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1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见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这个学期在指导学生读国学经典的同时,我也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提到“国学经典”,大家的脑海里显现的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论语》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语以记言为主,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教育、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做人和学习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认为一个人要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做学生的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有仁德之人,还有余力的话,就在去学习文化知识。可见,诚信、孝顺、爱心是孔子推崇的做人的品德。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再谈学习文化知识。?在学习知识方面,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常常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倡导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我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种精神,在工作之余要认真学习理解医学文献,与此同时,要将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实实在在的学习和刻苦钻研,“温故而知新”,发挥医者传统美德,全力保障保障百姓健康。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论语读书笔记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作为理科生的我,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是理解得挺透彻得。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论语读书笔记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几句话,但是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它就是中国古代巨著《论语》里的第一篇。这个寒假,我拜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它一直被人们推崇为经典,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本书,是后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部著作。孔子的治国观点以及他评价古代圣贤的言论,是中国古代最基本、最简单、却又最不可缺少的道德修养准则。在古代这本书被视为儿童的启蒙读物。
我读完这本书后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被视为儿童的启蒙读物了。书中有这样几大部分: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这些篇目中的言论和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
比如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为好学也已矣。“子夏的这句话意思是:”每天学习不知道的知识,每月都不忘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就算是好学之人了。“这里我还看到了一个叫孙敬的好学之人,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中,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读书。他刻苦到夜里读书困了,怕自己打瞌睡,就把绳子栓在头发上,把另一头固定在房梁上,这样他就不会看着看着睡着了。他就是凭借这样的刻苦学习精神,使自己成为了一代鸿儒。如果我们现在学习都能有他的这股头悬梁的劲头,还有什么学不成的呢?我想到自己看书时,看一会儿就想去玩,真是惭愧!对,我也要成为好学之人。只要下定决心,我能做到的。
再比如其中的这样一句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虽然会背《诗经》三百篇,但是把国家政治交给他,却不能治理;让他出使诸国,不能独立办事,虽背得多,但不会运用,又有何用呢?“读到这里我脑中立刻浮现了一个故事——《纸上谈兵》。故事的主人公赵括把兵法背的滚瓜烂熟,谈起打仗,他父亲是赵国有名的大将都说不过他。可赵王让他去带兵打仗,他却不会根据实际灵活变通,结果误国误民,惨死在战场上。这又让我明白了:我们既要成为好学之人多读书,同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做个会学之人,活学活用,知识才能转变成智慧。
书中还有许许多多深刻的道理,我仔细咀嚼,久久回味,像是亲自聆听了孔子的教导,也希望同学们有空来读一读这本书,体味经典,对话圣贤,它会让你终身受益,带你走向不远处的辉煌!
论语读书笔记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境体验。学习的资料是做人做事,所以学习的时间并不仅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时时刻刻。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经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时习之,勤思考,多练习,时刻不忘学习,坚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的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样做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为:温、良、恭、俭、让。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识,我想,这大概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能够用道德去弥补,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人才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真心对待他人。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赞美颜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实,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欢乐,关键在于心态,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因素,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我的才华不被人知,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埋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这些担心都有些剩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真正紧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知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语》还教会我一项道理,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仅要对专业要精通,对其他领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一切功名利禄可是是过眼烟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都会经常发生,仅有将功名利禄看淡看开,才能事去而心随空
《论语》,一本包含了道理的圣贤之书。
论语读书笔记5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佾:yì古时乐舞的行列,一佾八人。《周礼》规定,周天子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士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可忍:可以忍心。
这则的大意是说:孔子在谈论到季孙氏的时候说:“他用天子的规格在自己的庭院里乐舞,这样的事都忍心去做,那还有什么事情不可忍心去做呢?”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应用。本意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只是用此句来反问鲁公,激起他羞愧之心以反击季氏的僭越、专权。而现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什么场合,人们动不动就说出这句话,缺少语境和语意,违背了这句话的本意。
从“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句,可以看出孔子的态度,表现出了对季氏破坏礼乐制的极大愤慨。
论语读书笔记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一个自然的推论,在《道纪》第五章中有相应的论述。当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实践的,孔子说:“那就是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同样是子贡关于这个行为准则与孔子的一番对话很值得研究,这段对话出现在《论语》第五章: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啊,不是你能做到的。”目前流行的解释就是:子贡想要做的“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是子贡的能力不及,无法做到,是“你做不到,有人能做到”的意思。比如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就是这样解释的:“赐呀!这非你(能力)所及呀!”如果翻开《论语集注》,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还是来源于朱熹。朱熹认为子贡做不到,还解释了子贡为什么做不到。朱熹认为子贡所讲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是“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也就是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事是仁者的事,不是勉强能做的来的,所以孔子认为不是子贡能力所能达到的。熟悉《论语》的朋友应该对子贡有所了解,他热情、聪明、好学、能举一反三。《论语》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往往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孔子曾经用这样的语言来赞美子贡:“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一个可以“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人都做不到的事,还有谁能做到?因此,我以为,孔子的意思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的”。在我们平常的对话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某甲阐述了一种设想,某乙可能会说:“算了吧,你根本做不到的。”所有人都明白,乙并不是质疑甲的能力,而是质疑甲的这种设想的可行性。同样,在孔子和子贡这段对话中,孔子所质疑的并不是子贡的能力,而是子贡所说的这句话的可行性。孔子认为“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设想根本就做不到,因为它自相矛盾!不是吗?“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已经强加给别人了。因此,可以付诸实施的只能是“我不强加给别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可以终身实践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第五章汇集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类似于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如果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那么这一章中所列内容的思想价值就不大,因为,那是针对个人的'。但是,我们只要细细的品味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内容都是孔子借弟子们的言行,在阐述适用于所有人的宏观的道理。例如: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装饰,对宰予又能指责什么呢?”孔子接着说:“以前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从宰予这里改变的。”借批评宰予的不刻苦,孔子要说明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有多么大。
再例如: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就说:“申伥就是刚强的人。”孔子说:“申伥有欲望,怎么能刚强呢?”借着对申伥的评价,孔子在说明“无欲则刚”和“世上根本就没有无欲之人”这两个论点。可见《论语》第五章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是以小见大、由浅及深的人生道理,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弟子的操行评语。因此,孔子与子贡的这段对“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探讨也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人生实践准则的一个宏观阐述。
论语读书笔记7
学而时习之。
学而优则仕。
儒学对学习非常重视,《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荀子》则用大段大段的理论去阐述学习的目的、方法、对象,《朱子语类》也有整卷内容关于学习的心态、内容。至于以后的科举制度,夸张地阐释着“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如此大张旗鼓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莫有甚者。
孔子时代的学习,想来还是很全面的,作为学生,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职业技能”,其中文化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说,当时孔子的教育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孔子的学生对于这六艺各有所长,并非腐儒、书生、书呆子,他们平时能传播礼乐、文化,谨守礼仪,战争的时候又能上阵拼杀,符合着先秦时期士人的传统。孔子自己对于这些技能也很在行,在《论语》中,孔子自己能操琴、善御、善射,至于礼、书自然掌握更多,只是“数”基本没有论述,不过,孔子的学生中,子贡做生意很在行,也许他在数的方面有所专长吧。但是,在孔子之后,儒家却没有继续把这六艺坚持下来,子思、荀子、孟子在其著作中并没有谈及这六艺,而是把儒家的基本
理念反复论证,更多地是作为纯粹的知识分子的面目出现在君王、重臣面前,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当代的儒哲学,无不是以文化作为重点,无不是以理论发扬为目的。其原因应还是在于知识的增多以及职业化,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要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则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择其一而专。论语读书笔记学,前提是人的不完善,必要条件是有先知先觉者。要完善自身,必须不断地向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的学习,先生,也就是先于自己而知、悟者,职业化的先生,就是教师。基于此,师生关系在儒家体系中成为重要的一环,隆师亲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虽有夸大,但对于老师的尊重和敬仰可见一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者也”,其对象自然是学生,那么,传授些什么呢?笼统地方面是“道”,具体的方面是“德”,传授的方法通常通过解读古代的文化典籍入手,这也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出的私塾学生诵经读书的场面,水平更高的学生,则就典籍中的疑难问题或自身疑问请教于老师,如宋代以来的书院教育。至于学生的年龄和毕业、文凭等现当代的条条框框,在古代并没有限定,似乎入仕倒是可以作为一个离开书院的标准。
学与习是息息相关的,其中的“习”对于古代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属于“传”,老师可以面对众多学生传授知识、技艺以及为人师表,但个人的领悟与否则在“习”中体现出来,例如孔子对于颜渊的溢美之词毫不吝惜,特别是关于好学方面,其缘由是颜渊能够自
己揣摩,并提出关键性的问题或一语中的。而习,当作温习、思考解,如果扩大一些,习还应该包括践行,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曾子说,每天都要反省自己 “传不习乎?”至于之后儒学的“知行”范畴,也该包含着学习这一内容。孔子时代的学与其之后的学不同,习,自然也不相同。流传到如今,学习更多地体现在理论知识方面,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学习的评价标准,考试制度则是这一标尺的具体体现,但这一标尺并没有涉及到做人、做事,也就导致着知与行的分离。
学与习的分离,知与行的分离在西方哲学中并不在意,如西方哲学对哲学家的评价不在于其人品如何,而在于其著作、成就如何,为师不一定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为人不一定要符合道德规范,做事不一定要符合社会规范,哲学家的论述可以与其行为无关,如此等等,儒家与西方哲学的对比,引导出“内圣”与“外王”的两个方面出来,两者虽不是各擅胜场,但都属于社会的各取所需,都具备合理性。儒学更注重于内圣,因而体现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对于先生、典籍的理解,尽力去为之寻找出合理性,如果自己的理解和老师所说、典籍所述有所不同,则首先把责任归之于自我的愚钝,如是而为可以达至内圣获得区域性地声望,不过在怀疑、创造方面则有所缺失;西方哲学的内圣并不在理论视野,即使专门的伦理学也只是属于“元伦理学”,在善、正义、美德等几个范畴的根本来源上打转,没有对人的基本和终极要求,根本上仍然属于哲学的范围,宗教的道德规范相对来说框得过细,“原罪”的前提并没有把人的完善放在其
中。儒学与西方哲学各有缺失,但是否会互补?我认为难度很大,毕竟儒学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西方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大的社会环境根本不同,除非儒学能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开出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西方能认同儒学的责任与义务。全球化的局面下,兴许有可能性,但并不乐观。
论语读书笔记8
放假了,我在写暑假作业之余,想把论语这本书重新再阅读一遍,因为《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仁”,也是孔子提出的基本道德观,读懂了它,也就等于懂得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和明白了做人的道德。我喜欢——为政篇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也是我最喜欢其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只重于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拖累。
一味的埋头苦思,只重于思考而不注重学习,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不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其实我有时也会偷懒,老师、家长布置的作业,我总会把“做完”当做“完成”,从来不去多想,多练,以为这些就足够了!学完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当一道题做完的同时,应该去想想为什么布置这道题,这种题型还可以怎么解读?还可以怎样变换等等。
这样我就可以从另一方面提高自己,学会钻研。不仅是学习,我在生活中也应该如此,父母的适当管理,是对我的爱护和基本的保护,要理解支持。要以“仁义”之心去面对。亲爱的同学们,推荐你们也去读这本伟著,它能让我们学到更多做人做事的准则,会使自己更加优秀的。
论语读书笔记9
学生时代的我,对“之乎者也”的国学望而生畏,但是读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是越读越有味,听李泽厚先生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以微言释大义,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令人颇有感悟。我想,很多读者应该和我一样,不在意它是不是纯粹的孔子的论语,在意的是,这本书带给我们大家思想上的冲击——“礼”、“仁”。
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需要的快乐。全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立身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的言论、配以李泽厚先生的解读,书中每一个片段都使我们在处事做人上有所启迪。
孔子一直十分重视学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表明着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默默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推崇的,所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所必须具备的。孔子对于学习也提出了很多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话已是我们从小背到大的名言名句了,其所蕴含的道理已不用多说。子曰:“我非生而知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李泽厚在记中重点说了这个“敏”,体现了孔子对于知识对于学习的渴望,不断努力追求的精神也一直被中国文化所赞赏和实践。
“学而时习之”,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我们对孔子的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获得,随时随地的生活经验都是我们的书本,都给我们教育。
《论语》文中还多处提到了仁爱,可见,在孔子的心中仁爱的重要性。它也无声地提醒着我们:对学生要充满仁爱。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更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教学要重启发引导,实施启发诱导教学方法必须抓住合适的时机、把握好“度”,针对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因势利导、启发点拨,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希望通过主动学习来掌握它。另外,还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死书,死读书。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就成为“纸上谈兵”。
《论语》中还有着诸多关于做人、人格塑造、治国安邦等至今看来仍然睿智无比的描述。我想其中的做人、处世与学问这些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授业、还要传道,既要教书,还要育人。我们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就让我们追随圣人的足迹,牢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训导,抱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好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
相信只要我们深刻体会《论语今读》中孔子的精辟言论和李泽厚先生的解读,并将其作为行动准则,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实践、反思,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论语读书笔记10
《论语》是凝聚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一本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着—《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可以教给我们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听后迫不及待的翻开《论语》,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做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必须做到随时随地都在学习中,内心充满着掌握真理的愉悦。“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知。”这句话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说:要学习别人的长处,用别人的短处来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
让我明白了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是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别人的缺点呢,就用来当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些缺点,有,就要把它及时改正。没有,就用来告诫自己,以后不要犯这些错误。这句话一直伴着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无时无刻的给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论语》应当是阶梯中非常重要的一级,学习《论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论语读书笔记1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当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当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我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境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经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仅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仅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仅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仅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仅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构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终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仅能够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教师吗?
论语读书笔记12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很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到了孔子时代。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别人控制的工具或者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的,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孔子后来也收门徒三千,并对他们教导有方,后来就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一本《论语》让我感悟很多,里面的许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读书笔记13
说来也巧,6月中旬开始读这本书之后,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刚好是李泽厚,标题是:八十李泽厚,寂寞的先知。
他也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二十几岁即因与美学名家朱光潜论战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学术性的美学书籍居然在社会上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读了整整一个月,终于将这本500多页的书读完,非常、相当有成就感,毕竟是第一次全部读完这本书(也为自己汗颜,毕竟这也是系里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读钱穆的《孔子传》,比起他的《论语新解》,这本书相对简单易读,而且呈现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较可爱。
对《论语》的解读,几千年来从未停止,最近的不是有于丹的“心灵鸡汤”式么?比较出名的几大学派,有汉代董仲舒,宋明理学,现代儒学等等。人家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论语》也是吧?
的开头,就明确指出,这本书在于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会里奔走救赎礼崩乐坏的时代的孔子。
黑格尔曾经嘲笑论语就是一本人生箴言,根本没有哲学思辨的成分。当我们从前三三两两读着《论语》里的篇章时,得出的结论可能也正是如此。
而李泽厚则否定了这种看法。《论语》不是散漫的无体系的格言。相反,通篇读完,孔子的思想已经浮出水面。书中阐述了他的哲学、教育及政治思想。
但中国人确实不善于思辨哲学,《论语》所体现的哲学为“实用理性”,即一切思想均可应用于政治和生活。因此与西方的哲学体系分发为两种不同的体系,这种体系的分别也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所在。
孔子思想的源头及最终的理想即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社会关系。氏族长不仅在政治上统领族人,而在在思想道德上,也是部落的典范,比如尧舜。因此,中国人对统治者向来要求“内圣外王”,及“社会性公德”与“宗教性私德”不分。同时,这些首领是由古代负责与上帝沟通的巫师发展而来。也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政教统一。
孔子的贡献之一,在于对氏族社会形成的一些典礼,礼仪,重新进行解释,内化为中国人心中的情感,即“仁”。比如守孝三年的制度,古已有之。而在孔子这里,就解释成了,婴儿从出生到脱离父母的怀抱有3年的时间,因此孝子要用3年的时间来报答父母,已寄哀思。“礼”经情感化而变成“仁”(所谓“情本体”),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积淀,团结了整个民族。
以上所述的“情本体”“两种道德”等等,只是《今读》所阐述的基本的理论基础。《论语》各章,从一些细节方面对这些理论进行解释、补充及说明。
当然,《今读》的目的之一是还原真实的孔子。如果在读《论语》之前,读者不去接触其他各家的阐释,则各章中所显现出来的孔子形象,也绝不是后世所看到的在神坛之上受人膜拜的圣人。
比如,孔子的“经”与“权”,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理论上三年守孝,那如果守孝一年之后,你觉得自己可以接受锦衣玉食,孔子也认为可以,因为守孝是为了寄托哀思,时间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如何报怨?以德么?不是,孔子说,要“以直报怨”,公正对待,这就是报答别人怨仇的方式,犯不着人家打你左脸,你右脸也伸过去给人家打……
孔子的弟子中,除了颜回最为人熟知之外,《论语》中所刻画的其他的人物,也各有特性,栩栩如生,如勇猛的子路,好辩的宰我,迟钝的樊迟,修身养性的曾子,一心从政的子张等等。对待不同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可谓因材施教也……
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旨在培养青年政治力量的松下政经塾,将《论语》列为学员必读科目,且必须熟练背诵。《论语》的魅力,跨越时代与国家。如果有时间,还是可以多读几遍滴!
论语读书笔记14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论语》。这不仅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更是中华传世名著。它章节简短,以雍容典雅的语调简洁凝炼的格言警句来表达深刻的思想,让人们受益匪浅,也让我感触颇深。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教育他的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是啊,做事之前先要学会做人。作为教师,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不单单只教他们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教出品德高尚,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我们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我们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论语读书笔记15
《论语》是孔子说的名言大全,句句引人深思。比如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深入浅出,使我们不仅仅知道了句义,还明白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罔;只思考,不学习,就会落入深渊。
记得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过古诗诵读比赛。那时,老师只让我们背《论语》中的部分片段,没要求查意思,我背的虽然流利,可要让我解释,我还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吧。
《论语》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每句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现在我读《论语》,还有许多字不认识,比如说“軏”、“輗”等等。通过查字典,我不仅认识了这些生字,还明白了它的意思,真是一举多得啊!
但有些句子,我还是不怎么明白,它们都太深奥了。如果有时间,我一定好好查一查,直到弄懂为止。
孔子是一个好学的人、谦虚的人、对学问一直追求的人。我觉得,他说的话,他做的事,一直围绕着“学习”和“虚心”。他收了那么多学生,却还向老子求学,可见他真的是把学习当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了。正像他说的那样:“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是我的榜样!
《论语》,伴随我成长!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粗读有些时候了,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这次的任务却是又一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你,从思想的远方和你拉近了距离,而成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有朋”的“朋”,那就是虽说你们思想上有隔阂和距离,但你却是一直以“朋”来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敌对的态度,那是不会“有朋”又自“远方”而来的。
再来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的是君子之道,在这里我想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见打破常规来说。我们再回过头来先看前两句。第一句,学而„„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增加了自身的阅历以及修养,然后有朋„„就从“远方”来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说你装腔作势,如何如何„„而这个时候呢,你也不生气,必定人们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样。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给予理解。并且还当他是‘朋’。这样你在学而„„慢慢他也会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的。到那时难道不是‘不亦乐乎’的一件事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的意思:一个做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没有的。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孝悌是什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这个‘弟’是‘悌’。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
有子(孔子的学生)称‘孝弟’是‘为人之本’。就是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认为,这句话对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3、学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话容易理解,不过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随便说说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给人办事进不进心那,对别人有没有讲信用啊,今天是否学到了东西,有没有仔细体会啊。虽说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与圣人也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读这句话的体会是:最伟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当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读书笔记之《论语》
(三)——为政第二
1、为政第二的第四句,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的大概意思是:孔子说:我是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学习的,三十岁才能够自立起来,四十岁才做到不惶惑,五十岁才了解了人的一生,六十岁才做到了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才能做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从不逾越规矩。
首先说说“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十五向学”的观点,其实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去学、去研究,从而养成一种对学习的兴趣。
什么是不惑?还是让我引用于丹老师《论语心得》上的解释吧。“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我想《中庸》之道还是很适合我现在的状况的。
2、《为政》里的第五句话,原文是: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一天,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孔子外出,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在路上对樊迟说“孟孙曾向我问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樊迟问:“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给他讲解说:“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依礼服侍他们;父母不在世了,我们要依礼埋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论语》里对孝的语录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国家历来是重视“孝道”的。从这段话里,我们还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种各样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顺为主的思想,他认为“无违”才是一切孝行的基础。
3、为政篇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该句文面的意思是,孔子说:“勤求学问而不用思索,那还是罔罔然无所知的,而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却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的。”
这个“学”不仅可以理解成博览群书,还要理解成了解自然和社会,用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理解。见识的多了,学的才扎实,才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思考。所以对现在的孩子,我是主张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放假的时候家长最好抽时间带孩子到外边走走,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比死啃书本更好的学习方式。第二句“思而不学则殆”的“思”,应该是和“学”相对立的,“思”中是不包含“学”的,是一种遐想,就是想和思考、考虑的意思。这就又让我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它了,如果一个人整天的在遐想我什么时候能当上科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而不去真正的学东西,那这个人可以说是在浪费生命,而且是一事无成的。所以,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再说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该句的意思是,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并从中知道了新的知识,也就可以当老师了。”
其实在这句中,孔老夫子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停的去温习原来学过的东西,这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达到“无忘其所能”,另一方面,还能在温习的过程中得到新的理念、新的发现。其实书本上的很多东西如果你不去用心的读它、学它和理解它,你只能看到面上的东西,但是往往你换一种角度去看、去读、去理解,可能你又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的读书,我想不能是一种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状态,那样的话,我看还不如不读得好。
(四)八佾第三
1、八佾的第一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原文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句的意思是:孔子讲到季氏在家庙用佾的乐舞这件事时说:“这种人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人不可以容忍的呢!”
孔子说这句话的起因是:当时在鲁国有三家是最有权势的贵族,分别是仲孙、叔孙和季孙,他们三家操纵着当时鲁国的政治和经济。而这三家贵族在平时确实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按礼数办事,为所欲为。孔子说的季氏就是季孙一家,按照当时的礼数,季氏作为大夫只能用四佾(佾为古时乐舞的行列),而他却违礼越分使用了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孔子对这种做法是痛彻不已,所以,才有了《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
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看出孔子虽无力改变却是敢于说出来并公开地进行批评的勇气。
2、八佾第十五句,原文是: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熟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该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进入太庙,对每一件不十分明白的事都要向人请教。有人说:“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礼?他进入太庙,每一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后就说:“这就是礼呀。”
读到这句话,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孔子是如何的重视“礼”。他不仅从语言上重视礼,还从实际行动上重视礼。第一句的“入”,在这里我想应该理解成是第一次进入的意思,因为只有第一次进入才能有很多的不知道,问清楚了知道了就不会再问了,“鄹人之子”中的鄹(zou)是指古代的地名,大致在山东曲阜的东南。而在理解最后一句“是礼也”时,也应该按照前面的理解,就是在遇到不懂的和不知道的地方就是要问清楚,只有弄懂了、知道了,那才算是敬谨,才算是“礼”。
读书笔记之《论语》
(五)——里仁第四
1、里仁这章的第一句话是: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孔子说:“住家,应该选择有仁风的地方为最好;选择的地方没有仁风,怎么说你能有智慧呢?”
这里的“里”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后确认原意为“住家”的意思。“仁”按说文里说:“仁,亲也。从人二。”孟子梁惠王下:“仁,人也。”那么,可以这样理解了,“仁”应该是人的道理;而两个人在一起,自必产生彼此相处的问题,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再又“从人二”看我又理解到了,“仁”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独处是不会有人际关系的,而必须为两人以上。读到这句,让我想起了《三字经》里“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仔细想来是很符合这个道理的。
2、再读本章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装有一份规矩、法度,小人则是满脑子的自己的利益和如何的能自己获得实惠。”
“土”在这里指的是乡土。在这里我们应该引申理解为是自己家的事情。“惠”指的是实惠、个人的私利。从这两个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整天不考虑如何的用“德”去提高个人的思想素养,用“刑”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而是一味的在考虑自己的事情和私利,只想着如何能捞着实惠,那这个人就是很危险的,他做事肯定是不公正的,如果当官的话,那也一定是一个赃官,如果做朋友的话,也是肯定会做不长的,因为,他满怀的是小人之志。
3、本章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参,我平时所说的许多道理,是可以用一种道理来贯穿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了讲堂,学生们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老师的道理,不过是忠恕罢了!”
我们读《论语》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弟子们的道理是教授的很多的,而这里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按本意讲应该是道路,这里是引申为了道理的。那这次讲的道理是什么呢?那就是“忠恕而已矣”。“忠”,就是忠诚、忠于。“恕”,是宽容,也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人造成伤害。而在理解过来,就是如果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要做到宽容。
宽容,说起来真得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我还是真正的感觉很难很难的。那什么是“宽容”呢?我认为,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指对别人不同的作法、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信仰等的理解和尊重,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对”或“否”的东西强加于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观点及对事物的看法,但我们也应当同样的尊重别人的选择,给别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生存的权利。“宽容”是一种大仁德,所以,“恕”也是我们先贤们教人做人道理中最可贵的一个词。
最后,给自己、也给我的朋友们一句共勉,那就是,“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真诚待人也就是真诚待己。”让我们学会宽容、做到宽容,让自己抛却一切的烦恼,生活的更加洒脱、更加自在!
(六)公冶长第五
1、这篇的笔记第一个要记的是第七句,原句为,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是指用来过河的竹(木)筏。
首先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句话,意思应该是,孔子说:“大道如果不能推行于天下,那我就乘坐竹筏到海上去游荡,那时能跟随我的只有仲由了。”子路听说了这件事很是喜悦。可是,孔子又说:“仲由的勇气非常好,已经超过了我,可是我们何处去找做竹筏的材料呢。”
2、公冶长第五的第十句,原文是,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昼寝”中,予是名,可是纵观整部论语,在陈述句中很少有直接称名的,大都是称字,就是这里比较稀罕。“杇”音wū,动词,指用杇涂抹墙皮。杇也叫泥镘,即今抹子。“诛”在这里应该是责备的意思。那么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宰予白天在寝室睡觉,让孔子看到了,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了,用粪土砌的墙也是不能再粉刷了,对你宰予我如何责备你啊?”孔子对这件事又说:“原来我对于人啊,是听其人之言,即信其人之行,今我对于人,是不能只听其人之言,而还须观察其人之行。由于宰予在白天睡觉,而使我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不能只听还要察言观行。”
读了这段话,对我的触动也是很大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人,阳奉阴违,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这种人表里不一,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可以满嘴里跑火车,云天雾罩,耽误很多的事情,我是很痛恨这种人的。
3、公冶长第十二句原文是,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句的意思是,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不愿意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咋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非也,因为“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我就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每一天的人际交往、家庭亲情中去努力体会、实践这个“恕道”,只有到了这个“恕道”能真正的实现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仁”,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和谐社会才算是真正的建立起来了。
4,读第十五句。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是一段子贡与老师孔子的对话,子贡问老师:“孔文子这个人为什么能追“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请教为羞耻,这就值得称为文了。”
孔文子何许人也?原来,孔文子是当时的卫大夫,名字叫孔圉,“文”是其谥号(我国古代给最高统治者或者有地位的人死后另起的称号谓谥号),该人曾“生前乱于家室”而坏了名声。正因为他有名声不好的情况而又被封其谥号为“文”,所以,子贡才有所提问。由此也可以看出,子贡对这个人是很不感兴趣的。而孔子的回答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仁”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文子优点,他的这些优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能因为他有过失而看不到他的优点,夫子之教是隐恶扬善的啊,其实,孔子的这段话最后铸成了我们现在经常用的一个成语,那就是“不耻下问”。问,有多种,而我们最常见的是上问,如请教老师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毕竟“师”是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好人选,而下问也应该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俗话还说呢,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三个皮匠都能赛过诸葛亮,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所以说,对于学习来说我们一定要具备虚心向别人求教的品德,只要他知道的比我们多,不管是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书笔记之《论语》
(七)——雍也第六
1、第三句,原文是,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这段话从字面上来理解应该是,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同样的过失也决不犯第二次。不幸的是他命短死了,如今也没有他这样的了,也没听到过有这么好学的人了。”
“怒”可解为发怒、怒气,也可解为烦恼。那么,有意思的是从这段话里来看,“不迁怒”和“不贰过”与“好学”有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翻查资料,手头的工具书好像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因果,思来想去我还是要把这个“怒”作烦恼来理解感觉才能解的通,也就是说,学习时不论有什么样的烦恼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如果你心烦意乱处于惶惑之中,你还怎么能学习好,你把学习的烦恼、生活的烦恼迁移到学习之中,你肯定是学不好的,所以要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如果不和这篇整体联系,可以这样理解,“过”指过失,如果发现自己犯了某种过失,一经发现今后就不再犯了。如果和学习联系起来,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而自己理解错了,自己一经发现,就不再按照错误的去理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想这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好了,回过头来再看这段话,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是孔子夸奖颜回的“好学”和“不迁怒,不贰过”。大家都知道,孔子非常注意教导弟子们加强言行方面的修养,我理解他的“好学”最主要的就是修养和在学习上的多方请益,其中就有“不耻下问”。这就是说,孔子的好学是以“德行”的培养、训练为主的,通过道德的培养而求得学问的加深。这一点好像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做的不是太好,因为现行应试教育的实施,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只顾重视“学问”而直奔分数而去,而道德的修养已排在其后了,这样下去,对我们的后代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2、今天读第七句,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能够长时间依仁而行,心志不移;别的人就只能偶尔达到仁的境界罢了。”
“三月”是指较长的时间。“日月”指一天两天或一月两月,是说较短的时间。孔子那么多弟子中只有颜回可以长时间不违仁,其他的只是偶尔能做到,说明这个仁是多么的不容易坚持的做到啊。读到这我又联想到了学习,人都有一种毛病,就是三分钟的热度。比如我的女儿,我观察她好长时间了,每次期末考试后假期开始前,她就会很自觉地向我提出自己的假期学习、读书计划,包括早上几点起床背英文、几点开始做假期作业、几点开始复习和预习自己的功课、几点开始读课外书籍等等,而每次的计划老是赶不上变化,坚持了一两周后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而推翻了原来的计划,到了最后是一觉睡到十来点美其名曰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自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睡眠,而要休息好那就晚上早点睡吧,不行啊,晚上同学们都上网了,要和同学讨论假期社会活动呀,不讨论完怎么能下线呢,好家伙,都是她的理由了,而且看起来还有点道理,也就不再去管她那么多了,可是今天想来,她也就是那个“日月至焉”了。不说孩子了,自己说说自己吧,我能否做到“三月不违仁”呢,我看,我也是做不到的了,自己给自己也找个台阶下吧,那就是孔子那么多学生里只有一个颜回能做到,我肯定是比不了的,那就还是把自己也圈入孔子说的“其余”吧。
(八)述而第七
1、述而第七的第二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把每天的见闻和学习心得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育弟子从不厌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要做的呢?”
识:意为记住。厌:是满足的意思。何有于我:即“于我何有”,是一个倒装句。
一个人要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改善他的为人处事的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是唯一的途径。孔子一生重视学,无论是个人方面的学习还是帮助有心向学之人的学习,他认为都是他要去做的。“默而识之”,是求学之道的第一,也就是说,首先要将所学默记于心。默者寂也,识者明记也。寂然不动,而又明记不忘。此是孔子志于道之境界。“学而不厌”是其次,也就是求学问道从不满足、不厌倦,明了学无止境,人生在世要广学多闻,活到老学到老。“诲人不倦”是第三,自己得到了知识,就要为之道而传授解惑,怎么样才能做好呢?这就要不厌倦,要因人施教,对好学之人之教导耐心耐心再耐心,故此,孔子才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士。
2、今天读述而的第三句。第三句是孔子之忧,原文是,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孔子说:品德不能经常修治,学问不能经常讲习,听到了“义”的所在却不能向“义”靠拢,有缺点错误又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最忧患的。
这里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明德不修则堕,堕续而昧,昧之则为凶德也。故须修之,使复其明。修乃修志之意。
学既学问、学术,学之不讲、不习则会事理不明。闻义则当迁徙之,好的道理是一定要去研习实践的,如果听闻到好的道理而不迁徙之,即为不向善,所以要如义而行。
不善是过,有过不怕,贵在能改之。
是吾忧也者,此励学者之辞,假设向学之人不修不讲不徙不改,那么就是不为道不向善了,所以圣人引以为忧。
所以,德之不修,则心不正、意不诚,所行非道;学之不讲,则理不明、事不清,所做非智;闻义而不能徙,则所学无用,终落空谈;不善而不能改,则于己无益,非真向道。由此看来,孔子之忧,忧及千秋,吾等当忧圣人之忧,把修德、讲学、行义、改过作为我们毕生之追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