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道能使人以柔克刚,顺其自然;法能使人一断于法,爱憎分明;墨能使人使人如己,侠义为先。而儒则能使人晓仁义,知礼乐,强化自身的修养与道德品质。
这便是我对《论语》的理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乐在儒家文化中固然重要,算是一个核心。而子所阐述的“仁”,则是这个核心的基础。
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守礼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又有什么用?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
这种直来直去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守拙内敛,但是这种看似正确的处世之道,却带来了一个问题。喜欢了不值得喜欢的人,厌恶了不应该厌恶的人。
人们总是偏于情感冲动、易受情绪控制,缺乏理智之明和公道之心,遂偏听偏信,人云亦云,瞎赞瞎骂,苟誉苟毁。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道听途说,一人传百,不足以为信。有一则故事:与曾参同名同姓者杀了人,第一次有人曾母,曾母仍然平心静气织布;第二次有人告知,曾母仍不相信;当第三个人来告诉她曾参杀人时,曾母终于变了脸色,飞奔而出。虽然曾参品德良好,母子信赖,但是,谗言三及慈母惊,何况其他人?可见传言、流言、众人之言是多么靠不住。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之所以有这句话,我想大概是因为仁者有一颗理智而公义的心却又不同于常人的胸怀,所以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判别善恶,好善恶恶,主持公论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在论语中最通俗易懂的话语,却阐述了人生最大的哲理。能够做到别人不了解我、对我有所误解,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一方面要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自信的建立,不自信才会那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君子之道,莫过于此。
道德的人不会孤独,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必定会有和他思想接近的人做伴。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与其不能挣开命运的枷锁,摆脱命运之轮的掌控,那就爱上你所厌恶的事情吧。学习之道,最好如此。,关于学习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则都谈到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强调温习的重要。春秋战国时,教的功课有礼、乐、射、御,所以不仅有温习,还有实习,要实际操作。“默而识之”,强调了“识”,即记住,只有记住才谈得上掌握巩固。“温故而知新”,温习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坚实的基础来把握新的知识,为了掌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但不要忘记“知新”,只有有了新体会,新发现,才达到了“温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不断地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才能使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温故知新”闪烁着辩论思想的火花。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为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学而思,温故知新。
孔子在学习上,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孔子是大学问家,一生勤奋治学。他总结出丰富的治学经验,传延百世。
他所倡导的,不仅仅是那些局限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忠义礼智信的人格思想还有伴随人一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认为人是不能欺骗他人的。他曾经说,人的生存是因为正直,不正直而能生存是因为侥幸。他以巧言令色的人为耻,他认为用官应该用正直的人,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
孔子说话很谨慎,从不妄言,他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小心,君子不知道的就不发表意见。孔子是个谦虚的人,他说他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得来的。他说他没什麽了不起,只是学习上一直在进步,教诲人不厌倦。
孔子爱憎分明,他憎恨不正直,不忠厚,不守信的人。
孔子,一个生在三桓时期的君子。
与其说,论语对我的感悟是对某一句名言警句的思考,还不如说这是我对孔子,这个伟人的理解。
第二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吴婷
14生物工程
14070021022 过去我不爱读《论语》,觉得此书杂乱无章,只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言谈的记录,看到后边,就忘了前边,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来到青岛读书,有幸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对孔子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而现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孔子热,处处兴建孔子学堂,探讨传播交流儒学,把孔子抬到了极高的地位。我想弄清楚,作为文化现象,孔子热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想要重读经典。毕竟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定会有他的过人之处。在系统地读《论语》全书之前,我有看过《于丹讲论语》,《鲍鹏山说孔子》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对于论语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或是大加赞扬或是中肯评价,但那都是别人眼中的孔子,因此我想要自己心平气和地去读一读《论语》(读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
读完论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述而篇中孔子自己对子贡所说的“天纵之将圣”的否认。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生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人;一个满腹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孔子是人,却是如此真实简单的人,他的很多品质都是常人难以坚持的。因此我明白,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社会失落,道德失灵,人们急需灵魂的慰藉品。而批孔也只是政治,不是学术,无论是秦朝的焚书坑儒,亦或是文革期间的“打倒孔家店”。
之前自己总是不愿意去读经典,而在自己都没有好好读过论语,便对它妄下定论是不好的。南怀瑾先生说,夫子之文章,有“一贯的传统。”哪章接哪章,哪篇接哪篇,都很有讲究,决不能动,有些夸大。在通读之后,我认为《论语》的主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天命,孔子敬畏天命,与老子的“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同,孔子关心的是天对人事的影响而非天道本身。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2)人品。孔子喜欢品评人物,但却又绝非口不臧否。我总结了一下,发现孔子对人的评价有以下几种:圣人(生而知之的聪明人),仁人,善人,贤人,君子,士,大人,鄙夫,女子。
(3)道德修身。孔子讲的德行主要有以下几种,仁,义,孝,友,忠,信,恕,恭,俭,让,民。
(4)习礼。孔子本身对于礼节是十分讲究的,《论语》论礼,主要是在《八佾》和《乡党》。(5)治学。《论语》里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比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等,我们都可以以此为鉴。
读了《论语》之后,给我最大的感触,并不是论语本身,而是对经典的重新认识,以及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不跟风的重要性。
第三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后感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的意思就是学的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岂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心里豪不怨恨,这岂不是一个君子吗?这句话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就是:学习,就是学了以后需要温习。学习是要从心里体会,从实践中挖掘有用的东西。只有学到了好的东西,有用的东西,我们才能觉得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第二道理就是我们要多交朋友,对待以往有过过节的敌人也要以友好的姿态去交往。这样,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时,不就很快乐了吗!第三个道理就是对待不理解自己的人,不应该心存怨恨。因为别人不懂是别人不懂,那是他不够了解自己。我们不能够因为别人不懂而去伤害别人,恨别人。我们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是很“君子”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翻译过来就是:有子说:“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人而会冒犯君上的,极为稀少;不会冒犯君上而会作乱的,不曾有过。一个用心于世道的君子,专致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可变成有道的世界了。孝与弟应是仁的根本!”这句话的道理浅显易懂。就是告诉我们要守孝!是啊,如果一个人连“孝”都不能做到,何谈做人,何谈交友,何谈诚信呢?连自己最亲的人都不帮助,都不爱,怎么能够去“爱”别人呢?守孝的人在乎自己的亲人,所以他的“根本”就有了,就不会在外面谋反叛乱、投敌卖国了。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一个人说话中听,容色和悦,不见得就是有道君子!这句话告诉我们,看人不能看表面,表面上看起来很和悦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同样的,表面上看起来很邪恶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所以我们看人看事一定要从根本上去看,不能随意相信别人,也不能听信别人的谣言去憎恶别人。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一三件事情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计议事情,有没有尽了心?我对朋友,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我传授学业,有没有不纯熟的地方?”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虽然这句话的三个反省中有着三个曾子想要告诉我们的三个“要”。对事业要尽力,对朋友要诚信,教给孩子的知识要正确。简单的三个“要”做起来可不是像说的这么简单。如果自己做到了,那么人就是圣人了。不过,我们一定要牢记它,把它当成自己一生的目标也能激励自己。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治理一个能出千辆兵车的国家,对事要毫不苟且而对人名要有信用,节省自己的用度而尽力去爱护人名,役使人民要在最适当的时候。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做一个学生,在家应当孝顺父母,出外应当恭敬尊长,做事谨慎而说话诚信,普遍地爱众人而特别亲近仁人。在学习这些德行以外,又用力于读书。”这一句是孔子对小孩子的要求,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和小朋友要团结友爱,要遵守纪律,要诚实,要爱祖国爱人民,要和好人做朋友,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孔子把它们上升到孝、悌、谨、信、博爱、亲仁这样的高度上,作为为人的根本,从小开始养成。一切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也都由此而生。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讲,做到以上几点,虽然会失掉一些眼前利益,但是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心胸也会越来越广阔,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在不远的前方。
虽然这样的要求,三岁的孩子都知道,但是活到八十岁也不一定能做到。当早已不再长高的我们翻起这一页文字的时候,是不是感到,自己到现在为止,也不能算是个好孩子?不要紧,让我们从头做起,从一个孩子做起,当我们做到作为一个好孩子走进大人的世界,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
老人与海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
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
今年暑假,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时,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老渔夫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小说以一个少年看到老渔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再次描写了这条鱼的巨大,说明老渔夫所克服的困难之大,非比寻常。小说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
第四篇:《论语》读书笔记
人生,没有来世,只有今生,供你尽情挥霍。而这一世,或庸俗混沌、或绚烂明丽,与命运无关,它决定于你内心的思想是否透彻;而你的人生是要酣畅淋漓,还是要得过且过,亦与命运亦无关,它取决于你内心的选择。
你可以选择所谓的难得糊涂,得过且过,问题是当我们真正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否会为没有嚼头人生的滋味而深感惋惜,又是否会为活得太过混沌不够透彻而感到怅然若失呢?
而真正的遗憾是这一切都将无法重来,你的生命终将在自然规律下顺着自然的结果花开花落。而所谓活得值得,不是你的财富多么丰厚,而是你的心是否得到了解脱。即使我们再怎么追求轻浮的快乐,既然来到了这世上,还是要活得明白一些,此生,我们只有此生,请深刻牢记,如此,我们才可能尽情地精彩,将生命的滋味咂透嚼个透彻。
所以我们不停地探索,企图寻找到人生的良药,而当我终于在万卷丛书中,静静地翻开《论语》,我终于明白了一句话:若有一种东西可以流转千年而仍耐人寻味,我想她若不是妖精,它定是人生秘诀。
而一谈到经典的时候,自然是有一部分人要昏昏欲睡了,也许他们的人生早已豁达,但也许他们将注定终生倍感迷惑,而昏昏欲睡的背后掩藏的是一颗轻浮而懒惰的内心,因为懒于去钻研,所以终日迷惑。而也许有一部分读过经典的人也觉得经典枯燥乏味,不过尔尔,并为此不以为然着,是的,也许您是读了,然而读和读懂之间还是有距离的,读懂和悟透之间更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自然觉得乏味枯燥,也见怪不怪了。而,经典是什么,经典犹如一个顶着面纱的美女,若你不亲手揭开她的面纱,你永远不知道她有多么美多么耐人寻味。借用孔子的话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能像欣赏一个奇女子一般来品读经典,它定不会让你失望,甚至让你觉得妙不可言也未尝不可呢。
第五篇: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可能是《论语》中我知道得最早的一句话了,小时候对此的理解更多是在学习的层面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才能学好知识。而现在看来,这种理解只是最低境界罢了。细细品味,里面却蕴含了处世的哲学。随着年纪增长,步入复杂变幻的社会,为了取悦他人,也或是因为不得不迎合社会,许多人选择了伪装自己,伪装自己的能力,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肆意吹嘘,工于心计。他们流连在灯红酒绿之中,虚伪地弯起嘴角的弧度,却忘了交友处世的首要准则,诚实(当然,这种诚实是相对意义上而言的,比如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并不算是违背了诚实的原则)。看看古往今来朋友甚多的谦谦公子,谁不是以诚实待人为准则的。古时的伯牙子期若不是坦诚相待怕仅是因才华相吸也难成知音吧,学术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不仅是在做学问上诚实,还有为人处世上诚恳,这应当也是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之一吧。由此可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了解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我想这句话用现代的一句话概括大概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吧。懂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件事,喜欢这件事的人则能圆满地完成,可以此为乐的人却能超凡地完成。因为以此为乐,便能全身心投入,甚至是“融”入。这句话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是,如果你要学习某样东西(甚至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请你把它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个任务。这样,就一定能够将它做到最好,同时自己的心境也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