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特色学校自评
小学申报体育特色学校自评
小学,位于龙湾中心区,学校现有29名教职工、12个教学班、492名学生。学校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成长。2012年以来,我校以篮球为特色项目,把篮球纳入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当中,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我校各项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学生的体质逐年提高,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学校体育事业也得以发展,学校篮球队、跳绳队、排球队、足球队先后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
现我校申报体育特色(篮球)学校。并对照文件对我校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自评分(77分)。具体如下:
一、基本条件(17分)
(一)领导重视(7分)
1、我校一直来十分重视学生体育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体育教师、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校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端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定期专题研究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学校体育工作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2分)。
2、学校制订有《2014---2016田径运动发展规划》,将篮球确定为学校的主要特色项目,明确创建的目标、措施和步骤,确保创建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同时,将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并由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实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篮球为主要内容的办学特色,并在龙湾区内小有名气。(1分)
3、把体育特色项目的创建纳入教育管理和议事日程;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办法。实施绩效考核,强化激励机制。学校每一学年都对校体育运动工作业绩分计划、目标、过程、成绩等项目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1分)
4、我校因各类条件限制:器材、场地、师资、输送体育人才等情况,没有特招体育特长生的政策。
5、学校想方设法确保了生均公用体育经费高于同级同类学校标准,并根据体育特色项目——篮球,核拨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必要设施设备的经费,学校把体育训练纳入学校正常课时津贴之中,竞赛活动经费和教师的补贴,做到专款专用,对于竞赛成绩奖纳入学校成果奖。同时学校每年都有拨付体育老师的服装费用和运动员营养补贴。(3 分)
(二)训练场地、器材设施(5 分)
1、我校现有60米塑胶跑道一条、1块标准室外篮球场,一块简易足球场,作为体育特色项目(篮球)的必要设施设备,学校积极筹备资金,将于2014年下半年投资新建两个标准室外塑胶篮球场。(2分)
2、学校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体育器材购置,重点倾向篮球器材的购置,具备了开展特色项目课余训练的器材。并进一步完善了体育器材的管理制度。以延长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3分)
(三)师资配备(5分)
1、我校现有专职篮球体育教师两人,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业务能力强并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能满足篮球项目教学和训练的需要。(2分)
2、学校有培养、培训计划。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如龙湾区体育教师16学时,90学时培训、每周参加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体育教研活动、体育理论学习等,并给予经费保证。(3分)
二、体育活动与竞赛(39分)
(一)普及性体育活动(20分)
1、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办法,每学期初即由体育组制定学校《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历年来我校适龄儿童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占学校学生总数的90%以上。(6分)
2、学校能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做到体育课与课间操、课外活动等有机结合。校方每天下午15::25-15:55实施大课间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篮球、乒乓球、跳绳,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使学生初步掌握本校普及的篮球项目运动技能。(6分)
3、我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了体育特色学校创建计划,以篮球作为特色项目,把篮球纳入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当中,学生参与体育特色项目活动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50%以上。并定期举办校级运动会,开展经常性的单项体育竞赛活动,每年举行年级篮球赛、跳绳等单项体育竞赛活动。(8分)
(二)训练竞赛(19 分)
1、我校在高段各班设有篮球队,并设有校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跳绳队、排球队等运,从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并形成制度,并将篮球列为运动会的重点比赛项目。(4分)
2、我校篮球队、田径队训练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做到课时、阶段、年度的训练计划齐全、规范、落实。校运动队平均日均训练时间达到1.5小时。(5分)
3、校篮球队管理规范。建立了学校篮球运动队运动员的档案库,内容包括入学成绩、家庭状况、体育特长、身体特征、生理机能、训练情况、运动成绩等各个项目。(5分)
4、我校篮球队每年至少1次以上参加区教育局、体育局联合举办的比赛活动,近年来,校篮球队先后多次参加市、县各级各类篮球赛,成绩喜人,做到赛后有比赛总结报告。(5分)
三、工作成效(21 分)
(一)运动队成绩(8 分)
我校篮球队每年参加区里球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我校篮球队参加首届温州市阳光体育嘉年华活动 “定点投篮”第二名;2012年龙湾区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小学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一名;2013年龙湾区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小学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五名。
(二)培养和输送
我校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每年正常训练,并积极向上级输送人材,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区二十五中的校篮球队和排球队队员中很多主力队员是从我校走出去的毕业生。
(三)学生体质(7分)
由体育组牵头,以一到六年级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积极发动全体适龄健康儿童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历年来我校适龄儿童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
(四)课程建设(5分)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在体育教师业务培训方面,加强以校本教研为主体的教科研活动,使教师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体育教师教学科研成果明显,在各级学科业务竞赛、论文获奖
我校老师获2010年温州市教职工运动会1500米第七名、2012、2013年度龙湾区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三名;2012、2013年度学科素养第三名,2012、2013年度团体赛课第三名;2011年度体育案例市三等奖;2012年度龙湾区体育先进个人。老师获2013年度团体赛课三等奖。
(五)示范作用(1分)
近年来,我校体育工作在一定区域内起示范作用,学校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跳绳几个项目中,获市级团体前三名1次,区级团体前六20次,其中团体一等奖9次。2014年被上级部门评为龙湾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并挂牌2014-2017年度龙湾区业余训练基地。
我们认为,近年来,学校在体育特色工作方面,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可能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将借申报这一契机,加倍努力,进一步搞好学校的特色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特色学校建设自评报告
特色学校建设自评报告范文
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优化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品位,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转变教育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一条适合我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以课改求生存、以课改求质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寻求农村学校生存之路。现对照《XXX特色学校评估实施细则》,对我校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自评如下:
一、办学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校在XXX校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农村教育新模式,大胆尝试走新路子,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摸索,在‚让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我校实际选定‚以课改求生存、以课改求质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寻求农村学校生存之路‛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走课改之路,办特色教学。
XXX校长为将特色之路成功走下去,组织教导处制定了《XX初中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将课改确定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明确了目标、措施和步骤。在《实施方案》的引领下,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纷纷利用各种渠道钻研学习,学校课改氛围浓厚,逐步打造出一支具有较高专研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
二、特色规划
我校地处定远县东北角一个偏僻的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随着教育观念的滞后,学生厌学情绪重,流生现象比较严重。为了让学生愿意学,有人管,学校领导班子我校结合校情,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学校困难的关键。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更是学习的主体。学校特色建设将这一理念引入到学校的管理中,让学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把课改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切切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为了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课改领导小组制定了《XX初中学习杜郎口模式实施方案》,将课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将特色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实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一是认真做好老师们思想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全体教师能积极投入到课改实践当中去。二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教师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理解掌握杜郎口教学改革的实质,掌握杜郎口各科各种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使教师们能逐步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三是让学生初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四是认真总结实验推广的成功做法,不断积累实验推广的经验。
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各学科教学基本上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对各种课型的模式与具体要求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总结深化阶段:经历了这一阶段的总结深化,老师和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家长的满意率高。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三、实施过程
1、组织领导
为切实推动课改工作的进行,加大监督及过程性管理和评估的力度,为此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制订课改检查制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评,纳入班级和教师考评。
2、运作过程
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和课改工作的目标和规划,将课堂教学改革列入日程。2009年,除毕业班之外,全部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对这种模式进行宣传,利用教研组活动进行教学比赛,每个教研组推荐课改比较好的在全校上教改观摩课。并邀请定远县教研室专家对我校进行实地考察、观摩、调研、指导。经过一年的努力,课改初显成效; 2009年9月,各年级全部采用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 2011年,经过近三年的模仿、探索、总结,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
‚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辐射到学校的各个领域,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的主动参与管理学校。学校以学生会为中心,下辖学习部、治保部、文艺部、生活部、体育部、卫生部等部门,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下,在‚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思想指导下,选拔学生干部和成员,让学生主动参与,管理班级和学校事务,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干涉,只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一做法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的实施,让死气沉沉的课堂重新找到了活力,得到了师生的一致拥护,学生纷纷说‚是快乐课堂让我上课再也不睡觉了‛、‚快乐课堂让我敢于在课堂上大声发言了‛,‚快乐课堂让我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
3、进行课改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将课改之路走成功,学校将课改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课改研讨会,教师撰写两篇课改经验反思或总结,并在2011年申报了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论文多人次获得市级二三等奖。教师撰写的课改论文,在市、县论文评选中,先后多人获得一二三等奖。
4、学校文化彰显特色
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承载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是:‚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学校围绕课改,积极创建学校校园文化,美化校园墙壁、布置班级文化、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处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念,逐步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
四、建设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课堂教学改革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在‚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师、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1、学校发展: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让我校教师在课改上不断摸索,求实创新,先后获得了市县多项荣誉,学校工作得到了县教育局的肯定和表彰,课改工作也先后吸引了XXX学校和多所兄弟学校来我校参观交流。
2、教师发展
随课改工作的深入,形成了‚敬业爱生、乐教善导‛的教风,师资力量增强。学校课改先锋秦玲玲、李茂林老师在县优质课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秦玲玲被评为定远县首届师德标兵,高明伍老师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王德坤老师被评为市模范教师;多位教师教学作品在市县中获奖。
3、学生发展
在‚四步教学法‛的课堂影响下,形成了‚诚实友爱,博学多思‛的学风,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自2008年以来,每年中考考取省市重点高中的人学生都在近50人。有多位学生在在市县举行的各类活动中获奖。
XX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在不断的思索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将特色之路走下去。
第三篇:特色学校创建自评报告
特色学校创建自评报告
赵村第三小学 2015年10月
特色学校创建自评报告
我校在县教育体育局以及中心校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帮助下,我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教体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经体育教师的刻苦努力,全体教师的密切配合下,作为特色项目--花样跳绳在我校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现对开展工作一个学期以来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向上级领导汇报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半寄宿制小学,在鲁山县较偏远的山区。学校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693人,教师26人。近年来,孩子们的体质状况也慢慢地与城镇学校一样,出现了逐渐“虚弱化”的趋势。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显示,学生体质越来差,因此,增强学生体质已经刻不容缓。在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资源和活动形式,开展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体育活动”,才能收到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二、自评结果
依照《平顶山市中小学特色学校评估指标及评分细则》要求,我校成立了以张建昌为组长的自查评估小组,对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各项指标逐一自查评估,结果为:第一项办学思想15分;第二项目标规划13分;第三项教育科研7分;第四项过程管理26分,第五项特色成果20分,综合得分81分。自查认定为良好。
三、主要工作
(一)中心校匡主任对创建特色项目学校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坐镇指导,我校迅速成立了以张建昌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确立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以“花样跳绳”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特色的创建活动,拟订整体目标和规划,制定了特色学校创建方案。方案指出了创建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这个阶段主要目标是
1、编制出一套比较完善的“花样跳绳特色活动”学校课程教材,用于各年级学校课程教学时使用。
2、使学生了解“花样跳绳”的历史渊源、健身功能等基本知识。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6年7月,这阶段的目标是:1.初步掌握一分钟跳绳基础动作。2.初步掌握前打花跳、后打花跳、双次跳、长绳里面跳短绳和跳双长绳等技术动作。第三阶段:2016年9月——2017年7月,这阶段的目标是:1.三、四、五年级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掌握5种以上花样跳绳的技术动作。2.大部分学生掌握 “花样跳绳游戏”、“花样跳绳操”、“ 花样跳绳舞”等。
3、打造出校园的“跳”文化氛围。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
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收集、整理、讨论,形成了一本适合我校情况的校本教材----《花样跳绳》。这本教材分为个人类技术动作、两人类技术动作和集体类技术动作三个模块,共75个技术花样。整个教材的编写过程,也是全体教师合作、分享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精神凝聚力,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又自创花样,五年级的郑永萌、赵梦雨两个同学自创的花样已经用她们的名字命名编入校本教材,使花样技术动作增加到77个。
(三)教师的培训
在我校的26名教师中,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就有3名,分别是:李冰辉,2011年河南理工大学体育系本科毕业;李冬,2005年平顶山学院体育系专科毕业;王延辉,2000年襄城师范体育班毕业。这3名教师负责对我校其他教师进行技术动作培训,然后其他教师再把动作教给学生,学生回家再教给父母,这充分体现了我校全民健身的申报理念。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我校申报特色学校的基石,也是花样跳绳能够顺利实施的技术保障。
(四)制度上的保障
一是经费上的保障,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挤出一部分经费给全体学生每学期每人配发一根跳绳,供学生随时练习;二是时间上的保障,每天的大课间由班主任指导学生练习,其它课间自由练习,体育课上除正常的体育教学外,每节课腾出10分钟时间教学生花样技巧。
(五)课题的研究
为使特色跳绳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学校成立课了课题研究小组,向科研要质量。课题研究小组由分管体育领导牵头,体育组人员参与,解决教学、竞赛、训练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力争在跳绳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更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进一步形成了以花样跳绳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取得的成果
一是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达到全校学生基本人人会跳绳,并喜欢跳绳。每一位学生都会跳前单摇,绝大部分学生会后单摇、前编花、前双飞等等,学会了用绳子娱乐。丰富了课间活动,学生在课间都会很自觉地拿着绳子进行活动,一个人独跳,两个人组合,多人跳大绳等成为我们全校师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一部分。花样跳绳活动将会极大地丰富我校的校园生活,它必将成为我校的一朵奇花,绽放出绚丽耀眼的光芒。
二是锤炼了学生的行为品质。学生在跳绳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了学生自信、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通过跳绳活动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促进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三是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
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跳绳比赛,提升了我校教师的团结协作意识和精神凝聚力。通过学生的跳绳比赛,提升了学生的个人成就感和班级荣誉感。目前,我校拥有一支团结、务实、拼搏、协作的教师队伍和活泼可爱、自信进取的学生群体。在全体教师的智慧结晶下,制作出了我校的新校徽,它包括六个方面的含义。制定了我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又聘请我县著名的音乐制作人蔺景洲为我校谱写了校歌《胸怀祖国 前程无限》。这样大大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内涵,展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
五、问题与不足
我们的特色跳绳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
1、普及与推广面还有局限性,没有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双重身份带动家庭,更进一步的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2、由于家长人才观的问题,一些品学兼优、身体素质良好的学生不愿加入到跳绳队伍中来,花更多的时间锻炼,唯恐耽误了学习。
3、我们的特色项目建设工作只是在初期、才刚刚起步,有很多工作要做:每位学生会的花样不多,班集体的花样不多,精品花样不多,跳绳与美体,跳绳与安全、跳绳与健康兼顾到了没有等等。
虽然我校的跳绳特色项目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锻炼了师生的身体,还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但是我们知道特色项目的建设,主要抓住“特”字来发展,做到思想独特、做法奇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打造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体现在办学的各个方面。升华特色、推陈出新是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努力的方向。总之,由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我们只要与时俱进,精心培植,一定会打造出特色品牌学校。同时也衷心地希望各位领导多多指导和帮助。
第四篇:留守学生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关于创建“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特色学校”的自评报告
——赤壁市中伙中学
我校早在2006年就开始探索如何切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小有特色。省市两级的电视和报刊媒体都曾报道过我校以及我校多名教师的典型事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不良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干扰越来越大,学生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如何做好留守生工作提出了更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为此我校做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
一、成立机构,完善制度,实实在在做好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1、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了以李永红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建立以政教处、班主任、代理家长(教师)为成员的三级帮扶教育管理体制。负责调查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做好活动情况记载,解决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帮扶活动
2、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分两个层次,即学校工作方案和教师代理家长工作方案。“代理家长”工作方案必须在学校工作方案基础上,根据自己代理对象的个性特征,制订出更具体更细致的实施方案,以求工作不走过场,落到实处。
3、基本措施
① 建立完整的留守学生信息库
我校每期开学初对所有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等。学校安排应慧芳同志负责管理留守学生档案,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② 每位教师做好代理家长的工作
通过“一帮多”的帮扶活动,让在岗教师充当留守学生代理家长,要求做到与留守学生共进一次餐,共看一部电影电视节目,共参与一次社会活动,为留守学生洗一次衣 1
服或被褥,为留守学生过一次节日或生日等“六个一”活动,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有生活老师杨国英、石望珍为留守学生洗衣、缝衣补袜子;有代理家长顾莹老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留守学生余黎武、文梅菲、郑俊、罗柱林、丁玲、魏静等等免费补习功课;有代理家长田华老师、罗丽老师、熊兰萍老师等将留守学生邀请到自己家中共进亲情餐;还有代理家长苏松林老师在埋头为留守学生修理课桌椅„„ ③ 建立健全代理家长与留守学生谈心制度
做到校长、班主任、科任老师定期或不定期与留守学生谈心,并做好谈话记录。班主任每期必须做到“三个一”:每学期家访一次,与每个留守学生至少谈心一次,有一本留守学生工作登记本。通过正面引导,使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教育他们认真学习,遵纪守规,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留守学生程晓山,父母外出打工,已有5年没有回过家了,他常年和唯一的亲人已年迈8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家里长期无人悉心管教的男孩子,在我们学校里一直由班主任熊兰萍老师和代理家长邓素珍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着,现在,原来那个孤僻、胆怯、厌学、自私的程晓山早就找不到踪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责任心强、关心集体、正直、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学习刻苦努力,不但能生活自理、事事自律,而且能照顾奶奶的优秀青少年,这个学期他还当选为我校学生会副主席。
④ 充分利用班会和团队活动为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校鼓励留守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以活动小组的形式,指派技能教师定时指导,让他们借阅课外书、看电视、看报、学下围棋、学打球、学文明上网、学电子制作、学绘画等等。既让他们化解了许多思家想亲人的苦楚,又让他们提高了自身素质,陶冶了高雅情操。留守学生冯武曾是“超级网民”,在校期间时常逃出校门到网吧包夜。冯武的代理家长但树元老师每周找他谈心,做电话家访、去网吧追堵,还用尽心思安排优秀学生帮扶、监督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切心血终于感动了冯武,他现在终于能自觉管住自己不再上网,而是成了一个十足的“围棋迷”。
⑤ 加强对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
学校订制度,要求各班对留守学生给予全方位的照顾,比如一定要将贫困留守学生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号召教职工每周向贫困留守学生捐款捐物,在食堂为贫困留守学生开设特别窗口等等。我校教职工也一直在主动做着这方面的工作。如老党员黄建
民,捐助贫困留守学生已长达数年,这个学期每个月都在默默无闻地捐助留守学生魏珊50元生活费。又如身为班主任的代理家长但育红老师,不但坚持关心照顾本班的留守学生王锋,还为其他班级分忧,把并不是亲戚的七(3)班留守学生但雄接到家中居住,以便更好地关心教育他。
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再具匠心适应新需求做细留守学生工作。
1、成立留守学生服务站,配备专职生活老师
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组长肖回祖校长通过调查分析,本着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原则,大胆尝试,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来成立了留守生服务站。站内配置了洗衣机、针线包、医药箱、学生银行、电话、网络视频工具等设备。还抽调了杨国英和石望珍两名教师任专职生活老师,负责管理洗衣机、针线包、医药箱等设备;抽调了王嵩松、祝伊两名教师负责管理学生银行和电子通信工具,他们随时准备着为留守生提供服务。据粗略统计,服务站自成立以来,使用洗衣机约1500多人次,使用针线包约300多人次,使用医药箱约200多人次,在学生银行存贷款的约有160多人次,使用电话和网络工具和远方亲人交流沟通的约1200多人次。由于全部是免费服务,留守生服务站确实是为全体学生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学生在舒心满意中学会了一些生活必备的技能,体会到了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好处,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暖暖真情。
2、贴近学生,联系实际,委派专人做好留守学生的“知心姐姐”。我校一直设有学生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室和“知心姐姐”信箱。近几年来,我校专职学生心理辅导员、同时又是关爱留守学生小组成员的心理教师举办了12场心理辅导讲座,主题是“让友谊之花常开”。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宽容,谦让,学会与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交往,每一场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我校那些性格偏激,易暴易怒的留守学生有了很大的转变。听过讲座的留守学生丁玲深有感触地说:“宽容是涵养、是理解、是关怀、体谅;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新月一弯,是彩霞一片”。心理老师还特意针对学生早熟早恋的现象为部分女生做了一次心理辅导,现在她已经成为众多学生的名副其实的“知心姐姐”,经常会有学生找她咨询或是书信交流内心的困惑。
事实证明,我校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多数留守生身上的不良习气正在慢慢褪去,变得越来越知书达礼,他们原本封闭、冷漠的心灵正在渐渐开放、温暖起来,他们已经或多或少的懂得怎么去爱别人和怎么接爱别人的爱,已经懂得人间
自有真情在。这正是我们全校教育工作者的初衷。虽然他们的人生旅程还很遥远,依然有很大的变数;虽然我们的教育任务还很繁琐,依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有满腔真情在,所有的留守学生照样能成为明日的骄阳,哪怕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我们也要用父母般的师情让他们感到暖融融的亲情!
2010年9月30日
第五篇:申报经典诵读特色学校自评总结报告
申报经典诵读特色学校自评总结报告
**县教委:
根据《**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县中小学特色创建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委育〔2013〕28号)文件精神,我校对学校特色建设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现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2007年成为台湾台塑集团援建的明德项目学校),创办于1968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占地8677平方米,建筑面积3312平方米。拥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1人,教师18人,大专以上学历14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中专学历4人,有县级骨干教师2人,镇级骨干教师8人。多年来,学校坚持“全人教育”理念,以建设“重庆市经典诵读特色校”为抓手,深入推进“人文校园”建设,学校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评为明德创意儿童智能竞赛重庆市优秀学校、**县文明单位、**县安全文明校园、**县先进基层党支部、**县红旗大队,连续多年在考核中被教委表彰为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开展的“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系列活动获得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多次被中华经典诵读网、中国德育网、**信息网等新闻媒体深入报道。
二、学校特色建设主要情况介绍
2007年学校成为明德项目学校后,按照和捐方签订的办学协议,学校经反复论证,因地制宜,学校实施全人教育,把“经典诵读”作为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的载体。经过近五年的挖掘、实践、提炼、完善,目前经典诵读在我校已经深入人心,初现成效。
(一)挖掘资源,丰富诵读内容。
作为明德项目学校,学校积极参与明德教育公益项目的各项活动。捐方两次共为学校捐赠经典诵读系列图书2300册,价值3万余元,其中《中华经典诵读文库》学生人手一册。今年,学校成为2013年明德小学品牌建设工程项目实验学校,将极大的推进学校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学校在今年暑期还将接受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捐助的梦想中心,价值10万元的梦想教室将为学生诵读提供更优质资源。
(二)开发校本教材,使特色项目课程化。
《朝阳诵》这套校本教材是结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精心选编的。学校抽调语文学科教研员和各年级骨干教师在工作之余,齐心协作,查阅了大量经典诗文,选编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经典篇目。在选材过程中,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年段编写的原则,编写了这套校本教材,作为国家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经多次修改,今年9月,我校校本教材《朝阳诵》正式编印完成,投入使用。
(三)注重过程管理,使特色项目常态化。
1、每学期初,各班必须根据行事历制定学期经典诵读进度表,日常根据进度落实。
2、每天早上8:30--8:40为全校经典诵读时间,各班按照明德小学诵读规范进行晨诵。
3、各班在大课间活动按轮次进行经典诵读展示,并将评比结果纳入班级周评比。
4、每届读书节评选各类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书香班级,每学年优秀学生中有读书之星。
(四)搭建平台,丰富载体,使特色项目精致化。
每年四月份是我校读书节。我们共开展了五届读书节活动,一届比一届活动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深入,效果更显着。
今年读书节主题是《追梦者从阅读开始》本届读书节活动目标是通过“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以读一本书、写一篇美文、一封书信,做一次读书演讲、办一份手抄报为主要形式,引导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青少年儿童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责任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师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师生中积极倡导“快乐阅读阅读快乐”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给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觉阅读、快乐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在六一文艺汇演,体育节开幕式等常规活动中经典诵读展演都成为了活动的高潮和亮点。同时,各班班级主题教育,每次都安排了经典诵读的节目,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师生诵经典、演经典、用经典的热情。
(五)积极开展研究,使特色项目课题化。
2011年12月我校课题组研究小课题《**小学打造经典诵读特色,构建人文校园的策略研究》经**县教育学会组织专家评审获得2011三等奖,该课题组今年申报的《<朝阳诵>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实践研究》已成功立项,将摸索出更为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开展近五年来,全体师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持续高涨,学生的诵读能力快速提升,语文素养得到了同步发展。此项活动也得到了上级部门、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
三、下步工作规划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校将以此次特色创建工作为契机,今后在经典诵读方面我校将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力度,提升教师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深度和广度,要在经典诵读研究和实践方面推出名师、经典诵读名课堂,推出成功经验。
2、继续深挖和提升校本教材《朝阳诵》质量。使教材多元化、儿童化,与时俱进。
3、扩大经典诵读的社会影响。通过“小手拉大手”、亲子共读等形式,让经典从校园进入家庭,进入村组,进入社会,从而提升特色项目的影响力。
特此报告!
**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