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
如何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
虽然大家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已经拿到了小学的毕业证书和初中的录取通知书,但是通过网络和电话的的沟通,我发现大家还完全是个小学生,从说话方式到心理特点各个方面与中学生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为了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和初中学业发展的需要,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上面所提到的要求,请大家做到。
一、中学生的形象
小学生的服饰总是花花绿绿,给人以“活波”、“可爱”等印象,这是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小学生的最首要任务是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中学生则更多的被关注内心的逐步成熟与完善。如果过度关注外表,会牵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基于这点,社会对中学生的形象要求是朴素、大方,那些过度追求名牌、穿戴花哨的中学生往往不被大家欣赏。
南师附中的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附中所欣赏的中学生形象应该是一个中学生中领跑者应有的形象:
1、服饰
在校学生一律穿校服。南师附中的校服布料不名贵,价格不昂贵,穿在身上也算不上多美观,但一身干净、整洁的校服是你最好的形象!为了让自己的校服每天都干干净净,大家要在暑假务必学会洗衣服。
2、发型
男生:发不过眉、不过耳(指耳朵上边缘)、不过领(要求推上去一点)女生:长发女生要求扎起来
同时,不染发、不烫发,不留怪异发型。
以上具体标准由班主任掌握。
3、语言动作
中学生相对小学生要沉稳许多,在说话、做事方面对自己要有所约束。要讲究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踩踏草坪。
要讲究文明礼仪,无论在校园还是在校外,见到老师、长辈要主动问好。具体要求:迎面走过时不回避,目光友好,在对方察觉后主动问好。文明礼仪是南师附中的学生到校第一件要学会的事情,在校园里,无论你看到的是老师、家长、学校职工,一律问候“老师好!”。
4、卫生
个人卫生:
要讲究个人卫生,保持每天衣着、面部清清爽爽。
学校提供免费的洗澡热水,天热时要每天洗澡,即使天冷也要每天洗脚。每天要按时洗脸、刷牙,换洗下来的衣物一定要当天就洗掉,南师附中的学生,绝对不能把一周的衣服打包带回家!
集体卫生:
宿舍、班级每天都要认真打扫卫生。南师附中是个高雅的学习场所,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是基本的要求。一个高雅的人,一定有着非常好的卫生习惯!
二、中学生的心态准备
1、中学生是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为了上一个好的初中,大家一定在小学阶段做了大量的准备,大家是带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来到江宁分校的。江宁分校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每一个有梦想的同学,都会把这里视为乐土。所谓“有梦的地方就是天堂”!
江宁分校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无数同学带着希望来到分校,经过三年、或者六年,收获了理想,带着更美好的畅想和希望奔向远方!
当年来到分校的时候,他们大都默默无闻,普普通通,但是当离开的时候,很多已经是佼佼者,他们带着王者的桂冠离去!
相信未来就能创造奇迹,把握现在就能拥有未来!相信江宁分校,相信老师,更要相信你自己!
2、中学生比小学生更自主、更坚强、更有毅力
如果说有人没有理想、不渴望美好的未来,谁也不会相信。但是一些同学的小学阶段,理想也好、未来也好,仅仅停留在畅想阶段,个人的发展缺乏动力,没有多少自主的安排。有同学看到周围有同学玩,不管自己学习任务有没有完成,丢下书本就跟着去了。还有同学的学习基本上只是老师和家长的安排、督促下完成的,自己想要什么、需要怎么做,缺乏自主的意识。
初中阶段,更多的需要大家对学习有自主的思考。每个人的学习状况都是不尽相同的,除了老师的统一安排,如何弥补学习中不足、如何在学习上更进一步都要在自主意识之下统筹各种资源。完全像小学一样随大流,在初中是行不通的。
随着学习生活越来越丰富,大家的视野更广阔,要经历更多的事情,这就要经受更多的挫折和考验。大家要学会在各种挫折面前及时调整自己,勇敢面对。
三、中学生的学习如何安排
1、课堂
认真听讲,提倡与老师展开互动。学会和老师交流的学生,能把课堂变成自己的;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容易走神,最终让自己变成课堂上的看客。
2、作业
作业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学习就是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进的过程。江宁分校的老师,很乐意跟大家交流问题,但非常不喜欢看到人云亦云!欺骗老师的结果是欺骗自己!
3、作业订正
对做错的作业及时进行订正,是改进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每位同学个性化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个很好的载体!
4、讨论和个别交流
独立思考是最高效的学习手段,但讨论和个别交流也是不可忽视的。老师非常赞赏大家在一些问题上共同探讨,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同时也很欢迎大家在课下与老师个别交流。
5、周末学习
中学里的学业任务相对小学要重的多,一些内容需要更多的联系和思考才能达到小学里大家所能达到的水平。不少同学发现,自己到初中来,学习成绩出现了不小的下滑,这就是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思路,没有找对学习方法的结果。为了改善日常学习效果,需要大家在周末进行个性化的学习。除了老师布置的周末作业外,一定要根据一个星期来的学习状况,及时的进行补充。周末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不少还属于补救性质,不要依赖老师的安排,一定要跟家长一起,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周末不踏实,往往会影响下一个星期整个星期的学习!
四、中学里的生活
1、作息时间
起床:6:10 洗漱,早饭
早读:7:10——7:35 通常大多数同学会早到,提前开始
第一节课7:40开始上午四节课11:25放学
13:00前午饭、午休
13:30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下午四节课5:00放学
晚自习19:00开始,通常开始前有30分析红左右的班级自主活动或学习安排21:00结束 21:40熄灯
2、出入校门规定
学校实行寄宿制,住宿生平时不能出入校门,周末凭证件坐校车或者家长接回或自行离校。
走读生每天在规定时间进出校门。
无论何种离校方式君需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一般来说自由越多,学校责任减少,个人承担更多责任。这些都是要签订合同的。
3、中学生如何对待班级、学校的各种活动
课外活动是中学生锻炼各方面能力、提升自己的很好手段,同时也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素材。江宁分校的活动非常多,有的阶段每周都有一次大型活动,每个人都要在这些活动中积极表现。军训期间,有文娱特长的同学,请做好相关的准备,带好乐器,并准备一些节目。
江宁分校有一个传统,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非常多,很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活动都有家长的直接参与。
学校组织家长开展“家长讲师团”活动,利用家长的知识资源开辟第二课堂,欢迎9班的各位家长参与进来,有开讲座意向的家长请告诉孩子,我们将在开学后进行了解,并主动与家长联系。
4、中学里的班干部
随着大家年龄的增加和能力的增强,老师会越来越多的鼓励大家参与到班级的民主管理中来,中学里的班干部有着更自主的管理行为,大家的意见也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采纳。民主参与能力是新时代公民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各种事务工作中得到锻炼。
有人会有这样的认识:当班干部会牵扯自己的精力,会影响学习,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在班级工作中锻炼,会极大的提升自己做事的条理性,会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这无疑会对自己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要求有当班干部愿望的同学,在开学前准备好一份演讲稿,一开学就将进行选举,决定临时班委。
临时班委有:班长(2人,一人抓纪律,一人抓学习)、安全员(主管开关门和电器)、电教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男女生各一人)、文娱委员、宣传委员
同时还有各科课代表。
5、中学里的人际交往
与老师关系
与小学里老师的面面俱到不同,中学里的老师对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给
学生自主发展的一定空间。同时,老师更多的像对待成熟的学生那样对待每个学生,老师热爱学生,但不大包大揽,成长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提供需要的一切帮助和建议,但首要的是学生要有良好的态度。
到初中来,千万不要用各种出格的活动来了解老师是不是很“凶”!中学老师不会跟学生致气!中学里,周围的同学都会用比较成熟的方式来获取进步,那些找不到方向的同学会失掉越来越多的机会。
与同学交往
中学生之间的交往追求的是和谐、互相帮助。小学里一些同学喜欢几个同学一起形成小团体,一起去做些稍微出格的事情。这些幼稚的交往方式绝对不能在中学出现。中学里希望大家能跟班级的每个同学友好相处,大家在一起同舟共济三年,一起分享进步,一起克服困难。
学校不赞成跨班、跨年级的交往,严禁窜班,窜宿舍。
第二篇: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摘要]教育的终极目标归纳为一句话就是: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有必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要强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因此,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为了孩子的未来,应该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真正放在教育的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就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而言,就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础上,从小确定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远大目标,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品德高尚的人。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智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独生子女环境的制约,也有少部分小学生在明德、成才、处事、交往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特别是城市儿童最突出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己做事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仅占30%)。甚至有的学生为能有更多的时间玩耍,可以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普遍出现了“自私任性、胆小怕事、贪图享受”的不良心理倾向,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究其根源在于学校及家庭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仅着眼于人的认知本性、功利本性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本性、生存能力
0 的培养。
因此,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高,我们在教会学生学会求知、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自信、自立、有责任、有爱心的社会人。
一、赞赏学生——培养学生学会自信
学会自信包括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待人正直诚恳、做事果断机敏等。在长期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和教师眼里只有“分数”,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便是优等生,而多数成绩一般或差的学生便是所谓的“差”生。在长期的分数排队中,很多孩子的自信被排没了,看不到自己的任何优点,养成自卑、自暴、自弃的性格,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将以往只注重分数,忽略孩子其他闪光点的教育方式,转变为多赞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生活的快乐、自信,获得全面发展。
1、多作肯定性的评价
小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平时总夸他聪明,能干,听课认真,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说他不认真、不用心,成绩不理想,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在平时要多给学生一些肯定性的、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找回自信心。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他在一所小学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它说明了,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方法进行训练将使你的学生变得更聪明。
如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写上“你进步了!”“做得太好了!”“你的想法很特别了!”“你的作业书写很漂亮!”等激励性的评语,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一直受到老师的关注,甚至从同老师都对他作出了肯定性的评价后努力做得更 好。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作业批改中,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在作业及课堂上给予大力表扬,让他们体验到被别人肯定的快乐。
2、珍视学生的成功
正如魏书生所说:“培养学生自信心要从扬长开始”。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也行”、“我能行”。作为教师,要珍惜学生的微小成功与进步,善于运用“表扬”这一武器,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微量元素”,让他们体验进步的快乐,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应及时发现,肯定并赞赏,以促进他们不断改正缺点,积极向上,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一个成功者,为品尝成功而奋斗。如让一年级的学生出黑板报:当学生第一次尝试时,不管学生做得怎样先肯定他们的成果,“你们做得太棒了,老师很喜欢!”再提出建议。那么第二、三次学生就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且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我们教师出的黑板报更富有童趣。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都有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尤其要多给那些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创造机会,更要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多为学生创设显示才能的机会
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应多创设显示学生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如举行绘画比赛,孩子就可以在比赛中一展风采,获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自立。举行“写字比赛”“体育比赛”“歌唱比赛”“朗诵比赛”等等,让每位孩子都有机会施展才能,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并形成良好的激励循环,使学生在其他方面也增强了自信。每次竞赛,当孩子们取得成功时,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千万别小看表扬的作用,他能鼓励孩子更有信心,鞭策孩子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二、自己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一次覆盖全球许多国家关于“你最希望造就下一代什么样的品质”的调查中,素以尊师重教而闻名世界的德国人,把“注重学识”这一点排在最后。他们认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外在的知识量不断猛增,知识是传授不完的,最应该注重的是唤醒孩子自身的主体性,培养他们自主独立的优秀品质。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孩子气的独立意识非常差。在学校里,一些孩子的独立思想又常常被教师给剥夺,教师授课时往往唯“师”独尊,不给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机会,渐渐地孩子变成一个不懂思考,不会创造的读书“机器”。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家长和教师应把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权力还给学生。
1、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在遇到事情时,应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并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处事能力和独立能力。早在1927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就已经指出:凡儿童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因此,在孩子教育中,鼓励孩子自己决定是相当重要的。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数图形应“从左数”老师犯了“从右边往左数”的错误,而全班的学生竟然都没指出。类似的事情在其他课堂也屡见不鲜,可见以往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思想代替了学生,使学生丧失判断能力。
我们在课堂应引导孩子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学习上遇到难题,先不忙帮学生解答,应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在平时生活中树立独立意识,学会自主决策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做出决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家长和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
2、把独立做事的权利还给学生
孩子除了会思考还应会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光想不做或光做不想的孩子都成不了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一要鼓励孩子试着做想做的事情。孩子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特别是入学以后,孩子在正确组织起来的学校集体条件下,独立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他们 3 逐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许多事情不再依赖父母,到了高年级甚至希望摆脱父母、老师过多的关照或干涉。比如,在一年级时,有的孩子要擦玻璃、洗碗、叠被子等,这时,作为老师、家长,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只要孩子想做、愿意做,就要大胆放手,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因为正是在这些自由自在的反复劳动过程中,孩子不断地克服认识上、动作上、能力上的不适应、不协调,不断地提高独立性。
二要要求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从自我服务做起,穿衣叠被,系鞋带,在学校做值日生;到了中年级洗小衣服、洗碗、拖地、帮妈妈买小商品、招待客人,在学校布置教室、美化校园等;高年级学生可以做简单的饭菜,用电器,修理桌椅,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内容。笔者曾执教过的一年级孩子,由于孩子独立性比较弱,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代替完成。甚至连平时的作业都由家长抄,有的孩子不让家长抄还受到家长的批评:“妈妈抄的比你快。”因此在刚执教该班级,就对家长强调: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宁可自己辛苦一些,教孩子本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尽早学会自我服务。如果从小不作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依赖性,从而缺乏独立能力。
三要引导孩子学着做不会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孩子第一次系红领巾,第一次烧饭,第一次洗鞋子,这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孩子走向独立的信心和进程。老师、家长一定要以积极的语言和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要经常对孩子说“自己试一试”“我相信你能做好”。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掌握一些必需的技能。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更要注意鼓励、支持和引导孩子,而不能急功近利,打击孩子的独立愿望,或者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4 让孩子尝试自己的“第一次”,从而体验到其中的成功和快乐转化为内在的信心和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作出努力,进而增强独立意识,提高独立能力。
三、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经济发展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当今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越来越引起现代教育改革的关注,学校教育具有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任务,应首先培养学生对社会与家庭的责任感。
1、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即在家庭中,从小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认同与责任感,是奠定其今后确定正确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可谓“父母不爱,何以爱他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首先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品德与生活课开展“我爱我家”的教育活动,从思想上提高孩子家庭责任感。其次,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与家长多联系,让家庭也成为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阵地。如让学生回家作一个家庭调查:“你们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他们的父母的?”通过调查,让孩子与父母相互影响,相互教育。也可在学校开设“孝敬课”,加强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长辈的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查阅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那天为他们做一件孝敬之事。最后,组织学生走到社区到敬老院、五保户家庭去为老人做事等,培养学生的仁爱、宽容、义务、奉献的家庭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的教师经常在抱怨,现在的小学生责任感差。每天的家庭作业总有一些学生不做;每周一次的值日,老师和班干部不提醒,就会有许多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明明知道却故意躲避;班级出黑板报、布置教室、参加学校的各项比赛活动等公益的事能不做就不做。因此,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引导学生胸怀天下,开展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可以结合国内及身边发生的大事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关注一些国内大事,让学生在互说互论中,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意识。要教育孩子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施 以关怀。当有学生生病,可以鼓励学生电话慰问、上门探望;当有学生家庭在一些突发事件中遇到困难,全班的学生可以从精神上和物质上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心中友善和同情的花悄悄绽放。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深入学生,让学生在各种小事中树立起“少计个人得失,多为他人考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四、播撒“爱”种——培养学生心中有“爱”
学校是传递人间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生长在爱的荒漠中。因此,也就只能培养出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的下一代。例如,一位老师用《苏霍姆林斯基与两朵玫瑰花》故事的前半段出了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读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子的故事?结果却出乎意料:几百名高中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共财物,不能来采摘花草树木,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作出百种处罚„„。故事原本是突显小女孩摘了一朵玫瑰花是为了奶奶,而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赞赏她是懂得爱的孩子而又摘了一朵。但是在高中学生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而没有爱心的传递。因此,我们除了让孩子懂得遵守道德规范更应培养孩子有一颗善良慈爱的心。
1、在家庭交往中,培养学生关心体贴他人
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针对家长溺爱孩子,学生自理能力差,缺乏责任感等情况,因此我们应以家庭为阵地,把为家庭成员服务作为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有些学生对老师熟视无睹,甚至出言不逊,对家长不恭不敬,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首先我们可以找个别人谈心并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向他们介绍毛泽东等伟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事例,使学生受到了启发;然后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知道关心体贴别人;然后 让学生每月在家扮演一天“爸爸妈妈”的角色,负责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只有孩子体验了大人的辛劳之后,才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从而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父母。
2、在同学交往中,培养学生帮助宽容他人
在孩子步入社会之前,他们的大部分生活是在校园中渡过的,除亲人以外,教师和同学也是每位孩子朝夕相处的朋友,孩子能否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将来性格的养成。研究表明,乐于助人,对他人宽容善良的孩子容易被其他同学所接受,朋友多,生活的自信快乐,而自私常与人斤斤计较的同学则被多数同学排斥,性格孤僻,长大后渐渐发展为悲观厌世,心理不健康。因此,教师应时常教育孩子有一颗帮助宽容的心,遇到同学之间有一些小矛盾,教师应及时处理好,晓之以理,让孩子懂得相互宽容;遇到同学之间有困难,要发动其他同学帮助他,一人有难,八方相助。而后,教师还要让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感受老师对待学生的宽容、大度,体贴他们。同时在班上还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锻炼机会,让他们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并利用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学生们在奉献爱的同时期,也感受着爱。体验友谊可贵,友情难得,培养了队员们与他人交往与合作能力,养成心中有他人,扶助弱小,帮助残疾人的美好品质。在班上组建“手拉手”好朋友活动,注意引导孩子理解和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会帮助他们,学会从交往与合作中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并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快乐。
总之,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学会做人”,重在研究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汇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为孩子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境界,让孩子迈好人生开端的第一步,做一个真正在思想道德和能力水平上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心智两全、和谐的人才,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林华民: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3.8
2、周云:鼓励孩子自己来,幼儿教育,2001.2
3、张祥明 林锦秀:当代教育学概论,海风出版社2005.12
4、胡守棻: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
5、常禾生:学校德育指南,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1
6、陈安福:谈谈怎样处理教师与家长关系,四川教育1986(2)
第三篇:感恩教育从小学生抓起
感恩教育从小学生抓起
本网讯(通讯员 万向阳)4月11日,《感恩教育校园万里行》报告团在巡店镇小学为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举行了一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演讲。
演讲从教育学生要感恩老师、父母、同学及身边的每一个人,到教育学生远离网吧,认真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然后,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将此次演讲推向高潮。此次演讲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感恩的种子必将生根、发芽„„
“羊跪反乳”“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让我们由小学生而开始的感恩教育扩大到每个社会成员身上,营造一种全民的知恩图报的氛围,用自己的努力去构建一个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会。
第四篇:谎言从小学生作文开始
谎言从小学生作文开始? 小学生作文命题程式化遭质疑
新华网济南10月25日电(记者 钱荣、王海鹰)济南市部分小学老师日前举行了一场小学生习作研讨会,学生作文谎话多、八股气浓成为老师们讨论最多的话题。而不少家长也向记者反映,时代在发展,小学生作文命题却数十年不变,很多不切实际的作文题目等于引导孩子们说谎。教育界人士认为,小学生作文“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如何保护儿童的童真、童趣,释放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应是小学作文教学深思的问题。命题程式化 学生没兴趣
《我的老师》《记一件难忘的事》《暑假见闻》 这是济南市舜耕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列出的学生不感兴趣的作文题目。
“很多学生的日记、周记都写得不错,生动有趣,但是命题作文却往往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济南市舜耕小学语文教师黄欣说,她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命题程式化,离生活太远,很多学生都对作文没有兴趣,甚至厌烦。而济南历下区一位家长也反映,时代在发展,但是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题目却仍然停留在过去。“像 记我难忘的一件事 我熟悉的一个人 我的家乡 等等,我们小时候写过的作文题,现在孩子们仍在写,了无新意。而且,这样的作文题无论是作文书还是网上都有不少的范文,拿来照猫画虎,就能得高分。”
这位家长认为,作文的目的应该是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但是现在作文不鼓励创造,不鼓励个性,按照既有套路写、中规中矩的,能拿高分,而那些有创意的作文,则可能被老师视为另类、打入冷宫,时间长了,大家都写“作文体”,写老师一定是“白发苍苍,带病工作”,写难忘的事,一定是“我学会了做饭、骑车 ”写结尾一定是“通过这件事,我想到了 ”等等,成了新八股。“这样的作文,培养的不是写作兴趣。”
济南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江洪春认为,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过分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和意义,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这也导致了作文的千篇一律和“八股化”,让孩子越来越厌烦写作。
谎言从作文开始?
除了没兴趣,最让老师和家长们担忧的是,孩子们在作文中编造谎言。
济南市舜耕小学的调查就发现,目前学生习作存在着虚假化倾向和模式化倾向,在作文中,很难找到孩子应有的童真、童趣。
江洪春也曾做过一个调查,他随便调阅了济南一所小学两个班级的作文,结果发现50%的作文内容明显不真实。“我就遇到过一个学生为了将作文写得生动、感人,写自己爷爷得了癌症。”他说,一些传统的习作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说假话的温床。
济南市中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向记者反映,“给班主任的一封信”是他遇到的最难写的作文题,因为只能歌颂老师,所以就要编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例,说明老师如何热爱学生、如何教学有方等等。“编起来很苦恼,无中生有最难。要是对老师说心里话,提意见,那就死定了!”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帮孩子写作文的家长大有人在。不少家长向记者反映,目前学校给孩子布置的很多作文题让孩子无从下手。如让四年级的孩子写“家乡的巨大变化”,让六年级的孩子写“中国的30年前和30年后”,孩子们驾驭不了,家长就捉刀代劳,孩子也从中学会了欺骗。
“像 中国的30年前和30年后 这样的题目,就是我们大人都不好把握,更何况小学生。”一位姓杨的家长说,“但是不写孩子又没法向老师交代,最后只得让孩子到网上去抄。”
如何找回童言和童趣
江洪春认为,小学生作文“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陈旧的作文观念的另一危害是泯灭了儿童的天性,使儿童的天真在习作中没有了踪影。儿童的童真、童趣和创造力、想象力在他们的图画、小制作中表现得那么充分,为什么在他们的习作中荡然无存?这不能不说是陈旧的作文观念导致的后果。为此,习作教学要冲破陈旧的作文观念的牢笼,展现孩子们的童言、童真、童趣。
另外,在江洪春看来,围绕考试进行作文教学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得作文缺少鲜活的生命,从而让学生心生厌烦。“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不是负担。”他说,即便在语文考试时,作文题目的设置也不妨灵活一些。
他说,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也在发生变化,老师在布置作文时,不能简单地出个题目,而是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通过自己的经历、体验从多个角度去写作。
记者了解到,济南一些小学目前也正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孩子们写作文的兴趣,找回童言和童趣。济南市舜耕小学教导主任张艳说,为了拉近学生和写作的距离,舜耕小学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定作文题。同时,在教学中,很多老师也会精心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情景,鼓励学生们以“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即便是命题作文,通常也采取半命题方式,给孩子们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第五篇:森林防火从小学生抓起
森林防火从小学生抓起
——告全体家长书
我校服务区域山高林密,森林防火至关重要。为了是您的孩子从小养成森林防火意识,具备森林火灾的逃生自救知识,避免因孩子的失误造成森林火灾,是国家和您的家庭财产受到损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遭遇挫折,学校敬请各位家长配合学校老师做好森林防火的相关工作,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教育督促孩子。
一、孩子外出玩耍,不要携带打火机等火源,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二、教育孩子不在接近易燃物的地方燃放鞭炮。
三、教育孩子不在野外玩火,坚决阻止孩子在靠近林区的地方举办可能发生火灾的活动。
四、时常提醒孩子预防火患,教给孩子一些防火自救知识。
五、发生森林火灾等险情,及时引领孩子撤离到安全地带,坚决制止孩子扑救大火。
尊敬的各位家长,森林防火,从小学生抓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切实负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我区的森林防火安全共同努力。
敬祝各位家长生活幸福,工作顺利。
红旗小学
20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