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初中生?继续教育讲稿

时间:2019-05-12 21:3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教育初中生?继续教育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教育初中生?继续教育讲稿》。

第一篇:如何教育初中生?继续教育讲稿

浅谈如何教育初中学生?

培训人:饶怀

培训时间:2012年12月4日星期二

培训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丝棉初中全体教师

第一,认识初中生

(一)初中生的“弱点”

学生知识的实有水准不能与新知识的起点合榫,或教与学彼此摸不着思路。

(二)初中生的“需要”

1、爱和成人关心的需要。对于“心理上的断奶期”的初中生,要从依赖成人抚养教育为主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师、家长)的关爱和关心,得不到成人的爱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担心失去成人的爱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2、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

3、自主和独立的需要。进入少年期的儿童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以为家长和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要求老师在学习上引导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4、求知和学习成就的需要。学习是初中生的主导活动,它的状况如何,会影响其他活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大的需要。

(三)初中生的“变化”

1、更强调竞争。尤其是学习上的竞争。

2、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而出现部分学生厌学现象。

3、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四)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对着干”。

2、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3、猎奇心理——这是一种生理与思想发展不协调的心理。

表现为: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对心中偶像的过分崇拜,对异性的神秘感。

4、报复心理——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5、模仿心理——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如模仿影视剧中打斗、抢劫杀人、谈恋爱等。

(五)优秀初中生的表现

1、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够适当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时间里对一个问题集中注意力。

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作业和进行争论。

4、情绪稳定:经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详,有幽默感,能够适应**常变化,不暴怒。

5、关心集体: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和他人融洽相处,对别人不吹毛求疵。

6、兴趣广泛:对各种学问和活动都感兴趣。像艺术、书法、阅读、数学、体育和社会常识等。

7、坚持性: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并努力完成它。

8、善于口头表达:能使用众多的词汇表达一件事或一个观点。

第二,走进初中生

(一)培养习惯

美国学者萨穆尔?斯达尔说: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所以,有这样一句名言,很有启发性:

首先,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成就我们。

先看不好的习惯:

●不定目标,不想后果。今**有酒今朝醉。不做计划,从不考虑将来。

●重要的事情留待最后去做。其他事情先不管他,且让我玩个够:看电视、聊天、上网、闲逛。大事永远为小事让路。

●放纵自己。不知道约束自己,对自己的生活不负任何责任。

●喜欢怪罪别人。

●遇事总往坏处想。

●不与别人合作。

好的习惯:

●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先定目标后有行动。

●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与别人合作。

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专心致至的习惯。孩子一入学就应养成专心致至的学习习惯,因为只有注意力集中,有关信息才会通过感官进入大脑,学习才有效果。

2、认真细致的习惯。孩子的作业应按一定要求认真完成,包括内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按时完成诸方面。

3、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难易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儿童独立思考。另外,独立思考也是实战的需要。

4、看书读报的习惯。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应该培养孩子从小不满足于教科书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种信息。

认识初中生

(一)初中生的“弱点”

学生知识的实有水准不能与新知识的起点合榫,或教与学彼此摸不着思路。

(二)初中生的“需要”

1、爱和成人关心的需要。对于“心理上的断奶期”的初中生,要从依赖成人抚养教育为主转变为独立从事各项活动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师、家长)的关爱和关心,得不到成人的爱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担心失去成人的爱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2、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

3、自主和独立的需要。进入少年期的儿童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以为家长和老师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要求老师在学习上引导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4、求知和学习成就的需要。学习是初中生的主导活动,它的状况如何,会影响其他活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大的需要。

(三)初中生的“变化”

1、更强调竞争。尤其是学习上的竞争。

2、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而出现部分学生厌学现象。

3、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四)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对着干”。

2、称霸心理——这是一种为了展示自我的变态心理。

3、猎奇心理——这是一种生理与思想发展不协调的心理。

表现为: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对心中偶像的过分崇拜,对异性的神秘感。

4、报复心理——这是虚荣心受到损害后所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5、模仿心理——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如模仿影视剧中打斗、抢劫杀人、谈恋爱等。

(五)优秀初中生的表现

1、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能够适当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时间里对一个问题集中注意力。

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作业和进行争论。

4、情绪稳定:经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详,有幽默感,能够适应**常变化,不暴怒。

5、关心集体: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和他人融洽相处,对别人不吹毛求疵。

6、兴趣广泛:对各种学问和活动都感兴趣。像艺术、书法、阅读、数学、体育和社会常识等。

7、坚持性: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并努力完成它。

8、善于口头表达:能使用众多的词汇表达一件事或一个观点。

认识了初中生的这些特点

(一)初中生的“弱点”

(二)初中生的“需要”

(三)初中生的“变化”

(四)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处理好师生关系,多鼓励、关心、支持他们好的观点,培养学生学习

兴趣。初中生具有可塑性,他们的心理是易改变的,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种状况怎么解决呢?笔者认为要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其次:为子女建立自信心。再次: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好子女的知心朋友。“让子女有出息”是家长永恒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种多样,子女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第二篇:教师继续教育讲稿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2010—2011学

学校:景城小学

时间: 2010 年9月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教师怎样评课

主讲:张秋太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或殴打能够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主讲:张昌林

一、了解后进生的概念并接受赏识层面定义的观念

1、著名教育活动家、教育演讲家欧阳维建对“后进生”的定义:

(1)传统的定义:泛指在某方面有缺陷(如学习、道德表现等),又叫“差生”。定义视角是着眼于现在,是“挑毛病”和“与别人比较”的结果。

(2)赏识的定义:泛指在某方面暂时落后,但有进步的潜力,所以叫“后进生”。定义视角是着眼于未来,是“找光明”和“跟自己比较”的结果。

2、接受赏识层面定义的观念:

赏识教育的观念与教育目的是相符合的。学生来学校是接受教育的,而不是遭受排斥甚至是挤兑的,这就决定我们这些教育者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后进生往好的方向转化,这不仅是对学生本人的负责,也是对班风、校风建设负责的表现,毕竟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差、一个学校管理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后进生的管理。

二、后进生的分类

后进生主要有四类: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准后进生。

已有很多老师对如何提高班级成绩做了很好的论述,其中已包括提高学习差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在此我就谈谈对那些纪律观念不强的学生的管理。

三、转化后进生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种心理准备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两者的心理准备。

1、教师作好坚定的转化心理准备:接受赏识教育就是要端正转化后进生的态度,有了这个正确的态度之后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一转化工作是非常艰巨的。

(1)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

(2)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的情况,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2、强化学生接受老师管理的观念:经常性的明确或暗示老师跟学生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当“好好先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当他们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就会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有的学生很顽固,自以为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愿接受老师的管理,那可以用较为强硬的手段对付,例如陶力同学,他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就在教室坐不住了,又坐在最后一排,经常性的溜出去,就是在教室也是说话、睡觉,我找他谈了很多次,没效果,他还写纸条说他若不想读的话谁也劝不了。但我知道他到现在都不肯离开学校的原因就是他父母希望他读书,而他又较有孝心,不想让父母伤心。最后我实在不能忍下去了,就在有天晚自习他又一次逃课时叫他母亲连夜赶到学校,抓了个正着,并把他的情况都一一告之,第二天他跟我讲:“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不想读书,谁劝我都不行的。”还叫我以后别把他的事告诉他父母,我很生气,就说他其实是个不孝子,还说如果你想自由,那请你父母来跟我签张协议,允许你的放纵。我也表现的很固执,口气很坚定,让他们明白老师管他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使他在潜意识里面接受。对待这种顽固的学生用比他更坚定的态度对待效果会很好。

四、转化的方法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1、激励法。熊先新是个固执、好斗的学生,有些自闭。我通过与他父亲的接触,知道他父亲很爱他,而他也很在乎父亲对他的看法,很想用好的表现引起父亲的重视、回报父亲对他的爱,而他读高中之前学习一直很优异,只是到了高中有些不适应才使得成绩下降,而成绩一下降就很着急,以致恶性循环。我得知这些后就跟他父亲合作,用父爱、小学初中不如他而现在表现、成绩都比他好的的同学激励他,现在他的表现真的很出色,甚至很多同学都感到惊讶。

2、表扬法。人都爱听好话,都喜欢在自己有一定成绩时得到别人的关注、表扬学生还是孩子,尤其爱听老师的表扬。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尽量的满足他们的这种心态。孙孟周以前表现不好,迟到、上课睡觉等,在几次谈话以及其他因素的激励下成绩进步很大,但有一次突然有较大的退步,我问及原因,他说他连续三次考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一次都没表扬他,他就觉得没劲了。可见表扬的作用。

3、反复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不断地做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使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但老师应认识到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正常的,所以你得耐心地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时间观念不强是后进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为了抓好考勤我坚持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都按时到教室。老师都能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到教室,作为学生还有什么借口迟到呢?这对学生是个很好的促动因素,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一种榜样。这样就慢慢的杜绝了迟到现象,他们的时间观念也就强了些,时间观念强了其它事情就好办了。

4、开发家长资源。合理的利用家长资源对于转化后进生很重要。家长的素质也是有高有低的,所以开发家长资源之前要对家长有个了解,有的家长可以很好的与之合作,有的家长只能是作为吓唬学生的力量,没有必要请他亲自来校的。还要注意对家长说的话也要有技巧,很多家长都有种“敝帚自珍”的心理,他的小孩在别人眼里再不好,他也认为是好的,甚至只相信孩子的话而不相信老师的话。所以这里就要注意一个原则:让家长充分相信老师并且在无论情况如何不好、小孩犯了再大的错误时都要使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没有希望的事有谁愿意做呢?坚持认为老师要与家长一同转化孩子而不是打击孩子。如杨进的父亲几次被孩子气得要放弃甚至有一次还叫来孩子的爷爷一起硬要把孩子抓回家不让他再读书,我知道孩子还是想呆在学校读书的,家长也是在气头上才出此下策,还是我多次给他做不能放弃孩子的工作,才走向与我较好的合作的,后来我与该家长、孩子合作的都挺愉快。

5、哄骗法。有人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允许学生可以对老师无礼,却不允许老师对学生无礼,所以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确是无可奈何。成年人有法律可以制裁,学生却没有任何的约束,我们找不到坚强的后盾,若他们执意不听,你能把他们怎样呢?在当班主任的实践中我似乎也有同感。没办法,我只好采用哄骗法了。骗一骗、吓一吓,多少有一点效果,开除什么的我都不讲了,因为吓不到他们,后来我就用一种他们看不见的东西吓他们——档案。我说学校设立教务处、政教处、保卫科有个作用,那就是把好的表现记入档案中也把坏的表现记入档案中,每次张贴出来的红榜白榜上的内容都会一辈子跟着你,这样既激励了表现好的同学也吓到了那些表现不好的同学。例如熊心波性格暴躁爱惹是非,有一次被保卫科记过处分,我就对他讲了上面的话,他后来真的有所改变甚至很主动的当了劳动委员想拿到优秀班干的称号将功补过。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有很多的哄骗他们的办法,相信他们能原谅老师这些善意的谎言的,当然这些话都得有一定的根据,否则会使得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那就不好了,所以一定得拿准了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如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主讲:彭克龙

安全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学校安全及学校文化建设更是被国人所关注!作为一个学校,肩负着千钧重担,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配合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让学校满意,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更让社会满意,形成一个学校安全“场”,谈谈安全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思想重视,出台相应措施,责任到人

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把安全工作看作是一件政治任务来抓,认识到安全工作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树立“安全至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严防死守,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对安全工作要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

2.明确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领导小组的全面负责协调统筹学校师生、财产的安全工作,负责起草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负责召开师生安全工作会议及安全常识培训等工作。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后勤组等,对安全工作进行层层分解,做到时时、处处、事事的安全工作有专人负责,以保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杜绝安全事故。为了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学校增设了安全工作办公室,由校长兼安全工作办公室主任。

3.完善学校各类安全工作责任书。安全工作责任书包括:《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书》、《科任教师安全工作责任书》等。以上责任书的签订,较好地履盖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提高了全校教职工对安全工作的高度认识,做到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二、“防”字当头,多与班主任沟通,及时纠正偏差,防患未然

有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校安全工作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主要还是个“防”字。

1.与班主任多沟通。学校安全工作说到底还要各班主任密切配合才能见成效的,如果没有他们的配合,你就是“三头六臂”也于事无补。因此,为将学生中的安全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或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问题,只有多与班主任沟通,那怕是“小事”或“无事”,某些偏差将就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2.学校的安全当然还包括设施等的硬件安全。对于这些,主要做法是:定期检查、及时更新各项安全设备设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检查的内容包括消防栓、应急灯、灭火器、实验室、食堂、图书室、体育场地、会议室、教室等。做到校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实验室内带有腐蚀性的物品妥善保管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使用。上下楼梯有明确的指示牌和班级学生分流指示。

3.实行安全月报制。每个月至少是每周一小报,每月一总报。将各个时期的安全工作情况及时地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这样便于及时查找问题排除隐患。各班副班长兼任安全信息员,畅通反馈渠道;每月各班要填写并上交安全月报表,力求做到有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安全工作及早布置、安全措施及早落实、安全警钟长鸣。

三、“宣”“讲”并举,从思想上根植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真正的学校安全文化必须根植于大脑,然后内化为外部行为,方能显示其真正的效能。

1.学校安全工作是一种文化。要构建真正的学校安全体系,必须先构建学校安全文化“场”,这就必须从思想上根植安全意识!学校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从环境的布置到实施的添置,从路牌的设置到墙壁的设计,从用电安全到普及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操作方法,从发生火灾险情时的自救到如何应对“不测风云”,从责任的落实到及时的反馈,从有形实体的影响到思想意识的根植„„无一不围绕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进行。这才是安全文化教育的根本!

2.借助外部优势,巩固安全意识。除了学校内部的自身建设外,借助外部优势来巩固安全意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识不惜为一种有效方法。学校每学年要邀请派出所领导作法制讲座,通过电视学习消防知识讲座。班主任介绍交通安全知识。这是巩固安全意识的非常有效的“快捷键”!

3.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施压”,再配合以下一些“构件”,再次巩固安全意只,形成安全文化场的辐射。

――召开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课。由政教处统一印发安全教育材料,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警报等。班主任进行宣讲,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学校还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安全工作。

――认真抓好“安全教育月”的各项工作。根据教育局对安全工作的要求,经常检查消防设施,明确实验室、教室、体育场、各办公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学生签订《学生安全责任状》。主要内容有:不私自游泳,以防溺水事故;不进网吧、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骑摩托车和驾驶其他机动车辆;外出告知父母,不在外住宿;注意饮食卫生以防传染病;注意用电、用水安全,防火防盗等。

――认真做好预防各种疾病工作。积极做好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校园定期进行消毒清洗,防止细菌滋生。

四、家校联系,以辐射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实行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文化的建设并非一个学校所能为,必须依靠全社会共同协作,这里古且不论国家的政策法规,上级教育部门如何督查,只说一说构成社会的家庭与学校安全工作如何地配合,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1.对安全教育工作实行群防群治。定期召开家长会,借机对学生家长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家长认真督促检查子女的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从校内做到校外。

2.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家长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暑假、寒假和国庆长假,学校都致家长一封信,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醒家长注意对子女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子女在假期中的安全。

3.探索安全工作的规律规则。对安全隐患较多的时段加强管理,及时疏导,强化措施。

五、安全工作的主要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能单凭一个学校就能建好,要依靠全社会共同协作,齐心协力。

2.安全工作亟待科学化、现代化。各项安全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当然这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经费。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做到长期的警钟长鸣,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并做好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工作。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作艰苦的努力方能实现!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让英语课堂在互动中撞击火花

主讲:李廷风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和效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师生关系平等民主,课堂氛围富有人文气息。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上来。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学困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稍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勇于质疑、积极创新,使学生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养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品质。

其二,借助于各种不同形式的互动活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英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英语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使学习和活动实现完美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常用的有效互动活动的形式有:头脑风暴(brainstorm)、小组讨论(groupdiscussion)、正反两方辩论(debate)、角色扮演(role play)、值日报告(daily talk)、游戏(games)、两两对话(pair work)、调查报告(survey)、故事复述(story-retelling)、对话表演(dialogue-acting)等。

其三,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若教师忽视学生这一主体,依然以教师的“导”牵引学生的“学”,那么往往造成学生的“学”被教师的“导”所抑制,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中,教师总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在游戏、自学、讨论、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学习的潜能,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交际活动中,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中,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语感;在观察、发现和归纳中,探究并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用英语来完成学习、生活中的任务,促进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教育理念还应体现在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上,促进学生知识容量的增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以人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任何回答,我们都应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美的甚至错误的答案,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也要积极肯定;即便是一时答不出来,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切忌冷嘲热讽。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学生间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存在着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利用和捕捉学生的差异性资源。

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具有较多不确定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思维闪出了许多火花,从而使得整个学习过程的信息十分丰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特别高。这自然是值得高兴的好现象,说明学生已经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参与、主动的学习。但是,在有限的45分钟里,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下,教师不可能不加选择地去点燃所有的火花,因此,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中,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捕捉、判断、处理信息的能力。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面广、积极性高,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不再仅仅围绕教师的教,师生间是可变动的、多向的、多中心的交互和影响关系。在英语课堂语言实践中,学习者面临不熟悉的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进行训练,常担心因出错遭到否定、讥笑。为此,教师要注意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避免出现学生无法开口的局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设符合生活实际而又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触景生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也随之变化。他们对于学习上的机械模仿以及直观讲解的兴趣逐步减弱;性格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逐步建立,理解记忆强于机械记忆。这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生意义性的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多元文化互动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免不了会遇到不清楚、不知道,而学生却知之甚多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他们会从学生的发言、提问中发现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得到启发,最后在解决问题中使自己得到提高。同时,教师的主动性也得到张扬,创造力也得到发展。

个人观点:

英语课堂教学要真正有效的开展起来,要求教师做好如下几点:

(一)、英语教师要注重文化背景

1、英语教师是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

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交流首先是语言的交流,而语言又是以广阔的文化背景为依托。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想教好英语就要对英语这语种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认识,了解不同的地域风情、人文特点及生活习惯,并把这些传播给学生,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文化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出色的文化传播者。

2、英语教师是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一种语言的兴起和传播,除了政治、经济因素以外,还与它的应用和宣传有关。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不能单纯的为了教而教,更应该让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对比,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眼光不能局限于课本和教辅材料,还要广泛涉猎新闻、娱乐等资讯,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教给学生英语知识,起到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二)、英语教师要加强表演水平

1、英语教师要有表演能力

我个人认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当是一位出色的表演家。不但要把自己的英语知识、英语文化通过口来表达,更应该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多种方式去感染学生。例如幽默的笑语,夸张的表情等。这些表演能力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可以加强学生对语境的感受以及对学习氛围的长久记忆。

2、英语教师要善于表演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我认为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更应成为创设意境的表演者。诚如我刚才所说,雷人的语句,不拘一格的动作、表情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幽美的学习意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意境中去学习,才能真正形成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而不只是刻板的面孔,麻木的表情和机械的师生互动,这样才能摒除做秀的外衣而重现真情流露。

(三)、英语教师要注意动静结合

英语课堂要似一部交响曲,时而激扬,时而舒缓。激扬处师生心潮澎湃,舒缓处静心聆听。英语教师要张弛有度,追求卓越,张则人人动口,生生动手,神采飞扬;弛则细听发音,关注细节,精益求精。这时的英语课堂教师是指挥,学生是演奏者,而每一个教学环节则是这部交响曲的一个优美的乐章,这样的英语课堂才能真正演绎出和谐、美妙的课堂之音。

(四)、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景城小学教师培训讲稿

1、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专业知识是本学科的具体知识,是教师从事本学科教学的支撑,是个人素质的内化;专业情意是教师的教学仪表、教学责任心和教学态度,是个人素质的外显;而专业技能是将内化的知识转变为外显的情意的桥梁和纽带,是三环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才能为自己成为优秀的英语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及时获取英语教学的前沿信息

知识在于更新。俗话说的好:毛主席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更何况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英语教师肩负的使命更重,它涉及两种不同文化的不断更新和融合。这使得对相应前沿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我们的英语教师教能加强业务学习,多读专业文章,多了解最新的学科信息,保证自己永远站在知识变革的最前沿。

第三篇:继续教育培训讲稿

时间:2014.12.2 地点:语文组办公室 主讲:杨锦龙

内容:中学语文有效课堂“五课型”教学模式 课时:2课时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因此,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广大语文同仁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其中不乏成功经验。但笔者看来,由于广大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也各有差距,这些方法令不少语文教师如雾里看花,触摸不定。面对这一现实,作为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从区域整体推进课程改革而言,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部分教师的实践认为,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应该立足课型特点,以“学习主体论”“建构性学习论”和“目标教学论”作为理论支撑,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作为教学策略,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精神,灌注到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作文和考点复习等五种基本课型中,使这些理论、策略和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切实转换成语文课堂教学的操作环节,以此调控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把学习权还给学生,不失为一条较好的途径。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

环节:导入新课—目标确定—学生自读—情境创设—讨论探究—课堂小结

导入新课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它在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的导言,是新课进行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新课导入应具有审美性、创作性、情感性、形象性、新颖性、趣味性、目的性、启发性和灵活性。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有情景导入、悬念导入、引趣导入、提问导入、图片导入、角色导入、激励导入和描述导入等等。新课的导入方法很灵活。在选择导入方法设计导语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现有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灵活处理。导入新课是艺术,教师应使教态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使语言成为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板书成为赏析课文的导游图,使激疑能扬起学生思维的风帆,使信息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

目标确定

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关系到语文教学方向的选取,关系到教学内容、原则、途径、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包括语文知识目标、语文能力发展目标和情感价值取向目标。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在深入钻研《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体系,依据“单元提示”“课前导语”“研讨与练习”和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在“导入新课”后就立即提出,最好交与学生讨论,让学生认同。这样,课堂教学的展开就有了可靠的依据,课堂教学的中心就有了明确的主题,既可激起学生新的学习期望,催生他们达到目标的动力,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定向,同时,又避免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为科学评价课堂质量确定了客观依据。学生自读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能力。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提高主要靠语感的增强来实现,要培养良好的语感非靠读书不可,而放声的、动情的、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并品味原汁的语言。学生自读课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自读的形式很多,可以领读、齐读,也可以分组读、分角色读等等,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可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学生自读是进行鉴赏理解的基础,学生对课文没有读熟,千万不要轻易进入鉴赏理解阶段,许多随堂课出现学生问题探究障碍不同程度地与学生对课文生疏有关。学生自读的时间在“目标确定”后当然是一个重点,但除此以外,还应在理解鉴赏阶段穿插进行。

情境创设

现代文阅读教学,在学生自读熟悉课文以后,教师就将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鉴赏理解。这个阶段,从本质上讲就是对教学目标的展开。情境设置就是对教学目标展开的具体形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可以把他转化为问题情境、活动情境、诵读情境、探究情境和训练情境等等。课堂上教师作为主导角色,就像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其职责就在于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出引人入胜并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形式多样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登奇峰,在历经种种奇境后,到达理想的峰巅,自主地对课文鉴赏理解。

讨论探究

阅读教学进入鉴赏理解阶段,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众多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之中,讨论探究是其中最主要的情境之一。这一情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阅读,自主发现向题,自主探究问题的结论,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它是学生在独立阅读基础上进行的集体争辩,能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增强口语交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在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探究学习,成败的关键是讨论题目的提出。好的讨论题目是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认知和生活实际,深入到教材中去,提出的学生困惑而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学生提问,一是教师设问。对这两个来源的问题,前者需要教师在学生中搜集后加以筛选,后者要求教师将问题提到点子上。组织讨论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进行,也可以分组讨论后,再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可以是整堂课的,也可以是与其他教学情境穿插进行的。采取何种形式较为恰当,教师应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目前,部分教师在运用讨论法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运用讨论法组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为学生讨论探究留够必要的时间;2.要由过去注重讨论结论转变到注重讨论过程;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探究切忌“陷阱式”启发诱导;4.讨论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流于形式,以免浪费时间;5.讨论后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尽可能地给更多的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6.要关注学生全员参与。

课堂小结

这是课堂教学的结尾阶段。不少教师对此不够重视,课堂结束随意性大。按照心理学原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到了最后几分钟大脑疲劳已处于临界点,这时,教师若不注意课堂小结的艺术,创造出令学生兴奋的环节,实际等于无端放弃了下课前几分钟的教学时间。长此以往,造成时间浪费是小事,更严重的是将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课堂小结的方式很多,一般常见的有点睛式、发散式、假想式和总结式等。近年,有的老师还创造了活动式、延伸式、迁移式、朗读式、回味式等新颖的结课方式。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要能引起学生大脑兴奋,集中精力完成最后的学习任务,在培养他们善始善终的学习习惯的同时,为后面教学任务的完成做好铺垫。

时间:2014.12.4 地点:语文组办公室 主讲:杨锦龙

内容:中学语文有效课堂“五课型”教学模式 课时:2课时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

环节:熟读课文—自学讨论—教师点拔—练习归纳—背诵积累

熟读课文

文言文由于距今久远,学生对它缺少语感。因此,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时,务必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质量,切忌在导入新课后将课文草草范读一遍就进入字词句串讲。文言文教学宜采用放声朗诵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朗读到诵读,进而美读,使学生读准语句的节奏,读出文言的语感。不达这一程度,不要轻易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自学讨论

作为教材,文言课文的注解向来较详。对课文字词句的教学,大可不必字字句句由教师对号入座式地讲解。为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教师应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对照注释自学字词句,力求学生自解。有些字词句,学生对照注释自解困难,应提倡学生之间讨论解决。

教师点拔

学生自学讨论,可以解决对课文字词句的粗略理解。其中,无疑还会存在部分难点不能解决,部分重点内容不能把握等问题。这个环节,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自学讨论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难点和未能把握的课文重点给以及时点拨,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顿悟效果。

练习归纳

对文言文词汇的意义、用法和句式特点,若采用静态讲解,教师讲得苦,而学生又不易理解且遗忘也快。采用练习形式,在动态训练中归纳梳理,就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得灵活,易于迁移运用。

背诵积累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道出了古典诗文学习的方法,即背诵积累。由于文言文与我们今天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要想尽快掌握这门语言的规律,形成较强的语感,单纯靠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掌握文言文的一些词汇意义、用法和特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背诵相当数量的优美篇段,在头脑中输入并储存一定量的文言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在完成了前面这些环节的教学任务之后,必须加强学生背诵积累的指导督促。舍此,文言文的教学就是漂浮的,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就无生根的可能。

时间:2014.12.9 地点:语文组办公室 主讲:杨锦龙

内容:中学语文有效课堂“五课型”教学模式 课时:2课时

三、诗歌鉴赏教学

环节:导语,走进诗歌—朗读,感悟诗情—咀嚼,品味语言—想象,领略诗境—赏读,研析技法—背诵,内化积累

导语,走进诗歌

诗歌欣赏需要心灵的参与,而生动富有激情的导语,则可以唤醒学生那浮躁心灵下沉睡的情感,让他们静下心来进入诗人所设置的情境。优美的导语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诗歌导语设计的角度很多,可以从背景导入,知人论世;可以围绕意象,形象导入;可以图片展示,感染情绪;可以设置音乐背景,朗诵导入。除这些外,诗歌教学还可以联系旧知导入、比较导入、设置悬疑导入、技巧导入、激发学生探索导入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一开课就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诗歌的殿堂之中。

朗读,感悟诗情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以朗读为突破口,就能较好地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诗歌具有独特的意韵和节奏,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爱好,所以,朗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介绍完作者之后,诗歌教学的课堂就应以学生自由朗读、个人朗读、教师示范、集体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力自由感受诗歌的优美韵味。

咀嚼,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是进行诗歌赏析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诗歌的语言,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对其判断、评价和鉴赏。品味语言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和表达技巧品析等方面进行。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语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考查的重点往往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表达技巧品析主要从语言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两者入手,语言表达方式有抒情、叙述、描写、议论等,修辞手法有比喻、双关、借代、比拟、对比、夸张、用典、倒装、叠词和互文等。

想象,领略诗境

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品读意境,要善于在客体描写的对象中知入知出,要领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置身诗境: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并沉浸其中,与诗人产生共鸣,得到审美享受。缘景明情:读者根据在想象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意境,触景生情,去感受、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自己萌发的情感,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领略方法:反复诵读→抓住意象→联想、想象→进入意境→缘景明情。

赏读,研析技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例如白描、比兴、象征、衬托、渲染、抑扬、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运用典故、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借助这些手法,有助于披文入情。诗歌技法的赏读,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懂得所用的表现手法的常用术语,注意引导学生弄清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区别,注意引导学生着眼于诗歌整体或部分产生的效果去把握。

背诵,内化积累

正如培根所言“读诗使人灵秀”,古今有许多名家的成名就是得益于学生时期古诗文的背诵。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记忆、语言、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多背诵古诗文,对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诗歌,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表演背、比赛背、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轮换背、抄写背、听记背、限时背、接龙背、问答背和创设情境背、多种形式综合背等。引导学生背诵诗歌,要注意背诵与自查自悟相结合、背诵与赏析相结合、背诵与运用相结合。

时间:2014.12.12 地点:语文组办公室 主讲:杨锦龙

内容:中学语文有效课堂“五课型”教学模式 课时:2课时

四、作文教学

环节:题目要求—调动积累—范文引路—仿拟提纲—写作实践—点评修改

题目要求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不把作文当成苦差事,教师首先就要把作文题目出好。作为用来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题目,教师既要从作文训练目标出发,更要走进并研究学生生活,将训练目标和学生生活实际二者有机结合。学生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才会感兴趣,大脑皮层才会处于兴奋状态,写作时才会感到轻松愉快,没有压力,既便于目标达成,又可激发并让学生保持作文兴趣。教师出了一个好题目等于作文教学成功了一半。作为作文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题目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构建学生作文的审题策略,明确题目的内涵外延,确定题目对写作内容和方法策略的基本要求。

调动积累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采的,是作文的源泉。可是一到作文时,学生的生活素材都潜沉不见了,以致部分作文只是为了作文而作文,所写内容东拼西凑,文章读来枯燥无味。对此,作文课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调动,它应当成为作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课堂要注意启发学生打开尘封的记忆,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挖掘出自己可以用来完成作文的生活素材。作文课要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学生,作文是生活化的,作文必须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我们只有站在源头上写作,才能写出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文章,从而强化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积累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生活的“多情”人,做生活的“思想”家。

范文引路

“语文教材无非是一批例子。”叶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范文是教学的例子。心理学家对此一语破的:举例,是思维的具体化,是与抽象相反的过程。那么,如何选择范文,为学生作文引路呢?首先要求教师,根据作文目标和作文题目,精选范文,为学生作文提供模本。范文选择大致有三个范围:课文是最好的范例,教材中的课文是首选;报刊时文中的佳作,特别是学生的优秀作品也需重视;课外的名家名作,它们从主题到构思,从素材到创作手法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他们的作品全部就说明应该怎样写”。范文无疑对学生作文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扣作文训练的目标和要求,细读范文。范文对于写作具有模本作用,不能让学生一目十行、随意乱读而不加以指导。阅读范文要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重点部分要细读、精读、反复读。这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的“读文章,用得着一点反复的功夫——嚼一嚼,吃下去,稍微消化消化,再倒出来,仔细嚼一嚼,品一品味道。”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本次作文的目标,引导学生总结文章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材料处理、语言文采等方面的特点,为下一步作文借鉴打好基础。

仿拟提纲

模仿是人的天性,学习新事物,大凡从模仿、借鉴开始,学生学习作文也不例外。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很重视模仿。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张志公先生也说:“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作文教学,在“范文引路”后,教师就应该根据范文的行文框架和具体写法,巧妙地启发学生仿拟作文提纲。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对各自仿拟的作文提纲进行充分的交流,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事实证明,编拟作文提纲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根据作文目标细嚼范文后,仿拟作文提纲既是对范文最好的学习借鉴,又可以达到训练学生清晰地构思作文,养成良好作文习惯的目的。

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的主体是写作者自己,教师的写作指导归根结底只是为写作者创设优良的写作环境,并有效地促使他们在这个环境中主动地进行写作实践。到了这个环节,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根据提纲,独立作文。在写作实践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借鉴范文编拟的作文提纲,只是对范文写法的认同,作文的真正的资源是生活。人的经历不同,组成生活的元素自然就不一样,要充分地鼓励大家用自己的手写出自己真切的生活情感。二是借鉴范文仿拟提纲写作,要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笔者以为在指导利用范文写作时,要从作文教学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培养他们在写作上的创造力,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同中求异的个性。可以引导学生大胆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样思维方式来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例如学完鲁迅的《孔乙己》后,可让学生思考:如果孔乙己中举了,那么他的性格和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形成他们的个性观点。在写作实践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写作时的不同语言风格,对语言有特点的同学及时鼓励、点拨,以此来培养其写作个性。

点评修改

“点评修改”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个环节就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对照本次作文的目标,反思作文的得失,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点评修改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教师示范评改后再由习作者自评自改;可以小组内同学互评互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选择一位同学的作文讨论精改;可以由教师选取具有典型问题的习作全班讨论集体修改,等等。“点评修改”后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平台,由各组推荐宣读优秀作文,并简要谈谈作文和修改的体会。教师组织“点评修改”要注意目标单一,突出重点。一篇作文的好坏涉及许多方面,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等。每次作文,总有明确的目的和写作重点,那么评点修改时就要注意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是否突出这一重点去作批改。一次作文最好一个要求、一个重点,根据作文指导的要求和重点来确定评点修改的重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以逐一解决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样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效果要好得多。

时间:2014.12.16 地点:语文组办公室 主讲:杨锦龙

内容:中学语文有效课堂“五课型”教学模式 课时:2课时

五、考点复习课

环节:做—讲—看—练—评

即在进入一个考点的复习前,将近年该考点的中、高考考题汇编成一套专项练习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环节的作用:一是让学生在没有复习该考点前,有意让他们碰碰壁,从而产生对该考点学习的内在需求,解决学习该考点的内动力;二是通过复习前的专项练习,摸清学生在该考点的现有基础,便于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增强对该考点复习的针对性;三是有了复习前的练习,教师对该考点的复习就可以从问题入手,进入考点分析、知识整合、解题指导和能力训练,避免对该考点相关知识的静态讲述,达到复习教学的动态生成目标;四是调查了解学生在该考点的起点,为检测复习效果提供参照依据。

这个环节就是在“做”的基础上,教师对该考点的讲述点拨。要针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讲相关知识,讲题型特点,讲思维规律,讲解题技巧。对这个环节,要突出一个“精”字,讲究一语到位。这要求复习中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前后知识的联系,切忌孤立对待知识和方法。要讲到位,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提示如何想,怎样做,讲“来龙去脉”。在 “讲”的过程中,揭示解题的通性通法,使学生一语顿悟,豁然开朗。

在“讲”以后,应该留给学生一个自由看书的空间。这有利于学生反刍内化该考点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方法。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要交给学生反思的方法,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这个环节结束时,要组织学生交流看书的收获和体会。提出这一要求,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看书的效率,又可以反馈学生看书的实际效果。

讲练结合是语文复习课的一大原则,任何能力的形成离开“练”都只是一句空话。要“练”好,必须选题精,练得法。选题的原则是: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选时要做到“百里挑一”,练时应做到“以一当百”。在此原则指导下,突出重点,夯实“双基”。对资料的使用,切忌一套资料做到底,应立足学情,适时增减调换,该选时就要精选,该改时就得改动,不能被资料牵着走,要能动地使用资料。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就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选编习题,就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点以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解题实践中,弥补不足;在辨析中,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评 练后“评”是完成复习课任务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许多老师在试卷评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评讲课应该坚持规律性(明确题型特点和考试方向)、针对性(做好问题分析)、拓展性(能举一反三)和主体性(废除教师一言堂)这四项原则。评讲课要取得好的效果,除坚持这四项原则以外,还应突出做好以下三点:一是照顾一般,突出重点。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细致地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重点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只有评讲前做到心中有数,评讲时才会有的放矢。二是贵在方法,重在思维。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语文复习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解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找到最简与最佳的解法。三是分类化解,集中讲评。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集中讲评,形同质异的题集中讲评,形似质异的题集中讲评,以便对比分析,增强评讲效果。

第四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过去有首歌这样唱道:“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不明白。你不知道她为什么掉眼泪,也不知道她为什么笑开怀……”其实,何止女孩子的心思你猜不明白,男孩子的心思我们也猜不明白。我们这些老师经常纳闷:现在的孩子们怎么了,怎么跟他们沟通就这么难呢?是啊,思想教育就是沟通的艺术,而了解是沟通的基础。我们当老师的,要想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通过学习,少年期的心理有如下特征:

一. 少年时的三大生理变化

从生理上讲,少年期有三大生理变化:

1.性机能发育成熟。

——一方面它刺激了学生成熟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异性交往和性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2.身体外形发育成熟。

体态的突变使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

3.体内机能迅速成熟。

体内机能迅速健全,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成熟,为少年期学生心理的逐渐成熟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二,少年时的三个心理过渡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少年阶段处于人生过渡阶段,即从童年向青年过渡、从幼稚向成熟过渡、从不定型向定型过渡的时期,过渡性是这一时期的根本心理特征。我们概括为三大心理过渡:

1.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

这时的孩子,随着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的心理开始逐渐由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变,他们开始逐渐摆脱对大人的以来,独立性倾向日益明显。小到日常琐事,大到对个人前途、家庭和社会上的重大事情,他们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他们需要表明自己的意愿和见解。这时的他们最反对大人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而愿意像对待大人一样以平等心态对待他们。这时,不仅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了,对书本上的结论、报纸电视上的某些报道也不随便相信了,他们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世界。有时还故意的跟父母不一致,你说东他偏说西,你让打狗他偏撵鸡。这到不是最父母不敬,而是他们向独立性过渡的表现。

2.从“自我朦胧”向“自知之明”过渡

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里,敞开着一扇窗户。从这扇窗户里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在认识外面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比认识外面世界还要难。“我是谁?”这个问题可能在我们的脑海里盘桓一生。我们呢,把这个问题称做“自我评价”。

与童年期相比,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由“自我朦胧”向“自知之明”过渡。在幼年时候,儿童对自己的认识是很朦胧的,成年以后才逐渐有了一些“自知之明”,当然即使是成年人,这种“自知之明”也是程度不同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很充分,正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

3.从幼稚向成熟过渡

六一儿童节前,有朋友给我一条短信:

三只小蝌蚪到饭店吃饭,当服务员为隔壁桌端上一盘红烧牛蛙的时候,小蝌蚪们抱头痛哭。边流泪边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预祝六一儿童节快乐!

一是认识从好奇性向探究性发展。

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已经不再满足于大人对他的一般性回答,而是逐渐升华为对事物的深入探究,并伴有钻研性(积极方面)和冒险性(消极方面)的实际行动。

二是行为由模仿性向创造性发展。

不满足重复别人的动作而喜欢新异刺激,好标新立异,不愿意墨守成规。

三是生活愿望由空想向理想发展。

对自己长大了要做什么事、做什么人的志向不再是无根据的空想,而是开始接近或切合实际了。

四是交友由自发性向选择性发展。

交朋友开始注重从爱好、兴趣、理想上加以选择了,而且学习成绩的好坏也成了交友的条件了。

五是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发展。

大脑的功能开始从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很快转到第二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能够领会和掌握更多的抽象概念,能够理解一般事物的规律性及因果关系,并能够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

三.少年时的三大心理矛盾

1.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

这种渴求独立和现实依赖的矛盾,使学生的心理上经常产生冲突、混乱和不安。为了消除这种矛盾冲突或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他们常常以孩子气的行为方式对抗父母或者成人,以显示自己不再是孩子了。对父母的批评和责备,不管对不对,都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反抗情绪;故意与父母或老师唱反调;不理会大人的劝导,不撞南墙不回头。他们的反抗,也可能是以潜在的形式出现,如对父母在生活上和教育上的安排,采取不关心、不表态、无所谓的态度。

初中生做起事来,大人不象大人,孩子不象孩子,但不管怎么样,他们有一个目标,就是总想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再也不是父母和老师的乖宝宝了。为了拥有这种独立感和成人感,他们会不惜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中生,包括未来的整个青春阶段,很多人做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众不同,为了让老师和父母生气,也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们的存在。

2.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

心理闭锁:学生进入少年期以后,尽管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但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露却开始失去了儿童的直爽、天真和单纯。他们不再像儿童那样经常向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老师就更别想了),开始变得内向、闭锁起来。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还依赖父母,学习上还依赖老师,但他们倾吐心事的对象已经不是父母和老师了,他们这时的偶像是周杰伦或者李宇春,可惜这些偶像不在身边,远水不解近渴,不能作为倾吐对象。于是他们倾吐知心话的对象转向了周围的同伴。而且他们往往感觉,这些同龄人比父母和老师更知心,更铁。在学生进入少年期以后,就希望有自己单独居住的房间,希望有自己单独用的写字台、书橱或箱子,不愿意父母随便挪动自己的东西,还把自己的抽屉加锁。

少年的这一心理矛盾及其行为特点,如果不能被父母和老师理解,不能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处理,便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误解和感情上的隔阂,进而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生活和社会适应。一些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例如抑郁和焦虑,就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矛盾有重要关系。

3.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1]少年时期性生理的迅速发育。

[2]性心理的巨大变化:

由于学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够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他们的性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对性生理的变化,他们在感到兴趣和好奇的同时,也感到不安、害羞,甚至产生恐惧和不知所措的心理。

第五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讲稿

黄羊镇广场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讲稿

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案例1:一个“社交恐怖症”的孩子

小张是名初中生,性格内向。上初一时,由于爱斜着眼睛看同一排的女生,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座位被教师调换后,仍无法改变这种行为,后来连男生也不愿意坐在他旁边了。从此他便认为世上最难打交道的是人,十分害怕与人交往。老师说,每次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他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他说“要我上台发言,还不如把我杀了。”。小张显然是得了社交恐怖症。案例2:一个“考试焦虑症”的孩子

“我现在一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小莉从小成绩优异,可进入初三后,成绩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点高中,因此她一直都在菪我加压的情绪下紧张学习。总复习开始后,她每次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数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她说:“我觉得自己无颜面对父母,还不如死了算了。”

案例反映了在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根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实验课题组”对近万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后发现,约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说明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3分钟)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2-3分钟)

1、对“健康”的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的新概念已突破了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局限,健康包括了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其中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则属于心理健康范畴,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主要部分。

2、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可理解为:①无心理疾病(没有心理障碍),无心理或行为异常情形。②具有积极心理状态,即指人们能经常保持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努力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发展状态。(例子:从沙漠中走出来的两个人,突然得到一瓶水-----)

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 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3分钟)

(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具有良好的适应力,具有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生活和工作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自然、社会环境保持正常的接触;

5、具有完整的与和谐的人格特征;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必要时能作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要能恰如其分地给予满足。

(二)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张声远提出心理健康的三条标准:(这三条既简约又易掌握)

1、正确认识自己(自知)。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各方面有一个符合自己本来面目的系统了解;能对自己的能力等方面作出恰当的评价。

2、阅纳自己(自爱)。就是自己对自己不但要充分地了解、正确地认识,而且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接受,喜欢自己,高兴我是我自己,心甘情愿地成为我自己,而不是成为别的什么人;

3、控制自己(自制和自律)。就是要清晰地感到自己的行动和生命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而且要控制得更好。

(三)贫困山区初中学生的健康心理的标准:

1、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幸福感;

2、学习上刻苦、自觉,能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3、关心集体、愿与同学交流交往;

4、热爱劳动,能帮助父母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

5、遵守社会公德,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6、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自觉帮助他人;

7、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三、贫困山区初中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简介

2分钟)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是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从小学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造成了一定的不健康心理,主要有以下表现:

自私任性:当前有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严重,顶撞父母,不孝敬长辈,在学校里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贪玩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是影响我县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许多学校的后进生比例在30-50之间----)自卑孤僻:有的学生由于生理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尤其不愿与 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是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

骄傲自负: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好,或是长期担任班干部,或是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或是自恃父母有钱有权而骄蛮无理等。进入中学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的成绩和外在的条件,不习惯中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又没有继续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他们就产生失落、怨恨心理,总认为自己“失宠”被“冷落”没有人“关心”等。

贪图享受:现在的农村生活好过了,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宠爱有加,不愿让孩子吃一点苦,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苦、生活上讲究吃穿、抗挫能力差。

过分依赖: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遇到难题就等老师讲解,考不好就闹情绪;生活上自理能力差,总觉得寄宿生生活很苦,很想回家,这部分学生往往容易造成流生。

虚荣妒忌: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无法正确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对比自己强的同学、对被老师表扬的同学总是心存忌妒。

盲目从众:有些学生看到有“没有读完初中就去打工”,总认为这样可以“既可为父母减轻经济压力,也可逃脱学习上的困难”,于是中途纷纷辍学去随打工潮;有些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总认为“别人可以抄作业,我也可以抄”、“你敢抽烟、我也敢”,“上网”、“追星”等。

漠视“生命可贵”:

另外,由于农村中学还不够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例如一味抓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孩子与父母、老师缺少沟通等,农村学生的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不容乐观。

四、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班主任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之一,应该是三种角色的集合: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班主任如何恰到好处地扮演每种角色,做到解决什么样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正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应该认真考虑并且解决的问题。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案例研究。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下面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途径和方法。

(一)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自身的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

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 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

如果班主任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否则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2、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①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

②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

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如:每期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开辟一个栏目----“奇思异想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把它贴在“奇思异想角”里,然后动员全班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每周评出最佳解答员。

这一过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经常在这一小小的板块闪现。

3、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这种班会也被称为 班会心理课。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

召开班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但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揭露学生隐私,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

4、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心理层次的分析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的问题,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就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就行了,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慢慢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发展。

5、将心理学常识讲座引进课堂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最适宜的角色,将心理学常识引进课堂,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积极的意义。

但要注意讲座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把讲座当作学校集体辅导的主要形式,应该用具体实例展开心理学讲座。

总之,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很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方法,从与学生积极“沟通”开始,最好是结合 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上好班会课)来进行。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定的条件,让他去锻炼;给学生设计问题,让他去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去抓住;

给学生设计冲突,让他们去讨论;给学生竞争对手,让他们去竞争;

给学生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出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 自由、民主、开放的原则 注重情感体验的原则

(三)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主要内容

学习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情绪调节与心理保健辅导、自我意识辅导。

(四)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方法

班级辅导活动是学校心理辅导最为重要且广为实施的方法。它类似于学校主题班(队)会,主要是针对学生共通性问题开展的辅导活动,它以班级为实施单位,根据需要可分为若干小组开展同一主题的活动;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采取讨论、表演、训练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达到了解自己、了解环境、使自我和环境相适应的目标。吴增强先生提出心理辅导活动需要的四项基本内容:①确定活动主题;②明确活动目的和要求;③进行理论分析;④提出具体操作步骤等。这使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顺利实施并走向规范。下面分别介绍讲授法、集体讨论、角色扮演、心理训练、自我反省法、心理测练法及作业法等辅导活动的具体方法。

1、讲授法:就是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可能遇到的生理、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的知识,开展系统的讲座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对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能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做出正常的应急行为,并自我调整心理。

2、集体讨论:

以学生成长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为话题,组织讨论,让全班同学充分地发表意见,畅所欲言,通过讨论逐步形成集体的共识。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这种班级形成的共识可以有力地影响集体中的个人观念和行为。(例:解决厌学问题,文明举止的问题―――――)

活动过程一般应有这样几个步骤:①辅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典型材料或故事;②分小组讨论,使同学们能充分发言,谈想法;③全班交流,可采取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谈感受,也可采取辩论方式交流;④教师归纳总结。

3、角色扮演:

(例:一个学生由优逐渐变坏的过程―――,早恋对中学生学习、成长及整个人生发展的影响―――)

也称为心理剧。即根据一定的辅导目的进行的情景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情景的感知与体验,解决心理的疑惑和障碍,并且促使其行为的改进。活动设计的特点在于它的隐蔽性,即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有所收益。在团体辅导中,心理剧是十分重要且有效的辅导方法。辅导教师担负着分派角色和总体协调的职责。首先,辅导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主题,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要帮助学生明确他要解决的问题,辅导教师或辅导教师与学生共同从学生学习、生活中挖掘素材,创设情景,设计出生动有趣的剧本,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分派角色,进行演练。当出现问题时立即中止演出,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启发他们想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如心理剧的不同结尾,然后继续演出。同一个节目可以交换角色进行多项重复。心理剧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并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把活动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4、心理训练

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某些技能而设计的一些训练活动。例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意志力、情绪调节等训练。人的不少技能是后天训练获得的,完全可以通过辅导者精心设计的程序来训练。心理训练一方面要矫正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提高他们某方面的学习技能。另一方面,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心理训练有助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言行一致的行为方式。学校心理训练的方式有三种:

①心理体验:学校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关键在于精心地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使学生从中充分地感受、体验、领悟。如“深呼吸放松法训练”、“肌肉放松法训练”;一般来说“深呼吸放松法训练”适用于考试紧张等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用,“肌肉放松法训练”适用于对付那种长期的、弥漫性的紧张。(见课本72页,教师也可以体验一下)

②自我反省教育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提出任务,主动制定计划,自觉控制自己行为的教育,它是最好的教育。自我反省教育是学生通过反思促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调整的过程,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使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训练。

③实践磨炼:深入生活、生产实践活动,接受实践的考验,学生的多种心理素质将能得到锻炼,并能相互影响,全面综合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5、心理测试法: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等等。学校心理测验一般采用完成心理测验试题来进行。

6、活动产品分析法(作业法):如学生的心理日记、学生作文、图画、手工作品等,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学生的心理特点。

五、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应技巧,针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建议,缓解来访学生的心理紧张和冲突,提高其适应能力,维护和增进来访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程。

(二)心理咨询的原则

保密性原则

尊重信任的原则

预防性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委婉启发原则

具体分析原则

整体性原则

(三)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

1、聆听法

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括耳闻与目睹。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平等相处,热情接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这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听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的鼓励对方讲下去的反应,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讲话。在听对方的讲话时,咨询者自己的情感和体态语言也要与对方相适应。如对方高兴,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去听。

2、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

3、认知调整法

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消除了。这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就是认知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理开导法”,接近于日常的个别思想教育。(案例1:A:看女生,B:想法:此行为见不得人,C:心理障碍的后果:恐惧与他人交往,D:新想法:我喜欢女生是一种正常的行为,E:新结果:不害怕与他人交往了

4、移置法

移置法是指一个人的一种奋斗目标惨遭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如能将其奋斗目标加以转移,从而改变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屡遭失败而作《春秋》,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而刻苦自学等等。如来访者因中考考重点高中落第而痛不欲生,咨询者就可移置其奋斗目标,可以建议其去考普通高中、职高或就业,这样也可以达到上好大学的目标,何必非考上重点高中呢?

5、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为它而无病生起病来。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暗示法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来访者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对增强自信心,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关键是来访者要相信这种暗示,否则收效甚微。(例:看医生时,医生说“――――”,学生有难题做不起时,教师说“―――――”)

6、松驰法

松驰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顺序为几句语言表达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静;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稳、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轻松;⑥我的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以后各国心理学家根据这 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和暗示语,制成录音带让来访者进行松驰。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经过训练后,来访者掌握了这套松驰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驰下来,血压会降低,心率会放慢。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经过,越具体形象越好。运用松驰法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呼吸平稳,入静。此法对因紧张而引起的各种焦虑以及恐慌,尤为有效,还可改善人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这个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使用。

7、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试焦虑,可将引起学生过敏刺激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①考试当天走出家门;②离学校还有100米;③离校还有50米;④离校还有10米;⑤跨进校门;⑥进入走廊;⑦走进教室;⑧入座;⑨考试铃响;⑩拿到试卷。依次做好10张卡片,编好号。系统脱敏时,先拿出第一张卡(考试当天走出家门),想象当时的情景,心理有些紧张,就接着做松驰练习,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后,再拿起这张卡片,如再紧张,再进行放松,直到不紧张了,才做下面一张卡片,依次类推。直到10张卡片都做完了,考试焦虑也就消除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张卡片,不可心急。做后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象考试的情境时不于紧张为止。

8、厌恶法 厌恶法是使外界刺激与来访者的变态行为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条件反射,这主要用于治疗那种有社会危害性的心理障碍,如性变态。咨询者可指导来访者,当自己一有“坏”念头时,就用像皮筋弹痛自己的大拇指,使“坏”念头与手指的疼痛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有“坏”念头,就感到手痛,以此来戒除恶习。这种方法,一定要在来访者本人有克服这个心理障碍的迫切愿望时,才能进行。

9、宣泄法

疏泄法是指将沉郁在人体内的种种不愉快感受,如悲伤的情绪等排出体外的心理过程。疏泄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让其痛哭一场。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哭不仅可以减轻心理的悲痛情绪,还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伤器不起来,可建议他看悲伤的小说或影视节目,帮助他把眼泪排泄出来。二是向知心好友诉说自己的烦恼或悲痛。第三,可向咨询教师或自己的班主任写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

10、领悟法

领悟法又称认知领悟疗法,是中国式的精神分析方法,由钟友彬等创立。钟友彬认为,成年人产生神经症的根源不在现在,而在于幼年时无意识的创伤体验,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各种躯体病痛和灾难、体罚、严重的情绪刺激、剧烈的惊吓等,由此产生的焦虑为初级焦虑。成年人处在困境中或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而产生的焦虑,为次级焦虑。次级焦虑经过心理机制的加工被变成种种神经性的症状,但当事人本身并未意识到。所谓领悟,就是通过当事人对病因的回忆和咨询者的解释,使当事人醒悟到发病的根源,从而治好他的心病。

11、激励法

激励法是指激发一个追求某些既定目标的愿意程度的技术,包括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等因素。咨询者要密切注意来访者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这个闪光点,鼓励它燃烧起来,以挖掘来访者的心理潜能。激励要讲究方法,它要求咨询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明确的目标、诚恳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激发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此法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唤起被激励者的成功经验和对成功的向往,并创造条件让其成功。

12、突破法

心理上的突破法是指人类为创造成功的人生,调整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措施和技术,其目的是建立新的适合自己健康发展的心理机制。例如,一个高考落榜,情趣低落,自认为是一个失败者,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想心甘情愿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咨询教师同他一起讨论,帮他寻找他自身的某些有点和特点,从而克服失败的阴影,寻找出自己人生的一条新路。咨询师也可以例举出古今中外许多成功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并没有考上大学,但靠刻苦自学、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例子。这样学生突破自卑心理,重新获得自信,去争取新成功。这就是突破法。

班主任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之一,应该是三种角色的集合: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班主任如何恰到好处地扮演每种角色,做到解决什么样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正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应该认真考虑并且解决的问题。

保持心理健康的11个方法:

著名心理健康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总结出11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 法。

(1)苦恼时,找你信任的,谈得来的,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郁闷及时倾吐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遇到较大的刺激或遇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状态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转移一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上的创伤抚平。

(3)当情感发生激烈震荡时,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一件你喜欢干的事,如写字、打球、唱歌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5)多替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6)做一件事情要善始善终。面临很多困难时,宜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焦虑,心理压力过大。

(8)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不要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办事,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错的机会。

(9)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10)自己多动手,破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11)制订一个既能使你愉快而又切实可行的调适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希望。

下载如何教育初中生?继续教育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教育初中生?继续教育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教育初中生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如何教育初中生 一、认识初中生 (一)初中生的“弱点” 学生知识的实有水准不能与新知识的起点合榫,或教与学彼此摸不着思路。 (二)初中生的“需要” 1、爱......

    教育讲稿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同学们加入这个新集体,我们带着对幼年生活的美好记忆、怀着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全体师生心......

    初中生感恩教育

    积极寻求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摘要: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

    初中生感恩教育

    把感恩教育应用到初中语文课中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

    初中生教育调查报告 近年来,学校和老师补课一事骂声不绝于耳,各地教育也做了工作,被电视曝光的,被报纸批评的,被处分的老师和学校也大有人在,可补课之风不但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

    初中生励志教育

    初中生励志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 励志教育 内因 参考文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当今教学现状 从教20多年来,感受到学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一轮继续教育学科培训讲稿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小学科学培训讲稿 第一部分2008-02-26 19:15新思想 新观念 新标准新一轮继续教育学科培训讲稿── 小学科学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今天授教育局......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讲稿

    凯里市万潮镇中心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讲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下) 第一节热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学习时间: 2014年10月18日 学习地点: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