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企业会计会计分录大全
第三章 存款业务的核算
一、单位活期存款业务的核算
(一)存入现金的核算借:库存现金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二)支取现金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贷:库存现金
(三)支付利息的核算 借:利息支出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二、单位定期存款业务的核算
(一)单位存入定期存款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贷:吸收存款—定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付出:重要空白凭证—单位定期存款证实书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确定利息费用
借:利息支出贷:应付利息
借或贷:吸收存款—定期存款(某单位户)—利息调整
(三)支取款项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定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利息支出/应付利息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收入:重要空白凭证—单位定期存款证实书
三、单位通知存款的核算
(一)存入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贷:吸收存款—通知存款(某单位户)(*天)—本金
(二)支取
借:吸收存款——通知存款(某单位户)(*天)—本金
利息支出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户)—本金
一、活期储蓄存款业务核算
(一)存入现金(含续存)借:库存现金
贷: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户名)—本金
(二)支取现金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户名)—本金贷:库存现金
(三)销户
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户名)—本金利息支出贷:库存现金
其他应付款—代扣利息所得税
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的核算
(一)开户 借:库存现金
贷:吸收存款—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户)—本金 付出:重要空白凭证——定期储蓄存款证实书
(二)提前支取
借:吸收存款—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户)—本金利息支出贷:库存现金
其他应付款—代扣利息所得税
(三)销户
借:吸收存款—定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户)—本金利息支出/应付利息贷:库存现金
其他应付款—代扣利息所得税收入:重要空白凭证—定期储蓄存款证实书
第四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一)贷款发放的核算
借:贷款—短期贷款(单位贷款户)—本金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本金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
(三)到期贷款收回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本金贷:贷款—短期贷款(单位贷款户)—本金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四)贷款逾期
借: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贷:贷款—短期贷款(单位贷款户)—本金 借:应收利息贷:利息收入
(五)应计贷款转非应计贷款
借:非应计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贷: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借:利息收入贷:应收利息收入:未收贷款利息
二、抵押贷款的核算
(一)贷款发放
借:贷款—抵押贷款(单位贷款户)—本金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本金收入:代保管有价值品 —**单位户
(二)贷款归还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本金贷:贷款—抵押贷款(单位贷款户)—本金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付出:代保管有价值品 —**单位户
(三)贷款到期不能收回的处理 借:抵债资产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抵押贷款(单位户)—本金应收利息利息收入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
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费贷款/个人旅游贷款(户名)—本金
贷: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户名)—本金收入:代保管有价值品—个人户
(二)正常贷款扣收本息
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户名)—本金
贷: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个人汽
车消费贷款/个人旅游贷款(户名)—本金
利息收入
(三)贷款到期全部归还
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户名)—本金
贷: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个人汽
车消费贷款/个人旅游贷款(户名)—本金
利息收入
二、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
(一)贴现银行办理贴现的处理
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 实付贴现金额=贴现金额-贴现利息 借:贴现资产——面值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户)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二)贴现汇票到期银行收回贴现票款的处理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承兑人户)贴现资产—利息调整贷:贴现资产—面值利息收入
(一)、资产负债表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报批后转销各项贷款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付出:应收未收利息
第五章 支付结算工具的核算
一、转账支票的核算
(一)持票人开户行受理支票借:清算资金往来贷:其他应付款借:其他应付款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持票人户)—本金
(二)出票人开户行受理支票借:其他应收款
贷:清算资金往来借:清算资金往来贷:其他应收款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出票人户)—本金贷:营业外收入——结算罚款收入户
二、银行汇票的核算
(一)签发
(1)转账交付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申请人户)—本金贷:汇出汇款(2)现金交付借:库存现金贷:汇出汇款
付出:空白重要凭证——银行汇票
(二)结清(汇票有多余款)借:汇出汇款
贷:清算资金往来
吸收存款—活期存款(申请人户)—本金
三、商业汇票的核算
一、商业承兑汇票的核算
(一)付款人开户行收到凭证和汇票(同意付款)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付款人户)—本金贷:清算资金往来
(二)持票人开户行收到票款或退回凭证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收款人户)—本金
二、银行承兑汇票的核算
(一)承兑银行办理汇票承兑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承兑申请人户)—本金贷: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出票人户)—本金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收入:开出银行承兑汇票
贷:清算资金往来 付出:开出银行承兑汇票(2)出票人账户资金不足 借:逾期贷款——出票人户吸收存款——出票人户
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贷:清算资金往来 付出:开出银行承兑汇票
四、银行本票的核算
(一)签发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申请人户)—本金或库存现金贷:开出本票
付出:重要空白凭证—银行本票
(二)兑付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持票人户)—本金
(三)结清 借:开出本票
贷:清算资金往来
一、凭信用卡存取现金的核算(发卡行)
借:吸收存款—信用卡存款(申请人户)—本金贷:清算资金往来
二、异地支取现金(经办行)借:清算资金往来贷:库存现金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一、托收承付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付款人户)—本金贷:清算资金往来
一、同城票据交换的核算(清算差额的处理):
(一)应付差额行转账的会计处理借:清算资金往来—同城票据清算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辖内往来 汇入行 借:辖内往来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收款人户)—本金
(二)汇出行所在地为单设机构,汇入行所在地为双设机构——先直后横
汇出行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付款人户)—本金
(二)应收差额行转账的会计处理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清算资金往来—同城票据清算
一、缴存财政性存款的核算
(一)调增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财政性存款户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户
(二)调减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户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财政性存款户
二、再贴现
(一)买断式再贴现
(1)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贴现负债——利息调整贷:贴现负债——面值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利息支出
贷: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3)再贴现到期时人行直接从付款人处收回资金借:贴现负债——面值利息支出
贷:贴现资产——面值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4)到期付款人拒付人行从贴现商业银行收回资金借:贴现负债——面值利息支出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二)回购式再贴现
再贴现到期时商业银行向人行回购票据 借:贴现负债——面值利息支出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贷:辖内往来 转汇行借:辖内往来贷:同业存放 汇入行借:存放同业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收款人户)—本金
(三)汇出行、汇入行所在地均为单设机构——先直后横再直
汇出行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付款人户)—本金贷:辖内往来 第三地联行
借:辖内往来
贷:同业存放 第三地汇入行联行借:存放同业贷:辖内往来 汇入行借:辖内往来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收款人户)—本金
二、同业拆借
(一)拆借时(1)拆出机构借:拆出资金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2)拆入机构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贷:拆入资金
(二)归还时(1)拆出机构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贷:拆出资金
利息收入—同业往来收入户(2)拆入机构借:拆入资金
利息支出—同业往来收入户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一)结汇业务
借:XX科目外币
贷:货币兑换外币 借:货币兑换本币
贷:XX科目本币
(二)售汇业务
借:XX科目本币
贷:货币兑换本币 借:货币兑换外币
贷:XX科目外币
(三)套汇
1、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 卖出币种的金额
=买入币种金额×买入币种汇买价÷卖出币种汇卖价 借:有关科目A外币
贷:货币兑换A外币 借:货币兑换本币
贷:货币兑换本币 借:货币兑换B外币
贷:有关科目B外币
2、同种外币的现钞与现汇相互转换 汇买钞卖的计算公式:
卖出币种现钞金额=买入币种现汇金额×汇买价÷钞卖价 钞买汇卖的计算公式:
卖出币种现汇金额=买入币种现钞金额×钞买价÷汇卖价
第二篇:金融企业会计重点,会计分录答案与详解
商业银行会计的特点
商业银行会计是应用在银行的一种金融企业会计。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和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会计与其他部门及企业单位会计相比,具有较突出的特点。
1、反映情况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
微观层面上,银行会计核算反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及个人的经济活动情况;
宏观层面上,银行从上到下的垂直管理系统,在系统内建立分支机构,通过银行会计资料的逐级汇总,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省至全国的经济情况
2、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的统一性
这是由银行的特殊性质决定的。银行是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其决定了银行会计活动与银行的会计活动是同步进行、统一完成的经济行为。
3、监督和服务的双重性
银行是社会资金活动的中心,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的货币收支都是通过银行办理的,因此,全国范围内的主要生产和再生产活动都可以在银行的会计记录中得到反映。银行有权利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及时向客户提供服务。
4、财务会计部门与业务会计部门的双设性
银行的财务会计与业务会计分别设置,独立运行。二者相互联系,构成银行会计的整体。
5、会计数据资料提供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鉴于银行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的密切联系,要求银行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做到准确、及时、真实、可靠。
单位存款账户的种类
1.基本存款帐户是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帐结算和现金收付的需要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基本存款帐户是存款人的主办帐户。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
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应通过此帐户办理。
2.一般存款帐户是存款人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其基本存款帐户开户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该账户可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
3.专用存款帐户是存款人按照法律
行政规则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该帐户用于办理各项专用资金的收付。
4.临时存款帐户是存款人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该账户用于办理临时机构以及存款人临时经营活动发生的资金收付。有效期2年
贴现与一般贷款的联系与区别两者共同点主要表现在:都是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都要计收利息。两者不同点:(1)融资依据不同
(2)计收利息的时间不同(3)贷款期限不同(4)体现的信用关系(当事人)不同(贴现贷款
一般贷款)
支付结算的原则由结算性质决定的,它是指收付双方和银行在办理结算业务时应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我国支付结算办法规定,银行、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都必须遵守下列结算原、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3.银行不垫款
支票的种类及用途支票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帐;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普通支票既可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帐。在普通支票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为划线支票,划线支票只能用于转帐,不得用于支取现金。
存款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1、一个单位只能在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2、开户实行双向选择。
3、实行开户许可证制度,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应凭当地人行分支机构核发的开户许可证办理。
4、存款人账户不允许出租和转让。存款人开立和使用银行结算账户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只能办理存款人本身的业务活动,不允许出租和转让他人。
17、华联商厦提交银行汇票申请书,申请签发银行发票,汇款金额85000元,系货款。银行审查后处理帐务并签发#118汇票,会计分录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华联商厦 85000 贷:汇出汇款 85000 18个体户李某提交银行汇票申请书与库存现金50000元,申请签发银行汇票。银行审查并点收库存现金后,签发#119汇票,分录: 借:库存现金 50000 贷:汇出汇款 50000
19、医药公司汇款,张某收到的银行汇票一份,用途为采购款,金额36000元,在省外代理付款行所在地转让给生物制药厂,实际结算金额31000元。写出出票与代理付款行(均为农行)帐务处理的会计分录;(1)出票行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医药公司 36000 贷:汇出汇款 36000(2)代理付款行
借:联行往帐 31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生物制药厂 31000(3)出票行:
借:汇出汇款 36000 贷:清算资金往来 31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医药公司 5000 20、收款人张林向代理付款行提交银行汇票一份,要求全部提取库存现金,金额750元。银行审核后,同意向其支付库存现金并划付省外系统内某出票行,分录 借:清算资金往来 750 贷:应解汇款——张林 750 借:应解汇款——张林 750 贷: 库存现金 750
21、华联商厦申请签发的#118银行汇票,本日收到付款项的借方报单,报单金额79600元,出票金额85000元,办理转帐并结算该笔银行汇票。会计分录 借:汇出汇款 85000 贷:清算资金往来 796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华联商厦 5400
22、个体户李某申请签发的#119银行汇票,本日收到划付款项的借方报单,报单金额48900元,出票金额50000元,审查无误转帐(李某没在该行开户)并通知申请人来行取款。申请人李某于次日将全部余款支取库存现金。分录: 借:汇出汇款 50000 贷:清算资金往来 48900 贷:其他应付款——李某 1100 借:其他应付款——李某 1100 贷:库存现金 1100
23、收到省外某行邮寄来划付银行汇票款的报单与解迄通知一份,汇款人是开户单位百货商场,汇款金额为52700元,实际结算金额为52577元,写出处理分录 借:汇出汇款 52700 贷:清算资金往来 52577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百货商场 123
(三)商业汇票业务: 1、1、5月3日开关厂向开户行(工行)提交委托收款凭证,系委托银行收取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款,该商业承兑汇票由省外某农业行开户单位供电局3月8日承兑,5月8日到期,汇票面额146800元。
省外某农业银行于5月7日收到委托收款凭证及汇票,当日通知供电局付款,供电局5月8日通知开户行付款,开户行5月9日将款项划出。
收款人开关厂的开户行于5月11日收到划回款项后,为开关厂收帐。分录;
供电局开户行: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供电局 146800 贷:清算资金往来 146800 开关厂开户行:
借:清算资金往来 1468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开关厂 146800
2、果品加工厂提交银行承兑汇票一份与银行承兑协议,向开户行申请承兑汇票面额250000元,银行审查后同意承兑,并按票面额万分之五收取手续费。手续费=250000*5/10000=125(元)分录;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果品加工厂 125 贷:手续费收入 125 收入:银行承兑汇票应付款 250000
4、洗衣机厂为承兑申请人的银行承兑汇票一张,面额180000元,本日到期,开户行从其存款帐户收取款项,由于存款不足,只收取140000元,其余作为逾期贷款,分录为;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洗衣机厂 140000 借:逾期贷款——洗衣机厂逾期贷款 40000 贷:应解汇款——洗衣机厂 180000 付出:银行承兑汇票 180000
(四)银行本票业务
1、果品加工厂向开户银行工商银行提交银行本票申请书,申请签发本票26000元,银行审查同意后签发#1029银行本票,会计分录;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果品加工厂 26000 贷:本票——不定额本票 26000
2、工行4月22日收到同城本系统行处交换来的代理支付本票三份,面额分别为15000元,12000元、130000元,经核对确实属本行签发,办理转帐。分录如下 借:本票——不定额本票 157000 贷:支行辖内往来 157000
3、工行某市支行4月22日接到收款人林青提交本票一份,支取库存现金(本票注明“库存现金”字样)金额为11000元,该本票系本行签发。分录为: 借:本票——不定额本票 11000 贷:库存现金 11000
(五)汇兑业务
10月8日,农业银行和平路分理处发生下列业务,按规定进行处理:
1、家电商场提交信汇凭证一份,汇往在省外某农业银行办事处开户的电子集团,金额426000元,用途为购货款,分录: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家电商场 426000 贷:联行往帐 426000
2、张林祥送交信汇凭证及库存现金办理汇款,汇往省外某农业银行,收款人张林吉,汇款用途赡家费,金额2800元,分录: 借:库存现金 2800 贷:应解汇款——张林祥 2800 借:应解汇款——张林祥 2800 贷:联行往帐 2800
(六)托收承付业务:
农业银行市北区办事处办理业务如下:
1、华联商厦收款的托收承付一笔,金额66600元,属正常划来款项,付款人开户行为省外某农行,分录:
借:联行往帐 666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华联商厦 66600
2、开关厂付款的托收承付一笔,金额107000元,昨日承付期满,今日上午开业将款项划出,收款人在省外某农行开户。分录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开关厂 107000 贷:联行往帐 107000 烟酒公司存入销货收入现金52600元 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 52600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烟酒公司户 52600
2、电视机厂签发现金支票,支取备用金12000元 会计分录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电视机厂 12000 贷:库存现金 12000
3、电视机厂有活期存款户转入定期存款200000元 会计分录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电视机厂户200000 贷: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电视机厂户 200000
4、烟酒公司定期存款一笔150000元,定期1年,于7月1日到期,利息一并转入活期存款户,假设于每季度末计算应付利息,1年期定期存款月利率为1.875%。应计利息总额=150000*12*1.875%=3375(元)会计分录
借:吸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烟酒公司 150000 借:应付利息——定期存款利息支出 3375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烟酒公司 153375
第三篇:2011年7月电大金融企业会计期末会计分录复习题
1.商业银行西城支行开户单位食品批发部填制进账
5.某工业企业于2003年3月2日将100 000元转单送存转账支票一张,金额1000元。是本市工商
为一年期单位定期存款,利率为1.65‰,请按季 银行东城支行某酒店签发酒店签发。提出交换后,预提到6月20日利息和作出转存分录和预提利息 约定时间内,签发人开户行未通知退票,写出双方银
的分录。(6月20日挂牌挂牌的该档利率为1.65‰)行的会计分录。
1)存入定期存款: 借:单位活期存款 100 000 1).收款人开户行: 借:支行辖内往来 1000
贷:单位定期存款 100 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食品开发部户 1000
2)预提利息: 利息:100000×1.65×3=495 2).出票人开户行:
借:利息支出 495 借:单位活期存款——某酒楼户 1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 495 贷:支行辖内往来
1000
6.商业银行某支行3月21日发放以下贷款,向红 2.C银行与2009年4月5日报废运钞车一辆,原价
旗工厂发放40万元,期限3个月;向好佳公司发 68万,已计提折旧65万,报废时发生清理费用1.8
放贷款20万元,期限3个月。6月21日红旗工 万,出售汽车残值收入6.4万,要求写出汽车报废
厂贷款到期,全部归还40万元贷款,好佳公司 及其结转损益的分录(不考虑税金)
20万元贷款到期,由于没有资金归还,转作逾期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万
贷款。9月21日,好佳公司20万元贷款仍无力
累计折旧
65万
归还,转作“非应付贷款”,要求作3月21
贷:固定资产 68万
日、6月21日、9月21日的会计分录。2)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万
1)3月21日发放贷款:
贷:现金
1.8万
借:短期贷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3)出售残料:
借:银行存款
6.4万
贷:单位活期存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6.4万
借:短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4).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1.6万
贷:单位活期存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贷:营业外收入 1.6万
2)6月21日
3.工商银行利用2年时间开发一套操作系统,第一年
借:单位活期存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发生研究开发费用50万,第二年发生研究开发费用
贷:短期贷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80万,开发完成后申请并注册为非专利技术,注册费
借:短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红字)用9万,聘请律师费用5万,均通过“银行存款”账
借:逾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户支付,请对该套开发系统的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入账
3)9月21日
价值进行处理。
借:逾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红字)1)第一年研究开发费用:
借:非应计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借:营业费用——研究开发费用户 50万
7.B企业于2009年6月5日向银行办理以下业务:
贷:银行存款
50万
(1)缴存现金10万元;(2)提交汇款申请书,申 2)第二年研究开发费用:
清签发银行汇款60万,银行审查无误后,签发银 借: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户 80万
行汇票。写出会计分录。
贷:银行存款
80万
1)缴存现金: 借:缴存现金 10万 3)无形资产入账: 借:无形资产 14万
贷:单位活期存款 10万
贷:银行存款 14万
2)办理隐含汇票:
借:单位活期存款 60万 4.工商银行大同支行2007年2月3日收回已核销的前
贷:汇出汇款
60万 进公司的逾期贷款10000元,现又收回,编制其会计分 录。
借:逾期贷款 10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000 借:活期储蓄存款——前进公司单位存款户 10000
贷:逾期存款 10000 8.客户张云2006年3月21日向工商银行A支行
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手续齐备,信贷部门审查批
准并开立了活期存款账户,购户价款30万元,首
付20%,贷款额24万元,合同贷款期限10年,月
利率5.1‰,采用本金等额偿还法,售房单位信达
房地产公司(在该支行开户),做出贷款发放的会计
分录,计算4月20日第一次和5月20日第二次还
款金额。(本金等额还款)并做出会计分录。
1)2006年3月21日发放贷款:
借:个人住房贷款——张云借款户 240 000
贷: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240 000
借: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240 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信达房地产公司 240 00
2)2006年4月20日第一次归还贷款:
采用本金等额偿还
当日偿还本金额=240000/120+240000×5.1‰
=3224(元)
借: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3224
贷:个人住房贷款——张云借款户 2000
利息收入——个人贷款利息收入户 1224
3)2006年5月20日第二次还款:
当月偿还本金额
=240000/120+(240000—2000)×5.1‰
=3213.8(元)
借: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3213.8
贷:个人住房贷款——张云借款户 2000
利息收入——个人贷款利息收入户 1213.8
第四篇:金融企业会计
规范金融会计核算十分重要
金融会计属于特种行业会计,它核算的主体是金融性经济实体,包括金融性企业如商业银行和金融管理机构如中央银行,它核算的对象是金融经济实体的资金运动。由于金融实体主要进行资金中介服务,其会计业务范围有其特殊性,如以货币资金业务为主,多种货币符号并存。在金融会计中,商业银行会计业务范围广、内容丰富。其核算方法与其他行业会计相比较更具有特色。具体表现在:第一,记账货币,除了使用本币之外,对于外币业务采用原币记账法;第二,记账方法,对于表内业务采用复式借贷记账法,对于表外业务采用单式收付记账法;第三,会计科目,表内业务有规范的会计科目,对表外业务的科目则具有灵活性;第四,会计确认,对一般业务采用权责机制,对特殊业务允许使用收付实现制;第五,账务组织,会计核算分为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系统,会计凭证、账簿的设计和传递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金融行业会计存在同一业务范围而会计核算方法和披露不一致等问题,这不利于规范金融行业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为了帮助债权人和投资者充分及时地了解金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规范金融会计核算十分重要。根据我国金融行业会计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金融会计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金融会计学科建设问题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同其他国家一样,对会计理论的探索一般以工业企业为标的,通过剖析工业企业的内容来构建会计理论框架和制定会计准则。由于金融行业业务内容的特殊性,一般企业会计准则难以涵盖金融会计的全部内容,如表外业务的风险和收益在工业企业会计中无须考虑,而在金融企业则非常普遍,因此对于金融会计的特殊问题应区别对待。美国对金融行业会计的处理体现在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成立的“紧急事件任务工作组(EITF)”所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公告中,EITF组织自1984年成立以来,共发布了230份会计公告,其中一年以上是针对金融机构工具和表外交易事项的。除了FASB之外,美国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包括联邦储备系统(HED)、货币管理局(OCC)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金融会计业务提出规范要求,这些要求称之为监管会计原则(RAP)。另外,还有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上市的金融机构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我国现行的金融会计框架建立在《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基础上,并于1993年7月1日推出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内容包括: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总则,基本业务会计核算规定,银行业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金融性公司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会计报告及编制等五个部分。从内容上看,《制度》对传统的金融会计核算实行重大改革,如用借贷记账法代替收付记账法。但从结构上留连于工商企业会计框架,如规定记账货币为本币,记账方法规定为借贷记账法,并未兼顾到金融企业的具体特点,因《制度》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制度》仅根据《准则》对旧的核算方法进行切换,忽视金融会计特殊问题的存在。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拓展和创新,其业务带来的风险远远超过工商企业,个别企业的经营好坏不会导致社会安全,但个别银行的风险倒影响社会的动荡。如衍生工具的出现,给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很大冲击,而这些工具的使用离不开金融企业。因此,研究和建立完善的金融会计体系,不仅有利于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而且有助于防范整个社会的金融风险。
二、关于银行会计核算方法问题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体制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是从80年代初期成立四大专业银行,使人民银行从经营兼管理的局面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对专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和监督。根据当时计划经济的需要,各专业银行各司其职,分别接受各自行业行政部门领导,经营范围泾渭分明,如中国农业银行面对农业服务,而基本建设问题划归中国建设银行。由于
业务范围的不同,各专业银行的会计核算也形成了各自的体系。第二次是80年代中期,交通银行正式成立,我国引入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各专业银行打破行业界限,业务可以相互交叉。同时成立了许多商业银行,如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第三次是90年代后,我国全面推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四大专业银行也走向商业化道路,建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从80年代初至今,我国银行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但作为反映和监督银行经营业务的会计核算,并没有跟上改革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科目设置问题。由于范围不同,各专业银行会计核算中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各自形成体系,并突出各自的重点,如中国银行突出外汇业务,农业银行突出农村特色。将四大专业银行会计科目与新颁布的商业银行会计科目相比,同一种业务在不同系统使用不同的科目反映,如对于存放系统内行的款项,中国农业银行在“715”号“存放系统内款项”科目核算,而中国银行则在“902”号“全国联行往来”科目核算。在科目分类方法上,一级科目分类标准混乱。一般来讲,会计科目可以按资产负债表框架分类,将资产的流动性作为一级科目分类的标准,再按其他标准作明细分类。但我国银行会计科目在报表上出现交叉分类,如贷款资产科目按流动性作为一级科目划分标准,划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时又存在按行业划分如农业贷款、工商业贷款等,这不符合一致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不一致,增加信息使用者了解报表的难度,不便于银行业之间的对比。目前,中央银行会同财政部正着手推出一套新的会计科目,以规范会计核算。
(二)关于计量基础问题。根据《准则》,历史成本原则是我国各行业会计的计量基础,金融行业也不例外。银行资产除了有大量的存款和放款之外,为了增强盈利性和安全性,大多银行将其资产证券化。按历史成本原则,银行购入的债券一律按支付成本记账,并按成本价在报表上揭示。但在持有期内,市场上债券价格不断变化,其债券的价值与入账价格不一定相等,这就影响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另外,表外业务大量开展,使与银行未来收益和损失相关的许多业务无法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确认,如担保业务在合同期内风险随时可能发生,会计报表无法揭示。80年代以来,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对金融工具会计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普遍认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难以保持现行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于是提出用公允价值作为部分资产计量基础的想法,随后在FASB第107号文告中正式公布。同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第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中也确定了公允市价的计量方法。我国金融行业同样存在由于计量属性的原因,有些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出入较大的情况,能否也考虑将公允市价入引会计核算?影响有多大?值得讨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以权利形成义务的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在金融会计里,有两个方面问题值得考虑:
第一,在商业银行的收入和费用确认方面,若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处理,导致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额有很大的虚假性。由于不良贷款、大量应收利息挂账,若将之全部确认为当期会计收益,会导致商业银行账盈实亏。为了挤掉“水份”,财政部允许商业银行在确认收入的费用时,将逾期一年以上贷款停止收息,未收到的利息不进入当年利润总额,从做法上看,实际上采用了收付实现制,这说明权责发生制并非唯一的会计确认基础。第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虽然给商业银行带来收益和风险,由于数量和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无法确认入账,因此对这类问题如何确认,也值得讨论。
(四)关于会计信息揭示方面。根据《准则》和《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定期发布反映其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这些报告可以帮助使用者了解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若需要进一步了解银行潜在的风险,这些报告远远不足,如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在1997年的财务报告中并未露出蛛丝马迹,因为表外风险在表内无法揭示。鉴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情况,在报告方面须从表内扩充至表外,而且着重对表外业务的分析。从我国商业银行具体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值得考虑:
第一,财务信息不公开。银行仅对主管部门提供报告,债权人不知道所存款银行的风险,更不了解其风险何时释放。
第二,由于经营机制问题,许多经济实体无法提供标准的资产负债表,无法对其综合评价,因为分行和支行无资本金资料。能否实行改革?
第三,资产负债表的设置仍停留在计划管理模式上,而非真正按反映经营状况的样式排列,不利于财务分析,能否调整结构?
第四,表外信息没有披露,未来收益和风险不能事先知晓。能否增加表外信息?
第五,财务报告无法满足金融监管需要,除了提供反映其经营状况的财务报告表外,能否设置一套监管会计报表体系,如美国的“活期报告”。
三、会计监管问题
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目的是规范其业务操作,在经营上保持稳健,以防范和减少风险,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会计监督是进行金融监督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如商业银行成立稽核处进行自我监督;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成立监察处,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另外,还实行“双方”对账制等等,这些都是有利于对银行业务进行监督的方法。但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公正性,还应该引入民间监管机制———注册会计师审计,通过制定银行审计准则,培训银行会计审计人员,加强外部对银行的会计监督,使银行的会计业务具有公开性和公正性。我国民间金融会计力量薄弱,这与日益扩大的金融业务极不相符,中央银行和有关职能部门应培训民间的银行审计力量。
第五篇:金融企业会计
新时期的金融企业会计
新时期的金融企业会计
摘要: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世界的金融体系受到很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展金融创新,防范金融创新风险,重构金融体系是国际金融机构考虑的首要命题。本文着眼于企业现金管理的现状与理念,探讨了企业现金管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新形势下企业应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现金管理创新思路,很有现实的必要性。一个制度的变迁方式,主要看这个社会的权力机构之间的博弈和协商,而我国金融制度变化乃至整个经济制度变迁的核心重要表现于政府供给主导型变迁让位于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由于“国家悖论”、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以及政府偏好序列的约束,及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为获取制度租金而采取的博弈,使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锁定在低效状态。本文主要以相关理论为依据以我国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阐述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及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制度;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被称之为金融创新。从广义的角度来讲,金融创新是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讲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从银行经营角度出发,可以将金融创新活动分为以下几类。
(一)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产品、衍生品创新是银行金融创新的核心,对银行增加收入、赢得市场、扩大利润和积累资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我国银行应加强对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衍生产品等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的研究和开发;要把银行信用和企业信用有机结合起来,利用银行信用创造效益;加强银行同业之间和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新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要;尽快建立强大的后台信息技术体系,提高银行业务电子化处理能力,运用科技创新的一切成果支持商业银行的产品和业务创新。
(二)金融管理创新
金融管理创新包括5项具体内容:战略决策创新,即银行在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决策上体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制度安排创新。制度安排是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合作的一种方式和机制,制度安排创新通过优化这种方式和机制提升整体管理
效率。机构设置创新,即运用组织机构调整的方式实现创新目标,目前主要体现出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另一个是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人员准备创新,即培养、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通过创新的方式培训现有人才、提升现有人才素质,使人力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管理模式创新,即通过审视管理原则、丰富管理方法,实现银行管理流程的优化,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绩效评估、内部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三)金融服务创新
银行产品天然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银行单靠“有形产品”很难取得竞争优势,被称为“无形产品”的金融服务必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内银行的竞争实质上已经进入了“以服务取胜、以服务论优”的阶段。在打造差别化、个性化、综合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质、区别于竞争对手、难以轻易模仿的服务优势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金融服务创新:一方面要打牢提升服务的管理基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加强流程优化工作。商业银行内部工作环节设置要突出风险控制原则,外部服务环节设置要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进一步简化操作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努力使银行服务达到“超出客户期望”的水准。另一方面要夯实服务的素质基础,立足于银行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系统化、针对性、立体式、多角度地加强员工服务培训,充分发挥好清算、科技、统计等后台部门的服务职能,实行全覆盖的银行全面服务管理,从深层次上解决一线服务水平差强人意的问题。
二、相关理论
舒尔茨对制度的经典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V.W.拉坦将制度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舒尔茨和拉坦的定义被以后研究制度的学者们所广泛接受。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C.North)则认为,“一项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从而,“对于任何想要得到的制度性服务而言,总有许多制度安排能实现这种功能”。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的选择是否真正符合“费用–效益”的分析。即当每一单位投入的边际产品价值相等时,是否达到最优的均衡。金融机构的功能比形式更为重要──不在于制度设计是否符合什么体系或标准,而在于制度变迁实实在在的绩效。
三、我国金融制度的相关回顾
(一)中国金融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
以“统存统贷”为核心的信贷管理体制运转了近30年后,1979年2月中央推出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即所谓的“放权”改革。“差额包干”确定“各级银行在存差完成,借差计划不突破的条件下,多吸收存款就可以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983年,银行系统开始又实行“全额
利润留成制度”,把各项指标考核与利润留成挂钩。这一改革行动使国家储蓄动员的国家理性与下层金融组织扩大存款的组织理性共容,使各方利益主体的效用都得到增进,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二)银行企业化改革(1985-1993年)
1985年国家实行“拨改贷”制度后,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国有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也随之由“差额包干”过渡到“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1987年,人民银行再贷款实行“合理供应,确定期限,有借有还,周转使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这一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信贷计划与信贷资金分开,将过去有了计划额度就有了资金的做法改为通过组织资金实现计划。各专业银行开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经营性质逐渐向企业化实体靠拢。
(三)银行商业化改革(1994-1997年)
1994年,国家开始实行“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信贷资金管理新体制,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商业化改革新阶段。这一时期的改革举措包括:(1)设立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2)对国有专业银行全面实行贷款规模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3)央行不再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不再对财政透支;(4)按照1996年6月全国银行业经营管理会议上提出的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目标,各专业银行开始注重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强银行资金风险管理。
(四)1998年的中国信贷体制改革
1998年,中央政府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决定在逐步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五)2003年制度变迁绩效
以恢复合作制为基调的96改革,作为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使农村信用社始终缺乏基于自发秩序的演进主义特征,基层经济主体参与不足甚至抵制,这种情况下,“制度失败”是必然的。因此,2003年启动的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事实上是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背离合作制后开展商业化经营的认可。
如上所述,我国的金融改革一开始就选择了渐进的改革方式。基于这一制度演进模式的限定与约束,同时也为了减少改革与现存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利益结构之间的摩擦,我国金融改革路径选择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外延扩展上,如增设一些新的机构,引进一些新的工具,开辟一些新的市场等等。而对那些涉及面广,可能对现有制度框架和金融秩序造成冲击的深层次问题,比如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问题,则尽可能采取回避和拖延态度,把改革的矛盾和困难后移。即使是已经推出的一些金融制度安排,也仅具有创新的“外壳”,内容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离市场化要求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