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秉承发扬儒家思想大力推进国税文化建设
秉承发扬儒家思想大力推进国税文化建设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面积1613平方公里,人口110万,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的诞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境内人文历史遗存众多、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和煤电能源基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76.91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9.3亿元,在第七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居全国第16位。
邹城市国税局成立于1994年,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58人,下设9个科室、1个稽查局和6个管理分局,共管理各类纳税人6587户。1994—2007年累计征收各项税款161.28亿元,2007年入库税款21.33亿元,收入总量在全省国税系统县级局中名列前茅。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先进文化领航,用文化的力量推动国税事业发展”的建设思路,秉承发扬孟子儒家思想,积极致力于国税文化建设,走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文化建设与税收工作相促进的新路子,推动了邹城国税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充分认识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体系孟子生活在社会巨变、攻伐不已的战国中期,他以天下为己任,继承、发扬孔子“仁学”理论,形成了“民本、仁政、治国、修身”的重要思想,开启了如何实现“仁”的新阶段,成为上继孔子、下启荀子的继往开来的儒学大师。他和孔子的思想,被后人尊称为孔孟之道,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与《论语》语录式记载孔子言行所不同的是,《孟子》的许多篇章具有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说理透彻、论证周密的特色,至今读起来仍朗朗上口、令人回味。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滋养的邹城国税人,我们从孟子思想中汲取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天人和谐等体现当代价值的理念,突出地域性,用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家国天下”的胸襟和抱负,引导同志们开阔视野,放宽胸怀,采取走群众路线的方法,锤炼出“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邹城国税精神。注重方向性,确立了“建设祖国放心、社会满意、工作领先、服务优良的现代化国税局”的共同愿景、“建设一流队伍,实现一流管理,提供一流服务,争创一流业绩”的奋斗目标。把握时代性,着力培育“刚、柔、智、诚、爱、谐”的执法、管理、学习、工作、服务、德治、发展“六字”文化理念:在学习上积极倡导“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学问就在身边,学习就在每时”、“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上,树立“工作是艺术,岗位是展台”、“事业源于责任,喜悦来于奉献”、“智思、智行、智勇”的理念;在税收执法上,树立“严格、公正、廉洁”的理念;在纳税服务上秉承“诚实、守信、文明”的理念;在发展上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从而塑造出既传承孟子思想精髓又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作为全体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始终孜孜以求。
为使先进的精神文化内化于心,我们实施了“孟子故里国税人”文化品牌建设工程,将孟子文化逐步导入大家的思想。大力建设楼宇文化,摘录孟子名言警句,归纳成为政、和谐、修身、处世、治学等内容,制作成系列展板,悬挂在办公楼走廊,供大家时时观看,天天见面,接受孟子文化的精神洗礼;积极建设桌面文化,精心选取孟子著名言论57条,分为修身、廉政、治学等六个篇章,编辑出版了《孟子名言硬笔书法》字帖,并辅之于蕴含当代理念、国税精神的译文注释,使深奥的孟子思想系统化、通俗化,从久远回归到现实,供大家在临摹习字的同时,耕读孟子隽永的人生智慧,消除了神秘感,系统理解了孟子思想;广泛建设大众文化,开展了读孟子修身立德等活动。在彩报上开辟出“我最欣赏的孟子名言”专栏,分别刊登大家手工书写的名言警句,从精神上进一步走进孟子,加深了对邹城国税精神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正确解读,增强了认同感和感召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邹城国税网站,开办了局长会客室,举办了妇女论坛,将全体干部职工吸纳其中。同时,将文化建设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理念、心得感悟和工作成效,分类整理,汇集成《以文化领航》之能量、活力、收获系列丛书,《邹城国税„关于我们》彩板书,《孟子故里国税人》和《邹鲁清风》彩色画册,并以《邹城国税》杂志、彩报,廉政文化书签,《以文化领航》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从而在日积月累中让先进的精神文化在每个国税干部职工心中生根发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外化于形。通过建立图书阅览室、荣誉室、健身房、女子练功房,举办文艺演出、演讲会、运动会、书法绘画摄影展览,营造出一种陶冶心灵和精神的良好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风气和生活习惯。通过编辑《干部手册》,明确了日常行为规范和管理规范,使全局上下明确修身方向,恪守行为准则,营造出“知荣辱、明礼仪、懂规范、尚文明”的良好氛围。丰富的精神文化,如同一个能量巨大的磁场,推动着全体干部职工奋勇拼搏、锐意进取、干事创业。
二、积极发挥孟子思想的现实作用,促进文化建设与税收工作的有效融合孟子践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具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以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进取精神、“自任以天下之重”的价值追求,将文化建设的精神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秉承孟子“仁政”思想,着力提高税收服务水平
孟子“民事不可缓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与民同乐”思想,是其“施仁政于民”主张的思想基础,具有突出的为民性质,在本质上与“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组织使命相一致,体现着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基于此认识,我们正确处理税收服务与税收执法的辩证关系,将执法作为高层次的服务,视服务为根本,树立起“纳税人的需求,国税人的追求”的服务新理念。针对纳税人不同需求,在认真抓好提醒服务、限时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安排所有征收单位每天中午安排人员值班,将征期内、月底的下班时间延长1小时,切实做到了服务“全天候”、“零空档”。一次,某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会计因公出差,当他在征期最后一天火急火燎赶到办税服务厅时,已是晚上近7点钟。正在值班的师启峰同志依然热情
而有耐心,花费20多分钟时间办理完毕刷卡、手工清卡和申报、打印税票等业务,使该企业避免了2000多元的滞纳金损失。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层次,我们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真情”的“办税路路通”服务品牌,将我们的组织使命、国税精神等精神层面的理念转化为被广大纳税人、社会公众可以感知、了解、认可、信任和欣赏的行为规范与视觉形象。依托这一品牌,认真开展行风热线送税法,税法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大厅公告、税企例会、《政务公开指南》、新闻媒体、电子邮箱等多渠道政务公开方式,积极搭建融涉税公开、办税服务、纳税咨询于一体的网上办税平台,扎实开展诚信纳税人评比等活动,不断优化、深化税收服务。切实落实“两个”减负措施,整合内部管理资源,依法清理、简并纳税人多项报表资料,归类合并各种检查,有针对性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新办个体私营企业,搞好预约服务;对下岗职工和残疾人等有困难的纳税人,实行“上门”服务;对涉外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坚持全程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一致好评。
(二)弘扬孟子先义后利的义利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孟子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阐述了他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义利观,使我们在面临各种诱惑时,能够分清义利孰轻孰重,明辨大是大非。我们紧紧抓住其思想修身立德的本质,以预防为主,认真开展宗旨信念教育、正反面典型教育,着力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和荣辱观,进一步夯实了思想道德基础。并以孟子义利观为指引,广泛宣传孟子“羞耻之心,义之端也”、“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的耻感思想,增强自爱、自尊意识,培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恪守伦理底线,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确保在廉政方面不出问题、不犯错误,达到知耻而廉的教育目的。
为活化教育方式,我们通过制作廉政展板、发放廉政亲情卡、开展家属亲情助廉、推行廉情恳谈、在邹城市文化广场建立百米廉政文化长廊等活动,用“软约束”的文化理念,把反腐倡廉的大道理变成广大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善养“浩然之气”,遵守“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的廉政准则,产生不愿违反、不敢违反的思想触动,我局峄山分局税收管理员吕奎熙管辖的某石材加工户,为调减税收定额,利用约谈之机偷偷留下装有5000元现金的“红包”。吕奎熙同志追赶不及,随即拨打电话报告了分局领导,经批准后将这笔钱转成该业户的税款。该纳税人面对完税凭证,羞愧难当,主动承认了错误,按核定税额缴纳了税款。吕奎熙同志拒不收礼、甘当“特殊纳税人”的先进事迹一时在系统内外传为佳话,成为大家争先学习的廉政模范。
(三)传承孟子人本化的善教思想,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作为把“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当成人生乐趣的孟子,他的深造自得、由博反约、专心致志与学贵有恒的学习方法,始终贯穿于其“善教得民心”的教育思想。我们运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全体干部的学习状况科学地划分为危机学、责任学、向上学和兴趣学四种境界和递升层次,构建起了“压、促、引、养”的约束和激励并重的促升机制,一是对学习自律意识差的同志,通过能
级管理、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等手段,合理施压,增强其对不学习的危机感,产生主动学习的需求;二是对责任心和事业心较重的同志,以帮促变,采用“心理暗示”法,组织他们参加技能竞赛、岗位明星评选等活动,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对上进心强、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志,正面激励引导,通过表彰奖励、优先提拔重用等措施,满足其合理要求,引导他们把握好人生方向;四是对爱好学习的同志,采用激励方法热情养护,为其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岗位吸引其注意力,使之把学习和工作当作一种人生乐趣,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此同时,我们制定、完善了《绩效考核办法》、《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设立了干部教育专项奖励基金,运用外部刺激和内部激励产生的无形的力量,不仅使全体干部职工养成了一切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而且形成了强烈的“补位”意识,进一步消除了管理中的“缝隙”。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社会当课堂,积极拓宽学习渠道。采取“走出去”的方法,把社会当成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使同志们在学习新的生活知识、提高生活技能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全面激发了学习欲望,实现了“要我学”、“我要学”到“我愿学”的认识飞跃。学习时间由“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外”,学习空间由单位延伸到家庭,学习范围由单纯的税收业务延伸到科技、文化、经济知识等各个领域,构建起“大教育、大培训”的新格局,在全局形成了“ 比学赶帮超、不甘落后”良好氛围,涌现出了一大批兴趣广泛、学识丰富的知识型干部和学习型家庭,出现了夫妻同学、全家同学的感人场面,进一步夯实了国税事业发展的智力基础。信息中心主任陈峰峰,中专毕业,对计算机原本外行。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后,凭着不服输的精神,自我加压,购买了大量书籍自学,并自费到外地学习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编程,连续两次在上级局组织的计算机操作能手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多次被省局、济宁市局抽调参加税收应用软件的研发,挑起了我局信息化工作的大梁。
(四)发扬孟子勇于奋进的进取精神,激活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道出了求学的真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工作中,我们坚持“只要有利于依法治税、有利于组织收入、有利于队伍建设的事,就可以大胆地试”的创新原则并认真实践,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深入人心。
一是面对现实,寻常之中长“慧眼”。我们运用系统思考这一“慧眼”,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工作中找出规律,总结出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三看三知”法,即局部问题整体看、点上问题面上看、解决问题长远看,知道在平时怎么做、遇到困难时怎么做、解决问题后怎么做,达成了“税收管理一体化”的共识,对各项工作做到了 “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发展。在宏观税负调查分析中,坚持把镜子转向自己,深挖细查,一举查补入库税款5986万元。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先后出台了《一般纳人认定等环节管理办法》等7个办法,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进一步完善了征管长效机制建设。
二是自强不息,面对困难增信心。随着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开展,工作标准提高、责任增大,一些同志感觉很不适应,心理压力大,存在畏难发愁情绪。我们
以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激励,大力培养自强不息,敢于进取的精神。在面对一些重大的热点、难点问题时,采取团队学习的方法,成立课题化攻关小组,集体研究,集中攻关,共克难题,共享解决问题的喜悦,达到增长知识和才干、促进工作质量提升的目的。针对办税厅运行之初,一度出现的工作量增大、征期拥挤等问题。我们组成课题攻关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全员面向一线,推行自助服务,向信息化要效率”的解决方法。通过设置全职能办税窗口,变专业窗口为综合窗口,真正实现了办税业务的“一窗式”。通过建立协调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了办税服务厅、管理分局、稽查局之间的工作关系,减少了纳税人多头跑的问题。通过开辟自助服务区,由纳税人自行完成纳税申报、发票认证等业务,不仅减少了办税厅1/3的工作量,缩短了纳税人等候时间,而且进一步明晰了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融洽了税企关系,得到了系统内外的一致欢迎。在济宁国税系统率先创立出“一体化、规范化、信息化”为特征的办税服务厅新模式,一举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被济宁市局在全系统予以推广。
(五)萃取孟子“仁心”思想,积极打造文明国税形象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思想,体现着推己及人的“仁心”精神,有利于增强干部职工的社会责任、推动和谐国税建设。近年来,我们以“文明邹城”建设为依托,注重引导干部职工认识自我、融入社会,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成为国税联系社会、贴近纳税人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我们响应市妇联“春蕾计划”而开展的“爱心妈妈”活动,上至市局局长,下至中层女干部、一线女职工都以慈爱之心积极参与其中,坚持数年而不间断。“爱心妈妈”们每年拿出一定的救助资金,由市、镇妇联、镇教办统一转交到受助儿童所在学校,由学校掌握为受助儿童专款专用。工作之余,“爱心妈妈”们还经常到受助儿童家中和学校看望走访,带去部分学习用品、衣物,每逢年节还要带去面粉、食油、猪肉、水果等生活用品进行慰问,与孩子进行亲情交流,了解其学习和生活状况,鼓励受助儿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努力学习,立志成材,以才报国,回报社会。受助儿童适时将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以书信或电话联络等方式向“爱心妈妈”作出汇报,进行互动亲情交流,还有的登门互访和回访,烙下了浓浓的“母爱情结”。“爱心妈妈”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救助贫困学生、儿童共计36人,产生了“救助一名儿童,挽救一个家庭,感动一片百姓,和谐一方社会”的良好效果。据统计,仅2006年以来,全局干部职工就通过各种形式捐款捐物总价值达40多万元。特别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局上下立刻行动起来,短时间内踊跃捐款11.91万元,为灾区人民奉献出一片爱心,唱响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之歌。
三、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国税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国税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不仅建立起融入孟子思想精髓的全新的文化管理模式,而且有效地凝聚了人心,激励了人志,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有力地促进了税收工作开展。开展文化建设三年来,累计征收各项税款54.2亿元,年均递增率达18.2%,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全面推行了执法责
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执法行为不断规范;应用了税收分析预警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了征管长效机制的建立;发挥“办税路路通”服务品牌的助推作用,进一步优化了纳税服务;先后自行研发出触摸屏查询系统、公文处理小助手等应用软件,分别协助省局、济宁市局开发了了税收分析预警系统、“六员”考试抽考系统和金税工程稽核系统,科技兴税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干部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仅2006年以来,各单位就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19篇,15次在各级各类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带动了干部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目前,全局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已占到全员78.21 %,并拥有研究生6人,注册会计师、税务师7人,在省、市局组织的多次业务竞赛和考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三)团队意识明显增强。“家园意识”深入人心。大家亲如兄弟姐妹,情感上相互关爱呵护,工作上相互帮扶,真正把邹城国税建设成了放松情感、放飞梦想、收获喜悦、同享欢乐、共担风雨的幸福家园和安全港湾,有效促进了干部管理模式的转变。规范化、亲情化、人性化管理理念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流意识,大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建立起和谐的税收工作秩序。
(四)国税形象全面提升。在邹城市组织的行风评议活动中,连续3年高居排行榜第一名。先后被邹城市、济宁市确定为党风廉政、效能建设示范点和基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市局机关被山东省文明委评为“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城区分局、太平矿业分局被授予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办税服务厅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127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奖励,出现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三大”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的国税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原国家税务总局陈景新副局长,总局监察局张宇红副局长,山东省国税局李录温副局长、郭吉毅副局长、孙立德纪检组长、孟庆启总会计师,济宁市国税局陈志建局长等领导同志,都曾亲临现场指导,为我们开展国税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中国税务报》、《中国税务.山东国税》分别以大版篇幅报道了我局文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使我们倍受鼓舞。我们将以参加此次论坛为契机,学习先进单位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地域优势,深入抓好国税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不断推动邹城国税事业向前发展。(发表于第二届“全国税务系统文化建设论坛”)
第二篇: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中央企业文化建设
王汉东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中央企业的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确立正确的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培育形成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健全企业行为规范,优化企业形象,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集团公司全面贯彻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以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为目标,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作为凝聚员工力量、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统筹规划,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加大软硬件投入,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船舶企业报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弘扬,企业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明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成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为企业改革发展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广大员工自觉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深入人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成为员工意识的主导,爱岗敬业、致力发展、做强做大、为国奉献的职业追求成为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是把铸锻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质量文化、营销文化、品牌文化和项目文化
建设,同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正确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努力使我们的铸锻产品已成为国内驰名、国际知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中央企业要富有道德感和正义感的企业形象,这样不仅可以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我们企业的竞争力。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促进了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把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与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了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工作内容和表现形式,拓展了工作领域和空间,丰富了工作手段和方法,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在推进中央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更为自觉地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科学发展,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更为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牢固树立员工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为了广大员工去发展,依靠广大员工去发展,发展成果由广大员工共享,有效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发展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要更为自觉地把发展的着力点建立在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导创新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努力实现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更为自觉地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努力打造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社会效益、企业形象的和谐一致。
第三篇:大力推进煤矿廉政文化建设
文章标题:大力推进煤矿廉政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煤矿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煤矿廉政文化建设,既可以培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官德人品,又可以形成廉荣腐耻的社会氛围。
一、群策群力,确保煤矿廉政文化建设顺利开展
一是强化领导,健全组织。煤矿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煤矿廉政文化建设,把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腐耻的社
会风尚作为反腐倡廉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抓。要建立矿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基层支部具体操作、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格局。二是共同参与,健全网络。矿党委、矿纪委要制定矿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应有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三级共建的组织网络。三是协调督办,推动落实。矿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要统一部署、同时启动、责任到人、专班督办、逐项落实的办法组织实施。矿纪委要切实担负起牵头协调督办的责任,定期组织力量对各廉政文化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协调督办,对上争取支持,对下解决难题,保证各个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
二、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煤矿廉政文化特色精品
一是构建活动平台,把廉政文化融入矿区。通过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基层“五个一”活动,即利用一个广场、开辟一条长廊、组建一个文艺宣传团体、开通一个网站、开播一个电子屏幕,开办一个报刊专栏,使廉政文化理念溶入到机关科室、车间班组、全体职工中。二是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除通过廉政诗词、警句、格言、评论、故事、书画、小说等形式展现廉政文化外,重点把廉政知识融入到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中,使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使广大职工群众和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三是丰富活动内容,把煤矿廉政文化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主题的廉政文化活动。在煤矿家属区重点开展以道德情操、遵纪守法、邻里互助、家庭和睦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在党员干部中,重点开展以党纪条规、廉洁从政、阳光政务、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政氛围。在机关人员中,重点开展以职业操守、公道办事、克己奉公、精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三、注重结合,构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煤矿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要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廉政教育,使廉政文化更好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服务。一是与建设和谐社区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思想塑造、净化风气和舆论导向的作用,在党员干部中,特别是在一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掌握财务权、经营权的公职人员中,大力开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其反腐倡廉的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矿纪检监察部门要找准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组织专门人员收集职工群众和各界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矿纪检察部门要会同有关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共建美好社区”活动,解决矿区一些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社区治安、居住环境、清理违章等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二是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廉政文化理念,认真组织开展好以好家风促进好党风,好民风促进好政风的“廉洁新风进机关进基层进家庭”活动,唤起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组织文艺宣传队等形式把发生在大家身边、人人有切身感受且针对性较强的事整理编排成文艺节目,增添娱乐性。三是与社区组织工作相结合。要充分利用矿区资源,把廉政文化建设与矿区组织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易于接受、乐于参加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进一步密切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进模范作用,展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通过在人员集中的区域设立“清风联络箱”,及时征求广大职工群众对煤矿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组织煤矿党员干部到基层访廉情、问民忧、解民难,努力达到“通情达廉”之目的。
《大力推进煤矿廉政文化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大力推进煤矿廉政文化建设。
第四篇:申论-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
2006年5月,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岭大地,草木葱茏,繁花似锦。胡锦涛总书记先后来到西双版纳、思茅、昆明等地,深入民族村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和科研院所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他强调,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近年来,“幸福指数”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以至于有人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生活到处都是烦恼”。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恐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
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社会来说也是这样。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证,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促进科学发展需要建设和谐文化。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靠谁?发展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发展为了谁?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为了人民群众。能否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取决于人们是否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比如,在经济发展中,很多地方认识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有些地方仍固守“环保环保不如财宝”的观念,这必然导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效果。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和谐始于内心,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遇到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这些精神上的不健康因素一旦导致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的身心和谐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乌托邦,但有了矛盾和冲突如何处理?是以针尖对麦芒,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和谐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也主张和而不同,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从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实现文化自身和谐也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当今时代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看看我们的周围,古朴厚重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时尚新潮的流行文化令人目不暇接,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台竞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以前一个调子固然太单调,现在调子多了也难免会有噪音、杂音、不和谐音。如何让不同的旋律共同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
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和谐文化?
2007年2月24日,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以《“和谐文化”感动世界》为题,通过《欧洲时报》向全世界的华人拜年,表达了他对中国“和谐文化”理念的高度赞赏。和谐文化的提出,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也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但当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初步的,有人还存在一些疑问和误解。我们有必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
有人说,我们讲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在又强调要建设和谐文化,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谐。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只有由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才能实现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也是和谐的。先进文化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的文化样式、文化门类和谐统一,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有人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它与和谐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文化总是在阐释和表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就是其中最本质的部分,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和谐文化的内核,没有它,和谐文化的“神”就散了,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体现、来反映、来传播。就像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体现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体现到和谐文化建设中,让人们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理解、认同。
也有人讲,建设和谐文化,是不是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清明节,一份关于“将汉服定为国服”、“奥运会上中国汉族运动员应着汉服入场”的网上倡议书引发了人们关于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讨论。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时下流行的传统文化热,如呼吁重视中秋、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如一些通俗地介绍传统文化的讲坛和人物一路走红等,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但继承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全盘复古,而是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还有人问,建设和谐文化应如何看待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优秀的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我们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但学习必须以我为主,借鉴不是照抄照搬、盲目认同,否则必定“水土不服”甚至迷失自我。必须立足国情,使和谐文化在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始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怎样理解和谐文化重在建设?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坐在一起唠唠家常,有乐咱同乐,有难咱同当,和睦相处,亲亲热热情意长……”2006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首届邻居节闭幕式晚会上,这首专门为邻居节创作的邻居节节歌温暖了每个人的心。黑龙江省在全省范围开展了以“真情连你我,和谐入万家”为主题的首届邻居节,覆盖了全省3175个社区,数百万群众直接参与,成为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的一大亮点。如今,从北国到南疆,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军营,和谐文化 的春风吹拂着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有句古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把和谐文化建设作为持续推进的过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筑牢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谐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应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和谐文化离不开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近两年,中央新闻媒体相继推出《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劳动者之歌》等栏目,让人们回顾光辉历史,走近时代英雄,体验崇高与感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置身何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上的资讯每天都像潮水般向我们涌来。往小处说,它悄无声息但势不可挡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往大处说,它对于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弘扬新风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和谐文化建设要体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当今社会,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人们放松心情、滋养心灵的“润滑剂”和“减压阀”。一部优秀的电影,给人享受,给人感动;一首好的歌曲,给人力量,给人鼓舞;一段精彩的相声,给人欢笑,给人启迪。人民需要文艺,时代呼唤着文艺的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和谐文化,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的生活。
建设和谐文化,还需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超过1.6亿,这意味着不到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快捷方便的同时,也被诸如色情、暴力、诈骗等有害信息的传播所困扰。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崭新课题。应继续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健全网络道德规范,引导广大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加强自律,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逐步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科学、依法、有效监管,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第五篇:大力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
企业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一流的企业必须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经营者是缺乏远见的企业家。各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的优秀成果,以爱国奉献为追求,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着眼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立足于文化强企、产业报国,努力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提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员工根本利益,具有各自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进一步改善;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一致,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一致,为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切实保障。
中央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必须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位。要从我国的国情和本企业的实际出发,从企业的行业、领域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考虑,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积极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必须把培育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力弘扬国有企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积极总结、提炼和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并被本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努力构筑中央企业之魂。必须注重经营理念的倡导。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本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吸收优秀的文化成果并不断注入新的理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宗旨、管理理念、营销理念以及人才观、质量观、市场观、竞争观等,努力建立完善企业的理念体系。必须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形象的塑造。通过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发挥员工的智能,以诚信经营为基石,努力养成职业道德,积极实施晶牌战略,优化企业环境,强化企业识别系统,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必须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要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文化理念、符合企业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转化为广大员工工作的动力和自觉行为,使企业管理步人决策理性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良性轨道。
中央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对内挖掘员工资质和潜能,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提高员工忠诚度、归属感和自律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员工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对
外提供优质商品和优质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赢得社会的信任,实现奉献祖国、报效社会、回报股东和关爱员工的和谐一致,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要重在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选择好突破口,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把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变成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用符合文化理念的管理机制引导、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要突出特色。个性特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由于企业形成历史、所属产业、规模特点、构成素质、所处环境和地位作用不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总结出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概括和视觉形象设计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形成富有行业特点和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要务求实效。企业文化建设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生产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搞花架子,不急功近利,使企业文化建设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要提倡化繁为简、实用易记的企业文化设计,防止盲目模仿或照搬外国模式,避免将企业文化表面化、玄虚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作风。要按照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的要求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形神统一,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系统思考,协调关系,把握好度,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下去。
第一,关于继承与创新。企业文化发展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地扬弃。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要善于总结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精神和典型经验,注意吸收其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整合和创新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不断弘扬和升华企业精神,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广大员工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国家利益联结在一起,共同为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贡献力量。
第二,关于共性和个性。文化的一致是企业灵魂的统一,是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的重要纽带。没有统一性的文化建设要求,就不能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氛围、统一的企业形象和统一的企业晶牌。建设集团文化应该保持文化的统一性,以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树立起集团的整体形象。但是,建设企业文化,不能大而化之,整齐划一,这样容易失去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样做别人看不出这个企业的行业特征,也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更谈不上它有什么个性。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体现了同仁堂的特色和理念。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也提炼得好,好就好在有行业特点,又体现了员工的奉献精神。因此,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尤其在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时,要充分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
第三,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精神产品,属意识形态,本身不具备可操作性。但它确实存在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影响甚至左右管理的效果,又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载体和手段。只有通过管理和各项制度才能将企业的核心理念、人本思想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使之成为规范、进而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和谐统一。当今时代,企业管理
模式从经验型的管理向文化力的管理层面飞跃,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织到以人为本、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潮流。因此,我们要强化企业文化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和专业管理有机结合,与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内化与固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第四,关于企业领导倡导与员工积极参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认知认同并将其视为行为准则而共同遵守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作为一种心理契约和共同的行为方式,体现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他们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充分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员工的创造,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样,员工不认同就等于没有企业文化。要注意把领导者倡导和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用规范的制度和完善的工作机制一以贯之地落实下去,成为员工的共识,体现到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而不能搞少数人的形象工程。
第五,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同时也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中央企业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发挥政治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斗志方面的积极作用,把“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念与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结合起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努力把先进的文化熔铸于企业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为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同时,企业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诚信建设,加强职工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融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用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
第六,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是企业改革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共同面临的难题,这不仅关系到并购重组的全局,而且对重组后企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正在全球兴起,我们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也已全面启动。企业并购重组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并购重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能否融合。必须把企业文化冲突和融合作为并购重组中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来破解。要知道,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在企业文化的融合创新中实现兼并重组企业的文化对接和超越,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科学整合文化资源,尽快形成一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适应新的企业特点的文化体系,促进企业新一轮的发展。
第七,关于博采众长与以我为主。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虽然是“舶来品”,但企业文化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欧美国家的企业文化中固然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但也要看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伦理、崇尚道德、信奉诚信、讲求
仁义等经营理念。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得奖人在法国巴黎开会发表宣言时就曾说过:“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当然,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勇于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的“路径依赖”,以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借鉴吸收外来的优秀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任何一个国家的本土企业都以本国的员工为主体,离开本国的文化根本不能生存,这也是诸多跨国公司实行人才本土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中国的国情和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中央企业的特点,注重在以我为主基础上的博采众长,不要简单地照抄照搬,更不能全盘西化。要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努力培育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合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