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述而,孔子最后的教导(现代文)
论语述而,孔子最后的教导(现代文)
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不要为吾祷吿延寿,世上没有生而不死的;免去无谓的悲伤,须把道理记在心上,然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间的真相。本来事物就是有规律的,硬要我行我想,得福消灾那能办得到。
弟子们,以为我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弟子们,是丘也。吾再曰:富贵是可求的。盖有不知而言此者,吾无是也。吾非生而知之者,吾信而好古,博览而识之。吾述而不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承传先贤之真理。吾亦学于大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吾守则。弟子们,言吾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德之不修,学而不用,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兴于业,是吾喜也。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善者,斯可矣。富贵之法实乃持勤善正断懒邪恶也。勤善正:益顺也。如和气,礼貌,顺遂,谨慎,节俭,躬行,勤劳生产,遵守法规。懒邪恶:逆害也。如图乐,奢侈,懒惰,斗闹,邪淫,偷盗,欺骗,挑逗,两舌,欲求,生气怨恨,邪见邪道。
第二篇:《论语》述而读后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读后感。
孔子休闲在家时,仪态温和舒畅,神情祥和悠闲。
读后感:
一个作风严谨的人,有着习惯成自然的作派,人前不做作,人后不狰狞,即使在家里,衣着也不散乱,神情也不放纵,这不就是仁者所追求的“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么?孔子主张张弛有度,既不能张而不弛,也不能弛而不张。做事时精神张满,唯恐出现差池;闲暇时精神松弛,唯恐休息不好。只有充分地休息,才能保证充足的精力工作,这就是以弛保张,读后感《《论语》述而读后感》。
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有铁打的意志,但没有铁打的身体,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性能再好,也要定期检修维护。人也是一样,工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就像机器在高速运转。闲暇时精神为之放松,就像机器在检修维护。人的每次检修维护,都是为下次能量积聚作准备。如果本次休息不足,下次的能量积聚也就不完美。
老子说:“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是说为了治理天下而爱惜自己的身体,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为了把某项工作做好,把空闲时间用来充分地休息,而不愿用来拚酒或者狂欢,上位的人就可以放心地把这项工作交给他去做了。因为注意休息的人是在全力工作,而不注意休息的人是在凭兴趣工作,一旦兴趣索然,工作的积极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说,君子之修养,闲暇时精神放松,但不怠惰放肆,工作时专心致志,但不忙乱严厉,这就是君子所追求的中和之气。中和就是人身内在活动表现出来而又不伤人之本性,为外物所喜悦。
第三篇:论语 述而教学设计
《论语 述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古人勤学好问,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到我们教室的不仅有听课的教师,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二)介绍孔子和《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谈论。
二、整体感知——读课文
1、试读课文——自由朗读。
2、听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解决读音和节奏。
3、朗读课文——按要求读出文言文味道。
4、讲解论语第一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子曰”:子,古代用作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这里可译为先生、老师,指孔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默默地;识(zhì),记住;之,它,代所学的东西;厌,满足;诲,教导;何有,有何,有哪一样;于,在;哉,叹词。默默地记住学过的东西,对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从不感到疲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
5、学生根据重点字词翻译句子
6、小组合作,探讨有效的读书方法。
7、教学第二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小组合作中的什么问题,具有什么含意?
8、教学第三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孔子的什么处事风格?具有什么含意?
9、教学第四则。
①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②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③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中,孔子对弟子进行了什么教育?表明了选朋友上的什么问题?
10、根据情景描述,用原文填空。
11、总结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1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论语 述而》说课稿
上犁川小学 高燕波
一、教材分析
《论语十则》是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中《论语》第6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课文中所选的《论语》,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这三方面内容均归属于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范畴。因此,本文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含义,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深入养成教育。
二、说教法 1.诵读法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四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只有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语言,理解内容。
2、点拨法。运用点拨教学法,以突破重点。运用点拨法,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学生在讨论“择其善者而从之”与“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之”的用法时,教师的相机诱导,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不断联系,补充新的知识。
3、合作探究法。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互问互答,围绕
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用学生的互问互答,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把问题给学生,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答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较开放的探究活动中对文章深入理解。
三、说学法
以学为本,变教为学,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道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学生设计教学,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朗读法:知道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每一则的含义,加深理解。
3、整体感悟法。虽然每一则之间内容缺乏联系,然而就其内容的侧重点而言,整体感悟内容,以利于初步把握孔子的思想,即他所认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个人的品德修养。
4、讨论、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探究面越是深广,就越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潜能,有利于学习的深入;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围绕某个问题探究,解决,在积极采育中使自己的话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过程
《论语》十则一文的教学安排,主要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前五则。本次说课内容即针对第一课时而设计。由《论语》的影响地位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层层推进,在设计中突出学生主动的合作探究,充分让学生活起来,注重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字词的教学在深入理解中得到强
化。
一、导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来到我们教室的不仅有听课的教师,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二)介绍孔子和《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谈论。
二、整体感知——读课文
1、试读课文——自由朗读。
2、听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解决读音和节奏。
3、朗读课文——按要求读出文言文味道。
4、讲解论语第一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子曰”:子,古代用作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这里可译为先生、老师,指孔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默默地;识(zhì),记住;之,它,代所学的东西;厌,满足;诲,教导;何有,有何,有哪一样;于,在;
哉,叹词。默默地记住学过的东西,对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从不感到疲倦,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讲了学习方法,也讲了学习态度。
5、学生根据重点字词翻译句子
6、小组合作,探讨有效的读书方法。
7、教学第二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小组合作中的什么问题,具有什么含意?
8、教学第三则。
(1)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孔子的什么处事风格?具有什么含意?
9、教学第四则。
①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②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③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中,孔子对弟子进行了什么教育?表明了选朋友上的什么问题?
10、根据情景描述,用原文填空。
11、总结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1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论语学案
(五)教师强调重点词语,连词成句。
1、时,按时,时时;
习,温习、实习;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知,了解;
愠,恼恨、怨恨;
君子,这里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2、温习;
故,旧的(知识);
3、思,思考;
则,就;
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敏,聪敏;
好(hào),喜爱;
耻,把„„当作耻辱;
5、默,默默地;
识(zhì),记住;
厌,满足;
诲,教导;
(六)背诵并默写
(七)学生整理知识,利用大屏幕检测。1.读拼音、写汉字。
(1)人不知而不(yùn)__________(2)学而不思则(wǎng)_______(3)思而不学则(dài)__________(4)松柏之后(diāo)__________ 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的括号内画“√”。
(1)《论语》十则
A.lún()
B.lùn()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lè()
B.yuè()(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A.yuè()
B.shuō
3.为下列各句中加粗词选择正确解释,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句后括号里。(1)学而时习之
A.及时
B.时常
C.按一定的时间(2)有朋自远方来
A.从
B.自己
C.主动(3)学而不思则罔
A.蒙蔽
B.无,没有
C.迷惑而无所得(4)思而不学则殆
A.呼,差不多
B.危险
C.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语句。
(1)作者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根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列句子,都有四种翻译,选出翻译最准确的一项。(1)学而时习之
A.学习了,但要按时复习。
B.学习了知识,却不按时温习它。
C.学习了知识,并且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D.学习并按时做好练习和预习。(2)择其善者而从之
A.选择其中的好人,跟从他(学习)。B.选择其中的善人并跟着他走。
C.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
D.选择并学习
(八)归纳整理,复习巩固。
第四篇:《论语》述而之十四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之十四。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研习《韶》乐,很长时间食不知味。感叹说:没料到研习音乐竟会达到这般的境界。
读后感:
儒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术。其中,“乐”是以《武》乐为基础的,但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便为之癫狂不已,就象如今的追星族一样废寝忘食。孔子在对比《韶》乐和《武》乐时说:音律都美极了,但内涵方面,后者就有些逊色。
舜武二帝虽然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圣人,但舜帝是受尧帝禅让登帝位,而武帝则是通过伐纣取得帝位,故《韶》乐优美柔和,《武》乐隐有杀伐之气,读后感《《论语》述而之十四》。孔子是个大仁者,最讲究意境上的追求,故孔子对《韶》乐更为推崇备至。
人生机遇频频,但有些机遇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孔子是在异国他乡听到《韶》乐,就认为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错过了,就有可能成为记忆。所以,一定要研习透彻才肯罢休,就连美食佳肴都不管不顾了。由此启发我们要珍惜机遇,发奋向上,不要空悲叹白了少年头。
品味之余,觉得刚好切中时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物质基础日丰的同时,人们的信仰却是日淡,以至于不知为何物。而人一旦失去了信仰,人生就会因迷失而漂泊不定,由惶惑转向寻求刺激。所谓刺激,无非就是平常之不敢为、不能为。
人一旦没有了行为底线,就会无所不为、为所欲为。这样,人的品行就危险了,如基督《圣经》所言:“天要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又如道家所言“物壮早已”,事物到了极限就会衰退、灭失。
第五篇:《论语》述而之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之五。
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读后感:
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说人们专注于某一事物时,中枢神经会留有习惯性记忆,梦境中就会有所显现。梦中的境象,不像白天思考的那么集中,甚至完全相反,或隐或现地与之关联,这是人们发散思维在飞扬的结果。
孔子之所以在年轻时经常梦见周公,是因为他志深信笃的缘故。孔子恨不得一日之间恢复周礼,凡事皆以礼相衡,惟恐与之相悖,甚至诚惶诚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所以,孔子能与周公梦寐相见。
至于老来,孔子很少梦见周公,并不是他不专注于礼,而是心境已经平静了下来,不像年少时那样飞扬罢了,读后感《《论语》述而之五》。从人的生理特点讲,健康、理性的老年人是很少有梦的。当人的身体出现状况时,譬如休息不好、心情紧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多梦。老年人多梦,是一种亚健康的表现。
孔子因少梦而言衰,既是对自身信仰持之以恒的自豪,又是对精力不再充沛的悲叹。人总是要老的,不管向仁向智,有道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物,不可能脱离由壮及衰的自然规律,圣人也是难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不满百。”
人到老年,难免怀旧,这是由于体质精力渐衰,雄风不再的缘故,有人自豪,有人悲叹。自豪的人,因为一贯坚守而有信果;悲叹的人,因为力不从心而未尽善。不管自豪还是悲叹,只要坚持了、努力了,人也就不再遗憾,毕竟人没有超自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