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内蒙古招生组组长叶振国教授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18:3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大学内蒙古招生组组长叶振国教授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大学内蒙古招生组组长叶振国教授报告》。

第一篇:浙江大学内蒙古招生组组长叶振国教授报告

浙江大学内蒙古招生组组长叶振国教授报告

刘实:现在有请浙江大学叶振国教授(以下简称叶)给大家介绍一下填报志愿的一些有关问题。

叶振国:各位大家好!我在这里主要是重点谈一下如何正确填报志愿,因为这个是许多考生和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现在也有人说填报志愿好像是第二次高考,就是说注意什么问题呢,你志愿填的好不好,和你的高考的分数高或低一样重要,我们每年都会碰到一些现象,有的人分数考的很高,但是因为志愿没有填好,结果去了很不理想的学校,或者没有能够被录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分落榜,所以说填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大家可能注意,在网上,包括新浪网,上面有很多介绍如何填报志愿,请了很多专家,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当然我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这些可以供大家参考,最后还得根据每人自己的情况怎样来填好志愿,我根据多年来在招生工作中所接触到的一些问题,和考生以及考生的家长平时交谈他们所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归纳一下,找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一个我就想谈一下填报志愿的关键,关键是什么?关键就是定位,就是你要正确定位,我们知道现在线还没公布,大家都在估分,有的估的高,有的估的低,那么填报志愿的时候,估的高的人在最高的批次里面定位,估的低的人不能在高的地方去定位,应该在低的方面定位。所以说怎样正确定位我觉得是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关键的问题。现在填报志愿,我们全国大概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高考之前就把志愿填好,当然这个有很大的盲目性,因为还没有参加考试,还不知道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这只能是根据平时的成绩大概可以填报那些学校;第二种情况是高考以后,但是分数还没有公布,这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稍微好一点,就是我今年高考的状况,大概的情况,或者我的估分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但是这个填报志愿还带一些盲目性,就是不知道最后的分数线到底是多少,我的最后的分数究竟是多少,估分毕竟还是估分;第三种情况,也就是我们内蒙现在所采用的情况,是高考分数公布以后填报志愿,你已经知道了自己今年考了多少分,所以比较容易去找到一种比较正确的位置,应该填报在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档次。所谓正确定位,主要按照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你高考的成绩,高考考了多少分;第二个呢,是你在全省的高考排名,排在第几名,有的这样数据,你就可以去对照那些学校是符合你这个档次的来确定,你可能会被那些学校所录取,比如说,你近年估的分数在560分以上,那么你肯定在国内重点大学里面,在这里面选择你要填报的学校,你所估计了仅仅是五百五六十分左右,那么你只能可能勉强上了第一批的重点分数线,那你就只能在第一批里面每年第一志愿不能招的满的,或者档次比较低些的院校里面选择你想填报的学校,如果你是落在550分今年的分数线,一批的分数线是多少我还不知道,去年的理科一批的分数线是555分,如果你在今年估下的分数是五百二三十分,那么我想你肯定不大可能进入第一批的出档分数线,你就应该在第二批院校里面来选择你到底要填什么,根据你的高考的成绩,根据你的排名来定位,我们说你确实上了重点分数线,我今年没统计过,以往统计过,有130多所高等院校在第一批的招生院校行列,这130多所你说我选哪一所学校,这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我建议大家是不是这样,你把这130多所学校,把它分成几个档次,其中三个档次或四个档次都没关系,最好的学校有几所,是在什么样的分数档,这个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有这样的资料,第二档是在什么样的分数档,第三档是什么样的分数档,分成三档四档都没关系,然后对照你自己的考下的分数在这里面选择详细记录核对一下,你可以把它三年的,这些学校三年的分数在内蒙录取的分数,把它统计出来,列一个表,光看一年的不行,看分数应该看它三年的分数,把它列一个表,然后把你的成绩,放在里面去对照,这样你可以把这个范围从130 多所学校缩小到可能十来所,然后在这十来所学校里面你在把你的分数比较,或者还根据你的,这十来所学校不一定是你都喜欢希望去的。你认为比较理想的是哪几所,把它的范围也可能缩小到两所三所,这样你填志愿就比较好填了。

我举个例子,向我们这个你如果你的分数考的比较好的,你的排名在前100名或者200名之内的,那你可以报哪些学校呢,像清华、北大它是我们国家最好的学校,在这里在内蒙录取的分数也是最高,那么它每年招多少人你可以对号入座,就是说这个清华招几十名,北大招几十名,加起来几十名,当然这里面还有一部分人,虽然他的分数到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那么它可能没有填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那么所以名次还得往下拉一点。我举个例子,我们浙江大学05年在内蒙招生的时候,我们招了四十五个人,最后录取了四十八个人,我们最高分数是670分,这个在内蒙是76名,我们最低分数是652分,是排到内蒙的277名,平均分数是660分,排名是160名,所以你知道了这个情况,你知道你这个排名,你可以去看看你能不能报考浙大。对不对?那如果说你是300名以后,我想你是没有这个可能性的。你如果是在两百名左右,那你这个可能性就是很大的了。所以我讲这个呢就是说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分数,根据自己的排名,很容易地在这么多学校里面锁定几所我们可以填报的学校。

我刚才讲了,我们在参考每个学校每年在内蒙的录取分数要看三年的情形,不能光看05年或04、03年的,因为往往有的学校,它有大年、小年的情况,这个我在下面还要介

绍什么叫大年小年。那么它有大年、小年,它前年的分数就高,去年的分数就低,所以你要把三年的分数去分析一下,你就会知道这个学校在内蒙一般会录取在哪个分数档。还有一个大家要注意,看每个学校录取的时候它还有个最高分最低分,就是刚才我讲的,我们去年的最高分是670分,最低分是652分,你如果拿这个最高分来对照,你就会觉得我跟它这个分数相差很远,不敢报,你拿它最低分来报,就会觉得我比它这个最低分高,肯定没有问题,那其实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可能有很好的学生,他完全可以去上清华,甚至在清华的招生名单里面他排的名次也是比较靠前的,但是他很希望能去浙江大学去念书,所以他报了浙江大学,所以这个分数并不代表我们在内蒙录取的真正分数。真正有代表的就是平均分数,我刚才讲去年660分,你在660分上下,问题都不大,这个最低分也是同样的,前两年我们有特长生,他们的分数也排在里面了。那么文艺特长生,他上了内蒙的投档线,我们都应该录取,甚至还可以降一点分数录取,这是有政策规定的。所以这个最低分都是有特殊情况的,还有这个少数民族预科班,它的分数都要相对正常分数要低一点。这些都是不能作为你参考的分数,参考的分数都要看你每个学校录取的平均分。所以这样你就可以把录取的学校分成几个批次,几个档次,有高有中有低,然后你去对号入座,这样你的高考录取率就会大大提高。刚才我重点讲的是本科一批的,那么二批的,三批的,甚至是专科高职班的,也是按照这样的对号入座,所以只要你做到对号入座,你就不用担心这么多院校我该选哪一所。我这里还要插一句,就是家长同志们,你最后选定了哪一所学校作为了你的第一志愿,你最好能跟这些学校来内蒙招生的老师取得联系。我跟一些考生家长讲,我以前在七几年八几年招生的时候,我们当时规定在录取之前是不能和家长见面的,就是怕出现见了面以后在录取的时候会带来不公平。但是现在为了和家长多一些沟通,多一些交流,在我们离开学校之前就把我们的电话公布了,希望就是内蒙的考生家长能够及时的和我们取得联系。这有什么好处呢?如果这个学校来了老师,你把你的情况跟他介绍,你说老师今年我考了650分,能不能去你的学校,一般来招生的老师都会把你的情况给你做个解释,或者他认为你这个分数没问题,报吧!我保证你没问题,那你就大胆地报吧!因为这些老师都不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的,他对考生对学校要负责的,他讲这个话是完全有把握的。去年有两个家长说那你写下来,我说不用写,我既然答应你让你报说没问题就肯定会做到!如果有问题我明年还来内蒙来招生,那你们可以来找我。所以一定要跟招生的老师取得联系,这对你正确填报好志愿非常有好处!当然可能有的学校说没有派人到内蒙来,但是你可以到网上去查到它的招生办的电话,打电话到他们的招生办,把你的情况跟他们说明,然后征求他们的意见。

当然招生办的老师也好,招生的老师也好,有时候可能

不能把话讲的像我那么直截了当,因为最后他在内蒙录取的分数线到底是多少,谁现在也不能给下结论。因为一个需要根据报考的人数,今年报考的人多,我的分数就会很高的,报考人少分数就低,往年的情况做一个参考。但是一般的老师都会给你一个指导性的建议,像你这样的分数进他们这个学校,是没有问题,还是很难说,你要慎重考虑,还是根本就不行。他说不行你还要填,这个到最后不能录取你就不能怪他了。他可能会建议你这个分数最好还是填后面的几所学校更好,对这样的建议你最好能够采纳。当然如果你硬要冒险,也有可能给你冒中了,但是这个把握不能够很大。所以我就是建议大家,如果有条件,有可能,尽量跟招生的学校,招生的老师取得联系,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就讲填报志愿最重要的就是填报好第一志愿,特别像内蒙今年的情况,内蒙今年除了提前批可以填两个志愿,在普通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高职,都只填报一个志愿。它第一个志愿没录满,学校在网上公布,你如果没有被录取,你再重新填报志愿,这样呢可以说填报第一志愿比以往更加重要!如果你的第一志愿填报失误,可能对你的录取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往年我们统计了,一般第一志愿的录取率都达到95%以上,就是说重点大学第一志愿一般都能够录满,不大有可能第一志愿没有录满。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它把分数抬高一点,有意的在第一志愿没有录满,然后争取在第二志愿里高分再录一点。但是大部分院校都是一次性录满,一般的院校第一志愿录取也要占到80%左右。这是很粗略的统计,不一定有代表性。就是说绝大部分的重点院校和部分的一般院校它的第一志愿都能够录满。所以你要到第一志愿录不满的学校公布出来以后,剩下的就不多了。当然内蒙今年的做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现在还不太清楚,刚才还和刘主任讨论这个问题,会不会出现有些学校填报的人太多了,爆满,可能有些学校填报的人少,根本填不满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但不管怎么说我就建议大家,重点把第一志愿填好!怎么填就是我刚才讲的,正确定位!

刚才我也讲了,填报志愿的时候会有大年小年的问题,什么叫大年小年?刚才我举了个例子,如果这个学校今年在内蒙如果招生工作做的好,宣传的好,对它了解的学生多,那么今年的分数就可以录的比较高,它今年录的比较高的分数以后,就会造成明年有很多考生看到这个分数很高不敢报,于是这个学校明年的录取分数就会很低,也就会出现小年。这个不是说每个学校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宣传工作做的好,可以避免大小年的问题。我们最近几年在内蒙就基本没有出现大小年。去年最低分652,前年大概是651分,没有特别明显的高分特别高,低分特别低。但是有相当的一些学校会出现大小年的问题。所以你觉得这个学校今年是小年,你就要注意了,今年有可能报的人就比较多。去年如果是大年,有可能今年很多人不敢报。这个供你们参考,不一定非常准确。所以我讲的经验就是重点把第一志愿填好。

第三个问题就是梯度的问题,我们有三个志愿,每个志愿之间都要拉开一定的梯度。今年只报一个志愿,那就不用考虑梯度问题。但是每个学校专业之间也是有一定梯度的,所以一个学校有六个专业可以填,你不要把六个专业都写的是最热门的专业。为什么呢?如果这样填的话,第一个专业没有被录取,第二个第三个都不可能被录取,如果第一个能被录取了,那第一个就行了。你这种考虑就是说万一第一个专业不能被录取,那我第二个专业就要适当的冷门一点,第三、第四更加冷门一点。有的学校录取的时候它按照级差,就是你的第一专业没有上到他的投档线,那么你要降几分。现在有些学校全部采用电脑来录取,它完全就是根据计算机的,比方所有报考计算机的人,谁的成绩高就录取谁。然后其它专业也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既然你有几个志愿可以填,你就每个志愿之间要有个梯度,不要很平均的。

下一个问题我就跟大家交流一下,现在我们经常听到,大学生就业有一些影响,不太好,有些人就建议在填报的时候,还是优先选择专业,把选择学校放在次要地位。那么究竟是选专业优先还是选学校优先?我个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很优秀的考生,平时从小学中学一直都读书很好,这次高考分数也很好,而且今后很有发展潜力,对这样优秀的学生,我认为应该选择学校优先,一所好的大学,一所名牌大学,在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它和普通大学相比,不管它的办学条件,它的师资,它的文化,它的环境,等等,都对培养人才,非常之好,像有的有名的大学,它培养的目标不是普通的劳动者,而是培养领袖式的人物,就是未来的领导人,有可能在政府部门,也有可能在企业当领导者,因为优秀的学校,一流的学校,是应当培养一流的人才,所以你要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够成为这样优秀的人才,一流的人才,一定要送到有名的大学,因为这个对造就人,培养人是非常有益的。那么针对一般学习成绩并不是太好,这次虽然高考还可以,上了一批的投档分数线,可以被学校录取了,但是说很优秀还谈不上,当然有些人会发展变化的,不是说高考成绩不好今后就一定不优秀,这里面也有很多人会成为优秀人。但是有相当多的人,他们今后不一定考研究生,也不一定出国,他主要就是想毕业以后,能够比较容易的找到工作,那么针对这样的人呢,我认为应该把选择专业放在优先。这对他可能更好一些,因为选择优秀的学校这对他来说已经失去优势了,他没有很高的分数,没有办法选择,那他可以把选择好的专业,这对今后找工作更容易一些。所以我想选择学校优先还是选择学校优先,这个不是一概而论的,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学生来考虑的。

下面我谈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家长碰到就问我,现在什么是热门专业?我说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热门专业大家理解也不是一样,你譬如说我们高校来讲把什么作为热门专业呢?这个专业每年报考人数比较

多,这个专业录取分数比较高,就作为热门专业,那么一般家长把什么作为热门专业呢?现在社会上比较时髦,比较容易就业,或者找工作的时候待遇比较好,这些专业作为热门专业。还有热门专业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前几年高校刚刚开始办管理类专业的时候,曾经非常热门,有些家长就认为,管理类的专业今后是培养厂长经理的,当然他希望今后孩子毕业以后,都去当厂长经理,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报考这个专业,就造成管理类曾经非常热门,后来管理类专业毕业以后,也不一定就能够当厂长当经理,还要根据你多年实践经验,看你的能力,看你的各方面素质,这样呢,就造成管理类专业就不像前几年这么热门了。有些专业地区也不一样,在我们南方,像临床医学这个专业很热门,因为这几年当医生非常吃香,待遇也高,很多人都希望孩子能够报考医学,但很奇怪,我在内蒙就觉得临床医学并不看好,反而对材料这些专业非常看好,去年我们临床医学在内蒙有四个名额,结果只有三个人报,还有一个还要调剂,还要动员考生来学临床医学。所以我讲热门你不要听人家去讲。你还是按照你自己,你应该怎么填呢?一要根据你孩子兴趣爱好,他希望将来做什么,不希望将来做什么,不喜欢的不要硬把他往这边拉,他不希望学医的,你硬要让他学医,他不希望搞电的你一定要让他搞电,这个也不好,要根据他的兴趣爱好。第二是按照你的分数,你高考的分数高,你当然可以优先的选择专业,你成绩落在人家的后面,那肯定从高分到低分,你不可能选择到热的,只能选择一般一点的,所以这个要注意;第三个呢,你的孩子今后是打算做什么的,譬如说,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打算大学毕业以后要出国的,那么要出国你就要选择这个专业是适合出国的,你比如说学中文,学中国历史,学中国法律,那你到了国外这些东西都要重新来。而有些专业譬如说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在国外国内都是一样的,特别是学物理的在国内找工作可能不像学电,学计算机的那么容易,但是出国,学物理的就比较容易,所以你看孩子是否要出国。第二个看是否要读研究生的,有人认为我这个孩子学习很努力,家里的经济条件也还可以,我们打算今后培养他作研究生的,那么你就要选择一些专业,是对今后读研究生比较有利的,有些专业它主要的培养对象就是面向社会的,我不知道我举这个例子恰当不恰当,比如说酒店管理呀,什么物流啊,这些专业,我看是不是一定要读了研究生才能做呢?是不是读个本科生就可以了?读研究生才可以好像听的不多,反过来,有些搞生物的这一类专业你就考虑读研究生的。有些孩子本来打算大学毕业要去就业,你就要选择就业比较容易的,现在像大陆的,就业比较容易的一些专业,所以你不要听别人说这个专业比较热门,这个专业比较冷门,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你来选择你填什么专业。人家认为不好,这是人家的看法,不一定适合你。

因为时间关系,我再讲一个问题,就是可能在座的不一定孩子都考的非常优秀,也有的分数可能在二本,也有可能

在三本,那么可能会有一些想法,今年考的不理想,明年要不要再读高补,正在那里思想斗争,考虑是今年报个学校走了算了呢?还是要去读高补?这个我也有个建议,要不要明年再去高补,就要看你孩子是不是一向都学习非常好,成绩是非常高的,而仅仅是因为这次失误了。当然很多家长就说哎呀我的孩子平时本来是很好的,这次没有考好,但是有一些确确实实平时在学校里是前几名,这次高考没有考好,所以是偶然失误。那么对这样的孩子呢再复习一年是可能增加了一个机会,明年可能会考到一个很好的学校,所以复读一年是有意义的。但还有很多的考生,平时成绩也就一般,这次也没有明显的很大的失误,他就想复读一年多一次机会是不是会考的更好一点?那其实不一样,因为现在高考出题水平越来越高,以前往往是你这样的死记硬背,把书本上的东西都记下来、背下来,肯定会考的好,那么多一年的时间,当然会记的背的时间会充分一点,明年肯定考的好一点,但现在是很灵活,考你的能力,看你的理解怎么样,应用怎么样。所以你今年考不好,明年可能会考的更惨。所以对这样的考生,我认为选择复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既浪费了一年时间,也浪费了金钱。所以我说很多问题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意见。这些我是供大家参考。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也不想把浙江大的情况作一个详细的介绍,如果想了解的可以到浙江大学的网站上去了解一下,我们在呼市,在包头,在赤峰,在通辽都有一位招生的老师,如果大家有兴趣报考浙大,可以跟我们几个联系,我们的电话在网上都公布了。好,谢谢大家!

刘:我们感谢叶振国教授的精彩发言,叶教授是我们内蒙古大学的老朋友,也是我们内蒙古所有考生的老朋友,多年来内蒙古招生,叶教授作了非常精心的准备,还有一些没讲完的呢下面咨询的时候可以继续进行提问。

第二篇:读袁振国教授

读袁振国教授《教育新理念》有感

芳草小学刘亚媛

2012年8月

假期中,我读了袁振国教授的《教育新理念》这本书,很受启发。袁振国教授整本书共分五大部分,从课堂教学的革命、学科教育的新视野、素质教育——跨世纪的伟大理想到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和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几方面进行了阐述,《教育新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阅读《教育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活动,以及平时听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反思,以下是我针对课堂教学的革命这部分内容的几点感悟。

感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简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让人叹为观止。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按照我们习惯的观念,这堂课可谓是天衣无缝。因为,我们认为,教师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下课前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就放心了。正是因为我们多抱着这样的观点,所以我们这样的教育被称为是“去问题教育”,就是让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但是美国人却不是这样理解教育的,美国的家长最关心自

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提了几个有质量的问题,美国的教师认为:应该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方式。因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加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了,我的知识就是这么多,我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在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把这两种形式的课堂进行一个比较,可以发现:一堂课提问众多的问题,学生们对答如流,看似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气氛很活跃。其实这些算不上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会诱导学生有深度的思考,难以生成课堂上“真正的问题”。没有“真正的问题”、没有悬念,有的只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问---学生再答”的问答式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回答问题,缺乏主动,不利于思维发展。而美国人的课堂告诉我们:“思维自惊讶和疑问开始”。有问题,才会让学生产生好奇,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使学生有思考和探索。可以想象,没有“问题”的课堂会是一堂怎么样的课。问题课堂才是生命课堂啊!课堂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情不自禁的、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只有经历这样的感悟、体验的过程才能得到能力的锤炼、智慧的升华。

感悟二:现代学习方式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学习,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是我们的课堂的每种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教师让学生怎样学,学生就怎样

学,教师能不能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呢?有的学生愿意默默地学,有的学生愿意大声说出来,有的学生愿意边写边学,有的学生愿意找同学一起学等,这是多元智能理论决定的,但是我们的教师是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了吗?学生认知的定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对许多知识的学习已不仅限于课堂,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学、从网络中学、从课外读物中学、从课本中学等等,在这样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还是从知识的逻辑关系去寻找学生认知的起点,而忽视学生本身的现实认知起点,就难免出现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或尴尬的场面,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及师生关系的失和,而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策略,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过程与结果并重,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是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来达到,在思维碰撞,方法共创氛围里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真正意义,因此,现在许多研讨课都采用了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但也看到,由于过多过急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特别是优等生独立思考时间过少,使部分学生思维产生惰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小组交流,跨组交流,全班交流,只要是有效的都是合作学习,有的教师全面理解合作学习意义,认为非要小组合作学习才是合作学习,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这重要问题。

袁振国教授的《新教育理念》给我很大的启发,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我会悉心研读,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提升教学理念,使我的课堂真正做到丰富有效,让我的孩子们快乐学习。

第三篇:袁振国教授《教育新理念》

袁振国教授《教育新理念》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是的,一本好著作犹如心灵鸡汤,如醍醐灌顶,会让你茅塞顿开,清晰地看到隐藏现实背后的灰暗。

有幸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感想颇多,感受颇深。本书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名言及其他领域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教学方式、素质交流、理想教育、校长的文化革命、教育家的诞生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教育理念的更新是任何教育行为改进的先决条件,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贴切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如今,当我们重温此话时,是否该反思我们的当前教育上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呢?

一、“无痕教育”你在吗

袁振国教授在第五章《对理想教育的追求》第四节中指出:“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反而稀声,最大的形象,看起来反而无形。”说得多么恰如其分啊!回想我们平常的教学场景,一些教师常常在公众场合对犯错误后的学生严厉呵斥,甚至动作粗暴,而学生低头挨训,一脸无奈。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呵斥和责骂吗?真正的教育,应像春天的甘露,润物细无声。“无痕教育”应是我们育人的追求,它能收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一味说教的力量往往是微弱的,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意图太明显,导致学生腻烦心理,觉得教师是老生常谈、大话连篇,如此教育怎能走进学生心灵?有些老师对转化后进生常有这样的怨言:“我对他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讲了那么多,他居然无动于衷!真不知该怎么办?”显然,你把教育意图写在脸上,你一张口学生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他怎会静心听你说教?淡化教育痕迹,隐藏教育意图,在充分理解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中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态,淡化他们受教育的角色意识。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身教”是实现教育的主要方式。回头想想我们的学生时代,给我们最大影响的是什么?

是老师的人格。作为一位教育幼苗茁壮成长的园丁,最重要的是一种人格的影响,习题和考试之类的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枝节而已。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正在发育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自己周围制造一个“磁场”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善于把教育蕴于“随机”,在不着痕迹的情况下,给学生上一堂堂深刻的教育课。因此,教师应该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用实实在在的行为表现去替代苍白枯燥的说理。

注重在“小事”对学生的渗透。陶行知曾语:“生活即教育。”教育无小事,通过“小事”的渗透教育,往往是最富影响力的教育,而这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又常常是最能入脑入心的教育。如教育者善解人意的一个微笑,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感人肺腑的一段故事,不露迹象的一个暗示„„都将在学生内心深处漾起涟漪。“无痕教育”是一种成熟化的教育,是一种更富有教育效果的誉人技巧,它更好地体现了师生的民主平等和坦诚相见,我们何乐不为?借用温州大学赖学军教授讲课时的话,那是:无为教学,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

二、让爱化作宽容吧

袁振国先生在第七章《教育家的诞生》第一节中赫然阐述,“教育是挚爱,这种爱,越是无私,越是深厚”,“没有‘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回’的大爱„„岂有大成就者?”诚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如果您爱您的学生,那就先从宽容开始吧!

传统教育中,学生上课不专心,老师当众厉声责骂,且拎出来站在墙角“思过”;上课看课外书,不问青红皂白地在脸上来座“五指山”,然后将书撕毁;作业没按时完成,罚抄数次至几十次;后进生因成绩上不去,用侮辱性的语言讽刺挖苦他;课堂上学生和老师顶撞,就将他痛骂一顿,尔后从位置上拖起“仍”出教室„„这些现象可谓屡见不鲜了。有些教师还把这些作为“治教法宝”,“代代相传”。殊不知,所有这些已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是违法行为,它只能不断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上抹上阴影。学生缺乏自我主张、自我保护和分辨能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如不善于爱护、尊重学生,而是在施加不良教育、影响,那么我们教育出来的下一代要么是唯命是从,唯唯诺诺,毫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奴才”,要么就是“阳奉阴违”、“见风使舵”的“小人”。这一切造成的后果和教育的宗旨是南辕北辙罢了。

赖学军教授说:“爱,是人格素质教育的关键„„理解,是人格素质教育的难点。”确实,“我们宁要民主,不要专制;宁弃老师,不弃朋友。”(赖学军教授语)我们教师要做好教育

工作,首先应当尊重和宽容学生。学生的童年生活与成人生活具有同样的价值,教育应该“尊重未成熟状态”。实践证明,宽容似一缕希望曙光,能使每一个错误中的学生获得新生;宽容是一场深刻的爱的教育,它能润物细无声。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亦是这个道理。

三、让幽默之花常开

袁振国先生在第五章《对理想教育的追求》第四节中还提出:“保持孩子生活在一种快乐、冲动的氛围中,保持健康的开放心态,是保持旺盛创造力的心理条件。”袁教授在众多论述中提倡的教师要创造快乐的氛围,和赖学军教授所言的“要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给学生以美感”是不谋而合的。而教学幽默是使学生“乐学”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它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一定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其效果能愉悦身心,启迪心智,是人类智慧火花艺术的闪现。

准确地说,教学幽默是指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教育,培养幽默感和乐观主义人生观的教学艺术形式。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则明确地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夫甚至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中外教育的调查也显示,未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中,富有幽默感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之一。

教学幽默是教师教学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现,具体地说,具有多方面的功能。1.活跃课堂氛围。课堂气氛是影响和增强教学艺术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商与情商的和谐”心理研究中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和郁闷时,则思路阻塞,动作迟钝,无创造性可言。2.调控课堂纪律。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尊重儿童所以才约束他们。”面对班上部分学生上课出现走神、做小动作等现象,教师如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幽之默之,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3.和谐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 教育实践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认识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义障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适当地添加一点奇巧精辟的幽默,让学生处于愉快的情境中,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4.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常人

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不被其他思想打扰的最长时间只有11秒。教学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5.满足学生认知的需要。德国学者海因兹·雷曼指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学生犯了错误,直接严厉地指出,不能直接促进学生心灵的发展,只能刺激他们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如避免肉体的疲劳)和安全需要(如不使自己名誉受损),因此,只能收到短期效果。要使学生根治这些错误,不妨适时来点幽默,采用明褒实贬的迂回批评法,以满足学生高层次的认知与自我实现的需要。6.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教学幽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7.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在概括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基本教育特征和发展趋势后指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教学幽默在个性健全上有其独特的作用。首先因为教学幽默是教学审美化的较高表现,是理智感和道德感的自在流露,也是教师人格美的示范,得力于教师豁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和宽容的机智。8.消除疲劳。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课堂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如果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引起欢乐和愉悦,则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整堂课中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对此,“智商与情商的和谐”心理研究已经给予了科学的解释:娱乐会使大脑皮层出现一个新的兴奋灶,根据负诱导规律,紧张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皮层兴奋区域得到了休息,起到了消除疲劳,调节神经活动的良好作用。

四、请还孩子以个性

袁教授在第四章《素质教育——跨世纪的教育理想》第二节中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创作潜能,铸成了千差万别的每一个特征的学生。”“应试教育强调统一性,不强调个别性,抹杀甚至扼杀个别性。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然也就难以实现。缺乏个性对学生来说,是个人的不幸;对民族、对国家来说,缺乏丰富多样性,是民族、是国家的不幸。”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当前老师们为了追求所谓的考试分数,过分强调统一性,从而严重挫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多么地不幸啊!现以作文教学为例,略作剖析,说明问题。

纵观当前的作文教学,老师们总喜欢把一些莫名其妙的“写作原则”、条条框框和自以为科学实际上臆想的“训练系列”,以及陈腐而又花哨的“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然后去束缚

他们的手脚、嘴巴和大脑,从而使学生的作文失落了个性。写小草必须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写母亲必定温柔贤淑、教子有方;写国庆就非得和“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不可;到动物园看到非洲河马就得说“没有祖国的强大,河马怎么会到中国呢”„„更多的是,以司空见惯的“好人好事”、“五子登科”(抱孩子、推车子、让位子、提篮子、扶瞎子)来服从和服务于所谓的“光明主题”。于是,学生写的文章千篇一律,他们对本应抒发情感的作文也散失了兴趣。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因此高耗低效。

殊不知,作文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因而,作文教学的第一原则便是:想什么就能说什么,说什么就能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成年人有生命的感受和视角,孩子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也有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往往是不同于我们成人的体验,那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理解和感受,他们有权力表达。如果我们不允许学生以自我表达的方式,而要求他们去写一些人云亦云,按照老师的喜好和要求说话,久而久之,他们便丢失了自己的个性,甚至丢了自己活泼的心情和感觉,成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远远背离了教育的宗旨。

合上袁振国教授的《教育新理念》,凝神静思,心境如潮,思绪如潮,伴随着书中的教育理念,我仿佛飞翔在一个崭新的世界。

第四篇:叶澜教授报告

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叶澜教授

深入认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

对语文教学的复杂性都有体悟。在当代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挑战性,它独特在哪里?比较缺乏一个系统的疏理。做事情喜欢把问题想得明白再行动,希望用自己的头脑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包括改革的行为。我认为要认识这个复杂性,我们必须放在当代是个什么时代,那就是一个中国社会很少遇到的社会转型时代。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挑战性。它不处在一个平稳发展的时候。它遇到了一个大时代。今天我们不好好做,是我们没有读懂时代。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挑战与机遇。这个时代是出大师的时代,这个大师未必是高校的教师。我们小学教师里完全可以出大人物。大师都搞得清楚社会往哪里走,我该往哪里走的人。一个人能够做到自觉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是小学老师,真的很忙。面对孩子,一节一节课上下来。已经很累了。还管她什么时代不时代。可是时代管你。可能你已经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新的可能与问题。把时代的问题与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也许觉得远了一点。其实是非常紧密的。

文言文---白话文----1920年,当时教育部下令小学1、2年级要用白话文。我们现在的教学是从一场大争论演变、推进而来的。胡适:在语言文字的,小百姓是革新家,学者文人都是顽固党。促进语言文字的革新,是要学者文人明白,它们的责任是观察小百姓语言的趋势,改革它们的方案„„今天的大时代我们遇到了在语言文字本身极大的挑战。

教语文,我们面临着我们所教的这一个最基本的载体,面临着时代的挑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击。网络、信息技术,它已经开始影响了我们新一代对文字的理解、阅读、写作、发明新的字。孩子们对网络世界的亲近,超过了我们。我们就要面临着一段,不仅是看文字书,而且是大量的网络阅读这样的一群孩子出来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办?把网络都关在外边吗?到底这网络阅读我们是赞赏还是批判,恐怕这不是一个两极选择,它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思考。正因为这样,外语来了。方言向普通话挑战了、古文又来了。语文老师,仅仅教汉语拼音恐怕不够了。我们经历着丰富的、多元的时代教语文,我们该怎么教?文学的价值取向,我们原来更多的是文道的问题,现在最主要的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变成一个重要的功能。表达自我,表达一个独特的自我。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会读书了,我们就挡不住她去读各种各样的书。语文教学干什么呢?这样一堂一堂课文的上,一篇一篇课文的教,为什么?是不是满足于会识字、会写作、会知识写作手法、会分段,所以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的背景下,它让我们要重新思考,语文教学的价值问题。

基础教育,永远不要忘记基础是什么?砖块是什么?基础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生命的发展历程中,它的独特的育人价值。人是全面的、丰富的、整体的生命体。人的成长在不断地体验情感,发展认识,不断地和不同的人交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教法,很多的技法,但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对时代赋于我们独特教育使命的认识,把这种认识化到我们的语文教育之中。用化的方式进行,而不是用加加減減的方式来进行。

我有没有弄明白,当代我们的小学教育在培养人时要为孩子奠定怎么样的一个基础。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人生基础是独特的。我们现在都会讲要追求高质量,当代高质量的内含是什么?有什么新要求?差异在哪里?继承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不处在混沌状态,都要研究的问题。而语文教学又有它独特的重任。

然后,我们在看看我们圈内,对语文教学的七嘴八舌也是到了一个最高峰。谁都来说语文教学。中国的教育是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撑起来的大厦。如果教师不愿意改革,那么受苦的是孩子。更多的老师,还是希望我们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我看到语文教学的批评多得不得了。当然也有许多特级教师的经验介绍。从新闻的角度来说,更夺人眼球的批评。我看到老师的文章,我觉得特别好。老师说,我们不理它。我朝我自己认定的路走。我觉得这个思想好,她需要独立思考。而不是谁的权力大,就跟谁走。当然这不是一种盲目地坚守。回顾一下,圈内各种批评的主题与重心也是在不断转换的。我想,最早的批评,大概是对语文教学水平低的批评。涉及到语文教师的基础素养而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慢慢地,批评集中在教学评价质量上。特别对考试。更多地是对平时的考评。家长的意见比较大。批评小学语文对词意的理解,有时候不是一个答案,但是我们有标准答案,对小学老师的教学的评价的问题上,比较多的批评是死守、刻板、规范。稍微偏一点,就不行。老师有主题设想,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往往扣分会比较厉害。最近讲得特别多的是效率。就是教学的效率问题。减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等。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呈现的状态差异不大。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懂得你不要说,不懂得的你再讲,认为这样效率就比较高。对于效率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考虑、怎么认识,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效率讲究投入与产生,那么教育教学的最后的效果,是不是都能用一节课下来的投入产生清晰地界定。语文浸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是通过课堂能反应出来。人文的东西,用机械的东西去比较、衡量,我们追求的是短期的效率,我们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做的是加加减减的。随着效率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课堂关系的改变就在改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主体与主导之间,从两个角度看问题。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来表达教与学的关系。为了提高效率,最近认同地比较多的是,都会主张,先学后教。根据学生的不懂,教师再教。这样的一个思路,都

在加强学生是主体作用的认识,学生有教学中的地位。我觉得都是有道理的。教学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我的思考是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主合式的关系,也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整合体。我们要教与学在课堂中是如何有机地交互作用,然后动态生成,而不是割裂开来,没有谁先谁后,没有中心与边缘之分。这些思维方法不是理解教学是个有机生活过程的研究。教与学在课堂中真实的互动,这才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这是对一个关系模式认识的错误。这是对性质的一个问题。最后现在比较热闹的,大纲在修订,教材的二轮修改,现实的讨论。鲁迅的文章到底在中小学的语文里应该占多少?原来比例很高。还有对一些英雄人物,对革命传统的文章,要不要?狼牙山五壮士。一部分主张减少革命传统的东西,增加当代性的东西。另一部分认为革命传统也是传统之一,要加强。部长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再编一个红色课文。蓝色课程讲自然、金色课程讲辉煌、白色课程讲纯美。将来的语文教材可不可以这样编啊!国外没有把教材当圣经这样读的。而我们却把自己最来最狭窄化,忘记自己是谁了。如果教师都不要思考与创造,那太可怕了。当然这需要教师有能力的丰富、情怀的丰富、胸怀的宽广。如何贴近生活,符合儿童学习的资料。一个是与时代与历史的关系,一个是对教育对象的关系。这两个东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一致,区分它们的差异,找准基点,进行教育。从儿童原来的状态出发,促进其发展,而不是让它适应现在的发展。这是我们圈内的讨论。还不涉及各种“大家”的论点。

现在是一种丰富的杂乱。我们如何走出来?我们面对复杂多元的世界,最大的挑战是,学会面对,学会从复杂的问题的解决中,增长智慧与才能。而不是将复杂简化为一般,简化为没有个性。不能用机械化的方式来解决语文教学的丰富与独特。改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改革是慢过程,不能急步走。这样的一个转型,慢慢地形成时代的丰富的上品味的这样一个水平,可能没有20年做不到。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长期不断地探索、去研究创造丰富完善。要关注对事物整体的哲理,不要太关注“方”和“术”,在想明白以后,一级一级化到末梢的时代,再去思考“方”和“术”。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工作的复杂性,缺乏一个相对完整地认识。局限了我们的眼界。我们的教师关注的是“一节课”,然后一步一步往上走,如果就是这样一个想用小聪明、小办法、小努力,来获得个人的满足,那么可能我们语文教学发展的厚劲就不够足,发展可能会有问题。对这样漫长的过程要有充分的认识。

重新审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特级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我觉得越是走在相对高端的人越是要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很可能到了高端就出现了

高原状态,可以把已经有的东西用很长一阵子。就靠现有的这些东西绝对是鹤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依靠自己已经有的东西过十年。只有自己在追求发展的人,才能引领其他人。同时,他也是一个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的带头羊,这一个群体,如何来引领,在改革的这样一个风浪中,不断地往前。我想更多地了解特级老师,了解她们的追求、思考、创造、困惑,只有这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交流,但是我觉得显然是我们特级教师研究中心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阅读教学教什么? 上海师范大学

吴立岗

叶教授今天反来复去说,语文教学很复杂,要从多角度来探讨问题。我觉得语文课1是要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2要教会学生做人。具体地说,是通过学习文学性的赏识性的课文,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学习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相关的语文知识,养成自学的习惯,同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当前有些什么情况?其实很多技能,不是知识转化的,是体验和经验转化的。但并不否认知识的转化,知识能使其更完善。把理解放在内容上,感悟离开学生实际,这并不是王老师原来的想法。语感也包括工具性。教师太强势,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于是出现了另外一方面,强调语言文字,强调读写结合,强调运用,这在上海很流行----“注重积累,强调运用。”是不是每堂课都要随文练习。俄的语文教学参考书,阅读教学的标准中间,提了几项指标:一项是认读,我们讲的是读的形式;一项是理解,一项是评价,没有运用这一项。第一是理解、第二是积累、第三是运用。如果是为运用而运用,而且运用得是语言的个别词句和个别表达方式,那么这种倾向,我们的前辈早已经指出过了问题的弊端。讲读和写作是独立任务,要区别开来。我们阅读教学还是提以理解为主,但是这个理解,主要不是理解内容,当然也要理解内容,主要是理解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和表达方法,来表述思想内容。还是要提理解。我对阅读教学提出了五个短句:生活是阅读的准备、前提;情感是阅读的动力(人文性文章的阅读,激发情感是首要问题);思维是阅读的关键,理解是阅读的基础。没有理解,什么都是空的。重点是自学。这个关于阅读教学的问题,在语感运用的积累上,是积累什么?运用什么?这得看学生到底理解了没有?

我们的语文课与国外不一样。国外有文学课和语言课。我们是合二为一的。农民非常穷,只能一本书,两本书行不通。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个环节为什么做得比较差,一是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意韵,缺乏理解、缺乏推敲,二是我们的运用仅仅是抓住了个别词语和

写作方法,忽略了文本的特点,我们现在语文教学中间,教师们喜欢教记叙性文章。很少有老师能抓住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如,说明文。有人说,我们上课是走一个来回。其实一个来回是不够的。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到语言语文字到思想内容。

习作教学教什么?作文到底有没有序?眼前应该怎么开展。

作文,我觉得建国以来,我们是摇摇摆摆,走得很不稳当。大概三个阶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张言之有序。序是写通句子,到写好片断,围绕中心写好句子。八九十年代,转而言之有物。它的顺序是从观察入门,形象、想象。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又转成言之有情。低年级乐于习作、中年级不拘形式习作、高年级个性习作。说明我们在研究中系统方法的缺失。真正认识事物要对该事物进行一切的把握。我觉得作文教学我提出五个短语:生活是源泉,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阅读是基础,表达是重点。那么这五者中间的关系。没有必要追求一个统一的表述,怎么样的序都可以。现在也没有必要追求形式上到底要不要搞一套写作教材。柯孔标:

当教研员如果不深入课堂,不深入研究教材,不深入实际,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要到一线去。远离语文的同时,发现跳出语文看语文。这么多学科中,只有语文教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其他学科,目标意识都很明确。而唯有语文课,真的语文教师进课堂的时候,都不清楚要达到什么目标。课程改革到现在,我们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理论的研究丰富多彩。尤其是草根的流派,精彩纷呈。这是非常可贵的。语文教学究竟发生了哪些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真的说不上来。第8届和第1届,进行了多少?真的,我们自己也很难说。所以崔说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和课文分析说再见。道理在哪里?很多人对崔的观点有误解。他说的是一种传统的刻板的模式。再见又往哪里去。我感觉研究到现在,我们语文教学进入了高原期。这两年,语文教学讨论的都是老问题,都是已经发现的问题,但总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训练、语感、体验,语文教学根本不需要任何目标,这是一种最原始的观点,教学肯定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某方面的能力。看上去很美,想学也不容易,推广遇到很大的障碍。现在的语文教学在这样下去,在黑夜中探索,问题很大。语文老师的时代感很强,希望承担所有难以承担的责任。总觉得语文教学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承担着不能承受之重。语文老师教得不轻松、不淡定、不自如。拼命给自己加压,拼命给自己拔高要求。一门学科连自己想干什么都搞不清楚,这是很可怕的事。改革---围绕传统,汉字教学,但是传统语言教学不独立的,与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都联系在一起的。培养目标不一样。现在的语文能力,像传统一样来培养也不行。教学目标已经改变。现代公民应具备具基本的语言素养。语

文教学不要再给自己加负加压,搞清楚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六年级加起来不到一千课时,有限语文。最近在与大学交流,语文在某种角度不成为一门学科的。我很奇怪。语文提不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没有的,不明确的。仔细想想是这样的。语文的学科不固定的。既有哲学又有文学又有道德学。要么语言要么文学,没有单独研究语文的。拼凑的东西容易把目标无限加深。如果语文培养学生无限能力,这个观念不改,肯定不行。国外,拿到一篇课文,目标是单一的。我们是众多的目标。这样教孩子们有什么收获。现在,我们去听课,如果进入一个课堂,不告诉你,这是几年级的课,我已经听不出来了。三年级与六年级的课堂是差不多的。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反复。现在的语文从目标到过程到方法要有系统的思考。“走出混沌,走向有序。”-----“追求无限,追求有限。”-----目标可以分解。分解到能够用45分钟,教会一个内容。假设这节课教的是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你要去界定。孩子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怎么样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孩子知识。知识能力可以非常简单,但孩子经历的过程可以非常丰富。经历的事情是很要紧的。港台对这方面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很重视。

从封闭到开放,到目前为止,语言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值得重视。语言永远简单不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只是理想的追求。比如说,在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上,如何创造主流的价值观。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三个理念很重要,德育为首,能力为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希望我们能敞开自己的思路,放开交流。

三个组的分工各有侧重,尽量不交叉。

第五篇:从袁振国教授辞职看改革者的命运

从袁振国教授辞职看改革者的命运

袁振国教授辞职了,在几个小人和各大媒体的炒作下,这位纯粹的学者,勇敢的改革者,被一些根本不能称为问题的问题给击倒了,可谓是教育研究的一大损失„„

翻阅中国教科院的相关报道,不难看出,自从2007年起,即袁振国教授到任后,为了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服务能力,改革力度很大,一方面对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大家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与其他国家教育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就是这种建立联系,外出访问就被一些人称为出国旅游,上赌船),与我们国家基层教育部门合作建立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这还被一些人称为是为了要合作单位的好处)。这些行动,让中国教科院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让一个已经被忽视的老单位焕发了新的活力。

当然,作为一个老单位,有如此大的动作,必须要改革体制机制。一旦实施了体制机制的改革,肯定涉及利益的分配,肯定要“损害”一部分不作为的人的利益,总理说了,促动利益比促动灵魂更难。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促动,问题就来了。这一小部分人,利用当今媒体的管理不严以及各种新媒体,打着捡到公文包的旗号,恶意散布谣言,混淆视听,蓄意陷害他人„„这让真正的改革者,干事者如何是好呀„„当强有力的改革成为得罪人的事情,媒体的不实报道成为一些人中伤他人的工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现在部分领导选择不作为了„„改革是前进的动力,袁振国教授的请辞一方面表明了他的气度,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社会还未形成容忍他们存在的良好环境„„将来,改革者没有空间,成为众矢之的,干事者成为攻击的对象,我们的国家如何谈发展,如何谈美丽中国,如何实现中国梦?

下载浙江大学内蒙古招生组组长叶振国教授报告[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大学内蒙古招生组组长叶振国教授报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培2018研修报告 叶学林

    落实课标要求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国培2018”蕲春县初中数学研修报告 蕲春县第三实验中学叶学林 2018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蕲春县初中数学2018年秋送教下乡(国培2018......

    学习有效教学--听戚业国教授报告有感

    学习有效教学 听戚业国教授报告有感 对于专家讲座,有的精彩,有的实用,也有华而不实、含金量少的。而戚业国教授的报告是既精彩也实用含金量也高,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报告之一。......

    国培返岗对宾川县钟英乡初级中学年轻教师的指导报告:杨振宇

    国培返岗对宾川县钟英乡初级中学年轻教师的指导报告 宾川县钟英乡初级中学 杨振宇 带着参加“国培”所学所感,我返回我的工作岗位。我们学校20余为任教教师中,60%都是刚参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