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社——亲子教育,家长教育的五大误区(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17:0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衣社——亲子教育,家长教育的五大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衣社——亲子教育,家长教育的五大误区》。

第一篇:地衣社——亲子教育,家长教育的五大误区

《家长教育的五大误区》

一 不会学习也不懂学习

学生学习不理想最根本的原因不会学习。对学生进行学习品质考查表面,90%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而学生的学习认识、方法、兴趣等受家长的影响最大,由于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家长没有能力能对孩子的学习行为进行科学的指导。造成了“学习天天抓,功课门门瞎”的结果。

二 只重学习却忽视生活

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人格素养、生活品质的培养和教导,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只会增加家长对孩子教化的难度。其实,对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有效的管理是从生活小节开始和入手的。

三 自以为是的其实不是

由于对学习、听课、复习等,或者是“认真”、“快!”等词语的理解存在极大的偏差,导致运用不当,理解上往往是南辕北辙,结果上虽欲速则不达。对根本概念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正确的对待,而已经形成的认识往往是在最熟悉的地方发生偏差,对最熟悉的事物认识也是最含糊和谬误的。

四 渴望成功却拒绝成功

人人都渴望成功,希望成功,但畏惧成功所需要的和准备付出。所有的人都能成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由于放弃努力而造成的。而成功之路,是建立在失败与错误的理解和态度上的。在最佳时期错过了对认识及错误的调整,愈发使自己的成功之路变得艰难和曲折。对成功的不正确理解,则减弱甚至丧失了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

五 不懂教育也不会说话

家长虽然对孩子的现状感到不满意,但不喜欢从自身找原因,也不善于总结发现自己行为的不足,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表现的是傲慢与偏见,当然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也缺乏足够的尊重和技巧,所以许多孩子对家长的话视若耳旁风也就不足为怪了。家长对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的现象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认识上把现象当原因,方法上把批评当教育,行动中重学习轻品性,作风上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不够,态度上忽视否认自己的失误。但愿这样的家长少一些。

第二篇:地衣社——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误区

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误区?

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开发智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奠基阶段,也是最容易困惑的青春期。如何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优化教育,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历来是教师、家长乃至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占主导地位,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人生动形象的比喻:对学生的雕塑,两个主要的雕塑家是教师和家长。学生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庭中生活,又大多把他们的家长当做天然的权威和偶像,家庭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

初中学生的家长年龄一般在40—45岁,大多是工人或个体营业者,文化程度中学;少数具有大学学历,从事教师、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医生等职业。他们都经历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下乡插队,抽调回城,在向往、抱憾和困惑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如今寄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将来能成为有作为的人才。但是,对于时时掌握孩子的个性特征,有效地施加教育和引导,往往是有缺欠的。笔者作为长期从事初中教育工作的教师兼班主任,看到家长在教育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目前初中学生的家长在教育观上存在着误区。

(一)“不能委屈了孩子”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唯我独尊。父母对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仍视为“没有长大的孩子”,疼爱有加,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不让干家务,一些家长每天为学生洗衣服、整理书包、收拾文具,有的家长甚至喂着吃饭。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经常吃零食,着装追求时髦。家长不放手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缺少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溺爱、呵护的结果,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先天不足,意志品质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骄”、“娇”二气严重,适应性不强,不能承爱挫折的考验,依赖性大,解决问题能力差,劳动技能差,缺乏独立的个性。如此下去,将会使学生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不利于将来走向社会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环境。

(二)片面性、盲目性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信心等)还不成熟,没有树立起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的责任心,学习的积极性和意志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和要求。而不少家长只是依靠学校,不是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刻苦精神,想起来催问几句,忙起来不闻不问,甚至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平时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学习的。仅把目光盯在考试分数上,如果“分”上不去,埋怨学校没抓好、教师没教好,并片面认为如果没有特殊的途径如另外补课、辅导等,学生是学不好的。因此煞费苦心地请家教、找辅导班或转班转校,不惜花费重金。有的家长花钱是为了了却心事,以免将来受埋怨。一些学生名正言顺、毫不吝惜地花着家里的钱,却是悠哉闲哉地混日子。

(三)高期望值及其反差

在目前应试教育条件下,高考起指挥棒的作用。家长焦虑与担心的是自己的学生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考试的激烈竞争中不能取胜。家长的焦虑与担心给学生心态增加了焦虑、不安及很大的压力,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

据教育专家分析,90年代中学生的特点是:重视个人价值,有个人本位思想、不愿接受传统道德的约束,信息吞吐量大,情感饥渴突出,缺少同龄伙伴的友谊,民主要求强烈,金钱物欲的倾向明显,需要磨炼的机会太少等等。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是跨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努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集体及他人良好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学校与家庭应该协力做好“塑选”工作,可是目前存在着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的现象。家长或冷漠不上心,或迁就放任;有些家长教育引导方法不当,不是心平气和、从容不迫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是恨铁不成钢,简单粗暴,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功利观

中学是学生世界观从萌芽到逐步形成的时期。初中学生对理想认识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具有可变性、可塑性特点,他们往往把将来找出路、谋求职业做为自己的理想。党和政府强调提出要教育学生树立 远大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社会主义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需要加强正确的教育引导。一些家长却疏于这方面的教育,家长对学生前途的考虑,一般是希望先升入重点高中然后考入大学。应该说多数家长希望学生考入大学受到高层次教育,是为了学得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增长为祖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本领,所以教育影响学生有很强的进取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注重全面素 质的提高。不乏有一些家长带有明显的功利观念,寄希望学生上大学才能罢脱将来就业的困境,以谋求单位条件好、赚钱多的职业。这种功利观虽然有时也能影响学生成为学习的驱动力,但是学生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常常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接受社会上消极诱因的侵蚀,有的因为学习成绩一时上不去,便是自暴自弃,甚至悲观失望,酿成不良后果。

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观的误区有其自身原因,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家长教育观的误区反映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很多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科学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家长会逐渐走出教育观的误区。学校与家庭培养教育学生成材的大目标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责任。做为教师应积极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以实际工作影响家庭教育。由于职业特点教师较之学生家长更熟悉各种教育知识和手段,更了解教育规律,应主动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介绍有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与家长经常交流情况,正确评价学生,研究有效的方法途径,共同促进教育过程的优化。

第三篇:引领家长走近亲子教育

引领家长走近亲子教育

案例故事:

策略:

于是,在新学期的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们了解了家长阅读亲子教育杂志的情况、亲子交流的情况,很多家长都说平时工作很忙,孩子在幼儿园、在爷爷奶奶身边,自己很放心。那些杂志只是堆在一旁,倒是孩子有时会翻翻看看。我把录音机录下的“我们的愿望”回放给家长听,家长对于班上很多孩子的愿望是“希望爸爸妈妈陪着一起玩”有些意外,可这的确是孩子们的心声!我和家长就“亲子教育的意义”、“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亲子游戏”展开了讨论,我以我的专业知识和生动的事例与家长达成了共识,又介绍了几个简单有好玩的亲子小游戏。家长们也感觉到自己留给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深深感觉到孩子来自于亲子间交流的快乐体验是不同于其他快乐的。

之后,我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我们幼儿园亲子教育工作的方案及亲子活动的开展形式,我呼吁家长: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游戏、交流,你一定会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一定会更多地体会到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家长们表示非常愿意参加,也表示会尽量留出时间给孩子。我又向家长介绍了一些《上海托幼》、《为了孩子》等亲子教育的杂志和亲子教育网站,其中有很多亲子教育的信息和经验和亲子小游戏,我建议家长有空仔细浏览一下,下次我们再组织家长和孩子来玩玩自己设计的亲子小游戏,分享一下各自的亲子教育经验。

感悟:

亲子教育杂志家长阅读率、使用率低的实质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作为孩子的家长,不仅要抚育子女,关心长辈,还要面对社会的竞争。在有生活、工作压力的环境中,亲子教育的时间就少了,亲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减弱了,质量就降低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提出:家长的忙分为几种,有的的确是忙于工作,而有一部分家长的“忙”只是忙于自己生活得快乐,由爷爷奶奶全权照顾孩子。对于这样一部分家长我觉得首先得从教育观念上加以转变,应该有意识地去除不必要、无意义的忙,留出一段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不论时间长还是短,只要是一段有质量的共处时间,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关注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态度。那么,亲子教育必定会产生互动效应。

亲子教育是现代大教育观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把加大亲子教育的宣传力度,发挥亲子教育的引领、指导作用、加强亲子教育的研究作为挖掘家庭教育这一丰厚资源的切入口,以此扩大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设想:根据我班家长亲子教育的现状,我产生了以下我班开展亲子活动和亲子教育指导方面的设想:

一、开展亲子教育的交流活动

二、家长和孩子是亲子教育的主体。家长的重视、坚持及良好的亲子教育氛围的形成,必将促进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家长也会从中感悟到很多亲子教育的真谛。我们将组织家长开展“亲子互动在身边”、“亲子教育与潜能开发”“亲子教育的心得体会”等一些专题研讨交流活动,并把家长的亲子教育的疑惑、策略、方法记录下来,从中了解、分析家长在亲子教育方面的指导需求,作为我们深入开展亲子教育指导的依据。并将开设家长讲座、家长沙龙等活动,提供一个家长们互通教养信息、共同提高育儿水平的平台。

二、记录亲子游戏的快乐体验

亲子游戏是也是家庭内成人与幼儿交往的重要形式。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孩子会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首先要向家长介绍并鼓励开展一些简单、信手拈来的小游戏,如猜拳游戏、跨步游戏、“踢球、拍球、传球”游戏、扑克牌数字比大小等,让孩子和家长用绘画、拍照、摄像等形式记录下游戏情况、比赛结果、游戏体验,并在这些记录中细细回味亲子游戏的快乐;同时我们可以鼓励家长设计一些亲子游戏,在亲子同乐的聚会中展示自己的游戏,并在家长群中推广。

三、利用祖辈家长的教育资源

祖辈家长既是接受育儿知识方法的主体,又是运用育儿方法于孩子的主体。我们将祖辈家长直接纳入到亲子教育资源中,动员鼓励祖辈家长积极主动地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参与到幼儿园的主题方案活动中,与孩子共同收集信息、寻找活动资料。将利用祖辈和和孩子一起参与同乐活动,节日庆祝活动、向他们发放“科学育儿”小报等形式,让

爷爷奶奶们多了解一些孩子的想法,多感受一些孩子的活动,多接触一些科学教育儿的知识。从而弥补和改善亲子教育的脱节现象——接受亲子教育指导的不带孩子,带孩子的却不参加亲子教育指导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教养问题,以此提高和孩子共处时间的质量。

亲子教育是0-6岁教育的有效补充,我们老师就是亲子教育的呼吁者、指引者、指导者,我们将义不容辞地引领家长真正走近亲子教育,让我们共同为倡导亲子互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付出努力!

第四篇:家长教育爱哭孩子的误区

家长教育爱哭孩子的误区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长教育爱哭孩子的误区,希望有所帮助!

误区一:孩子一哭,就采取“冷处理”:不理会孩子,让他自己停止哭泣

很多家长发现这招非常有用,孩子在自己面前哇哇大哭,只要家长不理他,或者走开,孩子马上就不哭了,于是,每当孩子哭,家长就会走开,让孩子自己擦干眼泪,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坚强,让孩子学会独立。如果孩子一哭,家长就跑过去,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

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特别是年幼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强,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哭,可能是他肚子饿了,可能是他生气了,可能是他冷了……这些都是孩子给家长的信号,希望家长留意自己,如果家长此时对孩子的哭泣置之不理,那么就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直接影响他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

为什么孩子看见家长不理会之后,就不再哭了呢?孩子是绝望了!他想:“我能够告诉爸爸妈妈的,就只能用哭的方法了,我哭,我大哭!但爸爸妈妈还不理会我,我能有什么法子呢!我只能不哭了……”而且很多家长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变得坚强和独立,其实学龄前的孩子都是十分依赖家长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都不完善,要求这么小的孩子坚强和独立,实在是不应该!而且只有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孩子才会变得坚强和独立。

误区二:不准孩子哭,因为哭是懦弱的表现

有些家长认为哭是懦弱的表现,特别是对男孩子,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坚强,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孩子一哭,就马上制止,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

心理学认为,哭能很好地调节人的情绪,哭是最好的心理治疗。而且,真的不哭就代表坚强了吗?如果强忍情绪,压抑下去,积累到一定程度,情绪是会爆发的,这样对人的`伤害是十分大的。而且孩子可能因为服从家长的权威,说不哭就不哭了,将难过的情绪压抑到内心深处,但压抑了情绪,并不表示情绪消失了,日积月累,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误区三:孩子无理哭闹,家长只好“妥协”

孩子缠着家长要买东西,家长不肯买,孩子就大哭大闹,家长心疼,只能买给孩子,或者孩子故意在公众场合大哭,家长看见周围有这么多人,觉得不好意思,就向孩子“妥协”了。

对于孩子无理的哭泣取闹,家长不应该纵容,否则他会变本加厉!以为哭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能够逼着家长满足自己的要求!第一次他试过奏效,他就会试第二次……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哭闹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家长就越来越没办法了,而且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也十分不利。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该“坚定立场”,并且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说了不买就是不买!”不能因为孩子的眼泪而心疼,更不应该因为面子而纵容孩子,要知道,这样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孩子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小霸王!

看来孩子的哭泣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和技巧,父母也要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哭泣才行。

第五篇:初中生家长心理及教育误区

初中生家长心理及教育误区

1、孩子上了初中,家长便“唯成绩论”,以成绩评判“好孩子”“坏孩子”

中国家长见到孩子,经常问的是:“今天学得怎么样?这次考了多少分?第几名?”,美国家长经常问的是:“今天有什么新发现?”。这足以说明教育目的的差别。

很多孩子听妈妈说过类似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上去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只是课本知识学习一方面,还包括心理成长、生理成长、能力成长。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应包括四个方面: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果展开讲,内容很多,具体应该怎样做,在我们的《家长操作手册里》有详细的讲解和操作程序。

就是说,知识学习固然重要,能力培养不可或缺,只有两者兼顾,才能保证孩子走向社会后能够独行天下。否则就会陷入高分低能的误区。

2、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心切,没有培养教育计划:

因为是独生子女,六个家长看顾一个孩子,所以孩子一出生,家长就兴致勃勃地开始自己的“智力开发计划”,希望自己年轻时没有达到的梦想通过孩子实现。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前提必须是“按照规律种庄稼”,不能拔苗助长,否则欲速不达。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做到心中有数,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自己的培养计划。(参照《家长操作手册》)

3、拿孩子的缺点比其他孩子的优点,用“唠叨杀孩子” :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体会,本来想与孩子沟通一下,但说着说着就火了,平等的对话变成了指责甚至谩骂。其实,这种指责就是逆反的种子,孩子虽然当时不敢顶嘴,但心里不服气。等到孩子的知识和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爆发了。这个爆发点初三学生出现的最多。其实,当你冷静与孩子对话的时候,就是在尊重孩子,即使你说错了,他也会理解这是妈妈为我好。但如果你拿孩子的缺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指责加讽刺,即使你说得再对,他也会找个歪理顶嘴。从这个角度来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妈妈的批评、训斥甚至打骂不管用之后,教育的方式就变成了唠叨:“孩子,我们辛辛苦苦还不是为了你。”这是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妈你别说了,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如此下去,伤了孩子的自尊,损了孩子的自信,破坏了亲子关系,家长还弄得筋疲力尽。(参照《家长操作手册》之“怎样与孩子沟通”)

4、现在的课程我们辅导不了啦

从97年开始,李岚清总理就提出我国的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所以,中学课程的考点向应用、能力方面侧重。总体给人的感觉是,课本看起来很简单,课外题做起来很难。这使得很多家长惊呼:现在的课程我们辅导不了了。其实,孩子每天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只有一到两个,一点就通,家长只起到醒悟开窍的作用就可以了。

我们“金钥匙学习方法指导中心”与湖北黄冈中学联手开发了与威海教材完全一致的网上同步学习教程。孩子如果哪个方面没弄懂,打开电脑,一看即懂,一学就会。同时为了避免受其它网站的干扰和网络垃圾的侵害。我们同时给孩子的电脑上安装上“网络妈妈”软件,密码由家长掌握,孩子打开电脑只能上学习网站,其它网站进不去。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孩子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有兴趣的家长可以随时来观摩、了解。

5、学习不好找家教:

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问题,也就是“我要学、我会学”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好。有一个来应聘的老师说:“只要孩子愿意听,不到两个月我就可以把他的数学提高到一百分以上”。我听了之后说,我不怀疑你的专业水平,学校的老师教学能力也不比我们差,但如果孩子不愿意听,不想学呢?“我认真教,但他不听,我有什么办法?”他生气地说。

原因找到了,不解决学习动力问题、方法问题,仅靠单纯的补课,孩子在被动和逼迫下学习,学习成绩不可能上去,即使暂时上去了,也是治标不治本,很快会出现下滑、反弹现象。我们来看一下“家教”的教学模式――“给孩子讲题”,这道题不会,好,我来给你讲,会了吗?会了。好,下一道题。最终,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有上去。所以说,请家教,只不过是花钱买了个心理安慰。

6、重结果不重过程:

平时,家长忙于工作,忽视或者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业。什么时候最着急?家长会之后最着急,重结果不重过程。要知道,孩子学业的落后,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动力、方法不良和一节课、一节课中的难点、疑点积累而成的,自卑心理也是在这种状态下慢慢形成的。

很多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自上小学开始,就为孩子定好了各个阶段的目标,小学毕业要考上重点中学,初中毕业要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要考上清华北大,常规学业之外还要上奥数、学剑桥,孩子就这样在家长不断的督促下艰难地行舟于学海。有些家长不管孩子是否在努力学习,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把眼睛死盯在考试分数上,结果是不仅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且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和动力,或者变成为了家长而学习。错误的教育理念导致孩子产生了错误的人生态度,而错误的人生态度就可能导致孩子一生的悲剧。

下载地衣社——亲子教育,家长教育的五大误区(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衣社——亲子教育,家长教育的五大误区(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亲子教育

    编辑推荐语操心操到心碎,只因缺少智慧!没有一样职业比做父母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孩子就是一张考卷,你必须一次做对,没有改错的机会! 养儿育女,逃不脱一条铁律——痛,并快乐着。你是......

    亲子教育

    和孩子一起读书 林琼 睡前给Peter讲故事,和Peter一起看书,这是无意中养成的习惯,而现在这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如果晚上不给他讲上一个故事,小家伙是不会乖乖睡觉的。 美国诗......

    亲子教育

    玩,是儿童的天性,有些不会玩的儿童,甚至要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专家指出,儿童不会玩耍,往往显示他们身心发育有问题。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玩耍能力指标,例如1、2岁的孩子必须......

    关于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系列之一 全家人大学堂:用经典化解教育难题 一、问题探讨(一) 当前子女教育,面临哪些难题? 家长对子女有哪些期待? 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完美家庭? 学校与家庭,谁更容易培育......

    亲子教育

    1~2个月宝宝 . 发展指标:在床上,婴儿可以将头部抬高一些。在被抱起时,他开始能较好地撑起头,但有时仍然会下垂或倒向另一边。抓握反射消失,出现自觉的抓握动作。可以看见几尺远的较......

    亲子教育(模版)

    育婴博士2013年下半年市场计划 综合市场各方面信息,为了更好的促进育婴博士的品牌发展,下半年市场部的重点工作集中在培训和动销上下功夫! 1. 针对重点的八个省份组织经销商......

    亲子教育(本站推荐)

    1. 【亲子八个正确法则】 1.不要在饭桌上争吵;2.下班后尽量多和孩子 在一起;3.不要把孩子逼入死角;4.培养他处理问题的能力;5.逐渐向他灌输对学习的热爱,这会影响他的一生;6.纪律......

    亲子教育

    亲子训练营“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根据我国特有的家庭状况,这种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看护人与幼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