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切实保障全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
1.我县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进入了巩固普及成果、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大力提高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水平为重心,以全县实现均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科学、均衡配置经费、设施、设备、教师等办学资源,提高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是:2012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15年,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二、消除薄弱学校,优化学校布局,努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1、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2010年4月我县通过了省政府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验收,但是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三年内所有中、小学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
2、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制定并落实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到2013年,学校全部实现教育网络“校校通”,中学和中心小学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进一步提高学生、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实现全县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完备的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3.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根据就近入学、相对集中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对我县初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方案一:横岭、阳光、马坊、喂马、平松、牛川、青城全部办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松烟办一所初中,办好许村和松烟两所小学;李阳办一所初中和温泊、三奇和南李阳三所小学;义兴及城区办好和顺二中和兴才中学两所初中。办好北关、东关、南关、任元汉、串村、河北等六所小学。方案二:乡镇初中全部撤并回城区,在县城北面再建一所初中,每个乡镇所在地办一所高标准的寄宿制小学,城区办好北关、东关、南关、任元汉四所小学和串村、河北两所寄宿制小学。
三、优化师资配置,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强化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实行中小学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制、校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校长交流制度,为薄弱学校选派德才兼备、事业心强、专业水平高、有组织领导才能的校长和班子成员,同时选派城区学校优秀校长或校长后备人选到薄弱学校挂职支教,并选调部分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加强校长专业知识培训,完善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
2、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编制标准、教师资格制度和职业(执业)资格制度规定,为学校配备合格专职教师、实验人员、管理人员等,新补充的初中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核定教师编制向农村学校倾斜,新补充教师坚持向农村边远学校倾斜,力争在3年内解决小学专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优化学科教师配置。根据《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艺术授课时数,结合开展课外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和学校卫生(保健)教育的需要,配齐体育艺术和卫生(保健)教师。还可采取“走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等形式,解决农村小学体育艺术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寄宿制学校要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保健教师可由具有教师资格的现任教师担任。
4、建立城区学校教师支教机制。认真落实城区学校教师到
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每年安排城区中小学部分骨干教师或教学能手到农村边远学校支教。城区学校评选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晋升职称等必须具备在农村边远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5、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要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中关于“按照农村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要求,统筹安排好教师培训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坚持“开门拓视野,关门搞培训”,完善“研训教一体化”培训模式,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努力打造名师团队;建立教师结对帮扶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弱师”和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制订相关激励措施,稳定边远学校骨干教师队伍。
四、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得挤占音乐、体育、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要加快推进“生本高效课堂”构建,修订完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总结提炼出简明、可操作的学科课堂教学环节和流程,通过建设“高效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
主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制度,鼓励并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改革教师评价方式,促进教师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全县校际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
3、积极创办特色学校。各学校要立足自身的基础和实际,充分挖掘各种显在或潜在的资源,着眼学校过去的传统、今天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优质学校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五、建立长效机制,全力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加强协调配合。深化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政府督导部门牵头,发改、教育、财政、人事、规划、建设、宣传等部门共同参与,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履行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来抓,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责。
2.强化督导检查。县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制度,要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和标准,定期对全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
测和督导评估,督促纠正全县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
3.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县政府要定期对义务教育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建立学校教育质量检测评价制度、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
4.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各行政执法机关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学校、服务教育、服务大局的意识,依法保障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坚决制止对学校的乱罚款、乱摊派和乱检查行为。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在全社会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人质量评价观,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县在实现县域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伊通教育。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伊通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领导,努力构建伊通教育均衡发展新局面。到2010年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城乡教育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途径;并采取措施建立完善了教育经费持续增长和均衡分配的保障机制、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师资合理流动机制、生源调配机制和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机制等,推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初步实现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实现“五个一体化 ”: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城乡教育责任考核一体化。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要形成政府主管、教育部门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一是加大县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确保公办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长。二是完成“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建立起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稳定机制。在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拿出了()元,用于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和对乡镇薄弱学校校舍和场地进行全面改善。三是完善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把当地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纳入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内容。将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的情况,确保教师工资、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舍建,设维修改造经费等教育投入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二、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学校规划建设一体化。首先是推进学校布局合理化。为了解决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权利和优质教育资源需求问题,我们征求多方面意见和建议,科学合理地制订并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有计划地撤并布局不合理的村级小学,特别是“微型”学校和“微型”班级。其次是实施学校建设标准化。政府加大了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总计投资()元,改造危房()平米,撤并村级小学()所,基本消灭D级危房;中小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学校设施、教学设备基本达到建设标准,基本实现相对均衡化。
三、激励约束并重,实现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实施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发挥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县教育局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并举办各学科名教师的教学研讨课,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积极推进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2009年、2010年招收的300多名特岗教师全员分配到农村学校,为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三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理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培训职责,推进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每年都对农村教师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全面轮训,有计划组织农村教师到县内外参加培训学习,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城乡学校教学条件一体化。
第三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荐)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李永荣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方法,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但是现阶段义务教育中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现象,这对义务教育的发展是十分不利。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我所在的学校距离县城只有三公里,一部分学生喜欢到县城就读,导致县城学校出现大班额的现象,农村学校的生源不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县城学校相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得到优先发展。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设备、设施等存在着较大差别,客观上造成了学校之间的强弱之分。其次,人为因素造成的。县城学校在缺教师的情况下,采用招考教师的方式,选拔优秀教师。大部分优秀教师通过考调的方式进入县城学校任教,导致了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师素质低于县城教师素质,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水平自然有了很大的差距。再次,与受教育者的选择有关,家长与学生有权力去选择学校,这样,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就选择县城学校就读,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就只能在农村学校就读。另外,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适龄儿童数量多,各所学校的学生很多。近几年来,由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重男轻女”的观念有所改变,自觉履行计划生育职责。适龄儿童和急剧减少,学校面临生源不足的现象,这为学生的流动提供了条件,因为每所学校都在抢生源。这样,学校的强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实力强的学校学生较多,反之学生较少。这种现象的存在确实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是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良心工程。对个人来讲,它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对整个社会而言,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能否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认为要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义务 1
教育的均衡发展,来保证教育公平。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提高认识,推进教育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关注得特别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权利保障问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识当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差距,将缩小义务教育的差距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的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其次,合理配置,促进教育公平。要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认为要搞好以下两点:一要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在统筹规划、整体布局上合并一些校点,重点建设农村标准学校,真正发挥教育资源最佳效益,使农村学校在资源配置上逐步向城市学校靠拢,逐步推进农村学校城市化。二是实施城市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用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带动农村学校全面进步。近几年来,我县的“支教”和“轮岗”制度初见成效,逐渐形成“城乡联动,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格局。
再次,加强培训,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是着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为他们扎根农村安居乐教提供保障。要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岗位津贴,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的各项社会保障机制。二是在保证教师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加大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
最后,建立机制,确保教育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差别,形成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和借鉴其他地方探索的方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
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从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之,农村义务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只有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最终才能实现教育全面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基础教育发展速度较快,但毋庸置疑,我们的基础教育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坚持走教育均衡发展道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四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工作新目标,将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学生,提升好每一位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快建立更具公益性、义务性、均衡性的义务教育体系,切实缩小城乡之间、层级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及措施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
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到2012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基本均衡,努力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切实消除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和大班额现象。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依法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已出台的义务教育筹资政策,足额核定与配备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快薄弱学校硬件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大班额问题,完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依法保障特殊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工作责任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四)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问题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限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区域、高质量学校、高质量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能“削峰填谷”,而应在“填谷”的同时,鼓励高质量的地区、学校都能有所发展,共同发展。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绝对平均发展,而是缩小差距。有人认为:均衡发展就是绝对平均地配置教育资源、绝对平均地获得学习成绩。实际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教育理想,是一种奋斗目标,是一种基本的工作要求和过程,是要最大程度地
缩小区域、城乡、学校、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并不是要彻底地消灭这种差距。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千校一面”的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强调的是教育机会的均衡、资源投入的均衡、最低教育质量和最低教育效果的均衡,并不是要抹杀在上述基础上的更有特色、更高质量的教育。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整体发展。在实践中,有些人认为教育均衡只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但实际上,教育均衡应该是权利、机会、资源、过程、结果等的全面均衡。如果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均衡而忽视其他方面,势必会造成系统中各要素发挥效益时出现不协调,使整体最理想的效能难以实现。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断续发展、短期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由不均衡到基本均衡,再由基本均衡到更高层面的不均衡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阶段交叉、综合连续、动态推进、螺旋上升的历史过程。
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同步化的“一刀切”式的发展,而是允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未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地区分阶段发展,但大家都要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大投入,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为宗旨,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整体发展、科学发展的质量观,实施全
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积极引导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打造兴趣课堂、愉快课堂、探究课堂、效率课堂。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发展和积极主动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第五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
【专题名称】中小学教育 【专 题 号】G3
【复印期号】2006年01期
【原文出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京)2005年07期第3~4页
上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两免一补”政策,有力地促进着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地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尽管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成为义务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提出本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前,要切实贯彻落实“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同时,立足于本职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教育政策措施,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各项重大义务教育工程和项目的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来,并力争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要在促进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的同时,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在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同时推进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采取积极措施,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 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或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各县(市、区)对本地办学条件低于基本要求的薄弱学校,要制定限期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尽快使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要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造。要适应各地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调整乡村建制和人口变动等新的形势,合理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学校时,适当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并解决好人口集中的乡镇、县城及周边学校的大班额问题。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各有关部门,优先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要切实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经费投入上对薄弱学校的改造采取倾斜政策,城市教育费附加要优先用于薄弱校改造。
5.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加大对经济困难地区的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督促辖区内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落实。同时,县级要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统筹,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6.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依法治教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之风蔓延的势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不得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正确引导各类优质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严禁在硬件建设上相互攀比。
三、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7.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加强辖区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核定教师编制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同一区域同类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同,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高级专业职务聘任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努力改善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待遇。
8.各地要努力增加教师培训经费,加强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要组织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加大对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和手段,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师网联计划,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帮助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建立校本研修制度。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队伍。
四、建立有效机制,努力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9.各地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要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所有学校都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挤占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等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努力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1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要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定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要组织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对一些教育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必要时可选派有经验的教育行政干部、校长到这些学校工作,尽快改变其落后面貌。11.各地要把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大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的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要大力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中西部地区要先行普及以教学光盘应用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五、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12.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要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努力降低成本,确保按时发放,同一区域内应使用相同质量版本的教材。建立有效机制,切实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和提供必要寄宿生生活补助的经费。
13.要以公办学校为主,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实收费“一视同仁”的政策。要加强对以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4.要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要优先保证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六、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5.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16.国家教育督导团将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定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将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督导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