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职业教育现状与考察报告
日本职业教育现状与考察报告
一、日本职业教育体系
(一)日本的教育体系
日本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小学六年,中学三年(初中)。中学后分流,高等学校三年(高中)或高等专修学校三年(中专)。实施高中后教育有大学、女子短期大学、职业专门学校等。学生在义务教育后的任何阶段,经过职业培训后均可就业。
目前,日本高中毕业生的去向是36.3%上大学,18.9% 上专门学校,8%上短期大学,余下的36.8%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其中少数成为社会无业者。
(二)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两个系列,分别由文部省和厚生劳动省经办。但根据《教育法》,所有学校的业务都服从教育部管理。日本的职业教育机构统称为”专修学校”,包括专门学校(高职)和高等专修学校(中职)。
日本职业教育以私立学校为主,但所有学校均可通过培训项目从政府拿到经费。公立学校无论当年招生数量多少,每年从政府拿到固定办学经费。私立学校则看接到国家公共培训计划的大小获得相应的经费。学校的规模都不大,一般为几百人,最大也不过几千人。专修学校全国在校生数79万,是各类大学在校生数260万的三分之一。
二.职业教育改革情况
(一)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文部省为专门学校毕业生颁发“专门士”称号,相当于“准学士”学位,在学生继续深造和应聘国家公务员等方面给与同等待遇。同时,厚生劳动省和有关省批准和授权职业学校开展职业资格的鉴定工作。许多行业协会和知名国际公司也与学校合作,共同颁发他们的资格证书。
职业学校也以自己的实力和质量赢得了社会认可。2004年,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为77.1%,另外还有去大学继续深造的没算,而大学就业率仅为55.1%。
(二)建立公共培训制度
在国家层面和47个都、道、府、县建立相应的公共培训管理机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财政预算,开展免费公共职业教育与培训。重点对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和没有工作经历的学校毕业生在137个行业进行职业培训,以缓解紧缺人才的现状。
(三)开办国家职业教育研究机构
由厚生劳动省出资,成立独立法人的国家劳动政策研究所,并在各地方政府成立相应的下属机构,承担国家下达的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劳动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和职业能力开发、劳动培训政策等。所研究的成果供劳动部和国家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采用。也承担其他机构和个人委托的研究。由于是独立机构,同时也对劳动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有关决策和工作做出客观公正评价。
(四)支持民办学校
政府制定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无论是学校法人、财团法人、行业协会、企业和个人均可开办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旨在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办学。因此,在日本民办学校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政府的理念是:企业都是私立的,为私立企业培养人,应该以私人办学为主,政府只是加以支持。但私立学校承担公共培训计划将会得到政府资助。
(五)建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制度
国家推行了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对鉴定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并对各项考题、考务和考试时间也作了规定,由各地方政府具体实行。各地按标准自行开展实践技能考试,考题由各都、道、府、县知事签署。全国统一在同一天进行理论考试,考题由厚生劳动省大臣签署。只有通过了技能考试者,才有资格参加理论考试。目前认定的职业有137个,一般分为特级
和一、二、三级,有的行业不分级。特级:具有本行业管理和监督指导能力;一级:技术最高级,“高级技能士”称号;二级:中级,“中级技能士”称号;三级:初级,“三级技能士”称号。
(六)建立终身培训制度和学习型社会
国家推行了“生涯职业能力开发”和职工再培训制度。具体做法是:政府将社会福利和人们的养老基金与生涯学习挂钩,通过国家各级“职业安定所”(注:再就业办公室)调查登记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对还有就业要求的就安排到公共职业培训机构学习,一般是免费的。65 岁退休的人一般还有20年的生涯,如果不安排好他们的工作会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政府安排他们学习、介绍他们到海外工作,一些日本企业再次聘用他们。
有条件的企业也对自己的员工开展业余培训,一方面是让员工更新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是为员工下岗后的退路作准备,不将问题推给社会。
日本现在18岁到50岁的无业者有250万人,对他们的教育与培训也是学习型社会的任务之一。
(七)成立全国专修学校联合会
在民间“全国专修学校振兴会”的基础上,由文部省批准成立独立法人的“全国专修学校联合会”,有了政治上的权利和经济上的援助。并与许多议员为他们说话。目前已发展到3000多会员单位,是个全国性的、半官半民的组织。它成立的作用是: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使社会更加尊重和了解职业教育;各校有机会相互交流和学习,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依法办学,规范和统一职业教育教学,共同购买保险,减少学校开支;收集、整理和分析社会职业信息和学校信息,资源共享;承担文部省的有关任务,为国家起草政策性文件,并得到相关经费;向文部省提供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供政府决策时参考。
联合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职能,即向政府反映职业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和政府据理力争,向政府和议员施加压力,争取职业学校的更大权益和政府更多支持。同时也为政府排忧解难联合会经费来源于会费、国家补贴和社会捐助。
三、考察学校情况
(一)文化服装学院
该校是日本最有名的服装学校,也是世界知名学校,是民办学校,与美、英、法、意等国家有合作,与我国上海中国纺织大学有合作。其办学特点是产学结合,学校为企业设计服装、学生的作品被企业采纳。学校有先进的服装制作设备。学生毕业后长期与学校保持联系,甚至是合作。全国共有2.5万服装专业在校生,该校拥有5000学生,并且只有服装类专业,占五分之一,是最大的职业学校之一。由于日本许多服装厂移到中国去了,所以,该校非常愿意与中国合作,但要求较高。他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懂汉语,以便企业派到中国工作。也希望到中国培训中国学生。现有99名中国留学生。毕业生每人均有20 个以上的企业供选择。就业率不仅仅是高,他们培养的是引导服装潮流的人。由于该校名气大,学费大大高于同类学校。
学校将服装设计、服饰设计、制作、染整、服装贸易等专业方向分成17个模块,学完一块考核一块,理论与实践教学之比为1 :1。学制一般两年,也有一年毕业和三年毕业的。服装表演:学校有自己的T型台表演大厅,有1000座位。上正好遇上毕业生作品表演,每场1个小时,学校请我们代表团看了一场。全部灯光、音响、动画、解说、编排和组织均由学生自己张罗。每一位学生都要上台表演,校长、系主任、老师、家长、同学,尤其是企业都来看。有很多学生的作品当场就被企业买走。
资料库:学校有完备的学生作品资料库,几千件成衣由电脑编程存在自动输送架上,需要时只输入编码即可自动挑选出来。这些服装是历届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的获奖作品和知名公司已采纳其设计的样品,可供历届学生参考和开展大型活动时用。资料库中还有服饰设计与
制作的样品以及各类与服装相关的装饰品。均是由学生设计的。
影像库:藏有全世界知名服装杂志、时装发布会和世界服装展示会的文字书籍、刊物和音像资料。
材料库:有8000多种面料,分别编码,标明产地、质地、性能指标、生产年份和照片。查找时,在电脑中输入编码,就可调出这种面料,了解相关信息,同时面料架上的样品也会自动的转出来,察看质地和手感。如果想观察整体设计效果,还可以调出更大面积的面料。由于品种齐全和管理现代化,调看方便,他们的材料库还供企业来查阅,为行业服务。图书馆:有22万册图书,除了直接用于服装设计、面料选择和制作工艺的书籍外,还有大量的时尚杂志和有关艺术、摄影、广告、语言、民俗、绘画、文学、材料学等各种启发学生创意的书籍,也有出售教科书和参考书。
商店和布店:有各种绘图和裁衣所需的工具出售,还有各种面料卖,供学生练习时购买(实践教学所用工具和布料是由学生自己出钱购买)。学校商店的所有物品都比市场上便宜得多,而且就在教学大楼中,非常便利。
实习车间:设备高档、齐全。有先进的电脑打板机、数控裁剪机、数控染色机(可将照片印刷在衣服上)、整烫机和电动缝纫机等设备。可同时容纳两个班120名学生实习。
(二)大阪工业技术专门学校
该校创建于1895 年。主要开设机械自动化专业和建筑技术专业。机械专业学生主要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技术,机器人主要运用在消防设备、环境设备、家电自动控制和玩具工业。学生所设计的机器人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两年学习中有半年毕业实习,由学生自己找毕业设计题目。建筑专业学生则在建筑实务、建筑装饰、建筑技能、建筑设备和环境土木等方面各有特色。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同时获得文部省、建设省、国土交通省的“技能士”、“建筑士”和行业协会或知名公司的职业技术鉴定证书。所有合格毕业生获得文部省的“专门士”称号。该校在学生管理和招生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学籍管理方面,对在体育、文艺、和社会公益活动有特殊贡献者的特长生有学分和学费优惠。二是,是招生手段有特点,每年暑假通过网上和散发学校宣传册,将高中毕业生请到学校来,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体验活动。并由系领导和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劝说他们来校读书。三是,搞好与学生的关系,由于经费和志向的原因,中途退学者占8%,为了能将学生留下来,防止流失,学校老师均分有任务和学生以朋友式的关系一起做专业项目、做文体运动和社会活动,热情为学生服务。因此,该校就业率达到100%,求人倍率为9.5倍,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三)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暨神户电子专门学校
该校成立于1958年,是日本最早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学校。日本大多数计算机教科书是该校编写的。我国清华大学也采用他们的教材,并且与他们共用设立研究所,有合作研究项目。该校的教授一直到清华大学讲学。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有合作项目。主要开设有软件技术、游戏软件、计算机硬件、电子商务、图像技术、电子合成音响、网络技术和建筑CAD技术等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该校大胆探索,在专科层次的基础上,争取到了文部省的批准,挂牌为“神户情报大学院大学”,2005年开办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
该校的办学目标是:快乐学习——让所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边干边学,在工作或实训中掌握知识。务实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开展项目式教学。与NEC、地铁公司、广告代理商、新闻媒体等18家企业联合技术开发,以项目式教学带领学生发表作品和生产软件。学生许多科技成果直接被公司采用。更高层次职业教育——大胆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更高层次,率先开办电脑动画、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专业硕士层次高职教育。
来自《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一期
第二篇: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常州市职业教育代表团
一、韩国政府重视职业教育
韩国国土狭小,人口稠密(9.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4300多万人口),资源贫乏,产业基本上两头在外。60年代以来,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成为亚洲的四小龙,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究其原因,除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外,更重要的是韩国在经济发展的各阶段,积极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通过发展职教,培养大量高素质、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西方人士评价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是:廉价劳动力+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职教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扶持策略。
1.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支持职教发展首先,政府对职教的财政拨款和财政奖励多于普高。其次,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学生报考职高。职业高中学费较普通高中低,职高学生奖学金额高于普通高中(女子商业高等学校有60%的学生获奖学金)。职高学生报考同专业、同学科专门大学(相当我国高职),可优先录取,优秀学生可免试入学。优先推荐职高毕业生就业,就业后即获熟练工人证书。
2.鼓励、提高高中阶段职校学生的比例
3.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给职业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多深造机会
韩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专门大学、产业大学、研究生院构成,不仅有专科层次、本科层次,还有研究生层次。近年来,韩国政府鼓励、支持专门大学发展,专门大学由1990年的117所增加到1998年的158所,并制定政策,引导专门大学自主办出特色。目前韩国职业高中有相当比例学生升入专门大学,1994年为19.1%,1996年30%,1997年达51%。随着韩国经济高速发展,职业教育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专业、职业学校教育与职前训练、企业培训等结合的职教体系。
4.利用贷款发展职业教育
韩国十分重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扶持职业教育,累计已用贷款4.8亿美元,1994年一次就贷1.3亿美元,主要贷给职业高中及少数专门大学,其中公立学校获贷居多,私立学校较少。贷款主要由政府负责还本息。韩国职业学校设施、条件之所以好,利用世行贷款是一个重要原因。
5.实行多元办学体制,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韩国1967年颁布《职业训练法》,1976年公布《职业训练基本法》,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提倡社会兴办职教。韩国的职业学校除公立以外,私立或财团办职校占相当大的比例,此次参观的4所职校均为财团所办,实行民间兴办、财团自办、政府扶持的多元办学体制。韩国政府还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凡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负责进行员工的在职培训,1000人以下须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0.75%向国家交雇用保险金。政府还大力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职教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这项法令规定,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自治团体、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产学合作”。这次博览会有1/3的摊位由企业或财团参与,匠人协会的名师参与技能、技术操作表演和作品展示,部分株式会社参与了产品的展出和推销。
二、韩国职业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素质
韩国于1968年制定的《国民教育法》,把教育目标确定为:①建立当代国民的哲学思想支柱;②建立一种韩国人的新形象;③强化思想教育,努力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合作精神,自觉参与国家发展。
韩国十分重视国格教育,对学生从小就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强调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只有努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立国生存。所以韩国人的职业责任感和力争世界一流的意识十分强烈。学校中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尊师爱生,礼仪、礼貌较好。韩国把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同就业和升入大学阶段教育联系起来,把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当作基础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各职业学校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目标。仁德专科学校的教育理念定为:教给学生高尚情操和精湛技术,使学生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汉城女子商业高等学校把久远人、生活人、创造人作为培养目标;东洋工业专科学校把专业技术与人生教育、理想教育并重,使学生走上社会后,更好成为社会栋梁之才。韩国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教育,每个毕业生都要提出自己的独创技术,其创新作品要在全校公开展示,并每年10月在汉城展览中心举办学生创新作品展,以此展示教育成果,并向社会自我推销。
三、借鉴韩国成功经验,发展职业教育
中国和韩国有相同的东方文化背景,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韩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做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1.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力度
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城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因此,建议政府可否借鉴韩国政府的做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职业教育进行不同的扶持策略。如对职业学校可定期进行办学水平的评估,根据评估优劣,决定拨款数额。建议逐步实施费改税,向集团、行业征收训练税。同时对承担职业学校实习的企业,像韩国一样,企业承担的经费,可作为企业的自然损耗,免于征税,从而调动企业参与职教的积极性。
2.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拉动中等职教的稳步发展
80年代初,随着韩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高移,韩国的职教由高中阶段向高等教育阶段延伸,而高等职业教育重点招收职高毕业生和未升入大学的普高毕业生。当前,我国也处在产业结构的调整阶段,大力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积极发展高等职教,完善职教体系,在经济发达地区,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职的进程,以高职为龙头,拉动中职的发展。
3.进一步推进产教结合,重视发挥职教在再就业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韩国政府大力提倡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把产学结合写入政府制订的《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制度化。《职业教育促进法》又把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联系在一起。我们可借鉴韩国经验,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建立由相关经济界、产业界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在研究专业设置,确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和课程以及教材建设中的指导作用,逐步实施职业教育由学校模式为主向企业培训为主的方向过渡。同时职业学校要注意毕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继续教育工作,吸引各类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提高。韩国职业学校在解决职工转岗培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我国职业学校在职工转岗培训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国企改革深化,大量职工下岗,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职业学校应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与劳动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工作,为实施再就业工程作出贡献。
中国职业教育网
第三篇: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精选公文范文--------------------------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XX区职业教育考察团
20**年11月30日至月9日,以XX区社发局教育处领导陶国强为团长,高桥职校校长尤庆华、群星职校校长顾晓光、新陆职校校长陈野弟、教发院教研部主任唐水明为团员的考察团,赴德国考察职业教育。考察团着重考察了2所国立学校: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并和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进行座谈。
短暂的考察,收获颇丰,从中可获得许多发展我区职业教育的借鉴。
一、本次考察我们所了解的德国职业教育
1.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告诉我们,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小----------------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初中,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从事新的工作。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救助失业,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同业公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各司其职,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还告诉我们,德国高中学生需学2-3门外语,完成学业方可进入大学,高中生上大学所占比率仅约占30-35%,其余学生选择高等职业学校,比率65-70%以上。
汉----------------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相当于我国的“中职”,校长在回答我们问询时说:“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上大学,但只能进入对口的专业,即不能进综合性大学,只能进技术学院。”他还介绍说,德国人特别喜欢职业学习,高中考上大学的,有的也先到港口学习三年再读大学。
德国的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在德国,约有70%的职校属于”双轨制”。所谓双轨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轨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员或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
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轨制”的主体。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的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大类、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作为学徒工,企业发给学生每月500-600欧元的生活费用。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职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并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
双轨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据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介绍,在巴伐利亚州,约有7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体制,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技术工人。
近年来,在德国又出现了另一种培训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按照德国联邦政府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企业内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担。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国家、州政府、地方政府承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
3.学校既不需要为生源发愁,也不需要为学生就业去兜售什么,因为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完备。相关法律法规有、、等。企业根据产业需要招收员工,对新招收的员工,企业必须依法送至国立职校学习培训。“企业根据产业需要送出培养对象,企业会找上门来。对于不了解我们学校的企业,学校才安排去做点宣传,让它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如是说。
4.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项目。
德国是16个州联邦制国家,每州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为使职校培养的人才国家通用,职校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都培养国家认可的----------------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专业和培训项目。职业教育,都针对整个经济政策而言,作为国家经济范畴,宏观的。
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5.从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看德国职校的2个组成部分:“正规部”和“准备部”。
汉堡共有50所国立职业学校,其中19所是工业产业技术学校,其中5所学校全招女生;其他31所均是商业方面的。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建于1870年,是汉堡最为古老的学校之一,它发端于船舶油漆工的培养。该校现有61个班级,1343位学生,70名教师,45个授课点,6个----------------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计算机教室,1个自学中心,1个餐厅实习点,1艘港口实习船。
国立职业学校一般都包含“正规部”和“准备部”2个部分。
该校“正规部”有港口、仓库、船厂三个领域的专业,承担着为汉堡360家企业培养学生的任务。学生都由港口和造船类企业与学校联手培养,学制3年至年。三个领域,各设一个科长,科长与企业有联系、沟通。
港口领域培养11种与港口有关的职业,如:仓库管理技工、仓库经营技工、仓库搬运技工、仓库包装技工······“仓库”行业在汉堡很重要,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一年为港口培养701人,包括港口船长等人才。
造船领域的专业有:船舶结构机械工、板金工、造船工。
该校还培养来自铁路、银行等单位需要的保镖、保安、安全人员。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但需要他们的企业都在汉堡。
学生或定期集中一段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集中一段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或分期每周2天----------------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在校上课,3天在厂里工作。定期与分期,根据企业需要决定。这是典型的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一轨在用人企业,一轨在国立学校。
企业都想知道学生在学校里学些什么,学校也想知道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情况。因此,学校主管部门的教师常常到360家工厂去了解情况,并听取对教学的要求。
该校“准备部”为纪律差的、学习差的学生就业做准备,学生自己还不知道从事何种职业,学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专业。德国中小学年教育制,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后2年到准备部,由学校帮助他做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教育的学生还在学习期内,由学校情报中心推荐过来。学校努力培养,2年后推荐,让其能就业。如果找不到工作,学校把他们交到劳工部,劳工部把他们当作失业人员登记。
职业准备部在建设工地也有教学点,学习泥瓦匠等。
职业准备部还在监狱设有教学点,帮助失足青少年及社会成员作出狱后的就业----------------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准备。
职业准备部的学习采用项目制,让学生在学习项目过程中形成兴趣。学校还对他们加强现实的思想教育、前途教育。当然,对有些学生,学校对其无能为力。
6.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见闻。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
这所学校已有100多年历史,校舍欧洲味的古色古香,原先曾是某公爵的宫殿,当今是慕尼黑的文物保护单位。该校创办之初只是为宫廷贵族夫人服务,指导她们各种场合的服装搭配、着装礼仪,培养她们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类服装的情趣。现在,她是一所只要愿意人人可以免费进来的学校,学生只需买些材料。
为了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教学不仅仅停留于二维,还进行塑泥人、剪裁、服装、造型设计等三维动手实践,通过制图制版、立体剪裁、造型设计,培养动手能力。学校还经常为学生提供参观时装展览、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学生参观的视野从本城、本州、本国,一----------------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直到米兰、罗马等地。我们一一参观了学生正在动手操作的课堂,参观了学生完成的服装创意设计的展示室。学生的作品,样式丰富多彩,构思新颖独特。这些作品,曾由艺术总监送至制衣厂的服装设计部作为广告展示。
据介绍,服装设计学习过程中,教师常常通过项目组织学习,围绕一个主题、一项任务,把学生组织到一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充分展示自己。
7.德国对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要求严格。
考察中,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对我们都有如下介绍: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教育学背景,有一门专业,至少有2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准入的过程是:经过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2年;2年试用期内,既有教学实践培训,又有专业进修;试用期结束再经过国家考试,合格者进入学校成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正式教师,政府终身雇用。月收入为3500欧元,与其他学校教师工资基本相同,也与高校助教基本相同。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干过这一专业才能执教此专业,唯此,学生学习才有信心。我们学校教师都有职业头衔,均是汉堡市行业技术学会成员,参与各种考试命题、立法……还到博览会做产品专业介绍。”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以强调的口吻对我们说。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且有造型设计经历,有位上海师大艺术系毕业的服装设计硕士、高级服装设计师张女士,在此已执教15年。我们进入教室时,她的学生正在以“我”为题设计姿态各异的造型。
8.学校的管理系统简洁,人员精干。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拥有60多个班级、70多名教师、1300多名学生,管理系统只有一名校长,一名副校长,下设4个部门,各部门一名负责人。每周校长与四个部门负责人举行例会,布置具体工作。----------------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管理系统大体也如此。
二、德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同生产紧密结合。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轨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除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外,还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支持办好职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担义务,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3.在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5.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
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德国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特点。通----------------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这对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结束语: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早有所闻。德国的产品,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质量上乘,性能优异,这是他们重视职业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人人关心质量的结果。德国产品质量之所以驰名世界的秘诀正在于此。据说农民也要持证上岗,因为他们农民使用的主要农具,早已不是锄头、钉耙,而是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耕作、施肥、除虫、灌溉、采收也已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办法,多数不是靠一般的手工操作了;各种养殖业、种植业也按照先进的种养方式来完成,未经培训的人难以胜任。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普通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他们更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形式----------------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是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除一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因此,在德国各行各业都重视职业,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选公文范文----------------
第四篇: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精选范文: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共2篇)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常州市职业教育代表团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韩国有关行业总会委托,韩国举办“99世界中学职业技术教育经验交流博览会”。应韩国方园物产株式会社的邀请,我市职业教育考察团一行14人,于1999年4月26日至5月7日赴韩参加该博览会,并对韩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韩国政府重视职业教育
韩国国土狭小,人口稠密(9.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4300多万人口),资源贫乏,产业基本上两头在外。60年代以来,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成为亚洲的四小龙,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究其原因,除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外,更重要的是韩国在经济发展的各阶段,积极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通过发展职教,培养大量高素质、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西方人士评价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是:廉价劳动力+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职教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扶持策略。
1.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支持职教发展首先,政府对职教的财政拨款和财政奖励多于普高。其次,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学生报考职高。职业高中学费较普通高中低,职高学生奖学金额高于普通高中(女子商业高等学校有60%的学生获奖学金)。职高学生报考同专业、同学科专门大学(相当我国高职),可优先录取,优秀学生可免试入学。优先推荐职高毕业生就业,就业后即获熟练工人证书。
2.鼓励、提高高中阶段职校学生的比例
韩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70年代制定了《产业教育振兴计划》、《产业教育振兴法》,促进职教发展,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生之比达到51.02∶48.98。进入80年代,由于经济实施科技开发战略,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文化素质的要求提高,因此,韩国职教在80年代后期曾处于停滞甚至滑坡状态,致使1994年职高在校生比例降至38.5%。近年来韩国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建设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职高在校生比例。在招生计划上,减少公立普高招生人数,扩大职高招生人数,1998职高在校生与普高在校生之比达到1∶1。
3.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给职业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多深造机会
韩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专门大学、产业大学、研究生院构成,不仅有专科层次、本科层次,还有研究生层次。近年来,韩国政府鼓励、支持专门大学发展,专门大学由1990年的117所增加到1998年的158所,并制定政策,引导专门大学自主办出特色。目前韩国职业高中有相当比例学生升入专门大学,1994年为19.1%,1996年30%,1997年达51%。随着韩国经济高速发展,职业教育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专业、职业学校教育与职前训练、企业培训等结合的职教体系。
4.利用贷款发展职业教育
韩国十分重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扶持职业教育,累计已用贷款4.8亿美元,1994年一次就贷1.3亿美元,主要贷给职业高中及少数专门大学,其中公立学校获贷居多,私立学校较少。贷款主要由政府负责还本息。韩国职业学校设施、条件之所以好,利用世行贷款是一个重要原因。
5.实行多元办学体制,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韩国1967年颁布《职业训练法》,1976年公布《职业训练基本法》,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提倡社会兴办职教。韩国的职业学校除公立以外,私立或财团办职校占相当大的比例,此次参观的4所职校均为财团所办,实行民间兴办、财团自办、政府扶持的多元办学体制。韩国政府还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凡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负责进行员工的在职培训,1000人以下须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0.75%向国家交雇用保险金。政府还大力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职教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这项法令规定,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自治团体、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产学合作”。这次博览会有1/3的摊位由企业或财团参与,匠人协会的名师参与技能、技术操作表演和作品展示,部分株式会社参与了产品的展出和推销。
二、韩国职业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素质
韩国于1968年制定的《国民教育法》,把教育目标确定为:①建立当代国民的哲学思想支柱;②建立一种韩国人的新形象;③强化思想教育,努力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合作精神,自觉参与国家发展。
韩国十分重视国格教育,对学生从小就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强调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只有努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立国生存。所以韩国人的职业责任感和力争世界一流的意识十分强烈。学校中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尊师爱生,礼仪、礼貌较好。韩国把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同就业和升入大学阶段教育联系起来,把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当作基础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各职业学校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目标。仁德专科学校的教育理念定为:教给学生高尚情操和精湛技术,使学生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汉城女子商业高等学校把久远人、生活人、创造人作为培养目标;东洋工业专科学校把专业技术与人生教育、理想教育并重,使学生走上社会后,更好成为社会栋梁之才。韩国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教育,每个毕业生都要提出自己的独创技术,其创新作品要在全校公开展示,并每年10月在汉城展览中心举办学生创新作品展,以此展示教育成果,并向社会自我推销。
三、借鉴韩国成功经验,发展职业教育
中国和韩国有相同的东方文化背景,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韩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做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1.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力度
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城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因此,建议政府可否借鉴韩国政府的做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职业教育进行不同的扶持策略。如对职业学校可定期进行办学水平的评估,根据评估优劣,决定拨款数额。建议逐步实施费改税,向集团、行业征收训练税。同时对承担职业学校实习的企业,像韩国一样,企业承担的经费,可作为企业的自然损耗,免于征税,从而调动企业参与职教的积极性。
2.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拉动中等职教的稳步发展
80年代初,随着韩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高移,韩国的职教由高中阶段向高等教育阶段延伸,而高等职业教育重点招收职高毕业生和未升入大学的普高毕业生。当前,我国也处在产业结构的调整阶段,大力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积极发展高等职教,完善职教体系,在经济发达地区,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职的进程,以高职为龙头,拉动中职的发展。
3.进一步推进产教结合,重视发挥职教在再就业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韩国政府大力提倡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把产学结合写入政府制订的《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制度化。《职业教育促进法》又把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联系在一起。我们可借鉴韩国经验,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建立由相关经济界、产业界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在研究专业设置,确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和课程以及教材建设中的指导作用,逐步实施职业教育由学校模式为主向企业培训为主的方向过渡。同时职业学校要注意毕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继续教育工作,吸引各类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提高。韩国职业学校在解决职工转岗培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我国职业学校在职工转岗培训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国企改革深化,大量职工下岗,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职业学校应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与劳动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工作,为实施再就业工程作出贡献。
中国职业教育网 [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共2篇)]篇一: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常州市职业教育代表团 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韩国有关行业总会委托,韩国举办“99世界中学职业技术教育经验交流博览会”。应韩国方园物产株式会社的邀请,我市职业教育考察团一行14人,于1999年4月26日至5月7日赴韩参加该博览会,并对韩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韩国政府重视职业教育
韩国国土狭小,人口稠密(9.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4300多万人口),资源贫乏,产业基本上两头在外。60年代以来,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成为亚洲的四小龙,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究其原因,除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外,更重要的是韩国在经济发展的各阶段,积极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通过发展职教,培养大量高素质、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西方人士评价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是:廉价劳动力+高水平的职业教育。韩国政府十分重视职教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扶持策略。
1.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支持职教发展首先,政府对职教的财政拨款和财政奖励多于普高。其次,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学生报考职高。职业高中学费较普通高中低,职高学生奖学金额高于普通高中(女子商业高等学校有60%的学生获奖学金)。职高学生报考同专业、同学科专门大学(相当我国高职),可优先录取,优秀学生可免试入学。优先推荐职高毕业生就业,就业后即获熟练工人证书。
2.鼓励、提高高中阶段职校学生的比例
韩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70年代制定了《产业教育振兴计划》、《产业教育振兴法》,促进职教发展,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生之比达到
51.02∶48.98。进入80年代,由于经济实施科技开发战略,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文化素质的要求提高,因此,韩国职教在80年代后期曾处于停滞甚至滑坡状态,致使[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共2篇)]1994年职高在校生比例降至38.5%。近
年来韩国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建设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职高在校生比例。在招生计划上,减少公立普高招生人数,扩大职高招生人数,1998职高在校生与普高在校生之比达到1∶1。
3.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给职业高中毕业生提供更多深造机会 韩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专门大学、产业大学、研究生院构成,不仅有专科层次、本科层次,还有研究生层次。近年来,韩国政府鼓励、支持专门大学发展,专门大学由1990年的117所增加到1998年的158所,并制定政策,引导专门大学自主办出特色。目前韩国职业高中有相当比例学生升入专门大学,1994年为19.1%,1996年30%,1997年达51%。随着韩国经济高速发展,职业教育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专业、职业学校教育与职前训练、企业培训等结合的职教体系。
4.利用贷款发展职业教育
韩国十分重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扶持职业教育,累计已用贷款4.8亿美元,1994年一次就贷1.3亿美元,主要贷给职业高中及少数专门大学,其中公立学校获贷居多,私立学校较少。贷款主要由政府负责还本息。韩国职业学校设施、条件之所以好,利用世行贷款是一个重要原因。
5.实行多元办学体制,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韩国1967年颁布《职业训练法》,1976年公布《职业训练基本法》,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提倡社会兴办职教。韩国的职业学校除公立以外,私立或财团办职校占相当大的比例,此次参观的4所职校均为财团所办,实行民间兴办、财团自办、政府扶持的多元办学体制。韩国政府还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凡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负责进行员工的在职培训,1000人以下须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0.75%向国家交雇用保险金。政府还大力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职教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这项法令规定,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自治团体、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产学合作”。这次博览会有1/3的摊位由企业或财团参与,匠人协会的名师参与技能、技术操作表演和作品展示,部分株式会社参与了产品的展出和推销。
二、韩国职业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素质
韩国于1968年制定的《国民教育法》,把教育目标确定为:①建立当代国民的哲学思想支柱;②建立一种韩国人的新形象;③强化思想教育,努力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合作精神,自觉参与国家发展。
韩国十分重视国格教育,对学生从小就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强调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只有努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立国生存。所以韩国人的职业责任感和力争世界一流的意识十分强烈。学校中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尊师爱生,礼仪、礼貌较好。韩国把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同就业和升入大学阶段教育联系起来,把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当作基础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各职业学校把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目标。仁德专科学校的教育理念定为:教给学生高尚情操和精湛技术,使学生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汉城女子商业高等学校把久远人、生活人、创造人作为培养目标;东洋工业专科学校把专业技术与人生教育、理想教育并重,使学生走上社会后,更好成为社会栋梁之才。韩国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教育,每个毕业生都要提出自己的独创技术,其创新作品要在全校公开展示,并每年10月在汉城展览中心举办学生创新作品展,以此展示教育成果,并向社会自我推销。
三、借鉴韩国成功经验,发展职业教育
中国和韩国有相同的东方文化背景,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韩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做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1.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力度
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城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因此,建议政府可否借鉴韩国政府的做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职业教育进行不同的扶持策略。如对职业学校可定期进行办学水平的评估,根据评估优劣,决定拨款数额。建议逐步实施费改税,向集团、行业征收训练税。同时对承担职业学校实习的企业,像韩国一样,企业承担的经费,可作为企业的自然损耗,免于征税,从而调动企业参与职教的积极性。
2.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拉动中等职教的稳步发展
80年代初,随着韩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高移,韩国的
职教由高中阶段向高等教育阶段延伸,而高等职业教育重点招收职高毕业生和未升入大学的普高毕业生。当前,我国也处在产业结构的调整阶段,大力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积极发展高等职教,完善职教体系,在经济发达地区,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职的进程,以高职为龙头,拉动中职的发展。3.进一步推进产教结合,重视发挥职教在再就业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韩国政府大力提倡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把产学结合写入政府制订的《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制度化。《职业教育促进法》又把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联系在一起。我们可借鉴韩国经验,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建立由相关经济界、产业界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在研究专业设置,确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和课程以及教材建设中的指导作用,逐步实施职业教育由学校模式为主向企业培训为主的方向过渡。同时职业学校要注意毕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继续教育工作,吸引各类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提高。韩国职业学校在解决职工转岗培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我国职业学校在职工转岗培训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国企改革深化,大量职工下岗,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职业学校应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与劳动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工作,为实施再就业工程作出贡献。
中国职业教育网
篇二:赴韩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赴韩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为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9年11月上旬,中国农业职业教育代表团一行五人对韩国的农业职业教育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代表团访韩的背景、目的、过程、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然而,从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角度看还远不适应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尤其在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模方面,在农业教育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面;在农业教育网络发挥 推广、普及高新农技的功能方面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本着加强交流、密切联系、取长补短、促进协作的目的,我们对韩国的农业职业教育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具体活动安排是:十一月五日,访问韩国农协大学:十一月六日访问农协研究院;十一月七日访问农协安城农业指导者教育院:十一月八日访问庆洲道农村;十一月九日访问汉城郊区模范农户;十一月九日至十一日观光:十一月十二日访问韩国农协中央会。十一月十三日回国。在韩国有关部门的精心安排下,考察访问获得了圆满成功。韩农协大学与中国北京市农业学校、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中国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签署了“中韩衣业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协议”,为今后广泛协作奠定了基础。
二、韩国的农业及农业教育
韩国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被经济学家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 1/10,约为 460万人。其农业做为一个产业部门已溶入世界市场体系。受市场规律制约那些成本高、品质差或产量低不能盈利的农产品生产已经萎缩,其主要农产品有大米、蔬菜、果品(以桔子为主)、花卉等。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促进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韩国自上而下成立了“农协”组织。农协是分级网络形经济组织,功能齐全机构很大。网络密布全国,有自己的资本、产业(如银行等),有一定的社团功能,但很少政治色彩。从农协中央到地区农协类似于一个大型农业托拉斯,他的主要功能在于经济方面,从收购农产品,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到成立银行发放农业信贷,办教育培养跨世纪农民,其目的都在于抵御经济风险,保护农民利益,发展本国农
业经济。
韩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是由农协中央和各级农协举办的。尽管韩国农业人口仅占1/10,只有460万人,但其农业职业教育网络却遍布全国。农协中央和各级农协投资办农业职业教育,从实用技术培训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工5天 的短训班、每周三大为期一年的半脱产班到全脱产二年制的正规高职班;从培训一般农民、骨干农民、农协职员到培训各级农协的领导者,韩国的农业职业教育是一个功能齐全、涵盖层次众多的教育体系。
三、农协大学、农协研究院和安城教育院概况
中国农业职业教育考察团重点访问了韩国农协中央所属的农协大学研究院和安城教育院。农协大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农协的工作人员和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者,类似于我国的农村管理干部学院;研究院主要培训各级农协的领导者,类似于我们的党校;教育院主要培养骨干农民,类似于我国的实用技术培训中心。
农协大学,占地 30万平方米,教职145人,在校生总数1400人,其中二年制全脱高职班200人,其余为各类半脱产班,包括:农协会员班60人,农业科技班140人,农协工作人员班340人,农产品营销班100人,居民女子大学600人。
农协大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经营管理、农产品流通、金融信贷知识、农协组织管理和新兴农业生产技术。市民女子大学学习家政知识、健康知识、汽车修理等。
该校各类短训班的上课方式是每周2-4天(含晚上),学制4-12个月不等,基本是半脱产学习。该校的教育经费每年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00万元),其中90%来自农协中央拨款,10%来自学生交费。与收入水平对比,韩国农业院校的个人交费是非常低廉的,甚至可以说是象征性的。
安城农协教育院,始建于1981年,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8000平方米,教职员34人,可容纳学生250人。办学以短训为主,类似于中国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心。该院的主要教育内容包括:节约型农业技术课程,最新(最高)技术课程,归农教育,新物流课程,地域农业开发课程。具体教学内容有:农业生产经营的最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与繁育,病虫害的防治,最佳营农方案的选择,农业贷款程序,农产品流通等。
该院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直接服务于
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教学方法主要是实践性教学。该院的现场教育包涵了种子选育;农机具创新、改进、推广;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营销等实践实习场所。农民在这里学到新知识后,能够较快地促进自己的生产和经营。
该院有完整的实践教学场所,其中“新知识农业学习场”是由十五个塑料大棚构成的,棚内陈列着有关农业生产的农机具、种子、优质产品等,分成“农民发明馆”、“农业机械馆”、“节约型idea馆”、“环境农业素材馆”、“农民职业病防止馆”等。“特殊农法示范圃”其中包含立体栽培示范圃、野生花草栽培示范圃、无农药栽培示范圃等。此外“新知识农业教育馆”、“新物流教育馆”也是现场观摩操作形式的实践教学场所。由于该院所学知识实用,取得该院培训合格证后又可以得到政府贷款的优先权,因而,农民学习积极性很高,迄今,该院己经培训过25万人次。
该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农协投资,数量与农协大相等,每年 30亿韩元。由于教育经费充裕,所以对学员收费极低。
四、农业职业教育的典型成果——模范农户
十一月九日,在农协大学安排下,代表团一行前往距汉城西北30余公里的京畿道新城市农村参观,重点考察了花卉种植农户何先生的仙人掌生产基地。
何先生今年40岁,种植花卉己有15年历史,以栽培仙人掌为主,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在政府支持下,何先生去年3月经考核、考试进入农协大学参加为期一年的学习,每周学习一天,年学费为150万韩元(折合人民币1.43万),其中自付40%,另外60%是政府鼓励模范农户深造而赞助。
目前,何先生和夫人及父母一起专业从事仙人掌生产,并雇佣工人四名。生产基地由何先生租用,共租用土地7000平方米(约10.5亩),年租金2300万韩币([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共2篇)]约合人民币18.9万),并投2亿韩币(约合人民币164万)建造了温室大棚20个,温室机械化、工厂化可实现一年四季批量生产,年生产仙人掌70万只,产值36万美元。生产的仙人掌80%出口,出口国家达10-15个国家(地区),另外20%在本国销售。
由于实现机械工厂化规模生产,且重视扩大销售渠道,生产经营有方,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98年何先生扣除生产成本,一家净收入1.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0万),成为当地的模范农户。
五、对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总印象
第五篇:职业教育参观考察报告
一、考察意义
DD年1月11日至DD年1月14日,我系xx主任参加了由学院党委书xx等组成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对各个学院的专业建设、办学特色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考察。通过考察,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出了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
二、考察历程和内容
DD年1月11日下午,考察团考察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占地800余亩,开设有园林园艺系、农业工程系、食品系等六系一部一院,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苏州农职院院相城科技园,始建于二OO五年三月,是学院集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园区一期规划面积280亩,总投资5000万元,示范辐射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万亩以上。
园区在建设规划中坚持项目的科学性、设施的先进性、示范的辐射性、管理的规范性、产学研的紧密性,经过一年多的项目集成和资金投入,共完成两大类十四个子项目的建设,完成资金投入2500万元。江苏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苏州市园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球根花卉种质基因库、地被植物基因库、绿色果茶园、苗木种质资源圃、商品化组培室、中高档花卉生产示范区、园艺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区、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等一批项目已落户园区。园区已成为学生实习的场所、教师科研的平台、产业化的载体、科技示范的窗口、实训与科普的基地。
DD年1月12日下午,考察团参观考察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建于 1983 年,原名芜湖联合大学,1997 年 5 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2000 年 8 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学院。2006 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院校。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工程、园林园艺等十个系,现有在校生 11000 人,教职工 600 余人。该院狠抓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芜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共建的汽车实训基地为教育部重点支持项目。
DD年1月13日上午,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办于1923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主校区与江宁校区和学院实训基地——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的“一主两翼”的校园格局。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区集教学、科研、生产、实习、观赏于一体,核心区2500亩,辐射区8000亩,其中的江苏林木种质资源库建有珍稀植物区、色彩苗木区等近20个特色园区,并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林木种质资源库。
DD年1月14日上午,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我国东南沿海乃至中国南部地区唯一以培养动物科技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各级各类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开设有畜牧系、兽医系、宠物科技系、食品科学系、园艺科技系等十一个系部。该院“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的办学特色突出,建有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和江苏蓓康药业有限公司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三、考察收获
苏州、芜湖、句容和泰州考察总结是,四校的共同之处在于:
一、明确的办学思路,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完善的实训条件,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基础;
三、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和,为学校发展创造了生命力;
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因此需要各类学校去培养不同的人才。虽然,各行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但是总体上必然是均衡的。就像有的人为了挣大钱,一生中随着热门行业的变换而不停地变换着工作,转换着行业,结果肯定是成就不了大事业,赚不到大钱的。同样,学校办学亦是如此,特别是地方院校,只有咬定当地主体经济的发展办学不放松,才能发展壮大。不然,我们就只能为其它主体经济地区的发展培养打工者,因为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无法超过当地院校以当地主体经济的发展为目标所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这些学生所获得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行业理念、职业氛围等,均不是其它主体经济地区学生所能比拟的。所以不以当地主体经济的发展而培养人才的学校,其办学的归宿一定不是成功的,这也是教育部关于“地方院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方针的根本所在,也是学校发展的潜力所在,更是国家对示范专业布局的的理论所在。