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管理学目录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第一章 绪论
(一)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内涵
(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本书的研究框架
(三)学校管理学研究的发展、缺陷与重构建议
(四)研究学校管理学的现实意义
(五)构建学校管理学的原则与方法论 第二章 学校管理理念
(一)学校管理理念的概念与意义
(二)学校管理理念的演变
(三)学校管理理念的类型
(四)学校管理理念的变化与创新第三章 学校管理目标
(一)学校管理目标概述
(二)学校管理目标的制订
(三)学校的目标管理第四章 学校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第一章 绪论
(一)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内涵
(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本书的研究框架
(三)学校管理学研究的发展、缺陷与重构建议
(四)研究学校管理学的现实意义
(五)构建学校管理学的原则与方法论 第二章 学校管理理念
(一)学校管理理念的概念与意义
(二)学校管理理念的演变
(三)学校管理理念的类型
(四)学校管理理念的变化与创新第三章 学校管理目标
(一)学校管理目标概述
(二)学校管理目标的制订
(三)学校的目标管理第四章 学校管理过程
第五章 学校管理方法概述
(一)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
(二)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
(三)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
(四)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行政方法与法律方法相结合的意义
(五)学校管理的思想教育方法 第六章 学校管理技术
(一)学校管理的决策技术
(二)学校管理的信息技术
(三)学校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第七章 学校民主管理
(一)学校民主管理的含义和本质
(二)学校民主管理的内容
(三)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
(四)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
(五)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容
(六)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操作内容
(七)学校民主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
第五章 学校管理方法概述
(一)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
(二)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
(三)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
(四)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行政方法与法律方法相结合的意义
(五)学校管理的思想教育方法 第六章 学校管理技术
(一)学校管理的决策技术
(二)学校管理的信息技术
(三)学校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第七章 学校民主管理
(一)学校民主管理的含义和本质
(二)学校民主管理的内容
(三)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
(四)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
(五)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容
(六)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操作内容
(七)学校民主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
第八章 学校组织机构及其运行
(一)学校组织机构的含义及类别
(二)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的依据和原则
(三)学校组织机构
(四)学校行政与业务系统的组织结构 第九章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一)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二)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
(三)学校管理规章制制定的原则与标准
(四)制定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依据与程序
(五)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十章学校管理机制
(一)学校自主经营机制
(二)责任机制:岗位责任制
(三)竞争机制:全员聘用合同制
(四)激励机制:结构工资制
(五)监督制约机制:校务公开制第十一章 学校后勤管理与运作
(一)学校后勤社会化概念辨析
(二)后勤社会化的管理策略
(三)中学后勤社会化的运作构想
(四)后勤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五)后勤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学校组织机构及其运行
(一)学校组织机构的含义及类别
(二)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的依据和原则
(三)学校组织机构
(四)学校行政与业务系统的组织结构 第九章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一)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二)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
(三)学校管理规章制制定的原则与标准
(四)制定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依据与程序
(五)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十章学校管理机制
(一)学校自主经营机制
(二)责任机制:岗位责任制
(三)竞争机制:全员聘用合同制
(四)激励机制:结构工资制
(五)监督制约机制:校务公开制第十一章 学校后勤管理与运作
(一)学校后勤社会化概念辨析
(二)后勤社会化的管理策略
(三)中学后勤社会化的运作构想
(四)后勤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五)后勤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第二篇:学校管理学目录
学校管理学目录
第一篇基本原理篇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学校管理目标 第三章学校管理原则 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
第二篇组织与人员篇 第五章学校管理体制 第六章学校管理人员 第七章教师管理 第八章学生管理
第三篇方法与技术篇 第九章学校管理方法 第十章学校管理技术
学校管理学目录
第一篇基本原理篇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学校管理目标 第三章学校管理原则 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
第二篇组织与人员篇 第五章学校管理体制 第六章学校管理人员 第七章教师管理 第八章学生管理
第三篇方法与技术篇 第九章学校管理方法 第十章学校管理技术
第四篇工作实务篇 第十一章教学工作管理 第十二章教学研究工作管理 第十三章德育工作管理 第十四章体育卫生工作管理第十五章美育工作管理 第十六章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 第十七章总务工作管理第五篇专题研究篇 第十八章学校文化管理 第十九章学校公共关系与管理 第二十章学校教育评价与管理 第二十一章 学校管理创新
第四篇工作实务篇 第十一章教学工作管理 第十二章教学研究工作管理 第十三章德育工作管理 第十四章体育卫生工作管理第十五章美育工作管理 第十六章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 第十七章总务工作管理第五篇专题研究篇 第十八章学校文化管理 第十九章学校公共关系与管理 第二十章学校教育评价与管理 第二十一章 学校管理创新
第三篇:管理学毕业调查报告目录
海关行政管理--报关员记分制度调查报告 专业:行政管理(本科)班级:09级1班 学号:72 姓名:陈永杰
目 录
1.目的.................P1
2.前言...............P1-2
3.内容.................P2
3.1报关流程与报关员记分制度现状...........P2
3.1.1报关流程..............P2
3.1.2关员记分制度定义............P3
3.1.3报关员记分制度的内容.........P3
3.1.3.1报关单填制不规范.........P3
3.1.3.2报关行为不规范...........P3
3.1.3.3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海关予以行政处罚.....P4
3.1.3.4因走私被海关予以行政处罚........P4
3.1.4报关员记分原则.............P4-6
3.1.5报关员记分原因和分析,反应报关行业存在的问题......P6
3.1.5.1报关员记分主要原因..............P6
3.1.5.2造成差错记分分析.........P6
3.1.5.2.1海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报关员管理缺乏激励机制........P7
3.1.5.2.2报关员自身定位存在偏差及报关企业内部管理松懈.....P7-8
3.1.5.2.3报关员整体素质不高............P8
3.2海关实施记分制度的优点与影响...........P9
3.2.1报关员记分制度的优点........P9
3.2.2记分制度对报关企业的影响..........P10
3.2.3调查数据显示的相关问题.........P11-13
3.3报关员记分制度的完善,报关行业的发展......P14-15
3.4报关员记分制度的不足之处..........P16-18
3.5提出建议................P18
3.5.1加大对报关市场的综合治理力度......P19
3.5.2做好报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工作........P19-20
3.5.3注重运用非行政手段暨市场导向规范行业发展........P20
4.参考文献..............P21
第四篇:管理学资源目录doc-管理学
管理学
(1)
工商管理类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教师
职称
学时
适用专业层次
265
电子商务概论
王瑞金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66
网络营销
张泉馨
教授
经管类本科
267
现代企业管理
王平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68
管理学
孙世勇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69
管理信息系统
周桂梅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70
企业战略管理
卞慧丽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71
人力资源管理
单丙波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72
市场营销学
卞慧丽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73
生产与运作管理
孙世勇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74
管理会计
刘春玉
讲师
经管类本科
275
管理系统工程
郭子亭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76
市场营销学
张灿鹏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77
审计学
刘红岩
讲师
经管类本科
278
国际市场营销学
张喜民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79
现代管理学
徐莉
讲师
经管类本科
280
消费心理学
郭妍
讲师
经管类本科
281
市场营销策划
南志庆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82
市场调查与预测
张灿鹏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83
政治经济学
刘雅静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84
组织行为学
孙卫敏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85
成本控制
路军伟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86
管理运筹学
王好芳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87
概率统计
焦继文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88
概率统计
朱峰峻
副教授
经管类本科
289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辅导
卞慧丽
副教授
工商管理本科
290
基础工业工程
王平
教授
工业工程本科
291
基础会计
张斌
副教授
会计类本科
292
初级会计学
卢书泉
副教授
会计类本科
293
财务管理
高山
副教授
会计类本科
294
管理会计
高山
副教授
会计类本科
295
初级财务会计
张树明
副教授
会计类本科
296
财务管理学
张立达
副教授
会计类本科
297
电算化会计
刘春玉
讲师
会计类本科
298
高级财务会计
唐蓓
副教授
会计类本科
299
预算会计
刘卫东
讲师
会计类本科
300
中级财务会计
原秀玉
讲师
会计类本科
301
会计学毕业论文辅导
刘红岩
副教授
会计类本科
302
管理信息经济学
彭志忠
教授
ERP本科
303
物流管理
赵培忻
教授
ERP本专科
304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贾晓毅
副教授
ERP本科
305
计量管理
顾龙芳
副教授
质监本科
306
机械制造工艺学
岳明君
副教授
质监本科
307
质量管理学
温德成教授
质监本科
308
食品质量安全
监督管理
张鸿雁
副教授
质监本科
309
旅游学概论
王素洁
讲师
旅游管理本科
310
旅行社经营管理
孙平
讲师
旅游管理本科
311
旅游地理学
许峰
副教授
旅游管理本科
312
旅游营销管理专题
王晨光
副教授
旅游管理本科
313
绩效管理
冯文娜
讲师
人力资源本科
314
客户关系管理
李蕴
副教授
经管类专科
315
管理信息系统
陈立峰
副教授
经管类专科
316
人力资源管理
庄海涛
副教授
经管类专科
317
政治经济学
刘雅静
副教授
经管类专科
318
服务营销
张喜民
副教授
经管类专科
319
公共关系学
徐莉
讲师
经管类专科
320
广告学
张灿鹏
副教授
经管类专科
321
现代管理学
班博、徐莉
讲师
经管类专科
322
谈判与推销
郭妍
讲师
经管类专科
323
客户关系管理
李蕴
副教授
经管类专科
324
概率统计
叶宏
副教授
经管类专科
325
财务管理学
孙建民
副教授
会计类专科
326
基础会计学
刘华军
副教授
会计类专科
327
预算会计
刘华军
副教授
会计类专科
328
成本会计
孙隆儒
副教授
会计类专科
329
财务会计
刘春玉
讲师
会计类专科
330
管理会计学
高山
副教授
会计类专科
331
会计信息系统
袁长明
副教授
会计类专科
332
旅游经济学
许峰
副教授
旅游管理专科
333
旅游会计学
唐蓓
讲师
旅游管理专科
334
旅游市场学
王晨光
副教授
旅游管理专科
335
饭店餐饮管理
宋振春
副教授
旅游管理专科
336
旅游心理学
戴颜臻
副教授
旅游管理专科
337
旅游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
徐风增
讲师
旅游管理专科
338
旅游法
陈微波
副教授
旅游管理专科
339
生态旅游
相沂晓
副教授
旅游管理本科
340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
徐风增
讲师
旅游管理专科
341
导游业务
孙平
副教授
旅游管理专科
342
标准化
伍介夫
副教授
质监本专科
343
宏观质量管理
杨复
副教授
质监专科
344
计量管理
顾龙芳
副教授
质监专科
(2)
公共管理类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教师
职称
学时
适用专业层次
345
税收前沿问题研究
常世旺
副教授
税收本科
346
税法
李奇凤
副教授
税收本科
347
国际税收
李金龙
教授
税收本科
348
涉税相关法律
李金龙
教授
税收本科
349
税务管理
李华
教授
税收本科
350
文化产业概论
韩英
副教授
文化产业管理
本专科
351
文化资源
整理与评估
牛淑萍
副教授
文化产业管理
本专科
352
人文自然遗产
保护与开发
王云庆
副教授
文化产业管理
本专科
353
文化市场与营销
杨东篱
讲师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
354
文书学
韩英
副教授
文秘与档案本专科
355
秘书学
韩英
副教授
文秘与档案本专科
356
安全学原理
雄伟
副教授
安全工程本科
357
安全工程学
李现明
副教授
安全工程本科
358
安全管理学
曲斌
副教授
安全工程本科
359
安全生产法
张式军
副教授
安全工程本科
360
卫生统计学
刘言训
孙秀彬
王淑康
教授
讲师
副教授
卫生事业管理本科
361
环境卫生学
安丽红
讲师
卫生事业管理本科
36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于红霞
教授
卫生事业管理本科
363
职业卫生与
职业医学
于素芳
杨曦伟
教授
讲师
卫生事业管理本科
364
生物材料检验
刘萍
教授
卫生事业管理本科
365
食品理化检验
刘萍
教授
卫生事业管理本科
366
流行病学
姜宝法
教授
卫生事业管理本科
367
空气与水质
理化检验
崔晞
教授
卫生事业管理专科
368
流行病学
姜宝法
教授
卫生事业管理专科
(3)
图书档案学类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教师
职称
学时
适用专业层次
369
档案管理学
王云庆
副教授
文秘与档案本专科
370
电子文件管理
毕牧
讲师
文秘与档案本专科
371
信息学概论
毕牧
讲师
文秘与档案本专科
372
档案文献编纂学
赵爱国
教授
文秘与档案本专科
373
外国档案管理
曲春梅
讲师
文秘与档案本专科
374
档案保护技术
陈小颖
讲师
文秘与档案本专科
375
档案管理现代化
毕牧
讲师
文秘与档案专科
第五篇:学校管理学 归纳
第一章绪论
1、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者对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存在的有意识反映,它要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第二,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第三,学校领导体制:是决定学校管理工作绩效的中枢,它要明确学校机构的设置原则、设置形式、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制度建设等问题;
第四,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时间流程,它要反映学校管理活动的进行状态,反映学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五,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六,学校管理方法:是使学校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等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管理行为的必要手段,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第七,学校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学校中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的有机组合与合理配置。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
第一,边缘性表现在既与教育学紧密联系又与管理学紧密联系。第二,应用性表现于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
4、学校管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必须不断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为学校管理者自觉应用管理理论,遵循管理规律创造条件,为制定管理学校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5、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应用性。学校管理学的价值及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即应用性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属性。
第二,理论性。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产生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学科,必定要对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升华,指导学科管理者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综合性。学校管理活动复杂的,涉及多种资源的管理,这就学校管理学要 1
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系统研究学校管理中的多方面问题。
6、我国学校管理活动的历史轨迹是怎样的?
答:第一,我国的学校管理活动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在夏、商时期已经有了学校,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形成体系,因此对学校的管理也反映在许多方面。第二,春秋时期官学衰废,私学发展。私学以其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的特点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并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一代名师,在其教育思想中反映了教育管理方面的思想。
第三,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私学进一步发展。第四,秦代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实行“以吏为师”制度,教育出现倒退。第五,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教育发展出现转机。从学校教育制度来看,官学和私学都得到了发展。
第六,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官学衰落。
第七,隋唐时期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在中央一级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学校管理制度完善。
第八,宋代坚持振兴官学,委派教官;发展私学,鼓励书院等教育管理政策,官学和私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九,辽金元时期,学校管理具有相应的制度。第十,明代的教育系统和教育管理体制更为完善。第十一,清朝全国学校事务除国子监和特殊学校外归礼部管理。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各方面均有周密的管理制度。国子监还附设专门学馆培养专门人才和留学生。地方官学也层次分明,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7、宋代教学管理实行什么制度?
答:宋代教学管理实行分斋制(经义、治事)和三舍法(外舍、内舍、上舍)。第一,分斋制是人才培养专业化的制度。第二,三舍法是考查学生的升级制度
8、学校管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答:第一,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谈话、问卷、开调查会、深入实际等方式获得第一手口头的或书面的感情材料,进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获得某些规律性、结论性知识的方法。
第二,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总结学校管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第三,人种志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加学校管理活动,对其活动中的原始事 2
件进行记录,并分析记录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第二章、学校管理思想与管理目标
1、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谁?
答: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杜拉克。
2、学校目标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答: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成员共同确定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部分目标和个体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活动,实现学校预期目的的管理过程。
3、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突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学校管理必须首先关注人的因素,即要以人人管理为核心,因为学校是培养人的最直接的活动场所,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这一点与其他任何部门的管理都是不同的。第二,坚持目标的指向性与权变性相结合的准则:为避免学校管理的盲目性,学校需要实行目标管理,同时为克服目标管理的随意性也要采取相应的机制,灵活处理偶然性因素对预期目标的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机械套用目标管理的行为发生。
第三,注重学校内外系统的协调:学校内外系统的协调是贯穿于学校目标管理的全过程的,从制定目标开始就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形成目标体系的影响,利用其中的优势力量,排除有关的障碍和干扰。
4、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有利于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 第二,有利于调动学校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三,有利于有效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
第三章、学校领导体制
1、学校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
答:学校领导体制,就是关于学校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总称。
2、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是什么?
答: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党支部(规模较大的学校设党总支,规模较小的学校设联合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的管理体制。
3、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什么?
答: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是校长负责制的核心。
4、学校组织机构的类别有哪些? 答:第一,行政性组织机构:
1.校长办公室:是直属校长领导下,处理日常校务工作的办事机构。
2.教导处:是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学校教学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构。3.总务处:是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后勤事务工作的职级机构。4.教研组:即各科教学研究组。
5.年级组:是同一年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集体组织。第二,非行政组织机构
1.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
2.各种群众团体组织:学校的群众团体组织包括教育工会、共青团和少先队。3.各种研究性的群众组织:有的学校设有专门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或附属于当地各种学会的小组等,由具有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教师自愿参加。
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
1、戴明环学说的含义是什么?
答:戴明把管理过程,用一个不断转动的圆环来表示,把管理过程中的四个环节:计划、实行、检查、总结,有序地安排在圆环内的适当位置上,并认为这四个环节成有序运转状态。这一管理过程观被称为“戴明环学说”。
2、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答:第一,计划:是管理的基本活动,是管理工作的起始环节,全过程的起点。第二,实行:是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三,检查:是学校管理过程的中继环节,是学校管理者为实现计划目标而施加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必要措施。第四,总结:是学校管理活动过程一个周期的终结环节。
3、实行的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从管理的全过程看,它能使学校计划的蓝图变成现实,如果没有实行,再好的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同时实行也是供检查的对象和总结的依据,实际的工作成果不是凭空检查和总结得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在管理过程中所占时间最长,管理人员需要花大力去抓。
第二,从自身的过程看,在这个阶段中,将变计划来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内部人、财、物等各种要素的效能和相互关系,都要充分显露出来;工作成果以及经验教训,在这个环节中产生,问题在这个环节暴露,各级执行者在各自岗位上所应发挥的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在这个环节中体现。
4、实行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第一,组织:1.任务的合理分配;2.人力、财力的妥善安排。第二,指导:是指管理者对所属部门或个人进行的指点和帮助。
第三,协调:是实行阶段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贯穿于实行阶段的全过程。第四,激励: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运用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的手段。
5、常用的检查方式有哪些?
答:第一,日常工作的检查:学校管理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检查,是基本的方式是直接参与到教学、教育、管理等活动中,通过观察、听课、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获得大量的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进行检查和指导。
第二,抽样检查:这种检查是管理者或通过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可根据检查的目的,有意识地抽取有代表性的人或事进行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活动。
第三,汇报检查:汇报可以分书面和口头两种。
第四,阶段性的定期检查: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一般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各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教学、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检查。
第五章、学校管理原则
1、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第一,方向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的行为准则。
第二,系统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学校系统中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
之间及其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与学校系统之间关系时能以实现整体目标为主进行协调,使局部服从于整体,促进管理效果最优化的行为准则。
第三,民主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共同参与、监督学校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
第四,教育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时时体现教育性,处处着眼于育人的行为准则。(重点掌握)
第五,规范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编制各种管理计划,建立健全学校和各项规章制度来组织、协调、控制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行为准则。
第六,效益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收益的行为准则。第七,动态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根据管理条件的不断变化,及时收集信息,注意反馈,保持充分弹性,有效调整管理状态的行为准则。
第六章、学校管理方法
1、学校管理方法的含义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方法是学校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措施和途径。
2、学校管理方法特性有哪些?
答:第一,目的性:学校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不同的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会导致不同的管理方法。
第二,多样性:学校管理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对不同内容的管理对象需要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第三,灵活性:必须注意的是,不能把灵活性视为随意性,而应在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最佳选择。
第四,综合性:某项活动的开发,某种工作成效的取得,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的配合或者交互使用,以发挥管理方法的整体功能。
3、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第一,思想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对学校成员进行政策、法律等知识的宣传和理想、道德等信念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改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自觉行动起来,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二,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学校行政组织和领导的权威,通过强制性的命令、规定、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三,法律管理方法:是指运用教育法律、学校章程等,规范有关行为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四,咨询参与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管理工作需要,邀请咨询专业机构或专家,向其提供咨询方案,或者鼓励学校成员向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五,经济管理方法:是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物质等经济利益刺激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
第六,数理统计方法:是指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探索教育规律,进行教育决策的学校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的特性有哪些?
答:第一,目的性:思想教育方法必须体现目的性,并为目的服务。第二,科学性:思想教育工作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切忌主观说教。
第三,启发性:思想教育方法主要靠启发人们的觉悟,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符合学校目标的行动。
第四,艺术性:思想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第五,长期性:思想教育方法的运用是一个长期不懈的努力过程。
5、运用思想教育方法要注意哪几点? 答:第一,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第二,做到关怀体贴,以情感人。第三,自觉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艺术。第四,创立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7、行政管理方法的特性有哪些?
答:第一,权威性:行政手段所依据的是组织的权威。一般来说,组织层级越高,权威也就越强。
第二,强制性:是与权威性联系在一起的,建立在权威基础上的命令、指令等,必然带有强制性的色彩。
第三,垂直性:行政手段的垂直性是指权力作用方向的垂直性,它是通过组织系统、组织层级自上而下地实施管理活动的权力运行方式。
第四,随机性: 这一手段的运用,总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作出具体的选择,因 7
时间、地点、条件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第五,无偿性:上级应对上级负责,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8、学校管理者在运用行政管理方法时要注意哪几点?
答:第一,突出目标导向:对于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要选择不同的行政方式。
第二,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要以任务为中心,因任务设机构,因机构定职务,因职务择人员
第三,处理好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要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要适当。
第四,权责一致:运用行政管理方法每一个层级及其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明确自己的权力和责任,不能只要权力不负责任;也不能只负责任不拥有权力,权力和责任应当统一。
9、咨询参与方法的特性有哪些?
答:第一,广泛性:针对某一具体的学校管理问题,可以把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工程技术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汇集到一起。
第二,开放性:由于不受行政的束缚,没有框框,可以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大家都以平等的身份实事求是地对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发表意见。第三,经济性:咨询参与方法这种智力开发的有效形式,耗费资金少、节省时间,具有经济性。
10、运用咨询参与方法时要注意哪几点 ?
答:第一,建立学校决策的咨询参与网络:要建立学校决策的咨询参与网络,通过有效的形式和渠道,充分发挥它们作为学校智囊的作用。
第二,培养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能力: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有助于使个人目标与学校整体目标统一起来,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三,加强调查研究,提高领导水平:学校管理者在 进行学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效地进行意见比较,正确地进行抉择,从而提高领导水平。
第四,辅之以行政管理方法:运用咨询参与方法必须与行政管理方法相配合,以便保证学校目标的一致性,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第七章、学校领导人员管理
1、学校领导班子的产生方式有哪些?
答:第一,任命制: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学校校长、副校长等领导人员的制度。
第二,选举制:由教职工或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正副校长和其他领导人员的制度。
第三,聘任制:由上级教育行政机构或教职工代表大会根据一定条件和程序选聘正副校长并规定期限的制度。
2、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思维组合:心智结构主要靠渊博深厚的科学知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来组合而成,不是凭机械的规范和简单的指令就可以推动的,其成果也难以测定,因而,它的意义和作用远比体力结构大得多。
第二,复杂劳动:心智结构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这种结构主要表现在质的差异上,往往很难计量。
第三,动态平衡:学校领导班子的心智结构,是一个多序列(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总务后勤工作等)、多层次(高层、中层、基层)、多要素(专业知识、智能特长、个性品质)的动态综合体和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体。
3、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结构的优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第一,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这是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专业知识结构首先对领导班子中的个体成员提出专业知识要求,必须具备与所在学校相应的学历,除此之外,还要求个体成员之间专业知识的合理搭配组合。第二,智能素养结构的优化:从领导的职能看,智能素养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不等于智能,没有较高的智能素养,仅靠在学校里学到的一些专业知识是不能做好现代化学校的领导管理工作的。
第三,个性结构的优化:这里所讲的个性,主要是指气质和性格。作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气质和性格,对他所担负的领导工作和他自身的威信,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第四,年龄结构的优化:学校领导班子还应在年龄上注意合理组合,有一个适当的老、中、青比例,形成一个良好结构。
第八章、教师管理
1、魏晋至唐初,哪个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教师地位的日趋低落?
答:魏晋至唐初,教育时兴时衰,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教师地位日趋低落。
2、唐代教师分成哪三级? 答:分为直讲、助教、博士。
3、明清时期完备的教师管理制度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对教师有明确的职责规定。第二,对教师要求很高。第三,对教师监督较严。第四,对教师考核较严
4、教师的素质的含义是什么?
答:教师的素质,是指教师普遍具备的稳定的品质。
5、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第一,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也称师德,它是由教师的职责所规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规范。具体包括:(1).依法执教(2)爱岗敬业(3)热爱学生(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热爱学生是最重要的。)(4)严格治学(5)团结协作(6)尊重家长(7)廉洁从教(8)为人师表。
第二,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1)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比较广博的知识。(2)熟悉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3)具有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教师的身体素质。
第九章、学生管理
1、小班化上课的优越性是什么?
第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
第四,教师有更多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因材施教。第五,增强了学生的能力。
第六,设计、布置各种适应儿童发展的班级环境。
第七,有利于探索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
答:第一,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与交流密度。
2、班级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班级组织与学生个体的行为状态具有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特点。第二,班级组织文化具有学生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相互渗透、学生个体文化基本顺应学校的制度文化及教师文化,但也有冲突的特点。第四,班主任角色具有多重性的特点。
3、班级管理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第一,培养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班级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其对班级成员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就需要使学生建立并具有班级与个人息息相关的集体意识。
第二,建立班级规则:规则对班级成员具有规范与导向作用。建立规则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而不是仅仅为便于教师管理班级。
第三,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自主能力的一部分,自主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即主体意识。
第四,班级内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当小群体的目标与班级目标一致埋,小群体对班级管理具有积极作用,而当二者目标不一致时,小群体对班级管理具有消极作用。
4、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原则有哪些?
答:(1)全面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指活动要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其二指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性原则:指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形式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时要注重活动内容的教育性。
(3)实践性原则:指少先队活动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与锻炼。
(4)趣味性原则:是指少先队的活动要有趣并能发展学生对社会、自然以及各种知识的兴趣。
(5)自主性原则:指少先队的活动与工作以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管理为主。
第三,班级组织内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竞争性、向心性与排他性的特点。
第十章、教学工作管理
1、常规性教学研究管理有哪些?
答:(1)备课: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上课可以落实备课计划,也可以
发现备课中的问题。
(3)布置批改作业。
(4)辅导:辅导是教学研究的辅助环节,其目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5)检查:是教学研究的必要环节,检查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为总结奠定基础。
(6)总结:是检查的继续,是奖优罚劣的依据,也是新的管理周期开始的前提。
第十一章、德育工作管理
1、我国小学德育工作渠道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各科教学:各科教学的主要工作是传授本学科知识,发展学生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二,课外活动: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在共同活动中获得道德知识,感受道德精神,体验道德情感的德育途径。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合适的人选,其次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与评价。第四,少先队工作。
第五,学校环境:指学校外观的物质构成与学校内在精神的流动的总和。
第六,家庭教育:指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在家庭环境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作用。
第七,社会教育:1.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2.联合或借助社会组织、人员、媒体等实施的德育活动。
2、班主任的职责有哪些?
答:第一,了解、关心、爱护学生,致力于学生品德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形成。
第二,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三,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与沟通,了解与交流学生情况。
第四,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工作。
第五,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第六,培养并组织学生搞好班级常规管理。
第七,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
3、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答: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身作则。
4、家庭教育管理需要注重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第一,建立家长联系通讯录以及家庭联系卡。第二,家访与家庭情况调查。
第三,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或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第四,成立家长委员会与家长会。
第十三章、总务工作管理
1、设备管理:
教学用房:窗户要装透光率大的玻璃,采光系数不能低于1 : 6。人工照明最好采用荧光灯,早晚灯光照明要求不低于160瓦。还应根据地区不同,安装降温取暖设备,教室内温度应该保持在16°C左右为宜。每间教室应该有两扇屋门,宽1米,高2.5米,教室高度不低于3.4米。
体育卫生设施:运动场地平均每个学生10—15平方米,最好是20平方米。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修建一个含400米环形跑道在内的标准田径场。
第十四章、教育研究工作管理
1、教育研究工作管理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以课题研究促进教育研究:抓好课题研究是开展教育研究的前提。学校在选择课题时,要从各方面情况入手,综合分析选题的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
第二,将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统一:小学的教育研究不能脱离教育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就失去了科研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有效利用研究资源:(1)要有效使用已有的各种资源,避免浪费和流失。(2)在学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到社会系统中挖掘各种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2、教育研究经费管理:
答:(1)编制开支计划。
(2)合理使用经费:教育研究经费的使用要根据编制计划做到专款专用,单独记帐。
(3)保证经费监督:教育研究经费要依据财务制度由掌校财务部门代管并负责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