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可不知的八个心理学规律

时间:2019-05-13 17: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八个心理学规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不可不知的八个心理学规律》。

第一篇:教师不可不知的八个心理学规律

教师不可不知的八个心理学规律

作者:张标_教育_人生

有些心理学规律看似简单平常,往往易被忽视,但它的确是拓展教育途径,提高教育效果的“灵丹妙药”。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一种社会知觉效应。在人的交往中,往往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形成最初的印象;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了,这种现象叫首因效应。例如初次见面时对方的仪表、风度所给我们的最初印象往往形成日后交往的依据。

根据首因效应,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尤其是新班级成立的第一天,或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定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它包括:良好的班容班貌,如窗明几净,桌椅排放整齐,班内物品摆放有序,宣传标语完好无缺,等等。教育者本人要仪表端庄,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外表落落大方,给人以高雅之感。另外,第一次上课,第一次上主题班会,第一次组织学生集体活动,与学生第一次谈话等等,都要注意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就会给以后的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期待理论

著名宗教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人们基于对环境的认识,进而产生了价值感和目标感,进而导致需要,而需要又引起动机,但动机是否必定产生相应的行为,则还取决于行为导致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对此,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一个公式:M=V×E。公式中,M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积极性,称为激励水平;V表示人们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和评价高低,称为效价;E表示某一特别行为会导致一个预期效果的概率,称为期望值。这个公式表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所激发的动机也就越强烈。

运用“期望理论”,教师必须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高且合理的期望值,即“我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父母及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平时,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经常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远大、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远大目标进行适当的分解,降低其难度,从而增大学生实现分步目标的概率,让学生经常获得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之后的喜悦的心理感受和成就感。这样,通过分步目标的逐步实现,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

三、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到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到一所学校对学生进行测试。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有趣的是,几个月后的考试出现了奇迹: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相处。其实,当初那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善意的“谎言”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产生了心理暗示,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关注和期待,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现在人们就把由他人的期待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待趋于一致的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平时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多给学生以热爱、关注和期待,尤其是对一些

智力平平的学生。在上课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时常用一个满意的目光、激励的动作去鼓励这些学生,给他们传递“我能行”、“我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好成绩。

四、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为了研究遗忘现象,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专门编制了一套无意义章节材料,用节省法(或重学法)求得在完全识记后的不同的时间间隔里,重新学习与最初学习的减少的时间或次数,并用这些数据绘制出一条表示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关系的曲线,即为艾宾浩斯建立曲线(如下图所示)。

曲线显示,遗忘过程在识记后很快就会发生,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最初几小时遗忘比较快,以后逐渐缓慢,如在识记停止后20分钟,遗忘了需要41.8%时间内所学的内容,两天后,遗忘了72.2%时间内所学的内容,到31天后,只比两天后多忘6.7%时间内所学的内容。由此可见,识记后最初的时间内遗忘得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到相当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这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平时学习中往往是按照上课听课,课后做作业的模式去学习、生活,只是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临近时,才“急时抱佛脚”,匆匆地进行复习,这样做当然学习效果就不大,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及时复习”的记忆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向学生介绍记忆的知识和方法,特别要讲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对学习的启示,要求学生做到:一是要及时复习,较多地复习,防止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遗忘,这好比“加固建筑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平时已经遗忘的材料再行恢复,则象“修补已经崩溃的建筑物”,必须事倍而功半。二是采用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复习时,单纯地一遍遍阅读的效果并不好,应当在材料还没有记住以前就不断地试图回忆,复习效果可以提高。回忆是一种比阅读更为积极的过程,有利于记忆,同时,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可以集中精神掌握难点和改正回忆中的错误,每次回忆效果的改善,还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三是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复习。可以用阅读、背诵、问答、整理笔记、比较、练习等多种方法,让信息通过多种感觉通道到达大脑皮层,对同一内容建立广泛的联系,加强记忆。四是通过操作活动促进记忆,对一些单纯用阅读很难记住的材料,可以把活动和操作参与到这些材料的记忆中去,如学习电子电路的原理时,亲手绘制电路图才能记住各元件的特征和连接规律,乃至电路的原理。

五、归因理论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研究成果,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归因对个人的后继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能力高低。如果学生把自己学习的好坏归因于此,认为学习好是由于能力高,那他就会信心充足,甚至趾高气扬;或认为学习差是由于能力低,那他就会丧失信心,只好听任失败。

2、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如努力程度。如果一个学生认为学习成功是由于努力的结果,那就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获得学习成功。

3、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任务难易。如果一个学生把学习不好归因于任务困难,那他就会埋怨客观,并把今后学习好的希望寄托在减轻任务的难度上;或认为自己学习好是由于任务容易,那他就会提醒自己,今后要认真学习,以应对困难任务的学习。

4、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坏。如果一个学生把得失归因于运气好坏,那么学习成功,他就会产生侥幸心理,并祈求今后仍能碰上好运,倘若学习失败,那他只好自认倒霉,但愿今后福星高照,好运来临。

作为教师,在学生学习上取得成功之后,要及时引导他们多从内部的、可控的方面进行归因,如归因于学习认真、刻苦、努力,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更加发奋学习,而不是把成功归于侥幸、运气、学习条件、他人帮助等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从内部的、可控的方面进行归因,这样容易激发上进心,反之如果总是把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运气不佳、头脑笨等),必然放弃自身的主观努力,形成学习上的依赖心理。

六、得寸进尺效应

指让别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不客气的要求时,最好是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但他接受了这个小的要求,他就会很可能接受那个更大、更不客气的要求。这是因为人们总愿意把自己整饰出首尾一致的印象,如他一旦表现出助人为乐的言行,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也要继续下去,当然,要求的提出要适当。美国心理学家费里德曼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项登门访问家庭向家庭主妇提出由小到大的要求而获得成功的实验研究,充分证明了上面的结论。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适时、适地地运用“得寸进尺效应”,对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则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教育引导,使用“得寸进尺效应”,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更容易奏效。如对一些上网打电子游戏成瘾的孩子的转变,也可以采用“得寸进尺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提出要求,例如第一天允许玩1小时,第二天减少到50分钟,以后依次递减,逐渐脱敏,从而改掉不良习惯。总之,在工作中,向学生提出“小步子,步步高”的要求,往往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七、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体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行为上表现出符合自己所隶属的同体或社会所公认的某种或全部行为模式、规范或标准的行为。例如: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中“求助现场观众”的方法,答题者往往根据观众选择较多的那个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就是答题者从众的一种表现。从众心理是有关态度变化中的一个独立阶段或人们对社会影响的一种反应。从众是规范的一种初级接受水平,但它毕竟是接受、内化、遵从态度确立的开端,在行为规范的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

基于从众心理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设法建立起具有良好风气的学生集体,让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在其中从众、依从。这样,在良好风气的影响下,随着从众、依从行为的反复实践,学生将不断从其行为的内外反馈信息中,逐渐获得行为的必要性认识与体验,从而使行为规范的内化过程向深入发展,遵从的态度结构也将随之而逐渐确立起来。另外,还要注意建立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加强正确舆论的引导。

八、迁移规律

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对另一种情境中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通常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迁移的例子。从迁移的作用分,迁移有两种,一种是正迁移,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发生积极影响的,即发生促进作用的;一种是负迁移,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发生消极影响的,即发生阻碍作用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会打篮球的人学打排球较容易,数学好的学生学习理化较容易,语文好的学生学政史较容易等,这些都是正迁移的现象。相反,我们也发现,如学生在学习整数乘除法之后便会作出a5×a3=a15的错误反应,习惯了用方言讲话,对学习普通话起到干扰作用,学会了足球技能,再学打篮球可能会动起足来或犯带球走的毛病等,这些都是负迁移的现象。不言而喻,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及素质的提高,负迁移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要注意迁移规律的应用:一是要确立明确而

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二是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智力、情感、态度等特点,把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放在首位,把那些概括性高、派生性强的主干内容确定出来,以便学生在学习中能顺利地进行迁移。三是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学生具有独立地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能觉察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掌握新旧知识、新旧课题的共同特点,就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学生的概括能力越强,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联系,越有利于迁移的产生。四是在教学中多应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精细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积极迁移,如在物理课中,教师在讲授“电势能”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重力势能”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知识点”的共同要素,从而达到不但可以复习旧知识,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的目的,也就是使学生完成学习的迁移。

第二篇: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城区东街小学路世明

我作为一位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曾经在大学时学习过很多心理学的概念,比如习得无助、从众、自我实现、自我中心等。也许当初学习时没有实教的经历,所以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这些概念上。当我毕业以后真正面对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境时,我却不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来判断及应对学生的情况。能把这些理论的知识和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是我想填补我的教育工作一大缺憾的愿望。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台湾一线教师唐全腾所著的《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真是受益匪浅。作者在教书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去读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的原理,并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在读到作者引用的教育中诸多实例时,我感到那是多么的熟悉,就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吸引着我去阅读在故事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和应对策略。我重新学习了单纯曝光效果、跛足策略、消弱突现、认知失调理论等二十余个心理学原理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内涵。

书中从“学习”、“关系”和“决定”三个方面,用具体真实的事例讲解了原本很深奥难懂的心理学理论。比如,学习中的“从众”这一概念,作者以国中的一个叫子乔的女孩在分A、B班的事情来阐述。子乔因为理化成绩的影响而被分到了B班。整个班级里就她这么一个女孩认真听讲,其他同学都是自得其乐,做自己的事情,似乎很潇洒。可是,慢慢地子乔发现班级里所有的同学连最好的朋友也不理她了,视她为异类。她开始犹豫,连她的优势学科英语课上她也开始逃离躲避老师的目光。当老师发现她的情况,找她谈心鼓励她,她终于又振作起精神来。可是,好景不长,到了高三下学期,班级的同学更加排斥她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和其他同学一样,于是她开始有朋

友了。尽管,对于老师她心理很内疚,可是她没办法摆脱,她在心里说,等到毕业了一定要给老师写一封忏悔信„„可是,当她放弃坚持后,还有未来吗?

作者举例后还讲述了故事的背后,真的分析得透彻,深刻。在心理学的定义里,当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时,其理由并非自己想做,而只是因为团体里的其他成员都这么做,这样的现象就叫做“从众”。,我觉得这一现象在初中阶段里需要老师去引导。因为初中学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很弱,需要我们将他们引导到好的一面。这和我们平常所说的班风有着很大的联系了。

再比如,书中所说的“单纯曝光效应”在我们布置回家作业的时候似乎又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这让我想起复习阶段,曾有个学生在订正的试卷上写了三个字“我恨你”。这个学生平常写作业很慢很慢,总是要有人看着,或者在旁边一直鼓励他,他才能将作业完成,而到了八年级他就干脆作业不写了。看到他试卷上的三个字,我找他谈心了,他最终告诉我:他恨他的阿姨,因为他总是催我作业快点写,所以我就在作业上写了这三个字。这样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深思。如果是老师也这样催他写作业,也许他恨的就是老师,也许时间久了,他恨的就是这门学科,时间再久一点,或许他恨的就是到学校读书„„这就变成了教育中所说的“厌学”了。看了“单纯曝光效应”,我开始反思,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动作很慢,能不能让他每天只要完成别人的一半呢,让他每天对这门学科知识有些接触,持续的接触一定会让他对这门知识有兴趣的。有时我们老师对所有学生都希望他们成才,也许这样的好心,并不是学生所认为的好,也许我们认为既然有高考,就要让我们的学生会考试,都能考出好成绩,或许这样的想法对有些学生就不太适合。

书中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所以教育

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那么老师的专业地位就紧紧是学科知识吗?我想,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体现在教师对教育心理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提升,更要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钻研,让我成为一位真正的好教师。

作者是一线教师。我很欣赏他积极思索的态度。在现象背后的东西是需要“慧眼”来识别的。或许是教育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人的心境;亦可能是人心境的变化改变了教育环境。这都没有绝对之说。当我们从一个理论中有所启示、明智时,就是从知识中汲取了力量。而这种力量会帮助我们更坚强、乐观、充满激情地面对现实!让我们在教育中多一分理智和思考,少一份盲目和冲动。

第三篇:《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都说“阅读是成长的阶梯”,可我却是个懒于阅读的人,不过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现有的知识面的狭窄,知识量的不足,所以我必须阅读。

学校在暑假布置了40岁以下的每位教师必须阅读一本好书并写出读后心得体会的作业。我就借阅了《教师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本书是一个台湾的普通老师,一个“半路出家”学心理学的老师写的。这本书最吸引人的是书中所描述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很有可读性。读着这本书,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我隐约感觉到书中讲得很多的事例就在我身边,我的好多做法、好多尴尬就如同书中说得一样,可我却又无从改变我的现状。我读着这本书,一会儿忽然开朗,一会儿又一头雾水,总感觉好累,这是一种痛苦地阅读。这种痛苦又让我不忍放弃,牵着我一路读下去;这种阅读又是一种快乐的阅读,这种快乐更让我不愿放弃,伴我一路前进。

“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助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主任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制度。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看了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机会挑战你自己的直觉。作为一位教师,必然学习过很多心理学的概念,比如从众、自我实现、自我中心等等。也许毕业多年后你仍然能背出这些概念,然而当你真正面对课堂情景时,你能够用这些概念来判断及应对学生的情况吗?恐怕任何一位教师,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是很难把这些理论的知识和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这也许就是我们教育的一大缺憾吧。

作者唐全腾在教书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去读书,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本书分别从学习、关系、决定三个角度,用心理学来解释校园中最常见的现象,总结了23种教育心理现象。并结合教学场景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师的角度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给我们读者很多包括个体的学习、班级的管理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是非常有用的一本书,也是一本很适合教师阅读,更是教师不可不读的好书。给我感触最深、触动最大的是第七种教育心理现象——习得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本章通过场景—:描述A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及这类学生对课堂、考试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场景二 :描述B老师对上班无奈的心情,两个场景给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令人头痛的教育现状——学生无心,老师无奈。之后通过塞利格曼的“小狗逃脱实验”得到了这个“习得无助”的现象。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继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每当学生考了一个不太理想的成绩时,很多人的反应是“你看你,考这么点分,怎么这么不仔细?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更有甚者狠狠地瞪着孩子“你笨死了,气死我了”,这会让孩子心情坏到极点,心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了。”孩子在体验成功的美好之前,首先体验到了失败,研究表明,“成功经验”、“失败经验”会影响人们日后遭遇困难之后的表现。

自己虽然已有17年的教学经历,但是有时候,有些孩子的分数真的令人惨不忍睹,也真的是很生气。说实话,10分,20分又如何?现在差不代表未来会差。就算未来的考试还是差,也仍然不代表这个学生不会有成就。真正令我不忍心的是看到有的学生呆呆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浪费时间。为什么他们会变成这样不在乎学习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通过阅读,我终于把脑子里那个空洞的心理学概念“习得无助”和这种现象画上了等号。不仅仅是学生会产生“习得无助”现象,其实老师也会“习得无助”,有时面对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有时面对乱哄哄的课堂纪律„„我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这个学生实在是无可救药了,随他去吧;这个班级我已经费尽心思了,可就是不见效果,算了,我已经尽力,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但我是老师,作为老师我要有坚定的信念,了解了这种心理现象后,我要主动地克服,面对暂时的困难要积极地应对,树立信心。作为教师,绝对不能走进自己的精神误区,要相信有些感觉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了,结果总是会很明朗的,一定会与孩子们一起度过最无奈最煎熬的日子。作为一名教师,真的很有必要学一些有关心理学方法的知识,或许纯理论的东西,学起来会有些累。像《教师不得不知的心理学》就是一本不错的好书,值得每个教师好好品尝。像书中提到的“破窗户理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现象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破窗效应最为成功的例子,应该是纽约市交通警察局局长布拉顿治理交通的过程。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

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破窗效应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它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一个人站在街头看着天空,过了一会儿第2个人,第3个人也加入了队伍,几分钟后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并相互询问你看到了什么?后来才知道第一个人是因为流鼻血所以抬头。

仔细观察,其实这种心理现象还广泛存在于我们教育教学中,如我们在从事班级管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教室中只有一两个学生是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那是不够的,但当主动参与的人数到一个关键点时,整个班级忽然动了起来。我们也能经常发现班主任经常为自己的班级制定班级公约,但有效执行的少,因此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明知违反纪律,但依旧我行我素。

自从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因为自己此前的“无知”让多少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变得对学习不关心、不在乎。想着想着悄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增加了许多。在课堂上我不再无视那些孩子们的存在,开始理解、宽容他们,帮助他们降低学习的难度,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上小小的成功和简单的快乐;课下,我开始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原因及学习上的困惑,倾听他们的想法,试着帮他们找回自信,迎接挑战。即便自己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及想要改变的愿望之后,我知道我更应该尊重孩子们,只有孩子们准备好要接受挑战时,这个挑战才会有意义。仔细想想,不止孩子们,我们成人在生活中也是常常会出现习得无助的现象。当面对困难时,我们曾经努力过几次?又真的尽力了吗?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会遭遇到那种让我们真的无法摆脱的困境,真正绑住我们的,往往是心底那种懦弱、不愿努力的心态。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应该试着去接受它。”然而我们会不会太容易就承认环境是无法改变,而委屈自己接受呢?相信只要我们转变心态,战胜自己,便会柳暗花明!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痛苦也好,快乐也好,轻松也好,艰难也罢,我们都要阅读,起码做一些必要的阅读。阅读,让我们有更多的自信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

第四篇: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

说来惭愧,身为一个师范生,虽然学过一个学期的《心理学》,而且那年的期末考试还得了个83的高分(因为当年心理学老师批改试卷比较严,大家得分都比较低,基本上都是60、70分),可是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发现自己竟然连一个心理学名词都说不上来。究其原因,当然不排除当时学得不认真的可能性,但主要应该还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而且学的都是一些纯理论的东西,在大学校园里很少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机会,所以印象不深,很容易就忘记了。现在,作为一名渴望成为好教师的有志青年,我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去学一些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正好在这个时候,合肥新东方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得以从早已习惯的快节奏生活中停下来,收拾好心情,坐在窗前,泡上一杯茶,静静地翻开这本《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去品味心理学的博大精深。

花了将近两个星期的零零散散的时间,我终于把这本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看完了。看完之后,我只想说,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值得每一个在职教师或是未来有志于走上教师这一行的人士好好品味学习。这本书的作者唐全腾是台湾的一名一线教师,教国中理化十二三年之后,重新回去读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其他的一些深奥枯燥的心理学著作不同,他结合自己十几年的一线教学经历,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原理,总结了从众、单纯曝光效果、模仿等23种教育心理现象,结合教学场景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给了我们读者很多包括个体的学习、班级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及方法。

作者从学习、关系和决定三个方面,用具体真实的事例讲解了原本很深奥难懂的23个心理学知识,其中“习得无助”这部分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对于学习中 “习得无助”这一概念,作者是从两个场景的描述开始的。场景一是以一个学生的口吻展开描述的。这个A同学因为对上课这件事提不起劲,只好在上课的时候趴在课桌上,其他同学写纸条传纸条,聊天,偷听MP3,更有甚者,好像在和老师玩躲猫猫一样,通过做一些动作来吸引老师的注意,从而达到整老师的目的。对于考试这件事,学生们也是毫不在意,觉得了不起就是零分,没什么大不了的。作者没有立刻就场景一呈现的情况展开讨论,而是紧接着给出了另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是站在A同学老师的角度展开的。这位B老师想到要上班这回事,就让自己疲惫得下不了床,所以早上在按掉闹钟之后,还赖着不肯离开。不能说他不是个认真的老师,他按照学校排给他的课表在班上认认真真的上课,可是学生们一点都不配合他,还总是在课堂上制造各种状况来整他,他尝试过向上级反映,可是反映的结果还是要自己解决,还要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到最后B老师只好放弃了,“算了,就这样子吧!反正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教师,准备混吃等退休就好。”在描述完上述两个场景后,作者用专业的语言透彻地分析了故事背后蕴含的深刻的心理学知识。他先简单介绍了心理学上发现“习得无助”这个现象的过程,指出,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这样一种现象就叫做“习得无助”。概念提出之后,作者又介绍了另一个实验,说明了“成功经验”与“失败经验”会如何影响个体日后遭遇困难后的表现。最后,作者带着我们回到一开始的案例,指出“习得无助”可以解释上述现象。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想读较弱,如果总是经历失败,那么对事情的兴趣就会大大下降,尤其是像学习这种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活动。而对学习一旦失去了信心,学习就很难进行下午了,当然也就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了。所以,对于孩子,一定要更多的给予鼓励,让他们品尝到更多的成功,体验更多的成功后带来的喜悦。这样孩子才回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动机。只有有了内在的动机和兴趣,学习才会变得轻松。同时,在体验了更多的成功之后,孩子才会更有信心,也才会更愿意去尝试困难,面对挑战,战胜自我,才会出现良性的循环和不断的进步。作者还指出,会感到“习得无助”的人绝对不是只有学生,当教师不断地重复教学动作,却怎么教都教不会的时候,教师也会有习得无助的感觉。但是,作为老师,要有坚定的心信念,要主动地可服困难,面对暂时的困难要积极的应对,树立信心,绝对不能走进自己的精神误区,要相信有些感觉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了,结果总是会很明朗的,一定会与孩子们一起度过最无奈最煎熬的日子。

还有关系部分的“自我实现预言”,给我的感触也很深。个人对他人(或自己)所形成的想法,会影响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最后导致他人(或自己)的表现,符合一开始预期的态度及行为,就好像印证了他人(或自己)的预言一般,这样的现象就称为自我实现预言。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家长看老师,老师看家长,比如主任对老师们的看法,学生对老师们的看法,特别需要提到这个现象发生在老师对学生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转到一个新的学校或新的班级的时候,一份记录着以往表现及成绩的档案总是也会同时到达新的班主任手上,大部分的班主任也会在第一时间打开这个档案来了解这个学生过去的背景,然后在脑中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而且除了少数是因为家长的工作因素而转学,大多数的转学生通常都是因为在之前的学校或班级存在行为适应的问题,造成他不得不转学或转班来重新开始。这时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在档案上的负面记录,是不是会让老师对学生做出负面预期,从而成为学生不能从头开始的阻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档案制度到底好不好,也值得大家去好好研究。

书中有很多观点,都能让读者开始对我们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所以,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问题,就要解决人的问题。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可是教师的专业地位是不是就仅仅是学科知识呢?作者觉得,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体现在教师对心理教育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提升,更要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钻研。最后的最后,我想说,这本书里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可是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话,值得每一个渴望投身教育行业的有志之士反省深思,因此,我想把这些话摘录下来,以备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慢慢品味:

1.2.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其实,不管教育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不是要考“人”来把他实现?教育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要解决教育的问题,当然要从“人”的角度切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3.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4.我觉得这几年教师的社会地位会逐年下降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总是把教育专业摆在分数追逐的后面。如果学校还一直在钻“分数追逐”的死胡同,老师们也就只好继续忧郁下去了。5.大多数的迷宫都可以在入口处看到终点,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心底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可以依循,但是如果直直的往终点前进,我几乎可以保证一定走不到终点。6.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这多数人自然地发挥它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自觉地想要跟随。7.8.9.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我觉得还是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吧!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应该试着去接受它。”然而,我们会不会太容易就承认环境是无法改变而委屈自己接受呢? 10.某种程度来说,运用睡眠效果好像是在说谎骗人似的,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让同学们来相信自己很优秀又有什么不好呢?只要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硬是要让乌龟相信他是可以跑赢兔子。适度的提供自信,绝对有助于发挥潜能。11.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要求老师们超级优秀,优秀到虽然教育体制乱搞也能拯救被放弃的学生。真正应该要求的是体制,希望有一个健全的体制,可以让多数的老师都能够很简单地做好教育下一代的任务。12.我觉得做事真的不能只是贪图眼前的方便,更应该思考我们的一举一动,长期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13.当老师的人就像是这个有着豪情壮志的人,带着满腔的热情闯进“教育”的丛林里。教书数年之后,或许你会感到迷茫,或许你会感到灰心,或许你会感到气愤,但是一直困在这个情绪之中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想办法让自己回到原点,重新再出发。14.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是一个“重要的人”,这是很积极而正面的想法,但是若是需要牺牲掉别人才能成全自己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就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荣耀了。„„

第五篇: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一书全然没有一般心理学书籍那些枯燥难解的专业术语,没有刻板无趣的说教,读之仿佛朋友之间的一次倾心交流。作者利用自己的职业之便,首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鲜活生动的学校典型案例,使我们老师感觉到就像在倾听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然后作者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出发,通过列举心理原理相似的其他案例和心理学实验,对学校案例进行了深入而浅出的剖析。每每读到作者那些总结性话语的时候,都让我有豁然开朗感,多少年的教学迷惑被他一语道破,让我遂生相见恨晚之感。书中除对案例的精彩剖析之外,作者还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对策非常实用易行,简直就是一线教师的管理宝典。

作者在本书中的“恋爱基模”一节中谈到一个普便的心理现象——“基模”现象。皮亚杰说:“基模指一个人内在会自行建构一套认知系统,而且个人会使用这个系统来处理所接触到的信息。因应不同的情境,基模会不断修正、改变,甚至是创造新的基模来解释一个全新的问题。”

由此我想,人一生的成长就是个不断建立基模和突破基模的过程。建立基模可以让我们有一套认识与适应世界的体系,让我们产生一种生活安全感;突破基模可以让我们体验创造的快乐,让我们人生得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我们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查、实验等手段,弄清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基模,近而引导他们去修正扭曲或错位的基模,建立更加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模。由此以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将会有一个全面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建设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下载教师不可不知的八个心理学规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不可不知的八个心理学规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组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主任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长清区乐天小学李冬华 最近,学校给心理咨询室购置了一批心理书籍。趁学生歌咏比赛的间隙,看了前言和第一篇案例及分析,我就觉得这位化学老师在......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习得无助”这个词不仅适用于我们如今的学生,也适用于我们如今的教师,我说的当然不是全体学生和教师,但也为数不少。 我在进行日常教学检查......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八条心理学规律有感》宋红[五篇范文]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八条心理学规律》有感学习了《教师不可不知的八条心理学规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对于从事教育这个特殊职业的教师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健康的心理和广......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五篇范例]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同事参加班主任培训时发的三本书,其中一本有些“霸道”的书名吸引了我的眼球,带着疑惑的心情,我开始读这本书。 “不懂心理......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心得(最终五篇)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后感 武进区三河口小学 张芸 本学期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与其他心理学的书不一样,不再是枯燥乏味......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

    《教师不可不知的25位教育大家》读后感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教师不可不知的25位教育大家》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这本书介绍了25位哲学家的生命史及其思想投射出的教师......

    13岁前,妈妈不可不知的那些心理学[范文模版]

    13岁前,妈妈不可不知的那些心理学 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的父母末必有成功的孩子,但能够在孩子13岁前对他进行科学教育的父母,却可以大大提高教育出成功孩子的几率。13岁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