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概要

时间:2019-05-15 00:0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管理学概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管理学概要》。

第一篇:学校管理学概要

第一章 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引导他人去行动,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处于特定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通过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达到育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三、学校管理的目标:

     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学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达顿(Dutton)和斯耐登(Snedden)在1908年合著出版的《美国教育公共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第二章 管理思想、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进展:

(一)古典管理思想(主要包括科学管理思想、法约尔的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 科学管理思想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主要观点: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法国科学管理专家,管理学先驱之一。

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人

其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人力资源方法)

1、早期的倡导者 代表人物

a)罗伯特·欧文(18世纪晚期)b)雨果·明斯特伯格(20世纪早期)c)玛丽·福莱特(20世纪早期)

d)切斯特·巴纳德(20世纪30年代)

共同观点: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应当对人进行适当的管理。2.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学说 3.人性假设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McGregor D.)将人性假设方面的典型观点概括为“X理论”和“Y理论”,是对西方有关人性假设理解的较全面的总结。

4.激励理论

 内容型激励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ERG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

 过程型激励理论

弗鲁姆期望理论;洛克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海德和韦纳归因理论。

二、学校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科学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效率化

 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学从经验走向理论,也标志着管理研究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 学校管理领域对科学管理的主动吸收,使学校管理走向了效率化之路,至今,这种模式虽遭受大量批评,但似乎是“欲罢不能”。

2、科层制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化

 官僚模式也引起了人们注意贬义的管理主义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组织、系统以及官僚制本身的人为要求取代了儿童的真正需要。(美·奥斯本)

3、行为科学与学校管理的人本化

 在这一时期,许多西方学者围绕学校领导、学校人际沟通、学校组织气候、教师激励等专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大大丰富了学校管理的理论内容。

4、系统理论与学校管理的多元化

 系统理论为解决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框架,特别是其中的整体优化观念、开放系统观念、动态平衡观念、信息反馈观念、结构功能观念等,一些教育研究者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思路分析和探讨学校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 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权变理论、开放系统理论、松散结合系统理论等对学校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科学管理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从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学校管理改革。随着教育环境的迅速变化,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高期望、人们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需求、新世纪中信息技术的推进、趋于分权化的教育管理改革、校本管理、协作管理、学校自主管理以及教育的私有化,等等,均成为90年代不可抗拒的潮流,这些发展潮流延续至今,并可能会持续下去。(郑燕祥,2002)

第三章

学校管理体制

一、学校管理体制与学校管理机制

1、学校管理体制

是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确立学校内部管理结构与过程的组织制度,反映着学校内部管理机构与人员的地位作用、权责范围及相互关系。(范国睿,2006) 所谓“学校管理体制”,主要指的是学校内部行政权力主体的构成、各级行政权力主体之间管理权限的划分的制度。(陈桂生,2003)

2、学校管理机制

 学校组织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从而形成特定功能并高效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运作方式。 直接意义上,机制意味着活力

二、校长负责制

1、校长负责制的内涵(从学校管理方面分析主要包含以下4点)

 从校长职责、权力的角度,校长负责制就是“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是“一长制”。

“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科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

 一长制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教育行政主管当局或学校董事会授权管理学校,并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董事会负责。

 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等只是作为校长的助手,分担校长管理学校教务、事务的责任。 从校长负责制的内容来看,校长负责制是一个结构性概念。一是校长负责,二是审议机构,三是教职工的民主参与管理,四是党组织的政治作用。

2、校长负责制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问题:学校仍处于外控的管理模式之下

学校的“两个负责”严重失衡 学校民主管理机制远未健全 “英雄校长观”被不断强化

对策:核心策略:1)校长内部权力的分解与重构

2)学校与行政等外部权力主体关系的调整

重要工作:1)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由外控管理学校走向自主管理学校

2)调整利益机制:使致力于对学生负责的校长得到褒奖 3)学校民主管理机制的依法健全

4)校长的角色定位由“英雄”转变为“领导者的领导者” 5)改革校长产生办法

三、校本管理

1、概念:

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2、校本管理的两个制度基础: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

(1)思想基础

 专业化思潮

 自由化市场思潮;  后福特主义;  新管理主义;  市民化社会思潮

(2)制度基础

 教育分权化

教育分权化是一种重新分配权责、将有关决策权从上层的政府下移到较低层政府或基层组织的过程。

 学校选择运动(school choice)

第四章

学校管理过程

一、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不同视角下的学校管理过程)

    戴明的“四环节”说(PDCA模式)西蒙的决策链条

罗宾斯等“系统控制——过程维度”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MBO)

管理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修正(Action)四个环节组成。

二、戴明的“四环节”说(PDCA模式)

三、学校管理的主要环节

学校管理以开始计划,关键在执行。1.计划

计划的类型

 从计划广度来看:战略计划和运营计划

 从时间框架来看: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 从明确性来看:具体计划和方向性计划

2.执行

执行不是一种单一的管理职能,而是一个包括了组织、指导、协调、激励、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体系。

3.控制

控制的类型

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

预计问题

同期控制(Concurrent control)

觉察问题及时纠正 

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

问题发生后纠正

控制的要求

4.决策

(1)现代决策论认为决策是一个分阶段、涉及许多方面的动态的复杂过程而不是一种行为(2)决策——管理者工作的实质(西蒙)

(3)决策的流程(陈孝彬)

明确问题  查找问题范围、程度、特点

 分析问题的原因

 预测事态发展趋向 

设定目标

 要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  决策目标要有准确性

 决策目标要满足约束条件的要求  决策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拟定备选方案  拟定备选方案宜“先粗后细” 

方案选择

 重点解决两个问题:选择方案的标准,选择方案的方法

追踪决策

(4)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

西蒙的有限理性

在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时,管理者试图令自己满意,用“满意”原则替代“最优原则”,不使用利益最大化原则。

三种观点的比较:最优、满意、渐进

四、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程序

1、从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过程来看,一般经过三个阶段:战略形势分析,战略备选方案准备,战略决策或者战略选择。

2、学校发展战略的找你略形式分析,一般是运用SWOT分析,综合分析学校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各种因素。

3、一般而言,学校发展战略备选方案的产生有三种主要方式:(1)自上而下的方式(2)自下而上的方式(3)战略小组方式

第五章 学校管理原则与方法

一、学校管理的原则

a)

b)c)d)民主化原则

科学化原则

适应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二、学校管理民主化原则

1、含义

民主化原则就是让全体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过程,充分表达权益,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管理制度、管理程序体现一种公平和公正

在一个具有民主氛围的学校内,尊重和理解成为人与人交往时的基本价值规范

2、要求

 要有教师权利意识

 要有学生管理角色意识,学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平等的当事人

 管理者要有民主意识

 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建设  要重视制度建设

 要注意工作程序的合理程度

三、学校管理常用的方法

1、行政方法(1)特点

权威性

强制性

无偿性

稳定性

时效性

垂直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行政权力使用者必须认同管理就是服务

 对学校管理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 要建立高效运行的行政管理系统  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

2、经济方法

(1)特点

驱动性(利益)

敏感性 政策性

公平性

(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a)要将经济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  切忌唯“物”论

b)

要综合运用经济方法

 经济的来源:多渠道,稳定性,增长性  保健功能与激励功能的关系 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内部组织的平衡(不患寡而患不均

3、法律方法

(1)特点

严肃性

强制性 规范性

可预测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在教育管理法律关系中,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是平等的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

 学校与学生(家长)是平等的教育服务合同关系的双方。

 对学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主要应按照相关民事法律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查。 学校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主要受到《民法》保护;办学自主权受到《教育法》保护。

4、思想教育方法

(1)特点

长期性

广泛性

渗透性

启发性

灵活性

内生性

长效性

(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自觉与规范相结合

 组织和非组织的形态相结合

第六章 学校组织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组织的概念

(1)从社会实体的角度

从社会实体的角度,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组织有三点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沟通。

(2)从社会过程的角度

二、组织的类型

(1)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类:

 经济生产组织

 政治目标组织

 整合组织

 模式维持组织

(2)艾兹昂尼(Etzioni A.W)根据组织的支配手段把组织分为三类:

 强制性组织

 功利性组织

 规范性组织

(3)美国社会学家布劳(P·M·Blau)和斯科特(W·R·Scott)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将社会组织划分为四类:

 互利组织

 工商组织

 服务性组织

 公益组织

(4)从是否具有盈利性和是否面临市场竞争,将组织划分为以下四类:

 竞争性的盈利组织  竞争性的非盈利组织  独占性的非盈利组织  独占性的盈利组织

三、组织理论对学校组织性质的分析

    古典组织理论

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

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

四、社会系统理论的学校观

一)权变组织理论

1.作为松散结合系统的学校:权变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

 权变理论认为管理中不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 组织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管理者要根据组织的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不断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2.权变组织理论的学校观

1)20世纪70年代初,科恩、韦克和奥尔森等人,从学校组织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松散结合系统理论”。

2)在学校组织中,不同部门有各自的特点、作用和分界线,这些部门尽管结合在一起,但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不但很少而且很弱。科恩等人认为学校组织经常处于“有组织的无序状态”。3)学校组织目标往往比较含糊,而且经常变化 4)学校教育的行动与技术手段模糊不清

5)参与学校决策与行动的人员具有流动性——呈现一种“流动式参与”的特点

6)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把学校看成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结构,还不如将其看成是一个“观念上松散的结合体”。二)1.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观点

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被认为是新世纪管理模式的理念。

 学习型组织倡导人本的文化价值观  强调组织与人的和谐发展

 核心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  思考和创新是其精神支点 2.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校观

 学校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  学校领导的新作用;

 高效能的组织结构与团队建设;  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机制。

五、学校(组织)效能

1.学校效能的含义

1)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从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增值”与“创值”的角度定义学校效能。认为有效能的学校是使“学生能取得的进步比学生从其本身已有特性出发所期望的进步更大”。

2)陈孝彬主编的《教育管理学》中做出如下表述:学校效能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

3)郑燕祥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适应内在及外在的限制,并长远地达成不同有关人士所追求之目标的能力。学校的组织学习能力及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 learning & organizational change)能力是学校效能的重要指标。

2.学校效能的研究视角

1)目标模式

2)关键人群需求满足模式

3)投入——产出模式

4)环境适应模式

5)学校内质因素优化模式

第七章

学校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1.组织结构设计

2.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

二、学校组织结构:可能的形式(据学校规模选择组织形式)

1.直线式组织形式

一位上级领导负有最高指挥责任,命令自上而下层层下达,形成直线式指挥链。不足在于横向沟通不够;对各级领导者要求非常高。2.直线参谋制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大和决策日益复杂,组织的最高领导者配备专门的助手来协助完成决策与指挥工作。亦存在横向沟通不够的问题。3.职能型组织形式

1)职能型组织结构亦称U型组织,起源于本世纪初法约尔在其经营的煤矿公司担任总经理时所建立的组织结构形式,故又称“法约尔模型”

2)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组织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务。4.事业部制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也称“斯隆模型”之称,也叫“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

5.矩阵式组织形式

在大型组织中,为克服缺乏横向沟通的弊病,把管理中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集权化与分权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设计的组织结构模式。

三、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条件

1.要选拔一名好校长。(校长负责制既是一种领导管理制度,也是对校长个人素养的一种要求。要充分发挥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的优越性,就必须挑选和培养一名合适的校长。)

2.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给校长授权。

3.要有学校管理监督的民主化与之相配合。

4.要进行教师任用制度、教师劳动报酬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是校长的职权责逐步趋于一致。

四、选聘校长的形式

五、校长需要如下基本权力(箫宗六):

1.决策权

2.人事权

3.教学权

4.财经权

六、学校的组织机构

     校长(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 教职工代表大会 业务组织

校务委员会、专家顾问团(委员会)

政治性组织、群众性组织(工会、学生会、学生社团)、学术团体

第八章

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结构

1.学校精神文化

2.学校制度文化 3.学校行为文化

4.学校物质文化

二、学校文化与校风、校园文化的区分

校风:1)学校行为文化指学校主体所体现出的文化形态,其内容包括: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等学校气氛;同时还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2)杨贤江:“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所谓人物是:校长、教职员、学生、校役等;所谓各方面的生活是:学艺、健康、社交、服务等;所谓态度及趋向是:适合时代、环境及他种情形的要求等。由这些种种因素融合成的„空气‟,就是所谓的校风。”

3)校风包括: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

三、学校文化的内容

1.学校文化的显性内容 1)学校实物

以实物形式表现出学校文化的特色和学校成员的追求,以及成员的精神风貌,如学校的建筑、设备、技术、校服、校旗、校徽、艺术雕塑等。2)学校行为

它包括学校的领导行为、师生员工以共同意志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行为,学校公关行为等 3)学校语言

它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2.(P358)学校文化的隐性内容

1)学校基本假设

2)学校价值观念

3)学校行为规范

四、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1.学校文化显性内容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基础

2.学校宣传活动是构建学校文化的重要手段

3.实行参与管理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必要途径

4.学校领导身体力行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先导

5.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学校文化的主要目的

第九章

学校领导与领导者

一、领导的含义

1.领导是一种个人能力,也是一种社会过程,没有下属就没有领导者

2.影响力的发挥

3.领导包含目标选择,创造组织价值 4.发展关系

5.领导是指一种集体现象,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领导者是保持先进性的、与众不同的人

二、领导研究的历程

1.领导特质研究:为领导者画像

2.领导行为研究:风格与特点

1)俄亥俄大学的领导四象限理论(40年代),以定规和关心为两大维度

2)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也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二个维度,称之为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

3)坦南鲍姆(R.Tannenbaum)和沃伦·施密特(Warren H.Schmidt)于1958年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

4)1964年,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莫顿发展了领导风格的二维观点,在关心人和关心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论

3.权变理论:操作性的领导行为范式

1)菲德勒的领导有效性权变模型

 菲德勒认为,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任务取向或顽固和独裁型(任务取向)的领导是最有效的

 当情境只是适度有利和适度不利的情况下,人性取向或民主类型(关系取向)的领导是最有效的。

2)Martin Evans:路径—目标领导理论

3)Hersey & Blanchard:动态情境领导理论(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4.转化式领导:一种新的领导哲学

转化式领导首先由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J.M.Burns)提出。在其1978年出版的《领导》一书中,伯恩斯区别了两种基本的领导类型:交易式领导和转化式领导。5.领导研究进程的基本启示

 人性假设:工具人-社会人-复杂人-道德人

 激励策略:物质-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共享的信念  行为特征:强制型-诱导型-参与型-合作型  关注人的发展:无视-忽视-重视

三、道德领导

1.学校应该成为结构松散,文化连接紧密的组织,抑或说成是共同体(community)。

2.萨乔万尼认为,学校领导应该从交易式领导的“为奖励而做”经由“为正在得到的奖赏而做”发展到“为美好的东西而做

3.基本观点

领导的本质在于追求价值合理性而不是对管理技术与人际策略的熟练操控 

道德力量是领导权威的重要来源,并应该被置于首位

“领导者的领导者”是道德领导最重要的运作策略

四、校长权威来源

 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权力来源概念是“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 教育管理领域,对于校长的权威一般认为包括:职务性权力和威望性权力。 我国学者范国睿:法定权威、专业权威、参照权威

 萨乔万尼: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理性权威、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

五、校长权威使用时的几种形式

1.集权式

2.分权式

3.参与式

六、校长的角色

1.管理者

2.教育者

3.领导者

七、校长角色体系

1.随着学校管理不断趋于复杂化,学校校长在学校事务中承担角色也在趋于复杂化 2.作为组织的管理者的校长 3.作为教学领导者的校长 4.作为人际关系促进者的校长 5.作为冲突调解者的校长 6.作为变革代理人的校长

第九章

教师管理

一、教师管理的目的

教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唤起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精神、工作能力、教育效能的全面提高

二、教师管理的基本过程

总的来讲,教师管理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教师的聘任、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以及教师的离任。

三、教师的任用

1.我国的教师任用制度建国之初是派任制或者说是任命制。随着教育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教师聘任试点。

2.教师聘任制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通过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教师职务的一种制度。3.主要类型有职务晋升、续聘、辞聘、改聘、低聘、解聘等。4.教师聘任制具有以下特点:

1)地位平等化

2)关系契约化

3)任期明确化 4)过程公开化

5)机制竞争化

6)形式多样化 5.教师聘任制的几个突出问题 

聘任权的归属 

聘任期限

“高薪引进”和“末位淘汰”

四、教师激励

一)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重点研究是什么因素激励人们努力从事自己的工作。与激起、开始或最初激发动机的行为因素有关。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种需要层次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

人的需求,不同时期和环境,有所不同,需求具有一定的主导性。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在例外的特殊情况。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双因素论由美国学者、心理学家赫兹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匹兹堡心理研究中心的工作成果。2)赫兹伯格在《工作激励》一书中提出了“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称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类因素为激励因素,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3)影响人的行为的需要有两种因素:

a)工资、工作条件、管理制度、安全保障、人际关系等。

b)工作的挑战性、成就感、上下级的信任、业务的发展和职务上的晋升等。

c)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会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缺乏则使员工产生“没有满意”。

d)保健因素指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会使员工没有不满意,如得不到改善则会引起员工对工作的不满。

4)双因素激励理论实际上是说明了对员工的激励,可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

a)内在激励,是从工作本身得到的某种满足,如对工作的爱好、兴趣、责任感、成就感等。

b)外在激励,是指外部的奖酬或在工作以外的激励作用。管理者若想持久而高效地激励员工,必须注重工作本身对员工的激励。

c)改进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工作任务再设计,实行工作丰富化,从而使员工能从工作中感到成就、责任和成长。

d)对高层次的管理者来说,应该简政放权,减少过程控制,扩大干部、员工的自主权和工作范围,并敢于给予干部员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e)对员工的成就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他们感到自已受到重视和信任。

3.奥尔德弗ERG理论

4.麦克利兰三种需要理论(权力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二)

过程型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

最早由托尔曼和勒温提出,1964弗鲁姆在其《工作与激励》一书中完善了期望理论

2、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是由美国学者、行为学家亚当斯(J.Stacty Adsms)于1967年在其著作《奖惩不公平时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中提出来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比斯和莫克(Bies & Moag, 1986)提出了互动公平(Interactional Justice)。

3.目标设置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理论

1.斯金纳强化理论

2.班杜拉社会学习理

3.归因理论

五、教师评价

一)

教师评价的内容

1.教师素质评价

2.教学行为评价

二)

现代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发展性教师评价

 评价目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评价功能:强调展示成就与改进激励

 评价内容: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

 评价方法:注重质性评价,主张自我反思

 评价主体: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各方协同参与

六、教师的心理特点

1、教师的自尊心强,重视自己的威信

2、教师都渴望民主,反对压服

3、教师的求知欲望比较强

第十一章

学生管理

一、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势

1.学生评价的功能从证明走向改进。这一转变使学生评价由原来的“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2.评价内容从学生认知领域向其他领域拓展,特别关注学生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3.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从被动接受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发展 4.学生评价从关注结果到重视学生发展

5.学生评价从关注结果到重视学生发展

二、学生管理的内容

1.学生学业管理

2.学生生活管理

3.学生心理健康管理

第十二章

教学管理

一、教学管理的任务

1.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

2.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3.深化教学管理改革

4.推进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研究

5.动员必要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营造学生成长的环境

二、教学管理的内容

1.教学行政管理

2.教学质量管理 3.资源管理 4.教学思想管理

三、教学管理的分类(视角)

1.教学管理过程的视角:教学计划的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控制、教学检查与评估。这一过程基本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循环进行。

2.管理项目的视角:教学行政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思想管理

第十三章

德育工作管理

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优化

     确立合适的目标

组建互通的德育网络

建立优良的德育及管理队伍 加强制度建设 拓展德育渠道

二、德育管理系统包含哪些内容

第十四章

学校公共关系与管理

一、学校公共关系具有不同于企业、政府机关及其他社会团体公共关系的特点

1.学校公共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学校的性质、目标决定了学校的公共关系必须以教育人为最终目标,的最主要的这也是学校公共关系特殊性所在

2.学校公共关系具有非盈利性

3.学校公共关系具有地区性

4.学校公共关系中与公关对象的关系具有直接性

二、学校公众的分类

要把公众看做一个过程来划分

1.非公众

2.潜在公众

3.知晓公众

4.行动公众

课本内容(第一 —— 三章)

第一章

1、区分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教育管理学(P6)

2、学校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P10--11)

重点:现代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3、学校管理学的特点:应用性、政策法规性、综合性(P9)第二章

1、人本管理理念(了解)(P23)

学校实施人本管理理念,关键是做好教师的管理工作:(P24)

 充分认识教师的角色与劳动特点,了解教师的需要  运用激励艺术,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 挖掘教师潜能,促进教师发展

 创造有序而又自由、紧张而有宽松的工作氛围是人本化管理的成功所在  校长加强自身管理,“率先垂范”、“与时俱进”

2、校本管理

在校本管理概念指导下的学校管理模式的特点:(P28)

 学校是办学主体,学校办学的决策权应下放给学校

 学校管理目标和任务是根管理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来确定的,不是由上级或外部强加的

 学校成员参与决策与管理是有效实现学校目标的基本途径,应建立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社区成员组成的参与管理和决策的组织  学校决策者对自己的决策及其执行负有责任

3、校本管理理念的构成要素:(P29--31) *校本管理是动态的自组织管理系统

 *校本管理是采用多种方法主动变革的管理  *校本管理是以目标为取向的柔性管理  *校本管理是权责相等的管理

 *校本管理是有效促进组织与人发展的管理

4、学习型组织理念(了解)(P37)

彼得·圣吉

第二篇:学校管理学

1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有程序的活动过程。2学校管理学:是专门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调查法:为了摸清情况,掌握需要了解的材料所使用的方法。通常包括观察法、谈话法和问卷法三种。

4谈话法:即通过与管理者、教职工及有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讨论,从而收集有用的材料,探讨所要研究问题的方法。

5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档案和资料,了解和研究学校管理工作,从而探讨其成败得失情况的一种方法。6实验法:为了检验某种管理理论或措施,选择一定的环境控制条件,有计划地对管理工作进行研究的方法。7目标管理:根据所设置的目标进行管理的活动。具体地说,它是组织中由总体目标引导各个部门直到每个成员制定各自的分目标和个体目标,并据此决定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定期进行成果考核的管理方式。

8计划:是对学校未来工作进行的设计、部署和安排,也就是预先决定作什么,如何作,何时由何人作。

9检查:它是学校管理的中继环节,是学校管理者了解计划的实施情况,促进目标实现的手段。

10总结:是对学校计划执行的情况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以便在管理的下一个过程采纳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使今后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1学校管理原理:指的是学校管理领域及其理论体系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理论。

12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人员配备、机构设置、机构隶属关系和权力范围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13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规章制度的总称,是学校全员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

14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学校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和体现美的思想、感情和能力的教育活动。15美育工作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按照美的规律来管理学校,使学校师生员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使校园环境美丽整洁,有良好的校风、校貌。16劳动技术教育:即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劳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

17总务工作管理:使对学校财力、物力等行政事务的管理,使之最大限度满足师生员工教育、教学和生活的需要,为完成中小学的教育任务创造最优条件,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服务工作中对学生施以教育影响,服务育人。

18问卷法:即用书面或通讯方式将所要调查研究的项目统一制成问题或表格,分发或邮送给有关人员,请求填写答案,然后收回整理、统计或研究的方法。

19学校管理原则:是为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由人提出来的工作要求,是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要求。20校长负责制:学校管理体制的一种,校长是学校行政总负责人,他拥有人权、财权、行政决策权,负责领导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对上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对外代表学校;党支部是学校的政治工作核心;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

21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协调各种关系,发挥全校人员的积极作用,有效利用物力、财力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22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它是使教学工作有序化的重要保证,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按层次可分为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1、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1)教育方针政策;(2)教育管理理论;(3)对未来的预测;(4)学校实际条件。

2、学校微观管理包含哪些目标? 答:(1)思想政治工作目标;(2)教

学工作目标;(3)改善办学条件的目

标;(4)教师培目标。

3、学校管理有哪些基本规律? 答:(1)学校管理对教育动态适应的规律;(2)领导者积极性与群众积极性相同意规律;(3)思想工作为首,多种管理措施并用的规律;(4)教学为主,各方面工作统筹安排的规律。

4、制定学校管理原则的依据有哪些? 答:(1)由学校的性质所决定;(2)由学校管理过程的规律决定;(3)由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决定

5、学校设置管理机构的原则有哪些? 答:(1)精简高效;2)责权相当;(3)从实际出发;(4)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5)分工协作;(6)渠道畅通;(7)因校因地制宜。

6、如何实施好学校的管理制度? 答:(1)领导者带头执行制度;(2)民主地执行制度;(3)艺术地执行制度;(4)及时检查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5)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

7、校长的能力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答:(1)科学决策能力;(2)协调组织能力;(3)指导评价能力;(4)约束控制能力;(5)说服教育能力;(6)表达能力;(7)业务实施能力。

8、校长的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答:(1)坚强的意志力;(2)较强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3)良好的性格;(4)良好的自我意识;(5)稳定的情绪

9、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 答:(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教师劳动的个体性;(4)教师劳动的长周期性。

10、教师培养提高的途径有哪些? 答:(1)通过岗位锻炼提高能力;(2)通过继续教育丰富和更新知识(3)通过教师集体提高教师素质

11、教师威信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答:(1)崇高的思想品德、优秀的心理品质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2)教师的仪态、生活作风和习惯,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3)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12、如何培养专家型教师? 答:(1)正确处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2)关注教师的自尊和荣誉的需要;(3)重视教师的创造和成就的需要;(4)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

13、学生常规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答:(1)梭梭性和反复性;(2)繁杂性和指向性;(3)扎实性和持久性;(4)规范性和强制性。

14、学生常规管理有哪些要求? 答:(1)教育为主,耐心启发;(2)共同参与,相互促进;(3)灵活适当,因地制宜;(4)求实创新,不断前进。

15、如何转化差生? 答:(1)关心爱护,激励上进;(2)尊重信任,消除隔阂;(3)耐心施教,培养兴趣;(4)对差生的批评要讲究方法;(5)要正确对待差生在转化过程中的反复;(6)着力提高差生非智力因素品质;(7)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6、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管理? 答:(1)以班级为起点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系统;(2)教、研、管统一;(3)处理好各种因素;(4)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

17、课堂教学操作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答:(1)思维能力;(2)注意力的分配与协调能力;(3)教具的使用能力;(4)教学的组织能力;(5)教学的应变能力。

18、如何做好体育课管理? 答:(1)抓“大纲”,明确体育课的目的任务;(2)抓“质量”,慎重制定“量标”(3)抓“计划”,备好课;(4)抓“常规”,建立正常教学秩序;(5)抓“总结”,探索教学规律

19、美育管理工作的要求? 答:(1)端正知道思想,认清学校美育任务;(2)加强美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校内外美育工作管理网络;(3)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美育素质和美育工作管理能力;(4)创造美育管理环境。

20、美育管理工作的原则有哪些? 答:(1)在美育管理的内容上注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2)在美育管理的途径上注意渗透形态与独立形态的统一;(3)美育管理应遵循审美心理的情感体验和逻辑思维的统一;(4)在美育管理工作的设计上注意整体性

和参与性的统一。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

21、劳动技术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有成的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哪些? 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答:(1)坚持教学为主,处理好教学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与劳动的关系;(2)劳动技术教育应管理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3)劳动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技术教育中要照顾学生年龄、性别特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点。10.什么是人本管理

22、劳动技术教育过程管理有哪些主以人为本或人本管理的“本”是“本要内容? 位”、“根本”、“目的”的意思,人本答:(1)加强对劳动技术教育的组织管理是指以人为本体,以人为根本的领导;2)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思想教管理思想。人本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育管理;(3)劳动技术教育的教材、层涵义:(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场地建设;(4)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理念(2)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要注意劳动卫生和劳动保护;(5)抓管理任务(3)尊重每一个人——企业好成绩考核。最高的经营宗(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

23、总务工作管理的意义有哪些? 队伍——组织成功的基础(5)人的全答:(1)总务工作是办好学校,实现面发展——管理的终极目标(6)凝聚中小学教育任务的物质保证;(2)总人的合力——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务工作也具有教育性;(3)总务部门证。是执行财经政策的职能机构;(4)管11.如何实现人本管理

物理财、开源节流,提高教育投资的1)科学地看人2)科学地用人3)科效益;(5)解除教职工后顾之忧,为学地培养人 他们安心工作创造条件。12.什么是公正?

24、总务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公正或正义是指制度的道德、制度的些? 德性,是指称社会基本结构的属性是答:(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2)否道德的一个概念。公正是人类社会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在服务中育人;(3)勤俭办学,提高准则。资金使用效益;(4)教育职工,严格13.如何体现公正? 按政策办事;(5)实事求是,因校制从管理哲学和管理伦理学的角度看,宜 公正是人、社会和组织相互关系的合25、学生集体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理状态。它所反映的是个人和组织在答:(1)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加社会中的地位和利益关系。一是表现强集中中的个别教育;(3)正确对待在人身关系上,公正反映的是权利与班级非正式群体;(4)充分发挥班集义务的关系,公正首先是人身权利的体的教育管理作用和班主任的主导作正当占有和维护,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用。基本权利的承诺。二是从个人与社会

1、学校目标管理的优缺点?(包括各种群体、集团、民族、组织答:

1、优点:(1)有利于提高管理工机构等等)的关系来看,公正代表社作的水平;(2)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会的合理利益分配尺度(包括基本权激发创造性;(3)使个人和组织得到利和义务的分配尺度)和正当秩序的较好发展;(4)有利于实现有效的控安排。制;缺点:(1)学校目标体系较难确公正在实质上是一种使个人、组织与定;2)教师工作目标难以具体量化;社会能够公平、合理、友好相处的基(3)容易割裂管理活动的连续性,产本原则。生短期行为;(4)容易使管理工作僵14.学校管理公正理念的体现? 化 1)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需要---

2、如何优化学校管理过程? 权利---义务 2)坚持合理正当公平的答:

1、内部环境优化(1)依靠全员利益分配尺度。管理学校;(1)优化政治经济环境(2)15.效率概念的诠释

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3)优化效率具有构成要素和社会时空两个向社会环境 度的价值要求。所谓构成要素意义上

3、如何建立校长的威信? 的效率是指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答:

1、以高尚的品德树立威信(1)系,投入少而产出多则为有效率,反廉洁勤政,克己奉公;(2)为人正派,之则为无效率。所谓社会时空意义上处事公道; 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产(3)光明磊落,胸襟坦荡;(4)严以品的数量与质量的多少,它表现为社律己,宽以待人;(5)联系群众,水会时间的节约,以及活动领域的拓展乳交融; 和劳动在社会空间上的有效分配,它(6)有功不居,谦虚谨慎;2以广博表现为活动的构成要素在社会空间上的知识树立威信(1)具有坚实的专业的有效分割。基础知识;(2)具有宽泛的业余知识3、16.校本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学校管理以较强的能力树立威信(1)计划决策模式有什么特点? 能力;(2)组织指挥能力;(3)交际一是学校是办学主体,学校办学的决能力;(4)创新能力;(5)教学教研策权力应下放给学校。二是学校管理能力

4、以严格的作风树立威信 目标和任务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

4、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需要来确定的,不是由上级或外部强答:

1、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加的。三是学校成员参与决策和管理

2、对学生学习的管理;

3、对学生课是有效地实现学校目标的基本途径,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的管理;

4、对学生应建立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学集体的管理;

5、对学生问题行为的管生、社区成员组成的参与管理和决策理;

6、对教师设备的管理;

7、对班组织。四是学校决策者对自己的决策级任课教师的管理;

8、对班主任的管及其执行负有责任。理;

9、对有关职能部门和组织的管理。17.何谓目标?目标具有哪些特性和作

5、学校管理制度制定的要求有哪些? 用? 答:(1)要有明确目的;(2)要有民四个特性:指向性,社会性,可行性,层主性;(3)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次性。三个作用:指引作用(方向目标*工作针;(4)要有科学性;5)要切实可行;效率=管理效能);推动作用;标准作用(6)要注意严肃性;(7)要有稳定性;19制19学校管理目标要符合哪些基本要求(8)要规范系统 求? 6.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 系统性,科学性,现实性: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既目标的现实性是指它要正确反映社会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反映未来现实学的一个分支。2)学校管理学是一门的可能性。,具体性。

应用科学。其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20.在实施学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如7.学校管理学的构建原则 何把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与建立相应的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制度结合起来?(请用自己的观点和语2)综合研究与分解式研究相结合的原言表述)则 3)“硬”管 1)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学校成员充8.研究学校管理学的现实意义分理解目标,激发实现目标的热情;2)1)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有助于快速建立相应的制度,明确责.权.利,保证培养大批学校管理人才,提高整个学目标实现.校管理队伍的素质。2)学习和研究学21,何谓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校管理学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学科的制主要包括哪几项内容?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3)学习和研究学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系统的管理权校管理学有助于指导学校管理实践活限、职责、隶属关系、机构设置和组动,改善学校的管理现状,提高学校织制度等多方综合的结构体系。的管理工作水平。22.我国中小学内部组织机构,一般有9.学校管理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哪几种类型?

学校管理理念是指人们对于学校管理1)党支部(规模较大的学校设党总支

部)及其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包括教育工会、教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会;2)校长领导下的审议机构、行政组织、生产组织和办事机构。包括校务委员会、教导处(有的学校把教导处分为教务处、政治教育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校办工厂、农场。3)校长、教导主任领导下的教学组织机构,包括各科教学研究组、教育科学研究室和年级、班。23.组织的内涵

从语法上来说,组织有两个含义: 其一,作为一个实体,一个组织是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正式关系的一群人。对于正式组织,这种正式关系是指有意识形成的职务与职位结构。其二,组织是一个过程,组织的对象可能是人或工作,更多的是包括二者在内的系统。组织的一个较为直观的含义: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组织的另外一个较好的含义:组织既是一些职位和一些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式结构,又是一种创造结构,维持结构,并使结构发挥作用的过程。24.学校组织是什么?

学校组织的本质是一种不断适应外在环境需求的有机体;学校组织的目的是要达成学校的目标;

学校组织的运作是通过学校成员的权责分配、需求与层级的结构彼此产生交互作用而进行的。

25.简述管理学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学校管理组织类型 直线制组织结构;

2、职能制组织结构;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4)矩阵组织结构

26.简述工作性质和内容视角中的学校管理组织的类型

1)政治性组织: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或政治核心地位。还包括各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2)群众性组织:学校中的教育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是属于教职工和学生的群众性组织。3)行政性组织:学校的校务委员会、教导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校办企业办公室,是属于校长领导下的审议机构,职能机构、办事机构和生产管理机构,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性组织机构。4)业务性组织:在校长、教导主任领导下的教科室,各学校教研室、年级组、班级,是教学与科研组织机构,承担部分管理职责,主要是属于执行、操作性的业务机构。

27.校长的地位

校长受国家的委托,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领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他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学生负责;要领导全体教职工担负起培养、教育青少年一代的重任。28.简述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作用。)学校领导者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中的带头人;)学校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计划者和组织、控制者。)学校领导者是上级领导和学校群众之间的中介人。29.学校领导者的领导行为特征

1)学校领导者领导行为的教育性。2)学校领导者领导行为的情感性。3)学校领导者领导行为的复杂性。4)学校领导者领导行为的长期性。5)学校领导者领导行为的随机性。30.结合实例说明校长素质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

1)校长素质包括四方面:政治思想品质方面的素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素质;管理能力和作风方面的素质;身体素质。2)分别阐述校长上述素质对完成校长四项职责:抓学校办学方向,抓师资队伍建设,全面主持学校工作,抓各方的协调配合及育人环境的影响。

31.简述学生管理的内涵

学生管理是指学校在上级部门、社会社区、家长、学生等各方配合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32.简述学生管理的内容

1学生学业管理2学生生活管理3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管理 4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活动的管理5学生发展 33.简述学生学业管理的内容

1课堂学习管理2课外学习管理3学习考核与奖励4学生学业档案管理 34.怎样抓好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 首先是严肃课堂纪律,抓好考勤 ;其次,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必要

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给予指导和帮助;最后,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一方面从物质方面来讲,要完善课堂学习设备。要保障课室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必要的教学用具;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敢于发言。35.简述学生课外学习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学生作业的质量,是课堂学习情况的必要反馈,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如知识竞赛、辩论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等等。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应该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和更多选择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36.简述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1)升旗仪式。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2)周会。周会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全校性周会,另一种是年级性周会。一般每周或间周举行一次。周会的内容主要有:对学校某一阶段工作的要求,各种活动的总结和分析;邀请当地驻军官兵和改革开放中的模范来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由学校领导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等等。3)班会。班会也有两种:一种是经常性班会,一种是主题班会。什么叫经常性班会呢?经常性班会主要是由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内一周来的情况进行小结。主题班会是根据4)节日纪念活动5)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6)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7)举办展览会和组织学生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戏剧 37.学生的生活管理

是指管理者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训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及习惯的管理活动。学生生活管理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会生活,这不仅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更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需要。38.学生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管理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对各种不良倾向能自觉地抵制。同时,学生管理也是教育思想的实施途径和保证手段。因此,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有助于学校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常规管理,重视常能训练,既要善于管,也要敢于放,要防患于未然,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生,依法保护学生。

39.学生管理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3)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40.学生行为的管理

学生行为的管理就是要求学生必须遵循有关的社会规范的要求,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预防不良言行的产生,即培养和形成学生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

41.简述学生学习管理的内容。

对学生的学习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学习的辅导,一是学习制度的管理。

(1)学生的学习辅导。学习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更应是对学生学习全程的指导以及有关的方法论的指导。(2)制度的管理。这些学习制度应包括课堂学习常规、作业和考试管理常规、课外学习常规等。

42.简述学生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时间观,科学地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同时,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休闲的关系,学会学习,学习休息。二是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43.学校的学生组织有哪些?(1)学生工作处(教导处)。(2)年级组。(3)班级。(4)学生会(5)团委。

44.学生管理的方法(1)思想教育的方法;

(2)激励的方法(3)评价的方法(4)

自我管理法(5)制度管理的方法 45.教师在运用激励教育的方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第二,以激发内驱力为主要标志。第三,以优化教育教学为主要内容。

第四,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46.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不要以固定尺度和框框去要求学生。第二,按照不同的层次评价学生。第三,要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47.学生的管理制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一是国家或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制定颁布的制度和规定,一是学校制定的涉及学生管理的制度系列,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等方方面面。48.结合实际说明如何正确地评价和管理学生

1坚决抛弃用成绩优劣来判定学生好坏的陈旧标准;2不要用固定的尺度和框框去要求学生;3按照不同的层次评价学生;

4要给学生显示才能的机会;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有严有宽,有管有放;49.何谓学校管理方法?

学校管理方法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完成学校管理职能,确保学校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措施和途径的总和。它是学校管理活动的主体作用于学校管理客体,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中介与桥梁;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化、操作化。

50.行政方法和学校行政方法的含义是什么?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层次的管理方式──以鲜明的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

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自身或其行政职位的权威,采用指示、命令、决定、规划、计划、51.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有哪些?(1)权威性;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实际上是以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权力和威信,去直接影响被管理者的意志,控制被管理者的行为。学校领导管理者权威越高,他所发出的指令接受率就越高。因此,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权威,是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的前提,也是提高行政方法效率的基础。(2)强制性;行政方法通过学校行政组织发出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对学校成员来说,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但行政强制与法律强制有程度上的不同。

(3)无偿性;采用行政方法对学校进行管理,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对下属成员的人、财、物、技术等的调动和使用,不讲究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不计价的无偿调拨。

(4)稳定性;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因此,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会轻易变动。

(5)时效性; 行政方法的实施往往只对一特定时间和管理对象有效,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6)垂直性行政管理方法是通过学校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实施管理的。因此,基本上是“条条”的管理,指令只能实行垂直性传递。

52简述行政方法运用于学校管理的作用。

(1)行政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校组织内部实现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获得系统整体的功能,从而使学校上层领导者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实现对学校全局活动的有效控制。(2)运用行政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取得学校管理的效果。(3)运用行政方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的管理职能和作用。

53.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运用行政方法有何局限性?

(1)管理效果受学校决策者个人品德、素质、水平的影响。行政方法强调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学校高层决策者特别是学校校长拥有管理的全权,因此,学校管理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管理者的知识水平、领导经验、管理艺术和道德修养。(2)不利于发挥学校系统管理者的积极性。运用行政方法进行学校管理时,学校管理系统中各层次的领导管理者主要听命于学校校长的领导和指挥,容易造成有职无权、无责的现象。(3)横向联系困难、信息传递缓慢。行政

方法要求依靠学校行政组织,沿着学校行政层次层层传达贯彻,层层向上反馈,这种繁杂的手续容易致使信息传递缓慢,影响学校管理效率。(4)容易产生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行政方法要求下级组织毫不含糊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如果不考虑学校管理活动的实际和特点,任意扩大行政方法在学校的应用范围,把它简单地搬到学校的各种管理活动中来,就会给学校基层管理活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应有的损失。

54.简述在学校管理中运用行政方法的基本要求。

(1)要突出学校管理目标导向

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一切管理活动的依据,学校管理目标明确方能加强学校行政指令的权威性。(2)要适当集权,做到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大权独揽,才能实现对学校全局活动的有效控制;小权分散是为了调动学校各层次管理者的积极性。

(3)要按照系统原则建立一套严密的学校组织机构。有了严密的学校组织机构,才能保证学校行政指令的有效贯彻;才能保证集权的实现。

(4)要处理好跨度和层次的关系。学校行政指令只能下达在本跨度内。要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就必须减少层次;但层次的减少,会带来跨度的增宽,从而加重学校管理者的负担。因此,我们应该在学校管理跨度与学校组织层次之间求得某种适度。(5)要责、权一致,有权,有责。在学校管理系统中,每一管理层次、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拥有相应的权力,才能保证学校管理行政方法的顺利运用。(6)要提高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素质。学校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受学校管理者个人品德、素质、水平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如何,直接影响行政方法运用的成败。

55.阐明经济方法和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含义。

经济方法是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经济原则,讲究社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即,通过运用诸如工资、利润、利息、税收、奖金、罚款以及经济责任制、经济合同等这样一些经济手段,组织、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的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是从经济的角度指导、调节和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方法。具体来说,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从物质利益上调节和影响师生员工的行为,从而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益。

56.经济方法与行政方法最基本的不同点在哪里?

经济方法与行政方法最基本的不同点在于:任何管理的经济方法,其实质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从物质利益上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从而有效地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而行政方法则强调通过个人对集体和国家的奉献来达到解放自身的目的。因而强调自上而下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57.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有何特点? 1.利益性。这是经济方法最根本的特性。它要求按照物质利益的原则,把学校教职员工的物质利益与其工作成果联系起来,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2.平等性。经济方法强调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成员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力是平等的。因此,具有公平合理性。3.多样性。对不同地区的学校,对学校内部的不同部门,在不同的时间内,学校管理者所采取的经济方法是不同的。4.一致性。即,学校经济方法的运用必须与学校的经济计划、经济能力相一致。

58.简述运用学校管理经济方法的基本要求。

(1)在运用物质激励的同时,要提倡精神激励。学校管理者在运用经济方法时,一方面要真心诚意地为教职员工谋利益,设法解决教职员工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精神激励,加强学校总体目标的教育,提倡互助合作精神。只有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经济方法的效力。(2).要提高运用经济方法的科学化水平,讲究经济方法的有效性。要研究经济方法运用的条件、环境、场合,还要研究和掌握适当的经济刺激量,运用的条件不具备,环境、场合不适当,刺激量过大过小、过强过弱,不

切合人们的实际状况,都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59.为什么说运用经济方法进行管理,可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因为:第一,经济方法的运用体现了学校领导管理者从物质利益方面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关心,使他们产生一种温暖感,缩短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距离;第二,经济方法的运用使广大教职员工从物质利益上看到了自身工作的价值,有了衡量自身工作多寡、好坏的具体标准;第三,经济方法的运用,可以克服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习,促使教职员工深刻理解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

60.简述法律方法和学校管理法律方法的含义

法律方法就是运用法律规范以及类似法律规范性质的各种行为规则来进行管理。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所指的法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律,如现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等;二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各种类似法律的教育制度和学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本校实际拟订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就是运用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律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类似法律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来影响和约束学校管理客体的行为的方法。

61.简述学校管理法律方法的特点。(1)严肃稳定性。学校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定一般都比较慎重,一旦制定和颁布出来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法律和法规不可因人而异,滥加修改,任意解释,必须保持它的严肃性。

(2)强制性。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强制实施的,教育法规具有必须严格遵守和不可违抗的性质,否则要受到国家或学校强制力量的惩处和制裁。(3)规范性学校法律规范对所有学校组织和所有学校内部成员都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有极其严格的语言,它的制约对象是抽象的,一般的。

(4)可预测性根据各项教育法律和法规,人们事前可以估计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等。

62.简述法律方法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正确运用法律方法,可以保证必要的学校管理秩序使用法律方法进行学校管理,(2)正确运用法律的方法,可以加强学校管理系统的稳定性(3)正确运用法律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学校内部各子系统和各种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4)正确运用法律方法,对学校管理系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63.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怎样运用法律方法进行管理?

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加强法制理论学习,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学校领导缺乏法制观念,已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得不到有力执行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领导者,都必须树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教育法制观念。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者、管理首先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增强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素养。其次,教育法规和制度的内容要与整个学校组织体内的道德水平相适应,偏低起不了作用,偏高将会造成司法的困难。第三,要树立法制的权威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人人知法、守法。第四,要有有效的法律机构和体系来保证法律的实施,注意司法工作的开展。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和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行为的纠正与制裁。在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法律规范的解释要保持一致性,不能随心所欲;另一方面要选择正确的法律调整方式,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以提高法律规范的适应性。第五,要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对于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的监督,是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制订的正确、合法,教育法律法规的切实贯彻实施的重要措施。

第六,法律方法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法律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如与行政方法结合,则会加强灵活性;与经济方法结合,则经济方法得到保证;与思想方法相结合,则起开路作用。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64.简述学校管理的思想教育方法的含义。

学校管理的思想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对一定精神观念的宣传,从真理性方面激发学校成员的理想,使之成为其组织行为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而努力的方法。

65.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方法有何特点?

(1)长期性长期性是指学校成员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世界观的确立,文化知识的积累,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2广泛性;广泛性是指思想教育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过程的始终,并遍及每一个学校成员。运用思想教育方法,从时间上说,具有长期性;从空间上说,则具有广泛性。即思想教育方法渗透在学校一切工作中,学校所有成员都可以用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形式运用这一方法。3渗透性;渗透性是指思想教育工作要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思想教育工作不仅要体现在政治学习、政治活动之中,而且要渗透到课堂学科教学、体育卫生活动、艺术教育、课外活动、劳动教育、环境建设等一切活动之中,营造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环境。4启发性;启发性是指通过真理性激励,启发学校成员认识真理、掌握真理,把行动自觉地指向学校组织目标的过程。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运用教育的方法,使学校成员懂得选择自己的行动取向,这种行动取向是学校成员经过自我思考后产生的一种服从真理和科学的意志行动,而不是屈从于外界的某种行政的或经济的强制力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在运用教育方法时,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宣传越能符合真理和科学,越能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则越能启发学校成员思索问题,教育方法所起的作用就越大。5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思想教育方法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方式、方法比较灵活。因为人的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必须根据对象的不同思想层次和不同的心理素质灵活多样地进行教育。

66.为什么说思想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首先,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与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有关,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就越深刻,而知识的积累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次,就人们的思想转化过程来看有四个阶段:道德认识的变化、情感的变化、行为的变化、习惯的形成,这四个阶段都需要时间和过程。再次,人从一种态度行为改变成一种新的态度行为,其心理真正内化也需要经过“解冻”、“变化”、“凝固”三个过程。因此,思想教育过程长期性的特点,不能有操之过急的情绪和立竿见影的观念。

67.简述学校管理中常见的思想教育方法

(1)说服;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启发自觉、弄清是非、以理服人,提高学校成员的思想认识的方法。(2)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指用他人良好、高尚的品质行为去教育、影响学校成员的一种方法。(3)感化;感化是通过语言的劝导、形象的感染和行动的影响,激起学校成员的共鸣,使其思想行为逐渐向学校管理者所要求的方向转化的一种教育方法。广义的感化是指建立学校组织体中相互尊重、信任、关心和支持的各种人际关系。狭义的感化主要指对学校后进人员、犯错误甚至失足的成员采用“以情动人”的一种教育方法。(4)自我教育;运用思想教育的方法要提倡自克、自立、自重、自爱、自修、自省、自制。学校成员只要能经常进行自我修养,对自己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就会得到长足的进步。(5)民主管理;学校管理者只有积极主动、诚心诚意地通过各种形式吸收学校组织成员参与学校各级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教职员工的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校工作做好。

68.常见的说服方式有哪些?

(1)讲解和报告;讲解指学校管理者将国家方针、政策,组织的决策、计划、目标等向学校成员作系统的讲述和解释。报告是指就学校管理中的某些问题向学校成员作全面的阐述,它适用于专题性内容,如形势问题、纪律与法律问题等。(2)谈心;谈心是就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学校成员交换意见,对他们进行最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3)讨论;讨论是就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提高学校组织成员思想认识的说服方式。

69.搞好谈心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诚心,找人谈话要诚心诚意、真心实意,不要居高临下,要平等待人,真诚相见;二要知心,要有针对性,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心理相容,形成亲近感,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三要热心,谈话对象的优点要充分肯定,热情赞扬,缺点要诚恳批评,并帮助改正,扬其长,避其短。四要耐心,要让对方说话,使他感到你在认真听取他的倾诉,不要一蹴而就、急于求成,更不要怕有反复。

70.何谓决策和学校管理决策?

决策是一个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制定方案、选择方案、修正方案、实施追踪以及对已执行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估等一系列活动环节的全过程。

学校管理决策是指对学校管理活动过程的方向、原则、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等常规性问题和突发性问题作出的分析、判断、选择、决定及追踪评估的过程。

71.学校管理决策的类型有哪些?(1)按学校管理问题出现的重复性来划分,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所谓程序化决策,是指对学校管理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进行的决策。如学生的分班、学校课程表的安排等。非程序化决策是指那些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遇到的没有固定程序和常规办法处理的、偶然发生的一次性新决策。

(2)按学校管理决策的条件来划分,有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竞争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指对要解决的学校管理问题及其条件、效果都比较清楚,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非确定型决策,指对要解决的学校管理问题及其条件效果都不很清楚,各种条件和因素出现的概率无法确定,一个方案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风险型决策是指在依据不同概率所拟定的多个决策方案中,不论选择那一种方案,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竞争型决策是竞争的双方为了获胜而进行的决策,即其行动方案是针对利益冲突的“对手”的行动方案。(3)按照学校管理决策的性质来划分,有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两种战略决策是指对学校管理全局影响深、作用大、持续时间长的决策,而战术决策是指对学校管理产生局部性影响,其影响是短期的、执行性的并为战略目标服务的决策。

(4)按照决策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所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和制约关系,可以把决策分为过程决策、阶段决策和随机决策三种。过程决策是一种长中期决策,贯穿于学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它一般是战略性的;阶段性决策是一种短期决策,它要解决的是学校管理活动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问题,是为过程决策服务,是战术性和策略性的;随机决策是一种当时性决策,是对学校管理活动中随时发生的问题的当机立断的处理,它要受过程决策和阶段决策的制约并为它们服务。

72.学校管理决策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学校管理决策的程序包括四个主要阶段:情报搜集阶段,设计方案阶段,抉择方案阶段,执行审查阶段。73.请叙述学校管理定性决策方法和学校管理定量决策方法的概念。学校管理定性决策也称为直观决策,是依靠学校管理者的直观判断能力以及有关知识和经验进行的决策活动。学校管理的定量决策方法是利用数学理论中的最优理论进行学校管理决策的方法,它是应用数学工具对可供选择的多种学校管理方案进行定量、定性的描述和分析,从而提供数量依据,让学校管理决策者权衡、选择,从中获取最佳的方案的方法。

74.常见的学校管理决策方法有哪

些?

(1)直观决策法(2)专家决策法(3)强制联想与启发思考法(4)回归分析法(5)决策树方法 75何谓信息?

就一般意义来理解,信息是系统内部建立联系的特殊形式,是系统确定程度(特殊程度、组织或有序程度)的标记,它反映了物质运动状态和变化程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76.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是什么? 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信息收集、加工、转换及运用信息进行预测、控制的手段,也是辅助各级领导进行管理、决策的工具。从理论上讲,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机械(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它从全面出发辅助决策,利用已有的数据预测未来,同时实测管理的各种功能情况,通过信息控制行为,来保证整体、长远目标的实现。77.简述管理信息系统需进行的工作。(1)信息的收集工作,即在确认原始信息具有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的基础上,收集有用、有关的、足量的信息。(2)信息的处理工作,即对所收集的信息,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归类、统计等科学的加工处理,防止失真信息、假信息和过时信息而造成的失误。(3)信息的传递工作,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技术,按照一定的渠道,将信息准确无误、及时迅速地传递到所需要的部门和个人,以满足管理活动的需要。信息传递的关键是渠道畅通、传输手段先进。(4)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不少信息暂时不使用或使用后需要贮存,为保证管理人员便于查找、使用,应建立一套科学方便的完整的信息检索系统。(5)信息的反馈工作,即注意收集管理决策系统指令的执行情况,以求对管理决策系统的再决策起到参考、调节作用。

78.什么是学校信息?

学校信息是指经过学校有关部门收集、加工和整理后,能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各种知识、图形、公式、法则、消息、数据、资料等有效情报的总称。从信息内容来看,学校信息包括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方针政策以及指示等指令性与指导性信息、劳务与人才市场情报信息、人事信息、财务管理信息、设备物资以及教学技术信息、学校环境信息、学校经营管理信息、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及其管理信息、教学和教学管理信息、生产和生产管理信息、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以及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保障的信息,等等。

79.叙述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指这样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它输入的是一些与学校管理有关的数据,而输出的则是对学校管理人员、机构或学校管理活动有用或所需的信息。这些输出的信息或者代替了学校管理人员的劳动,或者辅助学校领导人员作出决策。这个系统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等四个要素有机地组成的一个整体;是由收集、整理信息,加工、传输信息,贮存、反馈信息等基本环节构成的一个信息处理过程。

80.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1)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学校管理信息的收集

从信息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学校管理信息分为学校外部信息和学校内部信息。(2)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二——学校管理信息的及时处理和传递(3)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三——学校管理信息的贮存和保真。

81.简述计算机应用于学校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

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收集汇总各种有关信息,并整理、分类和处理,而后存放在后备存储器中,以供学校与上级领导部门查询,某些系统还可以提供信息给有关教育政策部门咨询和分析。学校计算机行政管理系统的目的和任务是实现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形成完整的计算机辅助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以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

82.计算机技术对学校管理会产生哪些影响?

(1)计算机技术在学校的广泛运用将改变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帮助我们

树立新的学校管理观念,具体来说有四方面。第一,是系统的思想观念。树立系统的思想观念就是要立足局部放眼整体,把自己经营的小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不能顾此失彼。第二,是人本的思想观念。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技术介入学校管理过程以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在劳动过程中显示出了新的意义。第三,是动态的思想观念。树立动态的、创新的思想观念,就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检索和反馈工作,努力建立完备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第四,是效益的思想观念。就是要求学校管理者树立科学的效益观、价值观,追求管理工作的高质量。

(2)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将促使学校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式、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发生重大的变化,甚至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都将发生变化,学校管理的机构将得到简化。(3)计算机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对学校管理系统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所讲的人员素质包括学校管理者的素质,也包括被管理者的素质。人员素质的要求可以用10个字来加以概括:高尚、广博、精深、创新、健美。(4)计算机技术在学校管理中广泛运用,将加速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全员型管理将成为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模式。(5)学校法制将进一步健全。首先,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将建立完备的学校教育立法、执法、监督的法治系统;其次,学校教育法治的观念宣传将深入人心,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遵法、守法将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再次,由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校管理系统对违法行为将及时发现并追究法律责任;最后,学校教育行政权的行使,必须有法律授权,并有法定依据。82教学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 1)摆正教学工作管理的位置----以教学为中心2)明确教学工作管理的目标3)正确处理教学工作管理中的关系4)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为教学提供物质条件

83、何谓教学工作效率?怎样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教学效果与教学所花的时间师生教与学的负担量的比是教学工作效率。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最主要方法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特别是教学法水平。

84、教学管理中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1)教与学的关系2)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3)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4)理论和实践的关系5)教学质量与教学卫生的关系6)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7)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8)主要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关系 85简述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结构。

1基本情况和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2目标标准任务和要求; 3具体措施; 4具体安排和表格(工作项目工作内容时间安排负责人等)。

86学校教学工作管理指挥系统由哪几条线组成?

一是在学校高层管理者的统御下,由教导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及所属备课组长所组成的教学指挥系统;二是在学校高层管理者领导下由教导主任、年级组长与班主任、各班学习委员与学生会学习部长、各学科课代表组成的学生学习指挥系统。

87用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的理论,说明教学工作管理的过程。1)学校管理过程是计划、组织(实行)、检查、总结几个环节与学校工作的有机结合和有机运转的过程。这种有机结合的运转表现在:①正常的学校管理,总是遵循着计划、组织(实行)、检查、总结这一程序有序进行的。②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关联、互相促进。③学校工作一期复一期,连续不断。2)学校理过程基本环节与教学工作管理的有机结合表现在:①制定全校性的教学工作计划;②组织教学工作的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加强指导帮助,及时解决各种问题;③加强教学工作的检查,既要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要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④做好教学工作的总结。教学工作管理的过程由上述环节有机运转而成。(4分)88.德育管理的意义?

1.把德育管理放在首位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加强德育是全面贯彻教

育方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3.加强德育管理是青少年是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89.德育管理的任务?

1.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德育管理意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2.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管理机构3.建立健全德育管理的规章制度4.协调德育和其他工作的关系5.加强德育质量管理,对德育进行科学评估与考核。

90.对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应通过哪些途径来进行?

1.政治课和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管理2.班主任工作的管理。3.共青团,少年队,学生会工作的管理。4.学生家长工作的管理。

91.什么是校风有哪些表现?

校风是学校的风气。表现为有形无形的情景条件。由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种因素构成。包括领导作风,教风和学风。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良好的校风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有促进的作用:不良的校风则对学生起腐蚀的作用。92.简述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任务? 面向全体师生发挥学校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实现学校体育卫生的目的。

93.简述美育管理的概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94.美育管理的任务是什么

(1)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

教师是学校美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美育观和教师自身的美育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美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则成为学校美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2)协调校内外各种美育途径。美育的实施途径有很多,它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美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协调好以上三者的关系,使之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必须对各种美育途径统畴规划,加以协调。

(3)深化艺术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5.为什么说美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美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其次,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再次,美育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以美辅德。

96.美育管理的要求有哪些?

(1)正确处理和协调好美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2)认清美育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实施美育。(3)充分发挥教师的自我表率作用。

97.校内美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校内美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主要是指美育课程(这里指的是广义的课程)的管理,包括显性的美育课程与隐性的美育课程。

98.简述怎样做好校外美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做好家庭美育的组织与管理(2)做好社会美育的组织与管理(3)正确处理和协调校内美育与校外美育的关系

99.怎样才能做好家庭美育工作? 首先,学校应引导家长合理组织家庭美育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优美的生活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要指导家长为学生做出表率,处处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到举止文雅,力求上进,给孩子展示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00.简述社会美育的组织与管理的途径。

社会美育的组织与管理的主要途径有:通过大自然对学生进行美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美育。同时,学校还应充分发挥有艺术特长的社会人士的作用,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利用各种条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美育活动。

101.简述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任务。

(1)树立正确的劳动技术教育观念(2)加强对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管理(3)开展职业指导,为学生的正确择业做准备(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102.当前在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上存在哪些误区?(1)“轻视教育”,即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对儿童智慧发展的作用,虽然按大纲规定排入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但经常被移用,即使让儿童去劳动也是为了装潢门面;(2)“改造教育”,即把儿童视为劳动改造的对象,实施劳动改造教育;(3)“聚宝教育”,即把儿童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挂学生勤工俭学招牌,补教育经费之匮乏。

102.简述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主要要求。

(1)坚持教学为主,合理安排劳动技术教育的时间(2)注意因地、因校、因人制宜,合理选择劳动技术教育内容

103.简述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方法(1)劳动技术教育的组织管理(2)劳动技术教育的计划管理(3)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管理(4)劳动技术教育的制度管理(5)劳动技术教育的考核评价

104.什么是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活动是一个过程,包含着一系列的步骤、方法。

2、教育评价活动过程是有明确目标的,是以实际状态与预定目标相比较的一种过程。

3、教育评价活动中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技术以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

4、教育评价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用一定的价值观对各种状态进行价值判断。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给教育评价下一个这样的定义: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确定诸类教育活动的目标实现程度,并作出价值判定的过程。

105.什么是学校教育评价?

学校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的种概念,它具有教育评价的一切属性,但又有自己的规定性。本章讨论的学校教育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规定性:从评价类型来看,是一种自我评价,即评价主体是中小学校自身,而不是外来主体;从评价层次来看,它不涉及到国家宏观教育评价,而只是限于学校内部,对学校内部的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人员、学生质量进行评价,所以属于微观教育评价的范畴。106.怎样理解学校教育评价的意义。(1)是端正教育者教育思想的杠杆。为了端正教师的教育思想,可以根据教育目标,从教师的素质、职责、绩效等方面设置指标,制定标准,将教师的错误教育思想加以控制。一般地讲,学校教育评价理论越成熟、越科学,就越能发挥它的杠杆调节作用,反之,教育思想纠偏则软弱无力。(2)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学校教育评价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保证;学校教育评价是教学改革的保证。(3)学校教育评价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实施全方位评价。通过评价对学校的教育活动、管理活动及其人员进行控制和调整,令其保持良好状态,从而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107.学校教育评价在学校管理中有哪些功能?

(1)决策功能。学校教育评价的决策功能就是通过评价获得丰富的反馈信息和系统的价值分析,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2)导向功能。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首先是对办学方向、培养目标的引导。导向功能的第二个方面是对被评者工作质量的引导,在教育评价中和评价结束后,被评者对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并从评价者方面获得信息,明确自己的进展,找出差距,向指标的优等看齐,不断改进工作质量。(3)激励功能。通过实施评价使被评者认识到目标实现程度。由于人的竞争意识、成就需要,激励被评者不断努力,向既定目标前进,这样就激发了学校干部、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调控自身行为,做出成绩,达到指标要求。(4)诊断功能。学校教育评价就如同一副听诊器,运用它可以诊断出学校各项工作的优缺点。因为评价是将被评者现状与既定目标对照,在比较过程中就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另外,教育评价的过程也是严格的分析过程,在各种分析过程中评价是最

全面、最具科学性的,这就决定了评价在诊断问题、改进工作过程中居于特殊地位。108.简述学校教育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我国的学校教育评价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使教育评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教育评价必须体现出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管理、教师工作、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努力方向。(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学校教育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步骤、方法、技术都应具有科学性,使评估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使评价准确、可靠、客观、合理。

(3)民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准备和教育评价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主评者要吸收被评者广泛参加,增强评价工作的透明度。(4)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要适应评价工作和评价对象的要求,方案切实可行。109.简述学校教育评价的组织实施过程。

(1)学校教育评价的准备

学校教育评价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组织准备、人员准备、方案准备、舆论准备。(2)学校教育评价的实施学校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是评价人员以评价方案为依据,收集、处理评价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校教育评价的实施,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中心环节,是检验评价方案的唯一方式,是发挥教育评价作用、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完整过程。

(3)学校教育评价总结;评价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评价活动进行再评价,撰写评价报告,以总结评价的经验教训,为继续开展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第三篇:学校管理学论文

姓名 年级 学号 专业 系别 学院

学术论文

题目论学校知识资源的管理

论学校知识资源的管理

摘要:对于一名校长来说,在对学校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时,最困难的是管理的顺序问题。校长既要能保证学校日常事务的正常运转,同时对于知识的管理也是他的责任,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垂直又不平行?回答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

关键词:知识管理学校知识管理学校的知识管理者

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他所需要管理的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还包括“德智体美劳”的管理,而学校作为一个传授知识的平台,一校之长要怎样对学校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呢?

一.

学校的知识管理

(一)学校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的定义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先在管理学中出现,是美国麻省莱克星顿著名的恩图维星国际咨询公司提出的。知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为核心,管理知识和用知识管理;实现显隐性知识的共享;透过知识的产生、传递、交融、分享和运用,使得人们可以利用团队的智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学校知识管理的意义

知识管理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动力,这是一种战略,也是一种技术,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对知识的组织,开展创新活动,来提升人类的应变力、创造力。学校是知识的诞生地、运用地和传播地,知识管理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所必需的。

(三)学校如何对知识进行管理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知识管理已变得尤为重要,原因是:1.知识管理可用已知推导未知,运用知识迁移获得预期结果;2.不断对现有知识内容进行推敲,反复验证,使得现有知识更具真理性;3.将知识分门别类,避免重复,杂乱无章;4.知识无国界,对其的管理实现全球共享;5.提高和促进新的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二.

学校知识的管理者 ——校长

(一)校长在知识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1.校长是学校知识资源的开发者

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里,想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的、高效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的挖掘学校现有的知识资源,这是校长对学校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当今社会事事讲究创新,提高知识创新意识,无疑将大大提升学校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那么作为校长要如何突破传统实现知识的创新呢?首先就要对学校知识的构成有明确的认识,学校的知识资源主要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部分组成。显性知识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容易获得的知识,它通常以文字、符号、图像等形式记录在图书或网络中,教师和学生可利用图书馆和教学局域网对这部分知识内容进行查找和阅读。而隐性知识则是指教师或学生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归纳和总结出的教学或学习方法和规律,适用于个人而在群体中分享不够广泛的技巧 和经验,又或是学校管理中展现出的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类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知识内涵。

作为校长应对学校知识资源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并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广泛运用应用于学校的组织管理当中,以促进学校高校可持续的发展。

2.校长是学校知识管理的组织者

学校作为一个传播知识、挖掘知识的场所,必须具备将知识系统化传授、储存、利用的完整的体系,而这套体系的形成与校长的管理息息相关。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校长自身应该对如何管理学校的知识资源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学校组织的知识进行管理。运用这些知识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和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知识型组织服务。

3.校长是学校知识创新的引导者

如果把学校比喻成一艘轮船,那校长无疑是这艘轮船的船长,学校前进的方向都由校长来把握。在国内教育面临转型的当下,课堂的创新、课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造就就有创新意识而非考试机器的现代化人才。开发一些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校本课程,这不仅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对习惯于照本宣科的教师们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更会大大提高学校在同行中的竞争实力。

(二)校长应怎样管理学校的知识资源

校长不是教师,更不是技术工人,他所直接管理的不应该是知识,而应是对富有知识的教师进行管理,校长所做的应是把握学校发展的总体方向,具体知识的传授应有教师来完成,这好比是会计和出纳,会计管来往账目,而具体各项的资金流动由出纳人员负责。1.绘制学校的知识地图

将学校的知识储备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物质中的知识,一类是存在于人类智慧中的知识。具体的操作:一是建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将书本、教学局域网中的知识整合在学校的一个具体的场所中,以便教师和学生查找、使用;二是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教学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能有最佳的选择。2.设计各种学习场所

知识的分享需要交流的平台,应该建立各种场所来满足教师和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

(1)研讨型学习场所

这种教学场所的最佳选择是教师,学生同老师进行交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和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所谓教学相长也即是如此。(2)时间型学习场所

这一类的学习场所相对自由,例如食堂、学生宿舍等等,这种知识的交流不只流于形式,更多的是自由,茶余饭后,任何想探讨的时候都可以,在学生和教师都敞开心扉,心无芥蒂的情境下的交流,其结果更加真实贴近人们的真实想法。3.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

教师是直接授业者,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不能够与时俱进,那就意味着这所学校毫无活力、失去生机,甚至退出教育舞台。如何提升教师的知识储备,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这对于一所学校的未 3 来发展至关重要。身为校长这一点是绝对不可忽略的。

参考文献:

[1]肖宗六: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谌启标: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骆玲芳:学校知识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学校管理学学习体会

《学校管理学》学习体会

《学校管理学》虽然只是我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众多学科之中的一门,但其学习意义和对我的影响都是不可小视的。

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的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科学。学校管理则是管理者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对学校管理对象诸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一最佳达成学校管理目标的有效活动和动态过程之总和。关于学校管理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学科,理论界一般将其概括为教育性质伦、管理性质伦和边缘性质伦三种。学了这门学科之后,我自己对于学校管理学这门学科也有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我的看法也许很肤浅,甚至还有错误,仅谈谈我管中窥豹所得的一点体会。

在我看来,学校管理学横跨了两个学科:“学校”代表教育学科,“管理”代表管理学科,而学校管理学的学习意义就是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去管理教育,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并且有几大的可能将来就从事教师行业,这门学科帮助我从理论化的角度明晰了未来教育管理的方向,并由理论指导实践,确定我的教育管理手段。对于一名预备教师而言,与其自身所处地位最贴切的就是教师的自我管理和教学工作管理两方面。在我大二时,我的一位任课老师在课间与我们闲聊时,告诉我们现在的老师工作压力特别大,甚至有名校老师通过自杀这种极端方式来逃避工作压力。听到这样的事,我心里很难过。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我们能得到两个结论。其一:这位老师不懂得如何排解压力,情感过于脆弱。要知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学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老师的工作压力也会变大。选择自杀的方式来对比压力是一种懦弱且不负责任的行为。其二:这位老师应该是一个有上进心且负责任的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要求严格的教师,才会感到强大的压力。作为一名预备教师,一般教师会有的压力,在我们未来的工作中也必然会遇到,那么到底如何排解压力,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热爱教师这个行业。现在被人说得最多的就是教师应该爱学生,其实,我认为,教师更应该爱教育,爱这份工作,才能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其次,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提高文化素质,教师要做到“学而不厌、知识渊博”,这样,我们未来的工作更加顺畅,有强大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教师会有更强大的自信心,面对教学难点会产生更多的想法和解决方法,不知不觉中就降低了我们的工作难度,帮助教师获得工作上的成功。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心理素质,要有一颗坚强的心。教师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个性独特的个体,这些不同的个体使教师的工作充满了创新性和挑战性。此外,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工作指标,甚至是来自社会、家庭的殷切期待,都在考验着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老师在课上也提到,教师在“坚持工作”的同时,也要保持“身心健康”,教师不仅要管理好自身的专业学习,也要正确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教师的工作管理不仅有物质方面,也有精神方面。物质方面教师自身无法做出多大的改变,那么我们就努力让自己内心强大。

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我想,对于新手教师而言,最难的莫过于课堂的纪律管理。在教学工作组织管理上,王老师在课上给我们提了四点建议,让我思考最深的是“科学安排好教学工作时间”这一点。这一点人人都会说,听起来似乎还很容易操作。一般来说,老师都会在课前准备一个教案,把上课要讲的内容划分成几个环节并预先设定好每个环节要花费的时间,以保证老师教学有条不紊,学生学习也能充分扎实。但这也只能说明老师“安排好教学工作时间”,如何做到“科学”呢?结合专业知识和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知识,我们都知道,小学老师的教学手段要形式多样。对比于中学和大学的老师,小学老师的简笔画,讲故事,动画课件,唱歌表演等,可以不精通,但必须面面俱到,有所涉猎。小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还不强,学习这些教学手段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科学安排好教学工作时间,合理组织教学环节,就要让学生再上课的过程中有精神愉悦,注意力放松的时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喘一口气,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因而,适时地喊学生回答问题,在恰当的时间做一个小游戏,画一幅简笔画,或在学生疲惫的时候用多媒体营造一个情境,让学生边思考,边欣赏。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些老师课上的重点没有讲完,一直拖到第二节课上课前一两分钟才下课,那么,下一节课的老师甚至会让我们伏在桌上,放松精神,放空思路休息一会儿,再投入接下来的学习。用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换四十分钟的高效学习,这同样也是科学安排教学工作时间的一种方式。

学校管理学并不像很多专业学科,把条条框框的知识点,繁杂多样的教学手段嚼烂了灌输给我们。它更像是一个教学管理大纲,它有指导性,让我知道方向和工作重点在哪,也有创造性,留下了很多空间让我自己去思考和发现。小学语文老师有极大的可能就是未来的班主任,这门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工作管理意义的学科,很值得我再三学习。

第五篇:学校管理学心得体会

学校管理学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管理这门课程暂时告一段落。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获益良多,有魏书生的对学校管理的深入思考,有滨湖小学等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还有有效地沟通。

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文化素养这一重担,教育者的责任可谓重大。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让我们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向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让学生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呢?魏书生老师的教育体系,班级管理模式,为我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效仿性强的办法。

魏书生老师是中国教育界语文界的知名人士,他在带两个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的基础上还担任了许多职务,并且经常外出讲学,他的学生在他不在的情况下,仍能认真上课,主动完成各项工作,班级秩序景然。这些都得益于魏书生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得益于他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尊重、信任,得益于魏老师对学生所付出的爱心,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模式很得我们学习效仿。

魏老师实行的“七个一分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分钟家务、一分钟记忆力比赛、一分钟日记、一分钟唱军歌、一分钟队列、一分钟读名著、一分钟演讲。这也是班级管理的方法,通过七个一分钟使学生的德智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讲究惩罚艺术。魏老师惩罚学生的方法堪称一绝,令人折服。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看似温柔的惩罚方式的背后体现的是魏老师的宽容与爱心。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方式。可是人家却抓出了很大的教育效果。联想到自己的工作,班中也有班干部,而且班干部所占的比例还不小,可为什么他们凡是事还都来问我:“老师,这件事该怎么处理?”这是因为自己并没有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民主,没有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效果。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下载学校管理学概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管理学概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管理学 归纳

    第一章绪论 1、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者对影响学校......

    学校管理学 学习心得

    学校管理学学习心得 一个学校,能否培养优秀的师生,能否有序的开展各方面的活动,能否优质的发展都与学校管理直接相关;一个教师,能否上好一节课,能否做好教学工作等一定程度都取决......

    学校管理学复习

    1:管理: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2:管理的作用: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普遍的现象,从微观......

    学校管理学目录

    学校管理学目录 第一篇基本原理篇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学校管理目标 第三章学校管理原则 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 第二篇组织与人员篇 第五章学校管理体制 第六章学校管理人员 第......

    学校管理学读书笔记

    《学校管理学》读书笔记 根据校长培训班的学习要求,我利用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萧宗六教授编写的《学校管理学》这本书。通过研读与思考,我更多地了解当前学校管理的基......

    学校管理学2

    学校管理学(一九九六上福建)(1) (2) (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学校教育目标是确立学校管理目标的_________________,学校管理目标的达成,必须有助于全面实现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管理学目录

    学校管理学——萧宗六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第一章 绪论 (一)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内涵(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本书的研究框架(三)学校管理学研究的发展、缺陷与重构建议 (四)研究学......

    学校管理学概论

    期末作业考核 《学校管理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