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选择的策略(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7:4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选择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选择的策略》。

第一篇:试论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选择的策略

试论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选择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低段 综合性学习内容选择

论文摘要:“如何安排活动”、“选怎样的内容更好”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困扰教师的难点。本文认为,综合性学习内容来源于:语文教材、家校生活、学科融合。虽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三上册才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出现学习内容及方法指导。但只要有丰富的活动内容,综合性学习在低段(1—2年级)即可进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

在实际活动中,我们遇见过许多困难,语文综合性学习看似简单,操作起来有难度,学生茫然无措,教师无从下手。“无内容、选择难”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文认为,综合性学习内容来自:

一、语文教材是主要内容

(一)深挖教材。

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建立起某方面或多方面的联系,可以使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学习某篇课文的前期准备,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点的扩展,或是对某一单元语文知识的深化,或是对一段时间内所学的或全册课文中某个方面知识的延伸。例如,三年级上册《中国的传统节日》专题,学生们搜集了不少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有话可说。可以在班中举办《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推广会》的活动,进行习作训练,将全班的优秀习作整理装订成一本习作集,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汇报。

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的爱多,付出的少,觉得父母对‘我’的所有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经常埋怨家长的种种不是”,结合这种情况,在三年级下册第五组教材中安排《了解父母的爱》,设计系列活动,学习了《妈妈的帐单》等课文后,引导学生们收集关于描写父母之爱的诗词、歌曲、文章、名句等,熟读成诵。举办读书交流会;向父母及长辈了解爸爸妈妈生育“我”、养育“我”的艰辛,进行口语交际;观察父母每天的工作生活情况,体会父母的辛苦;模仿《妈妈的帐单》一文,设计一张“父母的帐单”,与家长一同计算从生育“我”至今,所花销的生活、学习费用,一直到供“我”大学毕业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再算一算父母给我们的爱,又是多少„„至此学生感慨:“父母的爱是无价的、无私的、无限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想想“我”今后该如何对待父母的这份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并主动对父母说几句真心话,写几句肺腑之言。

做足、做透这系列活动,学生不再口是心非地承应老师“我要爱父母”,空洞地承诺“我要怎么怎么做”,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付出。

(二)课前预习。

一些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其实不然。在一年级上册的古诗教学前,就可鼓励学生去寻找更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一同分享《春天的诗会》。一年级下册《识字6》是数量词归类识字课,只有4句话,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幅不同的画面中。语句十分简洁,每句话中又包含了4种事物,其中几种事物是学生少见的,认识事物就成了学好本课的前提。这个问题可以预先解决,让孩子们分组合作在各科教材上找到课文中的事物,理解“一畦、铜号”,区分“海鸥——飞鸟;帆船——军舰;秧苗——稻田”。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响亮的呼声。可一些教师埋头苦干,寻找资料,制作课件,一个个精美的课件成了“道具”,学生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围着展示台团团转。为什么不让他们从唾手可得的材料入手呢?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只有六七岁,但是他们搜集资料的潜力令人吃惊。教师应该放弃“个人秀”,挖掘学生预习收集的潜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小主人。

(三)课堂争论。

教学中常有疑点令同学们争执不休,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它作为研究课题。当教学到“非比寻常”一词时,有学生质疑应该是“菲比寻常”,并振振有词“电视里的广告就是这样说的,还是王菲代言的呢,超市里的可乐罐上也是这么印着的”。现代传媒的“偷梁换柱”,误导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理解。可引导学生课余在超市里和电视节目中、街旁广告牌上„„咬文嚼字,打假!

(四)课后延伸。

综合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延伸,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中。让学生编辑小报、班刊、作文选,都是给学生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学习了《乌鸦喝水》一文,就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编绘连环画;学习了三年级下册的第八组教材,可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中国神话、传说,举办“神话、传说故事会”。

二、家庭学校生活是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耗时多、效率低的状况一直困扰着广大的语文教师。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过分重视教师的教,未能将学生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在语文教学内部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把课堂作为唯一的学习场所,而未能将语言学习放在一个“大语文”的范畴中来,忽视了“生活是‘源’,书本是‘流’”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一次外地访问团来我校交流,我班就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我是小导游员”的主题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学下列内容:搜集图片并给图片写简短的文字说明,或尝试做小导游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名胜,或扮演角色表演,两三个人一组,一位同学当“导游”,访问团老师做“游客”,“导游”根据展示的画面依次介绍景点,“游客”边听边看边向“导游”提问。

丰富的生活是永无止境的大课堂,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库,身边的人、事、物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关于学生使用压岁钱问题,可以设计“喜忧参半的压岁钱”、“使用压岁钱浅谈”、“你对压岁钱知多少”、“打理压岁钱妙计多多”等主题,运用口语交际、编小报、作文展、故事会等形式展开活动。

这些校内、家里的主题系列活动,内容丰富且有层次,满足了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善自我。

三、学科融合是补充内容

挖掘其他课程资源,找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比如《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有一个单元是《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进行了小调查,收集了有关动物的资料图片,可以请学生展示、介绍喜欢的小动物,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展示与提高。

再如《人自然社会》这一课,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分组了解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其间可以走访环保部门,还可以做一些实验,然后组织汇报调查结果,讨论确定治理方案,再以集体或个人的名义给有关部门写信或者写倡议书。除此之外,学生自己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设计宣传标语、成立环境督察小组等。

这样的选题方式,打破了学科界限,融合了语文、自然、社会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信息去分析、归纳,甚至亲自去做实验,体验揣摩,并对实验得到的结论进行讨论、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综合性学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了新领域,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研

究,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只需在语文教材、家校生活、学科融合中合理选择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从小学低段开始。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杨世碧.综合性学习的类型及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2005.1.4.史绍典.“综合性学习”拒绝去语文化.中学语文教学.2006.6.

第二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大力突出“语

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另外在教学建

议、评价建议中也都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专项说明,可见其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中的特殊功

能。怎样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语文课堂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真正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演一演。

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扮演不同角色(如推销员、导游、节目主持人等),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情感投

入。寓教于乐,寓教于玩。

如我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就和学生一起表演了“官绅求饶”的课本剧。我来当“西

门豹”的卫士,听“西门豹”的吩咐,配合“西门豹”的行动。学生成了大人物,教师成了

小人物,孩子们的光荣感随即而来。天性爱表演的学生演得更是入木三分。“官绅”在“西

门豹”的威严责问下,一个个浑身发抖,口吐真言,让周围的“老百姓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课堂心理气氛是那么兴奋,一个个小天才脱颖而出。

著名教师支玉恒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模拟“实话实说”节目的活动。教师做主持人,邀请了五位学生当嘉宾,前两排的学生是现场观众,其余学生则是电

视机前的观众,随时可以拨打热线和现场进行交流。全员调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

对学习的体验。引导学生把书本、伙伴、老师的丰富学习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形成学力、发展个性。

2、读一读,编一编。

教学古诗《敕勒歌》,在古琴曲伴奏下,让学生读读课文,观察图画,发挥想象,编个

《牧羊人在敕勒川下》的故事。在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想象中,学生不难编出“美丽的敕勒

川呀,就在阴山之下。这一天,牧羊人赶着自己的牛羊来到草原上。绿油油的小草,鲜艳艳的野花,牧羊人躺在草原上,像躺在软绵绵的床上。他抬起头望见了湛蓝蓝的天,一直伸向

远方,就像自己家的圆顶棚一样笼罩在田野上”这样优美、动人的情景。在生动有趣的故事

中,学生做了一次心灵的漫游,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想象创新能力,丰富了语

文的内涵,开拓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

据课文语境创编。为课文图画配上一段文字,编广告词、解说词等,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靠我们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

3、读一读,做一做。

设计各种操作性的活动,如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等,将动手操作引入语文学习

活动中。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詹天佑》一文中有关“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这部

分内容时,按照读、画、说、悟四部曲,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和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

如苏教版教材《秋姑娘的信》一课,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园里采集落叶,然后在小组或班

上交流,说说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颜色是怎样的,联系前段时间的观察,说说树叶的颜色

有什么变化。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成落叶标本,剪贴画成书签进行展出,让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课内外衔接

课堂学习要有课外学习的迁移,课外学习要有课堂学习的指引,这样的学习会更明确、更充实。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课内外结合,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综合性学习。

1、依据教材进行课外体验。

如果,语文学习只是在课上纸上谈兵,显然是枯燥的,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可以实践的内容,组织学生到课外去体验。

学习《养花》一课后,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动手种花,观察花的生长情况,并写成观察日记。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养花的乐趣,而且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学习了《落花生》《古井》两课后,可以让学生走访身边像落花生、像乡亲们那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内动力,提高观察能力,发现社会需要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学习了《鸟的天堂》,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聆听美妙的声音,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教材出发进行课后延伸。

课堂具有现实生成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材的深入学习,可能会产生有疑惑、有争议的话题。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问题,继续下去,在课外的广阔空间中让学生得以解决。

如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学生了解到环境、住房与蟋蟀生存的关系,就提出了我们住房布局、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策划了了解我市百姓住房这样一个综合性学习课题,课题题目为《我们的住房》,学生自行分为信息查询组、专业机关采访组、居民调查组、老房调查组和新房调查组,并将自己调查结果以图文两种形式形成调查报告,然后全班交流,并对我市环境与住房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3、围绕教材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益处很多,首先在学习内容上,就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涉及到各个领域。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课外资料和共享资源,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许多能力得到了提高。如查找资料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重组信息的能力等。

在教学《荔枝》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歌颂母亲的名言诗篇,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制作课外阅读卡。课堂上,全班交流,共享资源,为深入理解课文作了很好地铺垫。课后,我又布置了以“歌颂母亲”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的作业,并要求查阅有关编报的方法技巧的知识,做到图文并茂。

三、开展综合性学习优化大语文学习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课外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以外更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自主进行有目的的语文实践,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得到无限制地发展。

1、结合学校活动落实。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如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写喜报、写光荣榜;元旦春节,还可以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班干、队干竞选,可以组织同学搞策划,让同学写自荐书或上台演讲„„

今年,我校开展了传唱、创编新童谣的活动。富有童趣的语言完全把孩子带进了无拘无

束的游戏乐园、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的乐园。课间,在跳皮筋、踢毽子等游戏中,孩子欢快地唱着自己创编的童谣,“跳皮筋、跳皮筋,你跳春眠不觉晓,我跳春风吹又生。你跳风和日丽春光好。我跳桃红柳绿四季青。你跳上下高低平,我跳东西南北中。你跳我跳大家跳,健康成长好开心。”校园里生机勃勃。

2、结合地域文化开展。

《课标》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如本地铜陵长江大桥、王安石读书潭、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金栏千年古木等等,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利用好了都会产生巨大的教育教学成果。上学期我校就组织了一次“文化郊游”活动,目的地是王安石读书潭。出发前,学生查找资料,记笔记;到了目的地,学生歌唱吟诗,凭吊先贤,文化、生活、语文融为一体,学生的文化人格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3、结合兴趣点进行。

如最近中国“神六”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成为中外关注的焦点。我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对此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和条件,自由组合若干学习小组,以“我看‘神六’”为主题撰写一份报告。汇报课上,呈现形式各式各样,有视频、图文兼有的电子幻灯,有图文并茂的图片展览,有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报告文本。

生活中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个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兴奋点和悟出新的道理,教师可以不断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活动情境生成学习目标、生成活动主题、选择能满足学生亲历性学习需要的活动方式,使综合性学习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第三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探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探究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学校马秀祥摘要: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素养、创新、实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实行语文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第一学段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了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为学生搭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平台。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接近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行为的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力显得敏锐,思维显得活跃,记忆力增强,想像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可见,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进行综合性学 1

习的前提。由于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我校有内容丰富的《生物资源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秋天这里是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像蝴蝶般飞满了林间不路,飞满了校园。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细心的孩子总爱拣几片漂亮的叶子夹在书中做书签,放在《生物资源馆》中作标本。此时此刻,发动学生采集各种树叶,召开一个五彩缤纷的赏叶会,那是多么令学生开心的事啊!在这个活动课上,学生可将采集来的树叶进行归类,(有的按颜色归类、有的按形状归类,有的按药用价值归类),将自己的归类内容说给大家听。在介绍树叶名称和树叶归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随机识字的能力,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如认识表示树叶名称的字词:杨树、柳树、松树等生字词,还认识了表示颜色的“黄、绿、红、”等生字词,表示形状的“圆形、线形、针形、椭圆”等词语。把叶子进行归类后,喜欢画画的学生马上想到用树叶贴画,有的学生在画自己喜欢的树叶,有的和同伴一起自制叶片标本„„看到学生向别人展示自己成果时的一张张自豪、喜悦的笑脸,我真开心。这次“赏叶会”真是色彩斑斓、姿态万千、包罗万象,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识字能力、审美、绘画、想像、创造、探究等能力会逐步提高,从而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依据教材,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空间。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主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一些语文课上,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如教学《倔强的贝多芬》《将相和》《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的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同学们利用网络学会了如何学习,怎样学习。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鸽血染红的求救信》一课,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学生积极思维,乐意表达,主动参与,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三、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实践的机会。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英英学古诗》这一课后,我就组织开展一个“我学古诗”活动,帮助学生多了解和熟悉古诗,训练学生用说的方法来表达对诗意理解的能力。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在学生中开展“你对古

典名著知多少”系列活动。让学生推选介绍自己喜欢的好书,以课前收集,口头推介为主要形式,口头与书面表达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说说,讲讲,演演,画画,写写中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言语交往的机会,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促使其顺利完成明确目的的言语交际任务,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言语能力。组织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漫话西游》、《畅游三国城》《漫话水浒》《初探红楼》通过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水平,检验该学段学生是否与人交流的意识,同时,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明白,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是言语交往活动,目的是与人交流,让他们提高语境意识,并能恰当选择、调控自己的言语活动。

四、担当角色,参与表演,使综合性学习“活”起来。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针对综合性学习这一特点,在教学《小乌龟找工作》和《狐假虎威》两篇课文时,均请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这两篇课文的相同点是都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和戴头饰表演。我在指导完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就把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的权利放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为主持人和策划者,带领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商量故事中的每个角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共同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表演最合适,最后小组每人担任角色一次,进行表演,互相评议、取长补短。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把乌龟每一次找不到工作时的样子表演得很逼真,虽然不能像专业演员那样技艺高超,但

是他们演得很投入、很认真,积极性特别高。《狐假虎威》一文的表演,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过程扮演的淋漓尽致。在担当角色、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教育。这堂课学生由读一读→演一演→议一议,自主参与,大胆实践,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内化过程,又是对学生健康完美人格的塑造过程,收到了语文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语文的听、说、读、写活动,它贯穿了语文学习的始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课改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第四篇: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的选择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的选择策略

主题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动的内容就会零散,也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题设计要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应注重诱导启发,讨论协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把这些兴趣和问题提升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为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向。

一、从语文课堂学习中发现主题

语文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学习主题的确立也应紧紧围绕语文课堂来进行。在课堂教学案例中抓住学生的兴趣,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拓展延伸,把学生由教材世界引领进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在观察、画画、拍照、讨论、展示介绍等活动中,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了课内所学词汇和语句,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积累,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

儿童对于自然、社会、人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和追问欲望,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提取学习主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

例如,在生活中,用一次性塑料袋买菜的现象非常普遍,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可能熟视无睹的现象,我设计了《关注“菜篮子” 》的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调查,观察有多少人买菜用篮子,多少人用一次性塑料袋,大概统计了一下一个菜市场一天要用掉多少塑料袋。接下来,采访父母长辈,了解过去买菜用什么。然后,再去查阅资料,了解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及其危害。通过调查,学生了解到这种塑料袋埋在地下几年、几十年都不能腐烂掉,对环境构成了严重污染。孩子们再也坐不住了,围绕“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活动主题,学生协商确立了活动计划:

1、发倡议。写出有号召力、感染力的倡议书。

2、搞宣传。向自己的家人、邻居进行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学习怎样表达,怎样说服别人。

3、做菜篮子。自己寻找环保材料动手制作菜篮子。

4、送菜篮子。把自己做的菜篮子送给爸爸妈妈。

5、说感受。把活动过程、活动体会写成作文,进行交流。在这个活动中,不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培养了孩子的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从学科整合中提炼主题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学习,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学科沟通,让学生汲取多方面的营养,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可以通过各个学科。在引导学生确立学习主题时,要根据语语言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有效地沟通各学科,在学科整合中确定主题。阳春三月,教师可以围绕“我爱春天”这个主题,这个主题离我们农村小学生很近,我们可按学科性质,老师分别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语文课,老师编排一系列歌颂春天的诗歌、短文,让学生欣赏,如:古诗《春》、《春晓》,儿歌《春雨》、《小燕子》、《春天来了》,短文《笋芽儿》等;音乐课,老师教大家唱歌颂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滴沥沥》;美术课,老师带大家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画春景;体育课,老师让大家踏着春的旋律放风筝;自然课,老师给大家解释春天的一些自然现象;数学课,老师编写有关春天的应用题;中队主题会,老师让孩子们说春天、画春天、写春天、唱春天、舞春天、颂春天。在孩子们惊喜的眼中,春无处不在,春生机勃勃,春是那样的美好。

四、从地方文化中开掘主题

地方文化包含了节日庆典、民间工艺、民间习俗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要引导学生关心当地的文化生活。例如去年我布置的一个假期实践活动主题“关于过年的风俗与习惯”,学生通过假期里一年一度的春节,利用多种途径收集了很多关于过年的风俗、习惯、传说;开学之后,他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和整理,通过广泛的交流活动,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了生动有趣的小短文,还自己动手制作了过年所需的“对联、剪纸、灯笼”,并绘制了书画作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制作作品,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我有很多惊奇的发现,对一些平时不爱说话,一些有惰性的孩子,他们都非常有兴趣的“动起来”。当然,这个活动也可算是一个大“工程”,作为农村小学教师,要把它做好很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我想会很快收到好的效果的。

总之,小语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主题的选择巧妙地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去感悟、去发现、去操作、去创造,使文本内容逐步内化成学生内心的真切感受,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开展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第五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它较之以往的语文教学改革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作用”,以下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实践;自主;多元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介绍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它是一种既能体现小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它更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它的内容选择范围宽泛、灵活,以直接经验为主。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一)自主性、自主性性和开放性。

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突出特征。表现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维,动口表达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在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学生活动的内容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学科性和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不同于一般的活动课,它以学习语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形成语言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听 1

说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和对象,并将这些内容和对象加以整合,综合性的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是由语文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要把语文活动课和一般活动课区别开来,强化语文活动课语言文字的训练功能。在活动中进行语言交际训练,这是语文活动课的主线。

(三)学生是主体。

学生自身的活动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在综合性学习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该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活动、自我教育,从而发展特长,培养个性。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活动是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但是,活动本身只是手段,语文活动课重视活动形式的完美,更追求活动目标的落实。综合性学习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积极参与,从被动到主动

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语文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确立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用一种积极参加、自觉成长的态度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我们可采取以下方式变学生参与活动被动型为主动型,增强活动实效。

1.主题讨论法。确定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广泛的研讨、辩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思想产生碰撞,产生情感共鸣,深化认识,拓展知识,开发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2.情境设计法。设计一个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例如编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搜集、运用资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社会调查法。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社会的大家庭中汲取更多书本中所不易觉察的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见闻。

(二)从单一到多元

语文综合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可以孤立地成为活动的载体,要求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出发,从单一的个体到多元化。为了避免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我们应尽一切可能实现活动形式多元化,增强活动实效性。

1.组织比赛。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比如,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各种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意识。

2.团队活动。组成各种兴趣小组,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教学内容。如,朗诵小组、小小文学社、阅读角等。

3.自主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沙龙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各种问题,在知识的扩充、思想的碰撞中开阔视野,明辨是非,求同存异,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形成综合能力。

4.亲身体验。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心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等,在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的过程中,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在拓展课内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形成综合能力。

(三)从封闭到开放

语文实践活动必须是开放的活动,而活动的载体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实践活动的阵地必须从校内拓展延伸到校外,开辟更广阔的语文实践活动空间。

1.利用现有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宣传栏、学习成果展示台以及大众传媒等现有的活动载体,强化学生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和拓展、升华。

2.扩充语文实践活动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社会教育资源,如,烈士林园、博物馆、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积累,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工厂、社区,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山林农场,面向社会,融入大自然,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新知识,开阔视野,积累素材,从而形成综合学习能力。

最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形式不能照搬照抄他人,一概而论,要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进行开发与运用,灵活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才能不断丰富具有自己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希望,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形式更多样,成效更显著!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实施标准》

2、中教网《语文活动课程》文章节选

3、《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4、《漫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文章节选

下载试论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选择的策略(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选择的策略(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探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要让小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 我们认识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课堂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 * * * *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阜康市天龙小学李风鸿――浅谈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确立适合学生个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初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初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初探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丰富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 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全体的学习,主题设计要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了解他人并学会与他人沟通。教师......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插图教学的策略

    摘 要 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和当下流行的价格昂贵的绘本教材相比,插图便捷可用,且本土设计,更符合学生品味,这为利用它进行“识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而小学低段......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训练策略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训练策略 摘要: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培养作文能力的启蒙教学小学低段的写话训练,尤其显示其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教......

    小学语文低段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及策略

    低年段语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策略 主要任务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任务。从识字方面来看,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会写其中800——1000个;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