毫升。
早餐食谱3 购买:全麦面包、香肠、酸奶、鸡蛋根黄瓜。
制作:取全麦面包两至三片,鸡蛋煮熟,再取1/2根黄瓜切成小条并加少许盐,配一根香肠,饮用200毫升酸奶。
早餐食谱4 购买:汉堡面包、奶酪、果酱、早餐奶、营养麦片、猕猴桃。
制作:汉堡面包横切两半,抹一小匙果酱,中间加两片奶酪;一个猕猴桃切片,加在面包中或直接食用均可。牛奶倒入杯中加适量营养麦片饮用。
早餐食谱5
购买:豆沙包、豆浆、腐乳、鸡蛋、苹果。
制作:取两个小豆沙包加热,鸡蛋煮熟,取腐乳少量,与豆浆、苹果搭配一起食用。豆浆饮用量为250毫升。
三口之家早餐食谱推荐
方案1
周一:牛奶3瓶(每瓶227毫升)加谷物90克,面包夹草莓酱奶酪(面包200克,草莓酱50克,奶酪3片30克)
周二:牛奶3瓶,花卷3只(每只50克),蛋糕3个(每个25克),梨1只(150克)
周三:酸奶3瓶(600克),蛋饼3个(每个含鸡蛋25克、小麦粉75克),大苹果1个(150克)
周四:牛奶3瓶(每瓶227毫升)加谷物90克,肉包子3只(每个50克),香蕉3根(300克)
周五:牛奶3瓶,三明治面包3个(每个含面包片两片50克,生菜两张50克,鸡胸脯肉20克),煎饼3只(每个50克),桔子3个(150克)
周六:大米粥(粳米100克),煎蛋3个(120克),烧卖3个(75克),菜包3个(150克),酸奶3瓶(600克)
周日:牛奶3瓶(每瓶227毫升)加谷物90克,火腿肠75克,早餐面包3个(每个50克),香蕉3根(300克)
方案2
周1:面包(蛋糕)果酱(黄油)荷包蛋 牛奶 香菜胡萝卜豆腐丝。周2:黑面饽饽(烧饼)油条 馄饨 蒜泥拌黄豆蚕豆。
周3:热饼 松花(火腿)豆浆(牛奶)香虾白萝卜丝。
周4:花卷 肉松 炸花生米 豆腐脑(锅巴菜)杏仁虾干炝芹菜。周5:煎馒头干 煮果仁 鸡蛋面 酸辣圆白菜。
周6:煎饼馃子 卤豆腐干 小米粥 芥蓝黄豆。周日:三鲜炒饭 鸡蛋汤(豆浆)糖醋白菜。
信息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403.htm%236_5&usg=AFQjCNFoRRGS8effaToScRg9Kz3IgVRDhw&sa=X&ei=J4grTZuPAY2asAPi0siIBw&ved=0CF8QygQ4KA
除以上是普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下食物在早餐是不能食用的。
1.忌冰凉
在吃早餐的时候切记搭配一些冰凉的食物以及饮料,否则食物之间强烈的温差会起强烈的刺激胃肠道,从而诱发突发性挛缩,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以及工作
2.忌空腹吃香蕉
香蕉对人体有着很好的作用,但如果是在空腹的状况下吃的话,就会使血液中的含镁量骤然升高。要知道镁是影响心脏功能的敏感元素之一,如果长期在空腹状态下吃香蕉的话,就会诱发心脏病。
3.忌空腹吃菠萝
在空腹的情况下还不能吃菠萝,这是由于在菠萝中含有强酵素,如果在空腹状态下食用的话,就会严重的伤害到肠胃健康。而且菠萝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必须要在吃完饭后才能被人体完全的吸收。
第四篇:关于我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心里压力”这个词在大学校园里已经不再罕见,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面临的选择是众多的,扮演的角色也形形色色,因此各种压力伴随着机遇而来。此外,快节奏的生活步伐、高强度的就业压力、激烈竞争下的深造机会以及其他各种生活中的因素在无形中给大学生的心理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不同程度的心里压力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了学生心理压力的详细情况,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与分析
(一)心里压力的来源
在此次调查中,通过分析所得数据我们认为:造成我校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和生活两方面。
1.学习方面的压力
近半数的被调查对象较多反映的是由于学习效率低、学业繁重而造成的。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靠自我约束,平时缺乏老师的督促以及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学习效率低,动力不足,致使很多学生在平时都不怎么学习,只是在考试周内突击,应付考试,进而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对知识形成了暂时性的了解记忆,掌握并不扎实,没有形成系统性知识网,考试一旦过去,对于学过的知识也就几乎都忘记了。即使是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掌握,更不能谈及实践运用,致使很多学生感到自己从上大学以来几乎一无所获,担心毕业后不能很好的和社会接轨,从而导致心里上的恐慌。另外,我校实行的是学分制,所以在校学生必须修够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学习负担。还有同学反映,自我及家庭期望过高也是导致他们心里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2.生活方面的压力,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根据数据统计得到,大部分同学在生活上的压力都是由经济及人际关系引起的。上大学以来,很多同学都感觉是处在一个小型的社会当中,如何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大多数人的一个难题,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甚至是还有上下级关系的面前,有时候使自己盲目而又力不从心。此外,很多同学觉得自己上大学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然而学校收费以及自己平时的费用却仍然需要向父母索取,从而在心理上有种愧疚感。除此之外,感情方面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这些来自生活上的种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校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二)心里压力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对于心理压力,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反映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不过很多同学对此表示基本上可上可以承受,只是略感焦躁。在本次调查中,通过分析我们得到,当面临这些压力时,绝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向朋友倾诉以及自己默默承受,在他们看来这是应对这些来至各方面压力的最好的办法。另外,还有少数人谈到,各种压力对他们来说起到了促进作用,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三、调查结果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基本了解到我校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情况,针对他们压力的来源及应对措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学校应适当增加心理讲座,开设心理课程,完善心理咨询室,让更多的同学根据自身情况接受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排解压力的能力,帮助我校学生加强知识储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自信阳光的生活态度,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同学间的沟通,尽可能的减少心理压力对他们的不利影响。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
2008-12-10 20:26:15|分类: 作业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研究”总结工作
研究小组:304现教2班第一小组教育研究实践
为了揭示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大学生学生摆脱心理压力的困绕,拥有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我们这个小组以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为调查研究课题,制定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本次问卷涉及了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在校大学生主观和客观方面心理的问题。本次
问卷共发放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其中分别对304数学(1)、305中文(4)、305英语(2)、304英语(2)进行调查。在我们的调查中,学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其中与学业压力有关的占50%,会影响情绪无心向学的也占了一半。而且学习成绩的排名给大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会造成影响的只有占2%。大学生的交往在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之间相处得很好的只有26%,不太好与很差的也占了11%,相处得比较好的只有66%。而且很多的大学生在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碍,没有障碍的与很少障碍的才只有34%,其他的在一定程度上与同学沟通都有一定的障碍。个人前途与就业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在面对自己前途很少感到困惑与担忧的占有6.3%,偶然担忧的占37.5%,经常担
忧的就占了56.2%。
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提交了分析报告,现将汇总情况综述如下:
调查表明,我校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最大的是人际交往及就业,压力最小的是国家发展问题。从总体来看,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自身期望和学习带来的压力;同辈群体比较带来的压力;自我封闭积聚带来的压力;生理和心理
矛盾,恋爱问题及自身缺陷带来的压力等
1.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应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与困难。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不善交往,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有自闭倾向,不易被交往;有的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自己的原
则而随波逐流等等。
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由于目前某些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交际的困难,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朋友无倾述对象,得不到心理帮助而加重心理压力,更易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据茂名
学院高州师范分院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目前因交际困难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已超过其它因素,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2.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内心长期处于冲突而导致心理压力与痛苦、课程过重、或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所带来的压力、参加各类证书如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强迫、焦虑、甚至
是精神分裂等心理问题和疾病。
生活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大学生在外不会或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更多是由于生活的贫困所导致的心理压力。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面临着贫困的困扰,而在其中有许多贫困生因虚荣心,或经不起因贫困而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压力,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时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久而久之,产生诸如极度自卑、不安、孤僻
等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在现实中,因此而退学的也不在少数。
3.情感困惑和危机
随着大学生的生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的正确与否,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目前情况看,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不成或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如产生自卑感、自闭等心理问题,有的因心理负担过重
而走向极端,造成悲剧。
4.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如不当的家教环境、单亲家庭环境、学校的升学考试的重负、消费上的浪费
攀比风对贫困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阴暗面对大学生所造成的困惑,社会节奏的加快等等。
5.经济及连带问题
目前,因家庭困难造成学生经济紧张而陷入困境的学生在学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每年我校26.4%大学生支付不起学费,13.5%大学生甚至生活费用都有问题。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来自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更是如此。部分学生家里砸锅卖铁,四处借债。他们的兄弟姐妹小小年纪就辍学打工供他们读书,他们背负着全家人的期望读书。这些学生从吃穿乃至言行举止都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反差。经济的窘迫,使这些学生心理负担十分沉重,他们感到苦闷和压抑。甚至其中有少部分同学忘记了他们肩上的重任,忘记了父母的艰辛,经受不住物质上的诱惑,为了爱慕虚荣,产生了失范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极个别的学生还有轻生的念头。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不但存在,而且问题严重性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德国著名社会学家
韦伯认为大量的人类行为是非逻辑的,是人门情感或心理状态的反映。许多大学生产生失范行为就是因为心态不正、心理失衡而造成的。
6.就业压力大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到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众多高年级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等心理问题和疾病。特别对于我们专科生来说更为显著。在原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不论什么性质的学校和专业只要拿到文凭,就可以捧上“铁饭碗”。大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没有竞争意识,更没有危机感和失业感。如今,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据了解,截止2006年六月底就业统计,研究生就业率为70%,本科生就业率为50%,专科就业率为35%,全国总体就也率为52%。数据意味着有10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毕业生成为“商品”,是人才还是庸才都要到市场上去亮相,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专业和社会需要对口,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成了“抢手货”,而滥竽充数者则无人问津。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即使大学毕业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或者称心如意的工作,残酷的现实令部分大学生忧心忡忡。有的毕业生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我行我素,与社会需求产生明显的反
差,难以找准自己的定位,有的毕业生心情烦躁、精神不振、自卑恐慌、无所适从。
7.专业发展问题
专业发展问题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类是由于高考填志愿盲目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如电信、计算机、电子等专业。但是进入大学后,才发现热门专业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时倍感压力,困难重重另一类是由于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专业的分数线,只能服从分配调剂到学校生源不足的冷门专业。这类学生觉得自己以后的前途暗淡,不能静下来学习。这两类同学中有的屈服于现状,极度冷淡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学习上得过且过,毫无钻研精神。严重的还悲观厌世,长期失眠,精神错乱,容易产生失范行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自杀等行为。另一极端类型却是成才压力导致超负荷运转,“累”、“苦”难熬,有些大学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他们普遍重视专业实用课程和社会急需课程的学习。热门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而长线专业和面向艰苦行业的学生则想方设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甚至不惜花钱去辅修有实用价值的热门课程,如计算机、外语、法律、财经等等。他们废寝
忘食,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重重。
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造成根除上压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自卑、焦虑。
1、大学生的自卑感主要表现如下: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3)不能承受挫折。
2、大学生产生焦虑主要表现如下:
(1)考试焦虑。
(2)困难焦虑。
(3)毕业焦虑。
(4)健康焦虑。
3、大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如下:
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消极情绪,既受他们个性、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1)达不到既定目标所产生的失败感是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重要原因。
(2)不客观的自我归因。
(3)自尊心的丧失。
(4)人际交往贫乏。
为了进一步作调查研究获取相关的数据,我们小组在2006年11月25日在我们学校分别对对304英语(2)彭小玲同学和304数学(2)班 覃武常同学
进行了采访。
在他们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对其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别从学习、生活、环境、就业、学业、理想、人际关系等方
面所造成的压力进行了采访。
通过采访问题分析,他们对学习、学业方面所造成的压力都很重视,并且也不会为此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面对压力时都会适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解决。而对学习环境方面都表示一定的不满,特别是学校周边的环境,对自己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且对环境的要求都有一定限度的要求。在面对就业方面,要求的都不是很高,而且对自己所学的专业都感到满意,但是在职业标准方面还是比较模糊,择业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就业肯定,而面对当前就业的形势,他们也表示平常心面对现实。在人际关系方面,都比较注重,而且也处理得不错,有一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但是面对负责的人际关系,也
表示了存在一定的压力,在发生大矛盾的时候,处理起来也较吃力,面对自己方面就稍微好一点。
通过采访同学的问题分析可以知道,大学生心理压力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而且对就业、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比较突出。怎样才能最大化地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保持健康心理,在大学期间更好地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有用于社会的真正人才,根据研究数据进行总结评价,现总结以下几种解
决办法。
1.大学生自己要正确面对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自己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困难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因此,当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要无畏地去正视它,解决它。应采取积极态度看待压力,那就是压力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把压力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
2.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好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每一个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老师就是治病救人的医生,通过和谐的内心交流,给以动之以情的分析,晓之以理,帮助解除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困惑和痛苦。鼓励他们安心学习,奋发上进。心理咨询是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真正帮助大学
生解决心理疾病。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心理素质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学校要提供大学生要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大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和青春的活力,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发泄
内心的激情、展示天赋和爱好、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要无疑是很重要的。这不但可减轻大学生心理压力,还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有两种方法,4.克服自卑孤独心理,自卑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既有客观的原因,更有人生态度、意志品格、认识和人生等主观原因。自卑者一个显著的特点就
是习惯从消极角度看问题,喜欢将阴暗面夸张,从而陷入孤独和冷淡。要克服自卑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1)要懂得人不自卑的理由。
(2)不要把自卑当作保护失望情绪的缓冲器,要懂得自信是希望之花,力量之源,同时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争取
成功。
(3)要努力接近自信的人,观察他们的言行。
5.消除盲目心态,重构理想目标。高考成功的盲目乐观,目标达到的理想失落,会导致大一学生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缺乏应有的考虑和安排,会缺
乏前进的动力,会阻碍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进步,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6.培养独立能力。在上大学以前,很多学生基本没有脱离父母的怀抱,除了由父母的照料外,还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严格管理。加之高考前的学习负担过重,几乎所有家务都由父母做,因而使不少同学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有的甚至连衣服都不会洗。进入大学后,一切都由自己做,这就要求大学生全面培
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7.增强竞争意识。竞争已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主要基调,由于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将直接面临择业,大学的竞争自然的就比中学的竞争更为激烈。如果说中学的竞争是为了上大学的话,大学的竞争则是为了抓住有利于自己成功的一切机会。大学生只有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8.树立积极乐观的应对态度
(1)当面对压力时,千万不要报有怨天尤人的态度,应勇于面对所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所在,以便于下次更好的应对。
(2)能乐观地面对人生。俗话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明白压力、挫折与不幸,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如
果碰上也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生活体验。
9.运用正确的应对原则
(1)愉快地生活。每天你都要试图微笑着去面对一天的生活。
(2)有意义地生活。人一定要确立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去实现目标,随着具体问题的出现,再不断更新自己设定的目标。
(3)自信与乐观。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在遇到挫折后,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树立坚定的信心。
(4)遇事莫慌,学会放松。凡事都要觉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5)改变认识,柳暗花明。当面对挫折时,不要将得失看得太重,要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说服自己。
(6)寻求支持,分担痛苦。将自己的痛苦与别人分享,你将只会承受50%的痛苦。一个人在一生中一定要有两三个知心朋友来倾吐心事,当你释放
心理时,你也就战胜了自我。
(7)面对现实,改进应对策略。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人要学会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千万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10.培养良好的耐挫力。我们要调节生理条件、生活经历、思想基础、个性特征、挫折心理的准备状态、期望水平、思维方式的灵活性等对忍耐力有
直接影响的因素,来提高自身的耐挫力。
11.掌握一些具体的应对方法。
(1)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大学生多采用一些封闭性应对方式,消极被动地来应对问题,较少会想到去寻求社会支持,这与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自尊
心较强有关。但笔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学会寻求支持。
(2)进行正确归因。如果将受挫原因过多地归于主观,这会让你感到内疚与无助,如果将受挫原因过多地归于客观,这会让你感到气愤与敌意,但无
论将原因如何归属,都必须客观正确,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受挫原因,今后更好地发展。
(3)合理宣泄,自我疏导。大学生处于精力旺盛期,需要适当地发泄来调节身心平衡,可以通过情绪宣泄、运动宣泄、心理咨询来进行自我调节。反
之,如果将过重的负担压在心底,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的失衡。
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压力将长期存在,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上各方面的发展。目前如何面对和寻求减低大学生心里压力仍成为当代的一个
重大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