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近几年,检察机关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活动,这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学习新知识、破解发展瓶颈的一项有益尝试。特别是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全国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准确把握、深入推进学习型检察机关创建工作,使检察机关党组织真正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真正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头,对于检察机关的各项业务工作非常有益,对郧县检察院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内涵、意义和重点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核心是提升组织的学习力、保障检察机关充分履行职责。学习型检察院本质上是一种组织学习的模式,它包含着“一个院所有成员都在学习”的内在要求,但最终目标不只是“人人学习”,更是“团队学习”;不只是学习的个人,更是学习的组织;不只是要提高个人的学习力,更是要提高组织的学习力。只有把个人学习与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相结合,使检察院成为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才能称之为学习型检察院。因此,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内涵应该是:围绕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这一共同奋斗目标,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检察机关所有成员持续学习、学以致用,保障检察机关充分履行职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从而把检察机关建设成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是新时期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型检察院是借助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推动检察机关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载体。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倡学习,更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新时期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在检察机关中的具体体现。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基础性工作”,即:是通过围绕同一目标开展学习,团结检察机关成员共同奋斗的基础性工作;是通过增强检察机关的学习力,提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是通过个人的学习与检察事业发展相结合,发现适应检察工作需要的人才、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面对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客观形势,我们的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尤其需要以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建设,通过学习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重点是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和个人素质。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的重大责任,特别是承担着有效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重大责任。应该说,当前检察机关干部在总体上是适应发展要求、能够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的。但也不可否认,确实有少数干部学风不正、作风不实、能力不强,精神状态和自身素质与形势任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检察工作的与时俱进,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过程中,要着重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重点,即:在党性教育方面,强化宗旨意识学习增强全体检察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在业务学习方面,强调把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作为检察机关公正执法、正确监督能力建设的首要条件;在个人素质方面,强调把加强自身素能作为新时期检察干部培养良好职业品格和能力的首要途径。
二、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途径、模式和机制
创建途径。主要是夯实学习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动力三个方面。从学习基础来看,虽然多数检察干部个人素质较好,但检察工作综合性、系统性越来越强,单一的专业知识往往难以满足检察工作需要,必须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特别是当前阶段,检察工作创新和移民外迁问题都已经十分突出地摆在检察机关工作的重要位置,检察干部不仅迫切需要具备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迫切需要具备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此,必须加强各类教育培训,进一步夯实学习基础。从学习能力来看,每个人的学习水平有高低,但个人学习和其他同志的学习相结合,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和总结实践效果较好的学习模式,并及时加以推广。从学习动力来看,每个人的学习爱好不同,个人所学可能并非检察工作所需,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尤其是成果转化机制,引导检察干部围绕党的事业、检察事业发展进行学习,创造条件使学习成果获得认可,从而增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总的来看,以上三个途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或缺的。等团队,集中志趣相投的检察干部,深入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理论思考和工作建议。另外,还有网络学习、职业设计、专家讲座、岗位练兵等各种模式,运用得当,也可以有效促进创建学习型机关工作的开展。
创建机制。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实践中,有三类机制尤其需要高度重视:第一类是激励机制。一些业务性很强的检察部门把“考核机制”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制订晋升必须考试、必须培训的机制,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自觉转变。也有一些围绕检察机关发展和干部成长的需求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建立起“培养机制”,同样受到大家的欢迎。还有通过课题调研、论坛辩论、社团学习等创建活动,逐渐形成了“发现机制”,一批优秀检察干部脱颖而出,成为检察工作的骨干,反过来又促进了其他检察干部参与学习的热情。总体上看,各种激励机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适合检察机关的特点,适合的就是好的、优秀的。第二类机制是合力机制。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不能单打一,而要充分利用检察机关现有的党政组织和其他组织资源,努力把创建活动变成各类组织的自发要求、自觉行动,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党政工团共同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创建工作格局。第三类是评估机制。学习型检察院创建之初,主要是通过试点等方法在实践中摸索,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要结合检察工作特点明确一些基本标准,使这项工作可衡量、可评价、有比较、有参考。为此,我们要着手从组织领导、工作实施、制度保障、成果转化、创建特色等方面建立起评估体系,通过评估推动创建水平不断提高。
三、创建学习型检察院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
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是创建工作的基本前提。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必须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展开,并在形势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深入。这种形势包括我们党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检察院、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检察工作发展中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迫切需要,还包括检察院自身工作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的迫切需要。特别要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顺势而为地开展创建工作,力求事半功倍。而且,在创建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要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不学习或者想在学习上一劳永逸,必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导致个人工作的落伍、机关工作的僵化。
积极打造团队学习的平台是创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学习型检察院是组织的学习,目的首先是提高组织的学习力,个人埋头苦学固然可以提高自身素质,但还不足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借助团队学习的平台,就能够围绕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确定学习内容,能够促进检察干部共同参与、互动交流、展现自我,能够把学习的效果最终体现在检察工作上,从而把个人的学习变成共同的学习、组织的学习。从这几年的实践看,团队组成既包括党组成员、各科室局队成员、党支部或党小组成员,也包括从事相似工作或有着共同兴趣的同志组成的学习组织,而且凡是建立起一个或几个团队学习的平台的单位,创建工作大都能够持续推进并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推动学习效果转化为工作成果是创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创建工作本身不是目的,关键要能够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效果体现到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是能够引领工作,既要有学习、有研究,还要有成果、有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检察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各类问题的水平。二是能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支检察工作的骨干队伍,带动检察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实践中,这两个方面不仅是引起检察机关领导同志重视创建工作的关键,也是调动检察干部参与创建工作的关键;不仅是保证创建工作健康、有序、持续推进的关键,也是检察工作的时情、世情、民情深刻变化的条件下,经受住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考验的关键。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近几年,检察机关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活动,这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学习新知识、破解发展瓶颈的一项有益尝试。特别是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全国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准确把握、深入推进学习型检察机关创建工作,使检察机关党组织真正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真正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头,对于检察机关的各项业务工作非常有益,对郧县检察院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内涵、意义和重点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核心是提升组织的学习力、保障检察机关充分履行职责。学习型检察院本质上是一种组织学习的模式,它包含着“一个院所有成员都在学习”的内在要求,但最终目标不只是“人人学习”,更是“团队学习”;不只是学习的个人,更是学习的组织;不只是要提高个人的学习力,更是要提高组织的学习力。只有把个人学习与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相结合,使检察院成为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才能称之为学习型检察院。因此,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内涵应该是:围绕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这一共同奋斗目标,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检察机关所有成员持续学习、学以致用,保障检察机关充分履行职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从而把检察机关建设成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是新时期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型检察院是借助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推动检察机关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载体。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倡学习,更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新时期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在检察机关中的具体体现。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基础性工作”,即:是通过围绕同一目标开展学习,团结检察机关成员共同奋斗的基础性工作;是通过增强检察机关的学习力,提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是通过个人的学习与检察事业发展相结合,发现适应检察工作需要的人才、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面对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客观形势,我们的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尤其需要以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建设,通过学习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重点是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和个人素质。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的重大责任,特别是承担着有效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重大责任。应该说,当前检察机关干部在总体上是适应发展要求、能够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的。但也不可否认,确实有少数干部学风不正、作风不实、能力不强,精神状态和自身素质与形势任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检察工作的与时俱进,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过程中,要着重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重点,即:在党性教育方面,强化宗旨意识学习增强全体检察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在业务学习方面,强调把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作为检察机关公正执法、正确监督能力建设的首要条件;在个人素质方面,强调把加强自身素能作为新时期检察干部培养良好职业品格和能力的首要途径。
二、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途径、模式和机制创建途径。主要是夯实学习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动力三个方面。从学习基础来看,虽然多数检察干部个人素质较好,但检察工作综合性、系统性越来越强,单一的专业知识往往难以满足检察工作需要,必须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特别是当前阶段,检察工作创新和移民外迁问题都已经十分突出地摆在检察机关工作的重要位置,检察干部不仅迫切需要具备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迫切需要具备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此,必须加强各类教育培训,进一步夯实学习基础。从学习能力来看,每个人的学习水平有高低,但个人学习和其他同志的学习相结合,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和总结实践效果较好的学习模式,并及时加以推广。从学习动力来看,每个人的学习爱好不同,个人所学可能并非检察工作所需,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尤其是成果转化机制,引导检察干部围绕党的事业、检察事业发展进行学习,创造条件使学习成果获得认可,从而增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总的来看,以上三个途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或缺的。创建模式。创建学习型检察院需要及时挖掘和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创建模式。
第三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近几年,检察机关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活动,这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学习新知识、破解发展瓶颈的一项有益尝试。特别是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全国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准确把握、深入推进学习型检察机关创建工作,使检察机关党组织真正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真正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头,对于检察机关的各项业务工作非常有益,对郧县检察院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内涵、意义和重点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核心是提升组织的学习力、保障检察机关充分履行职责。学习型检察院本质上是一种组织学习的模式,它包含着“一个院所有成员都在学习”的内在要求,但最终目标不只是“人人学习”,更是“团队学习”;不只是学习的个人,更是学习的组织;不只是要提高个人的学习力,更是要提高组织的学习力。只有把个人学习与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相结合,使检察院成为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才能称之为学习型检察院。因此,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内涵应该是:围绕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这一共同奋斗目标,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检察机关所有成员持续学习、学以致用,保障检察机关充分履行职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从而把检察机关建设成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是新时期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型检察院是借助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推动检察机关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载体。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倡学习,更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新时期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在检察机关中的具体体现。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基础性工作”,即:是通过围绕同一目标开展学习,团结检察机关成员共同奋斗的基础性工作;是通过增强检察机关的学习力,提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是通过个人的学习与检察事业发展相结合,发现适应检察工作需要的人才、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面对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客观形势,我们的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尤其需要以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建设,通过学习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重点是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和个人素质。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的重大责任,特别是承担着有效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重大责任。应该说,当前检察机关干部在总体上是适应发展要求、能够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的。但也不可否认,确实有少数干部学风不正、作风不实、能力不强,精神状态和自身素质与形势任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检察工作的与时俱进,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过程中,要着重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重点,即:在党性教育方面,强化宗旨意识学习增强全体检察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在业务学习方面,强调把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作为检察机关公正执法、正确监督能力建设的首要条件;在个人素质方面,强调把加强自身素能作为新时期检察干部培养良好职业品格和能力的首要途径。
二、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途径、模式和机制
创建途径。主要是夯实学习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动力三个方面。从学习基础来看,虽然多数检察干部个人素质较好,但检察工作综合性、系统性越来越强,单一的专业知识往往难以满足检察工作需要,必须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特别是当前阶段,检察工作创新和移民外迁问题都已经十分突出地摆在检察机关工作的重要位置,检察干部不仅迫切需要具备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迫切需要具备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此,必须加强各类教育培训,进一步夯实学习基础。从学习能力来看,每个人的学习水平有高低,但个人学习和其他同志的学习相结合,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和总结实践效果较好的学习模式,并及时加以推广。从学习动力来看,每个人的学习爱好不同,个人所学可能并非检察工作所需,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尤其是成果转化机制,引导检察干部围绕党的事业、检察事业发展进行学习,创造条件使学习成果获得认可,从而增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总的来看,以上三个途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或缺的。
创建模式。创建学习型检察院需要及时挖掘和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创建模式。实践中比较典型的有论坛模式、项目模式、团队模式等。其中,“论坛模式”是通过组织学习论坛,由检察干部围绕共同的重点难点开展学习交流、提出工作建议、深入进行研讨。有的检察院还举办辩论会,由单位领导提出问题、作出评判,既推动了工作,也搭建了干部成长的平台,检察干部特别是年轻同志的积极性很高。“项目模式”是每年围绕检察工作需要提出一批课题进行项目研究,由检察干部自由组织结合本职工作参加研究,有效提高调研质量和调研成果转化率。“团队模式”是由检察干部组织学习小组、读书会、创作小组
等团队,集中志趣相投的检察干部,深入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理论思考和工作建议。另外,还有网络学习、职业设计、专家讲座、岗位练兵等各种模式,运用得当,也可以有效促进创建学习型机关工作的开展。
创建机制。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实践中,有三类机制尤其需要高度重视:第一类是激励机制。一些业务性很强的检察部门把“考核机制”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制订晋升必须考试、必须培训的机制,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自觉转变。也有一些围绕检察机关发展和干部成长的需求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建立起“培养机制”,同样受到大家的欢迎。还有通过课题调研、论坛辩论、社团学习等创建活动,逐渐形成了“发现机制”,一批优秀检察干部脱颖而出,成为检察工作的骨干,反过来又促进了其他检察干部参与学习的热情。总体上看,各种激励机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适合检察机关的特点,适合的就是好的、优秀的。第二类机制是合力机制。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不能单打一,而要充分利用检察机关现有的党政组织和其他组织资源,努力把创建活动变成各类组织的自发要求、自觉行动,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党政工团共同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创建工作格局。第三类是评估机制。学习型检察院创建之初,主要是通过试点等方法在实践中摸索,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要结合检察工作特点明确一些基本标准,使这项工作可衡量、可评价、有比较、有参考。为此,我们要着手从组织领导、工作实施、制度保障、成果转化、创建特色等方面建立起评估体系,通过评估推动创建水平不断提高。
三、创建学习型检察院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
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是创建工作的基本前提。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必须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展开,并在形势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深入。这种形势包括我们党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检察院、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检察工作发展中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迫切需要,还包括检察院自身工作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的迫切需要。特别要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顺势而为地开展创建工作,力求事半功倍。而且,在创建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要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不学习或者想在学习上一劳永逸,必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导致个人工作的落伍、机关工作的僵化。
积极打造团队学习的平台是创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学习型检察院是组织的学习,目的首先是提高组织的学习力,个人埋头苦学固然可以提高自身素质,但还不足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借助团队学习的平台,就能够围绕党的事业发展、检察事业发展确定学习内容,能够促进检察干部共同参与、互动交流、展现自我,能够把学习的效果最终体现在检察工作上,从而把个人的学习变成共同的学习、组织的学习。从这几年的实践看,团队组成既包括党组成员、各科室局队成员、党支部或党小组成员,也包括从事相似工作或有着共同兴趣的同志组成的学习组织,而且凡是建立起一个或几个团队学习的平台的单位,创建工作大都能够持续推进并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推动学习效果转化为工作成果是创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创建工作本身不是目的,关键要能够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效果体现到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是能够引领工作,既要有学习、有研究,还要有成果、有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检察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各类问题的水平。二是能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支检察工作的骨干队伍,带动检察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实践中,这两个方面不仅是引起检察机关领导同志重视创建工作的关键,也是调动检察干部参与创建工作的关键;不仅是保证创建工作健康、有序、持续推进的关键,也是检察工作的时情、世情、民情深刻变化的条件下,经受住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考验的关键。
第四篇:对创建学习型班组的理论思考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者。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班组建设的水平,直接体现企业综合实力和战斗力。集团公司党委工作会议提出把创争触角延伸到班组,把创争目标落实到每个职工。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徐矿集团“全国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的荣誉和成果,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班组学习力和创造力,打造品牌职工队伍;对于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新一轮创业、创新、创优的发展大局,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宽裕型和谐矿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创建学习型班组?笔者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团队学习为抓手,树立和强化职工“三个理念”
就是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创建学习型班组。通过把创争触角延伸到班组,把创争目标落实到每个职工,努力营造班组学习氛围,增强职工的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集团公司“十一五”的发展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通过开展班组学习活动,树立和强化职工“三个理念”: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三是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把个人基础上的学习上升为组织的学习,通过组织的学习与交流,提升班组和职工的素质,适应企业创业形势的要求。
二、以激发班组职工聪明才智为目的,激发职工学习工作的原动力
创建学习型班组要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科技进步、民主管理、精神文明”这个中心,找到结合点,突出着力点,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全方位开展创新,让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组绽放出绚丽之花。
1、提升学习力。班组制定月、季、年学习计划,并结合班组生产工作实践,定期开展班组学习活动,把班组学习活动始终贯穿于创建优秀班组、模范班组工作之中。注重创新性学习,有条件的班组积极组织开展学电脑、学外语、学科技知识的“新三学”活动。激励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推进学习型班组的建设。
2、增强凝聚力。基层单位大力支持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有计划地组织班组职工、班组长在岗培训和离岗轮训,支持鼓励职工、班组开展读书活动,制定措施,创造条件,实现职工广泛参与。班组长要先学一步,处处发挥表率作用,班组职工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交流与沟通。
3、提高执行力。一个有执行力的企业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作为企业大厦基石的班组必须具备良好的执行力,有效地完成任务,100%地完成任务,超额地完成任务,实现优质服务,达到全年零事故、零缺陷、零投诉,工作质量成绩突出。在共同愿景和团队精神的支配下,运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班组管理,在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努力提高班组的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班组民主管理能力。
4、拓展创新力。注重学用结合,围绕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班组职工技能,能结合班组岗位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岗位练兵,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工作经验交流活动,通过技能培训和岗位工作经验交流,班组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注重生产工作实践,班组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通过五小攻关、合理化建议、拜师学艺、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术练兵比武等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有作为、有成果、班组工作成绩突出。加大创新宣传力度,营造学习光荣、创新光荣的浓厚氛围。建立促进技术革新的激励机制,设立实名操作法(工艺),根据申报情况评定。凡是在安全生产、技术革新等一线岗位的职工,经摸索、实践、总结而提炼出的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科学性和普及性的操作方法,基层公示并得到职工认可的,以职工姓名命名操作方法。健全创新成果命名、应用效益评估及提成奖励制度,对荣获全国、省级技术能手称号的给予重奖,让创新者得名得利。
三、完善机制,加强指导,推进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1、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创建活动提高到关系企业发展承上启下、与时俱进、打造品牌职工队伍、推动集团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高度,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创建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按照“建立学习环境,创造学习条件,形成学习组织,提升学习能力,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习成才”等方面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做到有目标、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评比、有表彰,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浓厚氛围。
2、引导班组成员树立创新理念、改善心智模式。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树立时时、处处、人人都可创新的观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倡导“问题就是资源”的管理理念,在基层形成“问题管理法”,组织“问题恳谈会”,实现由“回避问题”到“直面问题”再到“见问题不放”的转变。二是鼓励班组成员敢于向传统做法挑战。激励班组成员不被既定的做法和思想所束缚,敢于向权威和传统问几个为什么,改变过去那种“***惯不能改、老做法不能变”的旧观念,主动提出许多新想法,从而强化班组的创造性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在班组中大力推广应用“四新”成果,推广应用先进操作法,组织“绝技绝活绝招”展示,开展合理化建议、群众性科技攻关活动。对活动中产生的优秀成果,集团公司定期开展评选表彰奖励,激励群众性创新活动持续有效地推进。
3、搭建学习型班组的自主管理平台。一是强化班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实现了班组建设从“要我抓”到“我要抓”的转变。二是明确职工参与管理的途径。开展班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使班组事务透明化。经济技术指标分解到岗位,班组事务分工负责,每个人都担负具体的责任,班组成员都有机会行使班组管理的职责,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局面。三是开展自主管理活动。班组自我设计团队愿景,并对照愿景自我超越。开展“班前五分钟”、危险源辨识、“四个一样”、“轮值班长”等自主管理活动,使班组自主管理水平在实践中
不断提升。对涌现出的自主管理成果,定期评选,对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并编辑成册,下发到基层,组织班组进行学习。
4、搭建凝聚职工、提升人气的平台。一是发挥班组愿景的凝聚作用,在各班组建立团队愿景,激励班组成员不断对照愿景、发展愿景,树立敬业、精业、奉献的精神,为实现班组愿景努力工作。二是发挥班组长的核心作用,选拔政治过硬、管理有方、业务精湛、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关心同志、号召力强的同志担任班长,每年坚持对班组长进行培训。三是坚持班组民主管理,定期召开班委会,对班组中的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委“六大员”的积极性。四是强化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班组成员的思想素质。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通过家访、谈心,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班组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五是增强班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用优秀班长的名字命名班组,用先模人物精神激励和凝聚广大职工。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刘云山
当今时代是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国际关系深刻调整,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现在,各国都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纷纷制定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这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以“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为主题,深入研讨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对更好地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推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反映着一个政党的理想追求。坚持什么样的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不仅决定着文化自身的发展前途,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有着崇高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确保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综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武器,焕发出创造新的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指针。在新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国内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发展壮大先进思想文化,关键是要把握正确的方针原则,始终保持思想理论的清醒坚定。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断深入人心,增强了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总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我们坚持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形成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市场,如何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强调如果两者发生矛盾,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决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责任、损害社会效益。
二、文化凝结着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体人民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的内核,规定着文化的性质。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选择。中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要把人们的
1思想意志凝聚好,就必须铸就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党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努力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是解决认知认同的问题,使之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我们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我们注意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我们注意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用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我们注意结合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解读,加强对思想认识问题的正面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确立,都需要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我们立足于实践养成,推动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激励约束作用。我们注重建立和规范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让人们在参与中增强认同感。我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之中,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搭建载体平台,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事业、产业两大形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中共十六大以来,我们顺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文化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强调两手抓、两加强。实践中,我们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有了进一步界定。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政府与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形成了用不同思路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办法。
在发展文化事业上,我们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我们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大力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推广政府购买、集中配送、联网服务等新做法,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一些边远地区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我们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完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繁荣文化市场,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我们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国产动漫振兴、数字电影基地等重大工程建设,发挥骨干企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注重培育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运作、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四、文化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依靠力量在于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
本、面向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重要特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强烈。作为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党,不仅有责任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有责任保障好人民的文化权益、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多年来,我们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多种途径,组织创作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着力降低文化消费门槛,提供更多群众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努力让文化的阳光普照人民大众。人民群众是文化产品的享有者,文化产品最终应由人民群众来评判。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文化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引导文化创作生产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人民大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总结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样式和文化载体。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充分发挥文化专门人才的作用,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理论、新闻、文艺、出版人才及文化领域经营管理人才,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重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广交朋友、改善服务,努力把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五、文化发展的动力来自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改革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推进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必须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在微观运行机制上,一方面,围绕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努力提高文化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在宏观管理体制上,主要是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事分开,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总的看,我国文化领域的改革进展顺利、态势健康、成效显著。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着力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引导文化工作者积极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我们坚持把政策作为推进改革的强大杠杆,在财政税收、金融支持、社会保障、人员安置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有利于改革的政策环境。我们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根据文化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六、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切实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文化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制胜之道,创造、创意成为文化领域最鲜明的时代标识。对中国来说,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保持中国文化的自身特色,还是参与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都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推进文化创新,需要继承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不断发扬光大。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应当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本国文化,充分认识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给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推进文化创新,需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广泛吸纳融汇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每个国家都有引为自豪的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坚持博采众长,兼纳百家之精华,积极参与文化对话与交流,使文化发展顺应世界进步潮流。推进文化创新,需要重视现代科技手段,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应当密切关注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注重用先进技术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要充分认识互联网迅猛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平台。
创新是不断探索、不断超越的过程,良好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这些年,我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文化工作者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努力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我们注重建立文化创新的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盗版行为,设立文化产业基金、鼓励文化创意创造,推动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我们注意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创新体系,推动文化企业在文化与市场、科技和产业的结合中不断创新,使企业成为文化创新项目实施的主体,成为文化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七、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心灵沟通的桥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不断增进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文化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思想与情感的交融,在国与国交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各国之间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坚持把对外文化交流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增进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需要把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结合起来。我们立足于加深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多角度展示中华文化,展示当代中国的文明进步。我们适应国际社会研究中国文化兴趣增长的新形势,注意办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推出中国艺术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让更多外国民众感受中华文化。我们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强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向广度深度扩展。2009年底,我国已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文化交流关系,同140多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文化交流计划。
现在,国际文化贸易日趋活跃,在国家间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需要积极探索商业化的运作方式,注重依托文化企业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在这方面,我们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着眼于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主体,支持文化企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开发体现中国特色又适应国外受众需求的文化产品,不断探索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