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一、AECT1994年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二、发展四个阶段:
1、视觉教育阶段(普莱西设计出第一台可以教学、测验和记分的教学机器)
2、视听教育阶段(戴尔“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程序教学机)
3、视听传播阶段(拉斯维尔,创立传播学)
4、教育技术阶段(把系统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三、信息素养:文化层面(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意识方面)、信息技能(技术方面); 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社区责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基础性信息素养)
四、大学生信息素养内容:
1、熟练地掌握信息工具的能力
2、迅速准确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3、合理科学的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
5、抵制污染的信息的免疫能力。师范生信息素养(教师):
1、技术层面(1)基本操作能力(2)写作能力(3)运算能力
2、智力方面(1)快速获取信息(2)加工处理信息(3)生成表达信息
3、认识、态度层面(1)信息道德素养(2)信息意识
五、Big6主要步骤:
1、确切的了解探究的问题—任务定义
2、确认信息资源—信息搜索策略
3、获取相关信息—定位和搜索
4、选择一个答案—运用信息
5、把观点整合到作品中—综合6、检查结果—评价
六、1、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内涵:所谓学习环境,即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2、组成要素:(1)基础设施(2)信息化学习资源(3)信息化学习的平台与工具(4)通讯
3、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特点:(1)环境的开放性(2)资源的共享性(3)学习界面的人本性(4)学习过程的协作性(5)知识学习的重构性
4、信息化学习方式(1)利用共享资源进行学习(2)在信息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学习。(3)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4)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七、多媒体教室的系统结构:
1、中央控制系统
2、多媒体计算机
3、视频展示台
4、投影仪
5、音响系统 校园网系统结构:网络布线、交换设备、服务器、工作站和管理服务软件系统。
八、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此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1)学习需要分析(2)学习内容需要分析(3)学习者分析(4)学习目标的阐明(5)学习评价
(6)教学策略的制定(7)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8)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信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1)单元教学目标分析(2)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3)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4)教学过程设计(5)学习作品范例设计(6)评价量规设计(7)单元实施方案设计(8)评价与修改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1、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否合理
3、教学计划的实施是否简单易行
4、是否能够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九Web Quest:是利用因特网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者是课程单元。十 教学信息资源:从广义上讲应包括适合教育的所有教育教学资源。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教学资源,它包括用于课堂教学用的信息资源、远程教育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以及其他教育形式所需的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便捷性
3、共享性
4、时效性
5、交互性
6、广泛性
7、创造性 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1)教学设计不够完善(2)硬件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3)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和水平的制约(4)缺乏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十一、专题学习网站概述:是指在内容上围绕某门课程或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重点总结
1、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2)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
(4)系统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5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5个领域具体内容:
第一,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指为达到给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制定,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系统及教学信息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设计等。以创造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第二,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的开发,是指对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以及多种技术综合集成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
第三,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利用,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各相关学科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法规化,以支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第四,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管理,是指对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第五,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是指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和不断优化教学系统与教育过程的主要措施。
7、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
(1)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信息的兴趣,有需求信息的意念,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
(2)信息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操纵信息工具的能力、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信息的 能力等。
(3)信息伦理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够合情、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
8、科学思维就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科学事物(包括科学对象、科学过程、科学现象、科学 事实等)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根 据思维材料的不同,可将科学思维分为科学抽象思维、科学形象思维、科学直觉思维。
9、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1)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a)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b)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c)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征,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d)计算机的网络特征,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e)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1、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即信息存储、传播、表现的载体。当这种介质或工具被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则被称为教学媒体。
2、教学媒体的特点:
第一、教学媒体具有能够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能够将教育内容形象化地展现,形成了一定的表现力。
第二、教学媒体能够突出时空限制,使已经加工和存储的信息得到重现。
第三、教学媒体具备较强的操作性,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形成适时互动,能够教育对象的参与性。
第四、不同的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传播范围,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区别。
3、教学媒体的类型
1)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声音、图像等 2)表示媒体:指传输感觉媒体的中介媒体,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如图像编码、文本
编码和声音编码。
3)表现媒体: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为输入媒体;显
示器、打印机、音箱等为输出媒体。
4)存储媒体: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软盘、光盘、ROM及RAM等。5)传输媒体: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
4、多媒体技术是指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表现形式和计算机集成在一起,并可进行人体交互的技术。
9、多媒体课件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言、图像等多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加工、传递、转换和检索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或者系统。
12、素材的制作(1)对文字的设计
1)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文字内容要简明扼要,以提纲为主。
2)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以吸引学生的注意。3)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一般采用宋体和黑体 4)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二是长时间看了以后不累。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
(2)对声音的设计
1)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2)音乐和音箱效果不能用得过多。3)背景音乐要舒缓,不要过分的激昂。
4)要设定背景音乐的开关按钮或菜单,便于教师的控制。
14、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
(1)选题准确、重点突出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3)制作画面精美
(4)配音效果完美
(5)交互性强
(6)衔接性好
(7)制作过程精细
15、网络课件是一种根据预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经过教学设计,以网页形式组织多媒体信息元素来完成制作并运行在网络环境下的课件。
第三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
1、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依据学习者特征进行编辑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供学习者自主、合作学习的,且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材料。
3、教育博客是一种博客式的个人网站,是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4、校园网是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分布在校园不同地点的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网络协议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的计算机集合。
5、远程教育是一种师生分离的、非面对面组织的教学模式。
6、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
1)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分离的,学生与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分离的。
2)远程教育系统中有多种传播教学内容的手段。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学生成为教学中心。
4)远程教学系统是一个交互式的系统。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
(2)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
(3)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4)要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5)要注重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结合。
1、触发器的步骤
1)启动PPT,用画图工具制作出试卷中的4张图形; 2)同样用画图工具制作出四个按钮,分别标号1,2,3,4,3)选中图形1,单击菜单中的自定义,添加动画,选择“进入”动画,然后单击选中该动画,单击鼠标右键,点击“记时”,出现记时对话框,单击触发器,在触发器下拉框选择按钮1 4)如上所述,依次将图2、3、4的触发器动画添加上去,即可完成动画效果。
2、插入动画的步骤
1)执行“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命令,展开“控件工具箱”工具栏。
2)单击工具栏上的“其他控件”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Shockwave Flash Object”选项,这时鼠标变成了细十字线状,按住左键在工作区中拖拉出一个矩形框
3)将鼠标移至上述矩形框右下角成双向拖拉箭头时,按住左键拖动,将矩形框调整至合适大小。
4)右击上述矩形框,在随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属性”选项,打开“属性”对话框,在“Movie”选项后面的方框中输入需要插入的Flash动画文件名及完整路径,然后关闭“属性”窗口
3、添加声音的步骤
1)准备好声音文件(*.mid、*.wav等格式)。
2)选中需要插入声音文件的幻灯片,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命令,打开“插入声音”对话框,定位到上述声音文件所在的文件夹,选中相应的声音文件,确定返回。
3)插入音频后,系统会弹出音频对话框,根据需要单击其中相应的按钮,即可将声音文件插入到幻灯片中。
4)如果想让上述插入的声音文件在多张幻灯片中连续播放,可以按照如下设置:在第一张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选中小喇叭符号,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双击相应的声音文件对象,打开“播放声音”对话框,在“第„„张幻灯片”方框中输入幻灯片数目,确定返回即可。
4、添加视频的步骤
1)准备好视频文件。
2)选中相应的幻灯片,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命令,打开上述视频所在的文件夹,选中相应的视频文件,确定返回。
3)插入视频之后,系统将会弹出视频对话框,根据需要单击其中相应的按钮,即可将声音文件插入到幻灯片中。
5、列举出fireworks常用的抠图方法(不少于三种)并说明其特点?
1)魔术棒,使用快捷方便,适于背景简单,反差强烈的图片; 2)套索,适用于抠取图形外观比较复杂,颜色复杂的图片,但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经验; 3)钢笔工具,使用复杂,要求使用者经验丰富,但抠图工具较前两种更好。
6、举例说明Fireworks制作路径字的方法和步骤。
1)启动Fireworks,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创建一个空白文档。
2)点击左边工具栏中的“钢笔工具”,在工作区绘制一条弯曲路径,然后点击左边工具栏的“文本工具”,在工作区输入文字内容。
3)点击左边工具栏“部分选定工具”按钮,将路径和文字内容选中。执行“文本”→“附加到路径”命令,然后执行“文本”→“方向”命令,选中“依路径旋转”选项,即完成路径字的制作。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学期末考试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学
一、名词解释
1、学习需要:就是指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3、教学策略:是教学中为有效的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综合选择或采用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等的总体方案。
4、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
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5、评价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
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6、多媒体技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
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
7、授导型教学:是指在课堂中以讲解、演示、操练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的课堂教学形式。
8、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9、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在教授新教材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教
材更加抽象、概括和综合,并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
二、简答题
1、教学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2、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1)学科不同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信息 ;
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
(2)目标不同
信息技术课程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信息技术素养, 即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道德 ;
教育技术课程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教育技术素养, 其核心是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 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3、多媒体技术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
基本特征:多样化、交互性、集成性
4、传播的过程及拉斯维尔的“5W”。
过程:传者、受者、信息、媒介、编码、译码、噪声、反馈与效果等
5W:控制分析——研究谁、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媒介分析——通过何种通道、受众
分析——对谁传播、效果分析——产生了什么效果
5、什么是网络教育信息资源。
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者终端等方式能再现出来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信息。
6、简述编写教学目标的方法。
A——教学对象(Audience):它是目标表述中应注明的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是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说)什么,即获得怎样的能力。
C——条件(Condition):指学习者学习结果行为产生的条件限制,说明产生行为的情境。如“独立设计程序”、“在3分钟之内输入完这篇英文”等。
D——标准(Degree):是学习者行为完成的质量衡量依据,是行为准确性和质量的水平要求。
7、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积极反应原则、小的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8、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分类及应用原则。
类型:文本、图像、图形、视频、动画、声音等
应用原则:科学性、艺术性、可控性、适度性
9、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策略;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的观点。
策略:知识切入点策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策略、思维训练核心策略、情感激动策略、情感激励策略、因势利导策略、实践感知策略、习作强化策略、合作学习策略、自主探究学习策略、寓教于乐策略。
大整合论的观点: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的观点:将信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10、简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内容。
(1)充实课程学习内容,为社会需要的多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教学环节的信
息化、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教学的信息化
(3)完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学习,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5)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
11、什么是探究型学习?简述主要环节和步骤。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并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首先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然后学生进行调查、实验、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最后求的问题的解决。
主要环节和步骤:确定问题、形成探究思路、实施探究、结果展示/交流
12、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一般步骤和过程。
(1)项目规划、目标分析和选题
(2)教学系统结构设计
(3)编写脚本。包括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反馈设计
(4)制作与修改
(5)评估和打包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1)建构主义者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自己决定的,事物信息要被人理解,这依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人常常会因此而建构不同的意义。
(2)学习观 :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3)学生观: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者,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
(4)学习的情境观:在教学中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起钩来,比如医学中的具体病理、经营管理中的实际案例,等等,让学生合作解决情境性的问题。
14、教学设计的定义、主要内容和作用。
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并试行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
主要内容:1)教学设计的目的: 优化教学效果
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3)教学设计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4)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
5)以学生为导向
6)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应用学科性质
7)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教学过程、教学产品、课程设置等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 作用:(1)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系统设计的主要环节和步骤。
16、常见的视频、音频和动画格式。
视频:AVI格式、MOV格式、MPEG格式、RM/RMVB格式
音频:数字音频包括波形音频、Midi音频、Mp3音频
动画:GIF格式、SWF格式、FLIC 格式
三、分析题
关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四、设计题
给出的教学内容进行“课件的界面设计”。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吐血整理版本)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归纳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两大类。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
1、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其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行为主义对基本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学习提供了非常多的有效的方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认为,主题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2、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和环境,内在的心理和外在和环境。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
3、建构主义是影响当代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最基本理论。作为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做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设想,这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a、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提炼几句话)P26
b、建构主义的学习活动观(提炼几句话)P26
c、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提炼几句话)P26
二、视听教学理论
1、视听教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爱德加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空白处自己加以补充及笔记):
语言符号 视觉符号
录音、广播、静态画面 电影 电视 参观展览 见习旅行 观摩示范
参与活动(演戏、表演)设计的经验(理解)
直接的有目的的直接经验(做)
2、经验之塔指出电影、电视、广播、录音等媒体具有传播“替代经验”的作用,看到了替代经验在教学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即它们是连接具体经验与抽象经验的桥梁和纽带。利用视听教材学习所取得的经验,“即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也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
三、传播理论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谁?
说什么?
什么通道?
对谁?
什么效果?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2、教育传播的特点:教育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
第二章 现代教学媒体与多媒体学习
第一节
1、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的称为“第五媒体”。
2、多媒体:一个是指多种物化的信息传递工具和手段即媒体和简单组合,另一个含义是指能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
3、现代教学媒体(看书)
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利用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传播媒体。由两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硬件和软件。
4、教学媒体的分类,最为普遍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媒体所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试听觉媒体、交互媒体。
5、教学媒体的个性之参与性:行为参与的机会较多,电影电视无线电广播、多媒体计算机等媒体有较强的感染力,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较为强烈,容易诱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参与。
6、教学媒体的发展阶段:口语语言媒体阶段、文字语言媒体阶段、印刷媒体阶段、电子媒体阶段、数字媒体阶段。第二节
1、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
2、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
3、教学媒体编制的五大传播效果原理: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和最小代价律原理。(填空)
4、ASSURE模式是教学媒体设计模式,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教学设计过程。它是给教师使用的模式,用于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媒体和技术。它是将媒体技术整合与教学过程中的程序向导,能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可靠的评估,是编写课程计划的系统方法。
5、分析学习者特征从三个方面:一般特征、起始点、学习风格
6、称述教学目标即”目标的ABCD”:听众(audience),行为(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s),行为的标准(degree)
7、教学媒体的运用要体现“五适”,即适量、适序、适度、适势、适时。其中适势指运用媒体一定要构成一种情势、一种氛围。第三节
1、多媒体学习:是指学习者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信息的学习。第五节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取向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用多媒体技术来促进人类的学习”,核心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人类认识能力”。
2、多媒体设计的原则(每个原则解释一下,看书)
(1)多媒体认知理论原则(网络课程中语词和画面组成的呈现将比只有语词呈现的学习效果好)
(2)空间接近原则(书页或是屏幕上的对应文字与画面临近呈现比隔开呈现时能使学生学的更好)
(3)时间接近原则(对应的文字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能使学生学的更好)(4)一致性原则(指与教学的一致性)(5)通道原则(由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多媒体呈现比由动画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多媒体呈现能使学习者学得更好)
(6)允余原则(学习者学习由动画加解说组成的呈现材料比学习由动画加解说再加屏幕文本组成的呈现材料取得更好的效果)
(7)个体差异原则(所关注的是教学设计对个体的效果)
3、影响多媒体学习设计的因素(重点在第一点)
(一)学习者特征(详细看书)
4、多媒体表征方式之图形的特征:图形的真实性,图形的复杂性,图形的交互程度。
(问题:图形的真实性是如何影响多媒体学习设计的。看书P85)
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三章
1、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它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它还涉及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
2、信息化教学的特征:
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从教育层面来看:教学内容多媒体化、教学资源全球化、教学过程个性化、教学活动合作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学管理自动化、教学环境虚拟化。
3、信息化教学模式: 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是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下得新发展,4、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与施教者,掌握一切学习资源,决定学习进度,占据主导地位。
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其本质是为学生服务,促进学习过程的有效发生。
5、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的媒体是以一种认知工具、交互工具以及学习工具。
6、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最终产物是一个成形的作品)、基于概念地图的教学模式、基于电子档案的教学模式。
7、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
8、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情境中,学习资源主要是以多媒体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为主。
9、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的特征与优势:
交互性强、凸显协作性、学习资源丰富、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10、常用的网络环境:BBS、网络聊天室、E-mail、博客、新闻组、IP电话等。
11、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在综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绩效的过程与方法。
12、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比较
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其实质就是在先进教育理念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P143表格
第四章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2、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根据教学与教学目标的需求,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使用多媒体软件工具制作的,其运行机制在于综合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媒体结构。
3、多媒体教学课件按内容和作用分类:
课堂演示型、个别化交互型、操练复习型、资料工具型、教学游戏型。
4、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工具:
基于卡片或页面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HyperCard, PowerPoint, FrontPage等)基于时间流程的课件制作软件(Macromedia Flash, Microsoft Action等)
基于图标或逻辑流程的课件制作软件(Macromedia Authorware, HSC Intetactive等)基于舞台的课件制作软件(Macromedia Director)
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一是符合教学对象、二是符合教学大纲、三是符合教学原则、四是符合人的网状思维模式。
6、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内容: 教学设计、结构设计(总体结构设计、框面交互设计)、界面设计(课件界面局部、多媒体素材设计、课件色彩搭配)、导航设计(按钮导航、光标导航、菜单导航、标签导航)。
7、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脚本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
第五章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管理与应用
第一节
1、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处理技术数字化,呈现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建设可操作化,教学过智能化 第二节
1、逻辑运算符有3种:OR、AND和 NOT
2、网络上常见的文本格式:TXT、DOC、PDF、CAJ
(PDF即便携式文件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而成,Adobe reader软件可以打开)
网络中常见的图片文件格式:JPEG、GIF、PNG和SVG
网络上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WAV、MP3、WMA、RA、MID、APE等
(常用的音频处理软件有:Windows系统本身提供的录音机,Goldwave、Cool Edit、Cake Walk等,其中Cool Edit是最常见的音频处理软件)
网络上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AVI、MPEG、MOV、RM、ASF、WMV、MKV、F4V等
(Adobe Premiere是PC和MAC平台上应用最广泛的视频编辑软件,对于一般网页我们可以选择会声会影)
3、常用的下载工具有Flashget(Flashsmart)、迅雷等软件
4、当前最为流行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有Adobe公司的Flash和Autodesk公司的AnimiatorStudio等
第三节
1、在线资源管理与应用分类:浏览器收藏夹、网络收藏夹
2、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应用分类: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专题学习网站,教育博客,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第六章
新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VR):虚拟现实是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这种虚拟世界由计算机生成,可以使现实世界的再现,也可以是构想中的世界。虚拟现实是系统仿真的新的发展方向,它是采用计算机仿真展现虚拟世界的技术。
人工智能(AI):是指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人类的知识和行为,具有学习、推断、贩毒案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记忆知识和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
云技术:是基于云计算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使用,灵活便利。
(后面章节的大家只需熟悉powerpoint、flash、dreamweaver 各自的技巧区别)
最后祝大家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高分通过!^_^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基本重点内容
P299L4 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明确学习内容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
确定教学策略,也就是选择要达到预期目标所需要的资源、程序和方法。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等。
进行学习评价,重点在形成性练习的设计,以便能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见图9—4 P295L4-6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P280-P287 略
P282倒L1 按下Alt+Print Screen即可将当前活动窗口显示画面置入剪贴板,按下Print Screen即可全屏幕拷贝,并置入剪贴板。
P267L14-20 教育信息资源: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而我们通常把教育信息资源理解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以及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的教学支撑系统软件与资源管理软件系统等,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教学软件、教育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
P241倒L3-P242 略
P241L3-4 远程教育也成为远距离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P230L2-3 在线学习是指学习者在Internet的环境下,利用网上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系统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P213 略
P193L7-P194L3(P193L20-21;P193倒L1-P194L3)略
P192倒L9-8 为了实现不同网络类型之间的互联通信,除了依靠路由器寻找路由,还需要通信协议(TCP/IP协议)的保障。P187L12-13 网络设备是构成网络的一些基本部件,包括网卡、网桥、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P179L13 脚本的编写
多媒体课件脚本主要包括文本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类,前者是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的体现,后者则是多媒体课件软件设计的反馈。多媒体课件设计工作完成后,应在此基础上写出相应的脚本,作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直接依据。规范的多媒体课件脚本对保证课件质量水平,提高课件开发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P178倒L7-5 屏幕画面的描述一般包括屏幕版面、颜色搭配、字体形象和修饰美化等内容。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画面除了追求屏幕的美观、形象、生动之外,还要求屏幕锁呈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教学性。P178L21-23 多媒体课件系统设计包括软件结构域功能的设计、屏幕界面的设计、交互方式的设计、导航策略的设计、超文本结构的设计等内容。P177L22-23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它包括以下基本工作: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媒体信息的选择、知识结构的设计、诊断评价的设计等。P174倒L5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详见书本
第一,集成多种媒体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第四,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高多种学习途径 第五,以学生为中心,适合于个别化教学 P173倒L3 资料检索阅读型这种类型的教学软件只提供某种教学功能或某种教学资料,并不反映具体的教学过程。P172倒L8-P173倒L3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详见书本 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交互学习型;专业技能训练型;教学游戏型;模拟实验性;资料检索阅读型 P172L12-13 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P161 略
P154L10 多媒体信息包括的内容:详见书本
文本;图形;动画;视频;音频;交互界面 P153L12-15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P153L4-5 媒体是指传递信息的中介物,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表现信息的载体,如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画册、报纸等。P153倒L13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详见书本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P148倒L4 技巧包括各种拍摄技法:推、拉、摇、移、升降与虚实等,还包括画面组接的方式:切变、淡变、划变、迭加、键控等。P148倒L7 景别
系根据教学要求与视觉规律选定被摄体的取景范围,是用摄像机代替学习者以不同的视角和位置观察事物的手段,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电视教材用得最多的应试近景和特写。P130倒L3 微格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由少数学习者(5——10人)组成“微格课堂”,以真实的学生或受训者的同学充当“模拟教师”和“模拟学生”,使课堂微型化;
把教师教学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学习者根据训练目标,选择一小段“微格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
被训练者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段“微型课程”的教学实践,从中训练某一两项教学技能; 在进行“微格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视听设备系统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 通过视频系统重播已记录的内容,进行反馈评价和分析,可以是自我评价也可以是他人评价。P130倒L7-4 根据实践体会,我们认为:“微格教学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实践系统。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 P102倒L14 利用光圈和快门控制进光量。P101倒L10-P102L4 略
P100倒L9-8 CCD是半导体器件,是数码相机的核心,其内含器件的单元数量决定了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像素,单元越多,即像素越高,成像质量越好。P100L11 数码相机的主要特点之一:低消耗。
数码相机所用的感光芯片CCD、CMOS,以及任何形式的存储卡,都可反复使用。P99 略
P96L16-倒L1 多媒体投影机的几项技术标准:详见书本 明亮度;分辨率;散热结构和灯泡的使用寿命 P88倒L10 DVD视盘机对图像压缩采用了MPEG—2技术,主要扩充了以场面为基础的运动补偿。P78倒L5 目前,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图像和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主要有JPEG、H.261和MPEG三种。P78L10-13 数据压缩的根本依据是:保证数据量小于信息量。衡量一种数据压缩技术的好坏有三个重要的指标:一是压缩比要大,即压缩前后所需的信息存储量自比要大;二是实现压缩的算法要简单,压缩、解压速度快,尽可能地做到实时压缩解压; 三是回复效果要好,要尽可能地回复原始数据。P76L14-15 音像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把连续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形成离散的数字化的音频或视频信号。P70L1-9 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
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城域网络、因特网等,使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
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经数字化处理的、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使学习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共享性。
平台:向学习者展现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学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使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
通讯:为实现远程协商讨论提供保障,使学习过程具有协作性。
工具:在网络平台中包含有多种学习工具,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创造实践、解决问题提供条件,使学习过程具有创造性。P69倒L4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P61L14 目前世界上采用了NTSC、SECAM和PAL三种主要制式进行彩色编码处理。P34倒L6 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性:详见书本
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P32表2-1 略
P23倒L9、P23倒L3 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系统。
学生的学习过程,明显地是属于动态系统。P17L18-20 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总体而言,就是要研究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教者(传播者)——媒体——学习者(接受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现象、相互关系及其规律。P13L11-15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事实情况的情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P9 略
P7图1-4 略
P6倒L11、倒L9、倒L6、倒L3 视听教学理论:它指出了各种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教育技术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与所依据的基础理论。学习理论:它是阐明人们的行为变化如何产生,揭示学习是依据什么机制而形成的理论。它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依据的基础理论。
传播理论:它是全面研究人类进行信息传送、交换、加工的科学。它建立起来的传播过程与模式的理论和传者、受者与传播媒体的理论,对教育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解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的主要基础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包括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它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横向科学,并具有浓厚的方法论特性,提供了适合于现代科学研究与管理的新方法。它也是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依据的基本理论之一。P5L8-9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P5图1-2 略
P3L16-P4L3 详见书本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的过程和资源,基本研究内容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P2倒L13-7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
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处理简单、统一、可靠;
教育信息载体多媒体化,并实现信息载体具有集成性,信息应用具有互动性; 信息传输网络化,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更便于进行远程异地的协商合作;
教学过程智能化,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进行智能指导、智能代理、更可以使界面智能化,如可以语音输入、手写输入等。P2L13-14 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因特网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补充:
1、视听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戴尔,他提出了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
2、区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把学习看作刺激一反应之间联接的加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的内部因素,这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学习者的外显行为,无视其内部心理过程有很大的不同。
3、拉斯韦尔模型 P17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