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教育初中生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如何教育初中生
一、认识初中生
(一)初中生的“弱点”
学生知识的实有水准不能与新知识的起点合榫,或教与学彼此摸不着思路。
(二)初中生的“需要”
1、爱和成人关心的需要。对于“心理上的断奶期”的初中生,要从依赖成人抚养教育为主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师、家长)的关爱和关心,得不到成人的爱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担心失去成人的爱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2、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
3、自主和独立的需要。进入少年期的儿童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以为家长和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要求老师在学习上引导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4、求知和学习成就的需要。学习是初中生的主导活动,它的状况如何,会影响其他活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大的需要。
(三)初中生的“变化”
1、更强调竞争。尤其是学习上的竞争。
2、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而出现部分学生厌学现象。
3、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四)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对着干”。
2、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3、猎奇心理——这是一种生理与思想发展不协调的心理。
表现为: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对心中偶像的过分崇拜,对异性的神秘感。
4、报复心理——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5、模仿心理——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如模仿影视剧中打斗、抢劫杀人、谈恋爱等。
(五)优秀初中生的表现
1、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够适当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时间里对一个问题集中注意力。
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作业和进行争论。
4、情绪稳定:经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详,有幽默感,能够适应日常变化,不暴怒。
5、关心集体: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和他人融洽相处,对别人不吹毛求疵。
6、兴趣广泛:对各种学问和活动都感兴趣。像艺术、书法、阅读、数学、体育和社会常识等。
7、坚持性: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并努力完成它。
8、善于口头表达:能使用众多的词汇表达一件事或一个观点。
二、走进初中生
(一)培养习惯
美国学者萨穆尔·斯达尔说: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所以,有这样一句名言,很有启发性:
首先,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成就我们。
先看不好的习惯:
●不定目标,不想后果。今日有酒今朝醉。不做计划,从不考虑将来。
●重要的事情留待最后去做。其他事情先不管他,且让我玩个够:看电视、聊天、上网、闲逛。大事永远为小事让路。
●放纵自己。不知道约束自己,对自己的生活不负任何责任。
●喜欢怪罪别人。
●遇事总往坏处想。
●不与别人合作。
好的习惯:
●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先定目标后有行动。
●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与别人合作。
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专心致至的习惯。孩子一入学就应养成专心致至的学习习惯,因为只有注意力集中,有关信息才会通过感官进入大脑,学习才有效果。
2、认真细致的习惯。孩子的作业应按一定要求认真完成,包括内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按时完成诸方面。
3、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难易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儿童独立思考。另外,独立思考也是实战的需要。
4、看书读报的习惯。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应该培养孩子从小不满足于教科书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种信息。
5、周期学习的习惯。
●预习。预习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通过预习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上课,有利于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听课。课堂听讲是学习的关键。正确的做法是:全神贯注惜分秒,积极思考答问题,手脑并用勤练习,理解归纳记笔记。
●梳理。课后几分钟,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在脑子里过“电影”。
●作业。坚持先看书复习,再完成作业,克服不复习就作业的毛病。
●计划。中学阶段自由支配的时间多,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每天订个小计划,有检查,好落实。
●总结。每单元一小结,每年一总结,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把知识“揉”起来
理解,“串”起来记忆。
6、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激发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就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制造庸人的方法是极为简单的,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对任何事情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庸人的特征”。
据研究,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
2、满怀兴趣学习。
前苏联学者西·索洛维契克曾对三千名懒于学习的学生进行过兴趣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的实验要求是:
(1)学习前做好充分准备,对自己一再说:“我喜欢你——英语(数学),我将高兴地学习”。
(2)学习过程中,比平时更细心,花更多的时间,努力地学习。
(3)到正常地学习变成习惯,实验结束,因为已成为一种常规。
获取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情绪,面对同一事物,不同情绪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样面对明媚的春光,情绪高昂的人会为之欢欣鼓舞,奋发向上;情绪消沉的人则会为滨纷的落花而伤感,为纷飞的柳絮而惆怅。同样面临一座高山,情绪高昂的人会为自己战胜重重困难,攀上顶峰而兴奋激动;情绪低落的人,则会对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上跋涉感到苦不堪言,而最终望“峰”却步。
要善于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怎么控制?就从身边事、手头事、脚下事开始,从写一个字、记一个单词、算一道题开始,硬是要施加一个快乐的意念,硬是不让低落的情绪干扰自己,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3、把学习看成一种享受。
很少有人能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享受,不光是学习,考试也应看成一种享受。我给学生们讲,现代社会的人终生都要面对考试,无法躲避。既然无法躲避,你是怨它、恨它,愁眉苦脸地面对它好呢,还是喜欢它,积极乐观地面对它好呢?当然是后者。万事万物都有两个方面,走出阴影就是阳光,手心翻过来,就是手背。全看你站在哪个角度看。
如果我们把学习看成一种享受,那么,我们天天来学校干什么来了,——享受来了!
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每天在学校里不愁吃,不愁穿地学习,确实是享受。消极悲观的人觉得学习是受罪,乐观积极的人觉得学习是享受。作为老师,就要不断地强化教书是享受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也只能强化学习是享受的理念。想得多了,写得多了,强化得多了,便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了爱学习的品质。优秀的学生,大多数都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大多都把学习当成享受。科学家、思想家都有把学习、劳动科研当成享受。
4、坚守快乐的阵地。
人世间有什么?人世间有阳光、有鲜花、有正义、有善良、有勤奋、有自强、有
开朗、有快乐。
人世间还有什么?还有阴云、有毒草、有邪恶、有懒惰、有自卑、有狭隘、有忧虑。
生活中原本有快乐,你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一方,坚守住快乐的心理阵地,不让忧虑进来,你便是个快乐的人;反过来,你总到生活中寻找忧虑的陷井,并且善于钻进去,你当然就是一个性格忧虑的人。
不快乐的人往往有以下几种原因:
(1)滚雪球似的扩大事态。
这些人不是在问题一出现就正视、处理它,而是一拖再拖,让它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
(2)代人受过。
习惯把别人的过错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比如,有人看到别人不喜欢自己,就把责任归于自己,确认“这都是我造成的”,导致忧郁成疾。
(3)盯看消极面。
这类人老是把注意力放在消极面上,老是想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对别人也是,只记看别人的不好,从不记着别人的好。
(4)以殉难者自居。
这种人不能快乐的最大障碍是他们总能找机会把自己比作殉难者。像有的父母过度地承担劳动后,便对自己说:“我就像一个仆人,没一个人心疼我„„谁也不拿我当回事”。这样做的结果不仅给自己制造了恶劣情绪,而且使周围的人感到讨厌。
从这几种情形来看,很多人不快乐的原因就是在自寻烦恼,而我们是有能力克服这些弱点,支配自己生活的。
5、先学喜欢的科目激发兴趣。
有的同学学习兴趣很浓,各科成绩都很好,他学哪一科都兴趣盎然。也有的同学,学习的兴趣与玩的兴趣不相上下,怎样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去战胜玩的兴趣呢?往往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在课堂上还可以,自习课或回到家写作业时就管不住自己了。
对于这类孩子,要引导他们上自习时,先挑自己喜欢的学科学,这样容易将兴奋点由玩的一方向学的一方转移,静下心来,进入学习状态,一旦学起来,兴趣越来越浓,再学不喜欢的学科也容易接受了。倘若自习或在家学习时,本来想玩的兴趣很浓,你都先捧起不喜欢的学科,这便加重了不想学的心理,熄灭了学习兴趣的火花。
英国有一家学校,采取开放计划系统。每天早晨学生走进教室,先从自己喜欢读的科目开始读,因为喜欢,读起来自然又快又顺利。等学生较顺利地把功课做好,才转移到下一个科目。
还有些作业不愿写怎么办?那就先挑这个学科里简单的题来做吧,一组试题,多种类型,几十个知识点,你先忘记讨厌,先挑哪个题简单,做完一道,再挑一道喜欢做的,这样挑到最后两道题,一比较,还有一道更喜欢做,更简单一点,这样容易使人的心态变得积极乐观。
6、培养兴趣的幼苗。
中小学生兴趣广泛,心灵的田野里长满了各种各样兴趣的幼苗。作为家长应及时发现学生哪方面有兴趣特长,加以培养。作为学生也要理智地分析一下自己这些兴趣的幼苗,哪些是有益的,哪些地有害的;哪些兴趣没有培养前途,然后忍痛
割爱,锄掉那些不好的兴趣。
例如英国大数学家麦克韦斯童年学画。
再如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高声朗读普希金的《致大海》。
(三)磨练意志
1、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反过来,许多学习后进的人,决不是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经受一两次失败,就总是怀疑自己笨,不断强化“自己脑子笨”的意识,久而久之,觉得自己脑子笨的那根神经工作能力越来越强,形成习惯,一事当前,先想自己笨,自己不行,不给那些潜在的能力、脑神经以工作的机会,于是潜能就当然被埋没了。
要开发自己的大脑,开发大脑的智力资源,第一要紧的,就是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
人脑的潜能如地下的煤矿、油矿,如果不相信地下有矿,只是着眼于砍伐地表的柴草,当然就会感觉资源贫瘠,柴草越砍越少。如果坚信自己大脑深处潜在巨大的资源,立足往深处开采,那当然会有不尽潜能滚滚来的感觉。
2、利用潜意识,坚信我能行。
故事:50年代两个看病的人(略)。
分析:为什么没病的人,病得离开了人世呢?要紧的是他施加了自己有病、快不行了的潜意识,从那里接受了不行了的指令,便编制了身体各部器官全面撤退的程序,最后真的不行了。另一个人的潜意识则编制自己没病,自己能行的程序,身体各部器官,按照这一程序,清理了“不行”的病灶,身体便恢复了健康。人脑分为“意识”、“下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的功能很强。(小资料)
许多后进学生,由于经常给自己的潜意识施加“我能行,我能成功”的意念,学习利用潜意识为自己服务,最后战胜了自己的弱点,成了优秀生。
3、培养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孟子这一句名言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重要,以至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一定要下大力气培养下一代抗挫折能力,要让他们经受磨难,让他们承受压力,让他们经受误会,经历委屈。现代社会信息广、变化大、多元化、节奏快、高效率,多机遇,成功的机遇越多,受挫折的次数也越多,就越需要抗挫折能力。怎么培养抗挫折能力呢?
(1)认识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要接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念。
(2)把一次挫折(例如考试失利)当作机遇,当成磨炼自己意志的机遇,当成增长自己能力的机遇。挫折能断送一个人,也能锻炼一个人,全看你怎么对待。有这样两个面对挫折的故事。
故事一:高才生应聘落榜后自杀的故事。
故事二:希腊人因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发奋成了大富翁的故事。
(3)在挫折面前,要满怀必胜的信心。情绪不好时,不妨放开喉咙高呼“我能成功”。
(4)克服困难中增长能力。学习中、生活中都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减少对老师、家长的依赖,凡是自己能做的事,决不请别人替做。
(5)日常生活中,可以故意制造难题,创设些困境,从而想出解决难题、走出困境的办法。
(6)多读一些伟人的传记。读的多了,就会感觉到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
(7)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做到风雨无阻。
4、勇敢地面对失败。
车晓东的故事(略)
失败,是人生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障碍,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谁想躲开障碍,那就只有后退,而退到下一阶段,仍然要面对失败,倘若继续后退,那就等于到再后面的阶段去面对新的失败。
升学——招工——自谋职业——出卖劳动力。
平庸的人面对失败,伟大的人一生也不断面临失败,认真研究,就会发现,伟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们面对的失败少,而是他们关于战胜失败,在失败中崛起。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每个人都会说,但真的要从失败中孕育出成功,就必须经受辛苦,甚至经受痛苦的准备。
5、竞争中磨炼意志。
到国外考察的人,有的回来喜欢宣传国外学生学得如何轻松,如何像玩乐一样学习。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发达国家也有竞争,竞争能磨炼一个人的顽强的意志。
6、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牛顿说:“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
爱因斯坦说:“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 向成功者学习,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7、勤奋努力为立身之本。
第二篇:初中生感恩教育
积极寻求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摘要: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关键词:初中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
感恩,表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或罪行怀有感谢之意。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真诚感激之情。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是一种责任意识。怀有“感恩之心,报恩之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和生活态度。如果一个人常怀关爱之心、报恩之情,他的心胸将更加开阔,人格将更加完美。相反,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一、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感恩是一种品德
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二)感恩更是一种责任
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三)懂得感恩才会付出
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 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二、初中生感恩存在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感恩、报恩是相当重要的。在不少文学作品中我们很容易找到知恩必报者的影子,也很容易找到对知恩不报者,甚至是恩将仇报者的唾弃。然而从教几年来我发现时下的中学生感恩的心在渐渐蒙尘,对家国之恩,父母之恩,师长之恩竟渐渐浑然不觉,反而滋生出越来越多的抱怨之声。
(一)初中生缺乏对祖国的感恩概念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比过去要好很多,国家在教育上的重视与投资也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国家,然而学生们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它们大多以为家长出钱我来上学与国何干。当他们得到一点点外国教育优于中国的消息时,就会大肆的发牢骚,甚至会把我们中国的教育批个体无完肤。他们看不到“两免一补”的实施国家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看不到国家为实现义务教育所作的努力。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他们都视而不见。
知恩才会报恩,感恩的心已经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又怎能期盼会有报恩的行动呢?为什么在我国真正的困难时期我们有那么多的有识之士对我们的祖国不离不弃?是因为他们感念祖国的养育之恩,热爱祖国的这方土地。当今的初中生还会再有像钱学森那样的人吗,还会像他那样放弃外国的优越条件来报效祖国吗?当然这不能仅仅责怪学生,社会风气的影响,家长过分诱导的影响,更多的我以为这是我们教育者在这方面教育的缺失。
(二)初中生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情怀
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读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句子吧,这样的句子这样做的人不胜枚举。而我们当今的中学生又是怎样看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怎样对待父母的呢?
对“感恩,你第一个会想到谁?”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想到的会是自己伟大的父母亲。70%的城镇的学生会记得父母亲的生日,但只有53%的农村学生记得父母的生日。假期里,53%的学生忙于同学聚会和自我娱乐外,而陪父母逛街和聊天的同学并没有太多,47%都只是偶尔这样做。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家长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虽然大部分同学们都能体谅父母亲的奔波忙碌,但能主动表达的感恩之情的同学却又并不太多,有的甚至经常与父母吵架。
(三)初中生缺乏对师长之恩的回报
在学校里,面对老师的辛勤劳动,学生们是否学会了感恩?老师不管有多累,只要看到学生哪怕只有一点进步,老师都会忘记自己的劳累,为学生感到高兴、为学生的成功庆贺。当老师看到学生学习上出现了滑坡,学习习惯散漫的时候,对学生提出了警醒或批评,学生能否体察老师们的关怀之情,对他们感恩呢?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荣誉和赞美,我们只喜欢“老师”这两个字。这种朴质的语言无疑是老师们共同的心声。在路上见到老师时,主动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礼貌,更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调查显示,有94.32%的学生都能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其中65.71%的女生是不管老师认不认识她都主动向老师问好,但男生中,只有45.07%能做到这点,其余更多的是只与相熟的老师打招呼。
除了在日常中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外,在教师节到来时向老师说一声“节日快乐”也是很基本的礼貌,教师节的设立正是学生们对老师表示感谢的好机会,经调查,只有48.98%的学生能在教师节或其他节日到来时向老师表示祝福,更有7.1%的学生从来没有在节目上送上祝福。
三、加强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多种生活活泼的方式进行。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感恩因素其中,语文、思想品德教材中就有许多感人至深、充满着浓浓亲情的课文,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中的《我知我家》《我爱我家》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资源。笔者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已不仅仅满足于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 3 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1.教育学生谨身节用,懂得体贴父母
一些初中生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电视广告上最新推出什么,他们就攀比着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们就穿什么;什么最高档,他们便用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为自己买面子,给同学点歌,庆贺生日party„„。一些工薪阶层的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欲望只得勒紧裤带,那些亏损企业提前下岗的学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针对这一现象,先是布置学生开展下一次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让班级干部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论节俭的警句和名人故事,接着,请部分家长给我写信——亮家底、讲苦衷、提希望。
去年5月,班级举行了一次由关工委老干部、学生家长、兄弟班学生代表共同参加的报告会,同学们在听了一名亏损企业下岗职工讲他为了使读初中的儿子不在同学们面前“掉碴儿”而节衣缩食的事例后,一个个惭愧地流下了眼泪。报告会之后,班上向全校学生提出了“生活节俭,不向父母提出过份要求”的倡议,同学们纷纷自觉执行,在全校引起强烈的反响。
2.引导学生仿效榜样,学会尊敬父母
“敬”是“孝”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大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父母,不仅要“养”,更要“敬”,否则与犬马无异。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他们对父母缺乏应有的尊敬和礼貌。家访时,一个因患脑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的家长曾声泪俱下他讲述了她的孩子张XX, 她在邻居面前丢人现眼,经常在家摔盘子、砸碗,甚至为出窝囊气而对母亲拳打脚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有意识地安排张XX担任“纪念母亲节专刊”的编辑,让他在课外时间接集一组名人孝亲的故事,这一期班刊摘登了房玄龄为继母尽孝、陈毅亲手为病母洗尿布等古今名人孝亲敬母的故事。在母亲节这一天,又让全班同学每人讲一个在家“孝”、“敬”父母的实例,再由班干部对他们“孝”、“敬”的言行作出评价。一次次地“旁敲侧击”,对张XX触动很大。与此同时,还让班上几个个头较大的女生星期天轮流到张XX家为他母亲洗衣裤、床单,打扫卫生。第二学期,再次家访时,张XX的母亲拉着我的手夸她儿子“变了,变得像换了个人似的。”
(二)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感恩教育无处不在。将其有机的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听语文教师的作文审题课《最让我感动的事》,竟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经过教师的再三启发,学生所想起的事情也寥寥无几,而且,有些学生认为这些事情都是父母、老师或者别的人应该为他做的,不值一提。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感恩教育的契机。主题班会“感恩的心”,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策划,选材,组织,主持,听着学生深情地回忆令自己感动的往事,从他们晶莹的泪花里我们读到了感恩教育的成果。学校举行爱心结队帮扶活动,当学生接过学校赠送的学习用品时,那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优异的高考成绩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的回报„„
(三)感恩之心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中国青年报》讯: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我认为:上海在对中学生感恩教育方面从体制上可以说在全国率先走了一步。当然,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要让孩子体验辛苦,不吃苦就不知道感恩。“现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开,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接受,据《光明日报》载: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有意识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
(四)灵活运用多种感恩教育方法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中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我们便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
1.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
把感恩情境——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说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 5 伟人故事;体验情境——为说明感恩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些比“说明情境”更隐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体谅情境——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识而设计的,包括家庭、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设计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比如说,对一个生病的学生,开始你可以故意不去看他,让他一个人呆着,过一阵子慢慢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就会深切体会到被别人关照的“恩情”,以致以后遇到别人生病,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别人,这样感恩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故事教育法
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事故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老师用生动的感恩故事或忘恩负义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或直接谈看法,老师最好是加以评述来达到教导学生的目的。
3.实践锻炼法
感恩教育的实践锻炼法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为你的感恩对象做一件事情,如教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让学生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想。
学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一种实践锻炼法的表现方式,把发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于感恩的事情讲给他人听,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可能性。如一位学生对其母亲大冬天为自己暖脚而导致生病的事情记忆特别深刻,时不时会唤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总而言之,感恩是初中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唯有学会感恩,他们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在未来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多一份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参考文献
[1]陈秀兰.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思想理论教育.2005.20.[2]徐跃进.让学生在感恩教育中增强责任意识.上海教育科研.2006.4.[3]王瑛.浅析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强化高校感恩教育的途径.科教文汇.2007.9.鲍田中学
竺晓莲
获2009年9月瑞安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
第三篇:初中生感恩教育
把感恩教育应用到初中语文课中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等经典词句正体现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与崇尚。可以说,感恩是中国五千年来文化积淀的精
髓,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人生品质。
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
要,那就是,愉快地、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
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感恩等”。感恩作为人类的基本
道德之一,绝不只是对父母的简单回报,它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今天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
承,更不用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内涵了。感恩一词对有些初中生来说已经
过时了。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初中生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甚至泯灭,他们不懂得感谢,不愿
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索取,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中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中学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近几年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及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时常有关于青少
年感恩意识的缺失的报道。沈阳84岁老人王儒臣,13年来,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成为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
以上的事实让我们见到了一些人人性的冷漠,获救者不敢站出来,受助者不看望困境
中的恩人,他们将他人的资助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曾经资助过自己的人毫无感激之
情,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痛心。对于那些知恩不报的行为,也引起了人们以及社会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另一方面要勇于跟那些受恩者说“不”,没有人有义务对那些心灵麻木、感情自私、不懂回报的人理所当然的付出。
“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字样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
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发射出自身的温暖,也
不配得到别人的爱。”人应该学会关爱,学会感恩,这样才会赢得更多的爱,才会让自
己生活在充满温情的世界中。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结草衔环,动物尚且如此感恩多情,何况万物之精华的人类呢?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知晓“饮水之源,知恩图报”的民族,从韩信的“受人一饭,终生不忘”到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无一不溢满着赤诚的感激之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底下都有感恩的因子存在,只是在平时的教育当中我们忽略了,没有触动,没有挖掘,而导致现在的学生
心灵残缺,造成学生情感荒芜、不懂感恩。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
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感恩缺失而导致的自私冷漠的个性不仅影响到个人生活态度和人
际关系,而且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青少年的冷
漠,国人回馈社会意识淡薄,已愈来愈引起人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反思道德教育中感恩
教的缺失。2005年党中央下达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及同年秋季,上海市教委推出第3版《中学生守则》,首次把“学会感恩”写进了中学生守
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把感恩教育列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中学生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和长者”,“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
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感恩教育从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开始,让每个中学生都学会感激,懂得感恩,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它不但对中学生人格的完善、家庭的和美,甚至
对社会的和谐,都是大有裨益的,值得大力提倡。事实上,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我们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中都不乏“感恩”的内容。在以往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我们更多地注重了意识形态的教育,更多地培养中学生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弱化了“感恩教育”。
在今天,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必须提到日程上来。语文课程与感恩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感恩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课中有大量的充满感恩意识作品,它们以高尚健康的心灵去影响和规范学生,向孩子展现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捕捉、挖掘、拓展这些素材,通过具体的课文,在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适时、适度、得体地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化,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通过学科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美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品德修养,完善他们的人格,这是作为语文老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恩教育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渗透式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开发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期待有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投入到这个研究领域。
所谓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 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感恩教育,就是要重新唤醒人们知恩、感恩、报恩的美好人性。有了感恩之心,就会尊重生命、善待他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生活之源也会得到更好滋润,人的生命质量也能够得到提升,而这一切,也有利于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的健全的主体人格的构建,树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进而营造和谐社会。
语文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和语 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活动。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感恩是人 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有深远的影响。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弘扬人文精神,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感恩教育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 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 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语文一直与感恩教育相连,不仅因为语文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 感恩内容,更因为语文教学开放灵动的教学过程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契机。感恩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主体性。感恩教育的主体性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其作用,这
是感恩教育取得成果的前提条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规律,确立其主体地 位,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主动地知恩、识恩、感恩,从而发自内心地以实际行动 报恩。可以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主体教育。
2、道德性。所谓感恩教育的道德性,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感恩教育适用于
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道德教育。任何人均是道德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 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感恩教育也就是道 德教育,我们通过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高尚的道德。
3、体验性。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体验。因此,就主要
倾向说,情感教育是体验教育。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才 能获得对道德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的体悟。从心理机制上看,当主体有了某种良好的 情感体验,他就会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引起这种体验的条件,也就不断的用自己的行为去创造满足幸福感、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等情感条件。学生在感恩教育中通过亲身感受,培养他们热爱父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最终实现道德发展的知情行的合一。
4、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感恩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大语文发展观也主 张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主动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办报、演讲等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提 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育活动。
当前感恩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局限从1979年到2011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关于感恩、感恩教育的文章共326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篇;从1976到2011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感恩、感恩教育共有217篇文章,而有关语文学科中的感恩教育的文章有十多篇。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教育界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关于感恩的一般理论论述,包括感恩、感恩教育的涵义、感恩与道德的关系,感恩教育价值等。第二,对初中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以及提出培养感恩意识的一些方法。第三,各地开展的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情况。第四、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这些与研究文章主要是从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进行探讨。它们大多分析了现在学生们的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与原因,指出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对感恩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些可以让我们了解当前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常用的方式方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经验。
我们也发现对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存在一些的薄弱地方,主要有:第一,感恩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感恩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全面,缺乏对这方面观点的提炼,缺乏这方面的专著。第二,在这些资料中,多把重点放在对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念理解上,而对感恩教育的本质挖掘较少。在阐述初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时,没有对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第三,他们大多从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或心理学的角度对感恩教育的内涵、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都对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索,虽然途径之一是通过课堂进行,在学科中渗透,但是都是比较表层的提及,未能结合当前新课改的理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来做深入的探讨;即使有个别是就语文学科进行探讨的,也是比较表层,且结合的教材是小学教材,对象是小学的学生,文中大多是从文本、情感体验的角度阐述,在口语交际、写作以及实践探究活动方面研究的很少。对初中生该如何结合文本,在阅读、写作、口语训练、以及生活实践中进行感恩教育,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文章进行深入论述。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专著,还没有发现。在硕士论文中,也还没发现这方面的论文。
因此将感恩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育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1、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需要加强感恩教育,2、感恩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3、感恩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4感恩教育可以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健全学生人格。
目前,社会上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人少了,那种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行为日渐稀
少,这与我们缺乏感恩教育不无关系。人必须要有感激之心,假如人人都把来自于他人的帮助视之为一种“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话,缺乏“投桃报李”、“结草衔环”之
心,那么这只能使社会逐渐冷漠,善良之心更加远离。因此,在对美好和谐的社会心存期 盼之时,需要倡导一种感恩之心的树立,不断加强感恩教育。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 怀感恩之心,并付诸感恩行动,才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善良的生态。在这种生态氛围熏 陶滋养下,我们才能期待社会整体爱心环境的形成,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蕴涵有丰富的传统美德,感恩文化,语文教育不光要提高学生感悟知识的能 力,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孝敬长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也是作为“人”拥有的最基本的品德的素养。将“感恩”教育巧妙地融于语文教 学,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一个懂得感恩 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作为肩负传承传统美德重任的语文工作者,有责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用我们的爱心、耐心,浇灌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最后,我用一首歌词结束本文“感谢明月照亮了天空,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谢春 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感谢生活赠友谊爱情,感谢 苍穹藏理想幻梦,感谢时光常留永恒公正。感谢收获,感谢和平,感谢一切一切的所有”。
第四篇: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
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
近年来,学校和老师补课一事骂声不绝于耳,各地教育也做了工作,被电视曝光的,被报纸批评的,被处分的老师和学校也大有人在,可补课之风不但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且“多样,内容含蓄”。这究竟是原因的?补课的都有哪些?而补课后的又是如何?带着问题,近两周的见习,对中学的学生了的调查。
一、学生为要补课?
教育主管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减轻学生负担,三令五申禁止占用学生课余给学生补课,可为呈越演越烈之势呢?
1、教育体制的“产物”。倡导素质教育,但惟“分”论英雄的事实,而整个社会仍在为学校排名次,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一所学办学质量,我国的招生,入学,就业体系,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别,使家长孩子不“享受”在上高中时因差一分而掏6000元钱的“待遇”,或者在将来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选择了平时花“小钱”,给孩子补课,打“预防针”。
2、家长的“安慰剂”。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之间的竞争随之加剧,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正说明应试教育的并未从。家长们不会空喊口号,“考入高中,上了名牌大学”才是硬道理。迫于此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补课,暂且不看结果如何,起码能从心理上安慰,这是在给孩子“充电”啊!
3、学生的“镇定剂”。学生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班级排名下降,产生焦虑急躁自卑等心理。于是上课外补习班,或是请家教,结果成绩,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镇定。须知,学生在过渡时期成绩一时跟不上,自身的努力,学习方法,都可以赶上。
4、老师的“新产业”。老师故意在的学校课堂对讲课的内容保留,将精髓留在“私塾”上讲,老师甚至故意在补课中向学生楼考试题,迫使学生加入补课的队伍,显然,教师是将补课“创收”的“新产业”。老师可以开设补习班,月赚到上万元,这与每个月XX多元的工资相比,真令“误人子弟之士”动心啊!
二、补课是以怎样的的?
明令禁止学校双休日,寒暑假等给学生补课,那么学生是以怎样的补课的呢?
1、学校设“新班”。学校能使的补课名正言顺,不与政策唱反调,而开设课外班。说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而所谓的班只是提前讲新课。参加的同学到课堂上老师的进度是按班的。没参加自然就跟不上了。也得“自愿”的去参加了。
2、老师开“私塾”。在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开不可少了。然而老师家里的“私塾”式的补课却多了起来。在调查中,100的学生或多或少参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择在假期、周末或每天放学后,补课地点多是在老师家里或历史租借的房间,不可多是毕业班学生。
3、家长请家教。家长工作关系,充足的来照顾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独立的作业。于是就请高小的大学生在周六、周日或每天孩子放学后到家里,为孩子辅导。在调查中,78的孩子都请过家教或正在请家教,且高年级学生占大多数。以英语、数学为主。
三、补课后的结果如何?
家庭花了的钱,学生花了的来补课,那补课的结果如何呢?
1、学生的依赖强了。不少学生尝试过请老师或上补课班的“甜”后,容易产生心理,要和家长找老师补课,以自信和上课时的轻松感。一名同学在谈到不可的好处时说:“可以学到课堂上学的东西。有补课即使上课走神了也不用怕。有时不开心不想听课,有补课垫底就不听。”
2、家庭的负担重了。补课不但了学生是学习负担,也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调查中到,各校老师一对一补课,每节课都要100元。几个学生一起补,起码要50元一节课。一学期下来也要几钱元钱。这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是有。
3、老师的腰包鼓了。老师补课,经济收入如股市“熊去牛来,”全线飘红,买电梯房、开轿车、甚至买上一套价值不菲的商品房当作“补课基地”、“课外产业”从此了良性循环。
四.如何看待当前风行的补课?
学生要求补课,希望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技能,这似乎是再不过的了。但明白事情都有两面性,而要衡量其本身的价值,这就要看是利大弊大。
自古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说,反观现在的老师的,不免让人寒心。在的课堂上把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学生,而留一手于课外的“私塾”。可见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串道收业截获”,至此,我想起来了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句话:在每年月日人们庆祝教师节之时,老师们又反思误人子弟又一年。
任何事情都有其发展的规律,一切不切,与规律背道而驰的做法,不科学的,只会落得害人害己害。仔细算一下,现在学生早晨六点半从家走,下午五点半左右到家,有补课,又要上到晚上八九点钟,回到家后还有学作业和课外补习班的作业需要两三个小时,而的睡眠六个小时左右。中学生来说,这是违背其发展规律的,不管是生理心理,这是的学生自我安排的少了,自主性减弱,而依赖性,有一天让独立的走向社会,能否挑起的那一份担子,承担起的那一份责任。这很值得去思考。
补课的背后事师德的沦丧和违背规律的发展,我不敢说这是不的,但我肯定这是亚的。而如何解决,则需要,舆论媒体,社会各界各自的职能,各自职权,互相,面对,本人学识所限,一一俱谈。恳切人士予以指教。
第五篇:初中生励志教育
初中生励志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 励志教育 内因
参考文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当今教学现状
从教20多年来,感受到学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多年以前,升初中都要选拨,因此,成绩不好,学习习惯很差的都没能进一步到初中学习,相对而言,学生比较听话,守纪。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所有的小学生都要升入初中读完义务教育,一部分小学就学习困难的学生到初中是很难完成学业的。
我原以为,现在的教学很不错,试想一下十多年前如果所有的学生也升入初中,那不更是一个大问题?然而,前些天一个老师给我发来一首词,让我感到现在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非改不可了。词的内容:当年壮志风华茂,血气涌,晨光照。教鞭轻舞自从容,小女如花乖巧。满门桃李,一怀骄傲,常向花间笑。而今教室人喧闹,折寿诞,生烦恼。群魔乱舞„„,只盼离休早。
前些时日,学校整治一些迟到,不带书包的学生,我问其中一个学生:“为何不背书包?”“我又不读书,背来做什么?”“你来学校不读书,你来做什么?”“我来玩,学校人多,好玩?”“那你回家玩,行不?”“你又不敢赶我回家,我要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都知道他要接受义务教育的,我们的义务教育法是深入人心的。我想光是知道完成义务教育是不够的,象他这样完成义务教育与没完成义务教育有什么两样?现在的学生厌学现象已很普遍了。
二.造成此现状的因素
我通过多方了解和思考,我以为造成此现状的因素有以下的几点:
(一)初中生独生子女为多数,不愿吃苦,抗挫折能力不足。
(二)学生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经常与老师对抗,师生关系紧张。
(三)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过努力学习,改变生活环境的源动力已基本消失,即失去了学习的目标。
(四)部分家长只知抓钱,农村父母即出门打工,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学习情况过问较少。
(五)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手段落后,孩子提不起学习兴趣。
(六)现在的初中生缺少适度的压力。
三.我的行动与思考
(一)去年三月去江苏学习考察,有幸在洋思学习了一周,有点小小的收获。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很有学习的价值,这是我很推崇的。
“先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知其不足,知不足而困顿,困顿而求解惑。“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行学前指导,然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辅导,不干扰学生自学。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暴露问题后(老师要尽可能了解中等以下学生的自学情况,这样反馈的信息才最真实、最彻底、最有代表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后教”的主要内容是:教师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得到的共性的问题,“后教”的方法是:“兵教兵”,但是绝对不能就事论事,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提高,由特殊到一般,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一点会一类、学一条会一堆。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由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一般不少于15分钟。这里要说明的是,当堂训练的作业必须分层次设计,内容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必做题是保证基础题和中档题,选做题是较难题,思考题是难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得好,吃得饱。选做题和思考题,当堂完成有困难的学生,也可课后去研究。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时,教师要认真“监考”,确保人人独立、按时完成,否则反馈的信息就不真实,毫无价值。
这种模式的时间安排是:①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左右)②自学指导(2分钟左右)③学生自学(5~8分钟)④检查学生自学效果(5~8分钟左右)⑤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8~10分钟左右)⑥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这种模式很好,根本上解决了教学手段落后的造成初中生厌学因素之一。而背后保障这种模式成功的是洋思人搞的“三清”活动,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就我的思考,“三清”活动又解决了学生缺少适度压力的因素。只有适度的压力才能有最大的动力,因此,我认为这种模式值得一学,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二)洋思教学模式再好,你要学生“先学”,他不学,你“后教”,他不听,你“当堂训练”,他不完成。你搞“三清”,他清不了。因此,我想那还不是最好的。
不久前,到成都树德联合学校考察,真正被此校的“励志教育”思想所震撼了。面对学生的自己写的黑板名言、自立座右铭、跑步时呼喊励志班级口号、所做的励志手操,我想这不就是在为学生找学习目标,为学生找学习的真正源动力吗?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内因就是内在的学习动力,而有了理想就有了内在的学习动力。我国明代有名学者王守仁也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望底乎?教育专家魏书生说: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的希望,也是鼓舞人奋进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激发学习动力的主要途径。树德联合学校的励志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四.我推崇的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我认为作为学生只要做好每天两件事:
1、读一个励志名言、故事。
2、写一段自己的反省。为什么要反省? 荀子曰“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应该靠权威和大道理来施加影响力,而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启发的方式,身体力行地做好垂范。
作为学校要创立励志的环境,开展励志的活动,开设励志的课程。让环境感染人,让活动鼓舞人,让课程教育人。
四川邛崃高何九年制学校
杨兴无
2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